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应急管理信息化面面观
来源:中国信息化杂志 更新时间:2012-04-15
7月18日,山东济南发生特大暴雨,34人死亡,6人失踪,171人受伤。面对如此惨剧,有媒体用了这样的新闻标题:“黑色惊魂——济南暴雨黑色三小时。”

这已不是我们第一次遭遇突发危机,非典、禽流感、松花江水污染、山西假酒案、暴雪袭击威海等,乃至于最近无锡地区蓝藻的大范围爆发、重庆等多个省市遭遇洪灾,历数这些灾难,你就会发觉:危机,它在一次次刺痛我们的神经。

有刺痛,就会有惊醒。2003年7月,国家提出加快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建设的重大课题;2005年1月,《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获准通过;2006年5月,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成立。

直到今天,城市应急信息化建设走过了4年。这4年,成效斐然,我们向着国际先进水平奋起直追,但我们却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有专家指出,全国每年有2亿人受灾,每年因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都在1000亿以上。我国的城市化率已达到37.66%,预计2020年将达到60%以上,城市安全任何时候都将是国家安全的重要部分。

从书斋里的学者到奋战在应急领域第一线的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本刊记者分别进行了采访,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我国城市应急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