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的守护神:灾难备份
来源:CNET中国 更新时间:2012-04-13

 
  “电信灾备机房已经成为我们华泰证券每天完成30多个亿证券交易量的有力支撑,是整个交易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目前在全国证券行业排名第四的华泰证券信息技术部总经理汪瑾对中国电信南京灾备专用机房的评 
价。

在刚刚结束的2007年中国灾难备份高层研讨会上,由中国电信助力完成的华泰证券应用级灾备项目获得中国灾难备份最佳项目奖。

而对于更多依赖于网络系统的企业来说,网络系统的安全稳定性已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如何保障网络系统信息数据的安全,成为摆在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

灾难备份需求迫切

看似遥远的灾难离我们并不遥远。2001年的“9.11”、2003年的非典、2004年东南亚海啸、2006年“台湾海峡”地震,令人头痛的病毒、黑客攻击,最近几年各种各样的天灾人祸都频繁地发生,近距离考验着商业社会的承受力。随着纽约世贸大楼的倒塌,许多公司也一同彻底消失了。有些公司虽然幸存下来,主要的雇员幸免于难,但是因为核心数据的丢失,两年内多数也逐渐消亡,至少有一半以上没有做灾备的公司经过这场灾难后完全跨掉了。

未雨绸缪者永远是最幸运的,就在“9.11”事件发生之后的第二天,摩根斯坦利公司在数千公里之外的新泽西数据备份中心开始启动,整个公司的业务也恢复了正常的运转。同样,德意志银行也在灾难发生后的第二天启用了自己的备份中心并恢复了业务。在沉重的灾难打击面前,灾难备份这一在灾难来临前看似多余的投资却在灾难降临的时刻让人们意识到其真正的价值所在。

世界各国灾备产业发展很不平衡,信息化水平高的发达国家相对起步早,发展快。以美国为例,灾备业全球起步最早,始于上世纪50年代,灾备行业平均增长速度为17%。

2005年前后,中国灾备业务刚处在起步阶段,近年来,我国的信息安全和容灾备份产业发展很快,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灾难备份体系基础相当薄弱,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信息化应用程度高的一些重点行业,如金融、民航等行业,提高容灾备份能力更是迫在眉睫。

但是,灾难恢复体系的特点是:灾难是一种小概率、高风险的事故,而灾备则是一种高投入、低效率的投资,在系统建设上,灾难恢复体系建设不易,维持起来更为艰难。这种特点,导致了决策者决心难下,维持不易的难处。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花一大笔钱建起了灾备系统,可能几年也不出事,用不上,还要很多经费常年维持和发展更新。这个系统平时只能做些演练、检测和维修用,其他效益也难以发挥,只有当灾难来临的时候,方显其独特的威力。

打造信息安全防线

作为我国最大的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中国电信一直关注专业灾难备份服务,并在这一关系到信息化安全的新兴领域中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不仅在成都成立了全国首家灾难备份服务中心,更是向市场推出了一套相当完备的灾难备份服务。截至目前,已经为政府、银行、保险、证券、制造业、外资企业等各行各业多家客户提供了全方位的灾难备份服务。

全方位的灾难备份服务主要包括:基础设施保障服务、网络与通信服务、数据备份与数据处理服务、业务持续咨询计划、灾备演练与灾难恢复服务等,灾难备份服务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上述多项服务内容的有机结合。发生灾难时,每个客户的应急时间非常短暂;中国电信提供的全方位灾难备份服务,能够帮助客户在应对灾难时得到一点全面响应,有助于实现业务的快速恢复。

灾备外包 合作制胜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选择外包的方式来开展灾难备份的业务运作,这样可以为企业节省投资,而且专业服务提供商在人才以及运营经验方面无疑更具优势。丰富的国内网络资源和通达全球的国际网络,以及几十年的网络运营管理经验和专业的网络保障,保证了中国电信在提供灾难备份服务上的优势。

在为一家国有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建立灾备中心时,自建还是外包成为客户考虑的重点。为此,在与客户进行了充分沟通之后,客服人员提出了个性化的网络解决方案、基础设施改造方案以及IT 设备的租赁和维护方案。最终,客户在基础设施方面完全采用外包模式租用中国电信北京公司兆维机房160 平方米机房面积。在灾备中心的IT 设备方面,采用向中国电信租赁部分设备和灾备软件的方式。采用这种外包服务的方式,使客户更专注于自身应用系统的备份和调试工作。

2006年,某大型跨国公司因产品质量问题陷入困境,必须在极短时间内设立全国紧急服务热线。中国电信根据客户需要,首先在24小时内为其开通15个座席。随着事件的进一步发展,15个座席运营5天后已经无法负荷来自全国各地客户投诉和质询,中国电信在48小时内为客户开通至130个座席,增加了220个话务员,为客户快速有效地处理危机提供了有力支持。

有备无患是放之四海皆准的道理,在数据、网络当道的信息社会中,各种各样的数据、系统在为生产、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潜藏了巨大的信息安全隐患。对于企业而言,如果等到信息系统出现问题时再去弥补,恐怕就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了。因此,企业应当切实树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观念,将灾难备份早日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