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媒体加强合作是当务之急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作者:张莹 
 
  首届10+3媒体合作研讨会的主题是“加强媒体合作,传递亚洲声音”。围绕该主题,部分与会代表们就在国际上增强“亚洲声音”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增强“亚洲声音”、提高亚
洲媒体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做了充分探讨。

  强化亚洲声音是大势所趋

  亚洲崛起不可阻挡  “增强亚洲声音,最主要的一个背景是亚洲的崛起,亚洲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舞台上扮演越来越重要、越来越不容忽视的角色。”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张建星社长如是说。当下世界潮流涌动,“亚洲”是一个很热的词语,它意味着经济高速发展,意味着成为世界经济的一个新的动力源,它同时意味着独特的发展模式,最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人达成这样一个共识——亚洲是一个整体,亚洲国家被很多共同的感情纽带和利益纽带紧密地连接起来,它的崛起将是整体上的崛起,不仅仅是地域上的,而是从经济到文化的独特价值,被越来越多地开发出来,奉献给越来越多元的世界。

  越南通讯社对外信息部阮金燕主任也表示:“过去10年间,东盟10+3合作,在一些领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促成整个东亚共同体的合作,并且为共同体以及一体化发挥支持和帮助的作用。我们都非常高兴地知道,媒体为此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它成为政府、管理层的一个辅助工具,能够促进各国之间的交流和共同理解,为公众提供方方面面的支持,并且能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资源。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和东亚相关的一些问题以及包括东盟10+3的合作,经常都是被不完整或者不准确报道,甚至有的时候,被世界各地一些媒体组织扭曲。”

  全球信息化不可抗拒  “我们所有媒体共同面临的新技术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和挑战也是我们需强化亚洲声音的一个重要背景。”张建星坦言。他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一个标志,全球信息化是更重要的标志,而比全球信息化更重要的标志是信息技术化,信息技术化强加给媒体的干扰有时是不可抗拒的。数字化的发展,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行业的发展,更不是一种时尚,它已革命性地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正在改变着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互联网、手机等更加快速、方便的传播手段,正在对我们这些传统平面媒体的“横冲直撞”,悲观主义者可能认为,传统媒体行将末路,乐观主义者则说,新技术相对传统媒体的商机大于挑战。当然无论怎样,都不能否认传统媒体正处在一个变革和创新的前夜,这一次变革可能前所未有,震荡巨大,直逼我们传统媒体的生存之道,充满机遇,也充满挑战,这是我们要解决的一个自身问题。

  强化亚洲声音的有效途径

  看清亚洲的媒体环境  《中国日报》副总编辑曲莹璞认为:“不要老指责亚洲的媒体环境。我总是听很多人抱怨,说亚洲媒体环境不好,记者受到限制,不能表达自己的看法,政府有很多管制行业的政策指令,国外信息传播受到牵制。其实归纳中国媒体发生的重要变化,是通过政府的创业和经济改革所带来意想不到的变化,中国媒体环境已经发生重大的变化,跟中国一样,亚洲媒体环境也在改进,但是这种改进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不过,我认为,我们的发展方向是朝着更开放前进,而这种趋势会继续发展下去的。”

  发展亚洲自己的新闻形式  “我们应该一步步减少使用东亚之外新闻机构所提供的信息,这些信息有的时候是不准确的,或者是有恶意的。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地区内的媒体组织应该直接派更多的记者到我们这些地区去,用我们自己的方式做新闻报道工作。”阮金燕说。对此,曲莹璞表示:“我们应进一步发展亚洲自己形式的新闻。研究表明,亚洲新闻与西方的新闻从根本上不太一样,自然而然使得亚洲与西方报道也不太一样。要找出有利于读者、听众感兴趣的内容。”

  合作联盟的方式很关键  张建星谈到,为强化亚洲声音,寻找媒体通道,这其中很关键的一点是合作,是多层次、多方式、多渠道的合作。因为合作传递的声音要响亮得多。从媒体根本而言是内容供应商,无论以文字的形式、图像,媒体都是为大众提供信息的载体,这是大众对媒体的定义,所有赢得市场的媒体,无一不是以鲜明、独特、新颖的方式确定自己的权威,对亚洲的状况,我们这些媒体理所应当的是独家内容的“供应商”。现在在亚洲声音的传递上,我们这些媒体和欧美媒体相比,还没有得到强势平台、权威地位,亚洲自己的声音经过欧美的制造和加工后,很多地方变得似是而非,这对受众来说是信息不对称,对我们来说是传播功能的弱化和权威性的弱化。这是我们应该加强合作的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