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众网 更新时间:2012-04-15
“有了社区多功能服务终端,我们不用出社区就可以交电费、水费,实在是太方便了。”8月13日,在青岛市四方区嘉兴路街道宣化社区,居民孙玉珍高兴地对记者说。
在社区的服务大厅内,记者见到了这个社区多功能服务终端,外形有点像自动取款机。社区居民可以拿着银行卡或存折,通过这个服务终端交电费、水费、燃气费、手机费和家庭电话费,还可以进行公告信息查询。“以前特别烦妈妈让我去交这费那费,自从有了多功能服务终端后,交费对我来讲成了一件简单又新鲜的事了。”来服务大厅帮家里交电话费的大学生时宇对记者说。
宣化社区是青岛老城区的一部分。“我们着力打造信息化的社区服务,用高科技手段满足不同层次居民的需求。”社区党支部书记张春华告诉记者,“社区专门配备了背投电视、电脑、可升降幕墙,还建起了社区共享电子阅览室,让居民在社区就能享受到高品质的信息服务。”
“社区通过劳动保障系统帮我找到了工作,现在一个月我能挣800多元钱。”居民许学高说。在宣化社区内,有一台电脑专门装有青岛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信息系统,通过这个系统,可以查询到失业人员的基本信息和企业用工信息。
“查询到这家私营企业后,社区工作人员就带领我和几个下岗职工去实地考察,发现这里非常适合我们再就业。”许学高说。“有了这次成功的经验后,我们就常常帮助社区失业人员在网上找工作,现在网络已经成了社区安排再就业最得力的助手了。”社区工作人员张明珠对记者说。
这时,有位老大娘进来咨询:“同志,能不能帮我查询一下我的养老保险是怎么交的?”这位大娘叫程永丽,刚退休,但一直没弄清自己养老保险金缴纳的情况。社区工作人员马上在电脑上输入了她的个人信息,不一会儿,程大娘的信息就显示出来了。程大娘高兴地说:“电脑就是发达啊,这下我就明白自己有多少钱养老了。”
“有了信息化的服务网络,社区服务变得更到位了。”社区居委会主任于翠说。前几天,她登录四方区计划生育内部网时发现,社区居民李艳梅的孩子因为出生时有严重缺陷,花了大量医药费,现在夫妻双方都失业了,家庭生活很贫困。“我们马上联系到李艳梅,当即决定帮她申请独生子女救助金。”于翠说,“李艳梅本人非常意外,直说这是天上掉下来的帮助,现在社区正帮她和丈夫联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