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三招力保放心药
来源:钱江晚报 更新时间:2012-04-15

  本报讯 实时监测:药品不良反应;驻厂监督:疫苗血液制品等生产;医药经营企业信用度全程透明——昨日,本报记者从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我省为保证药品安全有了更多新措施。最近,省政府专门发出通知,首次提出,各级政府要对本地区包括医疗器械在内的药品安全工作负总责,完善重大药品安全事件应急机制。
  实时监测:药品不良反应

  “即使是合格药品,正常的用法和用量,也可能发生药品不良反应。这些情况都在我们监测范围内,实行即时监控预警,可以保证患者最大的安全。”据浙江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主任陈志根介绍,目前,药品不良反应实时监测预警效果明显。

  去年一年,我省接到2.3万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监控,为有效防止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此,在这次通知里,省政府提出了要进一步完善药品不良反应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网络,尽快建立省、市、县(市、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价体系,提高药品安全性信息预警和控制处理能力。

  驻厂监督:疫苗血液制品等

  今年年初,国家提出对高风险制药企业试行“驻厂监督员”制度,让检查人员进厂监控药品质量。从今年3月份开始,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派出10位监督员进驻全省6家生产疫苗、血液制品和输液制品的企业,对生产的全过程动态监管,并加大突击检查和跟踪检查,保证药品质量。据了解,全省注射剂生产企业有67家,下半年将全部派驻监督员。

  药品经营:企业信用全程透明

  全省正在积极推行药品经营企业信用管理系统,省市县三级联动,经营企业的药品购销存情况在监督员的电脑上一目了然,系统还能对经营企业的信用打分,被扣信用分的经营企业,将受到管理部门的督查和整顿,信用评定结果还将公示、公布。与此同时,在药品监管信息化建设方面,省政府提出要积极开发运用网络技术,建立和完善覆盖省、市、县三级的药品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做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满足日常监督、稽查办案、诚信体系建设的需要,及时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药品安全事件发生。

  本报通讯员 汪建强 本报记者 王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