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数字化档案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来源:中国档案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1、信息资源是核心

  信息时代,内容为主。数字化档案馆建设必须以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以信息资源合理共享和有效利用为首要目标。除整合档案采集的数据外,还可以根据档案保护、管理和利用(社会服务)工作的需求,选择有代表性馆藏珍贵档案,通过特殊功能信息采集和数据深度加工,建设超大规模的档案信息资源基础体系,向不同用户开放。在信息资源建设开发中,要通过研订有关政策法规,建立合理的共享机制,既避免各立门户出现"信息孤岛",也要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

  2、信息标准是关键

  信息建设,标准先行。标准化是我国数字化档案馆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业务协同、安全可靠的前提,必须置于优先发展的地位。数字化档案馆的标准规范是档案行业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数据标准、分类编码标准、档案信息指标和影像采集标准、数据交换标准、信息安全标准和管理标准等。

  3、信息技术是手段

  信息表现,技术关键。数字化档案馆建设需要大量高新技术提供支撑,主要有复杂信息的加工处理技术,海量数据的组织、存贮、管理、传输和智能检索技术,网格技术,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人机交互技术等等,有些可以引进和采用目前已经成熟的主流技术,另一些则需要进行适当的开发和改造,降低其应用成本,便于大规模推广使用。可以说,数字档案馆工程建设既是一个应用新技术、创造新产品的过程,又是一个提供庞大需求、推动技术进步的过程。

  4、信息网络是载体

  信息资源,网络传送。数字化档案馆将建立分布式的数据库,除部分服务于档案保护、利用和管理工作的保密数据通过专网传输外,绝大多数信息主要通过互联网进行传送。数字化档案馆要充分依托档案已建和将建的档案馆信息骨干网络和各级档案数据中心,更要借助不断提速的宽带网络、无线网络、广播电视网络等,实现资源共享,同时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5、信息应用是导向

  信息数据,立足应用。数字化档案馆建设的出发点,是满足档案保护、利用和管理工作的需要,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需要,满足发展文化产业、弘扬中华文化的需要,所以,必须从信息利用的角度,规划档案馆建设的目标和步骤。数字化档案馆应用系统主要包括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采集、编辑、归类、审核和发布)、档案虚拟展示系统、远程教育系统(包括档案专业数字图书馆、浸入式教学体验、网络课堂、主题数字化档案馆协作设计、档案技能模拟训练等),数字娱乐系统(利用数字资源进行教育及娱乐)、档案虚拟复原和修复系统(通过建立三维立体模型和模拟修复技术,提高修复技术,降低损险),以及档案科研共享平台和档案辅助决策支撑信息系统等。

  6、信息安全是保障

  信息安全,重中之重。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机制,实现信息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机密性、可控性,以及网络、数据库和应用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保护好我国档案文化信息资源,保障我国数字化档案馆健康运行。

  7、信息人才是关键

  工程发展,人才关键。要通过数字化档案馆建设,培养一支既精通档案管理,又熟悉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队伍,持续发展数字化档案馆,推动档案信息化建设。

  8、信息与档案实体结合展示是创新

  档案展示,虚实结合。档案基础数据库建立和不断扩充,不仅可以满足公众远程访问的需要,有条件的档案藏馆、行业藏馆和家庭藏馆还可以结合馆内信息系统建设,采用PDA等多媒体导览设备,将虚拟信息与档案实物展示相结合,不但可以大大扩充展示的内容,延伸展示的内涵,使普通观众了解档案背后的故事,还能使他们获得直观的感受,达到完美的传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