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谷信息化之谜
来源:计世网 更新时间:2012-04-14

论经济发展,北京市平谷区的GDP是北京10个远郊区中的倒数第4名;论信息化发展,平谷取得的成就在全国信息化建设中名气很高;论平谷的信息中心,有300多人的规模,却基本不用吃财政饭。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平谷的信息化发展,都有其独特模式,一个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地区,却把信息化建设得有声有色,并且将信息化定格到该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途径”。

这就是信息化建设的“平谷现象”:信息化建设从一把手——区委书记重视抓起;电子政务建设全部采用国产软件,成为国内第一家;区内270多个行政村全部采用无线上网,农村信息化走上低成本之路;最为关键的是,平谷信息中心采用市场化运作,解决了信息化发展与资金、人才需求的矛盾问题。

凡是来到平谷参观考察的信息界人士,包括政府官员、企业CIO和IT公司CEO,不由地发出疑问:平谷凭什么重视信息化建设?它又是通过什么方式实现了目前的效果?平谷信息化的下一步是什么?“平谷现象”究竟说明了什么?
仍是一把手工程

2005年3月,平谷区以国产软件为基础开发的电子政务办公平台正式上线运行,覆盖了平谷区118个委办局、乡镇的大循环。这个办公平台的应用,为平谷区信息化建设带来了很多名誉,成 
为“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基于国产软硬件的公共信息平台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项目的示范应用单位之一,同时又让平谷区承担了国家863项目“基于国产基础软件的应用系统开发”的课题。

电子政务走国产化软件道路是北京平谷区信息化建设的最大亮点。

有业内专家称,像平谷区这样大规模应用国产软件的在全国堪称第一家。这种将各个委办局、乡镇都集中在统一的办公平台之上,实现政务信息资源有效整合、实现大小循环的做法实属不易,这必须要实现全区上下一盘棋,而且必须把系统装起来、用起来。

而上述信息化工作之所以能够在全区范围内顺利铺开,与一把手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密不可分。平谷区委书记秦刚认为:“信息化的确需要一把手的支持,因为信息化是涉及基础性和全局的事情。一把手工程的好处在于纵观全局,碰到事情可以仔细研究、协同解决。”

秦刚从全局的角度看待信息化。他认为,制约平谷经济发展的原因之一是基础建设不完善,信息化是区域发展重要的基础建设之一,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而仅仅从传统的基础建设入手抓,可能就会走很长的路。“现在,信息化带给我们一种跨越式发展的可能:依靠信息化发展,可以打破时间上的限制,这是平谷区发展信息化并利用信息化带动全区发展的基本思路。”秦刚说。

作为一把手,秦刚对信息化的认可和推动力度是巨大的。平谷区信息中心的一些工作人员说,要向秦书记汇报信息化工作是非常“犯怵”的事情,因为秦书记不会只听片面之词,而是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和“效果怎么样”,这主要是秦书记真正懂得信息化建设,更懂得信息化的作用。

在担任平谷区委书记之前,秦刚先后在北京市信访局和监察局工作,较早地接触并推动了信息化工作。

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秦刚总结出推进信息化建设关键性的人才因素:第一,离不开主要领导,因为他掌握大量行政资源,协调和推进相对容易;第二要有研发团队,无论是外聘的还是内部建设的研发力量;第三是连接上层领导和具体执行团队的中间层,也就是类似办公室主任这个角色,能起到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将管理思想告诉软件公司,把软件公司的要求传到行政管理系统里面来。秦刚认为:“这三个层面的人不可或缺,并且要形成一个整体才能有序推进。”
电子政务优先

多年的信息化经历,让秦刚深刻感受到信息化对于改变政府效率、改变人的作用,效果明显。

秦刚认为,信息技术对人的素质起到了技术层面的制约。他说:“政府是由每个具体的人组成,每个 
人的素质又不一样,依靠传统的方式提高缓慢,而采取了信息化之后,就能够将人约束到特定的环境之中。比如行政审批,很多环节都是在网上公开的,审批的时间也规定好了,假如不能按时完成,就会有网上警示。”秦刚把信息化视为基础条件,认为这个基础环境搭建好了,对于提升个人素质、提升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都是有帮助的。

“审批条件都是公开的,办事流程也是公开的,通过电子政务平台的行政监察功能,就解决了对政府工作人员的管理问题,规范了政府办事流程,同时也树立了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秦刚说:“实行电子政务,就是让政府工作接受社会评价,通过这种渠道,帮助政府改进服务意识和服务职责。电子政务是要强调政府部门不能仅仅对上负责,更重要的是要对社会和群众负责。”

在目前的电子政务建设中,平谷区仍旧强调意识问题,强调一把手重视等问题。在解决了这些首要的问题之后,接下来的事情就会顺畅得多。平谷区上下一心,有条不紊地推动电子政务建设。但是,有一个客观问题不容忽视,平谷的经济条件有限,缺钱少人那可怎么建设?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平谷区信息化办公室主任兼信息中心主任吴玉林说,1999年成立信息办的时候,只有他一个人,是典型的“光杆司令”。而现在信息中心不但有了28层的信息大厦,还有300人的队伍,其中还不乏一些业内高手,比如有从微软中国研发中心市场总监跳槽过去的,还有一些软件公司的CEO加盟。

秦刚说:“对于信息化的支持,不能只说说而已,而是要具体落实。2004年,平谷区启动电子政务项目,信息中心申请了270万元费用,区政府一点都没有打折扣,照批。”在平谷区政府看来,信息化涉及到社会经济的各个层面和领域,平谷区正是通过强势发展信息化来打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

正是利用这270万元费用,平谷区信息中心在原来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面对全区将近200个委办局的信息化建设,这270万元能做什么呢?平谷区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确定了“实际、实用、实效”的“三实”原则,要求各个委办局不得单独建设信息化项目,要建必须要通过信息办审评,这就避免了“烟囱林立”,集中财力、统筹规划电子政务。

建设初期,平谷信息中心就把眼光投向了国产软件。秦刚说:“要坚决支持国产软件,但是这种爱国主义的表现和‘饿肚子’支持国产软件不能混为一谈。需要对国产软件多一些宽容,毕竟使用的人群少,国产软件还存在一些问题,只有经过不断磨合,找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促进国产软件的发展。”

吴玉林说:“国产软件是有一些不足,主要是个性化太强,使用的人太少,但软件归根到底是用出来的。微软之所以强大,不是它自己本事大,是全世界人们在帮它找问题,帮它发展。我们国产基础软的发展不是技术水平问题,而是没有人在使用过程中帮助它找问题,所以咱们的技术人员就不知道国产基础软件到底存在哪些问题。我们在刚刚安装软件的时候,也在不停地调试,发现问题有奖。经过几年的摸索,平谷电子政务平台基本实现了软件国产化。”

平谷的电子政务经验,对国家提倡的自主创新、国产软件的技术扶持等都有重要意义。2005年3月,平谷区电子政务办公平台正式上线运行,覆盖了平谷区118个委办局、乡镇的公文流转及办公业务,全区85.4%的办公桌面(4000个办公桌面)已经采用了国产软件。

平谷“以电子政务平台为切入点”大规模推广应用国产基础软件得到了业界的认可。2005年,平谷区被北京市科委和市信息办确定为“北京市电子政务正版软件国产化示范区”,同时承担了国家863项目“基于国产基础软件的应用系统开发”的课题。2007年4月,平谷召开了“国产基础软件平台体系开发及应用示范”项目总结会,信息产业部、科技部、发改委等部委联合听取了汇报,并初步确定将平谷区列为 “十一五”国产基础软件应用重点支持单位。
低成本信息化惠及农村

在建设电子政务平台一体化之后,平谷开始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同样,平谷的农村信息化建设也是采用了低成本运作的方式。

平谷地处北京东北部,农村经济以蔬菜和林果为主,尤其 
是平谷大桃享誉全国。要让平谷的蔬菜、大桃走出平谷,单纯依靠传统意义的交通和宣传显然是落后的。平谷区政府想到了信息化这个方式。

桃园村是平谷区最北部果品运销专业村,也是京郊第一个网络村。信息化拓宽了桃园村果品销售渠道,销售半径由原来的东三省扩大到全国20几个省市,成为北京市重要的干鲜果品集散地,2005年实现利润230万元。而这些利润的取得离不开信息化,在信息化建设中,平谷区在资金上采取“政府补一点、商家让一点、农村自己出一点”的办法,而最后一公里的终端——电脑则是平谷区政府鼓励农民购买,从培养农民信息化意识做起。

吴玉林说:“区领导给我们的任务就是首先要消灭电脑空白村,一开始免费给村里提供一两台电脑,放在养殖大户或者意识超前的年轻人家里。当时他们还不想要,说要这个东西干嘛?后来我们帮助他们建立网站、拓宽了销售渠道,农民尝到了甜头,就积极主动地要求建设网站,到最后买电脑就不是问题了。”通过这种先培育信息化意识的做法,平谷顺利在200多个行政村中搭建了网络,又利用“农村信息员”帮助他们把电脑真正地用起来。

但是,要想实现惠及全体农民的低成本信息化,有几个问题必须得到解决。首先仍就是资金问题,在山区大面积铺设终端,这个费用谁出?运营商愿意投资吗?其次,按照北京远郊地区的宽带费用,一年几百元的使用费,农民愿意承担吗?

平谷信息中心又开动脑筋,他们的解决方案是,让运营商(主要依靠歌华有线电视和网通运营商)相互竞争,把宽带铺到农村,避免了“一家独大”的现象,目前主要依靠有线电视网络,杜绝了大面积铺设光纤的重复投资。而在宽带入户方面,平谷信息中心利用无线宽带技术,实现了“光缆到村、无线入户”,每个村大概有54M无线宽带,而农民一年只要花费60多元,就可以享受信息化的便捷和乐趣。

为了农村信息化建设,平谷信息中心还设立了“农村信息员”这一职位,其作用就是了解农村需求,尽可能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帮助解决农村发展问题。

吴玉林说,信息员除了负责解决农村地区电脑的“头疼脑热”问题,重要的是做乡镇信息化助手,引导农民,帮助农民认识到信息化的作用,使他们最终学会利用信息致富、想问题或做事情。
采访手记:

政府信息中心市场化运作

平谷信息中心创造了“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信息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模式。即在政府投资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通过发展企业、吸收利用外资等方式筹集 
资金,靠项目养项目,解决了资金投入和发展速度之间的矛盾。

吴玉林说,电子政务应用国产软件就是一个良好例子。国产化软件的电子政务平台给平谷区信息中心带来很多好处,一方面,利用国产基础软件价格适中、可定制等优点,节约信息化投入;另一方面可以培养技术实力,为国产软件的应用打下基础,也可以将电子政务中的技术、成果推广到其他地区,这样平谷区信息中心推广的就不只是产品,还包含着信息化建设中的经验与教训,让这些经验和教训能够共享,使信息化建设获得良性发展。

而在农村信息化方面,表面看起来都是信息中心在投资运作,包括18个农村信息员的人力和资金投入,实际却给平谷信息中心带来不少无形的收益。平谷信息中心摸索出了更多的服务方式,创新了信息化的市场模式,等项目成熟之后,就可以大规模地复制、推广到其他省市地区,这也就是平谷区信息中心一再强调的“以项目养项目”的运营方式。

据秦刚介绍,今年京平高速就要通车,平谷希望借助信息化打造平谷的投资软环境,接下来要借助信息化的魅力创造平谷四通八达的物流平台,为平谷的经济发展奠定基础。他说:“信息化是基础条件,要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平谷要借助信息化建设一个信息产业生产基地,甚至建设成为微电子装备生产基地,这就需要社会对信息化有更多的认识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