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来源:中国成都 更新时间:2012-04-14

 

  序    言

  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尤其是“十五”时期的发展,都江堰市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2006年~2010年的五年,是承前启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极为关键的五年。编制和实施好“十一五”规划,对于都江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都江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是我市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规划》力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力求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要求,力求突出重点,力求指导性和可操作性。《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经过必要程序,进行调整和补充。

  一、“十五”主要成就

  “十五”期间,在中央、省和成都市的正确领导下,都江堰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牢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围绕建设“具有最佳创业环境和最佳人居环境的四川经济强市和全国文化强市”的战略目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艰苦奋斗,顺利完成了“十五”计划,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各个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一)综合经济实力快速提升

  200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4.02亿元,比2000年净增了32.07亿元,增长60.1%,“十五”时期年均增长12.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613美元以上。全市一、二、三次产业比例由2000年的17.3:37.7:45调整为14.1:35.6:50.3。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10.0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6.18亿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2.42倍和2.03倍,全口径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达到12%,比2000年提高了6.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1.04亿元,比2000年增长78.7%。旅游综合收入达15.1亿元,比2000年增长65.7%。全市总体经济规模迅速扩大,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二)招商引资和项目工作成效显著

  坚持用项目统揽经济工作,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工作不放松,招商引资和项目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5年内共引进市外内资项目411个、实际到位资金63.08亿元。法国拉法基水泥、东软信息技术学院、扬子江海蓉药业、恒创特种纤维、中金医药材料包装、锡成纸业、侨源气体、福润肉类食品加工、金龙工业港、香港日昇猕猴桃种植加工基地等一系列重大产业化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川苏合作产业园”的品牌效应和聚集效应逐步显现,并赢得新的发展机遇。机械、建材、医药、食品、能源等产业进一步壮大,对市域经济拉动作用明显增强,全市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2005年,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18.73亿元,比2000年增长1.27倍。

  (三)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

  始终坚持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统揽全市工作,确定并实施了“强化极核、培育支点、发展轴线、带动全域”的战略部署,先后完成了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修编和市域产业布局和发展规划、工业布局发展规划以及区域中心镇、20个中心村发展规划,初步形成了市、镇、村“三位一体”的城镇发展架构。农业产业化不断发展,组织化、标准化、社会化程度逐步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迅速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2005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9.3%,非农产业的就业人口在全市整个就业人口的比重达66.8%,比2000年上升了12.4个百分点。

  (四)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明显

  坚持以经营城市为战略措施,狠抓交通、通信、能源和环保等基础设施工程,生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人居和创业环境得到改善。五年来,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1.96亿元,比“九五”时期增长了2.67倍。2005年政府土地纯收益达到2.12亿元,创造了历史最好水平。城市资源进一步整合,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品牌影响力明显提升,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园林城市”,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奖”、“最佳中国魅力城市”、“中国四川长寿之乡”等称号。
交通建设步伐加快。在成灌高速公路通车运行的基础上,全面启动了“三大走廊”建设,相继完成了S106线玉堂至大观段、中崇路、灌温路、二环路和乡道油路改扩建工程,启动了都汶高速公路建设。五年内建成村通公路627公里,基本实现村村通水泥路。

  邮电通信跨越发展。以光缆为主的干线传输网和宽带传输网已覆盖全市,信息网络交换平台和网控中心已经建成,电信、电视、计算机“三网合一”正在积极推进,加快了通信网络向数字化、宽带化、综合化和智能化发展步伐。

  电源电网建设成效显著。西部地区的重要标志性工程——紫坪铺水利枢纽基本建成,2台19万千瓦机组已并网发电。迎宾大道和观景路电网下地工程全面竣工。城乡电网改造全部完成。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以亮化、美化、绿化城区为重点,先后建成了水文化、李冰、迎宾和银杏等广场。拓展整治了城区道路,实施了城市和旅游沿线特色风貌改造及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水网、气网、电网日益完善。房地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旧城拆迁改造进展顺利,新型住宅小区大量涌现。城市形象和品位得到显著提高,功能更加完善。

  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进展。五年间,全市退耕还林7.5万亩,成片造林4.5万亩,建成投产了日处理能力达8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关闭了“15小”和“新五小”企业,并对地条钢生产企业进行了整治,全面关闭小煤窑,结束了都江堰市300多年煤炭生产历史。城乡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水环境质量、区域环境噪声达到功能区标准,2005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9.6%,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4.7%,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34%。

  (五)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五年间教育总投入7.8亿元。全面完成了中小学危房改造,启动了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积极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程,成都东软信息技术学院已经招生。2005年,全市小学入学率达到100%,初中入学率达到98.5%,高中阶段普及率达到85.03%。公共卫生应急机制全面建立,建成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市传染病医院,乡镇卫生院改建取得明显成效,有38.7万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占应参人数的95.6%。被评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荣获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称号。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9.2%。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建成了奎光塔文化公园。普法教育强力推进,连续四年被评为成都市依法治市先进单位。广播、电视、统计、物价、档案、人防、气象、防震减灾等事业取得新成绩,新闻出版、文物、消防、兵役、保密、市志、老龄、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得到较快发展,外事、民族、宗教、台侨、双拥、移民等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六)改革开放深入推进

  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全面推进投资体制改革。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和乡镇企业的改制基本完成,现代企业制度初步建立。天然气公司改革已基本完成,自来水公司改革已经启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展开。农村税费改革全面实施,户籍制度、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实施了以撤乡并镇和村组撤并为重点的行政区划调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走在全省前列。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2005年实现增加值41.68亿元,占全市经济的49.6%。对外开放取得实效,外经外贸共同发展。“十五”期间,共计利用外资1.2亿美元,外资企业42家。2005年全市出口创汇达1990万美元。

  (七)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切实加大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置力度,平稳处置五家金融机构兑付问题,全面启动解决累积了13年的开发区农民安置工作。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广泛开展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重点加强了“4050”下岗失业人员、失地农民、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培训,5 年来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以内。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完成了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险参保工作,2005年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覆盖面分别达到95%、92%、98%。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403元,比2000年增加364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466元,比2000年增加1533元,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7.3%和41.3%。大力实施了“帮户脱贫工程”、“安身工程”、“爱心献功臣”、“帮困助学”、“帮困助医”等救助工程,五年实施安身工程1200多户,城乡困难群众的住房、教育、医疗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差距拉大,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加剧,就业和社会稳定压力增大,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创业和人居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这些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采取对策,在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逐步加以解决。

  二、“十一五”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我市“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推进城乡一体化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不断创新为动力,以改善人民生活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加快构建现代化中等城市框架,努力实现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文化繁荣、社会和谐,把都江堰市初步建成具有最佳创业环境和最佳人居环境的四川经济强市和全国文化强市。

  (二)主要目标

  经济发展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以上,2010年达到154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800美元。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幅超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幅。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9:42 :49。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60%以上。

  人民生活目标: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5%。2010年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降到34%以下,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降到37%以下。城乡居民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方面的条件显著改善。

  环境建设目标:2010年,城市空气污染指数保持国家二级标准,出境断面水质达到规定Ⅲ类标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60%,工业企业污染物全面达标排放;声环境质量全部按功能区达标,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0%。

  社会发展目标:2010年城镇化率达到60%。新型城乡关系基本确立。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保险覆盖面达到95%。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6500人以上,年度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社会诚信体系基本建立。全面实行免费义务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城乡信息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防灾减灾能力增强。全部农村居民享受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基本保障。健全社会救济体系。民主法制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

  三、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着眼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优化整合城乡资源,全面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序促进农村人口城市化,实现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协调发展。

  (一)以城带乡,加快推进城镇化

  优化城镇体系,完善城镇建设管理,合理引导人口聚集,走循序渐进、节约土地、新老城区、重点镇、一般小城镇、中心村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1、优化城镇体系,形成合理的城镇化格局
  按照功能分区明确、空间布局合理、等级规模适度、产业特色鲜明的要求和“强化极核、培育支点、发展轴线、带动全域”的思路,大力发展中心城区,优先发展重点镇,积极发展小城镇,整合中心村和农村居民点的建设,加快构筑以中心城区为核心,重点镇为支点,一般乡镇为基础,市、镇、村“三位一体”的现代化城镇网络体系,初步形成以中心城区为核心,沿三条放射性主轴和两条放射性次轴展开的扇形网络式城镇空间布局。灌口、幸福、紫坪铺、玉堂、聚源、蒲阳组成的中心城区着重突出“依山傍水”、“显山露水”、“亲山近水”的山水园林特色,加快旧城改造,积极开发建设聚源城市新区和玉堂城市西区,不断强化中等城市功能,重点发展以文化旅游为主的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青城山、大观、中兴、龙池、虹口、向峨、翠月湖等镇,进一步强化生态旅游功能,重点加快旅游业的发展。石羊、天马、崇义、胥家等镇,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重点加强传统工业改造,加快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商贸业发展。安龙、柳街等镇充分利用已经形成的良好基础,加快以花卉为主的特色农业发展。

  2、强化城镇建设管理,整体提升城镇形象和品位
  高起点规划城市。围绕建设中国西部休闲度假第一城的城市发展定位和各乡镇的功能分区,高起点编制好中心城区、工业集中发展区、乡镇场镇、中心村和居民集中居住点的总体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建设分区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涉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风景名胜和生态保护、区域协调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公共交通、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等各类专项规划。加强规划管理,推进“阳光规划”,充分发挥规划对城镇发展的调控作用,切实以科学的规划统揽城乡建设。高标准建设城市。按照四个“一体化”的要求,坚持“经营城市”理念,进一步加强城市建设与商业、文化活动之间的联系,深度挖掘整理历史文化资源,并把它融入现代城市发展中,建设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全国文明城市。高效率管理城市。整合城市管理职能,形成“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城市管理体制,健全城市综合执法体系。推进城市管理向社区和乡镇延伸,建立统一、高效的城市管理信息系统,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3、有序推进农村人口城市化
  进一步改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环境,建立统一的城乡劳动力市场,形成城乡劳动力平等就业的制度环境。对就业适应能力较差的临时进城务工人员,继续实行亦工亦农、城乡双向流动的政策,切实保护其合法权益。对在城镇已有稳定职业和有固定住所的进城务工人员,可自愿申请转为城镇居民,公平享有城镇居民的权利。对因城市建设完全失去土地的农村人口,逐步转为城市居民,做好拆迁安置、就业培训和最低生活保障等工作。广泛发展职业教育,大力加强技能培训,有序促进农村劳动者向有素质、有技能、有专长的现代产业工人或服务业员工转变。

  (二)以乡促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 。

  1、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增加对“三农”的投入。坚持 “多予少取放活”, 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投入的力度,继续完善现有农业补贴政策,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促进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逐步建立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改革政府支农投资管理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农业和农村,调动农民增加农业投入的积极性。全力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程,改善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开辟农民增收渠道。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大力发展养殖、园艺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绿色农产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发展农产品加工,提高农业增加值。积极发展非农产业。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

  2、不断改善农村发展环境
  实施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基本解决农村饮用水水质不达标和局部地区饮用水供应不足的问题,加强对农村饮用水源和水质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农村饮用水安全。多渠道增加农村能源建设投入,大力实施农村沼气池、小水电代燃料、秸秆气化工程建设,继续完善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提高用电水平。加快农村道路、环境卫生、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到2010年,力争乡道达到三级以上标准,村道实现加密联网,极大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实施农村新居工程,坚持以聚为主,引导农民向中心城区、重点镇、中心村、集中居住点集中居住,力争用3-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引导全市边远农村相当数量的农民在规划的集中居住点集中居住,显著改善农村居住环境。

  3、大力发展农村公共服务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坚持城乡教育一体化,通过以城带乡和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加快农村教育事业发展,高质量普及农村义务教育。全面完成对农村中小学的校点布局调整和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整体优化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积极发展农村文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重点抓好农村小康文化工程,完善乡(镇)、村、户三级文化网络,五年内,力争使全市所有的乡镇宣传文化服务中心达到省一级文化站标准, 80%的村建有综合性文体活动室。积极发展乡村假日文化,实施特色文化品牌战略,逐步建立科学有效的农村文化和民间绝艺、绝技、绝活的传承机制。鼓励和支持各种文艺表演团体深入农村,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加快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切实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对农村地方病、常见病和人畜共患病的防治,提高农村公共卫生水平和医疗服务水平。继续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加强农村妇幼卫生保健服务。高标准完成全市乡(镇)卫生院房屋和医疗设备的改造,进一步健全村医疗室,努力为农民特别是山区农民就近提供常见病诊治服务。完善农村防灾减灾服务体系。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缩小城乡社会保障差距。坚持家庭养老保障与社会养老保险相结合,逐步提高社会化养老程度。完善以帮困助学、帮困助医、帮困建房三大救助为重点,其他专项救助、临时性救助和社会帮扶为补充的帮困救助体系,切实保障农村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

  4、全面深化农村各项改革
  完善农村集体经济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努力构建产权明晰、主体多元、农民入股、充满生机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机制。积极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建立处理农村各种社会矛盾的有效机制,推进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完善基层民主决策和管理制度,加强村务公开,提高农村新型社区的自治程度。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鼓励、支持农民采取出租、转包、入股、质押、互换、置换等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促进农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集约使用。牢固树立土地节约和集约使用的意识,完善土地流转管理和服务机制。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加快农村金融环境建设,逐步建立农村信用征信系统,继续扩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

  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紧紧抓住国内外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有利时机,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努力做大做强工业,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优化提升现代农业,加快市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一)做大做强工业

  继续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按照新型工业化要求,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推进工业集中发展,着力构建特色产业集群,努力实现工业发展新跨越,为全面振兴市域经济和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有力支撑。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以上,2010年达到43亿元。

  1、明确发展方向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突出、生态环境良好、要素配置完善的比较优势,紧紧抓住国内外产业转移和西部大开发的机遇,进一步夯实工业载体,优化发展环境,扩大对外开放,加速产业聚集。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的要求,加快工业增长方式的转变,着力将都江堰市生态环境优势转变为吸纳新型生态产业发展的优势,大力培育和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生物制药、特色食品、环保材料等优势产业。加强现有工业结构调整,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着力提高市域工业的整体素质,推动全市工业发展新跨越,初步把都江堰市建设成为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副中心和具有活力的新兴工业基地。

  2、优化发展布局
  扎实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大力调整优化工业空间布局,加快形成以工业集中发展区为主体,以特色产业基地为补充的市域工业新格局,实现工业在市域内不同层级间分工协作、优势互补、错位竞争、协调发展。

  强力推进工业集中发展区建设。加速推进川苏合作产业园建设。抓住省、成都市深入推进川苏、蓉苏合作的有利机遇,把全市工业集中发展的主要区域由科技产业开发区南区转向川苏合作产业园,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加快川苏合作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园区便捷的路网体系、能源供给体系、配套设施体系,提高园区承接国内外、特别是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承载能力,搭建东西部合作的坚实平台。到2010年,初步建成6.6km2规划区域,园区工业增加值达到全市工业总量的60%以上。提升科技产业开发区南区产业业态。按照“腾笼换鸟”控制性发展的思路,对南区产业进行腾“低小散”换“高大优”,调整和优化工业经济结构,退出区内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产业,建立环保准入条件。依托现有机械制造、生物制药等骨干企业,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努力提升南区工业企业与项目业态。整合区内存量资源,实现园区滚动良性发展。

  着力打造软件产业基地。依托东软信息技术学院的良好基础和东软集团的龙头带动作用,抓住有利的政策机遇,着力把青城山镇打造为以软件产业为支撑,与软件产业发展配套的特色小城镇;加快与软件园相匹配的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和配套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为吸纳软件人才创造优越环境;构建以软件产业基地建设配套政策、为软件产业基地引进项目和资金的激励机制、鼓励软件人才创业发展的激励机制为重点的政策体系,加快打造青城山软件产业基地并依托其形成特色产业聚集优势,带动全市工业转型,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

  3、突出发展重点
按照构建产业集群,做大产业品牌,突出产业特色,增强产业竞争力的思路,强力推进主导产业和重大产业化项目建设,不断增强工业发展后劲。

  电子信息产业:依托成都东软信息技术学院及其软件产业园、中国电子科技集团29所,大力加快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大力加强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大力促进信息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吸纳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公司和企业集团,形成从研发到产业化的信息产业链,努力把都江堰市打造成为信息技术的人才培养基地和产业化基地。

  机械制造产业:依托成都宁江机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川都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培育和完善产业链,增强协作和配套能力,促进精密数控机床、汽车零配件、新型液压、金属密封器件、光学仪器等优势拳头产品形成产业集群。以企业为主体,引导建立研发中心,促进自主创新,不断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档次。进一步引进和培育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产业带动能力强的机械企业和高技术产品,巩固和壮大机械优势产业。

  生物制药产业:依托丰富优质的中药材资源,加强GAP药材基地建设和药品深加工,重点发展特色中成药。切实加强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大力促进创新制药、四川修正药业等建设项目早日建成投产。充分利用环境优势,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引进和培育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生物制药。

  特色食品饮料产业:充分利用丰富的优质特色农产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茶叶、猕猴桃、红梅、蜂蜜等绿色食品饮料,进一步提高优质粮油及肉类产品的精深加工。重点抓好蓝光饮料、雨润肉食品加工等建设项目。

  环保型材料产业:依托拉法基水泥、恒创纤维等项目,大力引进新型环保材料产业。以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污染治理为重点,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大力发展环保型新材料;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坚决淘汰工艺落后、资源消耗多、环境污染严重的小钢铁和小建材企业。

  (二)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现代服务业发展,坚持以加快旅游业发展为龙头,积极发展具有带动效应的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努力提高服务业的产业化水平,进一步彰显都江堰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新优势。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8%以上,2010年达到75亿元。

  1、打造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
  以“打造中国西部休闲度假第一城”为目标,以“三区三线”为发展重点,全面整合旅游资源,深入推进旅游“四个一体化”,加速推进旅游“三个转变”,快速提升旅游产业增长质量。到2010年,全市接待境内外游客777万人次以上,其中境外游客突破2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0亿元以上。

  做强旅游精品品牌。继续实施旅游精品战略,加快青城山—都江堰精品旅游区建设,实施水利文化博览馆等重大项目建设,将都江古堰片区建成世界水利文化的体验之地、文化遗产与文物古迹的珍藏之地、川派建筑与园林艺术的展示之地;整合青城山片区旅游资源,加快建设道教博物馆,深入挖掘道文化内涵,展示道教养生、健身、长生及音乐、武术等文化精髓,着力打造青城山中国道文化名镇和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以旅游度假集镇、国家森林公园建设和运动休闲项目开发为重点,建设龙池生态旅游度假区;以森林夜景工程、景区植被调整、漂流开发等项目建设为重点,建设虹口生态度假旅游示范区;规划启动紫坪铺环湖旅游和水上旅游综合开发,打造紫坪铺水上娱乐休闲度假区,逐步形成都江堰—青城山世界文化遗产、紫坪铺水库水域、龙池、虹口、青城湖、翠月湖、赵公山及青城高尔夫旅游网络,培育新的旅游增长点。高水平举办清明放水节、消夏夜啤酒节、青城武术节、龙池南国冰雪节等主题旅游、节庆、会展活动,创造国际性名节品牌,彰显名节效应。

  优化旅游要素配置。围绕打造“中国西部休闲度假第一城”目标,完善旅游城市功能,着力提升世界遗产地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品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积极促进以五星级酒店建设为重点的旅游接待配套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宾馆饭店、乡村旅游接待设施档次。大力引进建设一批参与性广、带动力强的重大旅游产业化项目,进一步扩大旅游经济规模和经营效益。

  强化旅游宣传营销。完善旅游营销体系,坚持“巩固周边,拓展国内,放眼世界,重点出击”的思路,整合营销资源,增强营销合力,形成统筹协调、上下联动、灵活高效的旅游营销格局。创新营销手段,在充分利用传统宣传方式的同时,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及时发布旅游最新信息,提高营销效率。拓宽营销渠道,精心策划、包装旅游整体形象,加强与省内四大世界遗产地及成都平原经济圈著名风景区的合作,加强与省外秦文化、水文化、道文化相关景区的合作,联合开发品位高、互补性强的旅游产品;加强与国内外知名旅行社和旅游城市的合作,加强与宾馆饭店、旅游商品生产销售企业、运输和娱乐企业之间的行业合作,扩大旅游市场容量,逐步构建覆盖全国的旅游宣传促销网络,拓展客源市场。

  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大力整顿旅游市场秩序,确保旅游市场“五无”、“三提高”。大力整治城区、景区和交通沿线的旅游环境,深入整治景区、旅游沿线及重要节点环境,形成与世界级品牌匹配的外部环境。着力提高全体市民的旅游意识、文明意识,营造全民热爱旅游、重视旅游、宣传旅游、维护旅游的社会环境。

  创新旅游管理机制。按照权威、高效的要求,逐步健全市旅游产业协调指导机构,确保全市旅游“五统一”,实现旅游宏观管理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按照政企分开和“旅游资源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分离”的原则,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景区管理运行机制,进一步深化劳动用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激励竞争机制,提高景区管理服务水平。

  2、不断提升商贸服务业
  加快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商贸流通和市政服务业,积极推行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多式联运、网上销售等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质量和效益。坚持城乡统筹,密切结合产业发展和城市拓展,合理布局商业网点和各种服务设施。加快城区综合市场和专业市场建设,配套市场设施,完善市场功能,活跃市场流通。加快重点集镇和农民新村商业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构建城乡科学合理的商贸体系。

  3、积极发展房地产业和社区服务业
  积极拓展房地产开发空间。进一步加大旧城改造力度,提升城市新区、旅游房产开发区及重点小城镇房地产开发水平。鼓励房地产开发商积极开发普通住宅,建立健全合理的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供应体系。进一步加大农民新居工程建设力度,完善农民居住区配套设施,不断提高农民居住水平。切实加强房地产市场管理,加大房地产土地供给市场宏观调控,规范房地产交易市场。加快完善社区服务体系。进一步推进城市和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完善和拓展社区服务功能,加快形成便民利民、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三个系统。

  4、加快发展金融、保险、咨询、会展等现代服务业
  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网点,提高金融、保险业的服务水平,大力扶持农村信用社和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大力扶持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服务机构。以法律咨询、就业服务、技术服务为重点,积极发展各种咨询服务中介机构。鼓励投资建设符合会展产业、教育培训产业、养老产业、研究体产业发展的场馆和配套设施,不断提升会展、教育培训、养老、研究体等新兴服务业水平。

  (三)优化提升农业

  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主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资源和环境优势为基础,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壮大龙头企业,进一步健全农业服务体系,实现农业提速增效,努力把都江堰市建设成为成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以上,2010年达到14亿元。

  1、大力推进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
  按照农业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的思路,合理布局农产品区域,准确定位发展特色。坚持“土地向大户业主集中”的思路,加快土地经营权流转,为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创造条件。依托已经初步形成的猕猴桃、中药材、茶叶、冷水鱼、生猪等五大优势农产品,加快建设特色农产品基地。山区和沿山地区,充分发挥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土地资源优势,主要发展以猕猴桃、中药材、茶叶及经济林等为重点的特色种植业,发展以冷水鱼、生猪、草食性牲畜和小家禽等为重点的特色养殖业,做好绿色农产品文章。平坝地区,发挥交通区位和商贸流通优势,主要发展优质粮油、蔬菜、花卉、生猪等产业,做好规模化经营的文章。毗邻旅游景区的地区,充分发挥独特的市场需求优势,大力发展以休闲观光为特色的复合型绿色生态观光休闲农业,着力构建高效农业经济带和绿色观光休闲产业带,实现农业与旅游业的有机嫁接。以特色农产品基地为支撑,加快推进农业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大力建设各具特色的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示范区,形成乡乡有示范、村村有特色的格局。

  2、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
  坚持“以工业化的思路发展农业”,大力引进和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围绕优势特色产业,依托欣禾、福润、南宝、日昇等现有优势龙头企业,采取招商引资建“龙头”和发展提高壮“龙头”相结合的措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引进和培育一批有规模和有实力的大型龙头企业。积极鼓励支持龙头企业加强与国内外大公司、大企业和大财团合作,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形成企业集团,增强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力。引入社会化生产经营机制,鼓励各种所有制经营主体参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依靠龙头企业和特色产业基地,大力推进畜产品、中药材、茶叶、特色蔬菜果品等为重点的农产品精深加工,构建优势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着力打造一批有地方特色、有高附加值、有市场竞争力的名牌农产品。力争到2010年,新增5-10家具有较强带动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培育1-2家在省内乃至西部地区处于领先地位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争创1-2个国内知名农产品品牌。

  3、大力加快农业科技进步
  坚持科技兴农,紧紧围绕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大力引进和推广一批先进适用的农业科技成果,重点抓好农作物与畜禽良种、农产品精深加工、节水农业、病虫害综合防治、生物工程与电子信息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进一步健全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切实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加强敦煌现代农业、安龙万亩生态效益农业、万亩川芎规范化种植基地和优质笋用竹种植基地等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带动农民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成果,加快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农民科技文化培训。依托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农科教结合,努力培养造就一批科技致富带头人,带动农民走科技增收的新路子。力争到2010年,优质农产品率达到90%。

  4、大力促进农业标准化建设
  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加快建立健全农业标准体系、质量检测体系、农产品评价认证体系以及粮食储备安全体系,建立猕猴桃、中药材、茶叶、冷水鱼、生猪等优势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和标准化粮食仓储设施,提高主要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推进农业生产现代化。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选择和权益,依托龙头企业和优势农业开发项目,引导农民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积极引导优势特色农产品建立行业协会。积极支持鼓励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社会团体、龙头企业和农村专业大户兴办专业合作社、研究会等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强农产品流通网络建设。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大力培育专业市场,重点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切实开辟“绿色通道”,改善运输环境,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加强对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的监管。

  五、建设最佳创业环境和人居环境

  围绕建设最佳创业环境和人居环境目标,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责和主导作用,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不断改善发展条件,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积极发展社会公共服务,营造良好的创业和人居环境。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以交通、水利建设为重点,继续完善电力、通讯、城镇等基础设施建设,加速信息化进程,不断改善基础条件,营造良好的生产经营和投资环境,增强发展后劲。

  1、加快交通水利建设
  围绕“出境公路高等化、市乡公路等级化、乡村公路水泥化、村组公路普及化、内外联通网络化”的“五化”目标,积极支持都汶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完成沿江大桥、跨岷江四座大桥及连接线道路建设,实施白沙河跨河桥梁工程,建成“三大走廊”。加快市级重点场镇的对外通道、城镇过境公路及农民集中居住区的道路建设,完善中心城区——卫星城镇之间多通道路网。加快建设龙池旅游公路、虹口至龙池旅游公路及玉堂至大观环山旅游公路,改建青城山五里沟旅游路、青城山旅游环线、赵公山旅游公路、王婆岩旅游公路,实现各旅游景区间道路联网升级。大力实施乡村道路改造建设工程,全面提升乡村公路等级和通行能力,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快捷畅通、内外衔接的城乡大交通网络。加强水资源供给体系、水环境保护体系、防洪减灾体系建设,大力实施岷江干流、柏条河、走马河、蒲阳河、江安河及环山渠整治工程,高标准建设砼U型渠,有效改善农田灌溉和农村人畜饮水条件,不断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2、加快能源通讯建设
  加快城乡电源点、电网改造和输变电工程建设。大力支持紫坪铺公司电厂及输变电工程建设,建成幸福镇10KV线路以及蒲阳、革新、聚源110KV变电站等,不断提高城乡供电能力。围绕建设“数字都江堰”,继续实施电视、电话村通工程,重点抓好中心城区、工业集中区、各主要旅游景区和乡镇的通讯、信息网站建设,大力推动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的建设融合,实现网络互联互通和信息资源整合共享,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努力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信息服务体系。

  3、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加强城镇道路、给排水、供气、供电等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建设,不断完善城镇功能。以构建现代化中等城市框架为目标,加快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城市北区、西区和新区以及滨江大道、二环路绿色通道建设,抓好都江堰大道路网工程、蒲阳路二期工程及中小街道综合整治工程,抓好雨污分流管网、截污干管、天然气管网、通讯信息管网等建设改造,进一步拉大城市构架,完善城市功能,提高中心城区承载和辐射带动能力。以优先发展重点镇和试点小城镇建设为重点,抓好道路、供电、给排水、通信信息、供气等“五网”建设,配套完善市场、车站、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和市政设施,为有效承接农村人口转移创造条件。

  (二)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着眼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进一步加强生态建设,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逐步建立科学评价发展与环境保护成果机制,完善经济发展评价体系。到2010年,力争森林覆盖率达到60%,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大于12平方米;城市集中式饮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60%;医疗废弃物处置率达到10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50%,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理率达到80%,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环境质量明显提高,初步构建起良好的生态系统,建成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国家级生态市。

  1、加强生态建设
  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以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为重点,强化对水源、土地、森林等自然资源的生态保护。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坚持不懈地开展全民义务植树,切实加强对青城山——都江堰世界文化遗产、龙池国家级森林公园和龙溪——虹口自然保护区以及城市规划保护区田园风光带的保护,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密切配合城镇建设,抓好中心城区和青城山镇、石羊镇城镇节点绿化和生态绿地建设。

  2、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从源头防止污染和保护生态,坚决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污染的状况。建成中心城区和青城山镇、石羊镇、蒲阳镇等一批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设施。开展对全市水环境的综合整治,重点加强城区河流的环境综合治理,加强城市西区和金马河的防洪堤建设。进一步促进工业企业加强污染防治,积极防止农村面源污染,加强对风景旅游区的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

  3、大力节约资源
  坚持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积极在建材、能源、化工等重点行业和科技产业开发区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加快紫坪铺水电站、安利兴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设步伐,积极做好小水电、沼气工程等的示范与推广,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努力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生态型、节约型增长方式。强化节约意识,形成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消费模式。

  (三)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1、加快发展科技事业
  强力推进科教兴市战略,以科学技术普及为基础,以科技体制创新为动力,提高科技集散与服务能力,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重点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结合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大力抓好先进适用技术的引进、推广和科技知识的普及,加快实施企业技术创新、循环经济与生态建设、科学技术普及行动三大专项活动。依托东软信息技术学院及成都雄厚的科研实力,建设产学研发展平台,全面提高科技的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力争到2010年,初步建成成都市重要的软件开发及人才培养基地、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农业新技术新产品应用推广示范基地,使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

  2、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积极开展和谐发展教育的实践研究,从思想观念、布局结构、设备设施、教育方法、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构建适应都江堰区域发展、适应城乡教育一体化需要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教育体系。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优化教育资源,创新办学机制,完善教育投入机制,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的教育经费保障体制。切实抓好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名师名校工程、中小学教学质量工程和思想道德建设工程,继续搞好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到2010年,全市标准化中小学校达60所, 100%适龄儿童能够享受免费义务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全市高中学校全部建成校园网,市直属中小学、农村中学和中心小学建有校园网或局域网,使农村小学都拥有计算机教室,实现基础教育向高质量普及十五年教育的历史性转变,初步建成城乡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教育体系,形成以信息技术和旅游为特色的人才培养基地。

  3、积极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和文化体育产业
  加大政府对文化体育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城乡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科学求实、开拓进取、造福于民”的都江堰精神,激发全市人民积极向上,勇于创新,奋力开拓。着力抓好文化体育载体建设,集中力量抓好都江堰市文化艺术中心、广播电视艺术中心、体育中心、都江堰水利文化博览馆、中华道教文化园等一批标志性、综合性、现代化的文化体育设施的建设。精心打造特色文化项目,高水平、高规格办好“道解都江堰”实景演出、清明放水节、李冰文化节、道文化节和民间工艺博览会等大型文化活动。大力引进培育文化人才和文化经营人才,加强文化队伍建设,鼓励文艺创作,深度挖掘都江堰水文化、道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资源,推出文化研究优秀成果。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整合文化资源,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培育完善文化市场。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不断提升农村文化、社区文化、老年文化和少儿文化品位,拓展文化服务领域,提高群众文化体育生活质量。到2010年,把都江堰初步建成全国文化强市。

  4、加快发展卫生事业
  加大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基本满足人民群众不同层次的健康需求,实施公众营养行动计划,增强居民自我保健意识。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服务能力,全力控制艾滋病、乙型肝炎等重点传染病,建成覆盖城乡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卫生监督体系,市疾控中心实验室达到省级资质认证标准。加快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加强妇幼卫生保健工作,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巩固和发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改革成果,加快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切实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重点抓好都江堰人民医院的迁建,加快都江堰市妇幼保健院建设,改造和建设一批标准化、规范化的公立卫生院,加强和完善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度假村的医疗卫生服务。健全“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稳定低生育水平,切实搞好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5、协调发展多领域社会事业
  加强新闻出版、文物保护工作。抓好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把都江堰市档案馆建成省一级综合档案馆。大力发展广播电视,使全市有线电视村通率达到80%以上。加快发展统计、人防、气象、兵役、消防、保密、市志、老龄、关心下一代等事业,进一步重视和加强物价、外事、民族、宗教、台侨、双拥、移民等工作。

  六、深化改革开放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着力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使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的各项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进一步扩大开放。

  (一)深化改革

  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行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分开,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优化组织结构,减少行政层次,理顺职责分工,推进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规范公务员管理,提高公务员素质。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进一步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实行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坚持和推行项目法人制、资本金制、招投标制和工程监理责任制等行之有效的制度,逐步形成“市场导向投资、企业自主决策、银行择优放贷、政府宏观调控”的投资格局。

  深化所有制改革。继续采取破产、解体及兼并等形式,推进国有、城镇集体企业改革和职工安置工作。完成自来水公司改革。对企业化管理的经营性事业单位要实施产权制度改革,非营利性事业单位通过减员增效、竞争上岗等改革用人机制和内部分配机制。积极引导和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清理限制非公有经济发展的政策,消除体制性障碍。放宽市场准入,允许并鼓励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和监督,使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促进非公有制企业更大更快发展。

  (二)扩大开放

  坚定不移地把扩大对外开放摆在全市经济工作的首位。树立全方位的对外开放观和市外就是外的观念,坚持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并重和引进外资与对外贸易、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国内经济技术合作同时并重的方针,在扩大对国外开放的同时,着力引进省内外尤其是沿海地区资金、技术人才、品牌、企业和管理,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双向开放战略。着力培育开放型企业主体,充分调动各类企业对外开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力营造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开放环境,增强对外商外资的吸引力。努力扩大出口规模。

  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重点在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就业、增加收入、社会保障、扶贫救助、民主法制和社会治安等问题上取得新进步,做出新成效,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一)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不断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把失业规模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努力实现充分就业。按照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公共服务职能,建立城乡统一开放、公开公平、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和自主择业,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劳动力市场秩序。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加快建立政府扶助、社会参与的职业技能培训机制,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注重扶持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降低创业门槛,扩大就业容量。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人口集聚,为第三产业更快更大发展创造条件,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加大劳务输出力度和规模,实现异地就业。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各项政策措施。五年内,全市职能技术培训力争达到4.5万人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失地农民每年总数不低于5万人,年度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二)不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强化政府在调节社会分配上的职能作用,实行更加公平的收入分配政策。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和最低工资标准,加强劳动工资监察,确保进城务工人员的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不断增强城乡居民信心,引导形成合理的消费预期,积极培育消费热点,促进居民消费升级换代,健全个人信用制度,完善消费信贷办法,加大市场管理和产品质量监督力度,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三)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企业职工社会保险制度,坚持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将城镇从业人员纳入基本养老保险,探索建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参保途径。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实现国有、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出中心、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继续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扩大其覆盖面。继续推行职工工伤和生育保险。完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合理确定保障标准和方式。强化社会保险基金增缴,扩大增缴覆盖面,增加财政的社会保障投入,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基金。发展企业补充保险和商业保险。农村养老保障以家庭为主,同社会保障、国家救济相结合,确保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体制基本建立,占全市一半农村人口建立起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社会福利体系,初步形成以国办社会福利机构为示范,其它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社会福利机构为骨干、社区福利服务场所为依托、居家供养为基础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

  (四)切实保障弱势群体权益

  继续实施开发扶贫的方针,采取定点扶贫、对口扶贫等有效形式,全市现有人口的贫困问题在“十一五”期间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支持社会慈善、社会捐赠、群众互助活动,完善社会救助机制,对弱势群体和突发事件造成的特殊困难人口进行及时有效救助。保障残疾人权益,积极发展残疾人事业。贯彻落实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权益,进一步推动妇女儿童事业发展。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

  (五)坚持和完善民主制度

  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探索社区和村镇管理新模式,提高社区居民和村民的自治程度,使社区和村镇成为加强社会管理和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平台。加快建立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站,拓展社区服务领域,丰富社区服务内容,提高社区服务水平。倡导人与人和睦相处,增强社会和谐基础。积极培育发展行业协会、公益慈善和基层服务性民间组织。建立和完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社会纠纷的工作机制。

  (六)大力加强法制建设

  全面落实依法治市的基本方略,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认真贯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推进依法行政,规范司法行为,切实加强审判和检察工作,促进司法公正,维护司法权威。深入开展政法队伍创一流活动和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

  (七)加快建立健全社会预警机制和体系

  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落实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责任制。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和交通安全监管。强化对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的监管。建立社会民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联动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打击犯罪,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八、建立健全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机制,采取经济、法律及行政等综合手段,切实为“十一五”规划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一)加强对规划落实的领导

  顺利实现我市“十一五”规划目标,关键在党的领导。要充分发挥党在实施“十一五”规划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全面分析和正确把握“十一五”期间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加强宏观调控和综合协调,正确把握方向,带领和团结全市人民开拓进取,努力实现“十一五”的规划奋斗目标。

  (二)健全监督评估机制

  充分发扬民主,加强人大、政协和社会各方面对“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督,进一步健全监督评估机制。对规划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意见。规划执行期间,要对规划执行情况进行中期评估,并提出评估报告。经评估需要对本规划修订时,由市政府提出修订方案,依照法定程序报请市人大常委会批准实施。

  (三)提高规划的执行力

  都江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是经第十五届市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在本行政区域内具法律效力。全市上下要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共同奋斗,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十一五”规划在全市规划体系中处于核心和统领地位,各种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都必须服从于这一规划的总体要求,规划期内的年度计划安排也必须以此为依据,搞好年度计划与规划的衔接,切实维护规划的连续性和权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