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至2010年,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根据中共驻马店市委《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了《驻马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本纲要全面总结“十五”计划执行情况,客观分析形势,突出发展主题,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方向,全面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振兴驻马店经济、实现“平安崛起”的战略意图和意愿,是今后五年我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蓝图和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主要依据。
第一章 发展依据
第一节 “十五”计划执行情况
“十五”以来,全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坚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统筹兼顾、加快发展”的工作思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务实苦干,克难攻坚。强力推进“三项建设”,扩充经济总量,壮大经济实力。调整经济结构,优化经济环境,抓好基础设施和薄弱环节建设。全面推进了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较好地完成了“十五”计划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国民经济稳步、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496.25亿元,与“九五”末相比增加216亿元。人均生产总值6391元,比“九五”末增加2916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507.6亿元,“十五”年均增速21.7%,高于“十五”预期3.7个百分点。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二、一、三”产业格局稳固;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步伐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强劲发展。2005年全市城镇化率18.67%,较“九五”末提高6.57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占GDP的比重达49.4%。工业经济较快发展,2005年工业增加值达到172.5亿元,医药、化工、食品、建材、轻纺等支柱产业进一步壮大;农业产业化有效推进,优势特色农产品规模化、区域化进一步发展,农畜产品转化加工能力明显提高。农林牧渔业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均提前完成了“十五”预期目标,其中粮食总产量532万吨,比“九五”末增加130.5万吨。财政状况有所好转,2005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5亿元,按可比口径,“十五”年均增长19%。
经济发展条件明显改善。项目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十五”期间,317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39.9亿元。一大批工业、农林水利、交通能源、城市建设、生态环保、社会事业等项目的建成投用,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改善了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十五”期间,新增工业销售收入240亿元;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13万亩,解决农村吃水困难人口40万人;完成中小学危房改造756所,乡镇卫生院建设127个,疾病控制中心建设10个,公共医疗救治项目11个;新增公路通车里程88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18公里,干线公路、县乡公路改造近90%,共完成投资58亿元;年单向输送天然气16亿立方;发电装机新增9万千瓦。
经济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一批重点企业和企业集团更具活力,大多数国有中小企业焕发了生机;农村税费改革进展顺利,农民负担明显减轻;垄断行业、投资、财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各类要素市场建设步伐加快,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强。对外贸易健康发展,利用外资规模逐步扩大,东西合作实现了新的突破。2005年出口创汇506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134万美元,“十五”期间建成借用国外贷款项目27个。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就业渠道进一步拓宽,“十五”期间安排就业再就业近9万余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低于计划控制目标2个百分点;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按时足额发放;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力度加大,年输出规模保持在160万人以上;扶贫开发成效显著,84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较快,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00元,“十五”年均增长9.4%;农民人均纯收入2486元,年均增长5.47%。
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科教兴市战略稳步实施。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及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较“九五”末提高6个和6.3个百分点。教育资源进一步优化,教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普九”成果进一步巩固;普通高中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2005年高中教育毛入学率达41%,其中驻马店市区和县城高中教育毛入学率达85%;本科院校招生实现零的突破。公共卫生、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全面展开,一大批乡镇卫生院得到改造。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事业蓬勃发展。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年均自然增长率6‰,低于“十五”预期1.9个千分点。环境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重点流域、区域和城市环境污染防治等得到加强。生态建设、资源综合利用卓有成效,发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进展顺利。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平安建设、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水平明显提高,社会舆论监督机制逐步完善。社会信用意识不断增强,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国防教育、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效显著,经济社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全市形成了稳定、健康、奋发向上的良好局面。
总体上看,“十五”期间,是驻马店撤地设市迈向新征程的五年,是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较高、质量较好,经济发展条件改善较快,综合实力提升幅度较大的五年,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较多的五年。全市生产力水平跃上了新的台阶,奠定了提升产业层次、加快经济转型、促进统筹发展的物质基础,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已经具备了加快发展的条件。
第二节 面临的形势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平安崛起”的黄金时期,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
从外部看,宏观环境总体有利。一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加速,产业转移加快,贸易投资活跃,有利于我们发挥区位、资源等优势,拓展发展空间,实现跨越式发展。二是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进一步消除,消费结构进一步升级,新一轮的经济快速增长期将进一步延长;三是中央全面实施促进中部崛起战略,河南实施中原崛起战略,我们可以从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得到较多的支持,有利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综合交通体系、水利和能源建设,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发展有竞争能力的高技术产业和制造业,促进商业、流通等服务业加快发展。
从内部看,通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我市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贫困人口逐步减少,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储蓄不断增加,加快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更加坚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能力逐步增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加快,消费水平逐步提高,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加快发展的内生机制越来越强。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三项建设”的深入开展,全民创业、竞相发展的良好氛围已经形成,加快发展具有强大的动力和保障。
在看到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有利条件的同时,还应该看到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必须面对一系列来自外部的严峻挑战,努力解决自身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是竞争压力增大。我市经济总量小,人口占全省的8.55%,而GDP仅占全省的4.7%,整体竞争力在全省处于弱势地位,在各市竞相加快发展的形势下,稍有懈怠,差距将会越拉越大。二是体制性、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还不到位,农业基础薄弱,县域经济发展滞后,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低,产业规模小、支撑能力弱,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少,第三产业发展缓慢,非公有制经济比重低,体制创新的任务艰巨。三是经济社会发展进入重要转型期,失业人口增多,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差距较大等各种矛盾相互交织,社会稳定面临压力;四是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以及经济发展与资源短缺、人才匮乏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不仅影响当前经济增长,而且将成为制约长期发展的主要因素。
总结过去,放眼未来,我们必须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忧患意识,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做好克服困难、应对风险的充分准备。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集中精力,加倍努力,全面提高我市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不断加快实现驻马店“平安崛起”的步伐。
第二章 发展目标
第一节 基本思路
驻马店市委一届九次全会要求:“十一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要继续坚持“打基础、抓项目、创品牌、上台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统筹兼顾、加快发展”,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为后十年快速、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据此,“十一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缩小差距;继续实施科教兴市、开放带动、人才强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强力推进“三项建设”,加快工业化、推进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实现改革创新、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民营经济发展的新突破;夯实发展基础,全面增强经济实力;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增强发展活力和竞争力;振兴各项社会事业,营造稳定、安全、宽松的社会环境、生活环境、发展环境,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新局面。
“十一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是:
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用发展的办法解决经济社会中的矛盾和问题。千方百计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全市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社会财富创造者的良好氛围,形成全民创业、共谋发展的局面。尊重经济规律,顺应竞争要求,抓住一切机遇,用好一切条件,发挥后发优势,努力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和质量,实现经济发展的新跨越。
坚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积极解决“三农”问题,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继续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城乡结构、所有制结构、人才结构,在调整中加速经济发展,在发展中优化、升级经济结构。着力培育经济增长的内生机制,不断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增强发展的活力和综合竞争力。坚持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坚持项目带动战略不动摇。牢固树立经济建设以项目建设为中心,项目建设以工业项目为重点的观念,抓项目、促发展;加大投入,常抓不懈,大上、快上一批大项目,尤其是工业项目;打牢发展基础,提高发展速度,壮大发展规模,增强发展后劲。
坚持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继续深化和统筹推进各项改革,着力消除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思想障碍和体制障碍;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引导、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使民营经济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和重要支撑;以东西合作为平台,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创新观念,创新方式,以创新促进对外开放的新突破,努力构建最具活力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坚持科教兴市、人才强市,积极开发智力资源和人力资源;逐步建立技术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坚持以人为本。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核心,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努力促进城乡居民增收,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妥善处理各阶层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努力化解各种不安定因素,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第二节 发展目标
“十一五”时期要努力实现以下主要发展目标:
经济较快健康发展,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人均生产总值提前3年实现比2000年翻一番。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末降低20%左右,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有效遏制。科技创新能力增强,经济结构明显优化,二、三产业比重明显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明显加快,农业劳动力占劳动力总量比重明显下降。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环节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生活环境有较大改善。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成效。
第三节 发展布局
“十一五”时期我市经济发展布局:建设“一个中心”、“一个经济带”、“四个基地”。“一个中心”:以驻马店市区为中心点,遂平、汝南、确山三点环线,构建市域经济圈;通过107国道和新阳高速公路,密切与次中心城市西平、新蔡的经济联系,推动全市加快发展;“十一五”末,初具豫南地区经济中心雏形。“一个经济带”:以驻马店市区为辐射点,遂平、确山为两翼,以107国道为轴线,拉大城市框架,构建交通网络,发展产业集群,完善市场体系,培育发展工业经济隆起带。“四个基地”:(1)加工配套基地。依托资源优势,发展加工配套,增强创新能力。壮大医药、能源和煤化工、轻纺、食品、建材等支柱产业,培育发展生物医药、信息、精细化工、机械电子等高技术产业,以园区为载体,发展配套加工和来件、来样加工的产业集群。(2)现代农业基地。突出抓好优质、特色、绿色农业的发展,依托东部平原,用好国家支持粮食主产区的有关政策,实施优质粮工程,建设高标准农田,发展高效农业、创汇农业和高科技系列农产品,培育优质专用小麦、优质芝麻、优质花生、优质大豆、优质花卉等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优质农业高产区”;依托西部浅山丘陵区,整合资源,扩大特色苗木林果、特种养殖、特色种植(啤酒大麦、食用菌、牧草等)的生产加工规模,建设“特色农产品生产区”;打响“金铜山”烟叶、食用菌、黄牛、花生、生猪、顿岗大米、珍品小杂粮、蔬菜等一批农畜产品品牌,发展无公害、“绿”字头农畜产品生产加工产业,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区”。(3)东西交流示范基地。以东西合作经贸洽谈会为平台,承接产业转移,“走出去”开拓市场,“引进来”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加快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办会能力和接待水平,发展会展经济。(4)特色旅游基地。重点开发“一带四区”。一带:构建沿107国道、京珠高速和京广铁路沿线旅游带。四区:嵖岈山生态旅游观光区,铜山、薄山湖旅游观光休闲区,天中文化旅游区,红色旅游、军事体验旅游区。
第三章 发展重点
第一节 加快工业化进程,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立足实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强力发展工业经济。进一步扩充总量,壮大规模,建设一批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有选择的发展高技术产业,不断提高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依托劳动力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资源整合,着力培育五大支柱产业和一批大型企业集团,构筑驻马店工业经济新框架。“十一五”末,工业增加值达到372亿元,年均增长16.6%,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十五”末的34.8%提升到42.5%。
突出优势,壮大主导产业。以现有基础和资源优势为依托,以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为契机,以市场为导向,培育壮大五大支柱产业。努力使五大支柱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60%以上,占GDP的比重达到30%左右。
医药产业:以天方药业集团为龙头,辐射全市医药行业。巩固原有优势产品地位,培育市场前景广阔的新产品,突出抓好27个新药项目建设,用5—10年时间,形成生物原料药、口服固体制剂、大小容量注射制剂、普用药及饲料添加剂四大系列产品。“十一五”末医药行业销售收入达到150亿元。
能源和煤化工产业:充分利用我市的煤炭资源、丰富的水资源和引进的天然气资源,加快煤电、气电、风电项目建设。力争“十一五”末能源行业销售收入达到60亿元。以建设河南省煤化工基地为目标,加快发展煤化工和天然气化工。支持骏马化工集团兼并、收购、租赁小化肥企业,实现规模扩张;支持骏马化工集团、蓝天集团开发煤化工产品,拉长产业链。重点抓好骏马化工集团和蓝天集团年产60万吨尿素、聚甲醛等一批项目建设,确保这批项目“十一五”期间全部建成,力争实现两大企业集团销售收入突破200亿元的目标。
轻纺产业:造纸工业要优化原料结构,逐步扩大木浆造纸,发展废纸浆造纸。以胶印书刊纸、胶版印刷纸和高强瓦楞纸为主导,大力开发生产高档文化用纸和特种用纸,提高高档纸的比重。突出抓好白云纸业公司年产13.6万吨文化用纸、10万吨高强度瓦楞纸、15万吨涂布白卡纸项目建设。支持西平造纸工业以园区形式集群发展,集中制浆、集中治污。抓紧泌阳、确山、平舆三县造纸厂年产10万吨废纸项目改造。拉长纸制品产业链,提高印刷、防伪技术和包装设计的应用比重。到“十一五”末,全市机制纸产量力争达到100万吨。大力发展以棉纺织、工业用布和高档服装面料等为主的纺织工业,积极开发新产品,扩大生产规模。加大对服装、纯棉购物袋、鞋帽类产品生产的支持力度,支持大豆、玉米蛋白质纤维项目的开发;支持遂平华强塑料制品厂新增4万吨塑胶袋项目建设,支持卷烟厂调整产品结构,加大技改力度,提高生产能力。“十一五”末轻纺产业销售收入力争达到100亿元。
食品产业:以骨干企业为龙头,大力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建成一批小麦、玉米精加工项目,实现面粉、精制小麦粉、小麦谷朊粉、玉米淀粉糖、变性淀粉等产品的规模化、系列化生产。抓好肉类、奶类、油料、果品、蔬菜等加工项目,发展低脂、低糖、高蛋白肉制品、奶制品。大力开发和发展营养保健食品、方便休闲食品、绿色食品,不断扩大名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辐射带动全市食品工业加速发展。“十一五”末,食品行业销售收入达到150亿元。
建材产业:重点发展高标号水泥、专用水泥、水泥制品、钢材和高档新型建材。加快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建设。支持煤电行业发展循环经济,利用粉煤灰、废渣联产水泥。“十一五”末,水泥总产量达到700万吨。注重发展石材加工项目。走精采、精选、精加工之路,用高新技术开发、加工金红石。充分利用石英砂资源,开发玻璃深加工产品,扩大规模,形成优势。支持南方钢铁公司完善项目建设。力争2010年建材行业销售收入100亿元。
自主创新,培育战略产业。坚持创新与引进并重,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共同推进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加大产业关键性技术的研发、示范和推广。对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的研发项目,从政策性资金、招商引资、金融服务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拳头产品,促进高技术产业新门类的形成。
生物医药:加快现有生物医药产业资源整合,瞄准国内、国际市场,重点开发抗感染、治疗心血管疾病、提高免疫力等方面的新药。实施医药创新工程,形成比较完善的研、产、加、销体系。加快引进和研发以现有优势抗生素为原料的新型高效广谱抗生素药物,扩大原料药生产规模。加大对制剂生产和创新的投入,大力发展药物中间体。推进中药现代化研究及产业化开发。重点研究开发中药材种植、加工和中药制药新技术、新工艺、新剂型等,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中药新品牌和GAP中药材种植基地。
精细化工和新材料:着力抓好骏马化工集团和蓝天集团三聚氰胺、纯碱、氯化胺、醋酸、醋酐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新型装饰材料、高档卫生陶瓷和节能、节地、高强、轻质、隔热性能好的新型建材,提高加工质量,扩大生产规模。
机械电子:重点发展机电一体化机械设备、高性能机电基础件和高性能自动化产业群。支持华骏集团开发集装箱专用半挂车和建筑工程、公安消防、城市环卫、银行押运、工程医疗、港口码头专用车等技术含量高的产品。整合机械制造、金属加工、专用车辆零配件生产能力。全力抓好华骏二期工程项目建设,实现年产专用车辆4万辆,新增销售收入50亿元的目标。大力发展投资和消费类终端电子产品,支持金雀电气集团做强做大主导产品,开发研制新产品。鼓励中小企业通过企业联合、代替加工等形式扩大高技术产品产能。
信息产业:围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总体趋势及综合化、宽带化、个性化的特点,依托现有通信设施,培育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大力推广宽带接入和互联网应用;大力开发通信信息资源及智能信息网络增值服务相关的产品,有效推进信息共享;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信息化和网络教育,加强社区和农村信息化建设;创造条件推进通信网、互联网、数字电视网“三网融合”;培育发展光纤综合业务用户网、可视电话、多媒体服务平台等。
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培育一批配套能力强、特色突出的产业集群,形成“大分散、小集中”的块状经济格局。突出抓好服装、配袋产业群:依托康茂、华强、男儿风、金龙等企业,以西服、衬衣、针织毛衣、手提袋、服装配袋等为主要产品,形成服装生产、销售、运输产业链,带动全市服装加工业的发展。自行车产业群:支持平舆自行车工业园加强技术创新,扩大生产规模,重点抓好轻便车型、折叠型、避震型等7大系列产品生产。鞋业产业群:以荣光和双星为龙头,壮大鞋业生产规模。畜禽产品加工产业群:做大做强天歌鹅业,深度开发鹅肉、皮毛等系列产品,打响“天歌”品牌,形成养殖加工销售产业链,带动全市畜禽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
培育壮大一批大型企业集团。发挥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坚持项目带动,加强战略合作,打造具有自主创新能力、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工业经济“航空母舰”。到2010年,天方药业、骏马化工、蓝天集团三家企业年销售收入均突破100亿元;中集化骏集团等两家企业年销售收入均突破50亿元;华润古城电力、白云纸业集团、上蔡大程集团等8家企业年销售收入均突破10亿元。
第二节 强力推进城镇化,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以建设豫南地区性中心城市为目标,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突出重点,注重特色,逐步构建以驻马店中心城区为龙头、县城为重点、小城镇为基础,分工有序、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产业支撑、结构协调、集约发展的城镇体系和县域特色经济板块,形成各展所长、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竞相发展的格局。
优化城市布局,强化驻马店中心城市地位。遂平、汝南、确山三点连线环中心城区,构建市域城市经济圈。以中心城区为辐射点,遂平、确山为两翼,往北延连西平,有效整合资源,改善交通条件,推动一体化发展;提高产业关联度,促进产业集聚;构建以107国道为轴线的工业经济隆起带。扩大辐射半径,促进东部核心区汝南、副中心城市西平、新蔡与其它县城、相邻省、市城市的经济联系与功能对接;梯次推进上蔡、平舆、正阳、泌阳立足现有基础,发挥各自优势,壮大支柱产业,辐射所辖小城镇加快发展,加强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动,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合理规划中心城区布局,在中心城区京广铁路线以东建设现代化工业区;工业区与宿鸭湖之间逐步发展为工业区服务的社区。京广铁路线以西形成物流、人流、信息流高度集中的商业区、文化区、行政区。适时适度推进北三环以北,西三环以西的开发与建设。经过“十一五”的发展,驻马店中心城区人口达到60万左右,建成区面积70平方公里左右。9个县城人口争取各达到15万以上,29个市级重点镇总人口达到60万以上,全市城镇化率达到30%以上。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按照人口向城镇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的思路,高标准超前规划,高水平系统建设,提高城镇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满足城镇人口快速增长的需要。中心城区以新区开发、老区改造为重点,突出抓好驻马店中心城区三环路等市区道路改造,与主要交通干线连接,形成以驻马店市区为中心、辐射四周的交通网络;确保市热电厂供热管网、市第二水厂、第二污水处理厂、污水配套管网、中水回用、蚁蜂垃圾处理厂和防灾减灾等项目2008年前建成投用;加大金色置地二期、杭州华达花园、中南阳光城、建业绿色家园、万博园等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力度,力争行政新区公务员小区2007年上半年建成搬迁。抓好城市绿化,提高绿化档次。突出抓好23条主干道和骏马河等景观改造项目。县城和小城镇突出抓好城镇产业支撑项目和天然气管网、县城供水扩建、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以及城(镇)区道路建设、改造和社会公益事业等项目建设。
强化城镇产业支撑,提高就业吸纳能力。坚持以工业化推进城镇化,以工业经济隆起带为龙头,壮大支柱产业。有选择的发展高技术产业和有特色、有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充分发挥服务业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先导作用,提高服务业在城市经济中的比重,挖掘服务业安置就业的巨大潜力。充分发挥驻马店高新技术开发区产业集聚、人才吸纳、拓展就业等方面的作用。积极推进行政区划改革,做好撤县设区准备工作。通过二、三产业的加快发展,增加就业岗位,吸纳农民进城。
提高经营城市、管理城市的水平。对城市土地进行统一规划,实行市场化运作,实现土地收益的最大化。建立有效机制,把国有资产所有权、经营权推向市场。政府引导、市场调节、政策激励、财政扶持,充分调动企事业单位和民间资金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的投资积极性,使一些社会公益事业由行政管理转向社会化管理,走上自我发展、良性循环的道路。深化改革,消除制约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实行有利于吸引资金和人才的城市户口迁移政策。建立健全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废除各种不利于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流动的政策和规定,对进入城镇就业并已成为城镇居民的,在享受社会保障和子女就业、参军、入学等方面一视同仁。强化城镇就业服务网络建设,有针对性的开展岗位技能培训,为进城农民提供公平的就业和生活环境。坚持建管并重原则,创新城市管理体制,加强综合整治力度,提高市民文明意识。以创建卫生城市、园林城市、文明城市活动为载体,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突出特色,因地制宜,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以工业强县、农业稳县、商贸活县为方针,以县城为龙头、中心镇为重点,培植县际小区域经济圈,形成城乡互动的平台。立足现有基础,依托现有资源,抓住大区域发展中重新定位和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发展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培植、构筑各自的产业集群。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以食用菌、优质烟、优质棉、优质花木果蔬、优质小麦、优质小杂粮和特色养殖为重点,大力发展农畜产品加工、运输、流通等工业和服务业,形成紧密的产业链和配套关系。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提供优质服务、创造发展条件、搭建发展平台、提供政策支持。着力扶持一批科技型、外向型、劳动密集型、农副产品加工型民营企业。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参与基础设施建设与经营,参与发展社会事业和社会服务。使民营经济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和全市经济的重要支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注重招商引资的效果和质量。以特色引项目,以优势引资金、引人才,借力发展,借脑发展。通过民营经济、招商引资等项工作的突破,壮大特色产业,培育规模优势,促进县域经济大发展,力争“十一五”末每县培育一至两个竞争力强的支柱产业和三至五个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骨干企业。
第三节 选准突破口,大力发展服务业
以扩大总量、优化结构、促进就业、方便生活、提高竞争力为目标,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行业准入制度,形成传统与新兴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与资金技术密集型服务业、为生产服务与为生活服务服务业密切结合、协调发展的格局,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十一五”期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左右。
以市场建设为重点,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积极引入现代物流观念和技术,对商贸流通、交通运输、邮政通信等传统服务业进行整合和优化重组。加快中心城区市场建设,整合华康、大华、谷丰等市场资源,组建大型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改造提升豫南水果市场,宏源、建业食品蔬菜市场,东高庄、老街等农贸市场和豪德综合类贸易广场。整合橡林等建材市场,规划组建10万平方米的大型工业生产资料批发市场、占地5万平方米的大型农资专业市场以及家居装饰、旧货交易等专业市场。培育壮大泌阳香菇、汝南蔬菜、西平服装与建材、上蔡文化用品、平舆皮毛、正阳花生等专业批发市场和大型零售市场。加快天方商城、中兴实业大厦、金宇数码大厦、乐山商场扩建等项目建设,组建北至温州步行街、南至中华路、西至文化路二巷、东至中山街的大型商业中心区。在商业中心区建设形式多样、富有特色的天中名吃一条街、旅游精品一条街、文化精品一条街和网吧、话吧一条街。推进工商企业与运输、仓储、配送等企业联合重组,培育一批生产流通相结合、内贸外贸相结合、经营规模合理、技术装备先进、管理水平高的大型物流企业。加快物流基础设施、信息网络和政策法规体系建设。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来我市发展。引导运输、仓储、配送等企业强化服务功能,拓展服务范围。力争“十一五”末培育1-2个大型物流园区。
积极发展新兴和现代服务业。高起点发展信息服务业。继续发展和优化万众交换网,加快发展IP业务和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建设和提升行业、企业、市场等专业网站;加强农村信息化工作,完善三级农业服务网络;促进信息资源的共享和有偿服务。加快发展房地产业。以居民住宅为重点,不断优化住房结构,进一步扩大经济适用房、普通商品房和廉租房的供应量,支持开发建设健康环保和节能省地型住宅,适当发展高档住宅和商务写字楼。完善个人住房融资机制,扩大公积金贷款与商业性贷款的规模。规范和搞活住房二级交易市场。积极推进房地产开发、销售、物业管理的市场化、产业化经营和分业经营。引导装饰装修行业加快发展。加快发展会计和审计咨询、工程和科技咨询、管理咨询、法律咨询、资产评估、市场调查、房产交易等中介服务,培育发展证券、人才、劳动力、公证、仲裁等市场中介组织,推广代理、代办、经纪等商品市场中介服务方式,加强政府对中介组织的引导和监管,为社会提供有效服务。支持金融保险业的改革、改组、改造,促进金融保险业创新服务方式。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合理设置社区服务网点,形成广覆盖、多层次的服务体系。建立新型社区管理机制,运用市场机制发展家政服务、养老托幼、医疗健身、文化娱乐、环境卫生等服务业。
做大做强旅游业。突出“天之中”生态文化旅游特色,实施旅游牵动战略,创建知名品牌,完善基础设施,培育专业人才,加大宣传力度,把旅游业打造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以驻马店市区及遂平、西平、确山城区为核心,进一步开发杨靖宇故居、北泉寺、薄山湖、嵖岈山、跑马岭等热点景区,构建沿107国道、京珠高速和京广铁路沿线的精品旅游带。加大嵖岈山生态旅游观光区建设力度,修建内环线,连片开发北山、六峰山;对接外环线,开发龙天沟、凤鸣谷、红石崖、棠溪园景区;外延连接武阳景区,打响嵖岈山“中原盆景”品牌,建设嵖岈山生态旅游观光区。依托交通优势,建设郑州至武汉之间的休闲度假、疗养、会务基地;加大开发力度,把乐山、金顶山、白云山、宿鸭湖建成假日旅游休闲基地;建设薄山湖、铜山湖旅游观光休闲区。以佛缘、情缘、亲缘为主题,进一步开发盘古山、梁祝故里、蔡国古城、望河楼、天中山、南海禅寺等资源,挖掘天中文化内涵,打响“天之中”文化旅游品牌,建设天中文化旅游区。完善竹沟革命纪念地、杨靖宇故居和邓庄国防教育园、薄山湖湖东反恐训练基地等旅游景点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建设,打造红色、军事旅游精品,发展壮大红色旅游、军事体验旅游区。围绕“游、购、吃、住、娱、行”等要素,拉长旅游产业链。加大旅游产品推介力度,提高旅游专业人才素质,拓展旅游投资渠道,放活开发经营,培育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力争“十一五”末旅游总收入超过25亿元,占第三产业的比重达到10%以上。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着力于文化创新、人才兴文和科技推动,加快培育文化企业集团和知名文化品牌。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布点合理、功能齐全的文化设施网络。着力构建产业优势明显、发展重点突出、实力不断增强、有鲜明天中文化特色的产业发展格局。培育文化支柱产业,在报业、文化旅游、广播电视等领域培育一批年收入超千万元的文化企业集团。整合经营性资源,加大文化产业招商引资力度,鼓励集体、个人、外商参与文化市场建设和开发。保护和弘扬具有天中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挖掘天中文化内涵。繁荣文艺创作,激发民间艺术活力,让天中民间曲艺、说唱艺术、杂技等重焕青春。形成一批影响力强、竞争力强、具有“天中文化”特色的文化产品品牌。“十一五”期间,建成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档案馆、广电大厦、驻马店报业大厦等一批文化基础设施项目,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十五”末的0.6%提升到2%。
第四章 发展基础
第一节 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强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力求科技创新应用、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民素质提高、农民增收等方面有所突破。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逐步构建以现代农业为基础,农业加工业为主导,服务业为纽带的农村产业新格局。 “十一五”末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22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27元。
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打造全省重要的优质粮、优质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以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为方向,支持引导优势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巩固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继续实施优质粮工程和农业综合开发工程,用好国家扶持产粮大县政策,打造优势农业高产区。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继续发展棉花、油料、烟叶等大宗经济作物,加快发展林果、园艺等特色农林产品。引导各县区发挥资源优势,培育名优产品,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或“多村一品、多乡一业”的格局,培育特色农产品生产区。扩大绿色无公害产品生产规模,推动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外向型农业加快发展。提高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培育绿色农产品生产区。“十一五”期间,以优质小麦为主的优质粮面积新增105万亩,争取完成60万亩中低产田改造任务,粮食总产量稳定在500万吨以上。突出畜牧业支柱地位,以提高产品质量为核心,优化畜禽品种结构,加快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加快推动生猪、肉牛、肉羊、家禽四大系列产品养殖上规模、加工上层次。突出抓好养殖小区和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养殖场建设。力争畜牧业增加值占第一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0%以上。积极发展林果业,优先发展速生工业原料林、名优特经济林,加快农田林网建设。充分利用丰富的水资源,扩大养殖水面,发展高档特色水产品养殖规模,推动水产业加快发展。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促进农村工业、服务业向城镇转移,着力提高农村二、三产业的比重。
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大力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抓龙头,壮基地,带农户,拉长产业链,扩大精深加工规模,培育一批大型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引导农畜产品加工企业盯住市场需求搞加工,带动农户根据加工需求调结构。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品牌农业、定单农业和外向型农业,形成优势主导产业。建设一批富民经济小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立和完善农产品安全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动物防疫体系,发展标准农业。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培育商业龙头,推进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日用工业品流通现代化。支持引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服务体系和经纪人队伍建设,提高农民和农业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农产品储藏、保鲜、促销和农村金融、信息等服务业,着力解决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脱节和市场信息不灵、销售渠道不畅等问题。
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研创新体系,采用农业科研单位联合生产企业、生产者加盟的模式,开展重大技术攻关和应用研究。培育和推广优良品种,重点抓好小麦、玉米、花生、大豆等主要农作物的品种选育、改良,每种作物培育或推广2-3个主导品种,形成主导品种群。重点引进强筋小麦、高蛋白玉米等新品种。在西部浅山丘陵区和东部平原区发展啤酒大麦、优质白芝麻,力争“十一五”末种植面积分别扩大到80和150万亩。建立高标准农业科研试验基地500亩,全力打造农作物新品种基础研发平台。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重点推广农作物综合栽培、高效施肥、无公害化除、病虫害综合防治、节水灌溉等技术。改善科技人员的生产生活条件,稳定和壮大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加强新型农机具的应用和推广,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实施劳务经济战略。确立劳务经济的战略地位,扩大劳动力输出规模,改善劳动力输出结构。加强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立足市场需求,整合培训资源,尽快建立我市外出务工人员培训基地,逐步完善市、县、乡三级培训网络。引导培训机构调整优化培训工种和专业,开展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增强外出就业、稳定就业能力。培育发展劳务输出中介组织。加强劳动力信息收集、分析和反馈,指导务工人员的培训方向和输出流向。充分发挥已有品牌优势,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规模化程度。进一步完善为劳务输出服务的政策和措施,清理、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建立完善民工劳动合同制度,逐步建立民工工资保障基金,落实最低工资制度,探索解决外出务工人员社会保障方面的问题,切实维护民工的合法权益。鼓励支持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带动本地经济发展。争取“十一五”期间,我市劳动力转移规模保持在200万人左右。
继续深化农村各项改革。长期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进一步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规范化管理。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健全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按照农民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探索土地经营权流转方式,促进耕地向种田能手集中,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巩固和扩大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积极开展农村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切实保护好、利用好农业基础设施。加大以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体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力度,进一步巩固乡镇机构改革成果。全面落实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各项惠农政策。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积极开拓农村市场。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支持农业生产经营的作用,加大对农业、农民的信贷投放。探索各类支农资金整合使用的有效途径。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新农村建设。逐步建立财政投入稳定增长、金融机构大力支持、社会资本积极投入的资金保障机制。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健全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
加快发展农村各项公共事业。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方针,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面貌,提高农村居民享受公共服务的水平。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尽快解决农村行路难、饮水难和饮水不安全问题。加快农村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发展步伐。建立以农业科技服务为重点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逐步对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加大对贫困家庭学生的帮扶力度。发展农村通信、远程教育和广播电视村村通,提高电话、宽带网入户率,基本实现乡有综合文化站、村有文化活动室。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探索并逐步建立农村卫生服务网络、新型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制度,培育壮大农村医疗队伍。建立并逐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农村困难救助等制度。提倡“少生快富”,实施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因地制宜,多策并举,实行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方式。加大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建设的投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提高自我发展能力。高起点做好村镇规划,以乡镇政府所在地、农村小集市为重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推进,统筹规划布局,严格建设管理,逐步消除“空心村”,减少自然村,扩大小城镇规模,加快农区城镇化步伐。加大农村生态建设和环境整治力度,积极发展环村林、环宅林,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建成一批经济发展快、文明程度高、人居环境好的生态文明村。
第二节 加快基础产业发展,改善经济社会发展的硬环境
优先发展交通运输、能源、水利等产业,加快建设影响全局的基础设施,从根本上缓解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
以防洪、除涝、兴利为目的,大力发展水利产业。围绕解决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等问题,加快建设一批水利工程项目,增强农业抗灾能力,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
防洪安全:大中型水库达到防洪安全标准,小型水库不垮坝。主要河道防洪标准达到10-20年一遇,三级以上堤防达标比例70%。驻马店市防洪达到规定的防洪标准,各县城防洪标准达标率75%。老王坡滞洪区安全建设达标率80%,杨庄、蛟停湖安全建设达标率70%。防洪保护区防洪标准达标率70%。
除涝减灾:主要河道除涝标准达到3-5年一遇,支流及面上除涝标准达到5年一遇。低洼易涝治理13万亩,恢复完善50万亩。
农业灌溉:到2010年有效灌溉面积达到790万亩,旱涝保收田面积达到650万亩,节水灌溉面积力争达到40万亩。
水资源管理:科学利用水资源,严格控制地下水的开采和使用,大力发展拦蓄补源工程,对板桥、薄山、宋家场水库水资源进行重点保护。提高农业、城市、乡镇供水能力,重点抓好西平、遂平、上蔡、汝南和泌阳等九县县城供水工程,使每县日供水能力达到2.5万吨。兴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 “十一五”期间解决安全饮水人口60万人。抓好小型水电工程建设和河道梯级开发。加大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和水环境治理力度,在全社会大力提倡节约用水。
加强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着力构建大交通格局。充分发挥我市承东启西、贯南通北的交通区位优势,优先建设和完善以铁路、高速公路、干线公路为骨干的交通运输大通道,进一步优化交通网络布局,巩固、提升我市在河南省中南部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地位。全面建设国家、省规划的重点高速公路,实施高速公路智能化改造和京珠高速扩建工程,增强互通能力。干线公路以提高等级为重点,逐步建成全市“四纵三横一连”的一级公路网络主骨架。农村公路以国家实施“五年千亿元”工程为契机,基本解决农村公路有路无桥、路宽桥窄、断头路等问题,到2010年实现全部行政村、平原区大部分自然村、山区部分自然村通油路,90%的县道、乡道达到三级以上公路标准,村道达到四级以上公路标准。到2010年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80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达到500公里以上。配合国家完成郑州至武汉铁路客运专线的建设工作。抓紧李新店军民两用机场前期工作。加快公路运输场站、内河航运、驻马店铁路客运专线、国防公路、信息化支持系统等建设。
加快能源建设,提高经济发展的能源保障程度。抢抓机遇,扩大投资,加快发展,努力把我市建设成全省中型电力基地和煤炭基地;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扎实推进体制改革,不断提高行业总体效益;加强组织协调,提高供应能力,保障能源安全供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2010年全市电力装机容量达到200万千瓦以上,最大负荷达到120万千瓦,电网电量55亿千瓦时。
建设全省中型电力基地。确保古城电厂2×30万千瓦机组及驻马店燃气电站2×35万千瓦机组项目建成投运。加快2×100万千瓦燃煤机组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十一五”期末开工建设。加快骨干电网建设,确保建成驻马店500千伏变电站开关站及鄂豫500千伏输电线路,力争开工建设驻马店500千伏变电站,新建220千伏变电站3座、扩建2座,形成驻马店市域220千伏三角环网供电格局。新建110千伏公用变电站14座,扩建8座。进一步加强农村电网管理,全面完成县域电网改造。
建设全省中型煤炭基地。确保吴桂桥煤矿年产90万吨煤项目2008年底前建成投产。加大煤炭资源勘探力度,增强接续能力,重点抓好华润电力驻马店安里煤矿开发等项目。“十一五”末煤炭年产量达到135万吨。
大力发展城区集中供热。加快市热电厂2×30万千瓦热电机组、县区城网燃气项目建设。积极争取国家西气东输天然气量,尽快开工建设川气入豫支线工程,积极做好中石化洛阳—驻马店成品油管道续建工程建设。
突出抓好新能源和节约能源工作。重点推进风力、秸秆发电等前期工作,有序推进综合利用和余热发电项目建设,不断提高能源生产和使用效益。
第五章 发展支撑
第一节 推进改革创新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力争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突破影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尽快形成有利于经济加快发展、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转变、社会和谐的发展机制。
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优化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构筑富有活力的微观基础。全面完成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国有中小企业的产权制度和经营制度改革。引导企业深化内部改革,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探索年薪制、股份制、期权分配形式,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强力推进电力、水利建管、公路营运和市政公用事业等垄断行业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机制,健全权责明确、运转协调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加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和对企业重大决策失误的追究,对经营性和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实行分类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加强财政建设,壮大市级财政基础,建立公共财政体系,强化政府对经济的调控能力。加强县乡财源建设,全面落实农村“两免一补”、“三奖一补”的财政政策,认真研究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的有效措施。继续完善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制度。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创造企业公平竞争的环境,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逐步提高社会保障、科教文卫、农村农业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支出比重。规范政府债务行为,探索化解乡村不良债务的有效途径。积极组建地方股份商业银行,建立严格约束和有效激励机制,加大对地方商业银行和信贷、证券机构的监管力度。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鼓励发展和利用资本市场的相关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中小金融机构改造重组,推动各种所有制金融、保险业稳定发展。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积极探索新的农村金融组织形式,规范和引导民间借贷,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完善政府投资决策机制,建立政府投资责任追究制度和政府投资项目公示制度,提高政府投资的透明度。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对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推行“代建制”,建立和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的风险管理机制。健全投资项目核准制和备案制,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减少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提高投资效益。组建地方性证券公司,鼓励、引导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发行股票和企业债券进行直接融资,扩大投资来源。采取各种措施,确保“十一五”期间我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1970亿元,年均增长30%左右。
健全市场体系。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布局,提升档次。以建设依托现有优势和资源优势的专业市场为重点,继续发展和完善商品市场,培育劳动力、资本、科技等要素市场,形成批发市场、零售综合市场和专业市场协调发展的市场体系。进一步深化价格改革,充分发挥价格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和对经济运行的调节作用。整顿和规范价格秩序,清理和整顿各项收费项目,严格控制收费许可,依法惩治乱收费。健全价格调整听证制度,规范听证秩序,有效地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和事业单位改革。推进政企、政资、政事和政社分开,合理界定政府职能范围,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优化组织结构,合理设置机构,理顺职能分工,实现政府职能、机构和编制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定化。进一步改善经济管理方式,更多地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调控经济运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责任追究制,积极推行综合执法。推行政务公开,提高政务活动的透明度。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清理行政审批事项,规范审批程序,充分发挥市、县行政服务中心的作用,实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完善行政绩效考核体系,健全首问负责制,改进服务方式,发展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按照“统筹规划、分类改革、精简机构、优化结构”的要求,加快调整事业单位结构。依法分离事业单位承担的政府职能,加大政府对公益性事业单位扶持力度,加快从事市场经营和中介服务的事业单位改制步伐。改革事业单位投融资体制,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完善公益性事业单位经费保障制度,健全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全面实行管理者聘任制和员工竞争上岗制,建立有效的事业单位监管体系。
第二节 构建大开放格局
继续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坚持扩大规模与提高质量并重,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形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
大力实施东西合作。抓住国外产业向国内转移、沿海产业向内地转移的机遇,充分发挥我市区位、劳动力等资源优势,加强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引进和利用东部地区的资金、技术、人才和先进管理方式,推动产业升级。吸引东部地区企业来我市建立生产基地。鼓励我市企业在东部地区建立销售和研发机构,利用东部地区对外优势,带动我市产品出口。积极开拓西部市场,提高对西部资源的开发利用规模。加强与周边市地的联系合作,形成协同发展机制。巩固东西合作经贸洽谈会已有成果,加大会展中心、高星级宾馆、配套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办会水平和办会能力,带动会展经济的发展,把东西合作经贸洽谈会办成我市对外开放的名片。
强力推进招商引资。牢固树立“市外即外”的招商理念,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发挥优势,挖掘潜力,拓宽招商引资领域,提高招商引资水平。创新招商方式,完善引资政策,优化发展环境,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实现由优惠政策招商到发展环境招商、产业竞争力招商、优质服务招商的转变。以重大项目招商、委托招商、中介机构招商和网上招商等多种形式,以交易会、恳谈会、实施“回归工程”等多种方式搭建招商平台。充分调动企业和中介组织的积极性,构建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招商机制。加强并发挥中心城市、县城、重点企业和各类园区的主平台作用,把国内外高科技企业、现代服务企业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主动与他们攀亲结缘,创造条件吸引龙头型、战略型国内外著名大公司、大企业来驻投资,不断提高利用外资的规模和水平,壮大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规模,促进产业基地加速形成。积极引导外资投向,鼓励外资重点投向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城镇化建设和国企重组等领域。加快服务业、建筑业和基础设施利用外资步伐,完善各类园区配套服务,降低商务成本,突出园区特色,引导外资企业向园区集聚,形成产业集群。支持企业增强创新能力,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积极争取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优惠贷款。建立投资环境评价和责任追究机制,实行外商投诉处理责任制和领导包案制度,加强对外商的服务和权益保护。
努力扩大出口贸易。坚持以质取胜,扩大对外贸易规模,提高外贸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力争“十一五”末外贸依存度较“十五”末提高1个百分点。加快出口产品的升级换代,继续扩大传统优势产品出口,不断扩大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重点抓好医药、建材、尿素、白芝麻等优势产品出口创汇,在农业、机电、纺织、高技术、特色产业等领域培育开发新的出口创汇产品。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加快培育多元化出口主体,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高民营企业产品的出口比重。整合外贸资源,以出口骨干企业为依托,着力培育大型外贸企业集团,带动货源基地、出口基地建设,打造一批产业链条长、带动能力强的出口产业集群,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贸企业集团和知名品牌。鼓励我市企业主动融入跨国公司、市外企业的生产链和供应链,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凭借市外出口主体,大力发展间接出口。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短缺的资源、原材料,充分利用周边国家资源。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建立开发基地,建立出口加工制造基地。大力开拓国外承包工程市场,抓好大型工程承包,带动我市技术和服务出口。积极开展对外劳务合作,建立外派劳务重点联系县,培育劳务品牌,扩大国际劳务输出规模。
第三节 发展科技和教育
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以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为方针,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重点突破与全面提升相结合,努力构建基础设施完善、资源配置合理、创新能力突出、成果转化高效的创新体系。紧紧围绕产业结构升级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以天方药业、骏马化工、蓝天集团等大型骨干企业为重点,加强医药、化工、能源、农业、信息等关键领域的技术攻关。加快建立和完善政府引导,企业为主体,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社会服务组织积极参与,社会各方协同支持,符合开发规范,高水平、开放式,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行业技术研究机构和骨干企业技术中心,增强企业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推进产业技术进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调整优化科技结构,整合科技资源,完善科技服务体系,扩大技术合作与交流,鼓励和支持民营科技企业加快发展,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完善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制。集中力量支持科技项目顺利实施,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十一五”末,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25%,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产值占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比重达到50%以上。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统筹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不断扩大教育规模,提高教育效益。
进一步强化基础教育。以发展农村义务教育为重点,巩固提高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成果,进一步提高适龄儿童入学率。调整优化中小学布局,加快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步伐,努力完成校校通工程、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力争建成1000所农村学校卫星教育收视点。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十一五”末,农村地区三年学前教育普及率达到50%以上,城镇三年学前教育普及率达到100%。
大力发展普通高中教育。扩大办学规模,到2010年全市高中在校生人数发展到20万人;创建一批市级示范性高中,争取10所学校跨入国家或省示范性高中行列。
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以“农村职教规模发展、城市职教提高质量”为思路,扩大招生规模,调整学科专业,更新教学内容,为社会培养急需的技能型人才。重点加强机械制造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电子电器、计算机运用、医疗护理以及农牧产品的种养加工技术等学科专业建设。继续实施“绿色证书教育工程”。“十一五”期间,各县区集中力量办好1—2所职教中心,农村绿色证书教育普及率达到80%以上。
强力推进高等教育。支持黄淮学院扩大本科招生规模,力争到2010年在校生人数突破2万人,本科招生人数达到招生人数的80%以上。积极申办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和驻马店高等医学专科学校。支持高等院校加快学科建设和科研基地建设,继续扩大合作办学的规模和范围。“十一五”末,黄淮学院基本具备申请硕士授权点条件,部分学科在全省乃至全国显露头角,使高等院校成为全市经济建设和三个文明建设的人才库。
扎实推进成人教育。建立和完善继续教育制度,构建学习型社会。着力抓好高等函授教育,利用现有办学资源,广泛开展各种实用技术培训,有计划地培养行业高技能人才。鼓励发展民办高中、高等教育,力争“十一五”期间办成一所民办职业技术学院。
第四节 实施人才强市战略
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市之路。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牢固树立科学人才观,抓住培养、吸引、留住、用好人才等环节,壮大人才队伍,提高人才素质,优化人才结构,完善人才机制,发挥人才作用,变人口优势为人力资源优势。
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围绕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化继续教育,建立健全终身教育体系,按照多层次、多渠道、分级分类培训的要求,多层次培养人才。加强党政人才培养,完善培训制度,加强理论教育、专业培训和实践锻炼,提高党政人才思想政治素质和执政能力,建设高素质党政领导人才队伍。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造就一批富有创新意识和能力、适应经济全球化要求的企业家,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职业化、市场化。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建设一支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建立一批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高技能人才队伍。加强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继续实施“绿色证书”、“青年星火带头人培训工程”,培养农村生产能手、能工巧匠、经营能人和科技人员。力争“十一五”末培训高技能人才3万人,急需技能人才10万人,农村实用人才40万人。
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干部人事分类管理体制,健全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重点的人才评价、选拔任用和激励保障机制。完善政策措施,盘活用好现有人才。完善引才、引智机制,广泛吸纳各类人才,尤其是高层人才和紧缺人才。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注重在实践中锻炼培养人才。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加快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离的改革步伐,破除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贯彻实施公务员法,完善公务员制度。实行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建立人才工作投入机制。
完善人才市场体系。消除人才市场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促进人才市场与劳动力市场的联网贯通。加快人才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全市统一、分类的人才基本数据信息库。确立用人单位和人才在市场中的主体地位,落实单位用人自主权和人才择业自主权,破除人才流动限制,逐步形成人才依法合理有序流动机制。拓展人才市场服务功能,开展人事代理、人才测评、人才派遣、薪酬设计、人才选聘等服务,提高人才工作服务水平。
第五节 实施项目带动战略
坚持不懈地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以有效的项目建设,带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合理在建规模。“十一五”时期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0%左右,投资总量累计1970亿元左右。
项目建设的任务和原则是:注重工业项目,加大工业项目投资力度;促进产业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注重县域经济发展项目,为县域经济发展奠定基础;注重农业项目,尽快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注重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强能源、交通、水利、信息等基础产业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保证;注重社会发展项目,加大对科教文卫等事业的投入;通过项目建设提高企业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能力,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经初步筛选,拟安排重大规划项目547个,总投资1310亿元。“十一五”时期计划投资1150亿元。其中,工业项目(含能源、高技术产业化、农副产品深加工)295个,总投资686亿元,“十一五”时期计划投资625亿元;农业项目74个,总投资132亿元,“十一五”时期计划投资128亿元;交通运输项目25个,总投资350亿元,“十一五”时期计划投资272亿元;城市基础设施项目42个,总投资67亿元,“十一五”时期计划投资55亿元;社会事业项目82个,总投资57亿元,“十一五”时期计划投资53亿元;市场流通项目22个,总投资8亿元,“十一五”时期计划投资8亿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项目7个,总投资10亿元,“十一五”计划投资9亿元。
实现项目建设的新突破。明确目标,强化责任,着力抓好重大规划项目,力争规划项目建成率达到80%左右,为全面完成“十一五”经济发展任务奠定基础。广辟融资渠道,千方百计扩大建设资金来源。抓住机遇,精心准备,积极争取国家、省的大力支持;积极争取金融部门的支持,在落实好自筹资金的同时,积极配合承贷行做好评审担保工作,努力提高信贷资金到位率;转变观念,创新招商方式,积极争取国际金融组织、外国政府贷款和外商直接投资;抓住产业梯次转移的机遇,以全国乡镇企业东西部合作经贸洽谈会为平台,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积极开拓资本市场融资,加大项目融资力度,引导民间投资者加大投入。抓好项目前期和储备工作,切实做到只让项目等机遇、不让机遇等项目。加大综合治理力度,为项目建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第六章 和谐发展
第一节 就业和社会保障
把继续扩大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提高就业容量。坚持以创业促就业、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全面落实促进就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努力改善就业和创业环境,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扩大就业门路,多渠道促进就业。规范企业裁员行为,支持国有企业通过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等措施安置富余人员,避免把富余人员集中推向社会。完善就业培训和服务体系,提高劳动者就业和创业技能。完善就业援助制度,帮助困难群体就业。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规范劳动市场秩序,发展就业中介服务体系,加快培育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城乡统一、自主流动的劳动力市场。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失业、工伤、基本医疗、生育保险制度。落实各项政策,提高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扩大失业保险金征缴面,提高基本保障能力。基本实现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障并轨,确保落实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积极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医疗卫生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的同步改革,形成相互制约的运行机制。发展企业补充保险和商业保险。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险问题,积极探索失地农民、农村养老、医疗、最低生活保障的办法。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社会保障投入机制,增加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推进社会保障对象管理和服务的社会化,实现保险的广泛覆盖。积极发展社会福利、社会救治、优抚安置、社会互助和慈善事业。建立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社会福利体制。保护妇女儿童权益,加大对弱势群体和低收入人群的帮扶力度,积极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促进残疾人健康与就业。
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在经济发展、财政收入增加的基础上,不断增加城镇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和最低工资标准,提高财政供给人员的工资标准。通过推进城镇化,减少农村人口,扩大农户生产经营规模,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收益,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民增收。“十一五”期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合理调节收入分配,通过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注重社会公平,注重保证就业机会和分配过程的公平,努力缓解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矛盾。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的生活。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
以资源可持续利用、环境不断改善、生态良性循环为目标,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着力突破环境、资源制约,促进经济、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坚持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在全社会大力提倡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调整经济结构,严格市场准入,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耗材产业的发展。淘汰落后生产工艺,推进技术进步。加快资源节约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强力推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循环型工业生态园区、农业生态园区。在煤炭、建材、电力、化工等重点行业进行循环经济试点和示范推广工作,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重点抓好蓝天集团、古城电厂、热电厂、豫龙水泥有限公司、骏马化工集团节能工程和废渣、废气、废水循环利用工程。依法保护自然资源,加强资源开发管理。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积极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供地需求。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循环利用率,建立和完善节约用水的价格机制和政策体系。完善和健全资源开发利用补偿机制和有偿使用机制,依法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勘查、开采,完善资源节约和资源循环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加强节能、监察、监测能力建设,建立健全促进节约的体制和机制。强化节约意识,形成全民勤俭节约的良好社会风尚,逐步形成节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力争到2010年全市万元GDP能耗由“十五”末的1.4吨标准煤下降到1.15吨标准煤;主要产品单位能耗达到省内先进水平;部分产品单位能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新增主要耗能设备能耗效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力度。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强化措施,从源头上防治污染,保护生态。以水污染防治为重点,以污染物总量控制为主线,加大我市沿淮地区河流等水污染治理力度,着力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问题。加强工业点源治理。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有效削减二氧化硫和烟尘排放量,全面加强废水、废气和固体污染物的控制、治理和综合利用,“十一五”末,城镇污水处理率(二级)达到60%以上。2007年以前,完成驻马店市区、县城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项目建设,提高城市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引导农民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强化对水源、土地、森林等自然资源的生态保护。加大平原绿化、小流域综合治理、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建设力度。突出抓好宿鸭湖湿地建设,沿湖绿化、靓化,早日还宿鸭湖渔舟唱晚、雁鸭齐飞的本来面目。“十一五”期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5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20%。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防止外来物种侵害。大力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加快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等灾害综合监测体系建设。健全完善环境监管体制和监测体系,提高环境监管能力。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加强环境宣传,增强全社会环保意识。
控制人口数量。坚持计划生育,继续保持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加强和改进对计划生育的指导,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优生优育,加强对出生人口性别不协调的综合治理。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十一五”期间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总人口控制在860万人以内。
第三节 发展环境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形成全民大创业的局面。努力营造人人思发展、议发展、干事创业谋发展的氛围。以优化政策环境、经营环境、投资环境为重点,把驻马店打造成创业的“热土”,发展的“绿洲”。健全法律法规和市场规则,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充分竞争,积极推进全方位开放。取消对外地企业、产品和服务进入本地市场的歧视性政策和规定,鼓励公平竞争。完善市场监管体系,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偷逃骗税、欺行霸市、走私贩私、商业欺诈和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行为,严肃查处价格欺诈、价格联盟、低价倾销等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创造公平环境。加大“四乱”治理力度,健全优化发展环境的长效机制。加强“诚信驻马店”建设。树立诚信是资源、是品牌、是无形资产的观念。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整合社会信用资源,建立健全以纳税、还贷、履约、产品质量等信用记录为基础的社会信用体系,加大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力度。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自我约束功能,引导企业诚信经营。研究制定诚信制度、信用监督制度和失信惩戒制度,初步形成比较完备的社会信用制度体系。广泛开展文明诚信活动,增强诚信意识,打造诚信驻马店。
转变政府职能。以解决干部作风方面的问题为突破口,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按照“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行政管理体制的要求,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把工作重点放到抓环境建设上来,放到完善经济体制、研究制订政策、增加和改善公共产品及服务供给等方面来。进一步健全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和社会听证、专家咨询制度,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政府的决策与工作更好地体现人民的意愿。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不断完善治理环境的各项措施,全面推行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以便民、利民、为民为出发点,进一步转变服务方式,改进工作方法。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认真解决影响群众利益、影响发展环境的问题。
第四节 平安建设
加强和改善社会管理,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努力营造稳定的政治环境,安定的治安环境,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公正高效的法制环境,打造“平安驻马店”。
加强和改善社会管理,确保社会稳定。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积极探索建立社会纠纷调处和社会利益协调机制。认真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尤其要着力解决因国有企业改制、土地征用、城市房屋拆迁、干群矛盾等引起的群体上访和越级上访事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保障信访活动依法有序进行。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社会动员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性事件的能力。加强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建设,探索协调利益、化解矛盾的有效模式。加强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和谐家庭建设,促进人与人和谐相处,增强社会和谐基础。创新社会管理体制,逐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积极培育发展行业协会、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公益慈善和基层服务性民间组织,逐步承担部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意识。做好新形势下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工作,加强国民经济动员体系、人防工程、交通战备设施建设,提高平战转换能力和保障水平。发挥优良传统,开展“双拥”活动,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重视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十一五”末,千人拥有医生数1人,病床数1.4张。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服务能力。建立健全突发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和公共卫生信息网络。严格控制艾滋病、肺结核、乙肝等重大传染疾病,积极防治地方病和职业病。统筹规划、合理配置农村卫生资源,大力发展农村卫生事业,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优化城市卫生资源,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整顿药品生产和流通秩序。坚持政事分离、管办分离、医药分离、公益性与营利性相分离的原则,加快医疗卫生体系改革与创新。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兴建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引入市场机制,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加强环境卫生建设,提高全民卫生意识。大力发展体育事业,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国民身体素质,提升竞技体育水平。加强城乡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拓展体育活动场地,力争“十一五”期间建成一座集竞技、健身、健美、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中型现代化体育馆,积极引导和培育体育市场,加快发展体育产业。
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和治安综合治理。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落实安全责任,健全安全监管,严格安全执法,加强安全生产设施建设。切实加强煤矿、化工等高危行业的安全生产和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建立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和高危行业安全费提取制度,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增强应急救援能力。加强交通消防、易燃易爆等危险产品安全监管,减少事故发生。加强药品、食品等安全监管,严格市场准入和安全标准。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扎实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入开展争创综合治理先进市和平安建设活动,抓好基层公安、司法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依法严厉打击“黄、赌、毒”等各种犯罪活动,大力实施“心防工程”,推进治安工作社会化,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建立健全政府决策机制。完善政府重大问题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认真办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提案和建议;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做好民族宗教、侨务和对台工作;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坚持依法治市。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增强全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全面提高公民法律素质。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司法监督,促进司法公正,维护司法权威。积极开展法律援助,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尊重和保障人权。切实加强司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素质,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加强对权力运用的监督,促进干部廉洁自律、勤政廉政。
第五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途径和方法。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进一步巩固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以思想建设为重点,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尤其要着力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教育,编制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规划,加强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十一五”期间各县区建成1所青少年活动中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基本道德规范教育为基础,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学习能力和弘扬创新精神,增强就业与创业意识。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培育“四有新人”。大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进多层次、多样化的文明社区、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励开展社区文化、广场文化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普及科学知识,反对封建迷信,不断提高全体公民的文明素质。加强新闻出版、国民教育、文化娱乐等各种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和管理,增加对新闻媒体、青少年活动场所、妇女儿童活动场所等公益性事业的投入,为实现平安崛起提供精神动力。
第七章 规划实施
全面实现规划目标和任务,政府必须正确履行职责,在规划实施的过程中,真正做到不越位、不缺位、工作到位,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建立健全保障规划顺利实施的机制。
分类指导。本规划提出的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产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利用外资、对外贸易等领域的发展任务;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经济转型、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城镇化进程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重点任务,各级政府要通过强化市场监管,创造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推进制度创新、完善市场机制、适时、准确运用调控手段等措施来实现。
本规划确定的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促进就业、扶贫救助、防灾减灾、公共安全、公共文化等公共服务领域的目标和任务,是政府的庄严承诺,要千方百计确保完成。各项体制改革任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责,要抓紧推进,如期完成。生态环境保护、资源节约、调节收入分配等方面的任务,主要依靠法治手段,并辅之以相应的经济手段来实施。
政策措施。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集中力量办大事。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增加的基础上逐年扩大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引导社会资金加大对自主创新、高技术产业化、发展循环经济、资源能源节约、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投资。通过资金、土地、能源、重要资源等要素的合理配置,支持优势产业、高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实施中小企业促进计划,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壮大。对易出现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的产业,要通过健全市场准入、环保标准、土地使用、技术标准、信息发布等措施加强调控和引导。依法关闭破坏资源、污染环境严重的企业,运用经济手段淘汰落后的工艺、设备和产品。
充分发挥价格杠杆调节作用。继续实行差别电价、差别水价政策,鼓励高技术产业、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型产品以及可再生能源的生产,限制污染重、消耗高的产品生产,引导节约型消费。规范各类收费行为,结合落实国家、省调节垄断性行业的政策措施,调节利益格局。
组织管理。加大协调力度。在投资部署、项目决策、财税金融、土地供应、城市建设和管理体制等方面统筹安排,形成合力。整体设计,有序推进各领域的改革。贯彻落实好国家宏观政策、区域政策、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建立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强化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和约束性。统筹协调长远目标与近期任务的关系,加强经济运行预测预警,正确把握经济发展走势,适时调整年度工作部署,避免经济大起大落,促进经济既快又好发展。
市发展改革部门和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本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重大问题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报告,自觉接受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本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
在本规划实施的中期阶段,市政府要组织进行中期评估,评估报告要提交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需要修订时,由市政府提出调整修订方案,报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