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中国 武汉 更新时间:2012-04-14

 
  

  一、过去四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四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领导下,我们紧紧依靠全市人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中部崛起战略机遇,以强市富民为核心,着力提升城市竞争力,增强城市亲和力,彰显城市个性魅力,提高城市综合实力,励精图治,开拓进取,努力开创武汉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各项事业攀上新高峰。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预计2006年实现生产总值2590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增幅创十年来新高。财政收入达到502.36亿元,是2002年的2.56倍,年均增长26.4%。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325.29亿元,是2002年的2.32倍,四年累计3847.77亿元,年均增长2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293亿元,年均增长12.8%。

  ——工业发展实现跨越。2006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880.53亿元,是2002年的2.35倍,年均增长21.6%,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8.5个百分点,为改革开放以来增速最快的四年。五大产业聚集区基本形成,多点支撑格局进一步强化。产值过百亿元的产业从2002年的1个增加到2006年的6个,产值过百亿元的企业从2002年的1个增加到2006年的6个。

  ——城市功能日臻完备。基础设施建设四年累计投入976亿元,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陆续开工建设或投入使用。2006年公路通车里程达到8685公里,比2002年增加4300公里。人均道路面积9.9平方米,比2002年增加2.1平方米。2006年货物运输量20594.44万吨,比2002年增加4651.87万吨。旅客运输量15729.72万人,比2002年增加3826.41万人。邮电业务总量142.36亿元,比2002年增加80.67亿元。

  ——环境质量稳步提高。四年用于园林绿化建设的投资57.24亿元,强度创历史之最。2006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1.88%%,比2002年提高4.6个百分点。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7.8%%,比2002年提高3.6个百分点。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32平方米,比2002年提高1.1平方米。中心城区污水集中处理率70%%,比2002年提高48.6个百分点。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75%%,比2002年提高13.6个百分点。

  ——农村面貌逐步改观。四年累计新建农村公路4600公里,2087个行政村实现通水泥路、通电话、通广播电视。1000个行政村通宽带网。基本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85.5%。55万户农村居民家庭用上卫生厕所。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56.5%。农村电网改造全面完成,城乡居民用电实现同网同价。农民种田实现政策“零负担”,152个贫困村完成整体脱贫任务。

  ——改革开放步伐加快。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突破。四年2088户国有企业完成新一轮改革改制。累计直接利用外资70.23亿美元,年均增长14.5%。来汉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新增26家,累计达到67家。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80亿美元,是2002年的3.6倍。其中出口达到37亿美元,是2002年的3.4倍。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四年累计投入350亿元用于社会事业建设,年均增长24.6%。琴台艺术中心、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市医疗救治中心和武汉体育中心体育馆、游泳馆等公益性项目开工建设或投入使用。四年共获得国家科技奖励54项,专利授权8741件。普通高校在校学生74.92万人,千人拥有医生数2.61人。获专业艺术世界级奖14项、国家级奖61项。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2006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360元,比2002年增长58.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748元,比2002年增长44.1%。城市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6.86平方米,比2002年提高4.7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43.28平方米,比2002年提高9.36平方米。居民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7.3岁。

  各位代表,过去的四年,通过全市人民的不懈努力,我们圆满完成了“十五”计划的各项任务,胜利实现了“十一五”发展的良好开局,谱写了武汉发展史上的重要篇章。我们这座城市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极大地增强了武汉人民的光荣感和自豪感,极大地坚定了武汉人民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极大地激发了武汉人民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今天的武汉,正以崭新的风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道上阔步前进!

  各位代表,过去的四年,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政绩观,确立“创新、亲民、务实、廉洁”的政府工作理念,积极探索具有武汉特色的发展之路,有力地推动了我市经济社会步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一)坚持创新思维,谋求跨越发展。创新是城市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武汉实现后来居上的必由之路。几年来,我们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有力地促进了武汉快速健康发展。

  围绕“工业强市”,促进结构调整,提升产业竞争力。立足武汉发展阶段性特征和产业基础,确立“主攻工业,运用工业化理念加快结构调整”的基本定位。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工业发展规划及产业配套政策。优化空间布局,壮大产业集群。重点发展五大产业聚集区和十大主导产业,延伸产业链,形成企业群。武钢二硅钢、二冷轧、神龙汽车二期、东风本田汽车等114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建成投产,富士康项目落户武汉,神龙汽车二厂、中芯国际芯片项目开工建设,80万吨乙烯项目取得重大进展。以建设“武汉·中国光谷”为重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施十大科技专项,推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2006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100亿元,年均增长19.8%。积极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通过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突出发展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服务、会展、中介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两业并举”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运用工业化理念审视和确定农业发展方向,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紧扣“特色、规模、品牌、效益”四个环节,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通过“抓龙头,建基地,连农户”,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2006年农业产业化农户覆盖率达到54%。

  实施“三轮并驱”,深化企业改革,不断壮大市场主体。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适时提出并实施“三轮并驱”的改革举措。大力推进“武字头”企业改革,通过实现产权多元化,支持大型国有企业改组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经过四年的努力,“武字头”企业改革和战略性重组迈出实质性步伐。创造性地推进都市工业园区建设,盘活存量资产,促进企业改制,发展中小企业,改善城区环境。老工业区面貌焕然一新,中心城区“一区一园”发展格局基本形成,2006年全市都市工业园实现工业总产值203亿元,完成税收10.5亿元,提供就业岗位6.7万个。突破性发展民营经济,推动民营经济与高新技术的有机结合。凯迪电力等一批高科技民营企业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生力军。2006年全市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分别是2002年的2.3倍和2.4倍。与此同时,稳步推进非工企业改革和国有中小企业改革深化工作。组建完善城投、地产和经发投三大投资公司,稳步推进交通、商业等领域国企改革。在实施新一轮的国有中小企业改革中,我们坚持科学决策,规范运作,四年累计支付改革改制成本71.3亿元,涉及33.9万名在册职工,实现了改革发展稳定的有机统一。

  创新招商模式,拓展开放领域,提高城市外向度。发展会展经济,精心组织汉港经贸洽谈会、机博会、光博会、农博会、华创会等重大活动,不断提升城市聚散功能。加强出口基地建设,大力培育出口拳头产品和龙头企业,武汉成为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出口过千万美元的产品和企业分别达到23个和50家。积极探索贸易主体多元化,全市获得外经贸经营权的企业达到1856家,比2002年增长5倍,其中民营进出口企业由21家增加到1401家。围绕产业结构升级,积极引进跨国公司投资。不断改进招商方式,四年累计引进1000万美元以上外商投资项目160个。着力优化“大通关”环境,全面提升口岸综合服务功能。积极争取并获得航空口岸落地签证权,设立航空发展引导专项资金,推进国际国内航线、航班建设不断跃上新台阶。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四年来,我市国际友好城市和国际友好合作关系城市新增10对。加强区域协作,积极参与武汉城市圈建设,推进武汉经济协作区发展。

  突出规划先行,注重文化内涵,彰显城市个性魅力。科学定位、合理布局,完善功能、突出特色,高水平做好城市规划工作。重大规划面向国内外招标,规划设计总体水平逐步提高。历时四年,基本完成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较好地完成了147项重大专项规划和全市53个镇(街、乡、场)新一轮城镇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根据武汉两江交汇、三镇鼎立、山水资源丰富的特点,科学勾画滨水生态城市框架。着眼于三镇均衡发展,高水平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武汉新区。突出道路、山体的主骨架作用,大力实施“绿满滨水、显山透绿、景观道路、亲民绿化”四大工程。深入推进“两江四岸”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建成涵盖武汉三镇、总建设面积250万平方米的江滩生态游园。江滩正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江城靓丽的风景线、武汉城市的新“名片”。加强山体开发保护,下大气力综合整治龟蛇二山,建成九峰城市森林保护区一期工程。着力挖掘历史文化名城的丰厚底蕴,整体规划和保护开发盘龙城、红楼、昙华林等历史文化遗址。巩固和发挥科教优势,着力打造一校一品、一校一景,积极推进部市共建高校工作。独具武汉个性魅力的城市形象初步显现。

  (二)确立亲民理念,体现执政为民。我们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实际感受作为检验工作的基本标准,倾听民声、集中民智、体现民意,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强化社会保障,解决民生之本。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完善就业政策,统筹城乡就业。四年累计新增就业岗位47万个,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2.37万人次。实施农民工“素质进城计划”,累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8.63万人。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和提高保障能力为重点,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保险制度,建立工伤保险制度,启动实施生育保险制度。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员分别达到183万、196万、91.2万、51万和5万人。连续三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三次提高失业保险金标准,稳步提高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标准。积极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率先在全省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86%。四年市财政共投入养老、医疗、下岗再就业、抚恤救济等补助资金132.04亿元,为解决民生之本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广泛惠及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坚持普惠原则,每年为群众办十件实事。通过新闻媒体、社区组织、政务专网、市长热线等多种渠道,广泛征集市民意见。本着“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四年来,每年从近万条建议中,筛选确定十件实事。建立责任、报告、督察、考核、奖惩等制度,共投入资金26.5亿元,内容涉及城乡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突出问题。改造中心城区背街小巷破损道路9075条,安装路灯2.2万余盏,改造社区排水管网518公里。开展居民区噪声、油烟扰民专项整治,综合治理129个黑烟囱。建成100个城市小森林、街区绿地和街头小游园,新建、改建并免费开放中山公园、解放公园等25个城市公园。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大力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积极建立健全公共安全应急体系,全面推进“平安武汉”建设。严格市场监管,认真开展食品、药品、农资等专项整治。本届政府承诺每年为市民办十件实事的任务全面完成,人民群众在城市发展中普遍得到实惠。

  关注弱势群体,兼顾社会公平。实行就业承诺制,帮扶一户多人下岗、“零就业”家庭、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实现再就业6.85万人次。通过租金补贴、提供廉租房等途径,缓解1.6万户特困家庭的住房困难。实施“助学行动计划”,四年累计资助贫困家庭学生91万人次。妥善解决出租车司机“停车难、就餐难、如厕难”问题。免费为进城务工人员体检,千方百计为其子女就学创造条件,80%以上的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进入公办中小学就学。实施“纳凉工程”,在夏季高温天气累计安排120万人次避暑纳凉。建立特困残疾人救助专项资金,为残疾人家庭发放生活补助款2800万元。新、改、扩建农村福利院72所,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由25%%提高到85%。这些实实在在的帮扶举措,让广大市民时时处处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全面进步。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提高市民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围绕促进教育公平,加快发展教育事业。抓好中心城区中小学校“治薄扩优”工作,制定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措施,积极推动市属高等院校重组、整合与改制。改善农村教育条件,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上学实行“两免一补”,市级经费用于农村义务教育的比例达到50%以上。着力改善基本医疗服务,努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大力推进基本医疗保障进社区,基本实现中心城区社区卫生机构网络全覆盖;全面实施惠民医疗政策,采取医药分开、药品直接配送等措施,降低社区就医费用。2006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量达到448.5万人次,同比增长33.8%,人均门诊费用同比下降11.7%。总结防治“非典”斗争的经验,及时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基本建成四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实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稳定低生育水平。坚持发展文化事业、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精心筹备“八艺节”、“六城会”,成功举办世界人口与发展论坛、中国武汉国际旅游节、中国武汉国际杂技节、首届中部文博会、“法国文化年”、“俄罗斯文化年”等重大活动。不断丰富农村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免费为农民放电影,大力开展送戏下乡等活动。国防教育深入扎实,国防动员体制进一步完善,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水平有新的提高。双拥工作日趋活跃,连续三届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四年市财政累计投入74.72亿元用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了物质保障。

  (三)倡导务实作风,夯实发展基础。我们大力倡导良好的精神状态、严谨的科学方法、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抓基层,打基础;抓重点,破难点;办实事,求实效。

  推行“两大行动”,构筑和谐平台。积极探索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有效途径,推动政府基础工作向社区延伸,把城乡社区建设作为牵动全局的基础性工作来抓。按照“社区变面貌、居民得实惠、盆景变花园”的目标,全面实施“社区建设883行动计划”,大力推进社会保障、城市管理、综合治理、社会服务“四进社区”。创造和发展“社区社会事务听证会”、“社区对话”等新的自治形式,组织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管理,探索建立社区建设长效管理机制。坚持重心下移,着力理顺市、区、街、社区管理体系。运用先进理念和现代技术,在中心城区全面推进城市网格化管理。“社区建设883行动计划”成果惠及全市500万居民,武汉成为全国唯一的“社区建设教育示范基地”。着眼于统筹城乡发展、化解二元结构突出矛盾,适时提出并大力实施以“致富门道明晰、基础设施完善、社保体系建立、社会和谐稳定”为主要内容的“家园建设行动计划”,积极探索有武汉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路。计划实施以来,落实市级财政专项资金4.7亿元,用于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目前330个行政村试点工作基本完成,试点村面貌发生较大变化。

  完善基础设施,健全城市功能。加快完善交通网络体系,全面推进路、桥、隧和站、场、港等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重大设施建设。新、改、扩建城市道路1123公里,城市主要干道“黑色化”率达到80%%,城市品位明显提升。轻轨一号线一期、绕城公路、香港路立交、循礼门地下通道等投入使用。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阳逻长江大桥、长江隧道等建设进展顺利,地铁二号线一期开工建设。开工建设7条高速出口公路,汉孝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京广客运专线武汉段、沪汉蓉快速客运线武汉段、武汉火车站、天河机场第二航站楼建设进展顺利。阳逻国际集装箱转运中心一期工程投入运营。武汉作为中心城市的“枢纽功能”日益增强。实施125条城市干道绿化建设改造,完成188公里环城森林生态工程。武汉成为“国家园林城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加强水环境治理和生态水网建设。开展湖泊截污清淤,实施“清水入湖”计划,积极推进汉阳“六湖连通”。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武汉信息港投入使用,信息基础通信网建设规模达到3.3万管孔公里。依托政府信用和城市资源,创新投融资体制,放大财政资金引导和杠杆效应,积极筹措城市建设资金。

  创新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针对城市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难点问题,“依法行政、有情操作”,积极探索符合武汉实际的城市管理之路。在广泛发动、周密部署的基础上,妥善解决了困扰我市长达十几年之久的“麻木”问题。以查处龚徐湾违法建设事件为契机,开展大规模拆违行动,四年累计拆除违法建设570.76万平方米。集中开展对占道经营、户外广告招牌、校园和营区周边环境等方面的专项整治。积极稳妥推进城中村综合改造。加快老城区整体改造步伐,稳妥推进城市房屋拆迁工作。四年累计动迁居民65903户,拆迁面积741万平方米。改革机制,落实责任,城市环境卫生工作迈上新台阶,昔日“脏乱差”的形象明显改观,城市面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立足“项目兴市”,积蓄发展后劲。注意把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支撑,超前谋划、精心设计、增加储备、强化实施,健全项目建设机制,全力抓好项目工作。四年累计组织推进市级重大前期项目372项,组织实施重点建设项目206项,累计完成投资1173.36亿元。特别是举全市之力,重点突破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及产业项目建设。总投资在10亿元以上的项目占重点建设项目总数的28%;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项目占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的36.4%。为高起点谋划好“十一五”,提出并按照项目化、政策化、资金化的方针编制发展规划。共策划“十一五”重大项目1342项、总投资超过10000亿元,为武汉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树立廉洁形象,建设责任政府。我们坚持依法行政,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提高政府工作质量和水平。

  加强宏观调控,确保政令畅通。按照中央统一部署,紧密结合武汉实际,采取强有力措施落实宏观调控政策。认真清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对不符合标准的26个、总投资40.4亿元的项目取消立项或责令限期整改。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重点支持产业升级项目,以及交通、环保、社会事业等领域的投资。落实耕地保护制度,严格土地管理,珍惜土地资源,建立“批项目、核土地”制度,撤销各类开发园区49个。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净增耕地面积3343公顷。积极配合金融调控和监管部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适应房地市场变化,自觉利用调控杠杆,不断优化供应结构,较好地保持了我市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推进依法行政,规范行政行为。着力形成与法律法规相符合的行政审批项目体系,累计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1321项,依法保留221项。以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为重点,调整8个市直部门,划转22个市直部门的相关职能35项,精简财政供养人员编制3万多名,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完成。加大政事分开力度,撤销、整改、脱钩188家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组建报业、出版等文化产业集团,文艺院团改革取得新的进展。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接受监督。坚持依法决策,不断提高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对不符合规定的2150件文件予以修改、废止和停止实施,对不符合规定的100个实施主体予以纠正或调整。加强行政立法,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21件,制定政府规章82件。深入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认真做好行政复议工作。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坚决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和决定。累计办理各级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建议案、提案5790件。

  重视制度建设,坚持从严治政。积极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并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部门预算制度;规范和严格执行政府建设工程招投标、经营性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招拍挂”、国有产权规范交易等制度;稳步推进投资体制改革,全面实行政府工程“代建制”。坚持政务公开,推动79家政府信息公开责任部门和单位的32万条信息向社会公开,开通48条“行风连线”,搭建政府部门与市民沟通平台。实施行政过错责任追究,严肃查处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业重组改制中的“不作为、乱作为”行为,共查处余家湖村违法填湖等典型案件325件。

  规范行政方式,提高行政效能。围绕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积极推动全市13个区和2个开发区建立政务服务中心,完善市直部门“一个窗口对外”的工作机制。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武汉政务宽带平台和宽带交互中心两大基础工程投入运行,市、区、街电子政务平台网络实现联通。为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组织对30个市直部门和4个公共服务行业进行民主评议。科学确定政府绩效评估内容和指标体系,全面推行绩效管理。探索建立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系统,促进行政服务水平的提高。以贯彻实施《公务员法》为契机,加强公务员培训,努力提高公务员队伍的素质和水平。

  各位代表,四年来,武汉改革发展成就的取得,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历届市委﹑市政府打下的良好基础,得益于市人大﹑市政协的帮助和推动,得益于广大市民给予我们的理解与支持。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860万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各界人士,向驻汉部队和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武汉改革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一些长期积累、制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前进中还面临不少的困难和问题:工业整体竞争力和服务业的层次水平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比较弱;随着城市建设进入高峰期,土地供应、资金筹措、施工管理、交通组织等任务更加艰巨;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社会事业体制机制不活,服务功能还难以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行政效能有待提升,经济发展软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所有这些,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殚精竭虑,克难奋进,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去共同创造武汉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二、今后五年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的建议

  今后五年,是武汉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振兴崛起的关键五年。按照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关于“加快‘创新武汉、和谐武汉’建设,实现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的总体部署,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体制机制,加强自主创新,提升城市竞争力;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关注民生,增强城市亲和力;发挥比较优势,丰富文化内涵,彰显城市个性魅力;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进步,提高城市综合实力,为实现武汉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而不懈努力。

  今后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经济发展再上台阶。全市生产总值达到4700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财政收入突破1000亿元,年均增长14.9%%;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

  ——城市功能显著提升。与现代化特大中心城市相适应的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形成,交通、金融、保险、物流、商贸和中介等服务功能明显增强。城市化率达到66%。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以上,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以上,河流、湖泊水质达标率达到60%以上,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75%,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10%%。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健康发展。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服务。居民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8岁以上。

  ——民主法制不断加强。基层民主进一步扩大,居民参与社会管理的渠道不断拓展。执法水平不断提高,全社会法律意识普遍增强,法律监督体系和法律服务援助体系日趋完善。

  ——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000元,年均增长1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600元,年均增长10%左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5%,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80%。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5%。

  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胜利实现“十二五”发展开门红。武汉现代化进程将发生阶段性、历史性变化。全市人均GDP将突破45000元,经济实力、城市功能、生态环境等将显著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将明显增强,武汉将无愧于真正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为此,我们要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坚持“两业并举”,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不断提升工业化水平。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

  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建设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调整优化工业结构。集约发展钢铁、汽车及机械装备、电子信息、石油化工四大支柱产业。支持武钢成为全球最大的冷轧硅钢片生产基地和全国主要的汽车板生产基地。推进神龙公司续建、东风本田公司扩产、东风公司自主品牌研发和生产等项目建设,形成年产汽车整车80万辆以上的生产能力。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形成以武锅、长动为依托的发电设备制造基地,以武船、青山船厂为依托的船舶制造基地,以武重、华中数控等为核心的数控机床制造基地。实施新一代移动通信设备、消费光电子等重大项目,加快武汉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建设。积极推进80万吨乙烯项目,构筑中部地区石油化工生产基地。壮大环保、食品、家电、纺织服装、医药、造纸及包装印刷六个优势产业。重点发展钢铁化工及环保产业、汽车及机电产业、光电子及生物医药产业、食品工业、都市工业等五个产业聚集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行清洁生产。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2006年翻一番。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中心。改革体制机制,加大投入力度,完善相关政策,鼓励支持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培育和引进金融机构,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推进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会计、广告等服务业。完善会展体系,加快发展会展经济。稳步发展房地产业,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大力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商业新业态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35%以上。积极推进汉口中心商业区建设。整合旅游资源,推进东湖等风景名胜区建设,建设国内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着力改善投资与消费的关系,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2011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2400亿元。

  推进规模化生产和企业化经营,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坚持“抓龙头、建基地、连农户”,培植一批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龙头企业。加快优势农产品正规化基地建设,农业产业化农户覆盖率达到60%以上。大力发展东西湖、汉南、武湖、双柳等农产品加工园区。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全市基本农田灌溉保证率达到85%以上。推广应用农机具,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区域性种子种苗繁育中心和农业高新技术研发服务中心。引导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流动,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30万人。

  建设创新型城市,打造自主创新密集区。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巩固和发挥武汉的科技优势。完善以科研院所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继续实施10大科技专项,着力推进装备制造、光电子信息等领域自主创新,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和发明专利。加强对科技创新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大力营造勇于创新、尊重创新和激励创新的社会氛围。探索发展虚拟企业、虚拟经营和虚拟市场的有效途径。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和科技园区建设,积极构建重大设备、科技信息、软件开发三大服务平台。依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2011年,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达到20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20个,国家级产业化基地达到30个。

  (二)增强“两通优势”,全面提升基础设施水平,不断强化城市聚散功能。坚持规划先行,加快功能性、枢纽型、网络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城市布局和功能,切实加强城市管理,全面提升城市承载能力。

  合理规划布局,加强城市综合管理。加强城市规划管理,科学编制并严格执行法定图则。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集约化程度。按照“两江三镇、多轴多心、组团发展”的城市空间布局原则,组团式开发都市发展区,建设农业及生态发展区。加快建设武汉新区、王家墩商务区、东湖生态旅游区、化工新城、阳逻开发区和“武汉航空城”等重点功能区。建设后湖、四新、南湖等10个居住新城。基本完成中心城区新一轮旧城改造。完善落实相关政策,全面完成二环线以内“城中村”改造任务。加快小城镇建设。做好土地征用和房屋拆迁工作。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实现绿化、环卫、市政等领域管养分开和市场化运作,推进城市网格化管理。

  完善综合交通体系,增强交通枢纽功能。大力推进内外对接、城乡一体的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加快长江隧道等过江通道和6条高速出口公路建设,形成“四环十三射”城市路网骨架。基本建成轻轨交通1号线二期,地铁2号线一期和4号线一期工程。支持京汉广高速客运、沪汉蓉快速客运、汉丹线复线工程武汉段建设,新建武汉站、扩建汉口站、改建武昌站,建成武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和武汉北编组站,打造国家级铁路枢纽。推进武汉城市圈城际轨道交通建设。加强长江、汉江航道整治,推进阳逻、青山、沌口等港口建设,发展水陆联运、江海直达,建设武汉航运中心。优先发展城市公交,不断优化公交体系,加快交通换乘枢纽建设。积极开展航空运输综合改革试点,推进天河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建设武汉国际航空枢纽中心。加强供电、供气、给排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提高市政设施服务能力。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构建国家级物流枢纽。加快建设阳逻港、舵落口、常福等五大物流园区,沌口、白沙洲、关山等七大物流中心,形成以现代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为节点的现代物流体系。加快构筑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提高物流企业信息化水平。加强铁水公空多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形成快速便捷的多式联运体系。培育和引进物流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积极推进国家粮食现代物流(武汉)基地暨稻米交易中心建设。

  加快信息化建设,构建全国重要信息港。推进“数字武汉”建设,形成以信息资源数字化为基础、宽带骨干网为支撑、信息化应用系统为平台的现代信息网。实施数字政府、数字社区、数字家庭等信息化应用工程。实现50万户家庭光纤入户。推进武汉城市圈宽带城域网的高速互联。

  (三)开拓“两个市场”,完善体制机制,提升市场化国际化水平。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推进战略性调整,发展壮大国有经济。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国有资本出资人制度、经营预算制度与监管制度。推进国有资产营运机构改革重组,健全国有资产监管营运体系。深化国有大中型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革,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积极推进公用事业体制改革。加强国有资产存量资源整合,推进国有资本向优势产业、基础设施等领域集中。

  完善政策措施,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健全政策法规保障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民营企业发展。放宽市场准入,鼓励民营资本投资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项目。完善民营企业信用担保体系。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引导民营企业向园区集中,促进民营经济集约发展。实施民营科技企业“百星工程”,培育优势民营科技企业。

  深化综合配套改革,不断优化市场环境。按照“扶持、保护、放开、转制”的思路,分类推进科教文卫等领域事业单位改革。完善市场体系,加快发展土地、技术、人才、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大力发展商品市场,稳步发展各类市场中介组织。加快信用武汉建设。加强市场监管,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推进合作与交流,提高开放质量和水平。更加注重优化外资结构,提高外资质量。积极探索基础设施证券化等利用外资方式。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更多地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抓住国际服务业加快转移的机遇,大力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推进汽车及零部件等出口基地建设,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出口。鼓励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到境外投资办厂、承包工程。深化口岸“大通关”工作。规划建设领事馆区。巩固发展友城合作。推动与武汉经济协作区和长江流域城市的联合协作,积极参与武汉城市圈建设。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到100亿美元,外贸出口累计达到200亿美元。

  (四)实施“两大计划”,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促进和谐武汉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努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纵深推进社区建设,夯实和谐社会基础。以构建和谐社区为目标,全面推进城乡社区建设。继续以“四进社区”为内容,深化“社区建设883行动计划”,建立社区长效管理机制,实现社区连片提档升级。全面实施农村“家园建设行动计划”,实现全市2087个行政村“四到家园”全覆盖,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构建新型农村商品流通网络,提高农村新型商业网点覆盖面。实施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达到国家标准。

  切实解决民生问题,维护群众根本利益。多渠道扩大就业,新增就业岗位60万个。扩大再就业政策扶持范围,着力帮助“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促进残疾人、失地农民等特殊群体就业。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城乡一体的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分配制度,健全工资增长机制,严格实行最低工资标准制度。健全住房保障制度,不断改善住房条件,对人均住房使用面积8平方米以下的低保家庭全面实施廉租住房保障。建立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加强安全生产,完善公共安全应急体系和机制,大力推进社会治安打防控体系建设,落实信访工作制度,维护社会稳定。

  建设滨水生态城市,不断优化人居环境。加强水体修复、山体保护和园林绿化,彰显城市山、水、林生态特色。完成城区40个湖泊“一湖一景”工程。推进汉阳“六湖连通”和武昌“大东湖”生态水网建设工程。完成长江、汉江80公里岸线和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加快龟山、蛇山、月湖等片区绿化改造。完善江河防护林带和道路环线绿化隔离带,实施出口高速公路沿线森林生态工程,加快木兰山等大型生态控制区建设。加强沉湖、涨渡湖等湿地保护。继续推进“四城同创”工作,争创国家文明城市、生态园林城市、卫生城市、环保模范城市。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完善社会事业设施体系。围绕实现教育公平,促进各级各类教育改革发展,构建学习型城市。巩固义务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推进市属高校建设,加强部市共建高校工作。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培育文化名人,鼓励文化精品创作。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建成首义文化区。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完善公共卫生体系,不断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能力。加快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巩固基本医疗保障进社区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加强民兵预备役、国防动员和人民防空工作,加强军事设施保护,支持驻地部队做好战备训练等工作,不断巩固军政军民团结,深化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工作。做好“五五”普法工作,切实加强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

  (五)全面建设“创新、亲民、务实、廉洁”责任政府,严格依法行政,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制度和管理创新,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强化科学发展的行政体制保障。

  转变职能,推进服务政府建设。依法界定政府职责,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深化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加大对公益性、基础性领域的投入,增强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能力。

  依法行政,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加强行政立法工作,不断提高立法质量和水平。健全行政决策机制,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与听证、决策评估等制度,推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建立健全决策反馈纠偏机制和决策失误追究制度。继续推进综合执法改革,健全和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行政问责制、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坚决治理行政“不作为、乱作为”。

  创新方式,推进效能政府建设。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强化政务服务中心功能。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创新行政管理模式,优化政府管理流程,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加大政务公开力度,继续完善信息公开、公开办事、新闻发言人等制度。完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推进政府绩效管理。全面实施《公务员法》,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

  从严治政,推进廉洁政府建设。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惩防并举,切实抓好廉政勤政建设。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廉政建设责任制。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强化政府内部监督,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规范行政机关公务接待。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各种不正之风,从严惩治商业贿赂等腐败行为。积极推进责任政府建设向纵深发展。

  三、2007年的工作建议

  今年是新一届政府施政的第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十分重大。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

  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2.5%%,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4%,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降低3%—4%,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2%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4.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103%以内。

  为此,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强自主创新,调整产业结构。落实自主创新政策,完善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环境。构建科学仪器、软件开发、科技信息等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武汉科技孵化城”,扩大孵化器投融资担保平台。组织实施一批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实现武钢三硅钢、神龙二厂、东风本田扩产、中芯国际一期工程、富士康等项目按期建成投产。积极推进80万吨乙烯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制定实施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政策措施。加快都市工业园、化工新城、阳逻钢材深加工基地等园区建设。以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为主体,建设数字创意产业基地。研究制订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加快阳逻集装箱物流园区、高桥物流中心等物流项目建设步伐。制订会展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快建设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办好机博会、光博会、农博会、食博会和华创会等品牌会展。精心组织第三届世界植物园大会、第十二届国际油菜大会。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商贸业,促进有形市场与电子商务有机结合。加快新建大型住宅区商贸服务配套设施建设。积极推进中心城区和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商业中心街规划建设。稳定消费预期,完善消费政策,改善消费环境,培育和扩大消费热点。启动实施“质量提升工程”,提高产品竞争力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二)推进“家园计划”,发展现代农业。按照产业明晰、集中连片、整体推进的要求,以基地、企业、项目为依托,在抓好330个试点村的基础上,新增350个村实施“农村家园建设行动计划”。新建优势农产品正规化基地5万亩、畜禽养殖小区13个。积极推进绿色食品标准化基地建设。支持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农户覆盖率达到56%%。大力发展种子、种苗产业。制定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规划。扶植发展50个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积极推进农产品网上交易。组织专业科技人员对农业龙头企业、产业基地和重大科技项目进行帮扶。选择部分远城区开展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工作。完善农业生产资料和日用消费品销售网络,建立300家村级综合服务社。制定实施扶持农村文化建设的政策措施。加快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积极开展对农村未升入上一级学校的初高中毕业生的职业培训。力争全年转移农村劳动力6万人。编制市域(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加大对重点城镇建设的政策扶持力度。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

  (三)深化各项改革,壮大市场主体。加快长动、武锅、葛化集团等“武字头”国有企业改革。积极推动市政总公司、武建集团等国有企业引进战略投资者和国有资本出资企业重组整合。研究政策措施,推进特困国有企业改革。深化集体企业改革。细化都市工业园建设规划,完善园区配套设施。努力打造“江北工业走廊”,拓展都市工业园区发展空间。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扶持一批中小企业进入规模以上企业行列。完善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创业指导、技术开发、信用担保等服务。深入推进“民企百星”工程。积极推广凯迪电力、中冶南方、大西洋连铸等企业的成功经验,鼓励和引导民营科技企业采用虚拟经营模式加快发展。加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四)加大引资力度,提高开放水平。重点引进汽车及零部件、光电子、石化等制造业领域的跨国公司和大财团,以及金融、现代物流等服务贸易领域的知名企业和机构。精心组织香港武汉周、日韩武汉周等重要招商活动,突出对法国、德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招商。全年实际直接利用外资增长12%%。扩大地产品出口。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体,加快国家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建设。推进国家服务外包基地以及钢铁、船舶、显示器产品出口基地建设。办好2007跨国采购洽谈会,推动企业进入跨国公司生产链或营销网络。力争全年外贸出口增长15%%。巩固发展武汉至上海外贸运输直达班轮,增开直达香港的货运专列,争取开通更多的国际航线,加快电子口岸建设。积极参与武汉城市圈建设,进一步加强区域经济合作。

  (五)抓好重点工程,提升城市功能。完成阅马场周边地区交通改造,加紧实施街道口、卓刀泉等立交桥建设工程。加快二环线东段、三环线北段、城市主次干道、天兴洲长江大桥、青岛路长江隧道和轻轨交通一号线二期、地铁二号线一期等工程建设。建成阳逻长江公路大桥。基本完成城市高速出口公路建设。支持武汉铁路北编组站、武合铁路客运专线工程武汉段、武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等项目建设。完成天河机场第二航站楼及其配套工程建设,大力推进三期工程前期工作。实施阳逻新港区集装箱二期工程,完成杨泗港集装箱二期工程建设。加大城市信息管网统一规划建设力度。加强城市供排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实施天然气供气二期工程。新建、改造100座公厕。加快东湖风景区、武汉新区、后湖新城、王家墩商务区等区域市政配套设施建设。继续实施连江支堤整险加固工程。稳步推进“城中村”综合改造。按照“一湖一景”的要求,新(续)建黄家湖、内沙湖、南太子湖、菱角湖、南湖、沙湖等6个水景公园,扩建西北湖绿化广场、宝岛公园和四美塘公园。积极推进湿地保护工程和湿地公园建设。继续推进龟山、蛇山环境综合整治和中心城区拆迁建绿、拆围透绿工程。新、改、扩建56条道路绿化,建设11片城市小森林、35个小游园、8个街区绿地,新(续)建18个公园(广场)。完成九峰森林公园二期改造工程,推进东湖风景区综合整治建设。完成汉江南岸嘴至月湖段环境综合整治。启动巡司河综合整治、武汉动物园规划编制及改造工作。加强项目施工管理,确保重点工程建设进度、质量和安全。

  (六)加强环境保护,节约利用资源。推进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严格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格控制新污染。继续开展查处违法排污企业专项行动,加强重点污染源和污染区域的治理。推进“清水入湖”计划,对汤逊湖、墨水湖、塔子湖、龙阳湖等湖泊周边45个排污口进行截污和治理。建成三金潭、黄家湖污水处理厂,建设落步嘴污水处理厂,扩建二郎庙、南太子湖污水处理厂,加快配套管网建设。继续推进汉阳“六湖连通”和武昌大东湖生态水网建设工程。加快锅顶山等垃圾处理厂建设。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工作,突出抓好60户工业重点能耗企业、30个大型商业企业的节能降耗,城镇新、改、扩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全部执行50%%的节能设计标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东西湖国家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和青山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建设,积极推进中心城区污染企业搬迁改造。在农村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推广使用太阳能和沼气。完善土地集约利用政策措施,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

  (七)办好“一节一会”,推进文化建设。高质量完成“八艺节”和“六城会”场馆建设任务,高标准做好参赛准备工作,高水平抓好开幕式、闭幕式和竞赛组织工作。出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大力推进市直文化院团和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加大中共五大会址、中山舰旅游区、盘龙城遗址公园等重大文物保护建设力度。完成首义文化园景观工程。广泛开展“与城运同行”为主题的群众体育活动。加快妇女儿童服务中心、档案馆等项目建设。深入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以良好的市容市貌和精神面貌迎接“八艺节”和“六城会”的召开。加大对违法建设、占道经营、户外广告招牌、校园周边环境等专项整治力度。深化创建“市容环境达标街道”和“市民满意路”活动。启动实施城市灯光环境建设工程。开展文明过马路活动,搞好交通组织工作。提升窗口单位服务水平。广泛开展“做文明市民,创礼仪武汉”活动。

  (八)关注民生问题,维护群众利益。深入推进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继续做好“4555”下岗失业人员和“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实施农民工“素质进城”计划。全年新增就业岗位12万个、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6万人。启动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工作。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分别新增参保人员8万、10万、7万、15万和20万人。继续做好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工作。深入实施“社区建设883行动计划”,建成城市网格化管理与服务系统,加强“城中村”改造后新建社区、集镇型社区的创建达标工作。全面实施初中学校标准化建设,新改扩建农村寄宿制学校40所。加快城市社区和农村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稳步推进“药品直供”试点。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切实改善消费环境。加强安全生产监督工作。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防范、化解社会矛盾。

  (九)推进管理创新,提高行政效能。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加快建设领域审批制度改革,在37个市直部门建立规范的行政审批服务窗口。完善行政投诉、行政效能电子监察平台,加强对15个政务服务中心和37个市直部门办理行政审批事项的全过程监督。探索公共服务部门节假日预约服务制度。启动建设政务信息数据中心。深入实施行政执法责任制,开展行政不作为专项治理,认真落实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公务员法》配套制度建设,启动实施公务员队伍长效管理机制。

  各位代表,新一届政府将继续坚持为民办实事制度。今年,在广泛征集意见的基础上,本着“普惠、扶弱、量力、当年”的原则,继续办好10件实事。

  1、继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完成农村通自然村湾水泥路2000公里;解决农村2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和9万亩重点易旱地区抗旱水源问题。为全市2087个行政村各放映4场电影;为农民组织文艺演出500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0%%;完成40家乡镇卫生院、300家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

  2、关心困难老年人养老生活。为中心城区95岁以上生活困难老人,80周岁以上、独居且生活困难的空巢老人,以及70周岁以上、生活困难、有严重功能性障碍的残疾老人,每人每年购买365小时的养老护理服务;对远城区95岁以上生活困难老人,80周岁以上、独居且生活困难的空巢老人,以及70周岁以上、生活困难、有严重功能性障碍的残疾老人,每人每年发放1200元养老护理服务津贴。

  3、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推动19所博物馆(纪念馆)、150所中小学校计算机室向中小学生免费开放,安排80所学校体育场馆定时向社会开放。在中小学校新增30个标准化食堂和60家放心超市。对1100名盲、聋哑、弱智儿童和750人次工读少年实行“两免一补”。组织200场儿童剧目进校园、进社区。利用节假日组织6000项社区青少年活动。加强中小学校园周边环境整治。

  4、进一步改善残疾人生活条件。在全市1131个社区设置残疾人工作协理员岗位,购买1000个公益性岗位,安排2131名残疾人就业;提高城乡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的残疾人定额补助标准,重度和轻度残疾人每人每月分别增加50元和30元。

  5、改善外出和进城务工人员生产生活条件。为武汉户籍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5万人、进城务工人员技能培训4.5万人。启动3万平方米企业进城务工人员专用住宅建设;为进城务工人员建设20万平方米标准化简易住房。为进城务工人员免费放映电影400场、举办文艺专场演出50场、组织体育竞赛活动12场。

  6、继续改善中低收入家庭住房条件。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300万平方米,竣工面积达到120万平方米,缓解14000户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巩固中心城区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在6平方米以下低保户廉租住房保障,实施配房租赁300户、租金核减7000户、租金补贴8000户;对3000户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在6—8平方米的低保户进行租金补贴。

  7、促进公交优先发展。更新公交车500辆,其中空调车300辆。加快公交枢纽站、停保场建设;改造和购买公交站房59处,建设活动站亭71处,为181个首末站添置必要设施,改善司乘人员工间休息、就餐、如厕条件。免费为工作在生产一线的13000名公交车(船)驾驶员体检。

  8、实施城市环保清洁空气工程。划定城市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对禁燃区内200台锅炉、窑炉实施改用清洁能源等综合整治;新增16座燃气加气站,新改1500台公交车、出租车等机动车为清洁燃料车;对大型重点建设工地实施远程环保监控管理;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70天以上。

  9、加强食品安全源头治理和市场监管。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建立蔬菜、水产品、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和不安全食品退市制度。改善市、区两级食品安全检测条件,加大食品市场安全监管力度,适时向社会公布食品安全检测信息。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生产、销售食品的行为。新增150家“农家店”;完成“农改超”24家。完善食品安全举报投诉奖励制度,在社区(村)聘请3402名食品安全监督员,新增“12315”消费维权联络站200家。

  10、进一步创建良好的治安环境。大力开展打击和防范“两抢一盗”违法犯罪活动,整治重点公共场所治安秩序,危害群众安全的案件明显减少。严厉查禁毒品违法犯罪,改善强制戒毒场所条件。依法加强养犬管理。加强社区警务室建设,续建技防社区400个,加强社区安保队伍建设;建立农村治安中心户防控机制,农村耕牛等生产资料被盗案件下降10%。城乡治安环境不断改善。

  各位代表,今天的武汉,正朝着强市富民的新目标阔步迈进。我们要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凝聚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努力把我们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努力实现武汉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努力谱写武汉发展史上的新篇章。武汉的明天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