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市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湖北省人民政府 更新时间:2012-04-14

 
  
  一、2006年工作的回顾
  2006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我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令人鼓舞的新成就:经济保持较好较快发展,运行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对外开放实现新的突破;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34.65亿元,增长12.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3.83亿元,增长32.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01亿元,增长14.5%;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8.71亿元,增长17.2%;进出口总额5979万美元,净增1899万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07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3213元,增加302元,增长10.4%。市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全面超额完成,实现了“十一五”时期的良好开局。
  一年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认真制定和实施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加大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扶持力度,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全年市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1.75亿元,增长25.6%。粮食总产达到103.8万吨,增产2.28万吨;新增优势农业板块基地面积20万亩,新增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品牌20个。支持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年销售收入过亿元和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分别达到9家和11家。着力推进“六改五通”,完成通村油路2672公里,新增353个行政村通油路;新建户用沼气池7020口;解决了10.4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推进“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新建和改造标准化农家店116家。
  (二)着力提高产业素质和竞争力。围绕做大做强支柱产业,精心培育新兴产业,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56.32亿元,增长30.1%;重点骨干行业发展加快,其中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实现增加值增长28.6%,纺织业增长29%,机械制造业增长22.2%。全年实施技术改造项目264个,完成技改投资19.6亿元,增长17.3%。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6.8亿元,增长23.6%。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5家。通过深化改革和推进调整,加大精品名牌战略实施力度,企业发展活力和后劲明显增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增长56.7%;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63,提高15个百分点。旅游业总收入增长8.1%;房地产业快速发展;信息、文化娱乐等服务业迅速成长。
  (三)深入推进改革和扩大开放。理顺了市直与开发区、咸安区的管理体制,重新组建了咸宁经济开发区。全市国有工业企业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顺利推进。基本完成乡镇机构和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农村公益性服务“以钱养事”新机制正在形成。全面推进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财政“四项改革”不断深化。积极推进金融改革,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力度加大,全市金融机构首次实现全行业盈利。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域内直接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达到27个。融入武汉城市圈步伐加快。
  (四)扎实抓好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大力发展园区经济,以咸宁经济开发区为龙头,市县各级工业园区建设齐头并进,11个市级以上重点工业园区新引进企业77家,增长36.2%。集中力量抓好项目建设,九宫山风力发电一期、华新赤壁水泥等30个市级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红牛饮料一期、人福科技、恒丰纸业、沃尔克医疗器械等项目建成投产;湖北大畈核电项目前期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牌洲湾油气资源勘探获得重要地质成果。突破性地开展招商引资,全年新签合同项目526个,当年新开工项目511个,实际到位资金23.9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9个。新引进了今麦郎饮品、王老吉饮料等知名企业。
  (五)加快推进城镇化和生态城市建设。坚持科学规划城市,推进了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编制完成市区各类规划170项。加大中心城区建设力度,筹集资金1.5亿元,完成了淦河西岸游憩带、城区道路黑色化等7项重点工程建设,马柏路改造、燃气管道、供水管网等13项重大城建项目正在抓紧建设。加大生态城市建设和管理力度,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市区城建管理体制得到理顺,公交系统改革基本完成。县(市)城区和重点镇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城乡面貌有了新的改善。
  (六)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年市财政用于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方面的支出6.62亿元,比上年增长24%。筹措3306.4万元,将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对象扩大到12.23万人。加强科技创新和创新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建设,围绕重点领域和优势产业,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35项科技成果获省、市级科技进步奖,其中4项成果列入国家重大科技创新计划。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血吸虫、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嘉鱼、赤壁、崇阳等3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市)参合农民75.05万人,参合率达76.8%。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优秀精神文化产品不断涌现。高度重视人口、资源、环境等工作,人口低生育水平稳定,加大土地、水、森林、矿产等资源保护力度,一批重点生态工程以及污染治理项目加快建设。与此同时,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法制意识增强。支持部队建设,做好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和拥军优抚安置工作,军政军民关系进一步密切。民族、宗教、人防、老龄、残疾人、防震减灾、对台、外事、侨务、审计、统计、档案、方志、保密、工会、青年、妇女、儿童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努力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工作,城镇新增就业3.4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从2005年、2006年7月1日起,33564名企业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每人每月分别增加100元、60元,城镇低保补助每人每月平均增加17元;筹措1.5亿元资金,对全市21.6万困难群众进行了有效救助,落实农村五保户供养政策,农村特困救助对象扩大到5.7万人;依法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全市参保人数达到73万人(次),新增4.8万人(次)。狠抓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连续5年下降。认真接待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妥善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深入推进平安县(市、区)创建,保持了社会稳定。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2006年确定的十件实事全部完成。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市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标志着我市在建设全面小康咸宁的进程中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拼搏、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向驻咸解放军、武警官兵,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离退休老同志,向所有关心、支持咸宁经济社会发展的海内外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政府工作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和问题,经济社会生活中还存在不少突出矛盾。体制机制不完善、经济结构不合理和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等深层次矛盾尚未根本解决;经济总量偏小,工业基础较差,县域经济实力不强,农民持续增收难度较大,城市建设管理滞后,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社会保障能力较弱;政府自身改革和职能转变还不到位,政府工作人员作风及廉政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感、紧迫感,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07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下半年将召开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做好今年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开放活市、项目立市、环境兴市、人才强市,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和培育市场主体,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推进小康咸宁、和谐咸宁、生态咸宁建设,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七大召开。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2%,工业增加值增长20%,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5%,外贸出口增长15%,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3%,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城镇新增就业3.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上述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根据需要和可能提出的。确定这样的目标,有利于保持咸宁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态势;有利于经济增长与能源、交通等方面的衔接,减轻资源和环境的压力;有利于把更多的财力、物力放在社会发展和加强薄弱环节上,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利于引导各方面将主要精力集中到深化改革、调整结构、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全市上下务必统一思想认识,增强机遇意识,坚定做好今年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切实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努力实现今年的预期目标,并力争有所突破。
  三、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今年,全市上下要把工作的重点和主要精力放在“四个着力”上,即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大力发展工业支柱产业。继续抓好九宫山风电一期建设,积极推进蒲圻电厂二期工程,加速推进湖北大畈核电项目施工准备,支持牌洲湾天然气田深井钻探工程,做好九宫山风电二期、崇阳大湖山风力发电等项目前期工作,壮大电力能源业。继续抓好洁丽雅万吨家纺、盛宇1800万米坯布、卓尔10万锭棉纺、天化1万锭长麻纺等项目建设,新建大昇印染10万锭纺纱、蒲纺10万锭纺纱、驰骋针织3000吨羊绒高支纱等项目,做好银泉新纺织基地、天化麻业整体搬迁等项目前期工作,做强做大苎麻纺织业。加快建设晨鸣纸业二期、中石22万吨无缝钢管、银轮高吨位起重机械、华夏建龙矿业、北辰转向器等项目,新建香港集成居室、香港柯奇家具、台湾幸福5000万吨干法水泥等项目,支持汇美达耐热玻璃二期、玉立3号砂带生产线、三环方向机25万台(套)生产线等项目建成投产,推进森工造纸业、冶金建材业和机电制造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加大技改力度,突出抓好精华纺织、联乐床具、慧安水泥等7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技改项目建设。继续实施精品名牌战略,深入开展“质量兴县(市、区)”活动,争取年内再有一批产品跻身国家级名牌和省级名牌。积极推动企业管理创新。
  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以红牛等知名品牌为核心,重点抓好红牛饮料二期扩产、今麦郎饮品、王老吉饮料等项目的实施,推动维雪、蓝田两个啤酒品牌技术改造,发展壮大食品饮料工业。新上沃尔克二期、麦克森生物制药、千里马中医药基地、德美新型能源、三晶化工、天罡塑业5000吨聚乙烯制品等项目,加快培育医药及医疗器械业、精细化工业、电子信息业和环保业等若干新兴产业。抓好一批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力争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25亿元,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5家。加快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重点支持汽车、纺织、建材、森工等行业改造升级,加强中高端产品和高效、节能、可循环工业的研究与开发,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加快市场主体培育。加大实施“四个一批”力度,继续抓好我市列入省“三个三工程”的10家企业和项目建设,突出抓好全市100家新增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重点企业发展,着力打造核心强势企业。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力争全市新增100家中小企业成长为规模内企业。坚持“一主三化”方针,加快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发展,加快培植一批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税收过千万元的县域龙头企业和骨干民营企业。
  全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整合提升全市各级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园区,重点抓好咸宁、赤壁、通城、嘉鱼等4个省级开发区建设。突出抓好长江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产业孵化园培育,强化园区招商引资,确保建成投产一批重点企业和项目,力争咸宁经济开发区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7亿元,引进资金30亿元。继续支持每个县(市、区)建一个高标准的工业园,鼓励有条件的乡镇办工业小区。加快园区机制体制创新。
  (二)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深入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特色农业。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加强高产农田建设,继续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力争今年粮食总产达到110万吨。继续抓好六大特色板块和四大养殖小区建设,力争板块和小区经营面积新增27万亩,产值增长21%。突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扶持61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做强做大。大力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快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积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认证,创建品牌农业,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提高咸宁市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完善农技服务体系,积极推广良种良法和先进适用农机具,加强农作物病虫害和动物疫病的防治工作,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现代化水平。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抓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抗灾能力。加强土地整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提高耕地质量。继续抓好乡村公路、通信、广播电视等“村村通”、“组组通”、“户户通”等工程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加强农村教育、卫生、文化设施建设。切实解决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继续抓好“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建设。加强村庄规划和治理,努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建立和完善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防止出现对农业投入“上增下减”现象,继续落实好各项惠农政策,搞好新农村建设资金整合,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以实施“阳光工程”为重点,切实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大力发展务工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加大扶持力度,不断改善老、少、边、穷、库区的生产生活和发展条件。坚持不懈地抓好农村扶贫工作,重点抓好全市79个村整村推进工作。
  (三)加快发展以旅游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
  突破性发展旅游业。把旅游业作为我市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来抓,依托“中国温泉之乡”品牌,加大旅游产业招商和旅游促销工作力度,力争今年接待国内外游客420万人次,旅游经济总收入增长15%。加快建设一批重大旅游项目,搞好旅游特色资源开发,突出抓好温泉旅游区的开发和建设,重点打造九宫山、赤壁古战场和温泉谷3个4A级景区。整合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生态游、文化游、民俗游、乡村游等特色旅游产品,完善旅游配套功能,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培育和发展一批旅游龙头企业。全面启动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工作。
加快发展和提升服务业。支持流通业态创新,加快运用现代服务技术和经营方式改造提升商贸、餐饮等行业。积极引进和培育现代物流主体,推动优势产业物流和专业物流加快发展。促进金融、保险和证券业发展,积极引进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在咸宁落户或开设分支机构。支持发展网络通信、信息咨询、中介和社区服务业。积极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不断扩大消费需求。在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制约消费的各类规费的清理,切实改善消费环境。加强市场体系和商业网点建设,着力抓好温泉中心集贸市场、温泉商业步行街、文化美食城等项目建设,加快建设小商品批发市场、建材批发市场等一批骨干市场项目。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改造和兴建一批标准化农家店,开拓农村市场。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扩大汽车、住房、文化、教育、健身等消费,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四)强力推进项目建设
   加快建设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认真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围绕促进产业升级、增强发展后劲、强化薄弱环节,保持投资适度增长。突出抓好日元贷款造林等30个市级重点调度项目建设,确保顺利实施。围绕主要经济带、重点工业园区、成片旅游开发项目,以满足重大项目落户所急需的道路、港口、供水、供电、排污等基础设施条件为重点,抓好配套完善,提高建设水平。加快张双一级公路、通大核电公路建设,做好武广高速铁路和杭瑞、大广高速公路征地拆迁工作,推进市内高等级公路改造和兴建。港航建设方面重点完成潘家湾码头1个泊位的主体工程。加快城网供电优化。抓好全市电信工程建设。以南川灌区节水灌溉、赤壁节堤航运枢纽工程、余码头泵站更新改造为重点,建成和推进一批重点水利工程。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在继续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强我市工业尤其是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及技改项目的储备和开发,力争今年我市工业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达到40%。
  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狠抓财源建设,努力培育一批新的税源增长点。运用农业产业化、工业产业化和旅游业发展三个专项资金支持项目建设。做好咸宁融入武汉城市圈的资金、政策争取工作。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的跟踪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牢固树立“金融服务经济”的观念,引导金融机构对全市优势行业和中小企业、新建和续建重点项目、基础设施建设等增加资金投入。
  (五)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狠抓节能降耗。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重点抓好电力、建材、冶金、化工等行业以及年耗3000吨标煤以上的用能大户的节能降耗工作。对全市37家重点能耗企业和省定重点企业,加强指导和跟踪督查,确保取得成效。强力推进以节能降耗为重点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强力推进建筑节能,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落实各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坚决制止违法违规用地行为。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加大咸宁优势矿产资源的勘查力度,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冶金、化工、建材、电力等重点企业,组织实施一批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工程项目。推行清洁生产,引导企业把污染防治由末端治理转向生产全过程控制,建设5家循环经济示范企业。以工业园区为重点,通过产业链条延伸、资源综合利用、土地集约使用、废物集中处理、热电能源共享等方式,全面实施生态化改造。推广生态农业模式,建设一批生态农业示范区。做好争取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的工作。
  加大环境和生态保护力度。继续抓好一批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加强“两山、两湖、三河、十库”等重点流域区域的资源保护和污染治理,加快城市污水和苎麻脱胶集中处理中心项目建设。严格市场准入,坚决不准新上不符合节能环保标准的项目,坚决关闭严重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企业,认真组织实施小纸厂、小水泥、小火电、城市污水等专项治理,努力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加大环保执法力度,严格实行排放总量控制、排污许可、限期治理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等制度。
  确保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2%。要严格节能、降耗、减排、节约用地等工作目标考核,对完不成目标任务的县(市、区)要停止审批新的工业项目,停止审批新的工业用地;新建项目未通过环评的一律不准开工,在建项目环保设施不配套的一律不准投产。
  (六)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坚持政府购买服务方向,完善“以钱养事”和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机制,抓好化解乡村债务试点工作。稳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农业“小三场”改革。加强农民负担监管工作。巩固国有企业改革成果,推动改制企业加快发展。推动商贸、公用事业国企改革。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提高监管水平。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深化财政管理制度改革,扩大完全部门预算范围,完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抓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规范管理,推行乡财县管乡用和村级财务乡镇“双代管”制度,进一步推进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全面实施党政机关与所办工商企业脱钩改革工作,力争两年完成改制任务。推动其他各类企事业单位及经济实体脱钩改制工作。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大力发展资本、土地、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市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促进公平竞争。
  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工作。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和全市经济结构调整的总体目标,结合国家产业政策,研究制定全市招商引资产业指导目录。整合招商资源,认真组织好日韩投资贸易洽谈会、香港(湖北)周、中博会、高交会、厦洽会等境内外招商活动,确保一批有分量的招商引资项目签约和落户。围绕产业优化升级,推动配套项目投资、行业产业链延伸和企业群扩充。积极支持外资企业扩大生产能力和进行技术改造,增加在咸宁投资。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加大以商招商、委托招商、定点招商力度,进一步聚集资金、资源、技术等生产要素,提高引资质量。
  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坚持以质取胜战略,着力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推动出口持续快速增长。进一步扩大机电产品和重点企业出口,突出抓好一批出口基地建设,加大扶持新增出口企业力度,加快培植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出口名牌。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投资办厂、开展工程承包以及从事农业综合开发。加强外派劳务基地和外派海员生源基地建设,进一步扩大对外劳务输出。
  (七)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
  加快中心城区建设。继续做好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及近期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强化规划管理,逐步完善规划法制体系。重点推进淦河东岸游憩带、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管道燃气、银泉大道配套、咸宁大道延伸及路面刷黑、盘泗洲开发等续建和新建工程建设,抓好市区公交枢纽站建设,实施温泉客运中心搬迁,改造城市路灯、人行道,加大“城中村”改造力度,完善城市功能。推进生态城市建设,深入实施“绿色工程”,加强公共绿地建设,加快生态走廊工程建设,抓好园林绿化成果和自然山体植被的保护。坚持建管并重,推进城市管理规范化。完善环卫设施、园林绿化、城市照明管理,提高城市美化绿化亮化水平。继续抓好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强化“门前四包”,加强市容市貌整治,妥善解决麻木问题,使城市环境面貌得到进一步改观。
  加强县(市)城区和重点镇建设。各县(市)根据当地实际,认真搞好城镇规划,坚持以人为本,突出特色,彰显个性,重点推进县(市)城区供排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县(市)城区建设和管理水平。加强重点镇建设,坚持以业兴镇,推动产业和人口向城镇聚集,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
  (八)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坚持科教优先发展。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从今年春季开始,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优化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和“农村中小学改水改厕”项目,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加快发展职业教育,重点抓好中等职业教育。加大科技投入,支持重大科技项目的实施,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加快创新与服务公共平台建设,抓好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产业化。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人才队伍建设,重视培养社会工作人才、专业化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创新、崇尚科学的良好氛围。
  大力发展文化卫生事业。加强地方文化资源挖掘整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一步繁荣社会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事业。建设市级图书馆。大力支持文化创新,努力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多的优秀文化产品。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竞技体育发展水平。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突出抓好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传染病的防控和救治工作。实施市中心医院整体搬迁。推进“惠民医院”建设。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实施“笼子管理”,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
  统筹发展各项事业。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广泛地密切联系各方面群众,有效维护群众权益。切实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推动妇女、儿童、老龄事业发展进步。认真做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和对台工作。进一步做好统计、审计、档案、方志、保密、气象、防震减灾等工作。关心和支持驻咸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建设,抓好人民防空和民兵预备役工作,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九)开创和谐咸宁建设新局面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加快咸宁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科学普及工作,推进精神文明创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市,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提高公民法制观念。坚持依法行政,促进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积极开展对弱势群体的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工作。完善村(居)民自治,扩大基层民主。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强化政府促进就业职能,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重点解决体制转轨遗留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进一步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城镇复员退伍军人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积极开展就业援助,解决“零就业家庭”和困难群体就业问题。加强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和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进一步抓好扩面征缴工作,加快做实养老保险个人帐户,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完善城市低保制度,努力做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加快城乡特殊困难群众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农村特困户救助逐步实现向农村低保过渡;资助农村“五保户”、特困户参加当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继续做好农村特困户、城市低保户人员大病救助工作;实施教育扶贫工程,加大对困难家庭子女教育的资助力度;加快制定城市规划区域内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办法;抓好城市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努力改善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条件。
  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和卫生监管工作。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完善安全生产技术规范和质量工作标准,加强安全技术人员培养和职工安全技能培训。加强安全生产法制建设,严格执法和监管,加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和处罚力度。强化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监管,加强卫生监督综合执法和卫生监督体系建设,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认真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深入推进“平安咸宁”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着力整治治安突出问题,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加强社区建设,强化社区管理和服务功能。做好新形势下的信访工作,积极化解各类矛盾。加强国家安全工作,防范和打击各种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
  四、加强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以提高行政效能为目标,切实加强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要求,努力形成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不断提高行政能力和管理水平。加强政府廉政建设。
  创新政府管理。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以及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减少政府对经济事务的微观管理和对经济社会活动的直接干预,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和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有效运用规划、产业政策、技术和环境标准等手段管理经济。优化部门工作流程,推行电子政务,降低行政成本。进一步理顺政府部门的职能分工,合理划分事权、财权,实现职能、机构、编制的科学化和法定化。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推进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法制建设,提高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积极探索建立政府部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政府部门履行法定职责、完成工作目标任务、使用财政资金、依法行政以及工作效率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考评,建设创新政府。
  提高政府执行力。加强思想、理论和知识武装,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深入贯彻实施《公务员法》,加强对公务员的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和严格监督,着力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继续加强政风建设,深入开展政风评议活动。进一步精简会议、文件,改进会风、文风,减少应酬,把主要精力放在抓发展、抓落实上,放在为基层和群众搞好服务和解决实际问题上。严格目标管理责任制,建立重点工作推进机制,完善重大事项督办制度,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严格执行行政问责制,对已明确的任务、确定的事项,既责任到人,又问责到位,做到有权必有责、有责必问责、有错必追究,严肃查处“不作为”、“乱作为”、失职渎职行为,杜绝推诿扯皮,着力解决无人执行、无力执行、无心执行的问题,确保政令畅通,着力提高执行效率和效果,建设高效政府。
  提高政府公信力。各级政府要自觉接受人大监督,积极支持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主动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及各人民团体的意见和建议,欢迎和支持人民群众、新闻媒体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完善重大问题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和社会听证、决策效果评估制度,促进政府决策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进一步完善《行政许可法》配套制度建设,强化行政执法责任制,保证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和行政复议工作。加强政府信用建设,使各级政府有践必诺,讲究信用,加大失信惩戒力度,在全社会营造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建设诚信政府。
  提高群众满意率。把利民、便民、惠民、富民作为政府工作的基本准则,集中精力、财力解决就业、就学、就医、社保等民生问题。在经济建设中更加注重优化环境,在改革改制中更加注重平稳有序,在征地拆迁中更加注重合法维权,在工程建设中更加注重方便群众。认真执行首办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失职追究制,做到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深入开展“环境整治年”活动,健全完善投诉机制,制止和查处“一霸四强”和“三乱”行为。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行政审批职能集中到窗口、授权到窗口、办结在窗口,把行政服务中心建成行政便民“超市”。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严格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推进政务公开,推行阳光政务,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提高行政权力运行透明度,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建设透明政府。
  认真抓好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的贯彻落实,努力办好10件实事。市第三次党代会就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全面部署,这是今后几年政府必须着力抓好的重要工作。按照有重点分步骤持续推进的要求,今年重点办好10件实事。(1)新增城镇就业3.5万人,帮助1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和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2)为全市100所中小学寄宿制学校解决“两难”(如厕难、饮水难)、“两差”(住宿条件差、就餐条件差)和“两个基地”(实践基地、蔬菜基地)建设问题。(3)支持各县(市、区)办好1所“惠民医院”;资助建设11个重点乡镇卫生院。(4)组织市直和县(市、区)万名机关干部结对帮扶贫困家庭活动,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实现农村特困家庭人平纯收入超过1000元,城镇特困家庭劳平年收入超过10000元的“双超”目标。(5)筹措资金,解决4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建户用沼气池8000口,同步完成改厨、改厕、改圈8000户。(6)筹措资金,新建通村油路1600公里。(7)多渠道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4.2万人。(8)全面完成十六潭路、金桂路、青龙路建设任务。(9)设立市级法律援助办案专项资金,支持法律援助机构为困难群众和农民工提供无偿法律援助。(10)加大扶贫开发力度,解决0.5万极端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和2万低收入人口的稳定脱贫。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政府工作任务繁重,我们深感责任重大。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咸宁市委的领导下,依靠全市人民,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凝聚各方力量,为实现咸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