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向军在第四届中国数字电视产业高峰论坛演讲
来源:新浪 更新时间:2008-03-11

8月8日,第四届中国数字电视产业高峰论坛在北京拉开帷幕,政府主管领导、业内资深专家、知名企业以及关注数字电视产业发展的各方人士共聚一堂,就五大主题对我国数字电视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国有线电视网络有限公司总经理沈向军演讲

 以下为其演讲全文:

  沈向军:我讲的题目是“关于我国有线数字电视产业与三网融合的思考”。主要有三部分的内容,一个是广电行业的概况,第二个是有线数字电视现状,第三个关于三网融合几点思考。

  第一介绍一下广电行业的概况,第一个介绍广电行业基础的基本数据,这些数据有一些是2005年的,目前官方统计也是最新的。现在全国的广播电台、电视台总共2548家,电台、电视台的数量由于四级半结构形成的,广播电台在县以下叫广播电视台。电视频道全国1279个,主要是指很多的县的电视频道是通过公共频道开办的,没有计入频道的范畴里面。从内容为王来看广电行业是最大的内容制造商,全年制作电视节目有300万分钟,每天136小时,电视剧生产1.2万部/集。这么大的机构,全行业的收入据2006年统计1099亿元,增长率18%,在增长率里面,电视增长率是相对比较偏低,也就是在整个发展其他领域增长比较快速的,在付费电视的增长率最高的,达到60%,因为这是成长型的行业,所以成长的过程中看着增长率很高,但总的量并不大,充分说明未来空间很大。有线电视的收入在国家总体经济增长的正常水准增长,通过这样的分析看一下广电行业的收入构成,总体的广告收入还是在广电行业占到绝大部分超过50%以上,甚至达到60%,有线电视的收视费占26%,总的行业看来还是按照广电传统的收入格局没有多大变化,收入比例还是以广告收入为主,超过50%,对比相关行业情况来看,和电信行业比,电信已经超过6千亿,所有广电行业的收入加起来只有1千亿多一点,也就说明广电行业把电视台的广告以及有线电视收入加起来,收入仅仅是电信的1/6,如果退回10年来看,10年前电信的收入和电信产值跟广电的差距并不大,整个的收入差距恰恰是出现在十年之间。广电行业如果自己比每年增长很快,但是相对于通信领域的增长非常慢,同时其他几个领域的增长速度非常快,包括网络广告,搜索引擎服务,手机短信和网络游戏增长,按比例来讲复合增长率超过百分之几百,这样来看广电行业的收入状况来看,一方面我们增长有成绩,同时增长并不令人满意,广电行业的增长空间也非常大。在这种情况下广电总局,全广电行业不断反思,逐渐把广电行业由原来单纯公益性服务定位,列为三种定位,一个是公益性服务,王联副司长介绍,下一步包括无线数字电视的时候也提到要免费提供47套节目,这属于村村通为公益性服务,政府必须做也是广电立足的基础。另外一个是公益性有偿服务,这就是全国的有线电视网络,现在定位公益性的有偿服务,所以目前数字化整体转换过程中,在国家定位里面主要是基础定位是公益性的,目前在政策上具有排他性,业务排他上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听到总局有关领导讲话的时候争得一些政策,这仅仅对于村村通公益性方面,对于有线电视收视维护费,基础费的调整必须通过价格听政,这样整个政策还可以收费,但是收费不能向电子行业参与软件行业、硬件行业包括电信行业,高收费必须通过公益性的安排,这政策一方面是对产业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也对市场空间在基础的服务里面受到了一定的制约,这也是很多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在数字化整转的过程中,不管是规模还是速度,在没有新的定价政策下,推进缓慢的根本原因。第三个方面广电明确了自己新的定位,市场化服务,市场化服务就是现在要做的,包括付费电视,包括下一步的移动多媒体广播还有随着新技术带来其他的服务。这种定位和前面几组数据联系起来看,广电在自己的发展领域必须做差异性的安排,确保公益性服务,同时大力发展有偿性的有线电视服务,同时全力推动市场化的服务,这样你才能带动整个广电行业确实按照市场化的规则在运作。

  第二个介绍一下有线数字电视的现状,数字化被定位为广电行业的战略转型的机遇,这个话实际上是我们落后的标志,在同行业里面,数字化已经不作为战略目标,在电信领域,在相关IT领域,已经经过十年的发展,已经完成了数字化,而IT业很多技术就是基于数字电视技术,而广电把数字化作为战略转型机遇实际上是适应整个技术潮流的发展,适应三网融合的要求,适应广电生存发展打好基础的所谓机遇,所以数字化是基本要求,这化对全行业要求几年,这在我们看来恰恰是落后的标志,所以才要大力提倡从广电总局到全系统迎头赶上,我们实际上在撵别人的步伐,数字化出现五方面转变,技术模拟向数字转变,体制从事业向企业转变,特别体制转变方面有一定的进展,但还有一定的政策瓶颈,包括理论问题,政策问题,既得利益重新分配问题很多,这是艰难的也是必须要做的工作,节目从免费向付费转变,商业模式从一元向多元转变,原来只是广告,各个方面的软件商、硬件商包括电子厂家都在为我们做一个大的市场提供多元转变的服务。在业务方面也是向综合转变,单一就是看电视,看电视发展就是看视频点播,再发展就是家电信息化。

  现在有线电视数字化实际上全国说得天花乱坠,做了很多工作,整个有线电视产业链布局来看,无非是目前形成这么一套格局,右边是政府的功能,上面来看是节目源,中间有几个付费平台,通过网络或卫星向各级传送,这样一个产业链格局已经形成闭环,恰恰这样一个产业链格局在真正产业化和未来数字化信息化发展过程中,成为未来最大的负担或最大的瓶颈,这样一个产业链如何形成通畅的完整体系还需要艰苦的努力。有线电视用户的发展情况,刚才王联司长做了一个介绍,现在按照前几年发展来看,整个的发展真正突破2002年推动到2003年,真正大幅度增幅是2006年,因为从零起步,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我们预测2010年全国可能6500万数字机顶盒或数字电视用户。

  全国数字电视的进展情况,到第一季度有68个城市完成了整体转换,去年年底是25个城市,上半年第一季度完成了68个,各地的进展非常快,具体的数字不一一介绍。总体上根据广电部门的研究在2007年上半年我国有线电视数字用户超过1700万,半年增量超过450万。这样一个数字,并不单纯罗列数字,林部长介绍奥运的时候,介绍所有的内容里面没有广电的事情,有广电的事情只是说要通过高清电视来提供所有的信号,它的数字电视网络,数字电视大厦,信息系统,所有的系统并没有由广电提供,在这里面,由于我们有线电视网络的滞后,由于数字化推进缓慢,由于广电现在还是模拟的状态,所以在宽带奥运、数字奥运的主力里面我们落后了,最起码在北京这个地方,在宽带奥运,在多媒体奥运里面,我们广电特别在宽带里面没有我们更大的空间。如果我们现在这个网早就实现了数字化,完成了网络全程整合或互联互通那远远不是现在这个情况,尽管如此数字化进展自己比起来还是进展比较快。

  第三、介绍一下我对三网融合几点思考或想法,什么是三网融合,国家十一五规划明确讲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原来一直讲三网融合,最近我不断在媒体上包括一些业界领导讲三网合一,这已经是2003年之前的模糊概念,从2003年之后国家对三网融合有明确的概念,三网合一在业界或专业媒体,或业内的领导嘴里说出来是很外行的提法,三网融合是正式的提法,各自在各自的网上开展多网的融合业务,而不是三个网合在一块。三网融合还有一个概念,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不是现在的窄带互联网,不是现在模拟互联网,不是现在基于IPv4的互联网,所以一说三网融合,好像我们具备了所有的条件,国家规定的十一五规划是让你推进这些基础设施建设,现在我们数字网建设是为三网融合打基础。

  影响三网融合的要素有哪些?这是给最高层的报告里面有几个方面的影响,一个是市场准入的影响,这是大家都知道的82号文件,99年9月17号下发的82号文件,里面规定电信、广电互不开放的政策,这对三网融合推动有最大的影响。另外内容管理体制的影响,这包括电子制品出版物,包括电子节目,在网络管理上,新媒体应用管理上有一部分交叉,对于新兴的内容,包括DV、网络Flash,包括新的博客的内容都在管理的体制和方法上有一些缺陷,在这方面的完善也影响到三网融合的进程。第三个就是改革的不同步,电信业的改革已经基本完成5+1的体制,广电的改革从2006年开始文化体制改革,推动了几年成立集团有很多的变化,但整个的推进速度没有出现质的变化,改革的不同步也会对三网融合的进程发生重大的影响。另外技术方面影响不可忽视,无论是标准还是现有的三个网技术容量,技术标准,技术体制上都存在分别各自的壁垒和不同的差别,这种差别实际上是对三网融合最大的阻碍,前面这些阻碍不算太大,这方面阻碍是最大的,如果反过来,广电的数字化完成以后,你能不能加入到三网融合里面,技术方面的问题可能变成最大的障碍。行业就是行业实力不对等的问题,这是国际化的问题,包括在美国实现三网融合,1996年打破行业壁垒,实现三网融合的时候也是有一个弱势行业,现在通过前面的数字比起来,整个广电行业和电信行业如果简单对比的话,在实力上有极大的不对等,所以也就有一个政策上非对成开放的问题存在。这几方面都是重要的影响,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影响因素。

  现在回过头来说电信的改革已经为三网融合布好局了吗?这确实是一个问题,1998年以来电信体制完全实现企业化,管办分离实现5+1的体制,初步实现竞争格局。国务院批准的时候在文件里面写出在条件成熟的时候,逐步扩大各电信企业经营范围,推动通信、计算机、有线电视三网融合。现在电信推进三网融合的依据就是当初改革就把这个线埋下了。电信改革已经布局完成了,现在到底成熟没成熟?因为一些技术和各方面的问题目前处于实验阶段,由于它的整个战略正在形成,这是四大运营商有一个共同的战略就是要从原来的电信业务提供商向信息服务商转变,尽管各家有各家的说法,所谓的信息服务商,不是发短信,主要是提供多媒体内容,现在不管是网通IPTV,电信的IPTV还是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搞的各种各样的业务都在做战略的转型,这个融合我们和电信走的路数正在走,共同走向内容融合。而我们现在仅仅做什么工作呢?做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提供以只看电视为主的基础性的服务,所以电信的三网融合战略或它的步伐已经逐渐走向成熟,在这种情况下,广电网络是什么情况,在城市和发达地区物理来看,传输干线网广泛使用光缆,分配网采用HFC结构,国家光缆干线4.1万公里,省级10万公里,地市光缆约50万公里,分配网300万公里,连通了约1.26亿有线电视用户,尽管居世界首位,但是规模在什么情况之下,是几级结构,是成千上万主体手中。广电网是为三网融合做布局,中央要求新闻媒体中的传输网络等经营性部分,可以从事业体制中剥离出来转制为企业,将为有线电视公司利用其网络资源开展电信服务创造条件。有线电视网络经过数字化改造以后,现有HFC网络具备双向功能以后,有能力介入互联网和电信网为原有广电网提供融合性服务。另外各地在建立用户认证计费管理和呼叫中心等基础设施,有线网成为可运营可管理的网络,目前有线电视为三网融合的布局能做的或政策层面和网络技术层面,内部运营方面都做着这项工作,但这样的三网融合布局够了吗?我想还不够,因为即使我们都在做这项工作,我们离三网融合的差距还很大,到底有多远,现在网络资源分级分散分割问题非常严重,随着数字化的推进,各地的技术标准和各方面加大了分散、分割、分级,三网融合恰恰要做到全球化,做到全网运营,这不仅仅是全国运营,而是全球运营,现在我们本质和基础是这样一个基础,同时网络基础结构单向问题也是,现在尽管说有一部分做双向化改造,整转完成1700万用户里面,真正双向网络占很小的比例,所有网络公司送第一个盒子几乎都是单向,双方的改造由于真正业务还很难提供。全程全网互联互通问题,网络分散格局,我们网是竖状网,没互联互通。我们已经实现深圳的网络双向化,只在给电信、网通打工,变成电信、网通的用户,而广电自身全程全网到现在正提上议事日程,下一代有线电视网络工程,这项工程就是要解决互联互通的问题。还有统一技术标准的问题,实际上全程全网互联互通不是意味着所有资产一致,起码要有一个统一的接口标准,这是信息化基本要求,不管是买索尼电脑、戴尔电脑、还是IBM电脑,买任何一个U盘可以用,插任何一个网线都可以用,而我们的盒子搬出你这个城市就报废了,我们运营平台,计费系统,整个管理系统,大家都在做这几项工作,做得很努力,花了很大的代价,用了很多的精力,做完以后我们变成了孤岛,这个问题在哪儿?我们实际上强制性的行业标准,任何行业发展产业,特别在IT业信息领域是一个基础性工作,现在各家网络都已经变成自己的小小地主小院。加入信息化还有多远?大家可以反思。

  另外一个是监管政策和业务资质的问题,这不止82号文件,下一步电信条件,广播电视条件还有视听广播电视规定,这些都是影响到有线电视网络参与到三网融合里面必须要思考或者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否则可能走越快越急最后离三网融合目标越远,我说的可能有一些危言耸听,但这确实需要更新的思考,我们现在正在走电信前三十年走的老路,电信业当时形成格局的时候,在80年代做了一个整个的重新改造,这一次把过去的技术几乎抛弃掉了,我们有没有那么大的实力和时间,这是一个问题。

  所以各方面说得多漂亮,对于产业来说三网融合本质是三网竞争,三个网都在搞相同业务的时候,对于市场、百姓是很好的事情,对于企业来说本质上就是竞争,简单来说,三网融合核心就是为用户带来更多更好的服务,开展三网融合未必提升运营商的收入及利润,这是电信运营商看很清楚的,做IP电视需要大量的投入,做任何网络改造需要大量投入,带来的收入随着单向收费和资费的下降,能不能带来更多的收入和利润呢?不一定,但是不开展三网融合业务,只有在下一步的竞争中被淘汰,所以今天第一个发言的专家讲的非常明确,你可能不被人家打败,但如果技术选择和整个选择被时代淘汰的话,你在竞争中只有被淘汰的命运,三网融合是每个网都将成为全业务的运营商,只不过原有的业务仍然是核心优势,所以我今天跟周教授整个的观点是一致的,在这里面不要怕人家吃掉你,但是如果在技术选择和整个各方面的选择达不到,你就会被淘汰。在这种情况下全国有线电视网络选择是什么?这确实是一个问题,今天我利用这个时间用一些数字来说明了宏观上的事情,同时也用一些问题的方式提出了一些可能存在的问题,这个问号既是留给我的,也是留给在座的,同时我想我们这个论坛在下午或明天有广电行业,有软件商、硬件商,有电信运营商各方面都讲,这论坛对我们破解全国有线电视何去何从有所贡献和裨益,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