盐城市盐都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来源:盐都市发改委 更新时间:2012-04-14

  
  

  盐都区“十一五”时期(2006—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是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也是我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为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五年规划。本规划纲要根据区委《关于制定盐都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经区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一章  “十五”回顾  

  一、“十五”取得的成绩

  “十五”期间,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全区人民紧紧围绕“富民强区,两个率先”的目标,坚持经济建设中心不动摇,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入世后的新形势和国家宏观调控,团结抗击特大洪涝、非典疫情、龙卷风等自然灾害,抢抓战略机遇期,塑创发展新优势,实现了经济跨越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一)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十五”是我区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200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5亿元,年均增长11.6%,比“九五”高1.2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3400元,年均增长12.5%,比“九五”高2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7亿元,年均增长25%,比“九五”高14.4个百分点。“十五”是我区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力度最大、全社会投入最多的时期。五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6.8亿元,2005年完成投资50亿元,年均增长31.9%,比“九五”高21个百分点。

  (二)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例从2000年的30.3:42.1:27.6调整为20.4:50.1:29.5,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不断提高。特色农业初具规模,品牌产品不断增多,创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42个,绿色食品4个,市级以上名牌农产品41个;农业市场化步伐加快,以1家省级、13家市级为主的一大批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成长壮大,有力带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工业经济已形成纺织、机械、化工、轻工、建材、食品6大行业,定报工业企业发展到300家,骨干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其中20家重点企业实现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税收分别占定报企业的32%、31%、54%。建筑业市场空间进一步拓展,共获得“扬子杯”、“泰山杯”等省级以上优质工程17项。服务业内部结构逐步优化,城乡市场兴旺,物流、房地产、旅游、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比重明显提升,商贸流通、交通运输、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

  (三)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156家区直企业已有145家完成改制任务,乡镇企业内部配套改革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改革稳步推进,农技、农经服务体系改革基本到位;政府职能转变取得突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走在全市前列。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十五”期间新增私营企业2200家、个体工商户13800户,注册资本金比“九五”期末净增18.3亿元;经济外向度不断提高,“十五”期间全区实际利用外资10231万美元,年均增长37.5%, 实现自营出口额21000万美元,年均增长25.7%,外派劳务8890人,年均增长21%。

  (四)发展环境显著改善。以新区和中心集镇建设为重点的城镇面貌焕然一新,新区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5亿元,形成了“八纵六横”的道路框架,建设面积达到57平方公里;投资软环境不断优化,亲商、安商的氛围基本形成。交通、电力、电信、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登上新台阶。交通上,建成二、三级公路67.6公里,通村水泥路561.4公里,提前二年实现五年规划目标,农村公路实现了历史性飞跃;电力上,新建投运了220千伏万盛、110千伏冈中、都城,35千伏龙冈、北蒋5个输变电工程,实现农村电网大规模建设和改造,区域电网已经形成双电源及环网供电,城乡供电可靠性显著提高;电信上,建成了通讯全数字光纤传输网络;水利上,新拆建圩口闸249座,排涝站23座,农桥37座、滚水坝51座,加固圩堤120多公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断增强。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明显,顺利通过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创建验收。

  (五)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五年成功申报省级以上星火、火炬项目176项,工业、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分别达41%、58%;“普九”主要指标超过省定标准,高中阶段教育健康发展,成人教育迈上新台阶,被表彰为省“两基”巩固提高工作先进县、第一批中小学无危房县、改造薄弱学校先进集体和中小学布局调整合格区;计划生育工作处于全国、全省领先水平,被评为国家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区);文化精品迭出、文化网络健全,被命名为省首批“文化示范县(区)”;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列全市之首,建立健全了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0%,被确定为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示范区;民政、科普工作成绩突出,被命名为省双拥模范县、省科普示范区。

  (六)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246元, 分别比“九五”期末增长58.6%和42.1%。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城镇就业五年净增1.2万人,城镇劳动保障三大保险覆盖面达91.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形成了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教育救助等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在全省率先建立市区居民医疗统筹与救助制度。

  (七)公共财政状况进一步好转。财政结构趋于优化,一般预算收入占到总收入的51.6%,年均增长24.9%,位居全市前列。乡镇公教人员工资实行全区统发,加大了公共财政对农民增收减负、社会保障、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公益文化等领域以及激励产业发展的投入,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会事业建设,不断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

  (八)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登上新台阶。坚持依法治区与以德治区紧密结合的方针,以“道德评议网络”、“农民市民化教育”为载体的道德实践活动,营造了扬善遏邪、创优争先的道德氛围,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普遍提高;“四大育人工程”全面启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初步形成;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广泛开展,建设了一批市、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化事业进一步加强,群众文化活动日益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质量逐步提高;科技、教育、卫生、体育、广播电视等事业快速发展,公民科学文化素质明显增强;“四五”普法和“三五”依法治区活动增强了人民群众学法、懂法、守法意识,平安创建活动的持续开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完善,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二、“十五”基本经验

  “十五”期间,全区人民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探索体现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的发展路线,保证了“十五”计划的顺利实施,同时也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

  一是坚定不移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努力营造敢想敢为的创业氛围,把干部群众的认识和行动凝聚到加快发展上。

  二是坚定不移把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作为第一抓手。以项目推进作为加快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经济国际化的切入点和增长点。通过全面动员,机制创新,硬化责任,在全区上下形成强大工作合力。

  三是坚定不移把新区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在集中开发建设的基础上,创新管理模式,努力构建优良的投资环境。

  四是坚定不移把改革创新作为基本方略。企业改制转换了产权关系、劳动关系,制度创新、办法创新加快了政府职能转换,整体经济活力大大增强。  

  第二章  “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也是全面履行“入世”承诺,健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折期,只有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清醒认识区情实际,才能从容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促进我区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和谐发展。

  一、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利条件

  1、区位及基础设施。我区地处盐城市区的城南片区,随着盐城城市总体向南发展战略的大力实施,我区的区位优势日益凸显。尤其是近年来通过不断加大对新区道路交通、电力、通讯、供水、供气、绿化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已经形成了便捷的道路网络和完善的公共服务网络,新区投资兴业的环境优势得天独厚。

  2、农业资源。我区粮食生产水平较高,畜牧、水产主导产业突出,生产基础扎实,先进实用的饲养管理技术得到推广应用,初步形成了以绿色通道和圩堤造林为骨架的农田防护林体系。产业化经营初具规模,拥有一批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和专业特色市场,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工业基础。工业经济是全区经济发展的主体成份,已形成纺织、机械、化工、轻工、建材、食品六大重点行业。众多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加工型特色产业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培育了纺织服装、制鞋机械和系列阀门等产业集群。企业改制取得重大突破,民营企业日益成为市场竞争主体,发展后劲明显增强。重点规模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带动了一批中小企业配套发展,延伸了产业链,初步形成行业门类广、产品种类多、外贸基础好、互补潜力大的基本格局。

  4、第三产业发展空间。盐城建设百万人口大城市,人口集聚加快,产业不断壮大,人民群众物质、精神生活需求日益增长,为旅游、房地产、信息、中介等新兴服务业,商贸流通、餐饮娱乐等传统服务业,金融、商务、物流、科技研发、职业培训等生产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契机。

  5、产业转移与区域合作。国际资本和制造业加速向中国转移,广东、浙江、上海、苏南等地项目、资本也纷纷向外寻找投资机会,为我区加快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我区拥有区位、土地、劳动力和农产品等资源优势及较为完善的产业配套环境,可以成为新一轮产业转移优先承接区和资本落户的目的地。

  二、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因素

  1、思想观念。与发达地区相比,我区一些干部、企业经营者存在小富即安思想,在经济发展上较为保守,锐意进取和开拓创新的精神不足;一些普通群众注重自身利益或眼前利益,缺乏发展的眼光和全局观念,对政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举措支持参与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2、经济结构。目前我区经济总量仍然偏小,产业结构还不够合理。工业产业层次低,传统的资源消耗型初加工产业比重大,深加工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育严重不足;农业占国民经济比重仍然较大,农业人口偏多,农业产业化进程较慢;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有所提高,但与城市化和全面小康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迫切需要加快发展速度。

  3、科技创新。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有效机制尚未完善,组织化程度不高,没有完全形成推动科技进步的合力;科技开发能力薄弱,技术创新能力较差,自主知识产权少;科技投入强度不足,科技人才缺乏。

  4、投融资能力。招商引资与先进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尤其是利用外资的大项目偏少;吸引民间资本投资不够到位,未能充分发挥民营资本促进和激活经济发展的作用;受金融政策调整影响,企业从金融部门得到资金支持的能力降低;企业利用存量资产融资的意识不强,导致大量资产闲置,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效益。

  5、各种资源的制约。国际环境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居高不下,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趋于强化,使得经济发展的成本加大;面对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日益增强的竞争,接轨世界经济贸易的人才短缺;国家对环境、土地、能源等管理更加严格,经济发展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资源约束。  

  第三章  “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

   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两个率先”、建设和谐盐都的目标定位和实现更快更好发展的主题,坚持富民优先、科教优先、环保优先、集约优先的方针,加快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经济国际化和市场化步伐,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总体目标

  围绕“领先苏北、争先苏中、城乡一体、全面小康”的总体要求,力争2009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为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1、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十一五”期末,地区生产总值210亿元,年均增长15%,比“十五”期末翻一番;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0000元,年均增长17.5%,力争四年翻一番;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10:50:40;财政总收入21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5亿元,年均增长26%以上,达到3年翻一番,力争5年翻两番;固定资产投资额155亿元,年均增长26%以上,达到3年翻一番,力争5年翻两番;实际利用外资2.3亿美元,年均增长50%,“十一五”期间达5亿美元以上;自营出口2亿美元、外经营业额1.5亿美元,年均分别增长30%、25%,是“十五”期末的3倍以上。新区经济总量超百亿,一档镇达到苏中乡镇领先水平,二档镇达到盐城市乡镇领先水平,三档镇达到盐城市乡镇平均水平;全区城市化率达到55%以上。

  2、社会和谐发展。“十一五”期末,高中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5%,R&D占GDP的比重达到1.5%,农业、工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分别达到65%和55%左右;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城镇劳动保障三大保险覆盖面均达96.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达95%,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达9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以内,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城乡村(居)民依法自治率均达95%以上。

  3、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依托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力争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着力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和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

  4、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十一五”期末,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00元,年均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8500元,年均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以上,农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0平方米以上;城市人均道路面积达18平方米,农村行政村通灰黑公路(航道)比重达100%;百户家庭电话拥有量达220部,百户家庭电脑拥有量达40台,有线电视入户率达65%;居民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达到20%,恩格尔系数稳步降低到35%以下。

  5、生态环境更加优美。进一步巩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成果,推动生态建设步入健康发展轨道,使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形成良性循环。“十一五”期末,全区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0%,森林覆盖率达20%,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90%;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危险废物处理率均达100%;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占全区镇、村总数的50%以上。  

  第四章  “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和重点 

  一、加快新区开发建设

  按照建设百万人口大城市的要求,突出强化新城区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地位,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配套功能,加快聚集人气,彰显特色文化,展示城市发展底蕴和个性,使文化经营与城市建设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把新区建成环境优美、功能齐全、带动力大、辐射能力强的新型现代化城市,成为盐城工业重点项目的集中点、城市建设的新亮点、服务业的新热点。

  1、提升经济综合实力。“十一五”期末,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0亿元,年均增长41.5%;财政总收入达到8亿元以上,年均增长51.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120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入30亿元;城市化水平达80%以上。

  2、做大做强开发区。做优做美57平方公里新区,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完善70平方公里西区规划,拉开建设框架。引进5000万元以上项目150个,实际利用外资3亿美元,力争到“十一五”期末销售收入达到300亿元,把新区打造成百亿园区、特色园区和国家级开发区。围绕接轨大市区工业,重点抓好纺织、汽配、机电、现代食品、生物工程五大产业发展,建成外资工业园、上海工业园和职教园三大园区,开创“凤还巢”与高新技术两大创业基地,培强十大重点骨干企业,带动全区工业经济发展。以做靓新区、集聚人气、增加税源为目标,把新区建成城南商贸集中区、商务服务中心、物流集散地、专业特色市场带。加快培育和完善医药、盐业、汽配、纺织等物流中心,抓好汽车销售、装饰装璜、高档家具等一批销售超亿元的特色市场建设,加快发展科技研发业、工业设计业、商务服务业、金融业等,建成全市生产服务业高地;高起点建设高力家居港、金庭·世纪广场、驿都国际大酒店等一批商贸流通业、宾馆餐饮业项目,积极推进建设职教园、一中南校区、三院分院、文化中心等项目,构建便捷宜人的生活环境;大力发展房地产、社区服务、工业观光旅游、生态旅游等新兴服务业,建成10个功能齐全的新型社区,建成市区旅游休闲首选地。

  3、加快提升城市发展水平。把新区作为城市区来建设,把城市区作为新区来开发,加强科学规划引导,高起点布局城市发展空间和方向;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突出路网、管网、环境、防洪、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一批城市精品和标志工程,不断增强城市功能;以各种城市创建活动为契机,建立起依法管理、长效管理的科学机制,加快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升城市形象;创新城市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先征地后配套、先储备后开发、先做环境后出让,全面提升城市经营水平。

  二、建设盐都社会主义新农村

  “十一五”期间,按照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市化带动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加强镇村建设。根据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和发展前景,结合现代化示范镇创建活动,高起点规划,合理确定产业定位,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以完善的配套设施为招商引资项目推进提供良好的投资平台,建成企业集中、产业集聚、资源集约、信息共享的镇级工业集中区。“十一五”期末,形成销售收入超50亿元工业集中区1个,超20亿元工业集中区2个,超10亿元工业集中区4个。科学编制全区村庄整治布局规划;开展“康居示范村”创建活动,大力推进“三集中”建设,切实解决工业布局集聚度低、农村居民点布局散乱,基础设施配套难和环境脏、乱、差等突出问题,逐步形成城乡互动并进的发展机制。到“十一五”期末,力争建成2个国家级重点中心镇,确保建成7个省级现代化示范镇和30个康居示范村。

  2、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大力实施农民创业致富、农民大转移和大培训致富工程,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积极发展二、三产业就地吸收转化农村劳动力,特别是通过发展建筑业带动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有序组织农村劳动力向大中城市和国外转移,大幅提高农民纯收入中生产性、工资性、资产性和经营性收入的比重。全区每年向外转移劳动力1.5万人以上,向境外输出3000人左右,到“十一五”期末,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达到21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80%,其中有组织规模转移超过16万人,占转移总量的80%,工资性收入占农民纯收入增长部分的80%。

  3、建设现代高效农业。依据资源特点与产业基础,以发展高产高效农业、优质生态农业为取向,大力实施科技致富工程,突出培育优质稻米、啤酒大麦、特色蔬菜、优质畜禽、花卉苗木、观光农业、蟹稻共育七大主导产业,逐步实现生产品牌化、规模化、设施化、集约化。大力实施龙头带动致富工程,大力培植农业龙头加工企业,做大做强重庆啤酒、盛嘉纺织、日升纺织、荣华纺织、海王食品、联益肠衣等龙头骨干企业,扩展专业生产基地和订单农业,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放手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经纪人,提高农业市场化程度。力争到“十一五”期末,全区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70%,增值率达200%,建成销售超500万元龙头企业100家,超亿元龙头企业12家,实现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零的突破。

  4、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稳定并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巩固提高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启动实施新一轮农村实事工程,加快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网络建设。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加大对市场流通、劳动就业、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逐步在农村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健全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不断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促进城市文明向农村延伸。

  三、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通过整合资源放大优势,培强企业壮大产业,集聚项目扩大集群,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工业经济竞争力。

  1、工业布局。依托新区和宁靖盐高速、盐淮高速合理安排工业布局,总体上形成“一区两线”格局,“一区”就是以新区为中心,“两线”就是沿两条高速公路重点发展潘黄、龙冈、郭猛、大冈、秦南、义丰6个工业集中区。

  2、产业发展定位。一是重点提升纺织、机电、化工三大支柱产业。纺织业:重点培育以悦达、宏大、日升、荣华、卓杰、芭比、斑竹等企业为龙头的纺织产业集群,全面提升技术装备,不断提高产品档次;主攻织造薄弱环节,在拓展延伸悦达、宏大织造项目的基础上,加快引进一批新项目,尽快填补产业链空档;抓好现有染整企业的调整提高,配套发展技术先进的染整项目;改变服装企业小而散、贴牌加工、无序竞争的状况,打出品牌,做强服装企业,建成苏北“一流水平”的纺织生产基地。机电业:引导恒力、锅炉、华星、阀门等重点骨干企业用足自身优势,抢抓市场机遇,加大投入拓规模,迅速成为行业龙头;瞄准盐城市建造汽车城的规划部署,依托世钟、大元、真永、安得、艾文德等一批企业,重点发展汽车配件产业,建成苏北规模最大的汽车配件生产基地,带动农机、柴油机相关配件加工企业加快档次提升,谋求更大发展空间;以建设意大利鞋机工业园为契机,加快大冈鞋机产业集群的培育壮大,迅速形成产业优势。化工业:积极调整产品结构,重点培育南京医药、克胜药业、科俐文等符合国家产业方向的制药企业,努力建成生物医药生产基地。“十一五”期末,实现纺织、机电、化工三大产业销售分别达到150亿元、100亿元、110亿元。二是开拓发展新兴产业。以优化我区工业结构和提高产业层次为目标,进一步提高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高新技术产业:在加快现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同时,积极引进、开发以环保热电、备能电池、长备能源为龙头的新型能源产业。现代食品产业:充分利用农副产品资源优势,积极实施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基地建设工程,重点发展重庆啤酒、金威麦芽、海王食品等一批现代食品龙头企业。特色用品产业:重点发展体育器材制造业、宠物用品业、医用器材业等特色用品产业。

  3、吸纳产业转移。紧紧抓住国际资本和制造业加速向中国转移,广东、浙江、上海、苏南等发达地区资本纷纷向外寻找投资的机遇,充分利用我区的产业基础和丰富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外地资本和产业向我区转移,促进我区加快融入长三角经济圈。

  4、培育产业集群。以提升产业竞争力为目标,从促进产业整合、创建集群品牌、完善发展环境等角度,加大产业集群的培育力度。“十一五”期间,重点培育形成纺织服装、系列阀门、制鞋机械等产业集群。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以悦达、日升、荣华、众想为龙头,坚持产业升级与产业链建设相结合,实施精密纺、汽流纺、梳织、针织、染整等项目,带动百户服装企业上规模上水平。“十一五”期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0亿元。系列阀门产业集群:以高中压阀门、火电设备公司为龙头,整合全区铸造资源,延伸阀门前道坯件铸造项目,做大做强圣科、钮科等一批配套企业,“十一五”期末,使系列阀门形成主营业务收入30亿元以上的产业群体。制鞋机械产业集群:以意大利制鞋工业园为龙头,建立研发机构,创立自主品牌,拉动台兆兴、晨龙、闳业等60多家鞋机企业上规模,产品上档次,成为全国最大的鞋机生产基地,“十一五”期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亿元。

  5、做大做强企业。按照“培育新企业、改造老企业、催生大企业”的思路,引导规模骨干企业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通过挂靠、联合、兼并等手段,进入知名大企业、大集团的产业链,发展主业、扩大规模;引导符合产业政策、产品有竞争力的成长型企业,突破积累式发展模式,借助外来资本兼并同类企业,实现低成本扩张。充分利用“国家星火技术密集区”的优势,支持和促进重点企业通过自主开发、引进消化、外资嫁接、产学研联合等途径,培育壮大一批主业突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十一五”期末,定报企业增加到800家,其中销售超亿元企业增加到100家,入库税收超百万元企业增加到200家,超千万元企业增加到30家。

  6、巩固发展建筑业。重点培植天虹总公司、四建公司等企业成为资金、技术、人才密集,总承包能力强,管理水平高,有较强市场竞争能力的骨干企业;鼓励发展专业化分包企业和劳务企业,走小而专、小而精发展之路;大力发展高空维修、疏浚打捞、管桩基础、水磨石等特色施工企业,走规模经营和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积极发展多元经营,鼓励和引导建筑业从建筑工程向水利、交通、港口等土木工程延伸,向经营房地产延伸,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努力扩大市场占有率,积极培植规模市场。力争在苏北率先建成建筑强区,使建筑业真正成为扩大就业的富民产业。

  四、提升现代服务业

  坚持服务工业化、推进城市化、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方向,重点发展生产服务业,全面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走工业与服务业联动发展之路,努力提高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和地方财政的贡献份额。

  1、重点发展生产服务业。拓展物流业:围绕服务城乡工业生产,加强全区物流资源整合,发展配套的低成本生产性物流;以世纪大道沿线为依托,通过实施医药、烟草、盐业、建材、粮油、纺织六大物流项目,着力建成区域性的商贸物流集散基地;以完善城南片区功能为契机,利用优越的区位条件和优惠政策,引进国内外知名大企业,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培育壮大有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集团,力争“十一五”期末物流业实现销售20亿元以上,把我区建成全市现代物流体系的枢纽。培育科技服务、金融保险、商务服务业:注重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相结合,兴办自主研发、工商设计、技术交易与评估、质量技术监督等技术服务业,吸引更多金融保险机构到新区落户,加快发展法律、会计、审计、咨询、经纪代理等商务服务业,为加快制造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配套环境。

  2、全面提升传统服务业。整合商贸资源,优化商贸和市场布局,建成高档家具、汽车销售、金属材料、装饰装潢、建筑材料五大特色市场,提升城南商贸圈的层次和水平。大力实施金庭·世纪广场、金大洋装饰广场、九龙商城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城南区域性商贸流通中心。加快推进上海农工商、华联、苏果、雅家乐等知名企业的连锁经营;加大农村市场开拓力度,促进城市商业向农村延伸,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商业销售网络。力争“十一五”期间培育10个销售超亿元的市场。

  3、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做大旅游业:以配合建设盐城湿地生态国家公园为重点,以景点建设为突破口,加快发展以世纪公园、华都森林公园和大纵湖度假区“两园一湖”为重点的旅游业项目,着力开发以重庆啤酒、悦达纺织、世钟汽配为主的工业观光旅游,步湖路沿线的农业观光旅游,积极拓展旅游线路,力争融入全省旅游线路圈;大力发展与旅游业密切配套的宾馆、餐饮、休闲业,加快驿都国际大酒店、毕华丽花园酒店等重点工程建设,促进旅游经济全面发展。做优房地产业:把房地产业作为推动城市发展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科学开发布局,建设合理的住房供给体系,努力保持健康发展势头,使之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同时配套发展社区服务业,加快物业管理、家政服务、社会化养老服务等行业的发展,形成广覆盖、多层次、社会化的社区服务体系。力争“十一五”期间建成10个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住宅社区。发展职教产业和文化产业:抓住市职教园落户盐都新区的机遇,主动接轨,寻求技术、人才等多方面合作,加快推进职教产业园区建设。整合文化资源,发掘特色文化,加快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项目,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

  五、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积极适应经济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努力拓展经济发展空间,提高经济开放水平,实现开放型经济新突破。

  1、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新区开发区为依托,努力改进和创新招商引资的方式方法,不断拓展引资渠道,着力提高招商实效,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突出引进利用韩资、欧美资本和港台资本,重点打好“韩国牌”,尽快建好外资工业园,使之成为韩商投资的密集区。突出招引一批总量大、关联度高、产业牵引力强的外资项目,引导外商投资基础设施、农业、社会事业等,力争“十一五”期末全区注册外资实际到帐超1亿美元。

  2、加强对外经贸合作。以调整外贸企业经营结构为重点,加快发展技术贸易、服务贸易和加工贸易,培育一批出口产品品牌,提高出口产品档次和附加值,保持自营出口持续快速增长,“十一五”期间,自营出口翻两番,建成全省最大的肠衣出口基地。进一步拓宽外经合作渠道,充分发挥我区建筑之乡的实力和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的优势,把做大做强建筑业、缝纫等传统劳务和发展新的特色劳务相结合,大力发展境外建筑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不断提高经济技术合作层次和水平。

  3、加快推进区域合作。以主动接轨上海为重点,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吸引国内大公司、大集团投资合作,在产品、技术、市场、信息、人才、交通、文化教育等各方面与周边地区加强配套协作,力争在国内市场分工中取得有利地位。

  六、完善基础设施

  按照科学规划,适度超前的要求,优化布局,完善网络,加强以信息、交通、水利、电力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与新型工业化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1、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信息网络和应用工程建设,初步形成以公用网为主干,电信网、有线电视网、数据通信网三网融合的区域性信息高速网络;开发和建立一批公用和专用的高质量、上规模、动态更新的信息库,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电子政务、远程教育等服务,全面实施政府、企业、学校和家庭上网工程,加快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

  2、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以农村公路灰色化改造工程为基础,按照建制镇半小时内到达高速公路、区通镇公路达二级标准、镇通镇公路达三级标准、镇通村公路达四级标准的要求,实现区级网化公路覆盖率达100%。突出抓好连接国有干线和境内高速的“出口路”建设,着力创造优良的水上交通环境。

  3、水利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机械化建设,依法对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加强闸站建设和改造,实现无坝区目标,使全区的排涝模数由3—5年一遇提高到5—10年一遇的标准;大力疏浚河道,切实改善全区的水环境,完成城市防洪工程和圩堤除险工程,建立防洪减灾工程体系,保障农业生产稳步推进。

  4、电力设施建设。加大电网建设和技术改造力度,提高设备技术含量,重点完善220千伏、110千伏电网结构。在增加现有变电所容量的基础上,争取早日建成较为完善的110千伏送电网络,并初步建成220千伏网架,实现每个乡镇拥有一座变电所的目标。实现工业用电、生活用电与农业用电分线,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

  七、加强生态建设

  坚持环保优先、节约优先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切实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为经济社会提供良好发展环境。

  1、加强环境整治与保护。增强防污治污能力。巩固深化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成果,降低单位产品能耗、物耗、水耗及污染排放量;全面启动环境安全预警系统建设,完善环境应急机制,提高污染事故快速反应能力;大力发展环保产业,积极推行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经济运行模式,推广清洁生产工艺。优化城乡生态环境。制定生态区建设规划,加强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农村废物资源化、农村生产生活清洁化、村庄建设与发展生态化的原则,以清洁田园、清洁家园、清洁水源的“三清”工程为带动,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

  2、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坚持开发和节约并举,实现资源保护性开发,鼓励开发使用太阳能、秸杆制沼气等清洁无污染的节约型能源,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节约和集约利用各类建设用地,提高土地的配置效率;开展水源保护、河道疏浚、水质改良等工作,大力倡导开展节约用水活动,进行农业节水改造,提高工业用水循环、重复利用系数。

  3、打造绿色盐都。植树造林:依据近郊、远郊两大区域特点,实行“点、片、网、带”有机组合,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形成景观独特、功能完备的生态经济林业系统。清洁田园:提高有机肥使用比重和农田薄膜回收率,降低农药使用强度,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形成良性农业生产和耕作方式。湿地保护:加大大纵湖自然湿地保护力度,保持生物多样性,形成集蓝天、湖荡、森林、珍稀动植物于一体的自然生态系统,使之成为既有利于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又有利于开发旅游和进行科学研究的湿地生态保护区。

  八、发展社会事业

  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加强科技创新。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加快建设区域创新体系。广泛开展群众性技术革新、发明创造活动,加强科普知识宣传教育,营造激励科技创新的社会环境。加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增加科技开发投入,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帮助和促进企业加快建立技术研发中心、研究所,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产品;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全面提升我区制造业技术装备水平,增强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

  2、优先发展教育。坚持抓教育就是抓发展,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教育结构调整,在全社会形成推进素质教育的良好环境。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巩固义务教育成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培养更多技能性人才为目标,整合教育资源,扩大教育层面;加快职教园区建设,使之成为技能培训基地;完善教育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建立有效的教育资助体系,保障困难群体受教育权利。大力推进全民健身活动的深入开展,加快全民健身运动场所的普及建设,广泛开展各种全民健身活动,切实增强人民身体素质。

  3、推进文化事业。以拓展文化中心功能为核心,继续发挥我区文化资源优势,积极发展面向基层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有竞争力的文化产业,创造大批优秀文艺作品,满足人民群众需求。逐步加大公共财政对基层文化事业的支持力度,加强基层社区和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扶持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培育一批知名的文化品牌,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作为公共文化设施的档案馆建设,强化档案资源管理,推进档案数字化进程,优化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环境,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4、完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医疗服务体系,完善区、镇、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大力发展社区卫生和农村卫生,不断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和农村初级卫生保健水平;进一步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加强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和监督管理,确保不发生重大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进一步健全卫生监督体系,有力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进一步健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全面提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5、深层拓展人口计生事业。进一步完善落实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健全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提高计划生育工作质量。加强新型生育文化建设,大力倡导“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文明幸福、勤劳致富”的文明家庭计划,深层推进避孕节育服务和生殖健康促进系列工程,组织开展中国/联合国第六周期生殖健康计划生育项目,提高群众生殖健康水平和生育质量,提高家庭单位素质,促进人口整体质量提高。

  九、构建和谐盐都

  坚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按照统筹发展、兼顾利益、重在建设的要求,扎实有效地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努力建成“法治盐都”、“平安盐都”、“文明盐都”、“诚信盐都”、“和谐盐都”。

  1、鼓励创业和扩大就业。鼓励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和科技人员带头创业、在外能人回乡创业、高校毕业生勇创新业、农民离土进城创业、村组干部带头创业,以创业促就业。千方百计开发就业岗位,扩大就业规模,基本实现城乡劳动力充分就业;开展就业援助行动,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帮助弱势群体就业,解决生活困难,把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率提高到90%以上,达到城镇就业规模五年翻一番,就业人数达到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2、建立基本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按照老有所养、失有所靠、病有所医、贫有所济和覆盖城乡的要求,继续重抓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工作,“十一五”期末,使城镇企业养老、失业、医疗三大覆盖面达到96%以上,三大保险参保人数、基金征缴额比“十五”期末增长一倍以上,实现收支总体平衡,略有积余,确保企事业单位、离退休职工养老金、失业职工基本生活保障金按时足额发放。以更大的精力和更多的投入关注各类特困人员,让社会发展成果惠及弱势群体。加快农村社会保障推进速度,扩大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全力解决好被征地居民、残疾职工、计生家庭等重点人员和中小企业养老保险,“十一五”期末,农村居民参加养老保险规模扩大到20万人以上,占农村居民总数35%。

  3、抓好和谐社区建设。在政府投入、政策扶持、社区动员、居民共助的基础上,吸引多元投资,将城乡社区建设成为设施齐全、环境优雅、管理规范、功能完善、各具特色的现代化社区。改革完善组织体系,形成各方积极参与、有机协调的管理新机制。农村社区建设以调整村镇布局和健全村民自治机制为核心,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步伐,提高居民参与社区活动和管理公共事务的能力。完善社区帮困扶贫、助残养老、便民利民等综合服务体系和安全联防网络,促进社区各项事业的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4、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加强科学宣传和教育,帮助人们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切实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广大群众遵守道德规范,提高文明素质,树立良好风尚,提高文明程度;开展各类诚信活动,建立健全社会信用法规制度,加快建立包括政府、企业、个人三个层面的社会信用体系,打造诚信政府、诚信企业,在全社会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道德标准,积极构建诚信盐都;大力弘扬新时期盐城精神,强化文明、民主意识,大力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争创文明行业、文明小区、文明村镇,创造与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良好社会环境。贯彻依法治区方略,大力推进政府工作法治化,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司法监督。创新普法教育方式,增强法治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全面推行政务公开、镇务公开、村务公开、厂务公开等制度,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5、切实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加强“大防控”体系,完善“大调解”网络,优化“大信访”机制,畅通群众诉求渠道,有效解决信访积案和各类信访问题。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有效杜绝各类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坚持“打防结合,以防为主”的方针,加强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经济犯罪活动和社会邪恶势力,切实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确保社会治安秩序持续稳定。积极开展“平安镇(区)”、“平安村(社区)”、“平安学校”、“平安单位”等创建活动,建立保持安全稳定的长效机制,增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力争使盐都成为苏北最安全地区之一。

  十、强化人才支撑

  实施人才战略,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为实现“两个率先”宏伟目标提供重要保证。

  1、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围绕省“333工程”和市“111工程”的实施,加快人才的培养引进工作,激励人才不断提高素质和创新能力。着重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创业型农村实用人才四支人才队伍建设,形成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2、加强人才环境建设。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引进的政策体系,创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环境与用人机制;全面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引导和鼓励科技人才主动投身于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创新人才竞争激励机制,大力营造激励创新、支持创业的社会环境。

  通过“十一五”的努力,使我区人才总量有较大增加,人才素质全面提升,人才分布趋于合理,人才结构与经济结构基本适应,人才成长环境进一步优化。

  十一、全面深化改革

  以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进一步深化改革,不断消除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

  1、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加强政府各部门自身建设,履行好引导、建设、监督、管理职能,改进政府管理经济、社会的方式和手段,充分发挥市场或行业协会、中介组织的作用,减少政府对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提高行政效率,使政府真正成为公共产品的提供者、良好经济社会环境的创造者、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维护者;加强执法监督,强化服务意识,规范社会各类主体经济行为,严格资质认定,强化行业自律,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积极引导企业和社会开展诚信活动,加大打击失信行为力度,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从而取信于民,树立政府良好形象。

  2、完善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用人和分配制度,加强企业基础管理。强化对公有资产改制收益使用的监管,规范投资方向,加强运作管理,确保公有资产保值增值。

  3、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加快社会事业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进程,积极探索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传统社会事业发展的新途径,以市场化为导向,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建立起运转协调、办事高效、行为规范、服务优质的新机制;进一步提升城市建设、环境处理、能源供应、社会中介服务、公共信息服务、人才交流等方面工作,建立全新的服务理念;加速提高金融、保险、通信、电力、社会保障、水利设施等公共服务水平与能力,建立起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服务体系。

  4、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形成企业自主决策、自担风险,银行独立审贷,政府间接调控的投融资体制。改革投资管理方式,对企业出资建设国家非限制和非禁止类项目,实行登记备案制。建立政府引导、信息发布等间接调控手段,强化资源、环境等法律及各类规划对投资行为的约束。通过政府投资引导和调动民间资本,积极拓展民间投资的发展空间,充分发挥民间资本的巨大投资潜力。建立严格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机制,全面实行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监理制、招标投标制、合同管理制等。

  十二、建设可持续发展财政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积极主动发挥好公共财政职能,为加快全区“两个率先”进程提供强有力的财力支持。

  1、突出强化培植财源。“十一五”期末,全区财政收入增长达到和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达55%,财政总收入占GDP比重达10%,人均财政收入达3000元。全区所有镇财政收入都超过2000万元,其中,收入5000万元以上镇5个,潘黄达3亿元、龙冈超2亿元,新区达到8亿元以上。

  2、加快建立公共财政体系。统筹兼顾,突出重点,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把政府资金主要投向公益性社会事业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能力。积极优化财政收入结构,为建立公共财政体系提供有力保障。服务经济建设,争取省以上支持经济发展资金有明显增长,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促进加快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经济国际化和市场化进程。

  第五章   规划实施机制  

  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机制是确保“十一五”规划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条件。要从建立体系、完善机制、相互协调、组织落实、监督检查等方面,形成“十一五”规划实施的有效机制。

  一、形成完善的规划体系。“十一五”规划包括总体规划、区域(镇、新区)规划、专项规划。总体规划是统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发展规划,是编制其他各类规划的依据。区域(镇、新区)规划是以镇和新区行政单元为中心地域编制的发展规划,是总体规划在特定区域的延伸、细化和落实。专项规划是总体规划在特定领域的落实,是总体规划在领域上的延伸和细化。区政府组织编制和实施农业、工业、服务业、外向型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及重大项目建设等专项规划。

  二、完善规划衔接协调机制。区域规划和专项规划要在约束性目标、空间功能定位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与上级总体规划进行对接,同时各地区域规划和专项规划在发展目标、空间布局、重大项目建设等方面相互进行协调。城镇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以发展规划为依据,要将发展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要求进行具体落实,突出建设性、控制性,确保在总体要求上方向一致,在空间配置上相互协调,在时序安排上科学有序,提高规划管理水平和行政效率,确保规划目标顺利实现。

  三、强化规划组织落实。区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将规划纲要确定的相关任务纳入本部门年度计划,明确责任人和进度要求,并及时将进展情况向区政府报告。本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区政府分解落实到区各有关部门和地区,重要的预期性目标也要分解落实。建立重大项目责任制,对规划纲要中确定的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进行分解落实,明确进度、明确要求、明确责任,由区政府分管领导挂帅,相关部门和地方各负其责,确保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的实施。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进一步改进考核评价机制,着重考核规划纲要中提出的约束性指标,确保约束性指标的落实。

  四、健全监督评估机制。健全规划实施报告制度。通过制定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每年将规划目标和主要任务的进展情况向区人大报告,并向区政协通报。推进规划实施的信息公开,健全政府与企业、公众的沟通机制,加强社会对规划实施的监督。健全规划实施评估制度。每年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力量检查规划落实情况,对“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分析规划实施效果,找出规划实施中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形成评估报告,上报区政府。经评估需要对本规划进行修订时,区政府提出修订方案,报请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实施。健全规划调整制度。“十一五”规划实施期间,如遇国内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其他重要原因导致实际运行与规划目标发生重大偏离时,区政府将适时提出调整方案,报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