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时期,是我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构建和谐成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科学编制并有效实施成都财政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对于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推动“三新”突破,实现“新三最”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规划在总结“十五”期间成都财政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对“十一五”时期成都财政改革和发展进行总体部署,体现财政政策与其他经济政策的协调和配套,突出依法理财、科学理财原则,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财政体制。
一、“十五”时期成都财政改革和发展回顾
“十五”时期,成都财政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和上级财政部门提出的发展战略目标,改革和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圆满完成了财政“十五”计划主要目标任务,支持和促进了成都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维护了城乡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一)财政收支规模持续扩大,财政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1.收入规模快速增长,实现历史性新跨越。“十五”期间,通过财政和税务部门的共同努力,初步建立起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机制,保持了收入持续快速增长,使财政收入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全市全口径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从2000年的118.6亿元和58.8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365.8亿元和196.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居第8位,是2000年的3.1倍和3.3倍,年递增25.3%和27.3%。在此基础上,财政收入占全市GDP的比重,由2000年的9%提高到2005年的15.4%,五年间提高了6.4个百分点,实现了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不断提高的目标。
“十五”期间,在自主发展和中央、省支持下,地方财力增长较快,财政保障水平明显提高。2005年,全市人均财政收入3381元,比五年前提高2211元;全市财政供养人员人均财力达5.50万元,比五年前增长117.5%,其中,区(市)县人均财力达4.77万元,比2000年增长126.1%;2005年,区(市)县占全市财政收入比重为68.2%,比五年前提高了10.3个百分点;市和区(市)县连续五年实现当年收支平衡。
“十五”期间,营业税在基数较高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了较快增长,年均增幅达到27.7%,对地方税收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41.53%,在地方税收收入中的比重总体上逐年上升。契税、印花税、房产税等几项税种收入,均出现大幅增长态势,对税收收入增长的贡献突出,在税收收入中的比重也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详见表1)
2.支出规模持续扩大,支出结构不断优化。“十五”期间,在收入和财力增长的推动下,财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全市财政支出从2000年的83.4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241.79亿元,是2000年的2.9倍,年递增23.7%。其中一般预算支出年递增19.6%。五年间,全市累计支出819.3亿元,相当于过去50年支出总计的1.52倍。在此期间,按照“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三要科学发展”的理财方针和公共财政取向,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进展明显,为全市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财力保障。
“十五”期间,全市财政用于支持“三农”支出累计达85.5亿元,比“九五”时期增加了3.2倍;支持了农村“三大工程”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缓解了部分县乡财政困难。
用于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累计达81.7亿元,年递增23%,用于社会保障方面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比重由2000年的11%,提高到2005年的12.7%,有力地促进了充分就业和“两个确保”,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和社会救助领域不断扩大。
用于支持经济方面的支出累计305.7亿元,年递增33.6%,所占支出比重由2000年的28.5%,提高到2005年的41.9%。重点支持和实施一批重大产业化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升了成都城市形象,促进了成都经济与社会事业快速发展。
(二)财政改革全面推进,公共财政基本框架初步建立。“十五”期间,全市财政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跳出传统“就财理财”的观念,围绕中央建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需要的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财政体系的要求,不断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初步建立了公共财政框架。
1.狠抓落实,不断深化财政改革。完善市以下财政体制,促进市县两级财政协调快速发展。2003年我市进行了税收属地化改革和市县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明确了市县两级财政收支范围,理顺了税收征管秩序,市县两级财政收入得到了快速增长。2003—2005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年递增30.2%,其中市本级增长33.4%,区(市)县平均增长28.2%。
初步建立了较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逐步实现我市区域间横向和纵向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用于支持区(市)县改善财政状况的转移支付资金由2000年的18.69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52.85亿元,五年间增长1.8倍,逐步缩小了我市不同区域在财力上的差异,支持了部分县乡缓解财政困难,促进了区域间协调发展。
实行部门预算改革。“十五”期间,我市部门预算管理改革逐步推进。2002年我市所有单位全面试编部门预算,实行预算内外综合管理。从2003年起,按照部门预算改革要求,部门预算在市本级单位全面铺开,并在全市全面推行。拓宽了财政分配范围,增强了对政府可支配财力的调整力度。
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2004年底,全市各区(市)县均建立了财政国库支付中心,在县本级及乡镇级全面推行了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市级也选择了10家单位进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试点,一个覆盖全市的市、县、乡三级国库集中收付体系已基本建立。国库集中支付范围由工资直发逐步扩大到支付所有领域。
规范政府采购资金支出管理,建立规范的政府采购运行机制。从2003年起每年制定《成都市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和政府采购限额标准及招标数额标准》,2004年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强政府采购工作的通知》(成府发〔2004〕17号),明确了政府采购的范围及管理模式、政府采购各方职责,制定了政府采购资金的拨付流程,对政府采购预算和采购计划管理、信息管理等方面作出了具体规定。对节约财政支出,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加强宏观调控运行,实现政府经济目标起到了重要作用。五年来,全市政府采购规模累计已达92.7亿元,资金节约率达8.7%。
继续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初步实现政府财政性收支纳入财政预算综合管理的目标,监督市级执收执罚部门和单位将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罚没收入等政府非税收入及时足额缴入金库或财政专户。规范征缴体系,对有条件实行银行代收的非税收入一律实行银行代收;对“集中缴汇”的单位,严格落实“周五结算制”。严格罚没物资处置程序,真正做到“应收尽收,应罚尽罚”。
“金财工程”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金财工程”应用系统得到大力建设和推广,为部门预算从试点到全面推开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支持;完成了国库支付系统软件的移植和试运行工作,保证了资金流转的实时、高效,确保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顺利推进;实现全市财政供养人口的工资直发,保障工资直发软件的顺利运行。一个支撑公共财政框架的技术平台在我市已初步建立。
实施农村税费和配套改革。自2002年改革启动以来,我市农村税费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三年来共减免农业税及附加26570万元,农民人均减负42.6元。2004年对全市227个市级贫困村和经济发展缓慢村的26.3万人和35万农村残疾人实施免征农业税,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和成都高新区全面免征农业税。2005年又较全国提前一年在全市实施农业税全免政策,并积极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进行涉农制度改革(粮食直补,退耕还林,粮食折现补助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试点,农村“两免一补”等),探索建立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机制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投入新机制。
2.依法理财,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十五”期间,不断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多次开展对财政规范性文件和行政审批的清理,改善我市投资软环境,推进建设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在建设规范化服务型财政机关中,重新修订和完善了财政管理制度33件,取消归并行政审批13项。对外建立了公开、透明、方便服务对象的公开办事制度;对内规范了财政资金在分配、审批、使用、问效各个环节的管理程序。
进一步强化财政监督。先后开展了对国债项目资金、城市建设资金、社会保障资金、教育危房改造资金、粮食直补资金、农村税费改革资金等专项检查,开展了对政府投资性公司进行“盘点”等工作。认真执行《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纠正和查处财政违法行为。
认真贯彻执行《会计法》,先后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整顿会计秩序,试行会计人员委派制度,全面开展建账监管,大力推进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重点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建立和完善村组代理会计核算中心等工作,发挥了会计管理在加强财政管理中的基础作用。
密切关注防范和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多次开展了对政府债务的调查、清理、核实工作,较早地采取了建立市级政府债务偿债机制等防范和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的措施。
把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的监督作为依法理财的重要内容,不断扩大接受监督的范围,不断改进接受监督的方式,增强接受人大、政协监督的意识,通过建立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作联系制度,形成了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监督的日常机制。配合纪检、监察等有关部门,积极参与纠正行业部门不正之风、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执法监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等方面30余项专项治理,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发挥了财政监督职能作用。
(三)财政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经验。必须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统领财政工作,作为财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衡量财政工作的标准,把抓收入、抓支出、抓管理中的各项财政工作逐步转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使财政工作有了前进的正确方向。
必须依靠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支持。财政部门是政府重要的综合部门,一收一支体现了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涉及各方面利益的分配和调整。财政工作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党委、政府的发展战略和理财思路。同时,有了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财政工作才能赢得主动,财政工作所取得一切成绩离不开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支持。
必须坚持明晰的工作思路。财政部门作为政府管家理财的主要执行者,始终如一地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三要科学发展”的理财方针,提出了按照公共财政取向抓收入、抓支出、抓管理的工作方略,“十五”期间,把做大财政经济“蛋糕”作为财政工作的头等大事,坚持发展不动摇,取得了很好的实效。同时,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保重点的工作思路,加快公共财政建设,并在管家理财中,注意相对集中、适度分散、统筹兼顾、协调发展,较好地体现了财政工作的全局观,支持了成都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必须坚持高效务实、协调运作。财政工作必须重实际、说实话、算实账、求实效,实事求是地量财办事。搞好财政工作离不开部门间的相互支持,“十五”期间,财政部门坚持协调运作、高效务实的作风,注意与相关部门相互沟通,达成共识,形成合力,相互联动,得到了部门的理解配合,得到了广大财务会计工作者的支持。
必须加强财政财会队伍建设。“十五”期间,财政部门以全面建设规范化服务型财政机关为主线开展队伍建设,围绕增强大局意识、服务意识、求实意识、学习意识、创新意识、协作意识,努力建设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遵纪守法的财政财会队伍。
二、“十一五”时期成都财政改革与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财政提出了新要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和五中全会都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重大任务,放到了突出的位置,并列为“十一五”国家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意义重大。财政是国家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部门是政府的重要宏观经济部门,应充分发挥经济调控、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等职能作用,不断提高理财能力和水平,为实现我市经济社会中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更加和谐,最大限度满足人们物质文化需求,支持构建和谐成都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和优质的公共服务。
(二)经济社会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
1.有利条件。根据2004年以来经济运行的态势分析,我国目前处于经济周期的扩张时段。“十一五”时期,随着我国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促进社会进步,成都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成都作为西南地区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历史悠久的城市,在多个具体领域具有竞争优势。首先,由于区域政治、经济、交通、信息、文化和教育中心的地位,区位竞争力突出。作为“天府之国”的明珠,腹地条件优越,城市建设经过长期的努力,基础设施条件已经比较完备,加上相对发达的科技、教育优势,其社会经济发展环境正在越来越好。资本竞争力、环境竞争力、科技竞争力、结构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人才竞争力等优势都很明显。在资本竞争力方面,金融控制力很强,资本获得也比较便利;在环境竞争力方面,环境优美度和舒适度都很高,适合人居;在科技竞争力方面,优势十分明显,一批实力雄厚的高校和研究机构增强了成都的科技实力,并使人才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在结构竞争力方面,经济体系灵活,适应性很强;基础设施竞争力方面,市内基本基础设施完备。
“十一五”期间,成都的聚集和辐射功能将进一步增强,发展前景更加广阔。成都的希望在于内部变革和制度创新。同时随着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大力调整城乡关系、城乡产业布局和城镇建设格局,使各种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和利用,成都的发展活力将得到增强。
2.不利因素。从世界经济环境来看,受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国际市场变化和资源价格变动的影响,以及“入世”后过渡期的考验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都对我国经济的平稳增长产生了冲击。同时,我国已进入新的改革攻坚阶段,推进改革的难度加大,体制创新任务艰巨,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协调性尚待加强。
“十一五”期间,区域间的不协调发展和综合竞争力不足是成都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业、社会保障、“三农”问题、资源和环境容量都不同程度地给成都发展带来了压力。
(三)财政前景的展望与分析。“十五”时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财政改革的大力推进,使财政外部环境更加宽松,内部积累了加快发展的诸多条件。从机遇看,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更加完善,政治、社会长期稳定,只要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就可为财政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对财政工作更加重视和支持,为做好财政工作提供了政治保证。三是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要求,积极推进了一系列财税改革,财政职能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财政收入大幅增加,财政实力不断壮大,为“十一五”时期的公共财政建设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外,近年来财政干部队伍的素质不断提高,为推进财政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队伍保证。
从挑战看,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改革攻坚和自主创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各方面,对财政工作提出了不少新的课题和更高的要求。二是世界经济发展还有不少不确定性、不稳定因素,国民经济的持续较快发展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这对财政工作的发展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三是社会各方面的风险有向财政集聚的趋势,财政风险特别是隐性财政风险越来越大。
三、“十一五”时期成都财政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十一五”时期财政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十一五”时期成都财政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的发展战略目标要求,全面落实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实现“新三最”为目标,以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为主线,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民主理财,努力做大财政经济“蛋糕”。按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的原则,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发挥财政政策结构上的导向作用,优化支出结构,健全我市公共财政框架,着力深化改革,加快我市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促进社会总供需平衡和经济、社会结构优化,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二)“十一五”时期财政改革与发展的主要目标。“十一五”时期,我市财政的目标是:
1.总体目标。按照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的要求,统领财政工作,逐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领域和范围,在我市初步建立起与“五个统筹”基本相适应的城乡一体的公共财政管理体制,为实现“新三最”宏伟目标提供财力保障。
2.总量目标。继续做大财政收入“蛋糕”,力争在财政收入上有新突破。通过继续提高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继续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在我市建立起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全市全口径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均保持年增长14%的水平。到2010年,全市全口径财政收入要突破700亿元以上,地方财政收入要突破375亿元以上,一般预算收入要突破270亿元以上。保持支出规模的持续扩大,优化支出结构,保持地方财政支出年均13.5%的增长比例,到2010年,全市地方财政支出达到450亿元。
3.改革目标。一是从规范财政资金分配方式入手,继续加强预算管理和推进部门预算改革,积极开展绩效预算考评试点,使预算约束、预算监督、预算透明明显增强;二是从规范政府资金收付行为入手,继续推进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力争在2010年前,在我市建立起比较规范的现代国库管理体系;三是从认真执行《政府采购法》入手,按照政府采购政策导向和监督管理两大职能相结合,进一步扩大采购规模和范围,建立分工合理、协调运转的政府采购管理和监督体制;四是从加强财政监督管理入手,按照分配与监管并重的原则,建立起比较完备的资金全程监控机制、部门协调监管机制、行为自律问责机制;五是从加强财政队伍建设入手,继续深化规范化服务型财政机关建设,提高财政依法行政、科学理财、把握全局、开拓创新的能力。
4.绩效目标。按照公共财政取向,继续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支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突出重点地保障以下四个方面的支出:
一是确保财政支出重点向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倾斜。按照中央提出的“三个高于”的要求,创新财政支持“三农”投入机制。在预算编制和执行中切实做到财政用于农业投入的增长幅度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财政投入“三农”资金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要高于上年;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充分发挥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投入导向,继续实施将教育、文化、卫生等部门当年新增财力主要部分用于农村的政策,鼓励和支持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等方面的资金更多地投向农村。“十一五”期间,各级财政用于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资金增长要高于当年可安排财力的增长。
二是确保财政支出重点向困难地区、困难基层倾斜,支持区域协调发展。财政工作要逐步推进我市区域内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促进区域间协调发展。市级财政要在资金分配上进一步加大对困难区(市)县转移支付力度、政策斜倾力度。按照资源互补、优势互补的要求,支持区(市)县之间开展互利双赢的横向转移支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三是确保财政支出重点向构建和谐社会倾斜,建立以人为本的公共财政支出体系。在“十一五”期间,按照规范基础管理,完善投入机制,提高保障水平的要求,不断加大对教育、文化、卫生、科技、就业、社保、社会救助、扶贫和公共安全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对教育、科技的投入要按法定增长,继续提高就业、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继续增加对公益性事业、公共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大对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扶贫工作的投入力度。
支持和配合相关部门在我市建立起比较规范完整的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制度,完善和健全失地农民和进城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广泛开展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形成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和充分就业制度;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快我市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进程;继续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机制,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试点;巩固和完善我市城乡一体的社会救助体系;要结合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开展支付向下延伸的试点,通过改进支付方式,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初步形成农村家庭和个人财政性补助的支付体系。
四是确保财政支出重点向引领我市发展未来的重点产业、重大产业化项目、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提高我市自主创新能力倾斜,支持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十一五”期间,要充实现有重大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企业自主创新专项资金,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文化、旅游、会展暨现代服务、外贸出口、信息化等专项资金。要按照建设与管理并重的方针,继续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乡环境保护建设的投入力度。要创新投入机制,充分运用预算、税收、支出调整、转移支付、政府采购、加速折旧、补贴、贴息、财务会计制度等多种财税政策工具,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整合资金规模,产生乘数效应,集中财力有规模地重点支持一批事关我市发展全局的重大产业化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实现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增加对自主创新能力的投入是“十一五”时期我市财政弥补失缺的一个重要方面。政策措施是,财政用于科技方面投入的增长幅度要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要充分运用包括税收优惠、加速折旧和政府采购等财税政策工具,引导企业在加快产业发展中增加技术研发投入,力争在“十一五”时期用于自主创新的财政投入有较大幅度增长。
四、“十一五”时期成都财政收支预测
(一)财政收入预测。
1.地方一般预算收入预测。根据《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的“十一五”时期成都市GDP年均增速12%的指标,以及“十五”期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财政收入实际增长幅度等数据,并引入未来五年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和相关财税政策调整变化的影响,初步预计“十一五”期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4%,其中税收收入年均增长14.8%(详见表2)。“十一五”期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将呈稳步增长的趋势。
2.基金预算收入预测。根据近年来基金预算收入的增长幅度,初步预测“十一五”期间基金收入年均增长14%。2006-2010年基金预算收入按年分别为62.5亿元、71.2亿元、81.2亿元、92.6亿元、105.5亿元,“十一五”期间基金收入总规模将达到413亿元(详见表3)。
(二)财政支出预测。
1.地方一般预算支出预测。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结合成都市财政改革与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相应按13.5%的增长速度预测一般预算支出目标。2006-2010年成都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按年分别为221.6亿元、251.5亿元、285.5亿元、324亿元、367.7亿元(详见图5)。
在安排财政支出上,按照公共财政取向,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在保障公共支出的同时,加大对“三农”、社会保障、公共卫生、教育、科技、卫生等重点领域的投入力度,确保财政对农业、教育、科技的投入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详见表4)。
2.基金预算支出预测。根据基金收入预测,基金支出增长幅度按13.5%进行预测,2006-2010年基金预算支出按年分别为52.8亿元、60亿元、68亿元、77.3亿元、87.7亿元,“十一五”期间总额达到346亿元。(详见表5)
五、“十一五”时期成都财政改革与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积极发挥财政调控职能,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十一五”时期,要坚决贯彻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积极发挥财政调控职能,调整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方式,使财政对经济、社会的干预建立在“需要”和“有效”的基础之上。
一是改变过去那种用巨额国债资金支持大项目投资的积极姿态,转变为主要运用预算资金投入满足结构性调整需要方向,采取“有保有控”方式,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杠杆作用。从单纯注重经济指标的财政政策转向兼顾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财政政策,侧重于对国债投向、财税制度进行结构调整,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和全局性资源浪费,对投资进行适当的抑制和引导。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调整和完善分配制度,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大财政对扩大就业的支持力度,逐步减少基本建设支出,增加对社会事业和公共事业的投资,减少行政经费支出,增加教科文卫支出,解决农村公共投入严重不足的问题,支持有助于提高成都市经济综合实力的产业和行业。
三是强化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分析预测和中长期财政规划执行情况的分析研究,进一步提高财政工作的前瞻性和主动性。充分运用财政、税收、国债、投资、补贴等经济杠杆参与管理区域宏观经济调控,协调好结构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节作用,发挥财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合理配置资源、公平收入分配、调节社会经济的职能,推动我市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四是继续推进公共财政改革,正确处理财政改革与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关系,努力保持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要正确处理好财政改革和其他重大体制改革的关系,支持和配合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在积极发挥市场调节的基础上,通过加大财政投入等措施,合理运用财税调控手段,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做大财政经济“蛋糕”,为经济发展提供财力保障。“十一五”期间,通过进一步转变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方式,不断完善财政管理体制,加强收入征管等配套措施,强化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体制,加大财源建设,做大财政收入“蛋糕”,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财力保障。
1.积极支持经济发展,加大财源建设。利用财政经济杠杆,促进优化产业结构。做大财政收入“蛋糕”,首先是做大GDP“蛋糕”,即以有效的财税政策支持经济发展。“十一五”时期,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的原则,整合财政资源,用间接投入的方式和政策杠杆,推动我市经济和企业发展,加大财源建设。
要在做大做强电子信息、机械制造、医药和食品等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尽快培育一批工业经济新增长点,在2010年前,促进我市冶金建材、石油化工、航空航天技术和产品的快速提升;要以重大产业化项目为“龙头”,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加快推进工业新跨越,以延长产业链为中心,调整产业结构,根据政府财力情况,每年由政府财政安排资金并逐年增长,建立和充实我市重大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我市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投资的重点向重大产业化项目倾斜;要积极发展高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引导产业集群发展,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工业增加值的稳定增长,认真抓好一批技术创新企业,实施一批重点高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做好财政贷款贴息资金的统筹和调配,配合相关部门做好立项审查、项目追踪、使用监管工作;要支持建设工业集中发展区,促进国家级开发区的聚集辐射作用,推动工业集中发展区错位发展,培育具有区域竞争优势的高技术高增值的产业群,提升我市的综合竞争能力;要引进和培育大型企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引导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为契机,通过企业搬迁改造,优化城市环境、盘活存量土地、促进企业技改,提升企业水平,基本完成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要综合运用国债、税收、财政贴息等政策手段,积极推进国企改革,培育和发展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各类市场主体,为企业自我发展、技术创新创造更加公平、开放、宽松和更具激励作用的财税环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经济稳定增长;要充分利用财政贴息杠杆作用,大力支持以高科技为核心技术的重点技术创新项目,财政贴息政策向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重点技改项目倾斜;要按“科技兴市”的指导思想,支持企业科技进步;要支持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的产业化和集约化水平。重点支持文化产业发展,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建设,会展之都构建,现代物流中心建设,金融中心地位提升,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优化发展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十一五”时期,要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要求,支持市域功能分区,拓展区域合作领域,引导形成合理的区域空间结构。要支持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县乡经济发展。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和小城镇建设,把支持城镇化发展与加快工业化结合起来,与发展县域经济结合起来,促进县级财政收入增长。积极构建以中小企业、优势产业为支撑的中心镇、专业镇,实施工业强县、农业稳县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壮大市场经济主体实力,推进资本运营,促进民营企业做大做强。支持建立稳定的农业农村发展机制,运用好国债资金和农业专项资金,优化投资方向和投资结构。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推进农业基础设施、信息化和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支持构建成都经济区,利用区位优势,汇集省内资源,加强在电子信息、高新技术、石油化工、装备制造以及现代服务业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区域内配套协作水平,增强产业聚集,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形成合理城镇体系,加快区域内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推进成渝经济区域合作,并积极开展同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等地域在产业发展、交通运输、科技创新、环境保护、信息化建设和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合作。
2.加强收入征管,确保收入稳步增长。经济决定税源,征管决定收入。“十一五”期间,通过不断加强收入征管,深化征管改革,努力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确保财政收入稳步增长。
一是通过实行预算编制的改革,分解落实收入增长目标,发挥预算对组织收入的监控调节作用;二是加强财税联动,开展对我市税源结构、纳税对象、征管范围变化的研究,拓展纳税空间;三是认真清理税收优惠政策,制止违规制定执行减、免、缓税和各种形式的先征后返行为,既不收“过头税”,又不“缓收税”;全面树立现代税收管理理念,建立税收管理方式高效、税收监控网络严密、纳税服务体系健全、征管成本控制有力的现代税收征管架构;四是启动社会综合治税,建立征管联动系统,全面提高征管效能,提高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五是拓展非税收入管理范围和领域,提高政府资源性收益规范运作水平,结合部门预算和国库收付制度改革,有序合规地增加政府非税收入。
(三)构建和谐社会,建立以人为本的公共财政支出体系。
1.坚持以人为本,完善社保体系建设。“十一五”期间,财政社会保障工作的重点是完善城镇养老、失业和医疗保险制度,健全城市和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长效机制,从规范性、安全性、有效性的角度研究健全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机制。
加大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力度,建立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十一五”期间要建立劳动力市场体系、就业培训体系、再就业援助体系、就业优惠扶持政策体系和目标责任考核体系等五大就业扶助体系,完成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下,失地农民和农村富余劳动力非农产业转移就业每年不低于8万人的目标。要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就业和再就业的财税优惠政策。将各项优惠政策普惠于城镇各类失业人员,确保社会充分就业。
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救助体系,切实解决困难群众生活问题。“十一五”期间要使针对低保对象和特殊困难群体制定的社会救助和一系列制度,达到高效率、全覆盖。进一步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实现应保尽保的基础上,对各类重点救助对象实施分类救助。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险与最低生活保障相结合的保障制度。进一步强化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建设。建立“残疾人特殊困难紧急救助金”。建立社会救助水平随经济发展水平同比增长的机制,完善城镇公共住房制度。
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稳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十一五”期间建立健全城镇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体制,按服务人口人均不低于5元落实经费,对农村卫生站按全年不低于1200元补助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要切实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增大投入,利用国债和预算资金,用两年左右时间,对政府举办的建制乡镇卫生院,按照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标识、统一风貌的总体要求,分期分批施行标准化建设。研究建立合作医疗风险基金制度,确保新型合作医疗健康发展,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补助标准,力争在全省率先实现农村居民全员自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多渠道筹集资金,确保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政府补贴按时兑付。逐步建立公共卫生经费保障机制,提高重大疾病预防控制能力。
加强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和监管,确保各项社会保险资金的安全完整。“十一五”时期和今后10年内,将筹集40余亿元的资金,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险的政府补贴问题。继续配合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加大各项社会保险基金的征缴力度,提高基金的征缴率。严格控制社会保险基金支出,规范各项社会保险费的支出范围、项目和标准。切实加强专项资金的管理和监督,实行追踪问效。努力建立社会保障基金自求平衡机制。
2.完善投入机制,加大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力度。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完善教育投入机制,努力实现教育公平。争取用两年时间建立起责任明确、保障有力的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基本完成我市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工程,制定我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中经费分担办法。确保对全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和城区低保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施学杂费全免,免费向贫困家庭学生提供课本,继续扩大住读生生活费补贴的覆盖面。要认真落实中央、省关于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政策,提高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建立校舍维修改造的长效机制,努力实现统筹城乡教育协调、均衡发展,大面积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加大投入,继续巩固和完善“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及各级财政经费分担机制,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加大对困难学生的资助和救济力度。将教师的地方津贴,应由财政负担的社会保障支出纳入预算统一安排。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要运用财税政策引导和拉动社会力量投资办学,鼓励民间投资主体自主选择投资领域和办学模式;支持省内外社会力量与我省普通高等学校合作采用民办机制试办独立学院;支持办学质量高、办学条件好的普通高校,采用民办机制试办独立学院;优先支持公办高等学校以国有民办、公办民助等多种形式进行改革探索和试验。除义务教育阶段外,还要逐步完善高等教育、职业教育贫困生资助体系,加大对农民、进城务工者的职业培训。
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要加大对中低产田土改造、标准农田建设、规模养殖小区建设、农村户用和养殖场沼气建设、农业标准化生产建设、农业科技体系、种养业良种体系、动植物保护和疫病防治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农机服务体系、农业执法体系、农业信息体系等方面的投入,形成稳定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
加快高科技成都建设,保证科技投入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科技发展的需求相适应。建立完善的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的全社会科技投入体系;全面提高科技的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把电子信息,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生物与医药,现代制造业,新材料、新能源等关键领域的重大技术开发应用放在重要位置,培育产业集群。加大科技投入。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为主体、金融机构及其他力量参加的多元化、多渠道科技投入体系。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年初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中的超收入分配,要体现法定增长的要求;“十一五”期间财政科技投入增幅要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
要支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推进文化城乡一体化,基本实现健全的农村文化发展体系。创新文化投融资体制,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向公益性文化事业和健康有益、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带动作用强的文化产业项目,特别是要吸引国际、国内大型文化产业公司进入成都文化市场。完善并落实各类文化经济政策,提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增强文化服务的能力。
继续加大对人口计划生育的财政投入,建立和完善人口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积极推进出生缺陷干预工程的开展,为构建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坚实的保证。
加大对体育事业的投入,大力发展体育事业。以提高国民身体素质为出发点,加大对全民健身与竞技体育的投入,为全民健身提供广阔的空间,不断提高竞技体育水平。
大力支持司法能力建设,做好公安等司法机关的经费保障工作,不断提高司法机关的司法能力,为实现公平和正义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3.注重政策引导,促进可持续发展。“十一五”时期,面对巨大挑战,必须转变现行的发展模式,走以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加快发展低耗能、低排放的经济,严格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和浪费资源的产业发展。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和收费政策,调整财税政策,建立完善的循环经济法规体系,推动循环经济发展。通过采用补助、奖励、贴息、配套等财税手段,以及财政基本建设投资和政府采购等扶持方式,促进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的发展,推动节约型社会的构建,实现节约型的增长方式、节约型的消费模式和节约型的城镇化模式。“十一五”期间,要支持生态环境建设。要大力加强水污染防治,突出重点流域治理,确保饮用水源地安全;改善城市空气环境质量,减轻酸雨危害;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力度,提高自然保护区建设质量;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提高无害化水平;增加环保投入,实施环境保护重点工程。财政要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投入机制,推动建立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和资金投入新机制。
(四)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业是地方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方政府地区性服务的内容,同时,农业又具有较强的外部效应,因此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共同支持。地方公共财政支农的重点,应放在依靠市场解决不了的、又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上。“十一五”时期,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总体部署,立足成都农业优势,坚定不移地统筹推进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向集中居住区集中,全面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扶贫开发、农村发展环境建设“三大工程”,支持重点镇建设,增强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发挥财政调控能力,增强财政支农实力。依法增加预算内支农资金的投入,同时,强化预算的执行考核监督,杜绝支农资金被挤占、挪用的现象,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要通过支农理念、支农方式、支农措施、支农资金管理方式的转变,统筹整合各方面的资金,加大对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资金投入。挖掘财政资金粘合社会资金的潜能,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社会资金的引导作用和聚合功能,通过无偿补助、以奖代补、配套投入、贷款贴息等办法,发动农民自我创业,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民间资金投向农业和农村建设,逐步建立多元化的农业投入体系。除增加财政投入外,要充分运用财政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和社会力量支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加快推进我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形成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
2.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科学合理地分配财政支农资金。结构的改变仍应是条主线。要大力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农村小型公益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快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加快重点“龙头企业”的发展、加大对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扶持,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重点,实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大对“新村扶贫、帮扶促变、帮户脱贫”的扶持力度,抓好丘区综合开发,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均衡发展。
3.强化财政支农的公共性趋向,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对“三农”的投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公共财政对农业和农村投入的力度。继续实行对农民的各项直接补贴政策,扩大补贴范围,加大补贴力度,完善补贴方式。促进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逐步建立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改革政府支农投资管理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农业和农村,调动农民增加农业投入的积极性。
(五)深化改革,提高财政管理效率和效益。
1.积极推进财政体制创新。加快推进财政管理制度改革。要进一步总结经验,完善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等财政管理制度改革,提高财政管理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部门预算制度要逐步实现科学化、规范化;国库集中收付制度要分步全面推开;“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要实现全口径的预算管理;政府采购制度改革要进一步扩大范围、规范操作。同时,还要注重研究绩效预算评价体系,促进财政支出效益的最大化。通过努力,使这些改革逐步到位,建立起一个比较完善的公共财政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体系。
财政部门要树立全局观念,不仅要着力推进财税制度的改革和创新,还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大力支持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快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和公共卫生体制改革等四项改革,发挥体制创新的聚合效应,从而更有效地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市县财政管理体制,积极推进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促进市县两级财政共同协调发展。尤其是要根据实际逐步理顺各级政府的收支责任范围,使各级政府的财权和事权相匹配,调动各级政府的积极性,促进财政协调发展,缓解基层财政困难,化解债务风险。
强化财政供养人员管理,实行“按编制造预算、用预算管人头”的办法,强化人员经费的约束机制,有效控制财政供养人员和“养人支出”增长。
2.建立健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机制。“十一五”时期,要从加强支出管理和进行绩效考评入手,逐步实现对财政资金从注重资金投入的管理转向注重对支出效果的管理,探索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机制;要建立以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财政支出综合绩效评价为组成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层次;要逐步建立起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有关工作制度;对全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进行明确,并对相关行为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进行界定;要结合预算支出管理实际,在各主要环节加强制度约束;结合我国政府收支科目改革,科学合理地对财政支出进行分类,为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标准体系和有效组织实施提供前提和基础;要逐步建立科学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
(六)加强财政自身建设,提高依法行政和依法理财的水平。
1.加强财政法制建设,提高财政规范化管理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强财政立法、执法和监督工作。在立法上,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成都财政已制定的规章制度,主动介入地方财政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工作,严把各类立法项目中涉及财政条款的审核关。在执法上要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严格行政审批程序,规范工作程序和方法,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坚持依法理财,树立起科学的发展观。在监督上,要完善执法监督机制,对内要做好行政复议应诉和听证工作,做好依法理财的监督检查,完善绩效评估和考核制度,对外要主动接受人大代表、服务对象等各类各层次的监督,贯彻执行政务分开制度和信访制度,提高财政工作透明度。
2.加强思想理论和职业道德建设,切实提高干部的素质和理财能力。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以促进成都财政工作发展为根本出发点,以贯彻落实《公务员法》、《行政许可法》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为契机,把理论学习和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提高财政干部政策水平和综合素质的中心环节来抓,大规模分层次开展干部培训工作,深化初任、任职、专门业务和更新知识培训,提高财政干部依法行政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学习创新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强作风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使广大财政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思想上、作风上、行动上切实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圆满完成财政工作各项任务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3.加强“金财工程”建设,提高财政管理现代化水平。进一步加强市县两级“金财工程”系统建设,建立与地方公共财政体系相适应的“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以信息化实现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和高效化。要充分运用“金财工程”为政务公开、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等财政改革提供技术支撑,为财政改革与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