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南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是在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国家已经并将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我省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的形势下编制的。进入新阶段,面临新形势,规划应当体现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切实把握和利用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战略发展机遇,既要体现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发挥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对由市场发挥作用的领域,重在阐明政府的战略意图,对需要政府履行职责的领域,重在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本规划主要是明确“十一五”期间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目标和主要任务及措施。
第一章 “十五”计划执行情况
“十五”期间,我县经济和社会事业有了长足发展,计划确定的主要目标超额完成或基本完成。
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2005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33360万元,五年平均增长11.07%,超额完成“十五”计划目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502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70元,年均增长8.4%,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190.09元,年均增长6.4%,均完成了“十五”计划目标。
二、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
“十五”期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77400万元,年均增长9.26%,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交通、通讯、农田水利和城镇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到2005年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864公里,以县城茫曲镇为中心,省道西久公路为骨架,州县地方道路为补充,连接6个乡镇、75个行政村的公路网络格局已初步形成。“十五”期间,完成水利工程48项,建成人畜饮水管道831.3公里,新增草原节水灌溉面积0.2万亩,解决了0.876万人、1.14万头(只)牲畜饮水问题。累计建设围栏草场285.23万亩,牲畜暖棚26.94万平方米,草原灭鼠300.78万亩,灭蝗24.53万亩。通过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工程,电网已覆盖全县两镇四乡,乡通电率为100%,村、户通电率分别达到91%和82.3%。实施了乡镇移动通信网站和村市话扩容等工程,改善了农村牧区的通讯条件。
三、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步伐加快。
农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基础地位得到加强。通过实施种子工程、无公害蔬菜大棚建设、优质油菜种植、中藏药材种植、小康示范基地建设等科技项目,实行区域化布局,一批具有一定科技含量,连片集中,规模经营的专业村、产业带开始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初具规模,2005年农业增加值达到19610万元,年均增长6.8%。畜牧业科技含量逐年提高,畜种改良和牛羊育肥力度不断加大,显现出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十五”期间共引进各类优良种畜2214头(只),2005年末全县各类牲畜存栏95.31万头(只),牲畜总增率、出栏率、商品率分别达到41.23%、41.48%、37.19%。“十五”期间,通过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三北”防护林等国家重点工程,初步形成了乔、灌、草相结合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雏形,森林覆盖率由“九五”的2.9%提高到6.4%。五年间累计退耕造林种草25.8万亩,荒山荒坡造林种草29.8万亩,共计55.6万亩。全县新增造林62.12万亩,其中人工造林42.26万亩,飞播造林5.86万亩,封育造林14万亩。草产业开始兴起,2005年全县优质饲草种植面积达到5.7万亩。以生态观光和民族宗教文化风情旅游为特色的旅游业进入基础开发建设期,2005年年末旅游收入达到30万元。
四、科教兴县力度加大,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十五”期间,全县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等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完成了中小学布局调整及配套建设、二期义务教育和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等,全县“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100%,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分别达到99.4%和97.9%,青壮年非文盲率达100%。积极开展科普宣传和实用技术培训与推广,先后实施了“富民计划”、“星火计划”、“丰收计划”、“能源示范工程”、“533”科技示范工程等科技项目,扎实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建立了一批科技示范村和科技示范户,经济总量中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城乡文化事业健康发展,认真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和体育活动,组建了县文化馆歌舞演出团;积极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项目,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46%和86%,创建了一批特色文化乡和小康文明村,积极开展了“扫黄打非”及文化市场治理整顿等工作。农牧区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实现阶段性目标,三级医疗保健网络得到巩固和完善,农牧区新型合作医疗制度逐步建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成绩显著,卫生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农牧民健康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人均期望寿命由“九五”时的67岁提高到68岁。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稳步发展,就业局势保持基本稳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有新的进展,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工伤保险开始启动实施,“两个确保”工作得到巩固,各项社会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有新的进展,2005年全县人口出生率为14.23‰,自然增长率为9.43‰,计划生育率为98.2%。“十五”期间,还深入开展了公民道德建设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加强了对宗教事务的依法管理,信访和人民调解工作得到加强,城乡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发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稳步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继续加强,社会稳定和谐。
五、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招商引资初见成效。
以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为契机,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政务公开,政府工作透明度和行政效能进一步提高。认真实施农牧区税费改革工作,全面取消农牧业税,农牧民人均减负157.7元,减负率达100%。采取股份合作、租赁、拍卖、破产等多种形式对县属国有企业进行了改制,国有资本全部退出了竞争领域,实现了企业产权的流动重组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企业竞争力明显增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已呈现出向多行业、多领域加速度发展的势头,经营规模逐步扩大,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到2005年,从业人员达3131余人,实现增加值8418万元。加大项目工作力度,多渠道引进资金,确保投资对全县经济发展的拉动,五年间,招商引资额累计达到6803万元。市场建设与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势头,目前,全县共有较大规模的各类市场6个,全县个体工商户数1201户,注册资金2249万元,实现营业额12626万元,总产值4284万元,保障了物资流通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
“十五”计划总体执行情况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经济总量相对较小,财政收入增长缓慢;第三产业发展迟缓,骨干项目的争取进展较慢;基础设施建设仍显滞后,小城镇建设亟待加强;农牧民增收幅度不大,贫困问题依然突出;部分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陈旧保守,劳动力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等,这些问题需要在“十一五”期间着力加以解决。
第二章 “十一五”发展环境分析
今后五年是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既存在加快发展的良好机遇,又面临着一些严峻挑战,必须认真分析和正确把握。
一、有利因素。
从有利因素分析,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继续实施与政策倾斜,国家实施“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程及退牧还草等政策,都对我县“十一五”期间的发展带来大好机遇。二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发展的大环境越来越好,广大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将会更加高涨。三是我县拥有丰富的草原及动植物资源,抓住国家退牧还草的政策机遇,大力发展生态环保产业,将会成为我县新的经济亮点。四是经过近几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动,我县的交通、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有了较大改善,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不利因素。
从不利因素分析,我县今后的发展也面临一些矛盾和困难,主要有:一是经济实力弱,县级财政困难,自筹资金难度大,对外部资金特别是国家财政资金支持的依赖性较强。二是矿产资源贫乏,工业基础薄弱,经济规模小。我县无大型矿产资源,目前已发现的矿产资源主要有铜矿资源,分布在黄河谷地,储量少,开采难度大,难以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工业企业总量少,规模小,技术装备落后,发展缓慢,在三次产业中所占比重过低,缺乏参与省内外市场竞争的能力。三是资源优势不明显,产业结构单一,支柱产业不突出。我县的草原、森林植被及动植物资源在省内并没有明显的优势,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仍然较大,还没有培育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支柱产业。四是县域内市场容量较小,发育缓慢,参与外向型经济的竞争力较弱。受人口、交通及城乡居民收入等因素的制约,本地市场容量有限,内需对国民经济的拉动力较小。五是劳动力素质较低,观念陈旧,转移就业难度较大。受传统观念影响,农牧民转移从事非农产业的参与度较低,农牧区剩余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单一,难以适应二、三产业发展的需要。
第三章 指导思想、方针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一五”期间,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农牧业基础地位,积极推进农牧业产业化,以生态环保产业为主导,大力开发水电资源,重点推进小城镇建设,带动第三产业发展,继续实施科技兴县战略,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力争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二、指导方针。
“十一五”期间,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是:
1、以发展为主题,改革为动力,努力扩大经济总量和经济实力。始终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期,加快体制改革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以改革促进发展,以发展推动改革,实现速度、质量与效益的统一。
2、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着力构筑具有资源优势和竞争优势的特色经济体系。对我县相对资源优势进行准确定位,突出特色经济与市场竞争优势,从提供初级产品向精深加工转变,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及产业链条,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3、以生态环保产业为主导,大力发展优质饲草产业和动植物资源加工产业。抓住国家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等政策契机,瞄准国内外市场需求,种养植与加工销售相结合,保护与建设并举,突出青藏高原地域特色,打好“绿色牌”、“有机牌”,不断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
4、以小城镇建设为突破口,吸引农牧民进城,带动第三产业发展。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典型示范,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吸引更多的农牧民进入小城镇,以此带动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5、坚持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加大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力度,推动农村牧区加快发展,着力解决社会事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努力构建山川秀美、社会安定、各民族团结进步、人民安居乐业的“平安贵南”、“和谐贵南”。
6、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提高全县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与质量。各项工作要以代表好、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消除贫困、促进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作为政府工作的基本职能,使全县各族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三、发展目标。
“十一五”期间,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到2010年,地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6500万元以上,年均增长11%,其中一产增长12%,达到35271.5万元,二产增长11%,达到11431.44万元,三产增长8%,达到9810.7万元;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11.96亿元,年均增长8%;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达到738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达到10614.95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达到3185.74元;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98%,职业教育在校生比例达35%;城镇新增就业人员年均递增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完善,农村牧区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科技、文化、医疗卫生等事业有较大发展,社会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改善;小城镇建设初显成效,城镇人口比例达到总人口的35%;全县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保持在11.56‰左右,到2010年全县总人口控制在7.4万人以内;森林覆盖率达到9.3%左右,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各种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第四章 强化农牧业基础地位,大力推进农牧业发展
一、加快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
继续加强以“六小工程”、“四配套”等为重点的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田基本建设,适应种植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做好生产基地配套工程建设,计划投资1868.021万元,实施双低油菜、马铃薯繁育基地建设、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项目、藏区青稞基地建设中藏药材、脱毒马铃薯基地建设,无公害日光温室建设,农业机械化建设,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及县乡站建设等项目。在保护和合理利用天然草场的前提下,加快以牲畜暖棚、围栏草场等为重点的“四配套”基础建设。“十一五”期间,计划投资8605万元,新建围栏草场80万亩,新建牲畜暖棚7.5万平方米,修建高标准牧民定居点750户,建立牧草良种繁育基地5000亩。计划投资4644.82万元,实施贵南县高寒草地现代畜牧业示范基地等项目。力争2010年牧民实现户均一幢牛羊育肥暖棚,基本实现靠水靠路定居,农民实现人均一亩水浇地,住房砖混结构比重达到30%以上。到2010年,新增粮食约600万公斤,油料约600万公斤,中藏药材产量达到230万公斤。预计到2010年牲畜年末存栏数控制在90万头(只)以内,母畜比例达到60%,繁活率达到80%,成畜损亡率控制在2%以内,牲畜总增率、出栏率、商品率分别达到46%、46%、42%。
二、大力发展特色农牧业。
“十一五”期间,要以农牧业增效为目标,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技进步为动力,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做大做强特色农牧业。种植业要依托优势资源,大力开发绿色产品和特色产品,增加杂交油菜、脱毒马铃薯、优质小麦、优质青稞、优质豆类、无公害蔬菜、中藏药材等的种植面积,形成以上述品种为主的种植业支柱产业,到2010年,脱毒马铃薯种植面积达5000亩,优质冬小麦种植面积达2800亩,杂交油菜种植面积达50000亩,无公害蔬菜温棚350座,中藏药材面积12000亩,优质青稞种植面积30000亩,优质豆类种植面积20000亩。畜牧业要继续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畜牧业科技含量,加大畜种改良力度,实施畜牧业“绿色证书”工程,打造具有青藏高原无污染特点的贵南畜牧业拳头产业和品牌产品。“十一五”期间,全县年均引进良种公猪6头,改良母猪110头,年均引进良种肉用种公羊40只,选育绒山羊种公羊50只;引进良种牛冻精或种牛改良土种黄牛;采用串换种公羊的办法,进行藏系羊本品种选育,提高本地区藏系羊的个体生产性能和整体生产效益;年均引进野血牦牛50头对当地牦牛进行复壮,提高牦牛生产性能;加强黑藏羊品种选育及其产品的开发利用。到2010年,全县饲养良种肉羊达到0.5万只,改良黄牛5500头,改良山羊1.8万只,改良生猪550头,繁育仔猪1万头,复壮牦牛2万头,黑藏羊核心母羊群规模达1000只。大力实施“牧繁农育”、“自繁自育”工程,加快牛羊育肥贩运基地建设,积极扶持和培育牛羊育肥贩运专业大户,全县牛羊贩运、育肥出栏规模年均保持25万头(只)以上。积极探索龙羊峡等水库库区高档冷水鱼类养殖基地建设,推进我县水产业的发展。
三、积极推进农牧业产业化。
“十一五”期间,计划投资12272万元,建设贵南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贵南县草产业建设项目活畜及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项目,高寒草地现代畜牧业示范基地等项目。要立足对现有传统产业的创新改造,以基地建设为依托,以培育市场为重点,以建设龙头企业为突破口,立足优势,因地制宜,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和订单畜牧业,逐步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体系。种植业以优质小麦、青稞、豆类和马铃薯、中藏药材等为开发重点,合理布局,形成区域性生产基地,通过发展综合加工业,实现优质资源精深利用和进一步增值。畜牧业要围绕肉类、绒毛、草业等主导产业,扶持建立一至二个具有一定规模和辐射面广、带动能力强的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的龙头企业。抓好畜牧业生产基地建设,在巩固和提升现有生产基地的基础上,发展壮大农区畜牧业生产,形成规模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
四、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促进农牧民增收。
“十一五”期间,计划投资9480万元,实施贵南县扶贫开发项目,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小型就地调庄移民项目,城乡市场开发及网络建设等项目。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以绝对贫困户、绝对贫困村为主攻对象,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稳定解决温饱和防止返贫为奋斗目标,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提高农牧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基本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要将整村推进作为今后扶贫开发的主要模式,采取群众自愿,政府引导的方式,项目直接落实到村,投资直接落实到户,变以往财政救济式工程扶贫为资金到村入户的造血型扶贫。认真实施2006—2010年扶贫开发规划,到2010年,使现有农村牧区绝对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在稳定解决温饱的基础上,从脱贫逐步走向富裕,农牧民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农区人均建成半亩至一亩稳产高产基本农田,牧区95%以上的贫困户实现草原“四配套”,100%的贫困村通电通路,并基本解决贫困人口的人畜饮水困难,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5%以上,每户至少1人掌握1—2项实用技术,全县60%以上贫困户住上砖混结构房屋,70%以上的贫困人口看上电视,50%以上的贫困地区通上电话,并将扶贫开发的重点转向以解决农村牧区相对贫困为主。
第五章 生态建设与资源开发
一、合理布局,继续实施好生态建设重点项目。
按照“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点上治理、面上保护”的原则,合理确定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布局,分类指导,分区实施重点建设项目。全县划分为天然林资源保护区、干旱生态治理区、荒漠化生态治理区、水土流失治理区等生态建设重点区域,加大植树造林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力度,集中治理土地荒漠化及水土流失。“十一五”期间,计划投资11780万元,继续实施好天然林保护工程、“三北”四期工程、退耕还林草工程、防沙治沙示范区建设工程、环木格滩生态综合治理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天然林保护工程计划总投资480万元,完成管护面积13.1万亩,同时采取禁伐、封山育林、加强林木管护等综合措施,大力恢复和增加林草植被。“三北”四期工程计划投资800万元,完成人工造林5万亩,封山育林10万亩,突出重点,集中治理,建成防护林体系。退耕还林草工程计划投资1000万元,完成退耕还林20万亩,要以重点地区为突破口,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封造结合,实现改善生态环境和农牧民增收的协调统一发展。防沙治沙示范区建设工程计划总投资900万元,造林3万亩,封育6万亩,投资750万元,通过人工造林和封沙育林育草相结合,推广和创新防沙治沙先进实用技术等措施,恢复和扩大重点沙区的林草植被覆盖度,促进全县生态状况显著改善。环木格滩生态综合治理工程计划投资8600万元,造林和封沙育林育草30万亩,治理草地160万亩,采取“禁、封、退、造、移”相结合的办法,综合治理生态环境。具体建设布局和规模为:一是人工造林5万亩主要布局在茫拉沙、多什泽沟和森多黄沙头;二是封山育林10万亩主要布局在茫曲镇老库区和茫拉乡、沙沟乡;三是草地建设160万亩主要布局在过马营、沙沟、茫拉、森多等地。
二、大力发展生态环保产业,走规范化、集约化的道路。
充分利用我县天然草场资源和退耕还林草工程种植的饲草等优势生态资源,重点发展草产业及饲料加工业,进而发展生态畜牧业、中藏药材种植和加工以及其他生态环保产业。“十一五”期间,计划投资7753万元,实施贵南县草产业建设项目,草地生态环境恢复建设项目,天然草原退牧还草项目等。开发饲草种植面积50万亩,产鲜草25万吨;建设年加工能力5万吨的饲料加工厂两个;建设占地面积为10亩、年生产能力为1000羊单位的牛羊育肥厂50座;种植中藏药材1万亩。共计新增产值16250万元。
重点扶持龙头企业,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道路。坚持以产业化模式发展草业,加快产业融合升级。在加大力度扶持青海兴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贵南丰润草畜有限公司两个草产业龙头企业的基础上,依托我县草产业开发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的支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扶持、培育一批经营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市场辐射广、带动能力强的省内外龙头企业参与我县草产业开发,进行饲草的初加工和精深加工,构建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化体系,加快草产品的市场转化率,实现多层次、多环节增值。
三、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提高生态资源开发利用的技术含量。
大力实施“种子工程”,建立良种繁育推广中心,积极推广无芒雀麦、箭舌豌豆、丹麦444燕麦等优质高产牧草新品种。进一步加大与省牧科院草原研究所等科研单位的技术协作,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管理规范的利益分配机制,采取技术投入、技术承包等办法,吸引科技人员参与草产业开发,充分应用实用科技措施提高人工草地生产能力,到“十一五”末,以退耕还林草地为基础,建立高质量的人工饲草基地30万亩,牧户户均每年种植当年生优质牧草10亩,全县每年种植当年生优质牧草面积保持在6万亩以上,为草产品加工提供稳定的生产原料。树立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打造有地方特色的“精品”、“名牌”产品,以质量为后盾,适时注册一批名优生态环保型产品商标,大力提高产品知名度,走向国内外市场,以增强我县生态环保产业的发展后劲。
四、大力开发水电资源,重点发展水电产业。
“十一五”期间,计划投资2723万元,在“一沟”(茫拉沟)、“两河”(莫曲沟河、居布林河)流域建成小型水电站5座,总装机容量3500千瓦。以茫拉河流域作为全县水电资源开发的重点,充分利用“一沟”、“两河”流域落差大的资源优势,坚持一水多用、蓄水蓄能、能大则大、能小则小的原则,通过梯级式电站开发和委托规划开发、招商引资等形式,确保流域水能资源得到有序开发。“十一五”期间,计划开发建设鲁仓寺电站、直亥电站、莫曲沟电站、茫拉峡坝后电站、麻格塘电站。积极创造条件,在黄河干流上新建羊曲峡水电站。要积极研究和正确把握国家政策取向和投资方向,通过政策和市场等手段,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流向,多渠道筹措重点项目建设资金,认真做好规划、勘测设计、环境影响评估、工程招投标等前期准备工作,争取工程早日开工建设。
五、加快实施农村电气化建设,加大农村电网改造力度。
在“十一五”期间,计划投资1210万元,实施农村电气化建设与建设与改造项目。至2010年,实现全县电源装机容量6849千瓦,年发电量4109千瓦时,全县总用电量3450千瓦时,人均年用电量510千瓦时,户均生活用电量483千瓦时,综合网损率8%,通电率达100%的电气化规划目标。加大农村电网维修改造力度,协助电力部门全面完成全县各类输电线路、电网工程、变电工程的维修改造工作,实现电源与电网结构合理,运行经济安全的目标。
第六章 大力发展小城镇,努力提高城镇化水平
小城镇建设是转移农牧民、减少农牧民、提高农牧民生活质量的突破口,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十一五”期间,要大力强化人口和生产要素的相对聚集,优化资源配置,形成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以重要交通枢纽为依托,分工明确、层次清晰的“中心城镇—一般城镇—一般集镇”的三级城镇体系,即中心城镇茫曲镇,一般城镇过马营镇、塔秀、森多镇,一般集镇茫拉、沙沟。到2010年,城镇化水平达到35%,年均递增3%以上。
一、进一步明确小城镇发展的指导思想。
做好小城镇布局与建设规划工作,优化空间布局与人居环境。按照“强化中心,优化结构,带状布局,梯度推进,协调发展”的县域城镇体系发展思路,重点培育茫曲镇的中心城镇职能,引导人口、产业和资源向小城镇集聚,提高我县城镇职能对农牧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优化城镇体系结构,通过重点培育过马营等小城镇,将发展潜力大、投资效益好的交通枢钮地段划定为重点发展轴,形成以黄贵线(黄南至贵南)和西久线(西宁至久治)贵南段为轴线的“人”字型城镇重点培育带。在加快中心城镇建设的同时,提高二、三级城镇的建设质量,优化中心城镇、一般城镇和一般集镇的职能分工和空间结构,完善城镇等级序列和城镇空间结构模式,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小城镇建设要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充分重视公共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的相互配套与完善,在规划设计与建设中突出生产、生活、生态等人居环境的优化与美化,不断增强城镇对人口、产业和资源的吸引力。
二、完善市政基础设施条件。
加强城镇防洪、供排水、集中供热、道路改造等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逐步完善城镇配套设施,创造安全、便捷、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十一五”期间,计划投资7200万元,建设城镇排水工程、县城集中供热工程、城镇供水工程等,以扩大城镇规模,提高城镇品位,改善城镇居民的生活环境。
三、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土地流转制度。
小城镇发展要与继续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相结合,有序推进农牧区土地草场流转制度改革,积极稳妥地开放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提倡和鼓励农牧民将承包土地使用权市场化、货币化和股份化,发展多种形式的土地草场规模化与集约化经营,使土地使用权成为农牧民进入小城镇的重要的原始积累资本,为小城镇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四、引导相关产业向小城镇集中,壮大小城镇经济实力。
小城镇建设要与产业发展、结构调整、农牧业产业化和生态移民等统盘考虑,相互衔接,统一安排实施。要根据小城镇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合理布局生产力,因地制宜地确立主导产业,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并在资金、人才等方面给予倾斜。引导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扩大小城镇就业岗位,为农牧民“放下牛鞭”进城镇和安居乐创造条件。
第七章 加强交通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
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
一、继续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十一五”期间,计划投资9200万元,建设贵南至泽库县公路、过关公路、木格滩公路、贵南至同德县级公路、塔秀公路等。逐步改造和提高农村公路网整体功能和水平,以实现县乡公路、资源开发路、旅游景点路和部分乡村公路路面黑色化为主,进一步提高全县路网的服务水平和技术标准,力争大部分乡道实现公路等级化,争取大部分行政村通等外公路,提高农村公路通达深度。至“十一五”末,全县四级砂路达到33条500公里,比“十五”增加209公里,增长28%。继续改善航远条件,稳步发展库区航运业,“十一五”期间计划投资1600万元,对龙羊峡库区沙沟关塘码头和白刺滩码头进行改扩建,逐步形成以旅游观光为龙头的水路运输格局。
二、强化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在“十一五”期间,计划投资3.2亿元,主要完成县城防洪、茫拉河治理、沙沟德茫、东让病险库加固、水源工程卡加水库、人饮安全供水、小型农田水利、茫拉渠节水改造、农村电气化、水土保持居乎拉坝系建设等重点项目建设。其中计划完成县城防洪工程800万元;其他乡镇防洪工程300万元;茫拉河、沙沟河治理1204万元;山洪灾害治理2000万元;沙沟德茫、东让病险水库加固2座650万元;水源工程卡加水库3625万元;人饮安全建成供水管道23条,解决23768人的饮水安全问题,计划投资3350万元;茫拉灌区改造500万元;小型农田水利维修改造77项,投资500万元;牧区水利草原节水灌溉建成2项,计划投资984万元;农村水利水电站建成5座,总装机3000千瓦,计划投资4484万元;城市水利县城水源扩建及配套680万元;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建成雨水积蓄工程、水土保持淤地坝系工程、黄河源区生态修复等工程,投资4610万元;水利能力建设更新基层水管单位设施、人员培训等投资780万元。
三、加强信息网络建设。
“十一五”期间,计划投资560万元,实施县卫生信息网络中心、党校C级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加快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建立有线通讯、无线通讯相结合的多层次通讯体系。积极发展数字通讯技术,形成覆盖全县绝大多数乡镇的数据传输、传真、可视电话、电子邮政等综合数字信息网络体系。采取卫星通讯等先进传输技术解决边远农村牧区的通讯问题,加强农牧区邮政网络建设,不断提高电信、邮政等信息通讯业的服务水平。加快县域内电子政务平台建设,实现县乡两级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及与上级政府电子政务平台的互联互通。在办公自动化、电子商务网络平台及其他信息资源应用体系的建设上,力争实现跨越式发展,为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第八章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十一五”期间,第三产业要以完善市场体系,增强服务功能为方向,以促进就业、活跃消费为重点,以旅游业发展为突破口,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规模效益,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一、培育壮大旅游产业。
以草原山水生态旅游和塔秀寺、鲁仓寺等民族宗教风情观光为品牌,以直亥为龙头、龙羊峡库区为重点,贯通贵南—直亥、塔秀寺--城关—龙羊峡库区、过马营—黄沙头—直亥环县旅游线路,建成住宿、餐饮、导游、购物等一条龙的“体内”旅游服务体系。同时注重横向联合,优势互补,与周边地区共同构建多层次、多功能的区域旅游网络,形成“体外”辐射旅游体系。计划投资360万元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下大气力培育壮大旅游市场。到2010年,全县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150万元,占全县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6.85%,年均增长37%,使旅游业成为第三产业的支柱。
二、积极发展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及其他中介服务组织。
适应农牧业产业化的要求,加快农村牧区信息与中介服务网络建设,积极培育经纪人和运销大户,引导农牧民参与流通。大力兴办各类专业协会、专业经济合作社和社区性农牧民合作经济组织等市场中介组织,建立和完善农牧业科技示范推广体系、检疫检测体系和质量标准体系,加强农资、农机、气象等农牧业服务站点建设,为农牧民及时、准确地提供优质高效的产前、产中、产后综合配套服务。
三、加快农畜产品市场建设。
紧紧围绕城镇建设,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规模适度、注重实效、综合开发”的要求,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加快发展农畜产品市场,主要建好一批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粮油专业市场。计划投资2500万元建设城乡市场开发及网络工程。到2010年,建立大型农畜产品批发市场2处,小型交易市场6处,年市场交易额达2000万元,使种植业产业化经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0%以上,辐射全县8000户农牧民受益。同时抓好信用体系建设,通过有效载体,引导市场主体诚信自律,守法经营,推动农畜产品市场健康有序的稳步发展。
四、拓展城乡生活服务业。
适应城乡居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拓展和提升各类生活服务业,探索新的服务领域,不断提高服务水平。重点发展社区服务业,开展面向社区残疾人、老年人、少年儿童、优抚对象和贫困群体的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服务,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服务,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服务,面向下岗职工、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和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计划投资585万元,建设贵南县城关幼儿园项目和青少年活动中心项目。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扶持社区服务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研究制定符合本地区实际的优惠政策,在资金、税收、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予以扶持,逐步建成为居民排忧解难及时、服务程序规范、服务质量优良的社区服务网络体系。大力发展农村牧区生活服务业,完善农牧民商品销售服务体系,发展农牧区商贸集市和流通综合服务组织,改善农村商贸物流条件,扩大农牧区消费市场,为广大农牧民提供优质、安全、便捷的生活服务。
第九章 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十一五”期间,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满足城乡居民的物质文化需求为目标,创新发展机制,合理配置公共资源,提高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效率,加快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全面完成县政府制定实施的《妇女儿童发展规划》中的各项目标任务,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十一五”期间,计划投资2498万元,进行学校危房改造和寄宿制项目。多方筹措资金,不断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到2010年,C级危房面积控制在3%以内,生均校舍面积达到国家标准。着力抓好义务教育,巩固和提高“十五”“两基”目标成果,到2010年,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保持在99.5%以上,初中阶段入学率保持在97%以上,适龄儿童和初中阶段辍学率分别控制在1%、2%以内,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65%以上。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县城普及幼儿教育,乡(镇)开办幼儿园(学前班),加强高中教育,努力提高优质教育服务功能。大力发展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的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再就业培训,以缓解我县的就业压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师资水平,到2010年,45岁以下中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全部合格,城镇小学90%的专任教师达到专科以上学历,初中90%以上专任教师达到本科学历,新补充教师学历全部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对校长和专任教师进行岗位培训和轮训,做到持证上岗。
二、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十一五”期间,建设县人民医院医技楼、藏医院住院部、过马营急救站等项目。以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为目的,加快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完善公共卫生体系,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充分发挥藏医药优势,强化农牧区卫生队伍建设,提高全县卫生事业整体发展水平。进一步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到2010年,基本建立覆盖县、乡、村三级公共卫生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体系。全面推进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构建农牧民健康保障体系,全县新型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达到100%,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率下降至5%左右。全县计划免疫常规疫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75%以上的乡镇卫生院能开展性病、艾滋病医疗保健咨询工作,全县实现基本消除地方病和消除碘缺乏症目标。提高妇女儿童卫生保健服务水平,提高妇女儿童身体素质,孕产妇、儿童系统管理率分别达到70%和60%。产妇住院分娩率和新法接生率分别达到85%和95%,孕产妇、新生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在“十五”末基础上分别下降5%、3%和3%。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县、乡、村三级藏医药服务网络,藏医药普及率达95%以上,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率达90%。清洁水普及率和卫生厕所普及率均达到90%,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0岁。大力普及疾病预防和卫生保健知识,引导和帮助农牧民群众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积极推进科技文化体育广播电视事业发展。
以加快科技发展为主题,以提高各族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为出发点,大力普及科学知识,积极开展农牧业实用技术培训,大力实施科技兴农(牧)项目,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到2010年,青壮年农牧民科学技术普及覆盖率达70%以上,农牧业实用技术培训面达1.5万余人次;加快实施“科技富民计划”、“成果推广计划”、“星火计划”、“丰收计划”以及“科技示范县”的建设;建立和完善“553”科技示范工程管理体系,在现有基础上再建立1个科技示范乡(镇)、30个科技示范村和200个科技示范户。文体广电工作要以开拓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为主题,以建设特色文化为主线,以基层为重点,以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文化事业发展新格局,努力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十一五”期间,加快建立以文化馆和乡(镇)文化宣传站、村级文化大院(户)为重点的三级文化网络体系,充分发挥贵南县藏族文化艺术传播中心的有力作用,努力挖掘和开发、整理我县民族民间优秀文化资源,不断扩大民族民间艺术的交流和宣传,带动境内唐卡、刺绣等民间手工艺品向外推出,强化市场观念,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步伐,将我县的文化产业打造成全州乃至全省的文化产业品牌,输送青年演员到省内外进行有偿演出,实现全县年均文艺演出收入50万元左右,年均培训农牧区文艺骨干25人次以上;“扫黄打非”及文化市场整顿率力争达到100%;调频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64%和97%以上,深入农村牧区流动放映影片每村每月1至2场,累计放映各类影片达2000场次。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充分挖掘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带动竞技体育事业向较高水平发展,争取我县国民体质主要指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四、做好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
切实加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按照市场调节、劳动者自主择业和政府指导相结合的方针,建立起与我县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劳动就业机制,实现劳动就业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十一五”期间,初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城乡一体、公平竞争的就业机制,积极倡导和推行各种灵活就业形式。通过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全面落实有关促进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继续做好“两个确保”收尾工作;加快劳动力市场及职业指导、信息网络等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为劳动者就业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加大职业培训力度,继续实施好“阳光工程”,通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努力提高下岗职工特别是农牧民的就业和再就业能力;进一步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提高监察执法水平,依法规范劳动关系,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十一五”期间,城镇新增就业规模达到1100人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4万人(次)。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社会保险管理和服务水平,确保各项社会保险基金安全稳定运行,基本实现城镇各类就业人员平等享有社会保障。“十一五”期间,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260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180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310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050人。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生活救助、医疗救助等社会救助体系,努力提高老年人、残疾人和孤残儿童及困难群众的社会福利服务和保障水平。
五、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严格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继续以控制人口增长、降低育龄妇女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为重点,逐步建立和完善依法管理、村(牧)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管理机制,以改革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加快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的全面发展。认真落实农牧区计划生育的各项奖励优惠和扶助政策,加强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管理和服务,强化宣传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建设,严格禁止选择性妊娠,控制性别比例,使全县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迈上新台阶,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到2010年,力争全县总人口控制在7.4万人以内,人口年平均净增长控制在826人以内,计划生育率达到98.5%,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7.03‰以内,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1.56‰左右。普及生殖保健知识,育龄妇女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知识普及率达到85%以上。
六、加强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奋斗目标。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建立健全村民自治、城镇居民自治、职工代表大会等基层民主管理制度,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调节机制,全力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开展基层安全创建和“平安贵南”创建活动,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努力维护社会稳定。大力推进依法治县,继续做好“五五”全民普法工作,加强纪检监察和政法工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社会公道、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广泛开展形式多样、情趣高尚、喜闻乐见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第十章 主要措施
一、进一步深化改革,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
“十一五”期间,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体制和机制,通过改革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深化农村牧区改革,完善农村牧区经济体制。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依法保障农牧民对土地、草场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探索土地、草场承包经营权流转办法,逐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完善土地征用程序,依法保障农牧民的合法权益;健全农牧业产业化、农畜产品市场化的制度支持保护体系,支持农牧民按照自愿、民主的原则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牧区专业合作组织;农村牧区集体经济组织要推进制度创新,增强服务功能,成为农牧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组织者和推动者;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积极引导省内外工商企业投资发展农畜产品加工和营销,形成研发、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制度保障体系,加快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完善农畜产品市场体系,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和措施,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让农牧民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完善农村牧区税费改革,取消农牧业税,切实减轻农牧民负担;改善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环境,完善户籍管理制度,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取消对农牧民进城就业的限制性规定,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
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公共财政体制。明确县乡两级政府的财政支出责任,加强预算编制、执行的制衡机制,严格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监督,加强人民代表大会对本级政府预算的审查和监督。
深化教育文化卫生体制改革。放宽教育准入条件,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办学;改革文化管理体制,完善文化产业政策,鼓励多渠道资金投入,积极发展面向市场、富有活力的文化产业市场;深化公共卫生体制改革,强化政府公共卫生管理职能,加快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要逐步做到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医药分开,鼓励多元投资主体办医,填补政府公共卫生资源不足的空缺;积极建立农村牧区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实行对贫困农牧民的医疗救助,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药费贵的问题。不断提高计划生育事业投入,确保计划生育事业费投入达到人均1元/年。
二、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十五”期间,在改革行政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行政效能不断提高。但行政管理体制仍然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政府职能还未彻底转变,依法行政任重而道远。“十一五”期间,要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公共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将政府职能界定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把制定公共政策、编制发展规划、完善公共服务、维护市场统一和竞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等作为政府的主要职责。健全行政决策机制,完善行政决策程序,重大行政决策实行公开听证和合法性论证制度,增强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做到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建立健全决策跟踪反馈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决策活动的监督,实现决策权和决策责任相统一。强化行政执法程序,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确立行政执法责任,逐步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完善行政监督制度,强化对行政行为的监督,自觉接受同级人大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加强政府文件的报送备案制度,创新层级监督机制,强化对下级行政机关的监督,拓宽社会监督渠道,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认真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实行领导干部和政府工作人员学法制度,建立和完善政府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情况考核制度,不断提高政府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观念和能力。
三、进一步做好项目工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项目作为聚集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重要载体,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拉动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途径和招商引资的平台。做好工程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对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十五”期间项目工作和招商引资成效显著,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项目储备少,骨干项目不多,招商引资数额相对较小。“十一五”期间,要在认真总结“十五”期间项目工作和招商引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完善工作体制和机制,优化投资环境,在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上有新的突破。
积极研究和正确把握国家及本省宏观产业政策导向与资本投向,挖掘我县的发展优势和潜力,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不断充实和完善项目库建设,认真筛选,储备一批对县域经济带动力强,对全县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同时又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对投资者有吸引力的项目,为长远发展打好基础。加强项目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项目目标管理责任制,把争取立项、招投标、资金落实、工程建设与监理、竣工验收等环节都纳入法定监督程序之中,增强项目建设的透明度,保证项目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项目建设要坚持“两手抓”的方针,一手抓事关全县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重大骨干项目,集中精力在交通、水利、能源、小城镇建设、农牧业产业化、生态环保产业、旅游业开发等基础设施和支柱产业上取得新进展;一手抓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特别是与农牧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水、电、路、公共卫生体系、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等方面的项目,改善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办事效率,积极构建“平安贵南”、“和谐贵南”、“信用贵南”,努力营造“外商进得来,留得住,再投资”的社会大环境;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针,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开展多种形式的招商引资活动,尤其要重视参与省内外举办的各种经贸洽谈活动,向外界推介贵南,提高我县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四、积极实施人才战略,加快人才资源开发利用步伐。
“十一五”期间,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战略,加快人才资源开发利用步伐,以科技进步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按照“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关键环节,着力建立有利于人才稳定、培养、使用的良好机制,着力优化人才环境、人才结构。加强本地人才培养、使用与引进人才相结合,以培养、使用好本地人才为主;增加人才总量和提高人才质量并举,以提高人才质量为主,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技能人才和农牧业实用人才队伍。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做到谋划发展同时考虑人才保证,制定计划同时考虑人才需求,研究政策同时考虑人才导向,部署工作同时考虑人才措施。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着眼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开创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培养培训方法,探索科学有效的培养途径,注重在实践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做到人才在地区、产业、城乡间的分布及专业、年龄、职称结构的比例趋向合理;充实农牧业、企业及非公有制经济的人才力量;注重培养一批活跃在工农业生产第一线,具有较高职业技能的技术工人和农牧业生产实用人才队伍;继续提高党政人才队伍素质。建立和完善人才分类管理机制,营造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畅通人才流动渠道,使各类人才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使人才队伍充满活力。积极营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取消限制人才流动的各种不合理规定,在户籍管理、职称评定、社会保险与福利待遇、子女入学、住房等方面对优秀拔尖人才及引进人才给予适当优惠;不断改善城镇公共设施条件,创造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优化人才工作条件,让人才能够充分发挥作用,获得成就。打破户籍、学历、身份等限制,大力推行“柔性引才”,变人员流动为智力流动;简化人才进入手续,为人才提供各项配套的人事服务;按照贡献与收益挂钩的原则,合理确定报酬形式和标准,对做出贡献的优秀人才给予物质和精神鼓励。加快建立人事部门人才信息网络和吸纳外来人才的“绿色通道”,设立人才智力引进服务办事机构,及时发布人才需求信息,确立由全社会参与,组织人事部门牵线搭桥,供需双方双向选择,竞争上岗的人才配置新机制。
五、加强政策引导和宏观调控,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十一五”期间,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增加总量促效益,提高规模促质量,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向规模化、效益型和产业化方向发展,为推动全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进一步放宽非公有制经济的准入条件,凡法律法规未禁入的领域,均可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简化注册登记手续,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和监管,全面推进“一厅式”注册,“一条龙”服务,取消法律法规未作规定的一切行政许可和专项审批。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经济的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允许有一定实力的个体、私营企业依法兼并、购买、租赁、承包国有企业,鼓励和引导个体、私营企业以多种形式招收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支持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的发展,通过信贷、抵押担保、税收、土地使用、社会保障以及设立“个体私营企业发展基金”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引导中小企业强强联合,做大做强;重点扶持非公有制经济依托资源优势,向农畜产品加工、种植养殖、草产业、水电开发及第三产业等领域发展,带动农牧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全面征集信用信息,建立信用评价体系,积极实施资信评级、产品免检、年检免检等评审定级和推广工作,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通过有效载体,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依法保护非公有制企业的合法权益,严禁一切损害个体私营企业权益的行为,充分有效地为个体私营企业提供产权保护。规范行政性收费行为,杜绝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一般性检查和重复检查,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创造平等竞争的法治、政策和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