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起步阶段(1978年~1985年)
作为传统行业,纺织业在企业的信息化建方面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甚至最早可以追溯到1975年上海手套一厂手套机计算机群控。1978年,我国纺织业就开始将计算机运用到企业管理中,如海国棉22厂、上海织布六厂部分机台使用国产计算机进行织机监测。1980年,国外微型计算机(如z80微机)用于北京国棉一厂库存管理、北京国棉三厂实验室数据处理。1982年,纺织设计院为京棉一厂开发微机配棉软件,得到很好推广。
2、应用推广阶段(1986年~1995年)
“七五”、“八五”期间,我国纺织工业发展迅速,信息化建设越来越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对信息化项目给予了拨款和银行贷款的支持,信息技术应用得到普及推广。据1990年和1996年行业管理部门的两次调查,开展信息化项目的企业占当时企业总数的25.8%,遍及棉纺、化纤、纺机、印染、针织等行业。
3、转变阶段(1996年~ 2000年)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纺织工业的信息化逐渐过渡到企业成为项目的投资主体和实施主体,根据自身的切实需求,自主选择项目,完成了变被动为主动的根本性转变。在此期间,由于纺织业连续6年全行业亏损,企业资金困难,因此和其他行业相比,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影响了信息化进程。这种情况从1999年开始出现转变。
4、发展阶段(2001年至今)
在2000年纺织全行业整体扭亏之后,尤其是2001年11月中国加入WTO之后,企业信息化需求明显增长,即使一些“九五”期间信息化应用薄弱的行业(如服装、家用纺织品)、企业(如民营企业)、地区(如中西部地区),也纷纷做了信息化可行性分析、规划和应用调研。
最近两年纺织行业信息化发展很快,尤其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方面。根据不完全统计,数百家企业实施ERP系统,遍及棉纺、毛纺、针织、化纤、纺机、服装等各个行业,系统的开发方式正在从自行开发、合作开发逐步转向购买商品化软件。目前,纺织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方向是建立集管理与监测系统为一体的综合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