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陈亮
“微软系”表现不尽如人意,引发外界对外资注入实际效应的重新思考。
6月中旬,在股市上一直表现低 迷的“四川长虹”忽然有了解冻的迹象,这让不少被套牢的股民欣喜万分。在6月15日长虹正式宣布微软9400万元人民币的投资计划后,该股又连续拉了两个涨停。不过,随着之后几天的回落,该股又重归风平浪静。
这种“微软效应”现身国内股市已经不是一次两次。在长虹之前,微软在中国已经签署了中软、创智、神州数码、浪潮等多家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并逐个投以重金,在国内证券市场上,“微软系”的说法因而产生。除了在资本市场上引起一次又一次的波澜之外,这种来自微软的“外力”究竟对被投资企业产生了多大的推动作用?这些得到微软注资的企业是否实现了振翅高飞呢?
“从现在看来,公司同微软合资的效果并不是很明显。”日前,浪潮集团一位内部人士对本刊记者表示。2005年8月,浪潮同微软签订了2500万美元的投资协议。按照浪潮的规划,这笔资金将主要用于发展浪潮ERP、电子政务、软件外包等相关业务。
浪潮和微软曾经有过一段相当不错的蜜月期。在投资的资金到位以后,浪潮先后在自己的ERP、电子政务平台等技术上大规模采用了微软的.Net开发平台,有几十名浪潮工程师通过了微软的相关培训认证,微软甚至派驻了两名工程师常驻浪潮进行技术指导,双方的来往可谓紧密。在微软的帮助下,浪潮软件也在当年年底的青岛电子政务招标中成功胜出。
但作为合资主体的浪潮软件并未从此进入发展的快车道。根据该公司年报,2006年度,公司营业收入为5.47亿元,同比下降0.67%,利润更是下滑了60.19%。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浪潮软件对此解释为“公司在2006年度进行的调整和转型对报告期经营状况产生一定影响,研发费用相对增加”。
电子政务市场的持续低迷和进军协同软件领域失利,应该是造成浪潮软件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但若只将目光局限于此,就未免有短视之嫌。几年来,由于缺少核心技术,国内的应用软件企业大多处于“帮别人打工”的地位,重项目、轻产品,盈利能力低下,行业信息化市场的周期性兴衰也对企业的命运产生生死攸关的影响。以电子政务市场为例,2002~2003年,电子政务热在国内刚刚兴起的时候,诞生了一大批电子政务类企业,但随着2004年该市场走向萧条,这类企业被迫大规模裁员、重组,如今,以电子政务作为业务支柱的企业已经寥寥无几。
同样是浪潮和微软合资重点内容的ERP项目,则由于产品化能力较高,发展相对顺利,在国内ERP市场上,浪潮通软基本保持了国内市场三甲的地位,市场份额仅次于用友、金蝶。不过在国内ERP传统两强和国外巨头的压力下,浪潮通软依然丝毫不敢大意。
其他“微软系”企业的境况大多也不甚理想。创智因为自身经营出现严重问题,将与微软合作的部分全部转给了中软。而微软在2002年与北京、上海政府分别投资成立的两家企业,中关村科技软件和微创公司,发展现状也与当初微软的期望值相差甚远。
投资对象业绩欠佳,无疑给投资方的盈利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不过,这里有必要再度审视一下跨国巨头投资中国企业的真实意图,盈利并不是它们的直接目的。在注资浪潮、中软、创智等本地企业后,微软的高级公关人员每到一处,几乎都会成为当地政府的座上宾,这实际上相当于打开了一扇通往地方政府市场的大门。一个比较明显的收获是,近两年来,微软在中国的正版化工作推进异常顺利,同地方政府的支持密不可分。
从这个角度而言,跨国巨头的美元并没有白花。但对国内软件企业而言,期望借助微软这个跳板实现质变的“玻璃理想”已然粉碎,倘若不能对企业的盈利模式和治理水平加以改变提高的话,那么外来投资带来的实际效应,就如同其冲高回落的股价一样,只能是昙花一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