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8月22日电(记者 刘莉) 我国是个多地震的国家,地震给我们带来过太多的灾难。从汉朝张衡的“侯风地动仪”起,中国人对地震的监测就从未间断过。近30年来,随着仪器设备、信息技术和理论方法的进步,我们给大地“诊脉”的水平正在逐步提高。
即将在本周召开的全国地震科技大会,是一次对地震科技回顾总结的机会。记者专程采访了国家地震局有关专家,请他们为读者梳理近些年来我国地震监测预报方面的诸多变化。
从“盲人摸象”到“多方位监测”
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副司长吴书贵把我国早期的地震监测比作是“盲人摸象”:偌大的国土上只有个别地方有台站,无法全面了解地震的整体活动情况;落后的监测设备也只能提供极其有限的信息。而如今,我国已有了覆盖全国的地震监测网络;地震观测技术和仪器设备也由进口变成出口,有的仪器设备水平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
自从1966年北京建立起第一个遥测地震台网,40年来,从几个到几十个,到如今建立的由150个台站组成的国家地震台网,由678个台站组成的31个区域地震台网,目前已初步建成了覆盖全国的数字化、网络化地震监测网络,使得我国90%以上地区的地震监测能力提高到3.0级。
除了数量上的变化,监测仪器也是更新换代,实现了从“模拟”到“数字”的变革,“地震速报”成为可能。现在,如果国内某地发生地震,中国地震台网可以在10—15分钟提供出包括时间、地点、震级三要素的地震定位信息,而在五年前这个时间要30分钟以上;十几年前,这个时间至少需要一个多小时。
为了加快我国数字台网的建设,1983年中美双方达成协议,由美方提供设备和技术,共同建设中国数字化地震台网。1993年双方合作进行了二期技术改造,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地震台网之一。
“八五”期间,我国自主研发的数字化地震监测仪器设备开始崭露头角,通过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地震和前兆数字化观测试验系统研制”的实施,对数字化台网建设所需的仪器设备、专用软件进行了全面攻关,并建立了试验台网,整个系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这些仪器设备和软件为“九五”、“十五”我国全面建设“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系统”奠定了物质和技术基础。各种地上地下的监测设备,为地震科学研究乃至整个地球科学研究积累了大量丰富的观测资料。
与此同时,我国发挥地震监测技术优势,将援外地震台网建设项目作为援外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相继援建了阿尔及利亚、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智利、南太平洋岛国等国的地震台网。
从“话务报送”到“网络传递”
以前,所有地震信息的传递,都离不开邮局和话务员的工作。地震监测预报、地震应急与紧急救助都需要地震信息系统保证其数据信息的采集、传递、存储和处理,话务员们的服务显然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互连网进入地震监测网络让人们看到了“提速”和处理“海量信息”的可能。
中国地震预测研究所陈会忠教授谈道,从1976年唐山地震后,为了保证地震数据信息的快速传递,地震系统开始大量使用短波通信,并开始组建全国短波通信网。到1994年,全国地震短波通信系统已拥有1000多部无线短波电台,成为我国最大的行业短波通信网之一。
1994年我国加入Internet,国家地震局同年完成了和Internet的互联,成为我国和互联网接轨最早的行业部门之一。1995年国家地震局第一个web主页上网,受到国际地球学界的关注,地震行业通信网络进入了互联网络时代。
“九五”期间,在全国信息化建设浪潮的推动下,地震行业的信息化进入了大规模建设阶段。资料显示,通过“全国地震信息通信网络的建设”建成了具有40个省级节点的全国地震信息网络。“十五”期间,国家又投资27亿元人民币建设“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工程”。
2005年中国地震局承担了我国下一代互联网CNGI示范工程产业化及应用试验项目“基于IPv6的地震传感器示范网络”,这是CNGI示范工程应用试验项目中建设的唯一IPv6网络应用平台。地震行业就像一支应用高科技的先头部队,总是追踪最新技术“武装”监测预报系统,努力为人们的安全提供保障。
从“宏观观测”到“多学科预报”
吴书贵告诉记者,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对地震的预测预报,很大程度上依赖“蛇出洞、狗狂吠”这样的宏观异常现象;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和发展,我国地震预测预报科学性逐渐增强,水平逐步提高,形成了有我国特色的“多学科预报”方法。
在短临预测方面,坚持边研究边预测实践,积累了近40年的资料,形成了以统计为基础的经验性预测理论体系,并在对某些类型地震发生规律的认识上取得了明显进展;在中长期预测方面,从板块运动、块体运动与变形、深浅构造关系三个层次入手,通过断层分段、滑动速率、古地震、历史地震、现代地壳运动等多种手段的综合观测和研究,揭示了活动地块的运动变形对大陆强震的控制作用,发展了有物理意义的中长期预测方法。
我国独有的年度全国地震趋势会商制度,是分析研究地震大形势和地震活动趋势,判定年度重点地震危险区的重要举措。通过40年来的不懈探索和自主创新,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渐进式地震预报科学思路,发展了多学科综合预报方法,实现了20多次有减灾实效的地震预报,在国际地震预测预报研究中产生了重要影响。目前,已与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地震科技合作关系,加入了多个与地震科技相关的国际重大合作探测和研究计划。
通过依靠科技进步,我国的地震速报能力、震后趋势判断能力明显增强,为政府科学、快速处置地震突发事件提供了有利的支撑和保障,确保了社会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