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从严治军进行再认识
来源:解放军报 更新时间:2012-04-15

  我军从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型的过程中,武器装备的发展,体制编制的调整,都对治军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治军模式的转变,是衡量军队转型的重要指标。要达到这一目的,有赖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对从严治军进行再认识

  穆晓

  胡主席强调,要把军队建设和改革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努力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这是对我军新世纪新阶段建设和发展提出的更高要求。应当看到,我军是一支以半机械化为主体的军队,治军模式尚未完全摆脱人治型、经验型、粗放型的困扰。为了提高治军水平,首要的还是用科学发展观作指导,解决对从严治军方针的认识问题。只有深刻理解从严治军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才能真正把从严治军转化为全体官兵的实际行动。

  从严治军不是一个管理概念

  党的十六大把治党、治国、治军作为一个整体提出来,就是告诉我们,应该从党和国家、军队建设的高度来全面认识从严治军的科学内涵。当今时代,军事斗争与政治、经济、外交、文化、法律等联系更加紧密,从严治军与其他领域在战略层面的相关性日益增强。转变思想观念,发现科学规律,是提高从严治军能力的首要举措。

  从严治军是全方位、全过程从严,它既涉及思想政治、纪律观念、作风养成,又包括军事训练、作战指挥、行政管理。从对象来看,从严治军不仅针对人,也涉及人以外的其他因素,如重视对物、时间、信息等方面的管理,以便提高综合效益。从严治军的对象是多元的,在重视“硬”管理的同时,还必须重视“软”管理。

  从严治军所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实现军队的高度稳定和集中统一。在这个意义上,从严治军不仅仅是一个管理要求,更是一个政治要求。古往今来,没有哪一支军队可以失去政治引领而存在,军队的高度稳定和集中统一,是军队政治属性的最重要表现。发达国家强调从严治军,同样包括了严格的思想控制和精神灌输。实践证明,保持军队稳定和统一的行之有效的手段,是思想政治从严,组织纪律从严,把思想政治建设排除在从严治军之外,必将付出沉痛的代价。

  从严治军最终是为了提高军队战斗力。在战斗力标准的牵引下,通过严格训练,培养官兵的素质、能力和战斗精神,直接关系到战斗力的生成和提高。因而必须将从严治训摆在战略位置,通过建立正规的战备、训练、生活秩序,全面提高军队的现代化治军水平。

  只有依法才能从严

  通过法律法规和制度,把治军要求明确和固定下来,是从严治军的核心,必须依靠法规制度的规范性、强制性、稳定性和权威性,实现治军目的。

  在传统上,从严往往侧重人治,这固然可以体现严格要求,但难免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事而异,把从严的标准变成一般的方法。随着社会文明发展和法治进步,依靠人治的情况显然无法延续。强调建章立制,依法办事,是因为法治比人治要有效得多。美军强调法规、条令、条例是军队行动的依据,甚至严格限定军人体重标准。据报道,美陆军每年因体重不达标而退役的就有1600多人。可以说,法治已成为中外治军的共同选择。

  依法从严是时代要求,反映了治军理念和方式上的创新。在法治原则下,通过科学规范,制定标准,监督落实,从而使军队活动进入法治状态。从严治军强调高标准、严要求,与法治精神相吻合;法规为从严治军提供依据和保障,更有利于贯彻从严的要求。那种一提从严治军,就滑入人治的一端,以土政策、土办法、土规定代替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的做法,自以为规矩更细、管理更紧,实质上违背了法律法规所体现的科学管理的本质,违背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

  科学性与从严要求一脉相承

  治军是一项大工程,科学性很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遵循客观规律。治军规律反映了军队建设所涉及的内容之间内在的本质联系。这些年,军队建设中出现的许多问题,都与违背治军规律有关。提高从严治军的科学性,就是要严格按客观规律办事,强调民主决策,依法行事,最大限度地杜绝主观臆断。主观性是最大的事故隐患,正如一位管理学家所说:“一件没有预料的事件可能引起故障,一个长期被忽视的问题可能导致一次危机。”实践证明,“几乎每一起重大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只有把握客观规律,治军才能严到点上,管在理中,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调整内外关系、上下关系、官兵关系,增强凝聚力的根本。人是管理活动中最活跃、最生动、最有决定性的因素。治军的原则、制度和方式方法,都是通过人去实现,最后又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所以,坚持以人为本与从严治军是一脉相承的。从严治军以发挥人的最大效能为归宿,强调严格管理、严格要求、官兵一致,其根本出发点就是教育人、培养人、激励人、造就人,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人放在主体地位,以人为核心,以人为根本。这是人民军队的传统,也是我军的优势所在。如果缺少关心人、尊重人的意识,就会官兵关系紧张,上下不协调,内外不团结。如果片面追求从严的形式,甚至采取一些苛刻的手段,可能暂时管住人、不出事,但却走偏了方向。

  运用科学方法。在新形势下,我军面临敌对势力推行“西化”政治战略的严峻挑战,又面临着国家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的复杂考验,官兵成分及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旧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已经不相适应,增强从严治军的针对性、实效性势在必行。要深入研究社会、家庭环境对官兵思想、心理和行为方式带来的影响,创新和改进治军的方法和手段。基础学科的新发展,为改变管理方法,创新管理模式,奠定了坚实基础;而新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的出现,如精确管理、矩阵管理、网络管理、全息管理等,又为从严治军提供了广阔前景。

  治军贵在思想从严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利益以及社会生活方式进一步多样化,官兵的视野得到拓展,思想趋于活跃。在新的环境中,如果思想建设放松,就容易出现认识错位、观念混乱、信念动摇,从而干扰工作秩序,影响团结稳定。军队是执行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如果没有思想上的高度集中统一,就难以做到令行禁止、一切行动听指挥,无法完成党和国家赋予的各项任务。

  坚持思想从严,其核心就是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这是从严治军的灵魂所在。为此,必须严格组织纪律、政治纪律,强化政策法规观念,毫不动摇地坚持党领导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增强政治上的坚定性和思想道德上的纯洁性,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中央军委保持高度一致。要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贯穿于从严治军的全部实践,注重教育引导,通过强有力的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把官兵的思想统一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来,统一到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各项决策上来。以从严治训促从严治军

   信息化战争已经演变为体系对体系、系统对系统的整体较量。这种较量对军人个体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武器装备的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其精密度和技术性不断增强,分工日趋细化,要熟练驾驭并发挥其整体效能,必须坚持严格训练。

  在一体化联合作战中,作战体系中任何一部分的落后,都可能影响到整体,这种影响有时是致命的。因此,作战体系的组织结构和协同功能,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必须通过严格的军事训练,把多种复杂的作战要素、作战单元联结成一个紧密结合、协调运行的作战体系,从而发挥整体威力。

  军队战斗力水平是衡量从严治军的最重要尺度。必须把军事训练摆在战略位置,从难从严从实战需要出发,严在训练标准、严在训练难度、严在持之以恒,把从严要求贯穿于军事训练的全过程。在军事训练中,应坚持训战一致的原则,着眼最艰苦的环境、最复杂的情况,进行高强度、高难度的训练,防止和纠正消极保安全的做法,努力调动练兵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从严治训推动从严治军的全面落实。

  锲而不舍地抓好纪律建设

  管理松懈、作风松散、纪律松弛的问题,是和平时期治军的难点之一。尤其是受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和“酒绿灯红”的影响,从严治军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环境。同时,随着社会变革进程的加快,我军兵员成分和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军队管理的对象由单一化走向多元化,传统的治军理念和管理方法面临严峻的挑战。一些部队落实从严治军存在着偏宽、偏软的现象,出现了不愿严、不敢严、严不下去、严不到位等问题,暴露出纪律建设方面的薄弱环节。纪律是军队的命脉。无论任何时候,军队都必须保持严明的纪律,做到有令则行,有禁则止,一切行动听指挥,才能在各种复杂的环境中经得住考验。

  加强纪律建设就是坚持以纪律为核心,把加强纪律建设作为从严治军的重要内容,培养严明的组织性、纪律性,保证政令、军令畅通,确保军队的高度稳定和集中统一。要严格政治纪律,保持部队的高度纯洁,保证从思想政治上牢牢掌握部队。要严格组织纪律,坚持下级服从上级,个人服从组织。要实施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注重养成,严明赏罚,维护良好的内外关系,形成依法办事的良好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