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柱翠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
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把建设现代农业作为贯穿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化全过程的一项长期艰巨任务切实抓紧抓好,就要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着力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这些年来,我国农业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进一步取得新进展,特别是转基因生物技术、禽流感疫苗等方面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农业科技整体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而且,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力度加大,启动了农业科技入户工程,重点推广了一批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目前全国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48%左右;农业装备水平显著提高,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36%;农业标准化进程加快,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但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比,与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需要相比,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
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要充分认识到科学技术在推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特别是近年来,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科技进步和创新日益成为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主要途径和方式之一,依靠科学技术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日益成为各国共同面对的战略选择,科学技术作为核心竞争力日益成为国家间竞争的焦点。我国已进入必须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科学技术作为解决当前和未来发展重大问题的手段,其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对现代农业而言,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是加快推动现代农业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要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进一步增加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研投入体系,形成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不断提高科技投入用于农业科研的比重。抓紧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搞好农业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加快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研究。加强农业领域的实验室、改良中心、工程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建设,改善农业科研机构设施条件和装备水平,加快建设农业科研高级人才培养基地。
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要加强农业重大技术攻关和科研成果转化。加强农业高新技术研究,开展农区土地生产力培养、节水高效农业、农作物高产高效栽培、畜禽健康养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在线检测、主要农产品和生物质能源及产品无害化生产、农产品加工等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尽快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农业科研成果。力争在新品种培育、动物疫病和植物病虫害防控、生态环境建设、资源高效利用、关键农业设施和主要生产环节农机装备的研发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大力实施农业科技跨越计划,加强主导品种集成创新,加快产业核心技术中试、熟化和转化,促进农业高新技术的产业化进程。
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要着力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积极探索对公益性职能与经营性服务实行分类管理的办法,完善农技推广的社会化服务机制。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实现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扩大重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专项补贴规模,鼓励各类农科教机构和社会力量参与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积极发挥农业院校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积极培育农民专业技术协会和农业科技型企业。探索农业技术推广的新机制和新办法,对农技推广项目实行招投标制度,鼓励各类农技推广组织、人员及有关企业公平参与申报。加大良种良法推广力度,重点推广深耕深松、保护性耕作、精量半精量播种、秸秆还田(养畜)、标准化育秧、机插播、奶牛及生猪人工授精、水产养殖水质调控等重大增产增收技术项目。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提高重要农时、重点作物、关键生产环节和粮食主产区的机械化作业水平。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有关部门要抓紧提出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与此同时,要继续实施“种子工程”、“畜禽水产良种工程”,搞好大宗农作物、畜禽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扩大重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专项补贴规模,优先扶持优质高产、节本增效的组装集成与配套技术开发。加强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