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开展了系统工程、数据库与信息管理系统、遥感、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应用于农业、资源、环境和灾害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1994年12月在“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上提出了建设金农工程,目的是加速和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立“农业综合管理和服务信息系统”。金农工程系统结构的基础是国家重点农业县、大中型农产品市场、主要的农业科研教育单位和各农业专业学会、协会。目前,我国的农业信息化建设在数据库、信息网络、精细农业以及农业多媒体技术等领域都取得了一定成效。
精细农业
所谓“精细农业”,就是将现代化信息高新技术与作物栽培管理辅助决策支持技术、农学、农业工程装备技术集成应用于农业,获取农田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化农业精耕细作技术。“精细农业”利用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定量获取田区内影响作物生长因素及最终生成的空间差异性信息,运用科技手段调控,最终达到对田区资源潜力的均衡利用和获取尽可能高的产量的目的,所以该技术又称3S技术。我国已经在这方面开始了研究,并取得了初步进展。
农业信息队伍建设及资金投入
调查显示,全国333个地(市)中有260个设立了农业信息服务机构,占地(市)总数的78%;全国2800个县(市、区)中有1210个设立了农业信息服务机构,占总数的43%;全国43000多个乡镇中,有7000多个建立了信息服务机构,占乡镇总数的18%。近几年来,各级农业部门对信息体系建设的投资不断增加。目前,全国省、地、县三级农业部门在信息网络建设方面的投资已达4.12亿元,其中省级1.18亿元、地(市)级1.22亿元、县(区)级1.72亿元。黑龙江、广东、浙江和江苏等省的投资额较大,分别为6800万元、5500万元、4900万元和41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