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来源:贵州省国土资源厅 更新时间:2012-04-14
 
    一、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一)目的和依据
    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为了落实“贵州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依法维护国家对矿产资源的所有者权益,实现对矿产资源的科学有序管理,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宏观调控,科学合理开发利用与有效保护矿产资源,促进贵阳市矿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其实施细则、《贵州省矿产资源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贵州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结合贵阳市矿产资源的特点,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开发利用现状、矿产品市场供需状况等,制定《贵阳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二)指导思想与遵循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甲担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切实贯彻中央关人口、资源、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努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总方针。全面贯彻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围绕贵阳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加强贵阳市优势矿产的开发与保护,将资源优势有效地转变为经济优势;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技兴矿战略,建立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资源优化配置的新机制,努力实现矿产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的利益、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理部署贵阳市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在服从全国和全省总量调控、结构调整、总体布局的前提下,发挥区域优势,加大磷、铝资源集中区的勘查、开发利用的力度,促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
    2、遵循基本原则
    规划编制以如下主要原则为指导:
    下级矿产资源规划必须以上级矿产资源规划为依据,服从上级规划,并做好与同级相关规划辋衔棱的原则;
    紧密结合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对矿产需求和贵阳市矿产资源特点及勘查与开发利用实际的原则;
    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安排、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
    开源与节流并举、开发与保护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原则;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资源效益与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愿则,
    科学性与宏观调控性、可操作性的原则:规划与法律、法规相一致的原则。
    (三)适用范围
    《规划》适用于贵阳市所辖行政区域范围内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
    (四)适用期限及基准年
    《规划》适用期限为2001-2010年,其中至2005年为重点规划期,展望到2010年。《规划》以2001年为基期,利用资料一般截至2001年底。
    二、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一)经济与社会发展概况
    1、自然地理特征
    贵阳市位于贵州省中部,地处西南内陆腹地云贵高原东侧斜坡地带,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6。07’-106。17’,北纬26。11-27。22’之间。东、南与黔南布依族自治州按壤,西靠毕节地区和安顺市,北邻遵义市。据贵阳市统计局2001年末统计资料:全市总人口335.8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53.38%。土地总面积8034Km3,占全省总面积的4.36%,以山地、丘陵为主,分别占总面积的40%和44.5%,余为山间平坝。2001年末全市实有耕地面积106828公顷。全市共辖六个区、一个市,三个县,是一个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城市。
    贵阳市地处黔中山原丘陵中部,长江与珠江两大流域分水岭地带,总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一般海拔为1000-1200m,最高海拔1762,最低海拔506m,平均海拔1250m。乌江干流环绕市域西、北边界而过,长江流域水系河流流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94.8%。市南部少数溪河由北向南流入涟江,属珠江流域水系,全部河流径流总量年平均43亿m3。
    贵阳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温和型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5.3。C,平均降雨量1100-1200mm,年均目照1278小时,无霜期270天左右。
    (二)矿产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
    1,矿产资源产出分布特征
    贵阳市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经过长期地质勘查工作,基本查明了全市矿产资源产出分布及其地质特征,探明了可供开发利用的丰富储量。
    全市至2001年末已发现矿产(含亚矿种)40余种,其中32种矿产不同程度查明了资源储量(参见附表1,不包括铀、矿泉水和地下水),已查明资源储量产地239处(合共伴生矿产),保有资源储量排位贵州第一的矿产有5种(铝土矿、镓、冶金用砂岩、耐火粘土、砖瓦用页岩),第二至第三位的矿产有4种(熔剂灰岩、磷矿、水泥用灰岩、饰面灰岩)。其中,以铝、磷、水泥原料等矿产具有资源优势和经济优势。
    经地质勘查与研究表明,贵阳市矿产资源具有以下特点:查明的资源储量丰富,优势矿产突出,以分布范围广的沉积矿产为主;优势矿产铝、磷、水泥用灰岩等矿产分布相对集中,质量好,规模大,利于兴建规模开发的骨干矿山企业;优势矿产铝、磷、水泥原料等勘查程度高,可供开发利用的资源储量及潜力大,能保证中长期开发所需,与之开发选冶所需配套矿产资源较齐全:优势矿产多分布在铁路及高等级公路附近,市及周边电力资源丰富,开发利用的外部条件好。
    贵阳市是贵州省铝土矿资源储量最丰富的地区,自1941年发现以来,经不断勘查,共发现、探明矿产地51处,主要分布于修文县、清镇市。全市保有资源储量30139万吨(未包含原表外资源储量2293万吨),占全省总量的82%。修文县小山坝、消镇市长冲河.林歹、燕垅、白云区斗蓬山等矿区是全省重要的铝土矿产区。猫场矿区是我国最大的铝土矿矿区,保有资源储量15610万吨。铝土矿中伴生有丰富的镓,保有资源储量1.32万吨。
    贵阳市是全国最富的磷矿产区,富矿约占全国富矿总量的33%,查明资源储量产地16处,集中分布于开阳县,其次是息烽县。全市磷矿保有资源储量33087万吨。其中,开阳县保有资源储量32030万吨。
    贵阳市沉积岩分布十分广泛,水泥用灰岩及其配料、熔荆用灰岩、砖瓦用页岩(粘土)、冶金用砂岩、耐火粘土、建筑用砂等资源十分丰富,各区、县、市均有分布。其中:水泥用灰岩保有资源储量4.40亿吨,熔剂灰岩保有资源储量1.02亿吨;冶金用砂岩、耐火粘土、砖瓦用页岩(粘土)保有资源储量分别为6525万吨、4773万吨及1227万m3。
    贵阳市煤矿分布广泛,但可采煤层少,厚度变化较大,且煤质较差,保有资源储量6.97亿吨。
    2、开发利用现状
    贵阳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历史悠久,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开采白马洞汞矿,冶炼水银。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地质勘查工作的开展,发现很多新的矿产,探明矿产储量不断增加,全市矿产资源得到了广泛开发利用。20世纪50年代开发利用修文、清镇铝土矿,60年代开发利用开阳磷矿,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矿产开发进一步兴起,乡镇及其它所有制矿山企业蓬勃发展,遍布各区、县、市。
    据2001年末统计资料,全市被开发利用的矿产有近20种,形成一定生产规模的矿山有铝土矿、磷、煤、熔剂灰岩、冶金用砂岩、水泥原料、砖瓦原料、砂石等10多种。全市查明资源储量的239处产地中,约有l/2产地已被开发利用。
    据2002年上半年统计,现有矿山792个,其中煤炭矿山232个,铝土矿山62个,磷矿30个,建筑砂石、石料矿山395个,其余为水泥原料、砖瓦原料等矿山。2001年全市采出矿石2595万吨。其中,煤390.52万吨,铝土矿150.45万吨、磷矿389.84万吨、水泥用灰岩174万吨、熔剂用灰岩30.9万吨及建筑砂石(石灰岩、白云岩)、砖瓦原料等1500万吨(600万m3)。
    2001年原矿总产值8.79亿元(按当午矿山平均价格计算),其中:磷矿4.29亿元,占总产值的48%;煤炭2.45亿元;铝土矿0.71亿元,分别占总产值的27%和8%。
    2001年全市生产氧化铝51万吨、电解铝24.93万吨、金属镓5.71吨、磷铵10.7万吨、磷肥20.79万吨、黄磷10.86万吨、水泥222万吨,生铁13万吨、钢19.57万吨、钢材13.64万吨、磨料14万吨、铁合金7.35万吨、电石5.2万吨。
    2001年规模以上采选业和后续冶炼加工业的工业总产值87.44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58.85亿元)的33.78%;乡镇企业呆选业和冶炼加工业的现价销售产值64.37亿元,占全市乡镇企业现价销售产值(149.38亿元)的43%。
    矿产及其加工产品是贵阳市外贸出口的重要商品,主要出口产品有磷矿石、黄磷、磨料、佥刚砂、耐火材料、硅锰合金等,远销欧洲、美国、韩国、东南亚等地。
    3、矿产开发利用与勘查存在的主要问题
    ――开采规模小,有的矿区设立的矿山密度大,产量低。全市792个矿山中,仅有一个大型磷矿、一个中型煤矿、二个中型铝土矿、一个中型熔剂灰岩,一个中型水泥灰岩,其余都是小型矿山。按设计规模达产的矿山为数不多,因而造成总量低、产值少、效益差,资源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
    ――开发利用方式粗放,经济效益偏低。多数矿山技术装备陈旧落后,管理水平低,生产水平难以提高;回采率低,浪费资源现象仍然存在;矿产开发多以原矿或初级产品为主,高附加值的深加工、精加工产品相对较少,制约了经济效益进一步的提高。
    ――矿产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破坏较为严重。开发中强调经济效益,忽视环境保护的现象在较多矿山企业仍不同程度存在,采矿诱发的水土流失、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
    ――矿产资源储备和安全供应尚未引起足够重视。贵阳市磷,铝等优势矿产虽资源储量丰富.但其开发力度近几年以年3-5%幅度增长,露采资源储量已近拈竭,探明储量的矿产地,除猫场铝土矿区及个别因埋藏较深或质量差的矿区外,几乎都设置了采矿权。由于找矿难度加大,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机制尚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磷矿、铝土矿资源储量消耗较大,与资源储量的增长不相协调,长此下去,势必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经济与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需求预测及可供性分析
    1、供需形势与需求预测
    跨入2l世纪,贵阳市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今后五到十年,是贵阳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是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保持较快发展的重要时期;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现代化进程,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极其重要的历史时期。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人口的增长,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呈现较强的增长趋势,发展贵阳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对能源和原材料矿产,尤其是面向全国、全省的铝土矿、磷矿、水泥原料等优势矿产,其需求量必将继续增长。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采选冶及其加工技术水平的提高,矿产的有效利用将不断提高;资源回收与替代产品的增加等,都将保护与减少矿产资源的消耗。但是经济发展的快速增长,矿产资源的消耗也将加大、加快,加之后续资源补充不足,资源对经济发展保证程度下降是必然的趋势,供需矛盾将日益突出。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给贵阳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和严峻的挑战,为我市矿业的加快发展带来了机遇,矿产品的销售与出口、进口,都面临日益剧烈的国内外竞争,供需形势不容乐观。
    《贵阳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以下简称《计划纲要》)提出:“十五”期间,贵阳市国内生产总值将以年均12%的速度发展;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左右,至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72亿元,人均达到134万元;2005年一、二、三产业的比重,由2000年的9.1:50.9:40调整为6.2:52.3:41.5;地力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1%以上;城市化率达到52%。为了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在第十一个五年计划前期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奠定坚实基础,完成“十五”期间确定的发展目标和任务,提出“主攻二产,加快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优化发展以铝、特钢为主的冶金工业;以磷、橡胶为主的化学工业等支柱产业。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工艺。淘汰技术落后的过剩生产能力。
    《计划纲要》提出:到2005年,氧化铝产量达到70万吨,电解铝产量达到30万吨,铝材产量达10万吨;大力开发适销对路、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产品,“十五”期间在息烽建成年产100万吨硫基复合肥生产线、年产30万吨重钙厂的复合肥生产基地;对磷初级产品实行总量控制,黄磷产量维持现有规模;2005年磨料总量控制在20万吨等主要奋斗目标。在城市现代化建设方面,提出“实施金阳新区建设、老城区改造、小城镇建设三轮驱动”。力争2005年完成金阳新区17Km2。规划建设范围内的基础设施主体建设;加快老城区的改建步伐:搞好小城镇建设,到2005年备区、市、县要建成一个示范乡(镇)。
    根据贵阳市“十五”计划纲要和有关贵阳市“十五”讨划的专项规划,以及冶金、化工、建材等行业“十五”期间发展规划,结合主要矿山企业发展现状和省内外市场需求分析,进行了需求预测。经预测,贵阳市对主要矿产品需求量将有较大幅度增长。其中:
    一一随着贵阳电厂技改工程(1×20万kw)的完成,冶炼、化工、建材等工业的发展,预测至2005年原煤需求量将达到630—650万吨,2010年增至900万吨。
    一一随着氧化铝与电解铝生产的发展,预测2005年铝土矿需求量260—280万吨,至2010年达至360万吨。
    一一由于在建的磷化工企业陆续建成投产,预测到2005年磷矿石需求量达到235万吨,其产量将维持在400万吨左右,到2010年由于精细磷化工的进一步发展,预测磷矿石需求量将达到325万吨与450万吨。
    一一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展开,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对水泥的需求量将有大幅度增加,预测到2005年水泥需求量达到460万吨,相应的水泥用灰岩需求量将达640万吨,到2010年水泥需求量达到750万吨,水泥灰岩的需求量将达到1050万吨(见附表6)。
    2、可供性分析
    根据贵阳市磷、铝、煤和砂石矿产资源专项规划调研分析表明,贵阳市经济与社会发展所需的主要矿产,资源丰富,潜力大,可供性强,能保证中长期开发的需要。
    铝土矿是贵州省的主要产区、资源丰富,深有资源储量30139万吨,开发潜力大。已进行开发利用的矿区,保有资源储量11880万吨,开发占用资源储量约占全市总量的39%。按现有生产能力(260万吨/年)或规划期需求量进行开发,资源保证程度高,尚有较充足的后备资源。
    磷矿是贵州省的重要产区,保有资源储量33088万吨,按现有生产能力(350-400万吨/年)开发,能保证中长期开发所需。
    贵阳沉积岩分布广泛,水泥生产所需的水泥用灰岩及配料、建筑用石料及砖瓦原料,资源十分丰富,可保证长期开发。
    贵阳市煤矿保有资源储量6.97亿吨,资源尚能满足最新核定的设计生产能力(660万吨/年)开发所需。但由于煤层薄、煤质差(高硫、低中灰煤为主)、矿山规模小、经济效益差等因素影响,估计产量难以达到设计能力。全市所需煤炭尚有较大缺口,需从市外购进。
    今后5-10年贵阳市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主要矿产的需求,总的是可以满足和保障的,特别是优势矿产,能保证中长期发展所需。但与磷化工配套的硫磺(硫铁矿)、钾盐等原料,资源贫乏短缺,需从省外或国外购进。
    三、规划目标
    (一)总体目标
    以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为总体目标,“为在第十一个五年计划前期.提前实现全市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作好资源准备.基本满足经济快速增长。对主要矿产的需要。加强铝、磷等主国矿产资源的勘查,保证资源储量的有效增长,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供应;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保障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矿产的需求;调整优化矿产资源利用结构,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资源利用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促进矿产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切实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矿山生态环境,促进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二)2005年规划目标
    1、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和勘查得到加强
    实行公益性调查评价与商业性勘查分开运行的新机制。积极完成国家下达的矿产调查评价任务,重点开展具有找矿前景的铝土矿、磷矿等矿产的调查评价,发现和评价一批有进一步勘查价值的矿产地;以市场为导向,引导、鼓励铝土矿、磷矿、水泥用灰岩及短缺矿产的商业性勘查,提高矿产的勘查研究程度,增加可利用资源储量,使储采比有显著的提高;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开展环境地质、城市地质、农业地质的调查评价。
    2.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量得到有效调控
    铝土矿、磷矿等优势矿产的开发利用总量得到有效调控,使与之相关的支柱性产业相所需的矿产供矿能力得到保证。
    矿石开采总量由2001年2595万吨,逐渐递增到2005年5000万吨左右(含建筑砂石、石料)。其中:
    ――原煤由390万吨增加到400万吨:
    ――铝土矿石由150万吨增加到280万吨;
    ――磷矿石由389万吨增加到400万吨;
    ――水泥用灰岩由393万吨增加到640万吨:
    ――熔剂用灰岩由3l万吨增加到50万吨。
    3、矿业结构与布局得到调整、优化
    加强矿业结构调整与优化。调整开采规模结构,使主要矿产开采规模小、矿山过多的现状得到改变。全市矿山企业由2002年中792个,减少到2005年末450个以下。矿产品结构得到调整,原矿与深加工、精加工矿产品,原矿与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矿产品的比例有明显提高;单一产品向多品种产品,初级产品向高精尖产品的转变。全市矿业(包括采掘业及后续冶炼加工业)总产值力争达到200亿元(按2001年可比价),其中采掘业原矿产值达到13亿元,后续冶炼加工业达到187亿元。
    4、矿产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取得新进展
    依靠科技进步,初步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由粗放向集约型转变,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新建矿山开采规模符合省矿产资源规划确定的标准,矿山开采规模与矿区储量基本相适应。煤、铝土矿、磷,水泥原料等主要矿产的采选综合回收率比现状提高2.5%。铝土矿共伴生矿产镓、铁等综合回收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矿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明显提高。
    5、矿山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加强矿山生态环境监督管理,矿产开采影响破坏生态环境的状况得到控制。矿山“三废”治理率基本达到国家标准.矿产开发引起的次生地质灾害发生率明显下降,矿山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改善。不再新建对生态环境具有不可恢复利用、破坏性影响的开采项目。开展中铝贵州一矿、二矿和开磷集团过闭坑、现采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获谁恢复”的原则,矿山复垦或恢复植被I2万亩。(见附表14)
    6、矿产监测管理目标
    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及矿山生态环境调查与监测管理。建立市、县监测管理体系,对全市行政区范围内的资源储量动态变化、勘查和开发利用状况、矿山生态环境状况及恢复治理、矿业权人履行法律和法规规定的权利和义务、矿业权市场建设、矿业秩序等情况进行监测。建立计算机动态监测管理信息系统。
    (三)2010年中远期目标
    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和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得到进一步加强与提高,初步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高度开放、具有市场竟争力、保护生态环境的新型矿业市场。根据需要,开展贵阳生态环境地质调查评价,主要城区城市地质调查,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农业高科技示范区、生态农业示范区等的农业地质调查;以商业性勘查为主体的矿产资源勘查新格局初步形成,继续开展铝土矿等主要矿产的商业性勘查,新增铝土矿资源储量2300万吨,矿产资源的储采比有所增加,开发保证程度进一步提高;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稳定的矿产资源供应体系初步建立;矿产开发利用结构与布局得到进一步调整和改善,到2010年末矿山企业总数降到400个以下,形成以大、中型矿山为骨干,大、中、小协调发展的格局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矿产品总量得到全面调整,矿业结构及矿产品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到2010年末,铝土矿石产量达到360万吨,磷矿石产量达到.460万吨,水泥用灰岩达到1050万吨;矿山生态环境状况明显改善,矿山“三废”治理及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程度进一步提高,全市原有矿山复垦或恢复植被率达35%以上。经过10年的努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和矿产资源管理水平再上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