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南宁市支队践行誓言服务首府人民群众纪实
来源:广西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5

 

  广西日报记者 曾永联 通讯员 苏志付 王壁宏

  “大明山下,邕江河畔,我们为首府奉献忠诚;警卫守卫,巡逻看守,我们给首府护卫安宁;不管黑夜黎明,哪怕酷暑严寒,我们坚守在神圣的哨位,我们是光荣的首府卫士,我们是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这是8月13日记者到武警南宁市支队采访时听到的该队的队歌《首府卫士之歌》,也是近年来支队官兵牢记忠诚高于一切、团结胜于一切、荣誉重于一切、稳定大于一切的队训,大力弘扬人民军队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以实际行动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南宁,践行永远做党和人民忠诚卫士誓言的生动写照。

   演兵场上:把训练当实战,建设素质过硬队伍

  “演兵场就是战场,训练就是实战。要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的队伍,训练就是硬道理。”这是支队全体官兵共同的建队理念。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法分子越来越狡猾,作案的手段也越来越高明,如何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成为能否忠实地履行好使命的关键。针对这个实际,支队领导坚定“困难再大也要重视训练,条件再差也要抓好训练”的信心,他们敢于叫响“向训练要战斗力,向训练要作风,向训练要安全”的口号,大力开展科技练兵活动,积极探索一套近乎实战的训练模式。他们借助电视电话网络系统的优势,运用了观摩训练、现场直播、现场教学等方法方式,规范了军事训练标准和内容,让支队官兵人人学会学精各种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训练能手、处突尖刀。为让官兵有一个科技练兵的平台,向科技要战斗力,支队建设了队列训练场、400米障碍场、战术训练场、擒敌训练场、综合器械训练场和室内体能训练场,各类高科技练兵训练器材一应俱全。

  “谋信息化、想信息化、建信息化,向信息化要素质。”这是该支队全体官兵的又一新的建队理念。为达到“建设信息化武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要求,近年来,支队先后投入300多万元,大力建设信息化武警部队,建设成了融指挥、作战与资源共享的多功能网络信息化系统,实现了“网络到班,信息到兵”的要求。如今,支队的网络系统畅通每个角落,可以随时实时现场观察和处理情况,大大提高了官兵作战能力。到8月16日,利用这个多功能的网络系统,该支队已成功抓获不法分子3人,制止群众违规行为30余起。

  维稳一线:把任务当使命,展示忠诚卫士风采

  该支队时刻牢记永远做党和人民忠诚卫士的神圣使命,在维护社会稳定、抢险救灾的一线,始终保持敢打头阵、不怕牺牲、顽强拼搏的战斗精神,多次完成各种急难险重任务,赢得首府人民群众的赞誉。

  自从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后,每年都举办规模大、规格高的盛会,武警南宁市支队官兵肩上的使命更加艰巨。为确保博览会安保工作的绝对安全,支队积极谋划执勤方案,搞好培训活动,挑选精兵强将担负执勤任务。武警官兵牢记使命、团结一心、克难攻关,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了住地警卫、现场警卫、专机守卫、场馆守卫、机动备勤等多项重要勤务,向与会各国政要展示了中国武警文明、威武的良好形象,向党和人民交上了忠诚卫士的合格答卷。每年博览会执勤期间,该支队支队长曾祥武、政委龙文成等领导都始终坚守在执勤一线进行组织指挥,各级干部带头上岗上哨,许多官兵舍小家顾大局,坚持在执勤一线默默奉献,尽职尽责。据统计,历届盛会,支队官兵先后查获假证件500余份,抓获不法分子4名,做好事400余件,受到一致赞誉。

  双拥战线:把驻地当故乡,警民鱼水寄深情

  人民武警爱人民。南宁市“城乡清洁工程”的号令响起时,武警支队立即投入到“城乡清洁工程”行动中,为建设国际化城市积极贡献。在南宁的各个社区、街道,处处都可见“橄榄绿”的身影,他们不怕累、不怕脏,党员冲在前、领导冲在前,清理垃圾、打扫卫生、美化环境。在该市开展城市18条内河综合整治改造工作中,支队官兵与共建单位牵手,协助配合内河整治改造工作,种植了大量的树木,真正将南宁建设成为“林在城中,城在林中,树成林,花成片,植树成景”的生态城市。

  支队把扶贫助学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他们多次深入各个学校,了解学校的建设和特困生的情况,建立“一帮一”的助学机制,帮助辍学在家的学子们重回到母校当中读书。他们先后为学校和特困生捐款达2万余元,真心诚意为他们排忧解难。为了让辍学的学子们树立信心,支队专门安排4名大学生干部到学校为学生讲课,为学子们解疑释惑,提高文化素质。家住在江西镇的一位受助女学生小黄不忘亲人的勉励与鼓舞,刻苦学习考上了大学。

  人民武警人民爱。被官兵亲切誉为“兵妈妈”、支队聘请为“荣誉指导员”的公安民警程小平,十年如一日关心武警战士的成长成才,支持部队建设受到爱戴。提起武警南宁市支队的战士们,程小平向笔者讲述,武警官兵爱人民,常常为驻地人民群众办实事,为驻地人民群众解难题,助人为乐、捐款救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重要贡献,理应受到尊重。

  每年的退伍老兵登上火车踏上返乡路的那一时刻,南宁人民群众总要自发来到火车站为他们送行。亲情、泪花,紧紧地相融在一起,送别的人民群众依依不舍,一幅幅寄托情感的“南宁人民爱你”,“一路顺风、一路平安”,“我们永远是你的亲人”标语、横幅,让离别的官兵和送别的人民群众,个个感动与激动。10年来,家住在五一中路三元小区的李大娘已72岁,每年都要提着一篮篮红鸡蛋,在儿女的陪同下,亲手送给退役战士,祝福他们退役后能过上好日子,能为故乡建设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