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龙芯加速的好时机
来源:国际金融报 更新时间:2008-03-11

■ 本报记者 付碧莲发自上海  
  时光流逝,岁月如梭,再平凡不过的运动与更替,消逝是最终依归。但是,在由时间点滴垒成的历史洪流里,总有某些事物难以磨灭,总有某些声音不断回响,总有某些名字无法忘怀。在中国的计算机历史上,胡伟武或许会成为这样的一个人物  

  龙芯迅速崛起  

  龙芯项目正明显提速。  

  2007年8月,首款基于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龙芯2E处理器的TLFW-100L防火墙,形成了软硬件一体化的防火墙安全系统,首次进军网络安全产品。据了解,基于龙芯的曙光防火墙性能,远高于目前低端常用的英特尔NP 425芯片防火墙平台,与英特尔P31G配置的x86平台性能也已经相当接近。  

  5个月前,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与世界最大的半导体制造商之一的欧洲意法半导体公司共同宣布,双方将基于“龙芯2E”的IP进行芯片商业化开发的合作,这意味着被誉为“中国芯”的“龙芯2E”处理器正式进入世界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在签约会现场,有着“龙芯之父”之称的龙芯项目组负责人胡伟武语出惊人,他表示,下一代“龙芯3号”(Godson 3)将为多核设计,并且具备16个核心,争取成为业内第一个16核处理器。“龙芯3号”2006年开始规划,2007年至2009年进入实施阶段,计划在2010年验收。  

  此前,美国华盛顿著名的智囊机构哈德森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向美国国会提交了一份名为《中国向前跳了一大步》的报告,分析了中国的科技和军事竞争力。在报告中,哈德森研究所列举了中国自主创新的三个案例。其中一个就是龙芯2号芯片问世。  

  而在5年前,中国“龙芯”诞生那一刻,围绕龙芯以及龙芯项目组负责人胡伟武的却是众多怀疑的目光。  

  在众人的质疑声中,“中国龙芯”突破重重阻碍,快速地升级换代,渐渐地迈向了国际市场,成为国际CPU市场中一支不可忽视的新兴力量。虽然它前途依然坎坷,但前景却似乎是一片光明。  

  龙芯非凡之路  

  我国是计算机使用大国,却是计算机研究的弱国,特别是在计算机的微处理器上,一直受制于人。  

  有关资料显示,微处理器芯片,特别是通用微处理器,价格很高,一颗服务器的微处理器芯片价格高达几万元,占到服务器成本的70%以上。每年光是个人电脑和服务器中用的微处理器芯片,国外大公司就从中国赚走100多亿美元。2004年,我国芯片进出口贸易逆差高达400多亿美元,超过飞机、石油、汽车,成为我国第一大进口货物。  

  “联想集团收购IBM公司的个人电脑(PC机)业务,这本是一个普通的商业行为,但美国政府对其进行了长时间的特别审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担心收购之后电脑里可能会被安装特殊的后门从而影响美国的国家安全,另一个原因则是担心今后联想制造的个人电脑会在美国市场占据优势从而影响美国企业的经济利益。最近美国政府又否决了香港文传公司收购美国全美达(Transmeta)公司的一个处理器型号的方案,虽然就其技术而言这个处理器已经落后而且没有被市场接受。从美国政府对处理器核心技术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所持的谨慎态度,也可以看出我国发展自主的核心技术,该有多么的重要。”胡伟武在给领导的报告中如是表示。  

  也正因此,激励着胡伟武和他的同事们不断奋斗。  

  龙芯研发速度远远超过了国内外许多专家的预料。  

  2001年3、4月份胡伟武主动请缨组建CPU设计队伍。2002年8月,第一个完全自主设计的通用CPU在200多MHz的主频下跑起来,“龙芯1号”研制成功。而这样的研发速度是惊人的。万事开头难,“龙芯1号”是所有研发人员在胡伟武的带领下共同用心血铸成的。  

  2005年4月18日,在“龙芯1号”问世后的短短三年,“龙芯2号”面世。这时,几乎全世界都对其神奇的增长速度感到惊叹。“龙芯2号”吸引了众多世人的目光,使国际社会承认中国在CPU产业上取得了十足的进展。而“龙芯2号”作为中国IT界最耀眼的新星,也曾遭受许多质疑,“‘龙芯2号’涉嫌侵权案”一度沸沸扬扬。  

  但任何怀疑或不信任,也不能阻挡龙芯的前进步伐。  

  “他们”激励着我  

  “他们激励着我。”胡伟武表示,我国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处理器研制的技术水平并不比西方发达国家落后很多。改革开放后,由于市场受到冲击,导致我国的处理器设计队伍逐渐整体垮掉。他们课题组有一位老研究员黄令仪老师,70岁了,上世纪80年代曾在计算所负责芯片的研制,80年代中期,计算所的芯片研制队伍解散后离开了计算所。当她听说计算所研制龙芯1号时就主动带领几个学生回到计算所参与龙芯的研制。有一次黄老师和一个学生就一个技术细节争论起来,那个学生说,您这么大年纪了,这样的技术细节犯不着这么较真。黄老师脱口而出:“我不能留遗憾”。  

  胡伟武表示,黄老师现在还经常无限惋惜地跟他说起,上世纪80年代中期,计算所芯片研制队伍解散时的情况,每次他都能深切感受到她当时的无奈和痛心。正是因为曾经经历过丧失自主创新能力之痛,为了不留遗憾,黄老师以一个退休人员的身份,5年来一直跟他们加班熬夜,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一直工作在龙芯处理器设计的第一线。  

  1968年,胡伟武出生在浙江永康的一个普通教师家庭。1991年从中国科技大学毕业后,免试进入中国科学院计算机技术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而在新千年开始之后,胡伟武也开始了他的造“芯”历程,同时开启了他自我人生的精彩与辉煌。  

  不过,据记者了解,跟胡伟武接触过的人都会觉得,年近40的他,性格随和,谈吐儒雅,举手投足不紧不慢,很典型的中国学者形象。而去过中科院计算所八楼会议室和胡伟武办公室的人也会对那里印象深刻。会议室迎面墙上是一行用塑胶板做底的白底红字标语:“用毛泽东思想武装龙芯课题组”,而标语下方,一尊硕大的毛泽东半身石膏雕像居于正中,雕像左边是一面鲜红的国旗,右边是同样鲜红的党旗,花花草草的盆栽植物交错于雕像周围。而他办公室的布置——一张办公桌、一个书架、几张沙发,简单得无法再简单,最显眼得应该算是墙上贴着的一张有些泛黄的毛主席像。  

  胡伟武现在不仅是一名计算所的研究人员,同样也是一名博士生导师。在教导学生时,他更是兢兢业业,丝毫不敢怠慢。他以“四心”——责任心、自信心、包容心、进取心来教导学生如何做人做学问。而胡伟武这样的为师态度与教育精神,似乎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他的导师夏培肃院士和李国杰院士的影响。对于导师们的栽培,胡伟武感恩于心;对于他们的教育,他更是铭记于心。  

  胡伟武说:“我现在是教博士生,教他们做CPU,做芯片;过几年做不动了,就应该去教大学生,教他们做学问;到最后教小学生,从做人教起。”  

  自主创新之路  

  “在龙芯处理器的研制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中国要攻克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必须要结合中国国情,走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胡伟武表示,一方面要通过跨越创新实现核心技术的突破,在核心技术的研究方面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另一方面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通过产业链的完善,实现核心技术的产业化,做到既顶天又立地。  

  胡伟武表示,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在“八五”和“九五”期间,在通用处理器的研制方面没有做部署。在“十五”计划初期,比较主流的观点是我国应以研制专用的嵌入式处理器为主,许多人认为我国还不具备研制高性能通用处理器的能力。为此,计算所所长李国杰院士从1999年开始就呼吁中国在“十五”期间应该花大力气做通用处理器,认为错过这五年,以后就没有机会了。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胡伟武与同事克服种种困难,迅速承担起了龙芯的研究工作,而成绩的出色也出乎他们自己的预想。  

  “我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所谓不可能,是因为我们没有去做。人们常说‘事非经过不知难’。”胡伟武表示,通过龙芯处理器研制,他认识到,实际上科研工作中也有“事非经过不知易”,但是这个“易”不是容易的“易”,而是长征过后感到“万水千山只等闲”的易。“我们要有进行自主创新的信心,中国人在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方面,完全能够通过创新跨越取得突破”。  

  胡伟武介绍说,“计算机领域有一条很重要的摩尔定律:计算机性能18个月就要翻一番,三年翻两番。根据龙芯的路线图,从龙芯1号开始,我们利用3年时间,性能提高了20倍(当然龙芯1号基础较低);我们在未来的五年中,要做到每2-3年提高性能8-10倍,实现比摩尔定律快得多的跨越发展。”  

  “目前微处理器的发展到了一个难得的转折期,由于物理极限及功耗等限制,过去走在前头的国外大公司必须调转船头,反过来走我们开创的路;而我们不要拐弯,可以加速向前冲。这是我们后来居上的大好时机。”胡伟武介绍,在创新跨越的精神指导下,他们制定了“十一五”战略目标,争取在“十一五”期间在多核处理器的设计方面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胡伟武指出,走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就是要善于抓住机遇,发挥后发优势,另辟蹊径实现跨越发展,亦步亦趋地跟在别人后面是没有前途的。  

  胡伟武一直在坚持着他的中国芯片梦,继“龙芯1号”和“龙芯2号”之后,“龙芯3号”再次成为众人的期待。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更加努力做到无愧于龙芯人的光荣称号,以更饱满的热情,继续保持求实的态度,发扬拼搏的精神,为完成龙芯的研制和产业化任务而努力奋斗,为振兴我国的信息产业而努力奋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这是胡伟武在给领导汇报工作时的庄重承诺。  

  胡伟武说:“做龙芯很不容易,自主研发的路虽然不好走,但是我们一定会坚持下去。”我们期待着这位“龙芯之父”实现他的豪言壮语,为国人再一次带来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