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黑心开发商的出现,和监管手段的不得力有直接关系。”建设部门的负责同志在采访中向记者坦言,某些开发商或施工单位在违规操作或其他问题“曝光”之后大都能受到相关部门的严厉处罚,但这些开发商往往会在注销掉“问题公司”账户后另起门户,“变脸”的新公司虽然依旧“黑心”,但由于房管、建设部门对于企业法人以往在信贷、纳税以及司法范畴内的信用信息缺乏快捷的查询手段,难免会让这些“披上羊皮的狼”再次混迹市场之中。
“金蝉脱壳”之后,如何识别这些曾劣迹斑斑的“伪诚信”企业?
石家庄市通过建设诚信信息数据库,要解决的正是以往诚信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部门分割、条块分割和各自为政现象,打破以往公共信息、各类社会组织信息和公民信息的封闭、垄断状态,解决信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专家把石家庄建设诚信信息数据库的做法称作“勇气与智慧的结合”,让工商、税务、国土、建设等“硬”权力部门把自己掌握的资源全盘奉上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此,石家庄市开创性地成立超越于各职能部门之上的诚信管理中心,切实保障了各部门在数据库建设中的“协同作战”。而这种打破部门界限打造的诚信平台,势必起到多方共赢的作用。
在这个数据库中,税务部门可以直接获取以往只有质监部门掌握的企业组织机构代码变更信息,建设部门也可以随时了解到企业在税务部门登记的变更信息。只要在任何一个部门有失信行为记录在册,其他所有部门在进行招投标、审批等行为时都能及时发现,而企业和个人也都能依靠这个数据库规避自己在投资、合作等各方面的潜在风险。
“不诚信者将在石家庄寸步难行。”石家庄市诚信管理中心主任李富强这样描述诚信数据库即将为这座城市带来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