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来源:安徽省人民政府 更新时间:2012-04-14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率先崛起,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决战阶段。《铜陵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铜陵市委关于制定铜陵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旨在阐明我市“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方向。《纲要》是未来五年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
    第一篇  回顾和展望
    第一章 “十五”发展回顾
    “十五”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牢牢把握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正确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妥善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全市人民抢抓机遇、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扎实工作,经济高速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提前实现了“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为实现“十一五”时期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经济发展步入快速增长阶段,经济总量跃上新的台阶
    “十五”期间,我市主要经济指标大幅增长。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182亿元,从2003年到2005年实现三年翻一番,按可比价格计算,“十五”年均增长15.7%;人均GDP达到3100美元;三次产业比例为3.6 : 61.6 : 34.8;财政收入24.3亿元,先后跨越10亿元和20亿元两个台阶,2004年到2005年实现两年翻一番,“十五”年均增长24%。标志着我市经济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
    二、工业化进程加快推进,产业优势更加突出
    “十五”期间,我市工业经济连续多年高开高走,运行质量持续提高,工业强市地位不断巩固。规模进一步扩大。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47家,五年增加63家;规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销售收入达371亿元,年均增长35.2%;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46.8%增加到54.6%。效益显著提高。2005年,规模以上独立核算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8.4亿元,比“九五”末增加17.6亿元。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79.8,比“九五”末提高一倍多。主导产业增势强劲。主导产业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十分强劲,2005年,铜、化工、电子、建材、纺织五大产业产值分别达175.4亿元、36.7亿元、12.4亿元、22.2亿元和12.8亿元,占全市工业的比重分别达56.1%、11.7%、4.0%、7.1%和4.1%,五大产业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88.7%。骨干企业不断壮大,有色公司销售收入达到192.7亿元,铜化集团、精达集团销售收入分别达到25.1亿元和31.6亿元。品牌战略初见成效。“铜冠牌”阴极铜实现我市国家级名牌零的突破,省级名牌产品增加到18个。科技创新和孵化能力进一步增强。中科大—铜陵科技创业园以及一批企业技术中心相继建成,初步构成了铜陵产业创新体系。初步探索出一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有效途径。我市已成为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城市,有色公司成为全国循环经济试点企业。
    三、投资规模持续扩大,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十五”期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0.7亿元,是“九五”的两倍多,投资率始终保持在40%以上。建成了一批重点工业项目。有色冬瓜山铜矿、金隆21万吨电解铜扩建、金昌冶炼厂主工艺改造和金威铜板带工程,铜化集团磷铵二期、60万吨磷复合肥、20万吨硫酸、3万吨钛白粉,铜峰拉膜三线、四线、特种电容器项目,精达集团系列特种漆包线,三佳电子专用模具、集成电路引线框架,海螺二期5000吨线、三期二条万吨线,上峰水泥一线,电厂五期扩建等一批骨干项目相继建成,有力支撑了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实施了长江干堤加固工程、沿江泵站改造、平垸行洪、移民建镇、退耕还林、农村电网改造一、二期等国债工程,加快了小城镇建设。完善了服务业设施。相继建成铜陵商城一、二期、红楼商城、世纪商城、中南市场三期、井湖大市场、澜溪山庄;引进战略投资者,改制新建了合百商厦、家得利超市等。储备了一批重大项目。滨江循环工业试验园、中国服装(铜陵)产业园、国电铜陵电厂、庐铜铁路、城际铁路等一批事关全局的重大项目即将开工建设,经济发展后劲显著增强。
    四、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城市功能日益完善
    “十五”期间,我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机遇,集中力量建设了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改善了交通条件,完善了城市功能。交通方面。改造省道42公里,实施省道路面改善35公里;改造县乡道路160公里,大力实施村村通油路工程;庐铜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铜黄高速公路、沿江高速公路、铜宣高速公路和铜九铁路开工建设;建成了一批现代化专业码头,综合交通体系初步形成,区位优势显著增强。城建方面。完成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老城区改造基本完成,新城区建设加快推进,城市框架初步拉开。完成了三水厂扩建、新民污水处理厂、城市电网改造等工程,天然气利用工程即将投入使用,新建、改造城市道路76.4公里,增加供水能力10万吨,城市公用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建成了螺蛳山广场、笔架山广场、观湖广场、铜文化园和铜都大道景观工程等,市容市貌不断美化,人居环境日益改善。
    五、改革开放开创了新局面,自主增长机制初步形成
    “十五”期间,我市改革开放事业向纵深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取得突破。五年累计有344家企业实施了“两个置换、两个退出”的改革;国有中小工业企业改革全部完成,商贸流通、公用事业、建筑企业改制全面推开;推进了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有色、铜化两大集团近6亿元银行债务实施了债转股,核销各类公有制企业银行呆坏账6.48亿元,有色4户矿山关破获中央政策性资金12亿元,4.35万名职工转换了身份,35所学校和31所医疗院所从企业分离。资本运作卓有成效。继铜都铜业之后,三佳科技、铜峰电子、精达股份、六国化工4家企业成功上市,累计募集资金28.86亿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铜陵板块”;引进了投资者,置换了精达股份和铜峰电子部分国有股权,铜都铜业和铜峰电子已实现股份全流通。农村各项改革不断深化。不断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统分结合的经营体制,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在全省率先取消农业特产税和免征农业税,直接减轻农民负担3338万元,化解村级债务5604.5万元。金融改革积极推进。城市信用社已组建挂牌,两家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行政体制改革力度显著增强。完善了机构设置,理顺了职能分工,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依法行政水平逐步提高,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招商引资成果丰硕,五年累计利用外资2.3亿美元,利用内资61亿元,共有5家世界500强企业入驻铜陵。2005年,进出口总额达到13亿美元,年均增长28.7%。
    六、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十五”期间,我市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23元,比“九五”末增加4000多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54元,比“九五”末增加900多元。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力度不断加大,五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养老、医疗、失业保险扩面征缴取得积极进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全市;提高了企业最低工资标准;提高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标准,实现了应保尽保;初步建立被征地农民保障、特困群众大病医疗救助、廉租房、残疾人扶助、特困学生救助等制度。环境质量基本保持稳定,实施了金昌冶炼厂改造等一批工业污染治理项目。科教文卫体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市科技馆、一中搬迁、三中教学楼、铜都文华苑、人民医院综合病房楼、市县疾病控制中心等一批重大工程相继建成。“五城联创”深入推进,获得了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和全国双拥模范城市等荣誉称号。   
    专栏1、“十五”计划主要发展目标完成情况
    指        标 “十五”计划目标 2005年实际 “十五”年均增长(%)
    2005年预期值 “十五”年均增速(%)
    1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120(2000年价) 10 182 15.7
    2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 25200 18.9
    3 财政收入(亿元) 12.6 9 24.3 24
    4 五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亿元) 150 250.7 23.8
    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40 10 42 10.9
    6 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13 28.7
    其中:出口 1.8 6.6
    7 五年累计利用外资(亿美元) 2.3
    8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8600 8 9523 11.2
    9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3000 5 3354 6.7
    10 人口自然增长率(‰) 9 6.5
    11 城市化率(%) 54.8
    12 五年城镇新增就业(万人) 6
    13 城镇登记失业率(%) 4.3
    第二章 “十一五”发展环境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实现率先崛起,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
    从国际上看,和平、发展、合作成为当今时代的潮流,世界政治力量对比有利于保持国际环境的总体稳定,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我国与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日益加深,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相互补充,外部环境总体上对我国发展有利。同时,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将长期存在,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加剧,围绕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贸易保护主义有新的表现,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
    从国内看,“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处在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上升阶段。国内产业结构高级化趋势、城市化进程加快趋势、科技进步加速化趋势和资源配置市场化趋势正在加快,为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不断完善的宏观调控,将有效遏制经济发展中的不健康、不协调因素,有效加强薄弱环节;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我省实施“东向发展”战略、优先发展沿江经济带,为我市提供了难得的政策机遇。与此同时,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难度加大、深化改革的难度加大、妥善应对经济全球化风险的难度加大和保持社会稳定的难度加大,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还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
    从市内看,我市经济已迈上了新的发展平台,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工业基础雄厚,主导产业增势强劲。新的增长点不断涌现,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城建交通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区位优势明显提升,为加快融入“长三角”,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合作,创造了新的支撑条件。全市上下人心思进、人心思上,奋力崛起、率先突破的愿望更加强烈,为我市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同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市经济总量不大,整体实力不强;经济结构不够合理,县区经济薄弱,民营经济比重不高,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环境保护任务艰巨;就业再就业压力大,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偏低,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社会事业欠帐较多。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
    第二篇  发展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
    第三章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十一五”时期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狠抓发展这个执政兴市的第一要务,切实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发展循环经济、推动产业集聚、加快城市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重点,实施东向发展、结构升级、统筹发展、人才强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率先突破,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贯彻上述指导思想,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坚持率先崛起,实现跨越发展。充分挖掘和发挥后发优势,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和总量扩张,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城市综合竞争力和体制竞争力,坚定不移地推进跨越式发展,在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率先崛起,担纲承梁。
    ——坚持改革开放,实施东向发展。深化各项改革,破除各种障碍,缩小与发达地区体制和机制上的差距。把握工业化的发展轨迹和产业转移的趋势,加快与长三角的接轨和融入,加强环境建设,扩大招商引资,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坚持结构升级,转变增长方式。以资源型城市转型为主线,优化产业布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认真落实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坚持人才强市,增强创新能力。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为跨越式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大力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为跨越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坚持统筹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建立和完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机制,加快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城市化和农民市民化进程,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社会事业、统筹城乡市场体系、统筹城乡管理体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扩大就业规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认真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市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强化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保持社会安定团结和谐。
    第四章 发展目标
    “十一五”时期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17%,实现2010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2005年翻一番,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改善,自主增长、创新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18%左右,生态市建设取得明显进展;改革开放继续深化,经济活力进一步增强,经济外向度进一步提高,民营经济加速发展;就业矛盾明显缓解,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方面的条件显著改善;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巩固,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经过五年的努力,使我市成为全省新型工业化的先导区、融入长三角的先行区、城乡一体化的示范区,沿江工业名城、区域交通枢纽和生态山水铜都。
    建设工业铜陵。到2010年,实现工业销售收入100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230亿元,年均增长18%,力争达到260亿元,年均增长21%。
    建设文化铜陵。弘扬“铜都精神”,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基本建立特色鲜明的科技创新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到2010年,高中阶段入学率90%,职业教育和高等学校在校生均超过3万人,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融历史传承与当代创新为一体的铜都文化新格局。
    建设生态铜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到2010年,城市绿化覆盖率4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平方米;污染物达标排放,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不再增长,城市空气质量二级以上超过300天/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65%,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70%,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0%。
    建设和谐铜陵。到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6.5‰;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6平方米;每万人拥有医生数达到28人;平均预期寿命保持在77岁以上。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继续好转。“五城”联创目标全面实现。
    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2020年,在城市人口不断增长的基础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再翻一番,经济更加发展,文化更加繁荣,民主更加健全,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社会更加和谐,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专栏2、“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指          标 2010年 年均增长(%) 指标属性
    1 地区生产总值(当年价,亿元) 400—450 15—17 预期性
    2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05年价,元) 50000 14.8 预期性
    3 财政收入(亿元) 50—55 15.8—18 预期性
    4 五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亿元) 700—800 21—26 预期性
    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75 12 预期性
    6 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21 10 预期性
    7 五年累计利用外资(亿美元) 10 预期性
    8 五年累计利用内资(亿元) 300 预期性
    9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6000—17000 11—12.3 导向性
    10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5500—6000 10.4—12.3 导向性
    11 人口自然增长率(‰) 6.5 约束性
    12 城市化率(%) 70以上 导向性
    13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 比2005年降低18%左右 预期性
    14 五年城镇新增就业(万人) 10 预期性
    15 城镇登记失业率(%) 4 预期性
    专栏3  规划指标的属性本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是凝聚了广大人民意愿的战略意图,体现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其中的量化指标分为导向性、预期性和约束性三类。◆导向性指标是政府希望的发展方向,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自主性行为实现。政府要通过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使市场主体的行为方向与政府希望的发展方向尽可能一致。◆预期性指标是在导向性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实现意愿的指标。政府要通过适时调整宏观调控方向和力度,综合运用财政、产业、投资和价格等政策引导社会资源配置,努力争取实现。◆约束性指标是在预期性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了国家意志的指标,是政府在公共服务和涉及公共利益领域对各县区和有关部门提出的工作要求,政府要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和运用行政力量,确保实现。
    第三篇  推动产业集聚  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第五章 加快扩张提升工业
    按照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总体要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结构升级为主线,实施“531”工程,构筑“三三三”产业体系;以发展循环经济为突破口,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园区建设为载体,实施产业集聚战略;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实施品牌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五年累计投资500亿元以上,将铜陵打造成高工业化、强竞争力、广辐射面的沿江工业名城。
    一、实施“531”工程
    ——优化布局,建设5大工业集中区。按照产业发展要求和城市总体规划,加快城市工业老区的改造和工业新区的建设,引导相关产业向相应工业区集中,努力形成错位发展、各具特色的循环经济工业试验园、铜陵经济开发区、大桥开发区、狮子山开发区和金桥开发区5大工业集中区。
    ——壮大编队,形成300家规模以上企业。立足经济全球化,做强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担当铜陵经济发展的脊梁;以提高专业化水平和生产集中度为方向,对中小企业实施“扶优扶强”,形成一大批具有相当规模的“专、精、特、新”企业,增强铜陵经济发展的羽翼。到“十一五”末,力争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过300家,其中: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企业2-3家,超50亿元的企业4-6家,超10亿元的企业10-12家。
    ——扩张总量,实现1000亿元销售收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增强产业发展动力,培育一批知名品牌,实施品牌带动,促进产业“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到2010年,力争使全市工业企业销售收入超过100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230亿元以上。
    二、构筑“三三三”产业体系
    ——壮大发展三大产业集群。依托优势产业和企业,壮大产业规模,拉长产业链,吸引市外企业向市内集聚,同类企业向园区集聚,形成具有明显优势的铜、电子、纺织三大产业集群。
    铜产业集群。围绕电解铜—铜箔—覆铜板—印制电路板、无氧铜杆—铜线—特种漆包线、电解铜—铜带—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系列铜棒(管)四条产业链,改造提升冶炼水平,大力发展铜材加工。到“十一五”末,形成70万吨电解铜、70万吨铜材加工的年生产能力。集群企业年销售收入突破400亿元。
    电子产业集群。围绕薄膜及电容器、电子模具及塑料封装、铜基电子材料、晶体及其元器件、系列电子整机五条产业链,以现有优势产品为基础,鼓励优势企业分离辅业,发包非核心业务,吸引众多中小企业围绕其主产品进行扩散、延伸、配套和关联,扩大电子信息产业产品的领域和规模。到“十一五”末,形成2.5万吨电工膜、80亿只各类元器件、2500套模具、20亿块塑料封装的年生产能力。集群企业年销售收入突破60亿元。
    纺织服装产业集群。重点发展麻纺织产品和新型化纤产品,发展特色面料;以中国服装(铜陵)产业园为依托,提升纺织服装加工水平,完善设计、培训等配套服务,壮大服装产业。到“十一五”末,形成25万吨化纤、10万锭麻纺、1亿米印染、1亿套服装的年生产能力。集群企业年销售收入达到200亿元。
    ——巩固建设三大产业基地。树立循环经济理念,改造化工、建材、能源三大产业,提高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形成全国重要的硫磷化工基地、水泥建材基地和电力能源基地。
    化学工业。依托硫磷化工基础,继续扩张高效复合肥生产规模,大力发展消耗硫酸的精细化工产品。到“十一五”末,形成200万吨高效复合肥、300万吨硫酸、30万吨精细化工产品的年生产能力。行业年销售收入达到100亿元。
    建材工业。坚持“总量控制、适度集中、关小上大、持续发展”的原则,合理开发资源,加快落后“小水泥”的关闭、淘汰和转产,提高水泥生产集中度,建设世界级水泥生产基地,同时,积极发展新型建材产品和住宅产业化产品。到“十一五”末,形成2000万吨左右的新型干法水泥熟料和较大规模新型建材的年生产能力。行业年销售收入达到60亿元。
    能源工业。利用濒临长江,距江浙沪电力负荷中心较近,输变电成本较低的优势,抓紧建设一批大型火电机组;依托循环经济园,抓紧建设园区热电联产项目,完成亚星焦化公司搬迁改造。到“十一五”末,形成200万千瓦以上装机容量、在建300万千瓦机组、150万吨/年焦炭生产能力,使能源工业成为我市新的支柱产业,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电源基地。行业年销售收入突破70亿元。
    ——培育发展三大接续产业。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市场优势、区位优势和竞争优势的新兴接续产业,实现产业的多元化,减小城市经济风险,促进经济转型。
    装备制造业。发挥我市铜加工和机械制造潜力,引进战略投资,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大企业配套,打造环保设备制造与汽车零配件生产两大基地;整合铸造资源,建设一个大规模、高精度区域铸造中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开发生产环保设备、矿山设备、电子专用设备、铁路机车装备、汽车零配件以及新型电机六大产品群体。到“十一五”末,初步形成龙头企业带动、名牌产品支撑、产业协作配套的装备制造业体系。行业年销售收入达50亿元。
    新材料工业。瞄准国际新材料制造技术前沿,结合铜陵实际,积极发展铜、银金属粉体材料、液晶材料、稀土材料、工程塑料等新型材料。到“十一五”末,争取新材料工业有较大突破。行业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
    生物医药工业。全面完成现有医药企业的GMP改造和认证,大力发展原料药、仿制药及医用敷料;积极寻求技术支持,研发生产丹皮酚、绞股蓝等富有地方特色新特药物。到“十一五”末,使医药工业有较快发展。行业年销售收入达10亿元。
    专栏4   九大行业重点建设项目◆铜工业。铜资源开采及勘探、30万吨电铜扩建、25万吨铜线杆、7.5万吨黄铜棒、4万吨电子铜带、4万吨铜管、1万吨高档电解铜箔、6万吨特种漆包线、2万吨铜五金制品。◆电子工业。4000吨超薄型电容薄膜、2600吨电容器用聚酯膜、100万台混合动力汽车用电容器、160万片硅圆晶片、1亿只SMD频率器件、40亿只集成电路引线框架、20亿块集成电路封装。◆纺织工业。中国服装(铜陵)产业园、3万吨粘胶短纤维、40万吨PTT短纤维、亿米印染。◆化学工业。80万吨磷矿基地、80万吨硫酸、18万吨硫酸钾、18万吨合成氨、20万吨磷酸一铵、20万吨离子膜烧碱、7万吨钛白粉、6万吨碳酸二甲酯。◆建材工业。铜陵海螺三期三线、上峰水泥二期工程。◆能源工业。国电铜陵电厂4×600MW燃煤发电机组、铜陵发电厂六期2×900MW燃煤发电机组、循环工业试验园热电联产项目、亚星焦化150万吨干熄焦。◆装备制造业。阀门系列产品、环境监测系统、陶瓷过滤机、井下无轨化采掘装备、汽车变速箱、汽车覆盖件模具、汽车电器。◆新材料工业。2万吨铜及铜合金粉、1500吨稀土永磁材料、3万吨聚碳酸酯、1.2万吨液晶显示器用聚酯膜、8000吨长纤增强复合材料。◆生物医药工业。凤丹、绞股蓝等特色中药材加工基地、5亿只血糖宁、5000万粒新雪胶囊、60亿只空心胶囊、3亿瓶大输液生产线。
    三、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突出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技术基础。到“十一五”末,支柱产业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生产技术、工艺,并在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均拥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依托国家(铜陵)电子材料产业园、国家“火炬计划”铜陵电子材料产业基地、中科大——铜陵科技创业园等载体,以电子信息、新型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机电一体化为主攻方向,加强研发,提高成果孵化和转化能力,培育新兴高新技术企业。立足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研发和应用,在铜、化工、建材、纺织等领域,加快传统产业的高新技术化,努力使一批“老企业”升级为高新技术企业。到“十一五”末,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50家以上,其中: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15家;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300亿元,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比重达30%。
    第六章 大力发展服务业
    以增加总量、增加就业为目标,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为方向,坚持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并举,增强城市的聚集和辐射功能,全面提升服务业的综合竞争力,着力提高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推进服务业快速发展。到2010年,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30亿元,年均增长15%左右,力争达到140亿元,年均增长17%;服务业吸纳从业人员年均增长5%左右。
    一、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坚持“政府引导、营造环境,市场导向、企业运作”的原则,推进物流自理向物流代理转变,构建社会化、专业化、现代化的物流服务体系。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物流综合运输和信息服务平台。发挥长江黄金水道和铁路、公路综合交通优势,依托集装箱和大宗货物,建设横港物流中心;依托铜陵经济开发区铜加工园、电子工业园,循环工业试验园,建设开发区物流中心;围绕商贸业和为城市居民提供生活资料配送服务,建设车站新区物流中心。加快培育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物流企业集团,支持有色、铜化等大型企业组建第三方物流企业。注重与周边城市的错位经营,开展多式联运业务,拓展辐射范围。消除行政干预、市场垄断等制约因素,规范物流市场秩序。到2010年,努力构筑1小时市区配送、4小时区域内分拨及终端配送、48小时国内配送三重物流圈。
    二、改造提升传统商贸业
    依托特色产业,重点发展生产资料专业批发市场;围绕城市化进程,配套发展城区商贸。通过业态创新、流程再造和技术更新,积极发展连锁经营、专业店、便利店、仓储式商场等现代零售业态,大力推广电子商务、分销代理、物流配送等新型营销方式。支持省外大型连锁企业在我市发展,争取国际知名商贸企业进驻我市。优化商业空间布局,加快建设商业核心区、大型专业市场、特色一条街,构建集约便利的服务体系。做大做强企业集团,提升对全市商贸发展关联度和带动力,强化资本扩张和辐射功能。到2010年,建成10大购物中心,500个连锁经营网点;建成一批大型专业市场和文化休闲特色一条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亿元,年均增长12%左右;培育年销售额超十亿元的商贸企业集团5个以上。
    三、加快发展旅游业
    把旅游业作为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之一,立足铜陵生态景观、山水兼备的自然资源,以及历史悠久的青铜文化,优化旅游环境,完善配套设施,争创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积极融入“两山一湖”和“长三角”旅游圈,发展中转旅游;围绕青铜文化和五松文化资源,依托秀美的生态山水风光及长江水生动物保护基地和南方牡丹基地,发展系列特色旅游。逐步把我市打造成全国知名的“两山一湖”北大门,旅游休闲度假、会务商务中心。重点建设三大旅游景区。加快旅游接待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酒店业的档次和规模,建成1-2家五星级酒店。加快旅游中介机构建设,培育一家有出入境旅游资质的国际旅行社。积极发展与旅游密切相关的会展、演艺等服务业,延伸旅游产业链。大力开发和生产以铜为特色的旅游商品,重点抓好铜工艺品、铜陵白姜、凤丹、茶干、麻织品等旅游商品开发。加强旅游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到2010年,形成4A级旅游景区1处,3A级旅游景区2处,2A级旅游景区5处;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8亿元,其中旅游创汇1000万美元。
    四、稳步发展房地产业
    围绕建设“宜居城市”的目标,统筹城乡布局,完善住房供应体系,加强政府调控和市场监督,保障房地产市场有序运行。以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为重点,扩大普通商品房(含经济适用房)规模,连片开发精品小区,合理调控房价。加强对开发用地的管理,积极调控土地一级市场,实现土地供需基本平衡。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管理,规范房地产经营行为。发展和规范房地产咨询、租赁、评估、经纪代理等中介服务,推进房地产开发、销售和物业管理的分业经营,加快物业管理的规范化进程。加快房地产市场的信息化建设,规范房地产交易行为,建立有效的房地产市场预警预报体系。到2010年,累计实现房屋新开工面积600万平方米,竣工住宅500万平方米;实现人均住房面积26平方米;房地产增加值占GDP比重6%左右。
    五、积极发展金融、社区、信息、中介等新兴服务业
    金融业。组建农村合作银行,扩大徽商银行铜陵分行规模,引进1-2家股份制银行,健全金融网络,构建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加强银行业监管,加快金融创新,做大做强地方金融机构,提高金融服务水平。积极培育证券和保险市场,鼓励发展典当、租赁、担保等金融业务。
    社区服务业。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促进就业为目标,加快社区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建立功能完善的市、区、街道、社区四级服务网络。到2010年,社区服务业新增2万个就业岗位。
    信息服务业。以发展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促进企业信息化为方向,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扶持和引进信息服务业企业,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力争金融、外贸、商品采购等重点行业在电子商务应用方面取得突破。
    中介服务业。积极培育行业协会;规范审计、仲裁、律师、典当、拍卖等中介服务的发展,实现与国际接轨;鼓励发展从事产权交易、资产评估、商务代理等中介组织。加强行业监管,初步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和国际通行规则相适应的中介服务体系。  
    专栏5   服务业重点项目◆物流业。建设横港、开发区、车站新区三大物流中心;支持有色、铜化等企业组建第三方物流企业。◆商贸业。建设苏果(铜陵)旗舰店、苏宁大卖场、华联超市、国美电器、新城区商贸等购物中心;建成铜陵商城、铜陵大市场、铜商品市场、中南建材市场等若干大型专业市场;建设江南文化园、长江二路、服装、电脑等特色一条街。◆旅游业。建设“和悦州—大通白暨豚生态与古镇观光”、“凤凰山—金牛洞文化民俗”、“天井湖—太阳岛绿色休闲度假”3大旅游景区。◆房地产业。建设一批普通商品房(含经济适用房)和精品小区。
    第七章 建设现代农业
    以发展城郊型农业为主攻方向,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健全农业服务体系,实施科教兴农,优化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集约农业和品牌农业,建设现代高效农业。到2010年,农业增加值达到9亿元,年均增长6.8%,力争达到10亿元,年均增长9%。
    一、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种植业。在稳定发展优质稻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双低”油菜、优质棉花、无公害蔬菜、生姜、凤丹、特色经果和花卉苗木等经济作物。到2010年,全市优质水稻、油菜、棉花面积分别达到17.5万亩、9万亩、6万亩,铜陵白姜和凤丹各2万亩左右,葡萄、中华圣桃、板栗、雷竹等特色经果类作物面积5万亩左右,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4.6万亩,特色花卉苗木生产基地1.7万亩。
    畜禽业。突出发展畜禽业。坚持庭院养殖和工厂化养殖并举,重点发展食草型和节粮型优质、高效畜禽,优化畜禽业结构。发展生猪生产,建设三元杂交猪苗种繁育和商品猪生产基地;增加食草型畜禽饲养量,发展羊、肉用牛、奶牛养殖;稳定三黄鸡、樱桃谷鸭的养殖规模,增加蛋鸡、番鸭、鹅等经济效益高的家禽饲养量。高度重视禽流感、口蹄疫等畜禽疫病防治工作,建立完善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到2010年,生猪饲养量18—20万头,家禽饲养量900—1000万只,山羊1.8—2万只。
    渔业。在稳定常规水产品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适销对路的名特优水产品养殖,突出以长江水系的名优鱼、虾、蟹、鳝、龟为主导品种。同时加大宜渔稻田养殖、水库养殖开发力度,因地制宜地发展休闲渔业、高效生态渔业。到2010年,全市水产良种繁育7亿尾,网箱养殖1万只,特种水产养殖面积超过5万亩,水产品总产量超过2万吨。
    林业。加强林业生态体系、林业产业体系、林业保护体系建设,大力实施退耕还林、绿色长廊、平原绿化、长江防护林、兴林抑螺、矿山生态恢复、湿地保护工程等。进一步优化林业基地结构,积极推进林业产业化。到2010年,全市经济林基地7万亩,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5万亩,生态防护林面积稳定在30万亩以上,城区、建制镇和村庄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42%、45%和60%。林业总产值达到1亿元。
    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积极培育发展铜陵白姜、凤丹皮、优质粮棉、名优畜禽水产、无公害蔬菜、苗木花卉六大优势主导产业,到2010年,实现每个产业均有自身品牌、一个有影响的专业协会、一批致富带头人、一批有规模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培育扶持一批市场占有率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业规模化经营大户,力争到2010年,市级以上龙头企业50家,其中营销额达1亿元以上企业5家。
    加快培育有地方特色和产业优势的专业市场,重点完善顺安江南农业大市场、五松瓜果批发市场、隆门白肉批发市场、市蔬菜批发市场等一批市场。加强营销服务网络建设,实施“农产品进超市”工程,进一步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培育发展农产品名牌,着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到2010年,力争培育国家级名牌2—3个,省级15个,无公害农产品30个,绿色食品10个。
    大力推进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加大农产品生产、加工的采标、制标和贯标工作力度,积极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标准化生产,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基地+科技(标准)+农户”的运作模式,以标准指导和规范农民的种植、养殖行为,把农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纳入标准化管理轨道。重点建设城山循环农业试验园及铜陵白姜、凤丹、大通及西联、老洲无公害蔬菜、城关养殖业、钟鸣优质米国家科技示范园等示范基地,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引导、带动作用。
    三、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步伐。完成江心洲和外滩圩等8个圩口堤防除险加固工程建设,达到防御1998年型长江洪水的防洪标准。继续实施铜陵长江重点河段崩岸治理工程。完成全市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平垸行洪巩固工程任务。新建和改建一批排涝泵站,使农村千亩以上圩口排涝标准达到7-10年一遇的水平。进一步加强水土流失的监测和生态修复工作,抓好水土保持生态示范区建设。继续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建设高标准农田,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强化政府公益性农业服务职责,加快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动植物疫病防治和农业社会化管理等农业服务体系。大力实施科教兴农,着力引进新品种和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到2010年力争引进新品种100个,推广实用技术100项;积极探索建立科技服务基层长效机制,加大农科教结合力度,加强对农技人员的培训,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农民科技培训。强化农村金融服务,积极发展农业保险。实施“安徽农业信息网”和“安徽农网”进村入户工程。推进“农机富民”工程,到2010年全市机耕率和机收率均达到90%。
    第八章 提升发展建筑业
    以工程质量和经济效益为中心,深化改革,加快技术进步,加强行业管理,促进建筑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到2010年实现增加值40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左右。继续完善建筑市场体系,建立统一开放、规范有序的市场秩序,为建筑企业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有序竞争环境。进一步完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全面推行建设监理制,加大对结构安全监督力度,坚持开展“用户满意工程”、“黄山杯奖”、“鲁班奖”等优质工程活动,确保工程质量合格率100%,优良率40%以上。全面提高建筑施工技术装备水平,大力推广建筑节能技术,积极采用建筑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实施“科教兴业”战略,大力开展各类技术培训,提高行业劳动者素质。加大建筑业改革力度,全面完成建筑企业改制任务。培育行业龙头企业,不断提高行业外向度。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
    第九章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坚持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我市调整经济结构、增强经济活力的重要举措,坚持把促进全民创业作为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强力引擎,全面开展“全民创业行动”。通过“现有企业二次创业壮大一批,国有企业改制退位成长一批,鼓励自主创业形成一批,通过招商引资增加一批”,加快非公有制经济的提速提质,不断提升非公有制经济的整体水平。到“十一五”末,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达260亿元以上,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65%以上;非公有制工业企业销售收入达600亿元以上,占全市工业企业销售收入比重60%以上。
    一、拓展发展空间
    贯彻平等准入、公平待遇原则。加快清理妨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种制度性和政策性障碍,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行业和领域;鼓励、引导和支持非公有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它垄断行业和领域;鼓励非公有制企业通过并购和控股、参股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改组、改制、改造。规范行政行为,在投资核准(备案)、土地使用、执收执罚、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对非公有制企业与其他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实行同等待遇。
    二、加大财税金融支持
    增加财政扶持,对符合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支持其平等通过招投标或其他申报推荐方式,申请政府性专项资金。加大税收倾斜,认真落实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扩大信贷支持,引导金融机构改进和完善对非公有制企业的资信评估,提高对非公有制企业的贷款比重。拓宽直接融资,鼓励非公有制企业以股权融资和项目融资等方式筹措资金,支持和帮助有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上市或发行债券。
    三、深化扶优扶强工作
    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职能,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扶优扶强工作。加大要素供给,组织实施“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促进工程”和“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引导资金、技术和人才等各种资源向优势企业集聚,加快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和“产值过亿元、税收上千万”的非公有制骨干企业。鼓励强强联手,支持非公有制优势企业围绕我市主导产业和大企业、大集团,进行协作配套和产品上下延伸,形成产业集群。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经营者和员工的培训,努力培养一支非公有制经济的优秀企业家和高素质员工队伍。
    四、全面振兴县区经济
    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为主要形式、工业园区为平台、招商引资为抓手、产业集群为方向,大力发展县区工业。因地制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形成竞争优势明显、各具特色的县区经济。进一步简政放权,赋予县区更多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积极推进县乡财政振兴工程,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实现县区经济的良性发展。到2010年,力争铜陵县进入全省“十强”县行列,县、区经济总量占全市比重达到35%以上。
    第四篇  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现代化新铜都
    第十章 优化城乡空间布局
    围绕打造生态山水铜都,拉开城市框架,优化功能分区,增强集聚辐射效应,形成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和空间布局。
    一、城镇空间布局
    按照统筹城乡规划建设的要求,重点建设城市,集中发展小城镇,沿长江和沿江快速通道两条轴线,形成“一城三区七镇”的空间结构。
    市区建设按照“北扩、东进、南整、西跨”的思路,主要向北、东、南三个方向发展,适时向西跨江发展,形成“一城三区,一主两副”的组团式布局。主城区是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和公共服务中心,依托老城区,向东建设车站新区,以开发区和西湖新区为增长极向北扩展建设新城区。东部城区以顺安、钟鸣为基础,以沿江快速通道为发展轴,构建以工业为主的综合性新城区。南部城区以古镇大通和横港地区为基础,形成以商贸、物流、旅游等服务业为主的综合性新城区。到“十一五”末,城市规模为:主城区人口51万人,建成区面积控制在51平方公里;东部城区人口4万人,建成区面积控制在6平方公里;南部城区人口5万人,建成区面积控制在6平方公里。
    小城镇要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建设西联乡、东联乡、老洲乡、胥坝乡、灰河乡、天门镇和新桥工矿区七个二级城镇,促进我市小城镇健康、协调、快速发展。
    二、产业空间布局
    按照统一规划、区域集中、特色明显、用地集约的原则,突出发挥产业带和开发区的“增长极”作用,合理引导和促进产业向园区和城镇集中,带动区域的经济发展和城镇发展。
    ——农业:依托自然条件,建设集约农业。重点发展粮食、经济作物、绿色蔬菜和畜禽、水产养殖等,形成老洲、章家洲的棉油生产区,和悦洲、太平、西湖无公害蔬菜生产区,新桥、金榔、董店、新建特色农产品生产区和白浪湖、东湖水产品养殖区。
    ——工业:利用长江、沿江快速通道和矿产资源丰富等有利条件,结合城镇布局,建设五大工业区:铜陵经济开发区、大桥经济开发区、狮子山经济开发区、金桥经济开发区和滨江工业区,形成三大产业带:沿江基础工业产业带、沿线高新技术产业带、沿山资源开发产业带。
    ——服务业:主城区建成区域性商贸中心和商务中心,文化体育、卫生保健等生活服务功能不断完善;东部城区和南部城区建成功能较为齐全又各具特色的服务中心。重点在新火车站、东郊、顺安、丰收门等地区建设一批区域性商品市场和大型专业市场;在横港、开发区和新火车站地区建设三大物流中心;在“和悦州—大通”、“凤凰山—金牛洞”、“太阳岛—天井湖” 打造三大旅游景区。
    三、生态景观布局
    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改善城市环境,美化城市景观,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结合生态功能区划,建设北部沿江湿地保护区、南部森林生态保护区;依托道路、河湖沿线和工业卫生防护隔离地带,建设生态廊道和园林景观。城市建成区以天井湖公园、西湖公园为核心,建设生态节点和绿地景观节点;主、副城区间建设铜官山森林公园和东湖湿地公园等生态绿地。
    第十一章 构建便捷通畅的综合交通体系
    实施“交通先导战略”,建成“对接长三角,辐射皖中南”的综合交通体系,实现过境通道高速化、区域干线快速化、城乡交通一体化、交通管理信息化。
    一、加速完善公路网络
    加快高速公路和高速公路连接线建设,建成沿江高速公路、铜黄高速公路、铜南宣高速公路,争取开工建设铜陵—无为—巢湖高速公路;建成铜陵桥南互通-铜陵市区、朱村互通-铜陵市区、钟鸣互通-白杨坡等三条高速公路连接线。争取将马鞍山(铜陵)安庆沿江快速通道改造成一级公路,形成与沿江高速公路封闭与开放、重载与高速兼顾,分级科学、分流合理的东向大通道。高标准建设沿江疏港公路。对部分省道和市域内重要县、乡道进行升级改造,打通至周边市县的断头路,改造总里程300公里以上;完成500公里村村通油(砼)路工程。到2010年,全市公路总里程1000公里以上,其中高速公路71公里,二级以上公路超过400公里,公路网密度达90公里/百平方公里,形成过境以三条高速公路为主通道,区域内以“六纵六横”的干线公路为骨架,二级公路通乡镇,三级公路通集镇,村村通油(砼)路的公路交通网络新格局。
    二、推动铁路跨越发展
    建成铜陵至九江铁路,完成地方环城铁路一期工程;按照国家铁路网规划,建设沿江城际客运铁路、庐铜铁路,进一步提升我市在国家铁路网中的地位。按铜九铁路、城际铁路、长途客运、公交站场“四位一体”,建设高标准、多功能的铜陵新站,使其成为皖中南地区大型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到“十一五”末,我市国铁和地方铁路总体营运里程200公里以上。
    三、打造长江水运优势
    以打造可靠泊万吨级海轮的现代化港口为目标,加强水运基础设施建设,将长江铜陵段建成“水上高速公路”。增强通航能力,对长江主航道和港口进行疏浚,确保5000吨级船舶长年通航;实施顺安河综合整治及区域开发工程。改善航运装备,调整、优化运力结构,提高技术构成,推进船舶大型化、标准化、专业化进程,按照交通部的统一部署,在淘汰水泥船的基础上,2007年前淘汰挂桨机船。加强港口建设,科学规划和整合港口岸线资源,重点建设外贸集装箱专用泊位、国电铜陵电厂专用码头、循环工业试验园配套码头等一批现代化专业码头,规划建设锚泊基地。到“十一五”末,新增Ⅲ级航道12公里,新增1200万吨及10万TEU的泊位通过能力和5000万吨的锚泊能力,港口货物年吞吐量达3800万吨,船舶标准化率达到70%。
    四、加强交通管理与服务
    完成铜陵综合交通智能化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和应用;研究规划市区轨道交通的技术路线,做好相关前期工作;制定城市公交车辆的准入技术标准,加快老旧车辆的淘汰;制定运输服务标准,改进运输服务水平。   
    专栏6  交通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公路。沿江高速、铜黄高速、铜南宣高速、铜无巢高速公路;铜陵桥南互通-铜陵市区、朱村互通-铜陵市区、钟鸣互通-白杨坡三条高速公路连接线;沿江快速通道一级公路改造工程;“六纵六横”骨干公路改造工程;“村村通”工程。◆铁路。铜九铁路、沿江城际客运铁路、庐铜铁路、地方环城铁路一期工程;铜陵新站。◆港口。大型集装箱码头、横港件杂货码头二期工程;国电铜陵电厂专用及大件码头、循环工业试验园区专用综合码头;锚泊基地。◆航道。长江主航道和港口疏浚工程;顺安河综合整治及区域开发工程。◆过江通道。铜陵长江二桥(公铁两用桥)。
    第十二章 建设现代化城市
    按照“拉开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发展城市交通,改善人居环境”的要求,大规模开发建设新城区,全面完善城市综合功能,彰显城市魅力,全力打造生态山水铜都。“十一五”城市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20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60亿元。到2010年,初步形成“一城三区、一主两副”城市格局,城市人口60万人,建成区面积达到63平方公里,重点推进环天井湖地区、滨江地区、车站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循环经济园区、东部城区、南部城区等区域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道路。以联系三个城区“四纵三横”主次干道为重点,构筑综合城市路网体系,初步形成立体化、便捷化城市交通网络。到“十一五”末,新增城市道路125公里,城市道路面积达到600万平方米。
    ——城市供水。整合城市供水资源,完善城市供水系统,完成县城及重点镇区域供水工程和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工程,新建四水厂一期工程,到2010年,供水综合能力增加到82.5万吨/日。
    ——城乡供电。加快500KV、220KV变电站及输电线路建设,完善电网骨架,基本形成220kV高压送电网双环网络布局;提高110kV高压配电网功能,增强对重大项目、开发园区和中心城镇的支撑作用。继续完善城市10KV、农村35KV配电网,保证农业生产和城乡生活用电。2010年全市统调电量53亿千瓦时,统调最大负荷80万千瓦。
    ——城市供气。实现天然气进铜,完善城市气网,加快重点乡镇供气管网建设,大力发展工业以及第三产业用气。“十一五”末,城市燃气供气能力增加到2亿立方米,基本普及天然气。
    ——城市公交。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工程,提高公交管理水平,乡镇和有条件的中心村交通实施公交化运营,着手规划城市轨道交通。到2010年,公交营运线路达40条,运营线路长500公里,达到10标台/万人的文明城市标准。
    ——城市园林。提高城市绿化水平,加快公园、广场、绿地、湖泊水面和青铜雕塑建设。到“十一五”末,实现公共绿化总面积540万平方米,绿地率35%以上,提高绿化美化水平,实现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目标。
    ——环境卫生。继续完善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70%;加快城市排水管网和重点镇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新建城区实行雨污分流,积极推进城市干渠改造工程建设,逐步完善已建城区排水系统,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建成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厂和危险及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完善城市生活垃圾收集系统,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0%,危险及医疗废物处置率达100%。
    ——环境整治。实施滨江地区环境整治工程,加强工业污染源治理,到2010年,滨江地区环境有明显改观。以天井湖景区为核心,加快环湖地区的开发建设,完成天井湖西湖、北湖改造工程,实施天井湖防护林工程,完成天井湖人居环境示范基地建设。加快老城区的厂矿棚户区开发改造,大力开展城市拆危工程和街区整治工程,彻底拆除主城区违章建筑。继续开展社区环境整治工程,完成15个左右社区整治,全面提升社区居住环境。 
    专栏7  城建基础设施重点工程◆道路:改造铜都大道延伸至东部、南部城区,滨江大道延伸至南部城区;建设梅潭大道、黄山大道、石城大道北段、天山大道、沿新大道、学士路、环城北路、黄海路、隆门路、石门路、铜芜路(东部城区段)、临津路、长江二路等;改造铜官大道(南段)、天山大道南段、铜芜路东段、北京东路等,建设湖东路和余家村立交桥。◆供水:完成县城及重点镇区域供水工程和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工程,新建四水厂一期工程。◆供电:500KV变电所1座;南郊、董店和顺安220KV变电所3座;乌木山、开发区、铜带厂、纺织园、铜陵县、大通等110KV变电所12座。◆供气:实现天然气进铜,完善城市气网,加快重点乡镇供气管网建设。◆公交:公交总场站搬迁及公交场站工程;乡镇和部分中心村“通公交”工程。◆园林。实施螺丝山公园、笔架山公园和板栗山公园整治工程,新建鹞山公园、祠堂湖公园、桥南公园、青年生态园、翠湖公园和临津公园,开工建设滨江广场和乌木山铁路车站站前广场,建成铜陵植物园。◆环卫:新建钟顺污水处理厂一期(5万吨/日)和大通污水处理厂(4万吨/日)工程,建成西湖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新增处理城市污水17万吨/日能力,建设城市生活污泥处理工程,建成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厂和危险及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
    第十三章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城乡一体化是我市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任务。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充分利用我市城市化、工业化水平较高的优势,坚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政府引导、示范带动、农民自愿、全面推进”的原则,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繁荣农村经济、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村文明程度为重点,实施乡(镇)村规划和村容村貌整治、建设“美好家园”行动,加快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努力把我市建成全省城乡统筹发展的示范区。
    一、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体制等综合改革任务,建立农村工作新机制。不断强化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改革乡镇管理体制,推进党政领导合一,选择部分乡镇进行直接选举乡镇长的试点,配套改革村级民主治理模式,采取村党支部与村委会合一制,全面推进村委会主任的直接选举。进一步调整优化农村基础教育布局,改革教育投入机制,到2010年,实现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办学水平现代化和相对均衡化,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积极发展农业保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和就业、失业登记制度。鼓励和支持农民依法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积极支持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为主的股份合作经济,探索建立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市场化流转和土地增值补偿机制。完善对农村困难群体的救助体系,积极发展农村社会保障事业,逐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提高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
    二、加快发展农村经济
    在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同时,着力提升农村二、三产业水平,推动农村经济加快发展。依托特色主导产业,配套发展县(区)域纺织、服装、电子、铜材等企业集群。坚持以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为基础,创建一批“农游合一”的观光、休闲农业示范小区。着力抓好“菜蓝子”工程建设,促进农民致富。积极推广现代流通方式,进一步发展和提升涉农服务业。依托各类劳动服务组织,建立稳定合作关系,积极发展特色劳务,壮大劳务经济。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支农投入,完善农业补贴,形成稳定增长机制。积极运用参股、资助、贴息等多种形式,引导城市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外资等进入农村各个领域,不断壮大县(区)域经济。
    三、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
    加大小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力度,突出抓好以二级城镇为重点的城镇体系规划,完善城镇布局。进一步加大对小城镇建设的扶持力度,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小城镇建设,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增强服务功能。积极推进农村村庄向社区转变,合并小型村,缩减自然村,整治“空心村”,加快中心村建设步伐。逐步取消乡镇建设规划范围内农民宅基地分配制度,统一规划,分区推进。不断深化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以改水、改厕、改线和垃圾集中处理为重点,整治农村环境,美化净化村容镇貌。
    四、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积极发展农村卫生、农村文化等社会事业,保障农民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建立市二级以上医院和乡镇医疗机构共建关系,提高农村的医疗水平,使乡镇预防保健机构、医疗机构覆盖率和达标率均达到100%。大力推进远程教育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加快宽带网络进村入户进程,到2010年,覆盖率达到100%并实现同网同价。到2010年,县图书馆、文化馆,乡镇文化(广播电视)站、村文化室达到省颁标准。加大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以农业生产为重点,继续改造完善农村电网。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到2007年,提前完成村村通油(砼)路工程,到2010年实现每个自然村通砂石公路。结合中小河流治理及塘坝建设,改善农村水环境。结合东部、南部城区建设,完善乡镇供水管网。全面启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到2010年,解决全市10.98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稳步推进农村改厕工作。积极发展秸杆气化、沼气等农村能源项目;利用天然气进铜工程,延伸天然气管网,逐步满足沿线农民的用气需求,改善农村能源条件。
    五、大力培育新型农民
    多渠道、多形式地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实施绿色证书工程,按照农业生产岗位规范要求,加大培训力度,培养更多的农民技术骨干。加强对农村优秀青年进行以科技、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培训,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业大户和农民企业家。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阳光工程”,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农民转产转业的信心和技能,到2010年,培训农村劳动力10万人。   
    专栏8  新农村建设重点工程◆农业产业化经营。建设优质粮棉油、铜陵白姜、凤丹、无公害蔬菜、特色花卉苗木、名优畜禽水产、经济林及用材林基地。完善顺安江南农业大市场、五松瓜果批发市场、隆门白肉批发市场、市蔬菜批发市场等一批市场。培育一批国家和省级农产品品牌。◆农田水利工程。完成江心洲和外滩圩堤防除险加固工程、实施铜陵长江重点河段崩岸治理工程;完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平垸行洪巩固工程;新建和改建一批排涝泵站,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成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土保持生态示范区。◆农业服务体系。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动植物疫病防治和农业社会化管理等农业服务体系;引进新品种100个,推广实用技术100项;实施“农机富民”工程和“安徽农业信息网”、“安徽农网”进村入户工程。◆农村公路。到2007年,提前完成村村通油(砼)路工程,到2010年实现每个自然村通砂石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全市10.98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农村能源。推广农村秸秆气化;以沼气池、改圈、改厕、改厨为基本内容,大力发展农村户用沼气;改造农村生产供电网络。◆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乡镇卫生院设施,健全预防保健机构。◆农村公共文化。实施“杜鹃花”工程,县图书馆,文化馆,乡镇文化(广播电视)站、村文化室达到省颁标准。实施远程教育、广播电视和宽带网络“村村通”工程。◆乡村建设。实施乡(镇)村规划和村容村貌整治、建设“美好家园”行动。
    第十四章 建设数字铜陵
    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基本建立“数字铜陵”框架体系。
    一、加速实现行政管理的电子化和网络化
    建设好市政府门户网站,全面实现各级政府及部门上网工程;建设符合国家电子政务标准的内外网平台,整合基础信息资源,全面开展交互式办公,建成以政府业务流为主线的电子政务系统;重点开发就业保障、信用体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预警等有重大社会影响的综合应用系统,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实施“金卡”工程,完成金融系统联网,实现全市通存通兑通汇和银行卡共享。实施“金保”工程,在全市范围内实行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等保险业务的“五保一卡”。
    二、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和现代化,加快电子信息技术在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应用,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加强信息科研机构的建设,以运用为目标,加强软件的开发与利用。引导各类企业积极参与电子商务,采用全新的经营模式,降低成本,增强活力,参与全球竞争,开拓国际市场。推进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林、水利、气象等农业信息化应用系统的开发与建设,初步形成农业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成高速、大容量的多媒体信息传送网络,连接政务、文化、公共信息等各种资源网,连接教育、金融、商业、娱乐等各种应用系统,并逐步延伸至普通家庭,改变市民的工作及生活方式,使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加强商业、证券、房地产、旅游、人才市场、统计、财税、工商行政、图书情报等重点信息应用系统的建设,使各类传统商业与公共服务加速向电子商务领域拓展。培养一批信息化专业人才,提高计算机的普及率和应用水平。
    三、加强信息网络的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建成空间地理基础平台,建设基础性数据库,实现信息资源的标准化、数字化。完善网络平台,主干传输网络带宽达到320G,出口网络带宽100G以上,宽带光纤骨干网人口覆盖率达90%,宽带光纤接入家庭的普及率达60%,上网企业达90%。开通数字电视。推动互联网、有线电视进村入户。完成无线网络的升级换代。
    第五篇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十五章 构筑循环型产业体系
    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科技为支撑、法律为保障,从企业、产业、社会三个层面展开,以循环型工业建设为龙头,促进生态农业、绿色服务业的发展,加快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和企业建设,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人、社会、自然和谐发展。到2010年,环境绩效明显改善,单位生产总值的工业废水产生量下降到20立方米/万元、工业固废产生量下降到2.5吨/万元、SO2排放强度下降到15kg/万元以下。循环经济理念深入人心,循环经济发展机制和框架初步建立。
    一、实施“321”工程,建设循环型工业
    依据物质代谢、能量梯级利用和污染集中治理的原则,建设三大产业循环链、二大工业示范区,构建一个全市的循环工业网络。在产业层次上,建立以铜矿、硫铁矿、石灰石矿资源为核心的三大产业循环链,在有色、化工、建材、电子、纺织五大行业进一步推广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在区域层次上,以共生企业为主体,以冶金化工、纺织印染、铜延伸加工产业为主导,建设滨江循环经济工业试验园,争取成为国家级示范园区;以发展静脉产业集聚为重点,以化工、建材产业为主体,整合横港扫把沟工业区企业及周边资源,建设横港循环经济工业示范区。在企业层次上,以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企业有色公司和省级试点企业为重点,在全市重要行业开展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和示范项目工作,产生示范带动效应,推进全市循环经济不断向纵深发展。到“十一五”末,主要矿产资源生产率提高20%以上。
    二、实施“123”工程,建设循环型农业
    在区域层次,围绕特色农业、生态养殖、农产品加工、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和新农村模式,建设一个循环型生态农业实验区。在布局方面,在东南部山丘区重点实施生态保护并适度发展生态旅游和生姜、丹皮与苗木花卉等优势产业,规划建设“山丘生态保护区”;在西南部洲圩区重点发展优质粮、油、棉,无公害蔬菜和名特优水产品养殖等优势产业,规划建设“洲圩绿色农业区”。在产业方面,以种养加结合为基础,围绕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形成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三大环节循环利用的产业链。
    三、实施“项目带动”工程,建设循环型服务业
    合理布局和整合城市公共服务资源,加快建设物流园区、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固体危险废物处置中心、污水处理厂、天然气利用、热电联产等公用设施项目,全面实现城市生活污水、垃圾等废弃物集中分类处理,提高城市气化率和集中供热率。加快循环型服务业的建设步伐,大力倡导绿色消费,积极开展绿色学校、绿色工厂、绿色社区建设,积极引导物流、旅游、餐饮等服务业全面参与循环经济建设。
    第十六章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节约优先的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以资源综合利用、集约用地、节能降耗和战略资源控制为重点,在全社会形成节约资源的生产方式;强化节约意识,形成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消费模式。到2010年,工业固废处置利用率达到99%、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65%、工业废水回收利用率达到95%以上、SO2利用率达到90%以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水耗分别为2.7吨标煤/万元和135m3/万元。
    一、提高资源综合利用
    针对我市多种矿产资源共生伴生的特点,改进采、选、冶各环节的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减少资源流失,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推进工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以磷石膏、硫酸渣、粉煤灰三大工业固体废弃物为重点,开发新型建材,提取贵金属,生产钢铁原料。推广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逐步实行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无害化处理,实行综合利用。
    二、开展节能节水节材
    加快技术创新和工艺改造,淘汰落后的工艺、技术和装备,降低单位产品耗能指标。有色、化工、冶金、建材、电力等重点行业的耗能大户要制定相应的节能降耗目标和措施。依法关闭、淘汰能耗高、污染重的小企业,着力降低单位产品能耗指标。推广使用节能建材,发展节能型建筑,降低建筑使用能耗。
    大力推广工业节水设备和工艺,建设农业灌溉节水设施、使用生活节水器具,提高中水使用比例,逐步建立按不同需求分类供水和水价梯级化管理机制。
    加强重点行业原材料消耗管理,积极倡导全社会使用可再生资源产品,减少不可再生资源产品和一次性用品使用。
    三、集约使用土地资源
    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居民向社区集中。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促进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和优化配置,大力开展土地复垦,“十一五”期间,全市通过土地整理与土地复垦开发增加耕地1.5万公亩。在农村,加大耕地的保护力度,实施“村改居、平改楼”、“退宅还田”等工程,减少占用耕地比例,增加耕地面积,全面完成中低产田改造任务,着力提高土地复合利用率和单位土地产出率。
    四、建设节约型城市
    树立节约型意识,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在机关,减少文山会海,规范接待制度,实行“阳光采购”;在企业,加强技术革新和工艺改造,降低单位产品耗能指标,大力发展余热发电及焦炉煤气发电,到“十一五”末,使我市综合利用发电达到5亿千瓦时。在农村,开展秸秆综合利用,推行农资节约,大力推广户用沼气。引导商业和民用节能,采取严格的节约措施,推动新建住宅和公共建筑节能,突出抓好节约用电工作,在全市倡导夏季用电高峰期间室内空调温度提高1-2度;在公用设施、宾馆商厦、居民住宅中推广采用高效节能照明产品,争取实施城市集中供热。
    第十七章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从源头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全面启动生态市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到2010年,城市大气环境质量进一步得到改善,重点污染源得到有效控制,酸雨发生的强度和频率明显降低,生态环境不断趋好。
    一、加强污染治理
    以“三废” 治理为重点,加强环境执法力度,认真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加强对各类排污企业的环境监管,全面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对不能稳定达标或超总量的排污单位限期治理,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污染严重的企业依法采取“关、停、改、转”等措施,重点实施钢铁厂、焦化厂搬迁等环境改造工程,努力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排放。工业企业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完善环境质量公开评价制度;推行企业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规模以上企业通过ISO14000认证的比例达到10%。加大环境执法力度,确保稳定达标排放。统筹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实施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完善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城市生活垃圾收集和处理系统,加快危险及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建设,提高城市垃圾、危险废物、污水处理能力。根本整治餐饮业油烟扰民和燃煤锅炉烟尘污染,切实落实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措施。
    二、保护自然生态
    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控制不合理资源开发活动,切实保护自然生态。建设城市空间“三横两纵”的生态廊道,扩建铜都和十里长冲森林公园,加快天井湖、西湖、白浪湖、天目湖的综合开发与整治,建设城区景观新亮点。规划建设沿江和东湖湿地,加强长江防护林、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等林业生态体系建设,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加强采空区、塌陷区治理,恢复整治矿山生态环境。规范矿山开采行为,科学设定可采区、限采区和禁采区,建立矿山生态恢复补偿机制。
    专栏9  循环经济、节能和环境治理重点工程◆循环经济园区建设。建设滨江循环经济工业试验园、横港循环经济工业示范区和城山农业循环经济生态农业试验园。◆循环经济示范企业、示范项目建设。支持铜陵有色公司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在化工、建材、电子、纺织等行业选择一批重点企业开展循环经济试点。◆重点工业行业和企业节能。鼓励有色、铜化、铜钢、焦化等用电用煤大户,电力、水泥、纺织等行业开展节能降耗。◆节能技术改造。推广节能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改造大型工矿电机、低效锅炉和水泥窑磨等。◆运输节能。加快淘汰老旧车辆和船舶。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鼓励使用节能、清洁燃料的汽车,鼓励节能农业机械推广应用。◆建筑节能。新建建筑严格实施节能50%的设计标准;鼓励使用太阳能;鼓励采用高效照明电器和变频节电技术,实施“绿色照明”工程。◆商业和民用节能。支持节能产品销售,促进高效节能产品研发和推广。在公用设施、宾馆商厦等场所应用高效节能产品,鼓励节能、节水的消费行为。◆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广太阳能、风能利用,发展生物质能源。发展沼气和秸秆气化。◆加强能源管理。推行分时用电,对高能耗重点企业实行重点监管。依法加强计量器具的管理,定期检测,促进节能、节水。◆流域治理。玉带河、钟仓河、红星河、顺安河等流域水污染治理。◆粉尘烟气治理。铜陵发电厂老机组脱硫、焦化脱硫、制酸尾气治理和锅炉改造;小水泥关停并转;铜钢搬迁治理等。◆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建成西湖污水处理厂一期、开工建设大通污水处理厂、钟顺污水处理厂、西湖污水处理厂二期,建设城市生活污泥处理工程;建成危险废物处置中心。
    第六篇  坚持深化改革,提高开放水平
    第十八章 深化体制改革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力争在行政管理体制、产权制度、市场体系等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上取得突破,形成更具活力、更加有利于推进跨越式发展的体制机制。
    一、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进一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把行政管理的重点转到制度建设、规划编制、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政策制定以及统筹协调上来。减少对具体经济活动的干预,强化市场主体地位,加强对市场的监管,保证良好的经济发展秩序。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优化组织结构,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基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完善政府投资决策程序,采取专家论证、市民听证的办法,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程序,实行责任追究制;加强政策投资项目监管力度,完善政府投资管理办法,实行“代建制”和项目后评估制;健全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备案制,建立以规划为依据,以土地和环保为约束,与金融、财政、税收等密切配合的投资调控体系。
    二、建立统一的现代市场体系
    改革城乡分割的市场管理体制。加快培育土地、技术和劳动力等要素市场,规范发展各类中介组织。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打破市场地区垄断,规范土地、岸线、矿产等重要资源和产权交易行为,完善商品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促进资源合理流动和科学配置。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三、全面建立现代产权制度
    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推进公司制改革,加速与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开展多种形式的合资合作和战略性重组,进一步增强竞争力。在竞争性行业中,鼓励国有资本逐步退出控股地位。全面完成国有工业、交通市政、商贸流通、农林等企业的改制重组工作,完成国有集体职工身份置换,解决其它改革遗留问题。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科学界定国有资产经营预算制度,对大企业实行国有资产授权管理,盘活国有存量资产。继续深化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到2010年,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
    四、深化财政体制改革
    根据事权与财权相对称的原则,合理界定各级政府财政责任;实施县乡财政振兴工程,加大对县乡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建立公共财政,改善财政支出结构。继续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
    五、分类推进各项社会事业改革
    平稳有序地推进卫生、科研、教育等事业单位改革,建立新型法人治理结构、竞争性劳动人事制度和有效的激励约束制度,实现政事、政企分开和管、办分离,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满足公共服务需要、精简高效的现代事业组织体系。改革科技管理体制,应用技术开发研究机构全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基础性、公益性科研机构建立现代院所制度。加快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教育投入体制,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鼓励社会资金投入,促进民办教育的发展。推进城市医疗体制改革,实行医药分开,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专栏10  重大改革安排
    改革领域 改   革   任   务
    行政管理体制 健全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制和备案制;建立政府投资项目决策咨询和责任追究制;实行执法责任追究制;完善行政赔偿制度。
    市场体系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促进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发展资本市场,完善相关配套措施;进一步推进土地市场建设;继续完善人才与劳动力市场;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产权制度 健全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以及企业重大决策失误追究等制度;完成中小国有企业特别是商贸运输和公用企业改革任务;完成国有企业政策性关破工作;推进国有企业股权分置改革;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在经济中的比重;建立国有非经营性资产和自然资源、资产监管机制。
    财税体制 推行公共财政,完善预算编制、执行的制衡机制;完善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实现全口径预算管理;实现增值税转型和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并轨;
    社会事业 制定并实施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方案;
    农村改革 基本完成乡镇机构改革;基本完成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完成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完善农村土地经营制度;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第十九章 提高开放水平
    贯彻东向发展战略,加快融入长三角,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国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到2010年,进出口总额达21亿美元;五年累计利用内资300亿元,利用外资10亿美元。
    一、实施东向发展战略
    紧紧抓住长三角地区资本外溢和产业转移的趋势,贯彻实施东向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我市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在观念、体制、产业、交通等各层面上,实现与长三角的全面对接。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培育企业家群体为支撑,全方位融入长三角,促进双向互动发展。加快建设“对接长三角”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变区位优势为发展强势。以长三角为主攻方向,变被动承接辐射为主动出击招商,积极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优化产业布局,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使长三角成为重要的产品销售市场、对外投资和引进内资的主攻方向和开拓国际市场的主要平台。
    二、提高“引进来”水平
    坚持利用外资与利用内资并举,注重引进世界500强、国内行业排头兵和长三角地区优势企业,促进我市优势骨干企业资产战略性重组。坚持引资规模和引资质量并重,不断优化引资结构,更加注重牵引力强、带动性大的重大项目招商,促进相关配套项目跟进,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提高招商质量和效益。在不断扩大直接利用外资规模的同时,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汇率变化趋势,拓展间接利用外资的新领域。认真组织好各类招商活动,改进招商方式。办好青铜文化博览会,形成特色,打造品牌。高度重视引技、引智等工作。健全工作机制,提高服务水平,优化引资环境。
    三、加快“走出去”步伐
    支持骨干企业发挥比较优势,对外投资,开发利用国内外铜矿、磷矿、煤矿等资源,实施战略资源控制。鼓励企业赴海外投资办厂,发展境外加工贸易,开拓海外市场。积极发展对外劳务输出,扩大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支持优势企业通过合资、合作、并购重组等多种形式实施有效扩张,提高行业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支持科技、教育、文化和卫生等行业对外合作和交流。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积极争取跨江发展,与沿江城市共同打造城市群,充分发挥铜陵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辐射带动作用。
    四、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努力适应加入WTO过渡期结束后的新变化,推动贸易方式和市场多元化,巩固和发展传统市场,着重拓展新兴市场。坚持以质取胜,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出口商品附加值。加快培育外贸进出口企业,大力扶持电子基础材料、纺织服装、建材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着力支持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产品出口。提高加工贸易的增值水平与带动能力,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进一步优化进口产品结构,组织好急需的铜矿、化工等重要原材料、关键技术和重大设备进口。提高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和规避外贸风险的能力,加强防范和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及反倾销知识的培训和宣传,引导企业快速反应。抓好口岸建设,提高通关通检能力。
    五、加强开发园区建设
    按照“用地集约、企业集群、产业集聚”的要求,多渠道筹资,加快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创新开发区运作机制,引导业主提高单位土地面积投资强度,推进开发区规范有序健康快速地发展。高标准规划,形成错位发展、各具特色的园区布局:铜陵经济开发区以铜深加工、纺织服装和电子材料为主导;循环经济园区以冶金化工为重点;大桥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高科技产业,物流商贸业及其相关产业;金桥经济开发区重点培育汽车零配件、特色农产品等加工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狮子山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服装加工、机械设备加工制造和食品加工业。到“十一五”末,四大开发区工业总产值力争达到50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0亿元,实现利税30亿元。
    第七篇  突出科教优先,实施人才强市战略
    第二十章 优先发展科技事业
    积极推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使科学技术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全面提高我市的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
    一、加快企业技术创新工程建设
    积极推动企业成为技术进步和创新的主体,大力促进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发挥国家铜铅锌及其金属制品检验检测中心作用,建成中科院(铜陵)循环经济工程技术中心、有色公司技术中心、铜峰公司技术中心等4—5个国家级研发、检测中心,建成15—20个省级研发中心,推动我市大型企业或集团成为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力量。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整合科技资源,把体制改革、政策配套与技术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企业自主创新机制。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高专利行政执法能力。“十一五”期间专利申请年均增长30%以上。
    二、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中介机构
    积极推动技术创新中介服务机构的改革和发展,建立健全创新支持服务体系。采取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开放服务方式,按照产业集聚发展的要求,重点支持建立一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促进各类技术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形成各类服务机构广泛参与、协同配合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支持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和生产力促进中心的作用,提高孵化科技型小企业和培育科技企业家的能力。
    三、进一步增加科技投入
    逐步建立以政府投资为引导、企业投资为主体、社会资金共同参与的多渠道科技投入机制,加大科技投入。积极探索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机制,进一步完善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和中小科技企业风险投资基金,建立补偿机制,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加强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普及与推广,进一步巩固科普基地建设和科普网络建设,大力开展科普活动,提高全市人民的科学素养。切实加强引导,繁荣哲学社会科学。 
    专栏11  科技创新重点项目与高技术产业化重大专项◆重大行业共性与关键技术。重点攻克铜精深加工技术,电子材料与新型元器件关键技术,精细化工产品关键技术,印染后整理技术,粉末技术,生物医药技术,系统集成技术,清洁生产、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关键技术。◆重大科研专项。实施铜材深加工、集成电路装备国产化研究、电子材料及元器件、大型智能化装备、循环经济关键技术研究、制造业信息化六大专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科大——铜陵科技创业园二期工程(软件园、留学生园)。◆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国家及省工程研究中心,支持建设企业技术中心。◆电子材料与新型元器件专项。建设电子材料示范工程,支持重要元器件产业化。◆集成电路和软件专项。促进集成电路封装系统产业化,支持软件开发。◆信息服务与安全专项。建设各类信息资源库,建设信息安全基础设施,推进各类信息安全产品产业化。◆新材料专项。建设各类高性能新型材料产业化示范工程。◆新能源专项。推进太阳能、生物质能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化。◆生物医药专项。完善医药生产体系,提高新药创制能力,建设重大生物医药示范工程。◆现代农业专项。培育一批优质高产农作物品种、畜禽品种和重要林木品种并实现产业化。◆智能交通系统研发与产业化。
    第二十一章 构建全民教育体系
    继续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积极调整教育结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到2010年,初步形成全民终身教育体系。
    多渠道、多形式地发展幼儿教育,逐步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的学前教育网络,到2010年,全市学前幼儿三年入园率80%以上。
    积极推进教育均衡发展,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中小学布局,加强薄弱学校的建设,全面完成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逐步缩小城乡、校际之间的教育差距,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到2007年,全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杂费,农村贫困家庭和城市低保家庭学生享有免费提供的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活费,逐步实现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所有的杂费,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成果。到2010年,城市和农村适龄儿童小学入学率均达到100%,初中入学率分别达到100%和98%,初中在校生巩固率均达99%。
    提升高中教育的普及水平,加大对农村高中教育的支持力度,拓展优质高中教育资源,县一中进入省级示范高中行列。到2010年,全市优质高中在校生占高中在校生60%以上,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完成铜陵学院新校区建设,支持其向综合型大学发展。全力办好地方高等院校。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整合职教资源,完成铜陵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改善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办学条件,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向职教园区集中,打造皖中南职业教育基地。到2010年,职业教育在校生超过3万人,
    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建设一批具有较高水准的学习型组织,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建立覆盖全社会、开放式的全民学习教育培训网络和比较完备的制度保障体系。完善远程教育体系,发展网络教育、电化教学、广播电视教学。易地建设市委党校,适时搬迁铜陵广播电视大学。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资特别是农村师资水平。创新教育投入机制,依法鼓励社会力量办学,积极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以满足不同人群对教育的需求。 
    专栏12  教育发展重点工程◆农村教育。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农村远程教育达到省Ⅱ类标准,全部消除D级危房,建立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投资长效机制。◆高中教育。提升高中教育普及水平;建设正阳中学、田家炳中学;县一中进入省级示范高中行列。◆职业教育。整合职教资源,建设皖中南职业教育基地。◆成人教育。建设网络大学,搬迁市委党校。◆高等教育。完善铜陵学院新区建设;办好地方高等院校。
    第二十二章 实施人才工程
    坚持以人为本和党管人才原则,加快推进人才强市战略。到2010年,全市各类专业人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达到70%以上,高层次人才比例达到10%,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有新的提高,人才的全面发展提升到新的水平,为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
    一、建立多层次人才队伍
    以高层次、高技能和实用人才为重点,以能力建设为核心,采用多种模式,实施大规模优秀人才培养工程,优化人才结构,着力培养一批优秀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以及经济建设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
    二、坚持引才和引智并举
    建立灵活高效的人才汇聚机制,加强博士后工作站、各类研发中心和经济园区等人才载体建设;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制定《铜陵市引进高层次人才规定》;鼓励各类人才来我市从事兼职、讲学、技术入股和智力服务。
    三、完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各类人才作用,建立健全社会化人才评价机制和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完善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和公务员录用制度;推进国有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分配激励机制;充分开发和利用现有人才资源。
    四、优化人才环境
    加强人才统计和需求预测;加强人才市场体系建设;优化人才服务环境;建立健全人才保障制度;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人才工作,加大人才资源开发投入力度,为人才全面发展提供良好条件。
    第八篇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第二十三章 努力改善人民生活
    坚持以人为本,围绕扩大就业、增加收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公共福利水平、帮扶社会弱势群体、改善生活质量,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使经济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惠及全体市民。
    一、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切实把就业放在突出位置,不断扩大就业规模,促进就业结构优化,控制城镇失业率。
    调整经济结构,通过加快发展,增加就业岗位。注重结构调整与扩大就业的有机结合,努力拓展不同产业的就业空间,重点促进第三产业发展,鼓励和支持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兼备的行业发展,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创造就业岗位。
    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大力开展职业培训。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和信息网络,统筹管理城乡劳动力资源和就业工作。推进就业服务的制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提高公共就业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建立和完善失业登记、困难群体就业帮扶等各项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发展各种专业性职业中介机构等社会化服务组织,鼓励社会各类职业中介机构为劳动者提供诚信、有效的就业服务。依托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进一步向就业困难对象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和公益性岗位援助。建立政府扶助、社会参与的职业技能培训机制,广泛发动全社会教育培训资源,为城乡劳动者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培训,并积极推行创业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完善对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的就业援助制度。
    构建创业平台,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加强引导,转变就业观念,在全社会形成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和支持创业、服务创业的浓厚氛围。积极扶持再就业创业园区建设,为创业者提供创业指导、项目开发、小额担保贷款、跟踪扶持等“一条龙”服务。实施街道社区组织起来就业,积极推进灵活就业,促进各种形式就业。
    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保持劳动关系和谐稳定。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加强劳动合同管理,进一步规范企业用工行为,鼓励企业增加就业岗位。积极推进各类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建立集体协商机制,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
    到2010年,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调节、劳动者自主择业的新型就业机制,“十一五”期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10万个。
    二、加强企业收入分配宏观调控
    注重就业机会和分配过程的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强化对分配结果的监管。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逐步解决部门、行业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积极推进国有单位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工资收入分配规则和监管机制,规范国有企业经营者的薪酬制度,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继续完善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和人工成本信息指导等项制度,合理确定最低工资标准,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完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禁止拖欠、克扣工资等侵害员工利益行为,切实保障并逐步提高低收入劳动者工资水平。
    三、建立健全社会保险制度
    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适应城镇各类就业人员的养老保险制度,逐步提升基础养老金部分的统筹层次,坚持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逐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帐户,支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制度,大力推进事业单位养老制度改革。健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逐步建立适合不同人群特点和满足多层次医疗需求的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失业保险制度,提高失业保险基金的统筹互济能力。加快工伤保险制度建设,建立市级工伤保险储备金制度。建立健全生育保险制度。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积极拓展城镇非公有制企业、个体劳动者的养老保险参保面,逐步将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失业保险覆盖范围,着力解决好未参保困难企业职工和退休人员医疗保险问题,积极做好城镇职工家属和在校大学生医疗保障的试点工作。以被征地农民、进城务工农民为重点对象,积极稳妥扩大农村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逐步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的发展。积极发展商业保险。实施“金保工程”,建成劳动保障管理信息系统,形成全市统一的“同人同城同库”信息平台。到2010年,基本医疗保险保持在95%以上;基本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参保率在95%以上,比“十五”末提高5个百分点;工伤保险覆盖面达95%以上,比“十五”末提高35个百分点;女工生育保险参保率达85%以上;基金征缴率保持在90%以上。
    四、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
    围绕城乡低保、农村五保、贫困残疾人、困难户、灾民、优抚对象以及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等救助对象,着力完善城乡救助体系。规范和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提高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形成城乡一体,标准有别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城市廉租住房制度,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居住条件。增加教育援助投入,保障贫困家庭子女平等享受教育的权利。实施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基本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的大病医疗难问题。到2010年在全市基本建立起以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为基础,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为辅助,其他救助、救济和社会帮扶为补充,政府责任明确,社会广泛参与,多层次、全覆盖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
    五、进一步完善社会福利体系
    建立适应社会需要、标准有别、层次不同的社会福利服务网络。加强儿童福利院的建设和管理,进一步提高儿童的养育水平,多种方式安置孤残儿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加快老年社会事业发展,探索多种形式的养老途径,建立多层次的老年福利服务方式。改造市社会福利院,建成老年公寓二期工程,每个街道至少设立一处拥有30张以上床位的老年福利设施。到2010年,每百名老年人拥有社会福利床位达到1.7张。完善“五保”供养制度,提高供养水平。积极发展残疾人事业,切实帮助残疾人解决康复和就学、就业困难等问题,努力改善残疾人的生产、生活状况,残有所助。鼓励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事业。
    六、加强社区建设
    以服务居民为宗旨,以提高生活品质为目标,完善居民自治,构建和谐社区,建设学习型社区,形成政府领导、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社区共建格局。加快社区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拓展社区服务领域,健全社区服务体系和功能,形成功能完善的社会化服务网络。切实加强社区居民自治工作,健全和完善社区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制度。到2010年,社区居委会直选率70%以上。
    第二十四章 加强文化建设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加快发展和调整结构并重,大众文化和特色文化兼蓄,市场调节和政府推动并举,发展大文化,形成大产业。
    一、发展文化事业
    弘扬铜文化,吸收多元文化精粹,打造艺术精品。加强以大通为代表的民俗文化和地域文化研究。繁荣社区、企业、校园和广场等群众性文化。提高城市文化品味,按照打造中国生态山水铜都的要求,兴建一批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文化基础设施。推进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施“杜鹃花”计划,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健全四级文化网络,加快市县区图书馆、文化馆(站)的建设,建成县(区)图书馆、文化馆,实现每个社区(行政村)有一个图书阅览室和文化活动室。加强新时期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积极推动理论创新。重视广播电视、报纸、新闻、档案、修志等事业建设。加大对宣传的文化事业特别是阵地建设的投入,逐步形成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二、培育文化产业
    引进市场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资文化产业,从竞争方式、资本投入、管理模式、技术创新、政策措施等方面,促进文化产业向开放性、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模式转换。整合和激活现有文化资源,组建报业集团和传媒集团,力争在影视剧制作上有所突破。吸引各类投资主体来铜兴办艺术教育培训。探索鼓励文企联姻等多渠道筹资机制办好青铜文化博览会等各类文化节庆活动。力争到2010年全市拥有营业收入超亿元的大型文化企业1-2家,产值过千万元的企业3-5家。
    第二十五章 着力发展体育事业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城乡参加经常性体育锻炼的人口达到50%,着力增强青少年学生体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力争在省十一运会上争先进位,在省十二运会上金牌或总分进入前六名。加强城乡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临津网球中心、乌木山射击场、大通水上运动基地、铜都广场训练基地、店门口体育活动基地、东湖休闲体育运动基地、天井湖车类运动基地等七大体育基地,城市人口占有公共体育设施用地达到人均0.8平方米。引进各类高水平的体育表演赛事,举办2-3次全国性体育竞赛。推进体育由事业型、公益型向经营型转变,大力发展体育产业,扩大体育消费,体育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
    第二十六章 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加强公共卫生和医疗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覆盖城乡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合理确定公立医疗机构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加强城区医疗机构内涵建设,提高医疗水平和科研能力。支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适应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依托现有的卫生资源,建设1-2所融老年医疗、康复、保健于一体的医疗卫生机构。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逐步建立结构适宜、功能完善、规模适度、经济有效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形成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组织合理分工的城镇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大对农村卫生的投入,支持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乡镇卫生院改造工程,到“十一五”末,乡镇卫生院房屋、设备全部达到国家标准,建立具有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功能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巩固和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逐步提高统筹标准和保障水平,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市区参保率达95%以上。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健康意识。加强血防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控制血吸虫病的传播,2008年达到疫情控制标准。加强职业病的防治,做好艾滋病、结核病、乙型肝炎等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争创国家卫生城市。
    第二十七章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落实安全责任制。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加强安全监管监察,加大安全执法力度,建立严格的安全生产问责制,厉行责任追究,综合运用经济处罚、行政处罚和法律手段,依法严肃处理安全责任事故。加强安全生产设施建设,强化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切实抓好中小矿山和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有效遏制重大事故的发生。加强水陆交通安全监管,增强全社会道路交通安全意识,杜绝非法渡运,减少交通事故。安全生产状况保持全省先进水平。
    强化对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等的监管。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行为,强化药品生产经营监管,整顿和规范药品流通行为,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加强气象信息对社会安全的保障能力,基本形成完善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加快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地震监测预报水平。
    加快建立综合性防灾救援体系。重点建立健全快捷的灾情信息系统,高效的现场救灾组织协调系统,通畅的应急通讯指挥系统,有力的救灾物质运转系统,及时的应急资金保障系统,有效的社会动员支持系统,完备的灾害评估系统以及健全的防灾减灾系统。
    增强全民国防意识,深入开展“双拥”活动,加强人防工程建设,强化战备交通网络,建立应急物资人员保障储备,增强国防意识,提高国防动员能力。
    第二十八章 加强人口及计划生育工作
    深化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加快建立和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管理、优质服务、综合治理、群众参与、政策推动的工作新机制,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全面实施出生人口缺陷干预工程,逐步实行免费婚前检查,继续实施“少生快富工程”和“关爱女孩工程”,有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加强综合治理,依法规范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管理和服务。加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健全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完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的奖励扶助制度。全市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保持在95%以上。
    切实保护妇女儿童权益。推动妇女充分参与经济和社会发展,使男女平等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领域进一步得到实现。提高妇女整体素质,提高妇女生活质量,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坚持“儿童优先”原则,保障儿童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的权利,促进儿童身心健康,优化儿童成长环境,提高儿童整体素质。建成县区妇女儿童活动阵地,使我市妇女和儿童主要发展指标达到全省先进水平。
    第二十九章 建设信用铜陵
    全面推进以政府信用为先导、企业信用为重点、个人信用为基础的三大信用主体建设,建立政务信息公开披露体系、同业自律维权体系、企业自我内控体系和社会信用服务四大体系为支撑的“信用铜陵”框架,促进全社会形成讲诚信、守信用的良好风尚。
    建设信用政府,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责任追究制;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决策听证、信息公开、服务承诺等制度,提高政府的公信度。规范企业信用,引导企业加强内部信用建设,推广标准化体系、计量检测体系、质量保证体系,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强行业自律,推进企业联合征信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评价体系,提升企业信用等级。建立个人信用,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大诚信教育力度,普及信用知识,增强信用观念,强化诚信意识;加快个人信用征信服务系统建设,建立健全个人信用数据库。
    到2010年,全市80%的企业建立信用管理制度,90%以上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列入企业联合征信范围,个人信用入库数达到30万。 
    专栏13  公共服务重点工程◆社会救助。建立城乡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社会福利。社会福利院、社区福利设施、农村敬老院、儿童福利院、老年公寓二期等。◆公共卫生。建设老年康复医疗机构,新建和改建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5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改造农村乡镇卫生院。◆公共文化。建设铜陵博物馆,加强文物保护,建设社区(行政村)文化活动室。◆体育事业。建设市中心体育公园、祠堂湖、天井湖、乌木山和临津体育公园;完善社区体育设施;加强农村体育设施建设。◆社区服务。新建和改建一批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站。◆劳动保障。建设金保工程。◆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建设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防灾减灾。建设中尺度监测预警及防洪保安气象保障工程和市地震信息中心。◆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治理尾矿、危库、险库和危险性较大的病库,搬迁城区内安全距离不达标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和储存企业,消除重大灾害隐患。◆灾害应急救援。建设综合性灾害应急救援体系。
    第九篇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进民主法制进程
    第三十章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建设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正公平的法治环境、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贯彻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努力提高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方位地推进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社区等创建活动,积极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社会风气,提高城乡文明程度,提高城乡居民科学文化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第三十一章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各级政府都要自觉接受同级人大的监督,主动听取政协和各社会团体的意见。做好信访工作,畅通诉求渠道,完善社会利益协调和社会纠纷调处机制。进一步发挥工、青、妇等群众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切实做好民族、宗教和侨务工作。建立健全科学决策、民主监督的程序和制度,积极推进政务公开。推进政府工作法制化,依法行政,建设法制政府。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搞好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大力推行廉政文化建设,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到2010年,基本建立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推进司法改革,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支持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强化司法保障和法律监督。大力开展“五五”普法和依法治市工作,增强公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完善司法援助体系。加大政法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建设高素质的政法队伍。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决打击各类严重破坏经济建设和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犯罪活动,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切实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遏制和减少重大案件和多发性案件的发生,维护社会安定。加强治安防范工作,提高对突发性事件的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
    第十篇  制定保障措施,努力实现规划目标
    第三十二章 加强领导和协调
    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必须制定保障措施。各级政府要切实转变职能,正确履行职责,为规划实施创造良好环境。
    一、强化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不断提高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市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及时制定政策
    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加强学习和研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或国家、省里的规定,结合实际,及时制定各项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保障本《纲要》和其它各专项规划的实施。
    三、营造良好环境
    要进一步加快行政体制改革,激发发展的活力。要强化工商管理和技术监督,促进公平竞争,提高产品质量。要整肃信用秩序,保护知识产权。要确保公正执法,维护各方合法权益。要努力改善服务,公务员要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四、协调经济运行。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要求的协调机制。对煤、电、油、运、水、气等关系经济运行和人民生活的关键环节,要制定专项保障预案,明确责任,确保正常运行。要及时协调解决并落实有关措施,积极应对市场运行中出现的供需和价格波动,确保生产生活正常稳定。
    五、加强项目管理
    按照“动态管理、滚动发展、保持增量”的要求,以规划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及其取向,研究和储备牵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项目。完善重点建设项目市领导联系制度、调度例会制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制度,协调解决项目审批、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对重点建设项目进行全过程严格考核,支持重点项目建设。
    六、拓宽融资渠道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企业融资的引导和支持。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各类专项资金支持,努力扩大国家政策性金融贷款规模。积极帮助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协调银企关系,鼓励风险投资,规范民间融资。加强利用外资工作。
    第三十三章 保障规划实施
    一、规划的权威性
    本《纲要》是由市人民政府编制,并经过市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十一五”规划体系的各项专业规划应当与《纲要》相衔接。政府各部门在制定规划、计划或设立项目时,应当与《纲要》相衔接,年度计划要保证《纲要》的分解落实。
    二、规划的执行与监督
    “十一五”其它专项规划由市发展和改革部门组织专家审查,经市政府批准后,纳入“十一五”规划体系。政府按照规划内容分解年度目标,并将相关内容纳入政府岗位责任制目标考核。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对《纲要》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三、规划的宣传与群众参与
    《纲要》和相关专业规划在制定过程中必须公开听取市民、专家和有关单位的意见与建议。要广泛宣传规划的内容和意义,增强全体市民的规划意识,自觉参与规划实施,保证规划目标顺利实现。市民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了解《纲要》内容和实施情况。
    四、规划的分析与评估
    市发展和改革部门要对《纲要》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监测,分析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特别要加强对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居民收入、失业率等主要目标的监测预警,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各相关部门对本领域的重要目标也要建立动态跟踪,及时分析和预测发展趋势。在“十一五”规划实施过程中,要进行中期评估,并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
    五、规划的协调、修订与完善
    对跨区域、跨部门,关系到社会全局的重大问题,市发展和改革部门要及时与相关部门做好衔接协调工作。在《纲要》实施过程中,如遇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由于其它不可预见因素,使《纲要》目标无法实现时,市政府要及时提出调整方案和修改意见,报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后实施。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做好这五年的工作,对于推动我市城市转型,实现率先崛起、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全市人民要在中共铜陵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团结拼搏,奋力争先,为顺利实现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