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驿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来源:中国成都 更新时间:2012-04-14

 

    2006年到2010年,将是我区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龙泉的关键时期。《成都市龙泉驿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是按照国家、省和市关于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在认真分析我区区情和发展环境的基础上编制完成的。本规划纲要是今后五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依据,是全区人民为之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一、发展基础与发展环境
   
    (一)发展基础
   
    “十五”期间,区委、区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区人民,抓住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成都城市向东向南发展战略以及成都东郊工业区迁移与工业结构调整的历史机遇,贯彻落实市委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部署,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为重点,以建成“现代工业基地、山水花园名城”为奋斗目标,全面完成了“十五”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取得了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城乡建设步伐加快、改革开放成绩显著、社会事业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进步四大成就。
   
    (二)发展环境
   
    “十五”取得的成就为“十一五”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未来五年,是我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西部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现代都市新区的关键时期。“十一五”期间,我区发展将处于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总体上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历史环境。我们要珍惜和抓住发展机遇,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同时要增强忧患意识,坚定必胜信念,努力实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
   
    二、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总体布局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省市全委会精神为指导,抢抓西部大开发和构建成渝经济区的战略机遇期,坚持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科学建设新农村为主线总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统筹贯彻“六句话”、坚决推进“三集中”、着力实施“三大工程”为纲领创新发展机制,以增强环境竞争力、体制创新力、群众创造力、经济增长力、党的凝聚力为保障增强发展活力,认真破解“两大难题”,奋力推动“三化”进程,科学构建“一区三园”的产业发展布局和“一主、两重、三片、多点”的城镇空间战略布局,全面优化经济结构,提升经济运行质量效益,推进区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把龙泉建设成为成都“最优创业环境的先行区、最佳人居环境的示范区、最强综合竞争力的创新区”。
   
    (二)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十一五”期间,全区上下要紧紧围绕区委提出的“艰苦奋斗五年,实现充分就业,挤身全省三强,建设“三最”新区”的奋斗目标,负重拼搏,开拓创新,努力将我区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社会和谐、开放文明的新龙泉。
   
    2、经济发展目标
    “十一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5.8%以上,2010年突破200亿元大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200美元以上。全口径财政收入年均递增20%,2010年达到30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8.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递增31.5%以上,2010年突破10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8:60:3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4%以上。城市化率达到70%,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以上。
   
    3、社会发展目标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到2010年,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提高到100%。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达98%,非农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年。五年累计新增向城镇转移农民13.5万人,新增安置农民就业8万人。社区医疗卫生覆盖率达到100%。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8%。
   
    4、人民生活目标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000元,年均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年均增长11.3%。到2010年,全区恩格尔系数加权平均值降至35以下。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增加到33平方米以上,农村居民人均砖混结构住房面积达35平方米。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方面的条件有较大改善。
   
    5、环境建设目标
    到2010年,城市生活集中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农村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95%,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城区空气质量稳定在Ⅱ级,出境断面水质全面达到Ⅲ类水域标准,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50%,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100%,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9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8%。
   
    (三)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
   
    根据地形地貌、自然资源、路网构架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地域差异,结合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龙泉驿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全区总体空间发展布局为“一主、一区、三片”。
   
    1、一主
    龙泉主城区。包括龙泉街道、大面街道、同安街道、柏合镇和洛带镇部分区域,是都市新区的主体,是成都市城市功能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方向是以管理、金融、商贸、居住、文化、体育、教育等功能为主的综合性功能区。发展重点是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2、一区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包括现规划的30平方公里区域及预留的向南发展区域。发展方向是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成为成都市最重要的工业集中发展区之一。发展重点是全面推进扩展区建设,强化基础设施配套,引进一大批重大投资项目,做大做强“一主四优”产业集群。
   
    3、三片
    成都东部洪十片区。包括十陵街道、大面街道等绕城高速路以西区域。洪十发展片区为成都中心城区七个环间片区之一,其中十陵风景区为成都中心城区八片大型楔形绿地和开敞空间之一。发展方向是建设以生活居住、旅游休闲、教育科研等功能为主的生态型城区。发展重点是房地产开发、教育、体育竞技、生态休闲旅游、商贸和公共服务。
   
    北部物流片区。包括西河、黄土、洪安以及洛带部分区域为主体的北部片区。发展方向是充分利用西部出海通道、成渝经济区战略要冲以及连接中东部地区重要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发挥区域性物流枢纽功能,发展成为辐射成渝经济带及西部地区的现代物流基地。发展重点是铁路货运、公路货运、出海物流、消费品物流、仓储配送以及化工产品分装。
   
    东部生态片区。包括成环路以东的山区丘陵地带。发展方向是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主,保护性开发为辅,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城市绿肺。发展重点是依托名胜古迹和特色自然环境,打造龙泉山脉森林公园,发展以山水、花果为特色的休闲型观光旅游业、生态农业及沿龙泉山麓的生态房地产业。
   
    三、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西部现代制造业基地
   
    “十一五”期间,我区要紧紧抓住四川工业强省战略及成都工业发展布局规划实施的机遇,顺应全国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和成都市中心城区产业扩散转移的趋势,坚持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集中发展”战略,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重点,以体制创新、自主创新为动力,大力发展以汽车制造为主的机械制造业,壮大新型材料、钢铁深加工、食品加工及医药、电子电器等四大优势产业集群,形成“一主四优”的产业发展格局,逐步建成产业错位、产业链完整、产业集中度高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十一五”期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达31.5%,到2010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100亿元。
   
    (一)产业发展集群化,做大做强“一主四优”的优势产业集群
   
    建成西部一流的以汽车制造为主的机械制造产业集群。依托年产30万辆轿车的一汽项目及其配套企业,加快发展轿车及中高档客车、专用改装车等整车生产,不断壮大汽车零部件产品配套生产体系。发展航天产品生产,引导军工企业围绕经开区汽车等制造业发展零部件生产和协作生产。同步发展工程机械、模具加工等高附加值的机电产品。逐步形成整体开发——零部件配套生产——先进成套技术设备生产的产业链。
   
    建成全国领先的新型材料产业集群。依托现有基础,大力发展化学建材、新型包装材料、光学材料、金属材料等,重点吸纳生产规模大的新型化学建材项目,延伸上下游产业,逐步形成产品研发——设备制造——新型建材——建材制品——物流配送为一体的产业链。
   
    建成优势明显的钢铁深加工产业集群。大力发展钢铁深加工行业,注重新产品的开发和后续产品的延伸,逐步形成新产品开发——材料轧制——钢铁制品——物流配送为一体的产业链。
   
    建成具有规模效益的食品加工及医药产业集群。瞄准西部地区和国内外市场需求,发展软饮料、方便食品、肉类深加工、优质果蔬加工为重点的农副产品深加工,逐步形成新产品研发——辅配料生产——食品制品——包装制作——物流配送为一体的产业链,同步发展保健食品、医药、兽药产业链。
   
    建成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电子电器产业集群。以新型电子材料与元器件、电子仪器仪表、光纤光缆和电子设备研发生产为重点,通过技术改造,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技术和产品档次,通过外引内扩发展出口,不断培植以电子元器件和家用电器为主的电子电器产业链。
   
    (二)优化发展环境,建设全国一流的经济技术开发区
   
    加强园区规划建设。科学合理进行工业布局,起步区基本形成以汽车工业为主的机械制造业格局,围绕现有医药及食品加工企业延伸布局,基本形成集中度高的产业集群;扩展区以驿都大道为界,以南主要是生产用地和部分管理、商务、科研用地,以北主要是生活用地和行政、管理、商务、科研等办公用地;立足长远及可持续发展,向南预留开发区进一步发展空间。实现合理功能分区,建设电子元器件、汽车及零部件、新型材料、医药及食品饮料、中小企业和模具制造等多个产业园,形成“区中园”格局。严格按照国际化、现代化、人文化、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快速推进扩展区的水、电、气、道路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满足产业发展的超前承载能力。
   
    促进体制与技术创新。打造与国际接轨的投资创业环境,聚集市域内外现代制造业资源,增强现代制造业基地的辐射作用。大力推动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改善政府服务,创建优质快捷、公正廉洁、法治守信的政府服务环境。强化并落实吸引重大产业化项目和重大利用外资项目的特殊优惠政策,抓住四川工业强省战略对经开区的重视,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做好招商引资的政策配套,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引进一批重大产业化项目,坚持实施“2041”工业链接计划。围绕加快发展主导产业、大力培育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的目标,以企业为主体,人才为核心,重大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项目为关键,公共研发体系为平台,鼓励企业推进技术进步,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提升产业竞争力。
   
    四、加快发展优势服务业,构建城市经济体系
   
    “十一五”期间,要加快发展具有相对优势的现代物流业、旅游业、房地产业,努力培育金融、咨询、商务等新型服务业,推动现代物流业向北部现代物流示范园高度集中,文化产业向成都文化产业示范园高度集中,体育休闲旅游会展业向龙泉山生态示范园高度集中,强化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都市新区功能服务的能力。到2010年,服务业实现增加值65.6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速达到12.4%。
   
    (一)以北部物流示范园为载体,发展现代物流业
   
    抓住成都市“十一五”期间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机遇,编制我区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引导现代物流业向洪安、黄土现代物流示范园高度集中,构建辐射成渝经济区及西部地区的现代物流基地。加快成都龙泉物流中心项目建设,加快洪安危化品物流服务站、西河居家生活、建材物流服务站、黄土公路出海物流服务中心建设,积极融入全市物流发展体系。积极引进大型物流企业、物流地产商、区域销售总部建立仓储配送中心、货代信息中心、货运站场、展示交易中心,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努力培育一批现代物流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建立开放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二)以成都文化产业示范园为重点,发展文化产业
   
    以客家文化为依托,以打造历史文化名镇、西部客家旅游名镇和4A级旅游景区为契机,在洛带集中发展以文化产业项目为支撑,与古镇文化旅游相匹配的工贸、商住园区,精心建设一批优势文化产业项目,策划引进一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形成文化产业聚集效应,加快建成成都文化产业示范园。以石经寺、明蜀王陵等历史文化为依托,深入挖掘整合古驿、古寺、古音、古陵、古祠等特色资源,大力发展宗教历史文化产业。以山水花果资源为依托,大力发展山水文化产业。
   
    (三)以龙泉山生态旅游示范园为主体,发展体育休闲旅游会展业
   
    “十一五”期间,要抓住四川省大力开发第六大精品旅游区“两湖一山”的机遇,积极推动我区龙泉山森林公园项目建设,全面建成以龙泉山为主体的生态旅游示范园。围绕阳光体育城、成都体育竞技中心、龙泉体育中心,结合龙泉山脉户外健身运动、龙泉湖水上运动等项目,发展体育休闲旅游产业。强化我区“西部客家,世界桃园”旅游主题形象的宣传,提升国际桃花节、火龙节、水龙节、夏秋赏果节等节庆活动的档次和影响力。在同安推动会展会务业集聚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推动现有星级酒店提升服务档次,引进一批高中档酒店、会所、度假村以及会展龙头企业,高质量举办和引进一批重大节会、商展、赛事活动,积极争办国际性、全国性会议。
   
    (四)以建设最佳人居环境为目标,发展房地产业
   
    建设合理的住房供应体系,全力推进规范房地产业发展。抓住成都市东大街东延线即将贯通和成渝高速公路收费站即将东移的机遇,依托自然资源,在城郊干道沿线、西河、同安街道区域、龙泉山麓、东风渠、驿马河、芦溪河、天鹅湖、龙泉湖以及各水库周边进行规模化、生态化的中高档住宅开发,努力优化人居环境。积极推广以开发建设大型精品住宅项目为基点的城市社区构建模式,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围绕经开区一期的发展和二期的规划建设,积极引导工业房地产发展和面向产业工人的住房开发。引入开发商开发星级国际酒店、高档休闲会所等项目发展旅游房地产。加快主城区中高档商品房开发,提升人居环境。适度建设经济适用房,加强廉租房的管理,培育和完善房地产业态体系,满足不同层次的住房需求。
   
    (五)以完善现代都市新区功能为目标,发展新型服务业
   
    围绕构建都市新区以及经开区建设,积极发展新型服务业,完善都市经济的服务功能。加强A级金融安全区建设,促进政银、政企、银企深度合作,为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等提供融资保障。延伸区内各类教育资源的作用领域,为区域内的企业提供智力支持,促进以知识运用为主的咨询、商务、法律、科技等中介服务业全面发展。
   
    五、全面推进城市化进程,建设现代都市新区
   
    以我区城市概念性规划为指导,抓住我区城市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修编的机遇,优化整合发展空间,完善都市新区城镇发展体系,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城市管理体制,实现由传统城市郊区向现代都市区的转变。
   
    (一)完善都市新区城镇战略布局,加快城市化进程
   
    “十一五”期间,要努力构建以龙泉镇、柏合镇、经开区为龙头,以西河、洛带两个重点镇为支撑,以同安、大面、十陵三片为基础,以洪安、黄土、茶店、山泉、万兴为补充的“一主两重三片多点”城镇发展新格局。按照《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我区的洪十片区作为成都市七个环间片区之一,纳入中心城区范围,成为成都城市向东发展的重点区域,该片区要率先全面融入成都市主城区。按照以城带乡、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要求,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力发展为契机,坚持工业化带动城市化,推进龙泉主城区的建设。以重点镇带动一般镇,增强城镇聚集规模,整体推进都市新区的建设。
   
    (二)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承载服务能力
   
    完善区域路网结构,提高纵向通行能力,延伸公路骨架网,强化通达深度,构建综合交通体系。推进东一环龙泉段、地铁二号线延伸段及枢纽站、东二环路龙泉段等重大战略性交通项目建设,形成“五横四纵”的公路骨架网。强化和提高城郊快速通道功能,进一步完善道路配套设施。加快成环路的改建,同安至洪安段按城市道路进行规划建设。加快“两湖一山”龙泉驿景区旅游道路网建设。提高城市供电供水供气能力,完善城市排水系统建设,提高管网的排水能力,提高城区环卫设施的数量和等级。加强基础传输网、宽带接入网、广播电视网、移动通讯网等信息网络设施建设,提高城乡信息化水平。
   
    (三)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探索创新城市管理模式,稳步搞好镇改街道、村改社区的对接转换,加强社区建设,建立健全管理有序、服务到位、运作良好、衔接顺畅的社区服务运行机制,不断完善社区功能。充分发挥政府可调控城市资源的作用,加大经营城市力度,推动城市建设。加快公共卫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等突发应急系统建设,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建立完善社会稳定的预警和防范机制,妥善处置各种群体事件,建立健全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机制。
   
    六、统筹城乡发展,科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我区要扎实稳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一五”期间,建成60个以上的新农村聚居点,建设472万平方米的安居工程,累计向城镇转移13.5万农村人口。
   
    (一)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十一五”期间要形成农业产业化发展新格局。通过推动农业生产资源向水果、蔬菜和畜禽三大支柱农业集聚,推进农业生产集聚化和规模化;制定和完善生产技术规程以及加工、包装、运输等配套技术规程,促进农业生产标准化;大力发展节水喷灌,促进农业生产机械化;加强“龙泉驿”知名水果原产地宣传保护力度,促进全区特色水果二次创业,实现农业经营品牌化;充分利用和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强化面向农村的广播电视电信等信息服务,建成覆盖全区的农业信息体系网络,实现农业信息化;构建多层次、多类型、多功能、便利畅通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促进农副产品流通市场化。
   
    (二)加强农村环境建设,推进农民生产生活、居住方式转变
   
    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将农村地区环境建设全面纳入城区规划,以促进农村居民向城市居民转变为着力点,推进农民生产生活、居住方式转变。加强农村能源建设,多渠道增加对农村能源建设的投入,完善农村电网改造,抓好农村沼气工程建设,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综合整治改造。实施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加强对农村自来水水源和水质的监督管理,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加快乡村道路改造,提高公路等级和路面铺装率,加强道路通行能力,推动公交普及化。开展撤院并院,加强土地整理,重点建设一批新农村示范区和聚居点。
   
    (三)大力发展农村公共服务,促进城乡文明共享
   
    完善农村义务教育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农村居民转变为城镇居民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保障机制。加强农村文化服务,广泛开展创建“文明村镇”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抓好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搞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建立以区级医疗卫生机构为核心、镇卫生院为枢纽、村级卫生站为网点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鼓励城市医疗卫生机构拓展农村医疗市场,建立和完善农村药品监督供应体系,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全面推行以大病统筹为主、兼顾基本医疗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到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率达到100%。建立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和最低生活保障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险办法,逐步实现与城市社会保障制度接轨。加大扶贫济困、扶残助残力度,对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和贫困人口建立救助制度。
   
    (四)深化农村各项改革,推进新农村建设
   
    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积极探索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的新机制,促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总结推广“龙华实践”模式,促进农业工商化、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完善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制度,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依法经营集体土地,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按照“降低门槛、放宽政策、简化手续”的原则,实行一元化户口登记,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
   
    七、加强环境保护与治理,建设成都东部绿肺
   
    “十一五”期间,要紧紧围绕建山水花园名城的目标,以龙泉山脉生态建设、水系生态绿化建设、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境治理等为重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集约利用水平,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构建立体的生态建设格局,争创国家级环境保护示范区,将我区建设成为成都东部绿肺。“十一五”期间,城市绿地覆盖率达40%,森林覆盖率达到38%。
   
    (一)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集约利用水平
   
    按照建设节约型社会和节约型城市的要求,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体,积极开展循环经济的试点,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适时建设工业和农业循环经济试验区。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力争在减量化上重点突破,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积极开发和推广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技术,加快企业节能降耗的技术改造,限制消耗高、污染重、技术落后的工艺和产品的发展。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正确处理耕地保护与开发的辨证关系,统筹保护、统筹利用、统筹开发全区土地资源,严格用地管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抓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开展水环境的综合整治,加强山区水库开发整治、龙泉湖综合开发、坝区低洼地带人工造湖建设。2010年,每万元工业产值综合能耗降到0.85吨标煤,废物资源利用率达到92%,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以上。
   
    (二)加强环境保护治理,切实改善生态环境
   
    加强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建设,加大城区环境整治力度,加强主要街道景观风貌改造,精心打造城市景观,抓好街道、居住区、公共场所、城市隔离片林绿化建设,建设城市中心大中型公共绿地,采取各种措施提高绿化覆盖率,启动地表水污染治理,加大城市水土保持力度。着力提升农村生态环境,加强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水土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建立健全各项污染控制工程,全面实现农田林网化和四旁绿化。加大对工业污染源的监管力度,发展生态工业,在经济技术开发区范围坚持高标准控制和治理废水、废气、固体污染物,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发放工作。以天然林保护和山区立体生态建设为重点,加强山丘农林生态区保护治理,实施移民搬迁、退果还林工程,增加生物多样性,建立山区良性生态系统,在南部丘陵乡镇实施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绿化荒山荒坡,退耕还林,改造低效林,治理退化草地,加强雨水集蓄利用、节水灌溉,建立稳产高产农田,增强蓄水保土功能,减少水土流失。
   
    (三)加强生态体系建设,构建立体生态格局
   
    以龙泉山西坡绿化为重点,以十陵风景区为支柱,以河道、道路为依托,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和生态工程林建设,初步形成以山脉、河道、道路绿化为主的绿色生态走廊、绿色景观走廊和绿色生活走廊,构筑起带、线、片、园等结构合理、布局均衡、形式和内容多样、城乡结合紧密的一体化绿化系统,逐步做到点上绿化成景、线上绿化成荫、带上绿化成屏、片上绿化成林。加强柏合—龙泉—洛带—洪安长约30公里的龙泉山脉西坡生态屏障、十陵10平方公里城市森林公园、万亩观光果园、由人工水库和湖泊构成的东部生态水域网、东风渠沿岸生态以及“五纵四横”公路沿线景观的建设,构建起“一带、一片、一园、一网、多线”为主体的生态建设格局。
   
    八、积极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建设和谐龙泉
   
    坚持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坚持效率与公平并重,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以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为核心,以扩大就业、健全社会保障、完善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共安全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切实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一)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实现城乡充分就业
   
    “十一五”期间,要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推进就业实名制,建成充分就业区。建立城乡统一开放、公开公平、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形成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完善区、镇、农民集中居住区三级劳动保障和就业服务机构,健全劳动力市场就业服务网络体系,逐步形成和完善就业前培训、在职培训和再就业培训的教育培训体系,重点抓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培训和转移工作,全面实施“十万农民就业(转移)培训计划”,提高农民就业和创业能力。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强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倡导多种形式的灵活就业。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能力
   
    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与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制度,继续扩大包括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工伤、失业等社会保险的覆盖面,基本实现城乡劳动者社会保险全覆盖。大力推进社会互助和社会福利体系建设,建立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为核心,以帮困助学、帮困助医、帮困建房三大救助为配套,其他专项救助(残疾、司法、就业)、险时救助和社会帮扶为补充的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可靠、稳定的社会保障基金筹措机制,继续完善政府和社会联动的困难群体扶助长效机制,重点缓解困难群众在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的突出困难。探索建立适应城市流动人口和灵活就业群体的社会保障管理服务体系。
   
    (三)优先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进一步加强基础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城乡社会技能培训教育、民办教育和特殊教育等各种教育形式,逐步构建终身教育网络和体系,建设龙泉读书之城。充分利用我区高等学校、职业学校聚集的优势,建设职业技术教育基地,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技术人才的需求。调整学校布局,整合教育力量,培植优质教育,形成与城乡建设、产业发展和人口分布相协调的教育资源布局,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资源的多层次需求。全面完成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及相应配备工作,积极推进网络教育、远程教育等信息教育技术,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队伍建设,建设一支结构合理、高学历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加强教育科研和教育管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到2010年,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达95%以上。
   
    (四)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完善覆盖全区、街道(镇乡)、村的三级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医疗救治体系,到2010年,基本建成满足人民健康需求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救助体系和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加强精神卫生工作。全面落实初级卫生保健发展纲要,深化农村卫生改革,在农村建立基本设施齐全的卫生服务网络,建立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卫生服务队伍和较为通畅的卫生投入补偿机制,全面建立山区卫生人员的补贴和培训机制。关注性别比问题,强化区乡村三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全面落实农村计划生育免费技术服务政策和免费生殖健康普查,健全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和新生儿出生缺陷干预机制。“十一五”末,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分别比2000年下降1/4和1/5,平均预期寿命提高1—2岁。
   
    (五)繁荣文化体育事业,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推进文体设施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强社区和农民集中区的文体设施建设,加快街(乡)以及村级文体设施建设,形成完善的区、街(乡)、村三级文体设施网络体系,巩固和发展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发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构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和各项体育竞赛、文化娱乐活动,提高群众文体活动的档次和水平,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保护和开发民间艺术,培育和发展民间文化队伍。加强档案管理和信息化建设工作,促进档案事业健康发展。
   
    (六)加强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优化发展环境
   
    弘扬“和谐包容,智慧诚信,务实创新”的城市精神,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围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抓好社会建设示范活动,实行居务公开,全面提高社区居委会和村委会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水平,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深入开展“五五普法”,推进依法治区,加强档案管理和全面开展修志工作。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把文明创建活动与社区建设、各行各业本职工作、为民办实事紧密结合起来,创建一批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家庭,加强舆论宣传,逐步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和谐社会氛围和人际关系。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切实保障妇女、儿童、未成年人、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九、加强规划实施保障,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十一五”期间,要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和办法,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和积极力量,确保规划主要目标和任务的顺利实施和完成。
   
    (一)深化改革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制龙泉和诚信政府。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实行政务公开、简化办事程序和手续,完善政府服务绩效评估体系。建立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制度,建立健全行政决策评价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提高行政管理效率。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创新投融资机制。强化预算约束,加强财政资金使用的管理和监督。完善区街(乡)两级财政体制,充分调动街(乡)政府的积极性。要进一步盘活存量、扩大增量,拓宽增收渠道。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集中财力加大对推进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教科文卫事业、社会保障、社会治安、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的投入力度。充分发挥融资平台的作用,搞好资本运作,加大融资力度,探索建立积极有效的可持续发展的投融资机制。
   
    (二)扩大开放
   
    进一步扩大开放合作领域。要在城市建设与管理、社会事业发展等领域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以打造“一主四优”产业集群为重点,加强与周边区(市)县的经济协作,加强与成渝经济区、泛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等区域的广泛合作,加强国际联系与交流,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持续快速发展。
   
    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要紧紧围绕打造“一区四园”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优化招商引资环境,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加强专业招商队伍建设,加大项目的策划包装力度,瞄准重点区域和重点客商,高质量引进一批重大产业化项目及其配套项目。
   
    (三)科技创新
   
    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逐步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社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科技投入体系。鼓励和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和新产品研发,大力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在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关系,建立政府推动、以市场为导向、高等院校为依托、企业为主体、利益为纽带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打造经开区现代制造业研发基地,提高科技成果利用率与转化率,促进科技资源优势向现实生产力转变。
   
    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大信息技术在我区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运用力度,促进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共享,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信息化进程。
   
    (四)开发人才
   
    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全面实施人才强区战略,以打破城乡人才工作二元结构、创新人才工作的体制机制为突破口,建立和完善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人才选拔机制、科学规范的人才发现和评价机制、按劳分配和绩效优先、兼顾公平的人才激励机制以及合理流动的市场机制。
   
    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设立人才开发专项资金,在盘活用好现有人才的同时,建立与中心城区人才共享机制,依托区域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加强同发达地区和国外的人才、智力交流。加强各类专业培训,培养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类专门人才。大力引进机械、新型材料、电子信息技术等方面人才,鼓励和支持高层次人才、紧缺人才及留学归国人员参与我区城镇建设、经开区建设和农村发展建设,为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科学建设新农村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优化人才创业环境。以营造最佳创业环境为目标,在全社会形成尊重人才、重视人才的良好氛围。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激发人才创业活力,打造人才创业平台,降低人才创业的进入和退出门槛,鼓励和支持各类人才在国家没有明确禁止的领域投资创业。完善人事争议仲裁制度,保障人才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五)加强组织
   
    增强规划权威性和实施力度。提高全社会对本规划及实施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各级各部门维护规划和执行规划的自觉性。根据本规划的要求科学制定和完善行业规划、专项规划和年度计划,各级各类规划应与本规划进行衔接。
   
    加强规划实施的监督考核。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行政监督、舆论监督和公众监督的作用,发挥区人民代表大会、区政协、各基层社区组织以及社会团体、公众在规划实施过程中的监督作用,自觉接受区人民代表大会对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立规划中期评估制度,根据评估结果对规划进行调整修订,报请区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实施。
   
    加大重大工程和项目的建设力度。围绕“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与重点,在区政府履行公共职责的领域和可以较好地发挥主导作用与调控能力等方面,组织好一批重大工程和项目的建设,形成带动力强的项目群和项目链,确保规划目标任务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