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入困境的eHR项目 该枪毙还是挽救
来源:IT168 更新时间:2012-04-15

】“八月份我们能用eHR系统做什么?”人力资源总监陈总的这个问题让林兴颇为尴尬。林兴是美亚公司的CIO,目前这个eHR还在被各种问题困扰。

  当遇到一个陷入困境的eHR项目时,作为CIO 的你,会怎么办?中止项目还是继续?林兴痛苦的思考着这个问题。的确,做出一个终止eHR项目的决定比争取一个eHR项目要痛苦多了。中止项目就意味着否定自己之前所有的努力,做这样的决定需要很大的勇气。

枪毙陷入困境的项目?

  美亚公司是国有大型企业,为了更好的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公司CEO决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手段的变革。于是公司经过考察,在半年前开始实施eHR。公司原有一套人事系统,主要由人事部进行简单的管理人事档案和进行薪酬计算。此次上eHR系统目标是要求除了考勤及薪酬等之外,还希望一方面能够实现HR管理事务性工作电子化、流程自动化,提升HR管理作业品质和效率,并使HR主管能更多考虑战略层次的问题;另一方面则为公司管理高层提供大量数据及分析信息作为决策支持。

  随着项目进程的深入,问题逐步开始暴露,经过半年反反复复的实施,eHR项目不但没有顺利的预期完成,而且变成了一个烂摊子。不但项目成本超出预算,而且连员工也对eHR项目失去了信心。这时,是枪毙掉这个陷入困境的eHR项目还是继续推行?让作为CIO的林兴忧愁得一夜间添了许多白发。中止一个不受欢迎、耗费资源、没有明显收益的项目,作为领导者来说需要足够的勇气和决心,而且这个项目还是他经过舌战众高层争取来的。

  摆在林兴面前有两条路的选择,一是中止这个陷入困境的项目,二是继续项目。这两个观点在高层间也有不同的支持者。

  首先,CFO提出了疑问:“很多人有将‘死马当活马医’的想法,就是因为害怕已经投资的那些钱都打了水漂。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继续执行一个陷入困境的项目对IT部门和业务部门来说会有深远的不良财政影响吗?”这是一个尖锐的问题,美亚公司曾努力挽救这个项目,但结果是造成预算严重超支。

  在谈论是否中止项目的时候,第二个是以人力资源部和IT部为主的观点:“如果问题能够被克服,效益能够得以实现,为什么不做一次重新评估和重新计划呢?了解问题所在,找出克服困难的方法。”两派的观点基于各自的立场都有一定的道理,林兴在这两派观点中摇摆不定,让他感到进退两难。

如何判断陷入困境项目能否继续?

  对于林兴来说,中止一个他亲自争取来的项目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林兴的观点是除非出现下面三种情况,否则他都会尽一切可能将项目进行下去:第一种情况,正在实施的系统供应商倒闭,产品没有了后续支持和服务。第二种,选择的产品发现严重的缺陷或瑕疵。最后,公司发生生存危机。

  此时,原考虑资金压力过大支持中止项目的CFO放松了口气。他提出要强调一点,在讨论中止还是继续项目之前,一定弄清这样的前提,即正在实施的eHR项目出现了什么问题,从而有走向失败的可能。只有清楚eHR项目发生了什么问题,这样才能避免投入更多资金之后才发现项目还是要中止。

  怎么判断这个陷入困境的项目还能不能继续下去?经过几个通宵的会议讨论,CIO林兴提出从这几个方面来判断:

  (1)项目是否有一个合理的、明确的、可以衡量的目标。目标不明确,或者目标过于理想化都会导致项目的失败。

  当初CIO林兴就是在项目规划时为了争取高层对eHR项目的支持,故意夸大项目效果和投资回报率,回避了项目的风险。另一方面,当初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解过于理想化。随着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发展,不断出现一些新的理念。例如审批流程、素质模型、全员绩效等。美亚公司被这些理念所迷惑,不管是否理解这些理念,了解理念存在的基础,以及具体的应用实践,就在eHR项目强行加入这些理念。而在这个阶段,eHR 软件厂商也将 eHR 目标制定得无所不能,期望值很高,所有能够想到的好东西不管现实不现实、适用不适用都写到方案中。

  等到项目进行了一多半,种种问题出现了。由于期望值过高造成实际效果的极度反差,使用户对eHR的信心倍受打击。高层没有看到期望的结果,从而让eHR项目评估效果非常差。在各种因素下,才让现在eHR项目最终的结果陷入困境。

  (2)失败的规划和执行。最大的问题不是在于规划,而是在于规划的执行上。

  美亚公司eHR项目组在开始eHR项目时,经常将重点放在技术上,而忽视了基本的业务规划方法。林兴总结到eHR的失败,提到3P:人员(people),流程(process)和策略(politics)。eHR项目失败的70%都是因为这些因素没有处理好。回首eHR项目,发现美亚公司强调的是对技术的跟进,项目实施过程中更多的关注在操作培训上,对于人员、流程和策略都鲜有涉及,实施效果不佳自然不可避免。

  (3)人员是否配合。

  在项目实施当中,经常出现业务部门抱怨项目实施人员不理解需求,拼命拒绝需求等情况,而项目实施人员则抱怨业务部门人员挑剔,不肯配合等等。在开会时相互指责,矛盾越来越激烈,不欢而散。eHR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还因为牵涉到各业务部门利益的调整和重新划分,这个时候中层管理层配合与否非常关键。同时中层的态度也会左右其部门员工的参与程度。eHR项目的成功,首先必须是最终用户的成功应用,没有最终用户的全力参与,再好的系统也无法发挥作用,项目实施也就谈不上成功了。

  (4)项目的人员配置是否合理。

  项目负责人是一个项目的领头人,项目负责人是否称职对项目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一个合格的项目负责人不仅需要有良好的技术技能,同时也需要拥有良好的业务和领导技能。这样才能与各方面的沟通,以及项目控制中游刃有余。另外,美亚公司eHR项目的失败还在于项目核心人员的流失。这部分人员的稳定性关系到项目的生死,而美亚公司在没有办法控制人员流失的时候,也没有建立起完备的后备人选机制。

  (5)项目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支持。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当eHR项目缺少了资金支持时,实施时就会断断续续,严重时只能停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