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提速中国制造业变革
来源:北京商报 更新时间:2012-04-15


  “十一五”期间,在制造业信息化的推动下,中国企业开始了“中国创造”的腾飞之路。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正走向世界。 

波音是全球最早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PLM)的制造业企业。


近年来,制造业的迅猛发展,使中国成为了世界制造业的中心。但同时,大量的中国产品由于缺少自己的技术与品牌,不仅只赚取了整个产业链1%-2%的利润,还逐渐成为了“低价低质”产品的代名词。“十一五”期间,在制造业信息化的推动下,中国企业开始了“中国创造”的腾飞之路。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正走向世界。

迅速崛起的中国制造

今天,无论你是走进美国、西欧的大型零售连锁企业百货集团,还是走进日本、韩国普通的百货超市,货架上到处都摆满了来自中国的服装、日用百货、小商品、皮革制品、儿童玩具以及五金电器,各种产品都醒目地标示着“中国制造”,中国产品以物美价廉风靡全球市场,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

近十年来,“中国制造”的迅速崛起,使一大批国内重要产品产量拿到了“世界第一”,如钢铁、水泥、数字程控交换机等。家电、纺织、集装箱、电子等传统产业,也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强势产品。中国制造业已屹立世界,成为全球制造业的支柱。同时,国家公布的有关数据显示,未来几年,整个工业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将达到65%-70%。工业在GDP中的比重上升到接近50%,制造业部门将成为GDP增长的主要支撑力量。

但有关专家也指出,虽然中国已经成为一个令世界瞩目的工业生产大国,但由于缺乏技术和品牌等深层次竞争资源,中国制造业还只是世界制造生产链中的重要“车间”,还远未成为“世界工厂”。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就表示,在全球制造业的生产链上,中国企业只处在中低端,从中国的综合国力、制造业的素质和竞争能力,特别是拥有的自主核心技术看,与世界经济史上被称为“世界工厂”的英国、美国和日本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从“制造”到“品牌”的嬗变

近日,深圳桑菲电子(简称“桑菲”)宣布开始全面负责飞利浦品牌全球手机业务的运营。而在此之前,桑菲已为飞利浦代工生产了数千万部手机。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设计再到中国品牌,中国的制造企业正像桑菲一样在过去十几年中发生着巨大的嬗变。如今“中国制造”已超越“傻大粗黑”的“简单制造”,进入了高科技、高精度制造。华为与思科知识产权官司上获胜,联想并购IBM、TCL并购汤姆逊、“龙芯”、神州发射成功等整体突破一起被认为是中国高科技崛起的征兆,充分体现了我国制造业的综合实力。

CAXA总裁雷毅把中国制造业的初期模式比做一个橄榄球,此时的中国企业一端既没有市场,另一端也没有设计能力,所能做的只是在全球化的制造中充当一个加工厂的角色。他认为,尽管现阶段,中国制造的很多产品占据世界总产量的很大份额,但不少产品的附加值较低。光靠模仿得不到核心技术,更得不到市场,因此要想把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企业必须积极推进科技创新,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

为进一步推进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巩固并保持其领先地位,中国在“十一五”规划中已明确指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广泛应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形成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李伟表示,争取用5年左右时间,使一大批央企在企业管理精细化、产品研制数字化、生产控制智能化、信息共享网络化、商务运营电子化等方面,达到同行业世界先进水平。

信息化决定转型命运

计世资讯总经理曲晓东表示,目前中国的制造企业面临产业升级的紧迫压力。要想提高企业竞争力,信息化需求排在第一位,即对于生产制造管理上的需求。因此生产制造型ERP将是未来3年增长最快的市场。

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也直接造成了中国制造业信息化领域风云变幻。越来越多的国外信息化厂商进入中国市场,三维CAD、ERP等先进的信息技术逐渐开始普及,制造企业比以往更为关注产品创新。但在国内制造业信息化市场上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大部分国外软件公司虽然技术先进,但价格较昂贵、服务网点少、软件与中国企业文化与架构也很难融合,使国内企业往往花费了大量的资金却解决不了实际生产问题;而本土兴起的用友、金蝶等ERP企业全是做财务软件出身,缺乏对制造企业的专注与理解,其通用产品很难完成制造企业个性化的全生命周期管理(PLM)。

目前国内最早涉足制造业信息化的公司无疑是CAXA。作为中国领先的PLM方案和服务提供商,CAXA从1992年开始就专注于中国制造业,并开发出系列化的CAD、CAPP、CAM、DNC、PDM、MPM等PLM软件产品和解决方案,覆盖了制造业信息化设计、工艺、制造和管理四大领域,截至2006年,CAXA已累计销售正版软件超过20万套。

雷毅认为,中国企业要想摆脱“贴牌”的命运,创建在国际市场叫得响的自主品牌,信息化建设决不是买一两套昂贵的软件系统那样简单。因为每个企业都有自己不同的设计、制造、工艺、图文档等制造系统,也有自己不同的管理思想与文化,如果软件与企业的具体情况剥离,那么它不仅不能帮助企业走上腾飞之路,反而会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绊脚石。所以,企业信息化的选型与建设已成为其实现“中国创造”转变的关键所在。

 

 北京商报 作者:金朝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