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韩国“信息化村”建设的基本情况
进入21世纪后,在韩国,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仍然存在明显的差距,在信息化方面城乡居民仍然存在明显的差距,造成了农民和渔民参与社会的局限性及提高生活质量与实现社会和谐的困难。为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增加农民收入,有效地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平衡地区发展,建立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韩国自2001年开始“信息化示范村”建设,2002年正式启动“信息化村”建设,到2006年10月共建设“信息化村”305个,约占该国自然村的1%。
2001年3月,由农林部、信息通信部、行政自治部等政府部门组成“信息化村企划团”,开始筹划和试点,并由行政自治部具体负责总体运营,由农林部负责具体实施。
根据韩国有关规定,要想成为“信息化示范村”,必须具备两项主要条件:一是该乡村拥有本地区的特色产品或开展农村体验观光的资源,通过建设信息网,进行电子商务交易,扩大广告宣传辐射面,能够明显提高收入水平。二是所在地方政府积极支持信息化建设,当地村民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特别是对信息化具有强烈的要求。
信息化村的确定程序是:由市、郡(相当于县)提出候选的自然村名单,经道(相当于省)审核,最后报请主管部门行政自治部审批确定。
建成一个信息化村约需经费33-38万美元(1美元约合920韩元),其中70%由行政自治部拨款资助,30%由地方政府财政承担,农民不用增加额外负担。施工由主承建公司三星SDS和全国9个区域的12家地方公司组成联合体,并吸收当地居民参与共同进行。建成以后由有关技术部门和行政部门进行验收,以确保施工质量和正常运行。
自上而下的运行体系是行政自治部、地方政府和自然村。行政自治部负责制定全面的计划,做预算和解决经费(80%),负责中央级的工作,建立整体运行机制。地方政府负责本地信息化村事业,负责提供信息技术培训和一部分经费支持(20%)。自然村(通过村长或称委员长)负责组织利益共同体,建立和运行村级信息中心,开发当地信息资源,发展基于本地居民需求的电子商务等。
二、信息化村建设内容
每个信息化村建设都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网络使用环境建设、管理运营体制建设、信息资源开发和用户使用培训等内容。必备的建设项目包括:高速因特网基础建设,具体包括铺设光缆。建设安装主机设备的机房,并实现宽带网进入农户;建立乡村信息中心,设置电脑文字信息处理机等硬件,并实现与地方行政信息网的联接;构建农户的网络使用环境,现有“信息化村”80%以上的农户配备了电脑;确立管理运营体制,由“信息化村”的村民组成运营委员会,信息化指导人员和信息中心管理人员共同参与运营;进行电脑使用和上网培训,并培养出一批农村信息化骨干和管理人员。
1、建立高速的信息网络
互联网、电话网村级信息中心(电脑、打印机、投影仪等)居民家庭(目前电脑普及率达到70%)。
2、一家一台电脑
近期发展目标为一家一台电脑。根据村规模大小发放电脑,最大的村发100台,小的村发数十台。目前规定信息化村电脑所有权归地方团体, 4年后归农户自己。
3、建立村级信息中心
目前已建立305个村级信息中心。该中心承担三项任务:一是信息技术培训中心,作为信息技术培训的场所;二是文化生活的场所,放电影,播放多媒体资料,作为学生的学习场所;三是共同体活动场所,作为会议室,交流感情,融洽关系。
4、开发信息资源每个村都要建立自己的主页,并通过综合主页把305个村的网页集合起来。每个村的网页,根据当地居民的需要,收集政策、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商业、金融、市场等有关信息,开发当地信息资源包括历史、文化、特产、企业、观光旅游等信息;网页上也可以进行电子商务,实现网上购物。
5、为村民提供信息化培训
信息员培训,信息化村建设情况培训,信息内容的利用培训。已培训数十万名村民,他们使用互联网的能力不断提高。
6、为地方特色产品提供电子商务服务
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架起产销桥梁。其具体运作模式为产品注册虚拟市场订货/付款确认订单成交发货。2006年已成交20亿韩元。
三、成效和发展计划
1、成效
韩国实施信息化村建设计划已经明显见效:通过提供友好的信息界面提高了人们的信息使用能力;通过发展电子商务促进了地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增加了居民收入;通过建立地方共同体密切了当地农民和渔民的关系;促进了居民观念的改变和提供了民主参与的机会;成功地缩小了城乡以及地区之间的数字鸿沟。
经济发展方面的成效,突出表现在信息化网络大大促进了农产品的交易和流通,搞活了农村体验观光,培育了农村和土特产品的品牌,实现了农业受哺。农村获益、农民增收,为增强地区经济竞争力、促进地区均衡发展做出了贡献。
韩国统计厅的资料显示,2002年底,信息化示范村计划实施仅一年,试点农村通过信息化获得的实际利益即达529亿韩元,其中,农民实际增收和品牌效益占424亿韩元。
在农产品交易方面,信息化村借助共同销售网络,大大增加了农产品销售量,2004年9月统计显示,当年销售额比上一年增加了59%订货量增加了113%农民尝到了甜头,参与信息化的积极性大增,当年加入联合销售网的会员人数猛增了83%,示范村网页的日点击率增长了三四倍。
2、发展计划
计划到2014年建立800个信息化村。从2001年到2014年分四个阶段:a、起步阶段------项目由中央政府领导,建立103个试点信息化村; b、发展阶段------全国快速建立280个信息化村,选择有特色和可推广的示范村; c、扩展阶段------项目由各级政府负责承担(中央政府、当地政府、自然村),开发农村和渔村,并确立相适应的管理和经营模式; d、稳定阶段------建立可自给自足的信息化运行和管理系统,当地政府和中央政府财政支持相结合。
四、对我国信息化村建设的启示
韩国开展新村运动始于上世纪年70代,30年后即在2001年提出并实施信息化村建设。新村运动收到了明显的成效,具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振兴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紧迫需要催生了信息化村这一新生事物。我们国家在改革开放近30年后,于2005年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历史任务,并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于2006年发出了中央1号文件,目前各地都在积极开展这方面的实践活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信息化问题是其题中应有之义,甚至可以说,没有信息化就没有新农村,因为时代不同了,这方面需求非常大、作用非常大,事实上有关部门的领导已经明确地强调过新农村信息化的问题。
韩国面积虽然不足10万平方公里、人口不到5000万人,但他们也是以农立国、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具有典型东方文化的国家,与我们是近邻,目前基础条件、经济实力、人口素质都不错,信息化村建设已经开展了六年,其具体做法及经验值得我们作一些借鉴。
1、必要性与可行性的统一
韩国的自然村共有3.5 万个左右,一般居住30-150户,其管理为村民自治性质,负责人是村长或称委员长,全体居民是一个共同体,既有自然性也有社会性和经济性。这里是韩国最底层而又集中。完整的乡村社区,是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凹处,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增加农民和渔民的收入、实现地区均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选择自然村为基点开展新村运动和建设信息化示范村,点选得好,时间安排上有道理。开展新村运动30年后,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建设信息化村不仅有社会需求而且有了经济基础和技术条件,直接满足自然村农民和渔民的信息需求,有利于切实解决农业信息服务问题。我国的信息化村建设,也应该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予以科学的扎实的推进。
2、协力推进,强化实施
韩国建设信息化村,实行强强联合,由农林部、信息通信部、行政自治部等政府部门组成,开始筹划和试点工作,并由行政自治部具体负责总体运营、农林部负责具体实施。这样做,集中而鲜明地反映了国家意志和整体一致行动,因为建设信息化村是建设一个开放的系统,内容涉及方方面面,理应各方力量协调行动,对应自然村自治体制让行政自治部总体负责,对应农业农村特点让农林部具体实施。我们国家建设信息化村,目前已经有了初步规划,农业部门宜主动尽力争取各方重视和支持,如争取上级领导和信息产业部门、政策研究部门、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门、商业部门等有关系统的支持,并牵头组织进一步的调研论证,达成共识,一起策划,拿出具体实施方案,由上述部门给予支持,农业部门负责具体实施。
3、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都要明确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中央负责做总体规划,地方(省地县)负责实施,基层乡、村负责具体建设。在各级政府,要有牵头负责部门,然后实行任务分工。不要增加农民负担,由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共同解决建设经费问题,欢迎企业投入和社会力量赞助。
4、应明确申报条件和审批程序,严格照章办事
韩国建信息化村的做法是,挑选政府愿意为此投入经费支持的地方,在那里挑选经济基础好、有特色资源、人们有兴趣的自然村。我们建设信息化村,要分阶段发展,首先要考虑当地的条件,宜挑选经济和社会条件比较好的地方进行试点,一开始要少办点,逐年增加试点数量,要办试点就势在必成,而不是搞绝对平均和形式。审批程序,我们可以在县(市)、地(市)两级审定,报省和中央备案。
5、制定信息化村建设的标准
根据我国情况,可以以行政村为范围开展建设,同时应提出具体的建设标准和时间。宜由村党支部书记或者村委主任直接负责此事。信息服务站,一般可以利用现有行政村办公地点。这样,可以增加人气,便于管理和提供服务,便于提高设备利用率。电脑,应严格挑拣有条件的农户予以配置。应注意开发地方及特色产品网页,提供好切实有用的生产生活方面的信息服务,帮助当地农民提高生产能力和生活质量,推动健康向上的人际交往与和谐社会建设。
6、重视信息资源开发
建设体系、网络等于是解决(环境。框架和路)的问题,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是解决(车和货、体现效果)的问题。一般讲,的建设要相对容易一些,建设是准备最终服务产品,是达到服务效果的最直接因素,因而比较困难。信息资源开发,重点是两块,一块是来自外面的有用的信息,如国家政策、市场行情、知识、技术、做法经验等相关信息;一块是采自当地情况的信息资源,如当地的自然、人文、历史、资源、特产、经济、教育、医疗、体育、政府部门、社会机构等相关信息。这两块信息,前者供本地人使用,后者主要是供当地人与外地人交往使用 。 作者:郭作玉; 汤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