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者从分析日本“一村一品”运动兴起的背景和主要做法着手,联系中国民族地区实际剖析了日本“一村一品”运动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启示。
“一村一品”运动是日本大分县前知事平松首彦倡导实施的,是日本农业产业化的成功模式。所谓“一村一品”,就是一个村子的居民,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自力更生,建设家乡,发展农村经济的活动。开展“一村一品”运动。就是使每个市町村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精品”或“拳头产品”,打入国内和国际市场。“一村一品”的实质是搞活地区经济的一种手段,是一个地方的象征,它代表着一个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代表着这个地方在某一个地区乃至全国和全世界市场上享有的声誉,同时还反映着这个地方的精神风貌。大分县开展“一村一品”运动以来,全县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不但使本县成为一个生活安定、环境优美、经济发达的国际化城市,也在日本国内和世界各地引起了广泛关注。先后有许多国家派出考察团前往考察、学习。“一村一品”运动已成为欠发达国家和地区脱贫致富的楷模,已成为经济发达国家振兴地方经济的新途径。“一村一品”理念和模式,随着实践的发展与创新内涵的不断丰富,“一村”已不仅指不同国家与地区相对落后的村落,也适用于不同国家与地区的城镇,包括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一品”已不再局限于指农副产品,也包括手工业产品,以及文化产品和服务等。
一、日本“一村一品”运动兴起的背景和主要做法
日本国土面积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7亿,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338人(我国是137人),属典型的人多地少国家,农业生产仅能满足国内需求的40%,绝大多数农产品依靠进口,是国土狭窄资源贫乏的国家。
大分县面积约6337平方公里,人口124万,占日本国总人口的(1989年。在日本经济状况属中下等水平。二次大战结束后,东京等日本的大都市都迅速崛起,年轻人都纷纷离开家乡到大都市寻求更好的生活,农村人口迅速减少。到了世纪年代,大分县仍然很落后,被高速发展的日本其他地区远远甩在后面。平松首彦就任大分县执事后,确立了“为实现每位县民都能实际感到的国民富裕程度型社会”和“建立让世界知晓的大分县”的奋斗目标。平松先生上任伊始,就到县内各地视察。所到之处尽是“我们村里没有资源”、“我们没有学校”、“道路条件太差”等叹息声。凭着对事业特有的执着和战略家的胆识,平松首彦展开了开创性的改革和探索。他认为,无论怎样抱怨都摆脱不了贫困,于是提出将一个村子、或一个地区值得骄傲的东西,如已有的土特产品、旅游资源,哪怕是一首民谣,无论什么都行,开发成在全国以至全世界都能叫得响的产品,这就是著名的“一村一品”运动的开端。他首先以政府的名义在全县(相当于我国的省)开展“一村一品”运动,利用电视、广播及会议等机会宣传“一村一品”,制定优惠政策扶持“一村一品”,采取积极措施推广“一村一品”。大分县的“一村一品”发展思路自1979年实施,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已经取得了明显效果,使该县经济很快跃居日本前列。据近年来的一些资料,大分县经过20多年的努力,培育出有特色的产品336种,比1980年增加2.3倍。其中产值达到100万美元以上的有126项,产值达1000万美元以上的有15项。经济收入随之大幅度提高,2002年人均收入达2.7万美元,高于美国(2.4万美元)。1979年实施“一村一品”时大分县的人均收入在日本47个都道府县中排名第40位,2002年人均收入在九洲地区跃居第一位,在日本名列前茅。
日本“一村一品”运动之所以能取得显著的成效,政府的积极推动和强有力支持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日本政府长期执行护农、扶农、惠农政策,为“一村一品”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开发环境。日本政府对农业的扶持,使日本在资源条件不足的情况下,仍然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收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缩小了城乡差距,促进了城乡一体化进程,使设施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有机统一,形成了人与自然良性互动。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局面。
日本在“一村一品”建设中遵循的是自主自立的原则。“一村一品”的选定和管理均由当地居民负责,政府帮助技术、市场方面的服务。在运动中首先注意激发当地居民的进取精神,培育他们的自发、协同的主体意识和积极性、创造性以及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切实提高自主发展能力。
日本“一村一品”活动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人才。要想生产出能打到国内外市场的优良产品,必须有优秀的带头人和技术人才。为了培养人才,大分县开办了很多讲习班。如果没有具有先见性的领导人才,运动就不会成功。“一村一品”培养的人才,即使某个产品不成功,但留下了人才,还可以创新开发。日本的“一品”基本上是由各家各户经营,有一定的规模,生产的农产品都要进入市场进行销售,是通过农协会组织来解决的。农户出售农产品的总额的90% 以上是通过农协组织实现的。农协组织对农户进行技术指导、产品进入市场、购买和租赁农机、农业保险、福利保障等。具体做法是以地方农协和产业集团为龙头的社会服务团体,渗透到农业生产的每个环节。农户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农业生产,这样通过农协会连接了生产和市场,农协组织成为架通农业生产与市场销售的桥梁和纽带。
日本“一村一品”运动是日本农业产业化的成功模式。他们打造出的“品”是具产业化、专业化、信息化为一身的产品,是一个地方的象征,代表一个地方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能代表这个地方在每一个地区乃至全国和全世界市场上享有的声誉,同时还能反映这个地方的精神风貌。
谈到这一运动获得成功的经验时,先生归纳了三句话:自主自立,锐意创新;立足本地,面向世界;培养人才,面向未来。但从这一运动多年的发展过程来看,我认为其做法有五个特点;一是开发地方特色产品,决不“等靠要”;二是政府扶持是关键;三是自我确定产品,政府只起服务的作用;四是注重人才的培养;五是瞄准国内和国际市场,宣传产品,打造名牌。
日本“一村一品”运动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启示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与日本在社会制度上有许多的不同,但两国有着相似的文化背景,因此,分析和研究日本“一村一品”运动的经验和做法,以他山之石来攻玉,对于我们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建设将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有益启迪。认真分析和研究了日本“一村一品”运动的经验和做法后,我认为至少可以在以下六个方面进行借鉴和创新。
(一)政府的积极支持,大力推进,是搞好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
在我国,由于社会的、历史的和自然的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各民族的社会发展程度很不平衡,从而也就造成了各民族文化发展的不平衡,表现出少数民族文化发育程度普遍偏低。因此,我国从中央到各级政府应积极支持、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建设,保护、发展、繁荣少数民族文化,大力借鉴“一村一品”的发展模式,创民族文化精品,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如果没有政府实实在在的扶持政策和扎扎实实的措施,民族地区的文化建设就可能会流于形式。当然,也要防止政府包办一切的做法,最关键的是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从而扶持引导走上自我发展之路。
自主自立,牢固确立少数民族在民族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我国的少数民族文化发展,要坚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方向和要求。政府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应大力倾斜,这是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但政府的积极支持、积极倡导、积极推动绝不能变成大包小揽,如果这样做反而会抑制和抵消农民自发、自助、协同的创造性,把他们置于客体的地位,那么就会产生依赖心理和“等靠要”思想。我们要通过政府的积极支持来提升他们的组织、策划、设计、实施、改进、维护等能力,最终提升自主发展能力。
采取切实的措施保护与培养优秀少数民族人才
国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建设,应把保护与培养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人才摆在重要的战略位置上,确保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保护与培养少数民族文化人才,主要是指民族民间艺人和民族文化产品的开发性人才。少数民族地区由于民族的社会物质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与这种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生产方式决定了民族文化发育程度普遍偏低,决定了现阶段民族文化更多地只能以民间文化的表达形式出现。因此,一方面全社会都应创造一个舞台,给予展示的契机。如央视的全国歌手大奖赛中设置少数民族的原生态唱法就是一个很好的做法。另一方面各级财政都应拨出专款,对民间艺人进行保护并帮助其培养传承人。人才是加快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在对少数民族文化人才的培养中,要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论断,以人为本,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抓住培养、输送两个环节,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增强发展的后劲,不断改善人才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在政治上、经济上关心爱护人才,多给一些政策上的支持,用待遇留住人才。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积极力量,全面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培养造就源源不断的优秀少数民族人才,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进步,为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持。
创建民族文化协会组织,使民族文化产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为了做好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工作,经国家文化部报国务院批准,从年开始,对全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资源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普查,以便摸清全国个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家底。少数民族地区应抓住当前的有力时机,积极创建民族文化协会组织,以挖掘整理民族文化资源为契机,在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文化内涵的同时,打造出符合当地实际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并推向市场,搭建起文化生产与市场销售的桥梁和纽带。而政府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支持和引导民族文化协会对本地区的文化建设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包括少数民族文化定位、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少数民族文化研究、文化人才培养、文化活动开展、文化产业化推进等。对少数民族地区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应采取“开发与保护并举”的方针,使文化资源的开发与经济资源开发相协调,注重对少数民族、民族地区古迹、文物和风景名胜区的保护。这就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民族传统是民族文化的深层的支撑,继承传统始终是民族文化的价值追求,各民族都把“保留传统”作为自己的主要文化内容。比如目前各民族都在强调传统文化的保护,在发展旅游业等第三产业时,注重自己的民族特色。所以,对于一些民族古籍、民族艺术、民族文物等,要进行抢救性整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进行总结提高时不断创新。国家每四年举行一次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和每五年举行一次的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就是实现民族文化创新的最好形式。通过举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把流行于民族地区的各类传统体育、健身和娱乐活动,进行整理和规范,以现代竞技体育的形式,一方面充分展示和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另一方面又与经济发展接轨,走市场化发展的道路。通过举办少数民族文艺汇演,把民族地区的各类传统歌舞戏剧,进行挖掘、整理和提高,配以现代高科技手段(如声、光、电等),使民族文化的表现力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如央视举办的歌手大奖赛中少数民族原声态歌曲,在现代高科技声、光、电等的映衬下,充分展示了各民族歌舞文化特有的魅力。
年在广州举办的全国民族文化宣传工作座谈会提出,为了让我国悠久而优秀的民族文化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展,“走出山区、高原和沙漠”,国家民委将开展一系列工作。加大民族文化宣传力度,为西部大开发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应抓住这一契机,利用一切传媒,加大对少数民族文化及产品的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宣科对纳西古乐的宣传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纳西古乐经过近20年的弘扬与宣传,已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被称为“中国音乐的活化石”。
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实现这一系统工程必须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少数民族地区应根据当地的实际,逐步走出一条以市场运作为主、推动文化与经济相结合的发展路子,从而实现文化产业化,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文化产业是在国外蓬勃发展的新兴朝阳产业,近年来在国内也有了快速发展。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文化产业的认识包含着十分庞杂的内容。我们研究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化产业,而是民族文化产业,民族文化产业与一般意义上的文化产业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中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民族文化产业开发应特别强调文化资源拥有者即少数民族群众的权益。因此我认为,民族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结构中以区域民族文化资源为基础,通过资源开发、产品生产、市场流通、文化服务等产业化运作而获得利润,从而使文化资源拥有者的收入得到提高,促进民族文化得到有效保护、传承与发展的经济文化一体化活动。换言之,凡以少数民族群众为主体,以少数民族乡村社区或地区为基地,以保护、开发和利用民族文化资源而获取经济收益的所有经营性行为,都属于民族文化产业的范畴。通过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可以使少数民族群众增加收入,改善生活。从而使其真正认识到自身文化的价值,唤醒并强化其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反过来便会提升他们保护本民族文化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形成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相互协调、互相促进的良性互动格局。为保护民族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并能持续赢利,政府应制度相关政策支持、鼓励、引导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使之能在良好的政策环境中,沿着正确的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健康持续发展,使少数民族群众在创造文化的同时不断享受文化的成果。丰富精神世界的同时增强了物质基础,达到双赢。这对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和睦团结及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