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华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来源:中国成都 更新时间:2012-04-14

 

  序   言

  “十一五”期间,是成华区加速城市化进程,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建设“生态城区、活力成华”的关键时期。本纲要遵循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依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市委十届五次全会、区四届七次全委会议精神,立足成华实际,明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发展重点和主要任务。是引领成华未来五年发展的导航图,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组织和动员全区人民奋发努力,把成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全面推向前进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环境

  一、“十五”回顾

  “十五”期间,成华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全区干部群众真抓实干,抓住西部大开发、成都市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沙河综合整治等重大机遇,全面推进投融资及财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取得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结构优化、城市面貌改观、社会事业进步、人民生活改善五大成就。

  “十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2.1%,比“十五”预期高出2.1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1%,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3%,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8%,区及区以下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2.4%,三次产业结构从2000年的1.7:55:43.3调整到2005年的0.7:40.3:59。2005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9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453美元,人口60.6万人,工业增加值50.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98.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60036万元。“十五”计划各项目标全面完成,为“十一五”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十五”期间启动的“东调”打破了成华区原有经济结构,而新的经济结构又尚未形成,社会矛盾突出。“十一五”期间,成华区改善发展环境、优化重构经济结构、增强区域综合实力,尤其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新税源的任务十分艰巨。

  二、“十一五”发展的优势和机遇

  “十一五”时期,成华区既具备独特的发展优势,也面临必须紧紧抓住并大有作为的历史机遇。

  (一)发展优势

  区位优势:成华区位于成都市城市东北面,成渝、成绵、成南三条高速公路和川陕公路的起始点,客运、货运及城际铁路枢纽、成都地铁等重要节点布局其间,成华区必将在省、市对外开放、区域合作的战略实施中凸显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生态优势:区内拥有北郊风景区、北湖核心景区和沙河绿廊等生态资源,为发展绿色房产和绿色都市旅游,引导绿色消费,打造最佳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城区”提供了充裕的支撑。

  人才科技优势: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电子十一设计院等10多所大中专院校和30余所科研机构等丰富的研发优势,为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提升综合竞争力提供了较为丰富的资源。

  文化优势:成华区拥有熊猫基地、昭觉寺、电视塔、工业博物馆、客家会馆等文化资源,工业文化、熊猫文化、宗教文化、客家文化底蕴丰富,有利于打造以熊猫为主导的系列品牌,发展旅游和文化产业。

  (二)发展机遇

  宏观经济环境:在和平、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十一五”期间,我国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立足扩大消费需求、优化产业结构、节约使用资源、增强自主创新、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以及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推进、东部沿海的产业西移为成华区优化提升产业结构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宏观发展规划已经明确:国家、省、市“十一五”规划为成华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成都经济区、川南经济区、成渝经济区建设以及四川省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为成华区拓展发展空间、培育城市产业体系带来新的机遇。成华区是成都市“十一五”规划明确打造的“服务业优化发展区”之一,有利于成华区实现从以工业为主向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转变、从老工业区向现代化新城区转型。

  东郊工业区加速改造:企业搬迁与旧城改造步伐加快,有利于成华区加速经济结构解构与升级重构,在更高的起点上发展新型经济,有利于成华区充分发挥城市建设的后发优势,优化人居环境,打造现代化城区。

  (三)“十一五”发展面临的挑战

  经济结构优化重构任务艰巨: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将造成区域阶段性产业空心化,给成华区发展带来暂时的困难。

  旧城改造任务重:缺乏调控东调进程的手段,拆迁安置成本的大幅度增加,城市土地成本的快速上涨都进一步加大了成华区旧城改造的难度。

  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在成都市的中心城区中,成华区需要再就业的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农民的数量最多,就业形势最严峻,既增加了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又加大了建设和谐社会的难度。

  发展环境亟待改善:基础设施欠债多、城郊结合部治理任务重。政府职能转变任重道远,规划意识、服务意识、环保意识、市场配置资源的意识、节约利用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和新问题,要求我们准确把握时代背景,明确“十一五”发展的方向,制订符合成华特色、顺应发展趋势、凝聚各方力量、体现人民意愿的目标和战略。

  第二章  “十一五”指导思想、目标、核心任务和战略

  一、指导思想

  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生态城区,活力成华”核心理念,以城乡一体化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改善人民生活为目的,以高起点、高标准、高效能为准绳,实施环境优化战略、区域合作战略、科教和人才强区战略,推进城市化进程,培育城市产业体系,优化发展布局,全面发展社会事业,构建和谐成华,努力把成华建设成产业特色突出、城市形态优美、配套服务完善、社会稳定和谐、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的现代化新城区。

  贯彻落实以上指导思想,必须坚持以下发展原则:

  ——以人为本原则:把全区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人的发展作为发展的目标和发展的标志,确保经济社会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民众。
  ——生态效益原则: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范围内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原则:深化体制机制创新,依托优势区位和优势资源,积极开展国际国内区域合作,以区域合作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在区域合作中寻求发展的机遇。
  ——空间均衡原则:强化规划协调,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三个集中”,完善城市功能,优化产业布局,促进空间有序开发,努力形成合理有序的城市空间结构。
  ——市场推动原则: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提高区域各经济主体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

  二、主要奋斗目标

  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前提下,2010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500美元以上;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构筑以都市工业、现代服务业、房地产业、都市旅游业为支柱的产业体系,形成优势产业集群和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城市功能显著增强,城区空间分区明晰,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方面的条件有较大的改善;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治安状况进一步好转,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

  ——经济发展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5%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6%以上。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0亿元以上,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2亿元以上。一、二、三次产业结构达0.2:37.8:62。实际利用内资年均增幅20%,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幅20%。
  ——城市建设目标:完成对东调置换土地的整理, 基本完成旧城改造任务,道路交通、供排水等基础设施功能完善。2010年,人均拥有公共绿地达13平方米。
  ——社会发展目标:年度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5‰以内。年度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完善。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年。
  ——人民生活目标: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到2010年,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0平方米以上。
  ——生态环境建设目标:到2010年,城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0%以上,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5%,环境质量按功能区达标;医疗废弃物安全处置;全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构建良好的生态系统,促进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基本建成以熊猫为知名品牌的生态都市区。

  2020年远景目标:到2020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万美元以上,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

  三、核心任务

  建设“生态城区,活力成华”,既是指导全区 “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理念,也是未来五年的核心任务。要按照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通过提升生态工程建设品位与档次,构建一、二、三产业互动的城市产业体系,做优城市形态,倡导绿色消费,加强环境保护,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构筑“生态城区”支撑体系。要通过优化发展环境和经济结构,焕发经济活力;开展区域合作,焕发开放活力;建立区域创新体系,焕发创新活力;实施科教与人才强区,焕发发展活力;加强信息化建设,焕发效率活力;加强学习型政府建设,焕发管理与服务活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焕发社会活力,构筑“活力成华”支撑体系。

  四、发展战略

  环境优化战略。紧紧围绕“生态城区,活力成华”,不断优化人居环境、创业环境。坚持优化存量与优选增量相结合,速度、效益、环境相统一,推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立足做优城市形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提高城市建设水平;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配套服务功能;加强城市环境保护和建设,增强绿色生态竞争力;促进社会事业提档升级,增强公共服务能力;坚持体制机制创新,建设学习型、服务型、绩效型、法制型政府;建设学习型城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家庭,实现诚信体系不断完善,投资环境明显改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区域合作战略。充分利用区位交通优势,积极参与区域合作。实现资源合理配置、资源共享和资源汇集;实现在产业发展、基础建设、科技交流、市场开发、城市新区建设、现代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全方位的合作,加快提高区域内配套协作水平,不断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突出成渝经济区的桥头堡地位,强化成都经济区的门户作用,承接国内外各经济区域产业转移,加快提高科技创新、信息化建设和人力资源开发水平。

  科教与人才强区战略。坚持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以“发展一流教育、构建教育强区”为目标,大力发展优质教育,提升教育整体水平;坚持以科技创新、科学技术普及为重点,整合高校、科研单位资源,建立区域创新体系,加速科技成果在地产业化,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树立人才是发展生产力的第一要素理念,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吸引、使用的科学系统机制,搭建人才创业平台,激发人才创业活力,创造拴心留人的人才环境。

  第三章  优化空间布局

  坚持空间均衡原则,以区域功能定位和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为依据,明确区域功能分区,将全区划分为“一核、两带、五区”,并分别承担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生态城区、活力成华”的不同任务。其中:一核是指休闲商务区(RBD),两带是指沙河经济带和三环路经济带,五区是指服务业优化发展区、龙潭都市工业集中发展区、城东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北城市功能拓展区、北郊风景区。

  一、休闲商务区(RBD)

  范围:涵盖猛追湾街区大部分区域。

  发展方向:按照“统一规划,整体策划,分布实施”原则,高水平打造集商务、会展、创意产业、时尚休闲为一体的城东商务中心。依托区域内科研院所的科技研发优势,以提高城市化水平、建设现代化城区商务核心为重点,积极发展酒店、写字楼、VIP会所等商务房产,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总部经济、楼宇经济,不断打造和完善该区域城市功能、产业积聚与辐射功能。

  二、沙河经济带

  范围:涉及双水碾、青龙、府青路、桃蹊路、建设路、新鸿路、跳蹬河、万年场、保和等街区。

  发展方向:科学规划,统筹协调,推进沙河沿线的旧城改造,大力发展中高档房产,打造精品居住区。围绕区内的“沙河五景”进一步加强河道整治和景观建设,以绿色生态、工业文化、客家文化为特色,着力发展餐饮娱乐、休闲观光及相关服务业,构建沙河生态经济带。

  三、三环路经济带

  范围:涉及青龙、龙潭、圣灯、保和等街区。

  发展方向:充分发挥三环路的交通通道作用,利用省内外人流、物资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聚集与扩散效应,鼓励在三环路成华段沿线发展以生产资料、家装材料为特色的专业市场、商品市场。以沿线都市工业、生态旅游、商贸物流的发展为依托,积极打造三环路经济带。以沿线的场镇改造为重点,循序推进城乡一体化。

  四、服务业优化发展区

  范围:包括建设路、府青路、桃蹊路、二仙桥、双桥子、跳蹬河、万年场、新鸿路及猛追湾等城市街区。

  发展方向:一是以建设路及周边为核心,打造区域性城市商贸中心,着力发展大型零售商业、城市休闲娱乐业、餐饮业、各类中介等服务业,为RBD发展提供配套服务;二是依托规划的物流服务站,发展专业市场,不断提升商贸物流业档次;三是依托电子科大、理工大学,大力发展校园经济;四是加强社区建设与管理,放手发展社区服务业。

  五、龙潭都市工业集中发展区

  发展方向:以电子、机械为重点,大力发展低耗、高效、循环、环保型都市工业,着力打造龙潭都市工业集中发展区。积极推进龙潭场镇改造,完善城市功能,大力发展商贸物流、生态旅游和现代特色农业,推进新型社区建设,为都市工业集中发展区营造良好的配套功能。

  六、城东城市功能拓展区

  范围:包括保和街区、万年场街区。

  发展方向:紧紧抓住成渝经济区建设的机遇,依托成渝高速公路、成都地铁、绵成峨城际铁路客运专线、沙河堡铁路枢纽站,充分发挥“桥头堡”作用。大力发展房地产,加快新城区建设,着力提高服务功能和竞争能力,成为参与区域合作的示范区。大力发展商贸、高档酒店、商务、社区商业等服务业。重点打造出城通道沿线、沙河沿线、城东客运中心周边区域,形成功能完善、特色鲜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区。

  七、城北城市功能拓展区

  范围:包括青龙和双水碾街区。

  发展方向:依托成绵高速、川陕路、三环路及成都地铁建设,大力发展商贸物流,积极打造门户经济。完善道路交通网络,提高区域交通可通达性。挖掘熊猫文化、宗教文化的内涵,积极打造熊猫品牌,发展文化旅游。依托新绿水碾,加强城市生态风景区建设,大力发展城市生态休闲旅游。

  八、北郊风景区

  发展方向:以大熊猫主题公园、北湖景区等项目为重点,营销熊猫文化、水文化,发展生态旅游、休闲观光、城市会展。循序推进房地产业的发展,重点做好北郊风景区2平方公里低密度高档房地产等重大项目。

  第四章  推进城市化进程

  全面落实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成华的重要任务。要通过全面优化区域城市功能、做强产业支撑、创新体制机制、提升“三个集中”水平,彻底破解与转变区域“老工业基地+农村”的格局,推进区域城市化,使全区人民共享现代文明。

  一、全面强化城乡建设

  以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为着眼点和落脚点,做强区域城市功能。

  坚持规划龙头作用。根据城市建设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本规划《纲要》,进一步完善、统筹、实施交通网络、产业空间布局、场镇建设、新社区建设等专项规划体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速区域城市功能的完善。

  优化基础设施功能。加快城乡道路交通网络建设,打通连接场镇、产业片区、农村新社区的快速通道,完善城乡道路交通网络,确保各功能片区以及城际交通干道的通达性。“十一五”期间,新建道路里程100公里以上。加强重要产业片区及新社区给排水、污水处理、电力燃气供应、邮电通信、城市环卫、广播电视信息网络等配套建设,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

  全面推进新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按照“规划科学、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功能齐备、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的标准,推进新居工程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集中居住率达到70%以上。着眼产业配套服务,完成青龙、龙潭、赖家店3个场镇的改造。

  二、做优城市形态

  高起点、高标准统筹城乡建设管理,以高效能发挥城市集聚与辐射功能为目的,围绕科学规划与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城市形态,进一步明确城市定位、功能、发展方向和建筑群风格,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加强重点地段和节点的建设整治,完善绿地系统,创建富有特色的城市风貌和业态,打造最佳人居和创业环境。加快旧城改造步伐,全面完成旧城改造任务。加快土地整理与征后实施,引导投资主体高标准建设新城区,促进房地产业拉动投资与消费,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与集聚,增强城区产业集聚中心对城乡一体化的辐射带动作用。

  三、深化体制机制创新

  以“三个转变”为动力,大胆探索,更大程度的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引导民间资金投向“三个集中”。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鼓励农民将承包期土地使用权入股分红或集体入股组建股份公司等有效方式,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促进土地流转和集中使用,加快旅游观光、生态休闲、新居建设等项目建设。切实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在社会保障、教育卫生、就业等各个领域全方位推进政策一体化,确保农民生活需求、发展需求,切实从组织、制度、政策、财政投入等方面保障城乡统筹发展,促进城乡一体的经济社会体系不断完善。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推进“198”范围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努力实现田园都市化、产业生态化、发展可持续化。以提升乡村居民生活水平为目的,充分挖掘乡村增收潜力,不断健全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积极发展都市观光农业、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特色旅游产品加工,抓好流通网络及专业市场建设;大力发展非农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良性互动;推动中小企业结构调整,创新发展模式;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引导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促进中小企业和场镇发展。

  第五章  优化重构经济结构

  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经济结构重构,努力构建都市型工业、现代服务业、房地产业、都市旅游业四大支柱产业,大力发展总部经济、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为“生态城区,活力成华”提供坚强有力的经济基础。

  一、实现都市型工业新跨越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采取“规模与质量并举、引进与培育并举、抓大与扶小并举”的工作方针,重点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就业岗位多、资源消耗低、符合环保要求及都市消费需求的都市型工业。“十一五”期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

  培育壮大优势产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机械制造、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以产业链、骨干企业和拳头产品的培育为重点,提高产业集中度,努力培育产业集群。

  做大做强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发展数字家用电器、智能家用电器、网络家用电器、新型电子材料与元器件、通讯设备、新型光电显示器件等电子信息产业。

  大力发展机械制造业。重点发展电力设备、通用设备和以机车车辆为代表的交通运输设备、工程机械、模具制造等制造业。

  大力发展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积极发展汽车整车装配、汽车零部件制造业,重点打造以中高档客车、越野车等整车产品和汽车零部件产品为支撑的汽车产业链。

  推进工业集中发展。结合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和城区功能完善,以龙潭都市工业集中发展区和都市楼宇为载体,加快工业向园区集中的步伐,大力发展都市型工业。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园区运营机制和管理体制,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的原则,集约利用土地,提升园区承载能力。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积极推进循环型园区建设。

  加强服务平台建设。以信息化为突破口,构建包括咨询、金融、法律、财务、技术等在内的市场化服务平台,强化科技、工商、税务、质检、行业指导等政府服务职能。引导、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进行项目申请、专利申报、技术开发、新产品开发、质量认证、环保认证和绿色产品认证。

  二、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以商贸物流业、文化产业、餐饮业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的产业化和集约化水平。

  做大做强商贸物流业。完善商贸物流业发展规划,加快商业网点建设,建设布局合理、总量适度的商业网点体系。引进和培育一批上规模、上档次、具有竞争力的专业市场和商贸物流企业。加强特色商业街区建设,大力发展专业店、专卖店、品牌店。积极发展社区商业,完善社区综合服务体系。引导传统商贸物流企业进行现代化改造,鼓励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的发展。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充分挖掘工业文化、熊猫文化、宗教文化、客家文化的内涵,推进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融合与发展。积极利用熊猫基地、北郊风景区、工业厂房等载体,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建设,重点发展艺术、数字娱乐、休闲娱乐、手工艺品、广告、策划、培训、时尚设计等产业,引进和培育一批上规模、竞争力强的文化企业。加强文化市场管理,营造扶持健康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的社会环境。

  优化提升餐饮业。充分发挥川菜品牌优势,提升玉双路、李家沱等特色餐饮街的档次和知名度。结合旧城改造、新区建设,打造一批特色餐饮街区,引导餐饮企业集中发展。鼓励餐饮企业发展连锁经营、做出品牌、做大规模,使餐饮业成为我区的重要特色产业。

  积极发展信息、金融、保险等其他服务业。积极引导信息、金融、保险、会计、咨询、中介、法律、科技等服务业加快发展,促进服务业结构优化。大力发展文化、体育、健身、教育培训、社区服务、物业管理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业。

  三、促进房地产业快速协调发展

  积极推动东调土地置换进程,加快新城区建设,积极开发中高档房产,适度开发经济适用房。优化房地产产品结构,积极开发中高档商务楼宇、高档酒店、宾馆、总部房产、楼宇工业房产。引进和培育一批市场信誉度高、综合实力强的品牌房地产企业,鼓励在区内从事房地产开发的企业在成华注册。充分发挥房地产业的带动效应,积极发展建材、装饰、装修等相关产业。加强建筑工程监管,完善工程招投标制、工程总承包制和工程建设监理制,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规范房地产市场,加强诚信体系建设,维护市场秩序。

  四、加快发展都市旅游业

  突出“熊猫”品牌。以休闲康体旅游为主题,以北郊风景区为重点,以电视塔休闲娱乐区、昭觉寺禅宗文化游览区、沙河休闲游憩带、赖家店乡土民俗休闲区为补充,充分挖掘熊猫文化、生态文化、禅宗文化、乡场民俗文化,积极构建以都市生态旅游为主体,以都市文化旅游、都市休闲旅游为补充的都市旅游体系。加快精品景点建设和线路开发,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加强旅游宣传促销。加强旅游产品的策划、包装,积极开展旅游节庆和专题促销活动,提高成华旅游业的知名度。推进跨区域、跨行业、跨景区合作,加强同国内外大型旅游企业的合作,努力提高成华旅游业在国内外的市场份额。

  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加快星级酒店、经济型酒店等配套设施建设,提高接待能力。加强旅游从业机构和人员监管,建立健全预测预警、游客投诉反馈等工作机制,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五、大力发展总部经济

  加强总部经济载体建设,积极营造总部经济发展环境。加大石油、电力等驻区企业总部的协调服务力度,积极开展针对外资商业、连锁商业、跨国公司等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的招商,培育、引进一批发展前景广阔、竞争力强的企业总部。积极引导、鼓励搬迁企业将其管理总部、研发总部、营销总部留在成华。

  六、加快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

  加快中小企业发展。围绕制度创新和政府职能转变,以信用、担保、服务“三大体系”建设为突破口和切入点,着力解决融资等瓶颈问题,为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积极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参与大企业集团的协作配套,积极融入延伸产业链,促进中小企业与大企业集团共同形成强大的产业集群。

  进一步创新政策和机制,切实营造“公开、公平、公正、公信”的发展环境。引导、支持商会、行业协会健康发展,提高民营经济的自我组织、自我规范能力。引导民营企业进行制度创新、资本扩张,促进其上规模、上档次,增强民营经济的活力。鼓励民营企业建立工会组织,促进劳资关系和谐。

  第六章  推进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

  坚持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人才开发和技术进步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

  一、大力发展优质教育

  围绕“发展一流教育,建设教育强区”目标,以素质教育为中心,以城乡教育一体化为主线,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全面构建区域国民终身教育体系。

  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高标准、高质量推进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推进城乡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科学规划和建设一批新布点学校。全面实施城乡薄弱学校强校工程,依法保障教育投入,改善条件,提高质量和管理水平。加强素质教育,加强师德建设,继续实施“名师工程”,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打造一批特色学校、品牌学校和示范校。

  着力构建区域国民终身教育体系。整合区域职业教育资源,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就业率为着力点,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下岗失业人员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大力发展民办教育,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创办高标准、高质量、规范化的各级各类教育。以学习型城区建设为重点,建设市民终身教育学校,开放教育资源,抓好学习型组织创建,发展形式多样的社区教育,构建适应市民多层次终身教育需求的网络平台。

  二、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

  加大科技投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管理体制。积极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增强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引领作用。

  加快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构建产学研发展平台,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高校院所为依托、利益为纽带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促进科技成果在地转化。加大科技投入,逐步建立和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机构和社会资金共同参与的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鼓励企业加强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增强核心竞争力。加强循环经济共性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产业化示范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

  切实加强科普工作。加强科普宣传阵地和志愿者队伍建设,广泛动用社会力量,以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为主要内容,加大科普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科技文化素质。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着力建设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型人才和各种实用人才五支队伍。

  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紧紧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公务员法》的贯彻实施,继续开展大规模干部培训工作,切实提高公务员队伍的素质。加大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技术型、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实施专业化、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努力营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发人才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和社会氛围,建立健全吸纳外来人才的绿色通道,鼓励和支持高层次人才、紧缺人才和留学回国人员到成华创业。

  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人才选用机制。坚持按劳分配、绩效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逐步建立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搭建人才创业平台,鼓励和支持各类人才在成华投资创业。进一步完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制度,保障人才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第七章  构建和谐成华

  一、改善人民生活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创造就业岗位,切实解决好城乡居民尤其是困难群众的就业问题。切实加强政府在市场信息、就业渠道、服务手段以及劳动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公共服务职能,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加快建立政府扶助、社会参与的职业技能培训机制,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充分发挥市场引导作用,建立城乡统一开放、公开公平、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和自由流动。

  增加居民收入。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加大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通过政府税收、社会保障等再分配手段,合理调整居民收入格局,缓解部分社会成员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保障城乡弱势群体利益,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扩大居民消费。培育消费热点,满足多层次、个性化消费需求,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完善商业网点建设,积极发展社区商业,改善消费环境,扩大居民消费。加大产品质量监督和管理力度,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二、优化社会管理

  强化社区管理建设。以社区为城市管理的基本单元,全面提高城市管理质量。加强社区用房、服务点、活动场所及设施建设,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加强社区工作队伍建设,搭建社区服务和沟通平台。加强社区制度建设,使社区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完善居民自治机制,提高基层治理水平。开展平安社区、学习型社区、诚信社区、文明社区、环境友好型社区、节约型社区建设,营造安定有序、充满活力、诚信友爱、和谐共处、整洁优美的人居环境。

  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完善档案馆、图书馆、文化馆、电影院、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文化设施,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完成《地方志》编纂工作。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创造更多更好的优秀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优化文化资源配置,繁荣文化市场,营造扶持健康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的社会环境。加强对文物的保护管理和利用。进一步完善群体活动网络和体系建设,完善社区体育设施,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

  加强人口计生工作。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健全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体系,完善“依法管理、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努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健全以社区为依托的流动人口管理平台与服务网络,加强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管理和服务,切实保护流动人口的基本权益。

  三、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强化公益性医疗卫生服务主体,鼓励各类经济主体投资医疗卫生事业。整合医疗卫生资源,合理布局医疗卫生网点,规划建设设施完善、技术先进、质量较高、综合性的“三甲”医院。加强妇幼保健工作,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大对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普及卫生防病知识。加强重大疾病的防治工作,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建立和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不同层次的健康需求。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和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的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增加社会保障投入,多渠道筹措资金,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做好农转非人员的安置补偿工作,逐步解决失地农民、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探索建立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为辅助、公共养老设施为补充、社会保险制度为保障的养老模式。加大《两法》、《两纲》实施力度,依法保障妇女、儿童权益,积极发展残疾人事业,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加强社会福利建设,完善优抚保障机制和社会救助体系,支持社会慈善、社会捐赠、群众互助等社会扶助活动。

  四、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积极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稳妥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加强法制建设,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尊重并维护公众的社会知情权、社会参与权、意志表达权及民主监督权。公民依法维权,政府依法行政。加强廉政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推进文明社区、文明家庭建设。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心理健康和法制教育。

  努力维护社会稳定。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建立、健全对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和应急体系,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监管,严格执法监督,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强化对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等的监管,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切实落实《信访条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妥善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增强国防意识,提高国防动员能力。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全面推进人民防空工作。

  第八章  建立健全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一、强化规划实施机制

  加强规划协调,做好与成都市城市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的衔接,做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的衔接。根据《纲要》制定区政府年度计划。健全规划监督评估机制,自觉接受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监督。

  二、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按照市场推动的原则,转变政府职能,切实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责,努力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切实为市场主体服好务。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积极推动民间资金向民间资本转变。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按照科学化、民主化和规范化的要求,完善政府对重大问题的决策程序。

  三、建设学习型政府

  按照“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要求建设学习型政府,提高政府执政能力。建设构建学习型政府的平台,建立学习型政府的愿景体系,鼓励个体学习,倡导组织学习,全面提升公务员的学习力、创新力。建立学习型政府建设的长效机制,提高政府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引领科学发展的能力。

  四、加强战略谋划与项目管理

  进一步加强对宏观经济外部环境、内部资源发展需求的研究与谋划,把握战略机遇,加速跨越式发展。创新项目管理模式,进一步完善项目库。认真做好项目策划、项目包装和项目融资,完善相关政策。发挥政府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加快建设与经济结构重构、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改善密切相关的项目。使《纲要》落实到空间、落实到产业、落实到项目、落实到政策上。

  五、提高政府信息化水平

  围绕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加快推进电子邮递系统、电子化公文系统、电子档案管理和政府数据处理系统等政府信息化建设。通过提高政府信息化水平,提高政府服务质量,优化发展环境。

  六、高度重视土地集约化利用

  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实行严格的土地保护制度,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的原则,推进土地集约化利用。按照统筹存量与增量土地利用的思路,科学谋划东调后新增土地的利用。按照城市形态做优的要求,科学规划城市布局,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按照产业集聚发展、企业集中布局的思路,促进土地集约利用。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促进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提高耕地集约利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