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来源:中国成都 更新时间:2012-04-14

 
 

  从2006年到2010年,是我区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按照国家、省、市关于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总体要求,在认真总结我区“十五”计划执行情况、充分尊重我区实际、深入分析“十一五”发展条件的基础上,编制本纲要。本纲要是“十一五”时期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

  一、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一)发展基础

  “十五”期间,区委、区政府围绕“实现区域经济工业化、产业发展都市化,建成西部一流强县”的奋斗目标,团结和带领全区人民,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区经济社会持续稳步协调发展,圆满完成了主要计划目标,为“十一五”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经济持续平稳增长,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十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4.2%,2005年达126.6亿元,三次产业比例由2000年末的13.7:53.2:33.1调整为9:57.9:33.1。财政收入年均增速27.1%,2005年达到12.4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均递增8.7%和9.5%,分别由2000年的7591元和2952元提高到2005年的11520元和4638元。2005年恩格尔系数为40.13%。

  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乡面貌显著改观。2002年撤县设区后,全面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新都大道、蜀龙大道、桂湖广场、宝光广场和市政广场,实施了旧城改造工程、城区光彩工程、鲜花工程、拆墙透绿工程和畅通工程。农村“五网”工程建设不断推进,乡村面貌大大改观。

  城乡统筹深入推进,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全面推进教育“六大工程”建设,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6.1%,各项社会保险征集率达9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组织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卫生、文化、体育等事业全面发展。

  环境保护力度加大,环境质量有效提升。全区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率达40%。空气质量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以及《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指标规定。饮用水水质达标率为96%。土壤质量达二级标准。噪声污染明显下降,低于相关标准。除部分流域稍有加重外,地表水污染基本保持稳定。

  改革开放更加深入,招商引资取得新成绩。积极探索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规范型服务型政府建设新路。进一步推进投资体制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企业改革工作继续加强。“十五”期间,全区实际利用区外内资累计116.2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累计6539万美元。外贸出口总额累计达9222万美元,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不断增强。 

  (二)发展环境

  “十一五”时期,我区发展将处于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全面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有利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城北副中心地位的确立有利于由城郊经济向城区经济转型,产业转移和区域合作步伐加快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成青快速通道及城际铁路建设有利于沿线区域发展。但是,工业发展后劲不足,服务业发展滞后,交通瓶颈制约严重,能源供需矛盾突出,城镇布局不合理,社会事业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和挑战也将在“十一五”期间继续存在和显现。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机遇,应对各种挑战,着力突破瓶颈制约,认真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实现新的跨越。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三个有利于”标准,按照“工业强区、项目带动,城乡统筹、三产互动”的思路,加速实施工业向园区、农民向城镇、农用地向规模经营“三个集中”,深入抓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民生建设“三大工程”,纵深推进科教兴区、可持续发展、依法治区“三大战略”,推动“融入成都、联结德绵,壮大支柱、错位发展”,以更强的经济实力,更大的发展活力和更优的人文魅力,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富民强区,实现跨越。

  (二)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翻番调结构,全面建小康,构建和谐新新都。
  2、经济发展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87%以上,到2010年达到253.2亿元,在2005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末降低20%左右。财政收入年均增幅达16%,财政收入结构明显改善。一、二、三产业结构调整为5.5:59.6:34.9。
  3、社会发展目标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5‰以内,总人口控制在68万人左右,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6岁。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健全。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年。
  4、人民生活目标
  到2010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660美元左右,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2010年恩格尔系数加权平均值降到36%。城市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0平方米以上,农村居民人均砖混结构住房面积达到35平方米以上。
  5、环境建设目标
  到2010年,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2%。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95%以上,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达90%以上,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60%以上。

  三、区域发展空间布局

  “十一五”期间,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实施“融入成都、联结德绵、壮大支柱、错位发展”战略,建设“两基地、一新城、一走廊”,即建设西部一流新型工业基地和现代物流基地、北部新城、成都经济区的重要经济走廊。

  (一)区内空间格局

  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主城区和区域中心镇为重点和突破口,以组团方式形成“一城、三组团、两生态带”的区内总体空间格局。

  1.一城
  “一城”是指主城区,主要包括新城区、老城区和工业集中发展区。加强新城区的规划和建设,优化分区功能结构,加快建设北部新城。加大老城区的保护和改造力度,重塑历史文化名城形象。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提升工业集中发展区的承载能力,增强主导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打造西部一流新型工业基地。到2010年,主城区用地规模达到30.1平方公里,人口规模为32万人。

  2.三组团
  新都组团:以新都镇为中心,涵盖三河街道、马家镇、军屯镇。紧紧围绕主城区这一发展极核,积极发展主导产业和相关配套工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努力发展房地产业和休闲旅游业。其中,新都镇将主要发展新型工业,增强城市服务功能。三河街道主要打造现代物流业基地。马家镇主要发展休闲旅游业并加快农业产业化。军屯镇主要发展生态效益型农业,打造食品之乡。

  新繁组团:以新繁镇为中心,涵盖大丰街道、龙桥镇、斑竹园镇、新民镇、清流镇。主要承担轻加工工业、旅游和居住等功能,突出发展家具业和食品业。其中,新繁镇主要打造中国西部家具产业基地,发展食品加工业和休闲旅游业。到2010年,建成具有唐代文化特色的历史文化名镇、国家级重点镇和新都区副中心,人口规模预计达到9万人。大丰街道主要发展城市型产业。龙桥镇主要以完善综合和专业市场为核心大力发展商贸业。斑竹园镇着力发展食品加工业。新民镇主要发展以民营经济为主的建工建材业。清流镇主要发展生态农业和休闲旅游业。

  石板滩组团:以石板滩镇为中心,涵盖泰兴镇、木兰镇。主要承担现代物流、新型工业和居住等功能。其中,石板滩镇要聚集青白江、龙泉驿、成华等地区的人气,规划建设蔬菜批发市场和水果批发市场,打造区域性商贸中心。到2010年,建成工贸型市级重点镇和片区中心镇,人口规模预计达到3万人。泰兴镇主要发展物流商贸、旅游业和房地产。木兰镇主要发展休闲旅游、房地产和新型墙体材料工业。

  3.两生态带
  毗河生态产业带:指毗河新都段沿岸地区,是“十一五”期间优先发展的生态地带。着力实施包括河道整治、沿岸污水处理和绿化景观建设等内容的综合整治工程。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在沿岸接近城镇区域大力发展休闲旅游、生态农业和高品质房地产业。到2010年,建成功能完善、景观优美的生态型产业带。
清白江生态保护带:指清白江新都段沿岸地区,是“十一五”期间预备发展的生态地带。有效保护水质、野生动植物和原生性环境,提高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和气候调节能力。积极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在新繁镇邻近地区适度开发高品质房地产。到2010年,初步建成水质优良、景观优美的生态保护带。

  (二)加强区域合作

  积极融入成都整体发展,主动联接德绵,努力建设北部新城和成都经济区的重要经济走廊。

  1.融入成都,建设成都市的北部新城
  加快建设成都市的城北副中心,主动融入成都整体发展,积极承担综合服务、新型工业、物流、居住和旅游等功能,积极打造西部一流新型工业基地和现代物流基地,大力推进北部新城建设。
 
  2.联接德绵,建设成都经济区的重要经济走廊
  特别主动联接成都经济区的德阳和绵阳,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形成具有较多大型企业和产业集群的经济发展活力区域,形成资金、技术和人才等优势资源汇集区域,努力建设成都经济区重要经济走廊。
 
  四、发展的主要任务

   “十一五”期间,必须紧紧围绕关系全局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按照“工业强区、项目带动,城乡统筹、三产互动”的思路,调整政策,抓住重点,破解难点,加快发展。

  (一)打造西部一流新型工业基地

  继续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坚持园区经济集群化和集群经济园区化发展思路,加强工业载体建设,大力引进重大项目,努力壮大优势产业规模,着力打造西部一流新型工业基地。“十一五”期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16.5%,2010年达到136.7亿元,占GDP比重为54%。

  构建特色工业体系。重点发展机械、家具、食品、医药、电子五大优势产业。机械产业主要发展汽车零部件生产及整车装配、飞机及航空零部件、数控机床、智能化仪器仪表。家具产业主要发展精美、艺术、安全、人性、拆卸方便的现代家具。食品产业主要发展粮油、蔬菜、水果等深度加工和名特食品加工生产。电子产业主要发展通信材料及设备和电子元器件。医药产业主要发展中成药、生物制药、化学药和保健品生产。

  加强工业园区建设。促进工业集中发展区东区主导产业集中化、集群化和规模化发展,建设科学技术先进、经济增长迅速、生态环境优美、管理机制高效、错位优势明显的现代生态型产业园区。整合工业集中发展区西区资源,促进其规范发展。加快中国西部家具产业园规划和建设,打造家具生产制造、会展销售中心、原材料配送中心、家具研发及人才培训中心,促进家具产业向园区集中发展,进一步提高家具集群的成长能力和竞争能力。加强工业集中发展区和家具产业园的道路、能源、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技术创新和品牌培育。进一步完善技改贴息等配套政策,大力支持机械、电子、医药等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企业进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和专利技术开发和应用,鼓励食品和家具等传统产业领域企业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进行技术改造。充分发挥中小企业作用,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集中力量培育、扶持、保护和发展区域品牌。

  (二)大力发展以现代物流业为龙头的服务业

  以现代物流业为龙头,以房地产业、休闲旅游业和商贸业等为基础,大力发展服务业。“十一五”期间第三产业年均增速力争达到16.1%,到2010年达到88.3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4.9%。

  优先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强新都物流中心建设,引进大型物流企业、物流地产商、区域销售总部,建设仓储配送中心、货运站场、信息中心、展示交易中心,重点发展消费品物流、机电物流、建材装饰物流。依托工业集中发展区建设机械物流服务站,依托家具产业集中发展区建设家具物流服务站,在泰兴镇新石路旁建设仓储、中转快递物流服务站。建设“一个中心,多个服务站”的现代物流基地。

  大力发展房地产业。以主城区、新繁镇、成金路沿线以及毗河沿岸为重点,引进知名房地产开发商,大力发展住宅地产、商业地产和商务地产,精心营造良好城市文化品位,提升城市人居环境形象。大力发展房屋装饰装修、物业管理和中介服务等房地产相关产业。完善土地供应制度,激活土地交易市场。健全房地产信息平台,加强市场秩序的监管和维护。

  积极发展休闲旅游业。依托宝光寺佛教文化、建筑文化和桂湖状元文化、园林文化,积极开展各类旅游节庆活动。以毗河生态带、薛家船黑熊救护中心、斑竹园新都柚基地以及泥巴沱、白鹤岛等为依托,发展生态型休闲旅游。在蜀龙大道三期沿线规划建设五龙山休闲度假区,形成具有“森林、田园、美食”特色的短线休闲旅游中心。

  优化发展商贸业。制定商贸业发展规划,加强商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桂湖广场商圈、老城区特色商业街、新城区商贸网点、大丰物流配送、中国西部家具商贸带、新都火车站和石板滩镇专业市场贸易区等七大商圈建设,丰富商圈业态。加快实施农村“村村建放心商店”工程。健全市场交易和竞争规则,营造公开、公正、公平的商贸市场经营环境。

  (三)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公路交通网络建设。加快成金路、北新干线、蜀龙路四期等连接成都中心城区的快速通道建设。建设新都环线、新繁环线(北西半环)、郫县三道堰——新都——青白江区祥福的放射线等二级路网。加强乡村公路建设,完善三级路网,增强路网密度,改善区内各组团之间和农民集中居住区之间的交通条件。形成和完善以新都城区为中心,以高速公路、省道干线公路为依托,以市级快速公路为主骨架,连接镇所在地和行政村,贯通周边区(市)县和成都市中心城区的“九纵七横”的区道骨架公路。

  加强能源及供水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工业区东区、大丰、新民和清流4座110KV变电站,提高供电保证能力和可靠性。加强天然气输气管线和配气管网建设,加快铺设由水七厂经新繁至新都的输水管,建成规模为15万立方米/日的给水加压站1座,满足生产和生活用水、用气需求。

  加强信息网络设施建设。抓好基础传输网、宽带接入网、广播电视网、移动通讯网和邮政信息网等建设。特别要抓好城市居住小区的宽带光纤网络建设和农民集中居住区的通讯站点和网络管线建设。

  (四)快速推进北部新城建设

  增强主城区综合服务能力。拓展空间发展思路,以商贸文化中心区为中心,突出成德大件路和成绵高速公路双轴线带动,形成向北展开的带状布局形态。推动新城区开发与建设,切实增强新型工业、居住、旅游、现代物流、现代商务、传统商贸、文化教育等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加大老城区的保护和改造力度,抓好绿化、亮化、美化工程,重塑历史文化名城形象。大力实施经营城市战略,加速投、建、管分离改革,加快城市建设的市场化步伐。

  增强城镇集聚扩散能力。以市级重点镇、区域中心镇建设为重点,完善区域城镇体系。加大国家、省、市三级重点镇新繁和市级重点镇石板滩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充分发挥产业发展、居住和吸纳就业等功能。其他各镇从自身条件出发,因地制宜,明确定位,错位发展。

  (五)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十一五”期间,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为4.1%,到2010年达到13.9亿元,占GDP比重为5.5%。加大无公害蔬菜、优质无公害水稻、无公害优质油菜籽和优质水果生产,突出桂花、荷花、兰花等花卉生产。继续抓好新都现代都市农业园区、柏水都市农业区、木兰山农业综合开发区等都市农业园区建设。采取项目重点倾斜,资金重点倾斜等措施,培育和引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经营组织。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和居住条件。坚持“建养并重”,加强乡村道路的规划、建设和保养,改善乡村道路的通行能力。进一步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科技投入,大力促进新技术新成果的应用。抓好农村经济信息联网工作。坚持特色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与居住方式改变有机结合的思路,加强农村新居工程建设。

  加强农村文化和管理建设。加强农村教育、卫生、社会保障、文化体育事业建设,推进城市文明向农村延伸。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加强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认真贯彻实施村民自治,鼓励农民积极参与村务管理。

  (六)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加强环境分区管理。根据土地利用规划大纲的功能分区要求,保护基本农田保护区和一般农用地区。工业企业向工业集中发展区、家具产业集中发展区集中布局,严格限制高污染企业进入园区。加强保护毗河和青白江沿岸的新繁、清流、龙桥、斑竹园等镇的饮用水源地,禁止任何污染项目进入该区。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企业和园区为重点,积极做好循环经济的试点和推广工作。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提高工业污染物处理技术,削减工业污染物排放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科学使用化肥和农药,预防和治理各类农业污染。

  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加强水环境综合整治,切实改变水质。加强污水处理工程和垃圾处理厂的建设和营运工作力度,在保证污水达标排放基础上提高循环利用水平,提高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加强对污染严重区域特别是城市下游河段南门河——胜利桥断面区域进行专项污染整治。

  构架绿色生态体系。实施综合整治工程,建设毗河和青白江生态涵养带。进一步加强规范化路渠林建设,继续打造成彭路新都段、新新路、新崇路、新石路、新都绕城路等五条绿色生态走廊。加强实施城市公共空间和居住区域的绿化美化工程,完善城市绿色体系。

  (七)大力发展城乡社会事业

  实现城乡比较充分就业。培育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建立和完善区、镇(街道)、村三级就业指导体系,完善市场导向和政府援助相结合的就业机制。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领域开发一批公益性岗位,重点解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问题。健全职业技能培训网络,加强城镇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培训。“十一五”期间,全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资金,增加财政社会保障投入,逐步落实个人帐户,逐步提高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层次,发展企业补充保险,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险问题。在“十一五”期间,各项社会保险征集率达到95%以上。完善劳动争议三级网络建设,逐步实现逐级信访。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优化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学前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整合城乡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环境,完善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大力倡导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着力提高人口素质。

  加强城乡卫生事业建设。加大农村卫生事业投入,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建立有效的农民健康保障制度。整合城乡卫生资源,健全卫生服务网络,深入开展医疗机构达标升级活动,区属各医疗卫生单位全部上等级。健全城乡统一的药品监督供应网络,切实解决农民的看病和用药安全问题。健全区、镇两级急救网络,提高处理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加强预防保健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各种传染性疾病。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争创“全省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一级达标城区”。建设城乡一体化文体设施,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全民健身活动和体育竞赛活动,繁荣城乡文化事业。全面发展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文化事业。深入推进社区建设和发展,营造和谐社区氛围。加强妇女、儿童和老龄工作。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巩固和壮大爱国统一战线。积极稳妥地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做好民族、宗教和侨务工作。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坚持依法治区,加强普法宣传教育,建立健全社会法律服务和援助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犯罪,坚持科技强警,依法维护社会稳定。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推进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建设,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五、重大工程与项目

  “十一五”期间,围绕我区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适应空间开发、结构调整、城市建设、社会事业、生态建设等发展需要,重点实施一批对全区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全局影响或支撑作用的重大工程。“十一五”期间,全区拟实施重大项目51个,总投资180.7亿元。其中农业项目2个,总投资2亿元;工业项目21个,总投资68.8亿元;三产项目28个,总投资109.9亿元。三次产业投资额比例为:1.1:38.1:60.8。随着发展将进一步确定重大项目。

  (一)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工业东区道路管网等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新繁、斑竹园等镇城镇道路、公交车站等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农村饮用水安全建设、农民新居工程等农民生产、生活和居住基础设施建设,成金路、成赵路、北新线、蜀龙大道四期等城际和区际公路交通网络建设与完善,东区110KV变电站等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污水处理厂及垃圾处理厂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二)重大产业化建设工程

  一汽解放青岛汽车配件生产线、成发集团迁建、四川世创达PDP保护屏等机械电子重大产业化项目,西部家具产业园及相关重大产业化项目,奥网医药等生物医药重大产业化项目,新都物流中心等物流业重大产业化项目,深圳万科、成都万博等房地产精品项目,五龙山片区开发等旅游业重大产业化项目,无公害农副产品基地等特色农业基地建设。

  (三)社会事业建设工程

  城乡中小学改扩建工程,新城中小学新建工程,成都医学院等高等教育校区建设,妇幼保健院综合业务大楼、区医院门诊急诊楼扩建等公共卫生网点、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社区文体设施,农村信息网络建设等农村社会事业服务体系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四)生态环境建设工程

  毗河综合整治工程、清白江生态保护工程、绿色生态走廊工程、城市立体绿化工程。

  六、保障措施

  (一)深化体制改革

  按照建设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的要求,大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树立服务行政理念,加强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建立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行政决策制度,建立健全行政决策评价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争取优先探索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完善公务员招聘、考核、激励制度。实行区域总体开发机制,以城市和中心城镇为重点,由政府统一进行开发规划,积极引进有实力的开发商进行成片开发。创新工业集中发展区的运作和服务机制,采取多种方式,降低项目运作成本,提高项目引进、建设和发展效率。创新城市经营管理机制,积极建立道路维护、区域绿化、公园管理等公共事业领域的市场化运作方式和办法。

  (二)强化科技创新

  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突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鼓励和支持企业实施重大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加强科技孵化器建设,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跨国公司研发机构,注重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建立以需求为导向、以高校院所为依托、以企业为主体、以利益为纽带,市场主导、政府推动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加快全区信息化步伐,在经济社会领域大力推广运用信息技术。

  (三)增强资金保障

  搭建专业投融资平台,以重大项目为载体,争取国债投资、政策性贷款、商业银行贷款、民间资本等各种资金。调整和优化本级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重大项目、科技创新、技术改造、教育、社会保障和社会事业等的投资力度,加强对财政资金使用的监督和管理。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开放政策,将产业发展、城市建设与管理、社会建设等领域全部对外资和民间资金开放,大力加强机械、家具、食品、电子、医药、物流、房地产、旅游等领域的招商引资。积极解决民营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完善多层次的信用担保体系,建立民营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鼓励创办民营创业投资机构,建立政策性创业投资机构和政府各类专项基金的沟通渠道。

  (四)推进人才开发

  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大力引进和培养机械电子食品家具医药产业需要的人才,城市建设、管理和经营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等。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建立和完善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人才选用机制。加快人才市场建设,建立人才合理流动机制。建立人才激励机制,贯彻按劳分配和绩效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探索股权、期权制和年薪制等多种方式。健全人事争议仲裁制度,完善人事争议处理办法,保障人才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五)强调资源节约

  树立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意识,加强土地利用的规划控制,保证工业、服务业、农业和城乡基础设施的用地需要。加强土地利用管理,推行单位土地面积的投资强度、土地利用强度、投入产出率等指标控制制度。发展节能型工业、节水型农业,加强水资源等再生资源的重复利用和回收,减少生产、建设、流通、消费各个环节的资源消耗。

  (六)加强规划实施

  编制和实施专项规划和年度计划,将总体规划落实到主要行业和重点领域的发展规划中。对于规划中提出的政策性内容,相关责任部门要研究制定具体的实施意见加以落实,确保规划的可操作性。建立规范的中期评估机制,及时总结规划进展情况,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修订规划内容。加强规划实施的监督考核,促进规划全面有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