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战争呼唤新的战场认知理念
来源:中国国防报 更新时间:2012-04-15


 
    俗话说:思想是行动的指南,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在人类战争形态加速从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转型的今天,要想有效地掌控和驾驭这种战争,树立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战场认知理念十分重要。

    树立“群体认知”的理念

    群体认知,是指通过现代化的信息和决策网络,将以往众多且分散行事的认知单元联结成一个实时联动、效能集中的认知体系,变过去的个体认知为主,为群体认知为重,以此克服单个或少数人员由于知识和经验等上的不足而导致的认知缺陷。

    众所周知,未来战争实践对战场认知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信息化条件下,战场情况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精确制导武器的运用,发现即意味着摧毁。工业时代的“统帅—司令部”认知模式,由于其信息来源有限、信息流程较长、处理速度缓慢,已不能适应现代战争的需求。而信息网络的出现,则为实现“群体认知”的运行提供了物质保障。正如人们已知的,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可把分布在战场各空间和角落里的侦察监视系统、目标定位系统、决策辅助系统等,通过高效的传输网络联接在一起,形成一个聚积各方信息和智慧的战场认知体系,从而有效克服个体在认知领域存在的不足,使战场认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大大提高。因而,为准确了解和把握战场情况,从“个体认知”到“群体认知”的转换是必不可少的。

    树立“战前认知”的理念

    《孙子兵法》说:“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未来信息化战争中,作战节奏越来越快,持续时间越来越短,战场上留给指挥员的反应时间越来越少,要想克敌制胜,更需要未雨绸缪,早做准备,在和平时期就加强战争的“预实践”,采用计算机和实兵模拟手段,把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有机结合起来,切实提高战争指导的预见性和准确性。可以说,信息化条件下,战争指导和战场指挥是否科学得当,更多地将依赖于对战场的超前认知。正所谓“得失之道,利在先知;谋胜于未胜,慎失于未失者也”。因而,改变临阵磨枪的认知方式,树立起从“战时认知”到“战前认知”的理念,十分重要。

    树立“全域认知”的理念

    两千多年前的孙子就提出:“知彼如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告诫人们:要想在战场上立于不败之地、获得全胜,不仅要了解敌我的情况,还要上晓天文、下知地理。《六韬》进一步总结说:“将必上知天道,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在信息化战争的今天,战争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影响战争胜负的因素越来越多。做为指挥员特别是高级指挥员,必须对战场上的一切情况全面掌握,全维知晓,树立一种“全域认知”的理念。从内容上来讲,就是要全方面了解战场信息,对各类情况型信息和知识型信息、静态性信息和动态性信息、显见性信息和隐蔽性信息等都要进行全面掌握;不仅对军事,而且对政治、文化、经济、外交、民心士气、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信息也要尽可能地做到全维知晓。唯此,才会使作战决策的制定和执行更加贴近战争需要,贴近战场实际。

    树立“同步认知”的理念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使战争运行的速度发生了“质”的变化。许多作战活动的进程将不再以年、月、日甚至小时,而是以分、秒来计算;作战行动亦从以往的“信息-指令-行动”演变为“信息-行动”。“未见敌动、已遭敌袭,未见敌攻,已受其害”将成为未来战场的一个显著特征;作战时间的概念也由过去的“战车时间”、“飞机时间”进入到未来的“光速时间”。面对瞬息万变的战场情况,面对稍纵即失的有利时机,只有树立“同步认知”的理念,也就是将感知、处理、传输、决策、打击等各系统联接成为一个环环紧扣的整体,通过信息技术将多种信息进行并行、分类与综合,并瞬间传输出去,才可能达到整体联动,以快制慢的目的。

    树立“精确认知”的理念

    在欧洲近代史上,有幸战胜“伟大的军事奇才”拿破仑而声名远扬的英国元帅惠灵顿曾说过:“我戎马生涯中一半时间用来猜测山那边在发生什么。”而今,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化军队对“山那边的情况”的基本认知已不成问题,随着而来的,就是要求指挥员对战场情况的了解和掌握要从过去的“概略认知”转到尽可能的“精准认知”,也就是不但要了解认知客体的数量、质量、位置、趋向,而且要求信息高度准确,有数量化指标,能够进行数字化表述,而不是一般的定性判断。只有这样,才能在战场上给对手以更加有效、准确和致命的打击。(田长春 周礼奎 洪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