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来源:安徽省人民政府 更新时间:2012-04-14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我市加快现代化大城市建设的关键阶段。科学编制并有效实施“十一五”规划,对统一思想,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奋力崛起,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基本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发展基础与宏观环境

   “十五”以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进展,经济结构明显改善,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综合实力日益增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发展基础更加稳固,经济社会发展由基本小康加速向全面小康迈进。

  (一)“十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1、经济实力明显增强。预计“十五”末,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近 700亿元,年均增长 15%以上,高于“十五”计划5个百分点,占全省的比重提高约2.3个百分点;财政收入近13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高于计划11个百分点,五年翻了一番半;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900美元左右。
  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预计“十五”时期,三次产业年均分别增长8%、16%、13.6%,比例调整为9∶51∶40。与2000年相比,第一产业下降2.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2.4个百分点。工业在经济增长中的主导作用增强,特别是以制造装备工业为标志的重工业规模进一步壮大,在规模以上工业中的比重由2000年的57%上升到2004年的64%。汽车及工程机械、家用电器、化工及新型建材三大支柱产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4%,产业集聚度明显提高。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围绕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优质化,2004年省级龙头企业发展到15家,省名牌农产品达21个。养殖业、粮油业、蔬菜业和林业四大主导产业区域化布局加快形成,各类农业产业园区、产业带初显规模优势。服务业发展有新的突破,现代物流、旅游、会展、房地产、金融保险、中介服务、教育文化产业、社区服务业等新兴服务业蓬勃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制造加工业、现代服务业和城郊型农业竞相发展的产业新格局。
  3、园区作用日趋显现。经过“十五”的快速发展,我市开发区、县区工业园区已成为全市土地集约化程度较高、现代制造业相对集中、创新优势明显、产业集聚效应相对突出的经济区域,成为全市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增长点。目前,园区经济已占全市经济总量的 40%左右,经济增长的支撑力和承载力不断增强。
  4、县域经济加速发展。“十五”以来,三县经济呈现快速发展、大步进位的良好态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园区工业成为引领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主导力量,县域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二产比重上升了14.7个百分点。2004县域生产总值实现128.6亿元,年均增长16%,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县域整体实力进一步增强,肥西、肥东发展综合指数位居全省前10位,长丰跃居中上游,县域经济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5、科技创新成效显著。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开发区,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全面展开,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高,高新技术风险投资机制逐步形成,产学研结合能力增强,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加快,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已达260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59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预计超过百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17%左右。
  6、改革开放纵深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企业的组织结构和所有制形式发生重大变化,产权关系更加明晰,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企业机制优势日益明显。农村税费改革进一步深化,取消农业税,基本完成乡镇产权制度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事业单位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等稳步推进。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将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开放格局初步形成。五年累计引进外资13亿美元。市场经济体系不断完善。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显著增强。
  7、统筹发展成效初显。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稳步发展,全面实现教育“两基”达标,市区高中普及率达96%,三县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达96.9%。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立健全了全市医疗保障、预防保健、卫生监督三大服务体系。开展了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推进了农村卫生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一批社会事业项目建成并发挥效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得到加强,加快了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了环境检测和执法力度,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可持续发展不断推进,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
  8、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保障标准逐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分别增长9%。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步伐加快,住房、汽车、旅游、教育等成为消费热点,公共服务不断加强。
  “十五”时期的发展表明,我市经济进入了新一轮增长周期的上升阶段。这一快速增长时期,市场推动的力量明显增强,经济自主增长的机制开始形成,投资与消费互动作用逐步显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

  (二)“十一五”时期发展环境
  未来五年,是我国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增强,国际国内生产要素重组和产业转移加快,是不可多得的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总的环境有利于合肥抢抓机遇、加快发展。
  1、国际国内资本、技术加速转移。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国际资本、技术、商品交流日趋频繁,加工制造业和服务业将加速向我国转移。沿海地区的相关产业和资本也将随产业升级加速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尤其是毗邻的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和资本外溢趋势日渐明显。这有利于我市从外部获得更多短缺要素,更好地承接产业、资本转移。
  2、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随着2003年我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标志着我国经济已站到一个新的战略起点,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推进,“重化工业化”特征日益明显,居民消费结构加速升级,以市场为基础的增长机制的作用进一步显现,经济增长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把握好新阶段的发展规律和特征,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3、中部崛起战略开始实施。国家已明确推进中部崛起,将在发展政策、资金和重大项目布局等方面给予倾斜。省委、省政府要求“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并支持合肥“全面提升全省经济中心地位”。这将进一步拓宽我市区域合作和发展空间,更多地获得国内分工利益和更好地发挥“后发优势”。
  4、区位优势进一步提升。作为长三角近邻和纵深腹地,随着合宁、合武高速铁路和合铜黄、合六叶、合淮阜高速公路的建设,全国内河航运重要港口的定位,机场的迁建和升级,将使我市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凸显,为我市加强对外联系和区域合作,加快融入长三角,增强城市集聚力,提供十分有利的条件。
  5、科教优势进一步显现。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背景下,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生物科技孕育着新的突破,我市科教资源丰富,作为全国首个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和重要科教基地,科技创新步伐进一步加快,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产学研一体化加速推进,有利于我市快速提升核心竞争力。
  6、产业优势明显增强。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我市汽车及工程机械、家用电器、化工及新型建材三大支柱产业实力不断增强。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和新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迅速成长。传统产业基础更加扎实,新兴产业规模加速扩张,整体产业实力不断提升。经济自主增长机制开始形成。
  7、消费结构加速升级。国家把扩大国内需求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立足点和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着力点,流通和消费环境将进一步改善。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群体将迅速扩大,消费结构加速升级,将给产业和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需求空间。
  8、发展氛围日渐浓厚。在沿海发达地区加速发展、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的区域竞争态势中,全市上下进一步增强了“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只争朝夕、加快发展、奋力崛起、勇当先锋的思想更加统一。这种人心思上、向上、求上的良好氛围,将为我市今后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十一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有较强的基础和动力,但是也面临着许多困难、更多考验和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是“矛盾凸显期”。
  1、区域竞争日趋激烈。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国际贸易摩擦和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因素增多,城市间、产业间的资金、人才等发展要素和市场空间的竞争加剧,如果不能积极应对挑战,加快改革和发展步伐,将影响全市总体竞争力的提升。
  2、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我市工业化、城镇化整体水平不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二元结构矛盾仍然突出;县域经济规模不大,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有限;民营经济总量偏小,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滞后,资本要素市场发育不足。
  3、资源性约束矛盾加剧。目前,我市无论是城市规模,还是经济总量都偏小,整体发展尚处于外延扩张阶段,对投资的依赖性较强。特别是今后一段时期,是我市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加速推进时期,也是资源消耗强度很大的时期,一些重要资源的供给面临制约,环境约束不断硬化,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任重道远。
  4、构建和谐社会任务艰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社会就业压力加大,保障体系不够健全,保障任务艰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统筹发展和维护社会公平的压力增大。

  总之,“十一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既面临难得的战略机遇,也面临较为严峻挑战,必须不断增强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不断强化“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的意识,居安思危,团结拼搏,谋求新发展,实现新跨越,为全省发展多做贡献。

  二、总体思路与奋斗目标

  “十一五”时期,我市将按照 “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的总体要求,围绕“奋力崛起、勇当先锋”和“两个率先”的目标,努力推进全市经济增长、城市建设、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迈上新台阶。

  (一)总体思路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抢抓发展机遇,破解发展难题,创新发展模式,加快发展步伐,提高发展质量;大力实施工业立市、县域突破、东向发展和科技创新战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结构转型;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进一步提升全省经济、文化、信息中心地位;为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努力开创现代化大城市建设的新局面。
  2、基本思路。
  ——全力推进跨越式发展,实现区域经济中心地位的大提升。以跨越式发展为目标,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加快经济发展,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在全省的经济中心地位明显提升。到2010年,经济总量占全省的16%,力争占到18%;在中部省会城市中争先进位,人均生产总值努力达到平均水平。
  ——加快推进工业立市战略,实现工业经济发展的大突破。在统筹的基础上,坚持非均衡发展,集中优势资源,培育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到2010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实现800亿元,力争达到850亿元,年均增长24~26%。
  ——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型城市建设,实现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大提高。积极推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和制度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将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成支柱产业,以科技创新推动城市创新,把合肥建成为全国重要的创新城市。
  ——积极实施县域突破战略,实现农村面貌的大改观。加快推进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到“十一五”末,三县经济生产总值力争达到500亿元以上,占全市的30%。三县均居全省前十位,肥东、肥西力争有一个县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另一个县缩小与百强县的差距。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初显成效。
  ——坚持以人为本,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跨越。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努力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合肥。

  (二)奋斗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十一五”及更长时期的努力,逐步把合肥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区域性的商贸物流中心、旅游会展中心和金融中心;努力构建“引领皖中、辐射全省、联动中部、接轨长三角”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型城市;加快“两个率先”进程,基本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生态更加良好、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现代化滨湖城市。
  2、分类目标
  ——经济发展目标。“十一五”末,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600 亿元(当年价),年均增长15.5%左右(不变价);力争达到1800亿元(当年价),年均增长18%(不变价);全市人均生产总值接近 4000 美元;财政收入达到280亿元,年均增长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达到4500亿元,年均增长22%;非公有经济占经济总量70%以上。
  ——社会发展目标。“十一五”末,全市城镇化率达到 55%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均控制在7‰以内;巩固和高标准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大专及以上教育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25%左右;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健全,贫困人口不断减少;就业服务体系比较健全,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岗位超过30万个;城镇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均预期寿命76岁;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达到100%。
  ——人民生活目标。“十一五”末,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16000元,年均增长 11%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000元以上,年均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0平方米,农村人均砖混结构住房面积达到40平方米;农村安全饮用水达标率为100%;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降到35%和42%以下。
  ——可持续发展目标。“十一五”末,全市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比2005年降低20%左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8%左右,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平方米;工业废水实现100%达标排放;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以上;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理率达到90%;城市垃圾无害化综合处理率达到100%。

  三、实施“工业立市”战略,全面提升产业支撑力

  强化工业立市战略,加快培育重点骨干企业和优势产业集群,努力实现工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积极推进和完善“1346”行动计划,打造现代服务业基地,基本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加工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全面发展的新型产业格局,促进经济既快又好的发展。

  (一)加快构建区域性先进制造业中心
  1、打造五个工业组团。一是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创新示范区、蜀山产业园等为主体构建西部工业组团,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及相关产业。二是以经济技术开发区、桃花工业园、包河工业园等为主体构建西南部工业组团,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技术含量较高的相关产业。三是以双凤开发区、岗集配套产业区、庐阳产业园等为主体构建北部工业组团,重点发展汽车配套、机械加工、现代印刷、建材、食品、轻纺、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四是以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瑶海工业园等为主体构建东北工业组团,重点发展现代物流、轻纺、建材及相关配套产业。五是以龙岗开发区、肥东新城区、化学工业基地等为主体构建东部工业组团,重点发展家用电器及配套、化工、冶金、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
  2、做大、做强八大产业。立足我市产业基础和优势,顺应新型工业化发展规律,按照产业集聚、规模发展和扩大国际合作的要求,重点发展汽车、装备制造、家用电器、化工及橡胶轮胎、新材料、电子信息及软件产业、生物技术及新医药、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等八大重点产业。力争到2010年,全市工业增加值确保达到800亿元,力争达到850亿元。
  ——汽车产业。立足安徽江汽、合肥昌河等龙头汽车企业,重点发展轿车、商务车、客车及底盘、运动型多功能车,大力发展汽车零配件产业,着力提高整车本地配套率,尽快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研发能力、整车与零部件协调配套、龙头企业与配套企业共同发展的现代汽车研发制造体系。
  ——装备制造业。主要是巩固合力叉车、日立挖掘机等企业和产品优势,加快发展输变电设备、大型液压机、大型潜水泵、大型水泥专用设备和石化成套设备等优势产品;开发城市垃圾焚烧发电、粉尘及污水处理等环保设备和数控机床、智能仪表、模具等精密设备,支持发展船舶、航天航空等大型制造企业的配套装备产品。通过加快发展装备产业,不断提高装备国产化水平。
  ——家用电器制造业。依托合肥海尔、美的、美菱、荣事达、华凌、三洋等骨干企业和名牌产品,进一步提高产业集聚度,增强产业配套能力,形成产业集群。
   ——化工及橡胶轮胎制造业。扶持联合利华实施全球生产能力整合,建设全球生产基地;支持佳通轮胎不断延长加工产业链,进一步做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竞争力;创造条件,加快化工企业搬迁进程,建设化工产业基地,促进产业集聚。
  ——新材料产业。抓住汽车、住宅等新兴消费热点加速形成的机遇,加大研发力度,开发新型复合材料、新型金属材料、新型非金属材料等产品。围绕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广节能型建筑材料及其绿色制造技术。建设节能省地型住宅产业化基地。支持国风集团发展新型建材,加快建设康拜工业园,尽快做大新材料产业。
  ——电子信息及软件产业。依托合肥软件园,建设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重点发展中文语音系统及产品、智能交通、信息系统、工业流程监控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软件。加快推进信息产业与其他制造业的融合,推进民间资本与科技成果的对接,加快电子信息及软件产业化步伐,尽快形成规模优势。
  ——生物医药产业。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建设,扶持基因工程多肽药物、生物技术疫苗及诊断试剂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与生产,促进规模化生产,创立品牌优势。
  ——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业。依托我市伊利集团、华泰集团、联合利华等骨干企业,重点发展禽业、奶业、粮油、茶叶、烟草等农副产品加工业,加快构建产业链相对完善的区域性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基地。
  3、培育一批大企业、大集团。以资本为纽带,通过招商引资、自主培育、企业改制、资产重组等多途径,扶持发展一批大企业、大集团。到 2010 年形成年销售收入超过 10 亿元的大企业 (集团)50 户以上,其中 50 亿元以上 15~18户,百亿元以上 10 户左右,力争有 3~4 户企业超过 200 亿元。
  4、引导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充分发挥大企业、大集团的辐射带动、技术溢出功能及三大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产业集聚效应,通过强化自主创新、配套协作、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加工深度等途径,加快培育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推动中小企业集聚化发展,提升竞争优势,初步形成大企业为主导,大中小企业合理分工,互利互惠、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二)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
  1、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为契机,加快全市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努力建设合肥科技创新示范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带。按照“一带、三区、多园”(即高新技术产业带,科技创新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软件园(基地)、生物医药园(基地)、民营科技园等)的思路,力争到 2010 年初步建成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基地。
  2、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企业。积极扶持壮大高新技术产业群,重点推进信息产业(含软件业)、生物技术与新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型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培植壮大一批骨干企业和上市公司。到 2010 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超过 1200 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 28 %以上。将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
  3、改造提升产业水平。利用高新技术,加快食品工业、机械工业、轻纺工业、建材工业、冶金工业等行业的改造和再生,不断提升整体实力。大力推广使用先进适用技术,提高企业自主开发能力、工艺和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努力打造现代服务业基地
  1、建设区域性商贸和现代物流中心。继续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的同时,加快发展生产性现代服务业。结合老城区改造,规划建设中央商务区,完善城市整体商业布局。大力推进功能创新、交易方式现代化,建设辐射力强的大中型批发市场,完善功能,提升档次。支持发展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代理销售网络、特许经营、电子商务等为主要特征的现代流通方式,改造和提升传统商业。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加速融入长三角大物流圈,积极培育第三方物流,发展大型的商贸流通集团。加快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构建开放互通的物流运输、信息平台和集约发展的物流园区。
  2、建设区域性旅游、会展中心。积极推进“园林特色和科技、文化旅游中心城市”建设,加快旅游业对外开放,重点推动与长三角旅游资源合作,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省市统筹、合(肥)—巢(湖)联动”的原则,加快环巢湖旅游开发,建设一批高品位的旅游景区,培育一批服务功能强的旅游集团,将旅游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努力建设区域性旅游中心城市。加大城市会展宣传力度,吸引国际、国内会展商来肥举办会展,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培育 3 ~4 个具有国内、国际影响的品牌会展,壮大会展经济。
  3、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积极支持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整合资源,依托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立国际金融村,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本市场,加大直接和间接融资力度,吸引海内外银行、各类基金及审计、会计、律师中介机构进驻。深化城市商业银行改革,强化内控管理,改善资产质量,建立区域性商业银行,强化全省金融中心地位。发展农村合作银行。建立完善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培育发展证券和保险市场,大力开发满足企业和消费者需要的金融产品,建立健全金融业组织体系。积极发展财会、信息咨询、资产评估、产权转让、监督、仲裁、代理等中介组织,健全和完善中介服务体系。
  4、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适应城市发展需要,推进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管理,完善信息统计和发布制度,引导理性投资和消费。大力发展和规范二、三级市场,加大普通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力度,完善廉租房制度,建立结构合理的住房供应体系,努力帮助中低收入群体解决购房和承租住房问题。健全和完善房地产咨询、评估、经纪等中介服务体系和个人住房融资机制,培育发展房屋租赁市场。
  5、努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整合文化资源,创新文化产业机制,组建文化产业集团。挖掘优秀历史文化、地方特色文化潜力,多出文化精品,培育新兴文化市场,重点扶持发展现代传媒、文化艺术等知识型文化产业。力争“十一五”时期,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左右。

  (四)积极发展建筑业
  1、培育龙头建筑企业。积极推进建筑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革与资产重组,强化大企业大集团意识,着力培育龙头建筑企业,力争到2010年培育年产值超50亿元的企业1~2家、超20亿元的企业4~5家,培育形成3~4家特级企业。“十一五”时期,力争建筑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以上。
  2、提高建筑市场管理水平。以质量和安全为核心,重点抓好建筑市场、建筑行业、重大工程项目等管理,加强对重大工程的组织协调,提高服务水平。培育、规范和发展建材、劳动力、机械设备租赁、技术、信息、资本等建筑要素市场,提高各要素市场的社会化、市场化程度,建立完善的建筑市场体系。

  四、实施“县域突破”战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强化“工业立县、工业强县”意识,以工业园区为主要载体,大力发展县域二、三产业,着力培育新的增长点,推进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加快建设与现代化大城市协调发展的新农村。

  (一)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1、加快县域工业化进程。
  ——壮大县域工业园区。按照“优化布局,合理分工,集聚资源,特色鲜明”的原则,以工业园区为平台,招商引资为抓手,产业集群为方向,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加快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重点发展民营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积极发展为城市工业配套的制造业和为现代农业服务的农副产品加工业。到 2010 年,三县工业园区经济占各县经济总量的比重超过 50%。
  ——打造县域经济增长中心。以基础较好的城镇和工业园区为基础,培育县域经济增长极。肥西要依托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好桃花工业园,并加速与上派的一体化发展,形成全县经济的增长极;肥东要着力规划建设龙岗开发区、新城工业园和化学工业搬迁项目,促进与店埠、龙塘、撮镇融合,形成全县经济中心;长丰县要重点建设好双凤工业园区、岗集汽配园,并逐步向双墩、三十头乡延伸,成为全县经济的中心区域。
  ——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把劳务输出作为一个大产业来抓,着力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和产业化程度,完善劳务输出组织机制,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的转移步伐,精心打造劳务经济品牌。力争2010年,全市劳务输出总收入超过60亿元,劳务创收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左右,成为农民增收的主体。
  2、加快推进三县城镇化。
  ——优化城镇体系。适应城镇化加速发展的趋势,按照统筹城乡规划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城镇体系,逐步形成以主城区、城市副中心、卫星建制镇和一般集镇协调发展,具有放射状、开放型市域结构形态的城镇体系。
  ——加强中心城镇建设。加强村镇规划和建设,完善村镇布局,优化城镇土地利用。立足发展基础较好、特色鲜明的城镇,培育特色经济。到2010年,力争每个县培育5~8个对全县经济增长带动强、财政贡献大的中心镇,并逐步成为承接城市产业辐射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地”。
  ——改善小城镇发展环境。全方位筹措资金,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积极发展小城镇教育、文化、卫生、交通运输、邮政电信、社会保险事业,加快发展小城镇的交通、供电等公用事业,改善小城镇生产、生活环境。
  3、加快农民非农化进程。
  按照分类指导原则,大力推进农村人口城镇化。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大力推进技能培训,逐步使全市农村大部分下一代劳动者成为素质较高、有技能、专业化的员工,使之有能力在城市安家立业。到2010年,全市人口城镇化水平达到55%左右。

  (二)大力促进农业产业化
  1、优化农业结构和布局。进一步加快城郊型农业基地建设,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生态、设施农业,着力做大蔬菜业,加快发展林果业,全面优化粮油业,培育壮大种苗业,积极开发休闲观光农业。依据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基础,完善近城区、圩区、岗区和山区的农业区域布局。进一步扩大养殖业的规模,尤其要把畜牧业作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来抓,促进规模化、优质化生产。到 2010 年,全市养殖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比重超过55%。
  2、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培育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十一五”末,力争扶持发展 80 户左右销售收入超亿元和 5 个以上销售收入超 10 亿元的城郊型农业龙头企业(集团)。立足优质油料、蔬菜、畜禽、水产品等农业产业化较好的产业基础,支持鼓励工商企业投资农业产业,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带动农产品加工业的提升,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2010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1.51以上。
  3、实施科教兴农。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全面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水平,到 2010 年,全市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 80 %以上。大力发展种子农业,推广使用农业生物技术,全面实施种子、种禽、种苗工程,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4、健全农业服务体系。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建立和完善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动植物疫病防治等社会化服务体系。

  (三)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
  1、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城乡规划和建设。按照“多予、少取、放活”和城乡“一盘棋”思想,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把城乡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生态环境、社会事业、居民社区作为整体统筹规划和建设,逐步形成市区、县城、中心镇、中心村一体化,公共事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相配套的规划体系和建设格局。坚持“总体规划、因地制宜、逐村推进、政府扶持、典型示范、农民自愿、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共建”的原则,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繁荣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公用事业、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村文明程度为重点,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改善农村基础环境。
  ——实施村庄整治工程。以乡村规划为龙头,以集约土地、美化环境、完善功能为重点,促进乡村布局合理、形象美观、设施完善。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高标准建设好县乡公路,全面实现村村通水泥路、柏油路,自然村之间通砂石路,为乡镇融入城区经济、促进城乡一体化提供保障。加快完善农村供排水、垃圾处理、用电保障等设施,加快改水、改厕步伐,推广使用农村沼汽,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农田水利、农田整治、防洪保安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解决农村饮用水问题。
  ——推进农村信息化。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推动互联网、有线电视进入农家,完善县乡村农业信息网络,建立农业综合门户平台,加强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完善农业保障体系。
  3、大力发展农村公用事业。
  统筹城乡教育事业发展,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积极解决农村师资力量缺、教育设施差等突出问题。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对农村学生免收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补助。以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为重点,整合城乡教育资源,扩大城区远程教育覆盖范围,提高城乡教育资源共享率。完善全市医疗卫生资源布局,基本建立覆盖全市农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保障农民人人享受基本医疗服务和初级卫生保健。建立健全农村困难群体救助体系,大力发展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等农村社会保障事业,提高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制度。
  4、促进农民增收。
  进一步完善农业补贴政策,保持农产品价格的合理水平。积极开拓农产品市场,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发展壮大劳务经济,实施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工程,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因地制宜地实施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方式,进一步改善农村贫困人口的基本生产和生活条件。

  五、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全力提升城市承载力

  着眼于构筑“一主城、四中心、一滨湖新区”的现代化大城市框架,集约配置各类资源,着力强化重点区域开发,有效拓展城市空间,全面提升现代服务功能,实现城市形态由单中心、高集聚向多中心、开敞式转变,显著增强城市承载力和辐射力。

  (一)构筑新型的城市空间发展框架
  按照“世界眼光、国内一流、合肥特色”的要求和省会城市、区域性经济中心、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国家重要的科教城市和生态型城市的定位,高起点、前瞻性地做好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整合城市空间、土地、经济等资源,拓展主城区,构筑开敞式、组团化的城市功能布局框架,优化城市功能分区和产业布局,推进城市组团式发展,使城市空间发展逐步向“环城—滨湖—临江”演变。

  (二)改造提升核心主城区
   加快老城区改造步伐,疏散城市功能,规划建设中央商务区,逐步建成集金融、商务、休闲于一体的核心功能区。加强对主城区及主要景观轴线及区域的建筑形式、建筑色调、建筑高度、绿地空间的整体性规划调控,建设和谐有序的城市外部景观。加大对城郊结合部、城市出入口、危旧房、城中村、旧小区等区域的整治和改造力度,显著改善城市面貌。进一步推进政务文化新区建设,尽快成为全市政治、文化中心区。

  (三)打造城市副中心
   依托主城区建设,着力建设四大城市副中心。一是以国家高新技术创新基地为核心,以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依托,建设中国科学城,发展IT产业,打造城西副中心;二是依托经济技术开发区、桃花工业园区,突出发展现代大工业,逐步发展成为国家装备工业基地,打造城西南副中心;三是依托双墩、双凤、庐阳产业园区,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及农副产品深加工业,打造城北副中心;四是依托店埠、撮镇、肥东新城以及化学工业园,重点发展现代物流、精细化工及家电配套产业,打造城东副中心。城市各组团之间,在有效保留过渡空间与合理建设生态隔离的基础上,实现主城区与城市副中心的连接与整合,促进城区有序扩张。

  (四)建设现代化的滨湖新区
   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好、开发好、建设好滨湖新区。通过5年及更长时间的努力,将滨湖新区建设成为集旅游、商务、会展、休闲、居住为一体的生态型、高档次现代化新城区。

  (五)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1、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加快合宁、合武高速铁路和合淮阜、合六高速公路建设,规划建设好合肥新港集装箱码头,加快推进合肥机场搬迁。加快城市快速通道建设,建成北外环高速公路,改造提升市区及市域道路交通骨架,努力构建立体通畅的交通网络体系。到2010年,基本形成区域综合交通枢纽。
   2、防洪保安工程建设。继续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提高城市供水能力和农村水利建设标准。到2010年,城市建成区防洪总体达到百年一遇标准,建制镇达到20年一遇标准。城市供水能力达到142万吨/日,优质水率达到100%。
   3、建设“数字合肥”。继续加快全市信息化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国内领先、适应经济国际化的高速宽带网。到2010年,互联网用户达到100万户,城乡宽带接入网覆盖率达90%。推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科技、教育等重点领域和区域信息化建设,建成信息资源基础数据库、电子政务、公共网络平台和应用系统,在现代物流及其它流通领域中基本建成电子商务应用体系。
   4、建设“电气化”基础设施。加大城市电网改造力度,保证城市安全用电。进一步推广使用天然气,到2010年,城市气化率达到95%以上,天然气普及率达到60%以上。改造和扩建城市供水管网,推进大房郢水厂工程建设,扩建合肥五水厂。

  (六)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
   围绕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目标,弘扬“开放开明、宽容包容”的城市精神,进一步完善和创新“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体制,增强街道、居委会管理能力,改进社区管理和服务,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创建和谐新社区。继续推进城市各项创建工作,不断提高文明城市创建水平,保持城市卫生整洁、安全文明和优美舒适。

  六、实施“东向发展”战略,不断促进经济国际化

   积极实施东向发展战略,加快与长三角地区全面对接,促进全方位对外开放,以大开放促大发展,提高经济合作水平,进一步提升合肥区域中心城市地位,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力。

   (一)全面提升引资规模和外贸水平
   1、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第一要事。在继续保持利用外资快速增长的同时,着力提高优势产业外资比重、大项目外资比重和跨国公司外资比重,实现引资质与量的新突破。充分发挥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集聚效应,完善功能,创新机制,实现引资载体集聚的新突破。在全面提升制造业引资水平的同时,积极引导外资进入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现代农业,实现引资领域的新突破。根据我市产业优势和国际资本转移新特点,积极承接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向我市转移,在引进世界500强投资、引进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优惠贷款方面取得新突破。 “十一五”时期,争取引进世界500强企业5~8家,国内500强企业7~10 家;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超过40亿美元。
   2、大力发展外经外贸。积极推进经济国际化,建立健全对外贸易预警机制,加强重点产品进出口情况的监管,积极应对各种贸易壁垒。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扩大外贸出口。进一步推动外贸企业向工贸、农贸、科贸、商贸联合体过渡,积极发展服务贸易,扩大劳务输出,形成多元化的外贸经营格局。调整进口方向,加大短缺资源、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及零部件的进口力度。积极支持企业“走出去”,扩大互利合作和共同开发,拓展国际市场。

  (二)积极推进区域经济协作与对接
   1、加速融入长三角。大力实施东向发展战略,虚心学习,主动接轨,充分发挥我市为长三角纵深腹地的区位优势、产业基础优势、要素成本优势、科教优势,吸引长三角的资本、市场、人才、科技资源,在思想观念、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体制机制等方面加速与长三角对接,促进双向互动发展,逐步将合肥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加工制造业基地、科技创新基地、旅游休闲目的地、人力资源输出基地。
   2、加强与中部地区等的交流合作。抓住中部崛起机遇,积极参与中部地区分工协作,加强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市场培育、信息共享、技术创新等方面的交流合作,营造资源合理流动、信息便捷沟通、产业分工、市场统一规范的良性区域环境。在竞争与合作中,实现“双赢、多赢”,尽快缩小与中部其它省会城市的差距。同时,加强与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的交流协作。

  (三)努力构建合肥城市圈
   1、打造全省经济增长极。适应城市群发展的新态势,立足皖中城市发展基础,依托合肥区域经济中心区位优势,逐步构建覆盖半径100公里左右的合肥经济区,并向芜湖、淮南、铜陵、蚌埠延伸,促进江淮地区联动发展,进一步提升合肥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地位,打造全省经济增长极,成为全省实施东向发展战略的先发带动力量。
   2、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联手推进环巢湖综合开发与整治,培育成为区域性的旅游休闲中心和全国性的旅游目的地。建立联合招商引资平台,不断加快“合巢”经济一体化步伐。推动合肥经济区城际间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快速客运通道建设,构建城际间多网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共享的一体化网络。建立合肥经济区城市联席会议制度,构建横向经济联合、投资和产业转移的利益共享机制,实现风险共担,达到多赢互惠。

  七、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

   进一步发挥省会城市和科教资源优势,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以集成创新和二次创新为途径,提高区域科技创新和产业竞争力,逐步把合肥建设成为走可持续发展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先行示范区、全国著名的创新型城市。

   (一)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
   1、加强自主创新研究。积极推进知识创新体系建设,发挥在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加快建设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大力推动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支持国家的战略高技术创新研究基地建设。打破地域和部门所有制界限,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新机制。大力加强重点产业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家电、汽车、电子信息、工程机械、橡胶轮胎等产业,要重点依托具有较强研究开发和技术辐射能力的大企业,集成同行企业和科研院所的相关力量,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元器件,建立技术领先优势。
   2、建设大中型企业技术中心。进一步扶持37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建设,重点支持江淮汽车、国风塑业、佳通轮胎等企业申报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到2010年,建立和完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0家,其中国家企业技术中心6家以上。引导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使企业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
   3、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加快建设面向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继续推进民营科技园建设,依托高新技术企业孵化网络,大力发展民营高新技术企业。扶持发展潜力强的民营科技中小企业,不断壮大企业规模。鼓励行业自行组建或科研机构转制建立行业技术开发中心,作为中小企业新技术产品研发开发的技术依托。
   4、建设优势产业技术研发机构。加强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重点支持语音合成、火灾安全、成套设备、数字家电、事故预防等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到2010年,建立和完善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0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0家,力争有1家进入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2家进入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支持企业与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建多种形式的产学研战略联盟,形成产学研有效结合的机制。围绕我市产业需求,高起点引进国内和国际一流的研发机构。
   5、基本建成科技创新示范区。做好示范项目的实施工作。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二次创业”,发挥创新基地的示范、集聚和辐射作用。到2010年,依托创新示范区,基本建成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基本形成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使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二)大力促进科技进步
   1、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按照市场经济和科技发展要求,加快科研机构改革,推进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推进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各种所有制之间,人才、技术、资金等各类生产要素之间,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之间,各种创新资源的结合。推进科技计划项目招标制,加强科技计划项目立项、实施、验收与成果管理等环节的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充分发挥科技计划在促进技术创新上的引导激励作用。改革科技成果鉴定与管理办法,建立科技成果由市场评价的机制和制度。
   2、加大科技投入。广泛开辟科技资金来源渠道,加大科技投入总量,合理调整投资结构,逐步形成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贷款为支撑、吸引外资和社会资金为补充的科技投融资体系。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和中小科技企业风险投资基金和补偿机制。到2010年,全市大中型企业用于技术开发的经费占当年销售收入的2%以上,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重点优势企业(集团)的开发经费不低于3%以上,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高新技术企业不低于5%。
   3、加强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加快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建立和完善一批符合国际标准的综合性、专业性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加快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建立多元化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制和机制。加强科技创新交流合作,推动区域互动和国际合作,在更宽领域和更高层次上融入国内外的科技创新活动。
   4、加强科学技术的普及与推广。加强科普基地和网络建设,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及已有的科普设施开展科技文化活动和科学普及活动。加强科普队伍建设,做到科学技术普及与推广工作日常化、规范化,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尊重技术的良好氛围,提高全市人民的科学素养。

  八、建设节约型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

   围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立健全节约型社会的体制和机制,逐步形成节约型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
   1、建立节约型生产方式。以节约利用资源和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为核心,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重要资源,突出抓好钢铁、电力、建材、建筑等重点耗能行业和重点企业的节能。抓好农业节水灌溉和旱作节水农业,积极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推广节能省地型住宅建设,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引导商业、民用节能,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2、建立节约型消费模式。积极提倡节约、节俭,合理消费、适度消费的理念,引导消费方式变革,逐步形成文明、节约的行为模式。大力倡导节约风尚,稳步推进节能、节水、节材、节粮、垃圾分类回收,逐步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节约型消费模式。
   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树立循环经济理念,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着力点,积极推进省循环经济试点市建设,大力推广清洁生产,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建立循环经济发展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新机制,逐步形成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高效率、低排放、可持续发展的国民经济体系。

  (二)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
   1、加强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加强城市水、气、噪音、烟尘等环境综合治理,董铺水库、大房郢水库的水质稳定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质标准;市区大气总体水平符合国家二级标准;城区环境噪声平均值低于 60 分贝。加大巢湖流域污染治理力度,改善水质,使巢湖西半湖水质接近或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运用价格、税收等经济办法,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和合理补偿机制,形成全面反映资源状况的价格机制。建立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管理体系,有效控制农业污染,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2、推进生态绿化建设。按照建设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人居环境最佳城市的要求,规划建设具有园林艺术和特色、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形神相融的城市景观,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积极保护和合理开发森林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等各类资源,加强生态示范基地建设;按照生态建设标准体系、认证体系、技术体系的要求,推进“生态合肥”建设;争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3、加强生态安全保障。以水源地保护、危险废弃物安全处置、生态敏感区和生态用地保护为重点,加强生态安全保障建设,建立和完善环境风险社会防范体系,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

  九、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强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努力构建和谐社会。打造“平安合肥”,创造优越的投资环境、创业环境和人居环境,创造更具魅力的合肥,进一步增强对内凝聚力和对外吸引力。

   (一)建设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巩固教育“两基成果”,高标准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逐步普及12年教育。大力发展中、高等职业教育,稳步推进农村职业教育,“十一五”时期,创建8~10所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建设 20 个左右示范(骨干)专业,6~8个技能型人才实习实训基地,力争把合肥建设成全国重要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教育基地。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支持在肥的重点大学上新台阶,积极创造条件,引进知名高校在肥办分校或研究生院,逐步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和大众化水平。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大力扶持民办教育,逐步建立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协调发展的教育体系。

  (二)全面推进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发展
   1、发展文化事业。加快文化艺术中心、广电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文化基础工程建设,加强社区文化健身休闲场所、基层出版物发行网点、乡镇文体站三大群众性文化设施建设。推进文化体制创新,充分整合文化资源,努力打造以历史文化为底蕴,科学技术和知名品牌为支撑,以现代中心城市为依托的区域性文化中心。
   2、推进卫生事业发展。切实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和卫生监督体系,构建好与经济社会发展及人民健康相适应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3、提高体育事业发展水平。加快体育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布局和有效整合体育资源,提高竞技体育水平,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发展体育事业,壮大健康产业。

  (三)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机制
   1、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调整就业结构,推进制度创新,增加就业容量,广开就业渠道,提高城镇就业率。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建设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逐步形成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
   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制度。继续做好城乡困难群体、低收入者的生活保障。建立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基金和城乡特殊困难群体的社会救助体系。积极发展慈善事业、老龄事业,帮助残疾人康复和就业,保护妇女和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四)加强人口管理
   建立人口综合调控体系,依法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引导农民转变生育观念,确保人口合理增长和性别比例协调。完善人口迁移政策,加大优秀中青年人才引进力度。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注重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做好老年人社会保障工作,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落实妇女儿童两个纲要,推进妇女儿童事业发展。

  (五)构建新型的社会管理体系
   1、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加大公共服务领域财政支出,扩大公共服务领域,突出公共服务重点,保护弱势群体利益,加强公共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公益性文化、社会救助、公共安全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居民公共服务保障,逐步向人人都享有公共服务的目标迈进。强化政府预警与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2、完善社会管理体系。深入研究新时期社会管理规律,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建立并完善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建设高效能的服务型政府。

  (六)打造“平安合肥”
   扎实推进全市平安创建工作,整合有效资源,建立工作机制和保障措施,确保社会政治稳定、治安状况良好、经济稳健运行、社会公共安全、企业安全经营,努力实现平安创建在全省争第一,全国创一流,使合肥成为区域性投资环境最佳、创业环境最佳、治安环境最佳的城市。

  (七)建设“信用合肥”
   全面推进政府、企业、个人三大信用主体建设,健全信用法制,培育信用需求,完善信用监管,加强诚信教育,优化信用环境,强化诚信意识,促进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塑造合肥良好形象。到2010年,在全市建立同业自律维权信用、企业自我内控信用和社会中介信用服务四大体系。

  (八)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坚持不懈地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教育,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围绕创建全国首批文明城市,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继续推进创建文明城市、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活动,形成积极健康、奋发向上的社会风尚。反对封建迷信,破除陈规陋习。进一步落实民族和宗教政策,加强民族团结,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决取缔邪教。

  十、优化发展环境,增强发展支撑

   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发展思路。坚持“发展为上,投资为本”的理念,千方百计加大投入;以开发人的智能和创造力为出发点,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企业制度创新,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建立规范的市场秩序,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一)构建思想支撑
   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的理念,紧紧围绕加快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尝试,勇于开拓,勇于实践;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冲破束缚,带头敢为人先,带头创新工作,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加强思想舆论引导,培育民众创业热情,形成全民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努力打造一个“奋进的合肥、创新的合肥、诚信的合肥”。

  (二)构建产业政策支撑
   结合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动态,分年度编制和发布鼓励、限制、禁止和综合平衡类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对鼓励类产业加大扶持力度,促其加快发展。研究出台推进制造业信息化、清洁生产、配套产业发展、创新型企业建设等方面的政策措施,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消除歧视性政策,放宽领域,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农业产业化、大企业技术进步、公用事业经营等领域。制定产业扶持政策,通过财政贴息、资金融通、水电气价格、用地计划等倾斜,全力支持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园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制定并落实好民营经济的扶持政策,创优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健全和壮大中小企业担保体系。

  (三)构建投资支撑
   强化“发展为上,投资为本”的理念,切实把招商引资放在突出位置来抓,主动“走出去、请进来”,以更加积极的行动和更加灵活的方式,扩大招商引资。以项目为载体,积极争取境内外金融资本、风险资金参与合肥的建设与发展。优先推荐有条件的企业通过公开上市、项目融资、资产重组等方式,进入资本市场融资,争取更多的高科技成长型企业在海外上市。加快推进金融体制改革,整合资源,发展区域性商业银行,完善地方金融体系,创新金融产品,增强对经济支持能力。进一步放开领域,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以多种形式进行创业投资,最大限度地吸纳民营资本。积极主动争取中央、省里给予更多的政策、项目支持和资金投入,促进一批大项目建设。继续推行BOT、TOT等方式融资,加强国有资本营运,盘活存量资产,以存量引增量,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十一五”时期,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00亿元以上。其中,工业投资完成1200亿元以上。

  (四)构建人力资源支撑
   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有效整合和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强化人力资源开发,千方百计留住现有人才,充分挖掘潜在人才,大力培育新生人才,广纳各路人才,将合肥建设成为群贤毕至、人才荟萃的区域性城市。通过内育、外引双管齐下培养形成一批能干事、肯干事、干成事的高素质党政人才队伍;形成一批善经营、善管理、适应国内市场竞争的企业家队伍;形成一批高素质、专业化、有技能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注重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发挥科教优势,加强技术创新,认真落实和不断完善人才政策,进一步健全人才激励、流动机制,营造创新型人才加速成长的良好环境。鼓励和支持国内外著名大学、科研机构、大型企业、知名中介机构来我市设立分院、分所、分支机构,增强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和集聚力,提升全市人力资源层次,强化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支撑。

  (五)构建体制支撑
   加快政府管理创新和职能转变,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大力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和审批方式创新,实施民间投资项目备案制和企业登记前置审批告知承诺制,进一步减少审批环节、缩短审批周期、规范审批程序、明确审批责任,努力建立健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有效机制,提高政府的决策水平。继续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产权交易制度。实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对大企业实施国有资产授权管理。加快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积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政府有效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和合理调控经济社会发展。加快事业单位改革,逐步建立新型的法人治理结构、竞争性的劳动人事制度和有效的激励、约束制度。

  (六)构建环境支撑
   实施依法行政,建设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府,提高为企业、为投资者、为百姓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制度、首问责任制度、责任追究制度、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认真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和规范行政许可事项,逐步杜绝“不作为、乱作为”。推进依法治市,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增强法制保障。为各类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技术支持、产权交易、信用担保、人才培养、法律援助等全方位服务,促进企业茁壮成长。进一步建立健全养老、失业、医疗、生育、工伤等社会保险制度,增强社会保障能力。加强教育、医疗、公共服务等社会薄弱环节建设,缓解社会发展中的“瓶颈”,提升社会和谐程度。

  十一、重点项目与重大工程

   围绕“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与战略重点,需要集中实施一批事关全局的重大项目,内容主要涉及政府履行公共职责的领域和可以较好发挥主导作用与调控能力的方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一)产业升级工程
   主要围绕新型工业化,提升产业竞争力,在技术升级、布局优化、集群发展方面建设一批重大项目。主要包括:①龙头企业培育项目。②产业集群项目。③技术改造项目。④ 服务业提升项目。

  (二)城市功能提升工程
   在城市综合交通、物流集散、城市建设、功能完善等方面建设一批重点项目。主要包括:①综合交通。②物流集散。③城市基础设施建设。④商贸流通中心。

  (三)科技创新工程
   围绕增强科技、教育事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研发基地建设等方面实施一批重点项目。主要包括:①研发基地建设。②企业技术创新。③科技成果转化。④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

  (四)新农村建设工程
   围绕农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进步、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等方面提出并实施一批重点项目。主要包括:①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②村镇建设。③农村公路建设。④农村信息化。⑤农村公用事业建设。⑥文明创建。

  (五)文化强市工程
   主要围绕建设文化强市、旅游中心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等,在挖掘人文资源、培育文化产业、建设文化体育设施,培育文化艺术人才等方面实施一批重点项目。

  (六)生态城市建设工程
   主要围绕城乡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在流域治理、城市防洪、城乡绿化、森林营造、水气污染防治、垃圾处理、循环经济发展等方面提出一批重点项目。主要包括:①城市环境综合整治。②秸秆综合利用。③巢湖流域综合治理。④城市园林景观拓展。

  (七)和谐社会构建工程
   主要围绕诚信合肥、平安合肥、“和谐合肥”等建设,在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体系等方面提出并实施一批重点项目。主要包括:①就业社会保障。②信用合肥建设。③“平安合肥”建设。

  (八)人力资源开发工程
   全面推进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乡村适用人才的培训工程,全面提高人才的现代化素质。加快人才国际化进程,广泛开展国际教育、人才交流与合作,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开发机制。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黄金发展期”,发展有基础,崛起有条件,关键是创新。我们一定要抓住历史性机遇,艰苦奋斗,扎实工作,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力争实现超常规发展,为早日实现“两个率先”目标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