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 林文杰
按照转变职能、权责一致、强化服务、改进管理、提高效能的要求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总体部署,泉州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按照省委“四个重在”实践要领和市委“好中求快、支撑带动”工作主线,注重改革创新,不断深化源头治理,坚持从造氛围、重创新、抓规范、严督查、提素质等五个方面扎实推进廉洁务实高效的机关建设,营造低成本、高效率的投资软环境,形成效能建设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2007年1-6月,实现生产总值1007.21亿元,同比增长14.4%;财政总收入114.15亿元,同比增长21.9%。
一、坚持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营造发展氛围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效能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全省上下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我市纪检监察机关紧紧围绕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建设大局,着力从风气、氛围、导向等方面,增强机关工作人员的职能意识、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在全市上下形成想发展、议发展、抓发展的良好氛围。一是扬正气。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必须树立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的重要论述,积极开展“知荣辱、树新风”为主题的道德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严格按照党章和“八荣八耻”的要求,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积极帮助人民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二是造氛围。先后组织党政代表团前往江浙发达地区和省内厦门、漳州等地考察学习,召开“好中求快、支撑带动”务虚研讨会,推动领导干部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通过树典型、学先进,深入开展向“人民的好医生”李云华同志、石狮市公安局、晋江刑警大队等先进典型学习活动,进一步掀起比学赶帮超的热潮,全市上下形成你追我赶、争先创优的氛围。推动部门行风建设,开展评选“最佳服务部门”、“最不满意服务部门”、“群众满意基层站所”等活动,增强优质服务理念。三是树导向。在干部选拔任用上,以县乡党委换届为契机,加强干部任用制度改革,树立选人用人公正导向,坚持以发展论英雄、以实绩论英雄、以速度和效益论英雄,注重在经济发展、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环节锻炼、培养、考察、使用干部,调动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认真开展换届后班子“回头看”工作,督促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认真履行职责,保护好干部创新、创业、创造的积极性。
二、坚持在创新机制、提高效率中拓宽发展平台
加强效能建设,创新至关重要。如果不注重创新,不坚决打破体制机制障碍,职能作用就很难有实质性转变,效能就很难有根本性提高,即使一时有所改进,也会出现反复,难以真正巩固下来。在实践中,我市主要是抓好“三创”,建立长效机制,拓宽发展平台。一是创建服务流程,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制定《泉州市行政审批审核暂行规定》,大力精简审批事项和压缩流程时限,积极推行全程代理、并联审批等制度,全面清理行政审批服务项目,公布有审批职能的市直42个部门536项审批服务项目,审改工作被国务院列为全国15个行政审批改革试点城市之一。同时,对一些与现行法律法规相悖,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不利于促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地方性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现已清理市级规范性文件667项,废止358件。二是创立服务平台,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为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方便群众办事,我市坚持“规范、便民、高效、廉洁”的理念,按照“一个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一次性收费”的运作模式,在高起点建设市行政服务中心的同时,协调所有县(市、区)和部分重点乡镇设立县乡级行政服务中心,并积极推进市、县和重点乡镇审改三级联动。在具体运作中,选择与群众、企业密切相关的40个部门、496项审批服务项目进驻,专设审核审批科进驻服务中心,实现审批、监管、服务适当分离、审批环节由繁变简、审批门槛由高变低、收费由多头缴交变为“一个窗口”收费,极大方便了企业和群众。如投资建设复杂项目的审批时限从178个工作日缩短到37个工作日,一般项目从118个工作日减少到28个工作日。此外,我市还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对一些重点项目专门开通“绿色通道”,落实跟踪督办、限时快办、主动协办、预约办理、容缺预审等制度,按照“实事求是、能快则快”的原则,投资建设项目优先办理,其他审批服务项目在现有审批时限的基础上再进行压缩。三是创新服务功能,推行网上审批。为创造更加方便快捷的审批服务,我市按照高标准、严要求的思路,引进国内先进的电子政务软件开发商,开发具有外网预申报、内网预审批和电子监察功能的新型技术平台,引入数字证书和电子印章等安全认证技术,推动审批服务模式从手工为主向网络化、电子化、共享化转变。在此基础上,从应用、网络、数据、安全等各个方面进行统一规范,抓好县、重点乡镇两级网上审批管理信息平台建设,确保各审批系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信息安全,全面实现市、县和部分重点乡镇三级审批流程无缝连接和审批网络全面对接。全程式网上集中审批新模式的成功运作,促进了机关作风的改进、行政效能的提高、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权力运行的规范,得到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好评,全省服务中心建设暨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充分肯定我市在行政服务和审批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并积极向全省推广。
三、坚持在依法行政、规范行为中优化发展环境
依法行政、规范行为是加强效能建设的根本要求,也是建设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政府机关的根本目标。我市近年来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招商选资成效显著,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法治环境在规范中走向优化、在公开中走向透明、在查处中走向廉洁。一是规范执法行为。制定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的系列文件,规定在执法过程中主动向当事人出示执法证件、亮明身份、坚持教育整改为主等文明执法行为,实行联合检查制度,严格规范和控制各种检查、评比、达标活动,认真清理各种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行为,减轻企业负担。二是规范自由裁量权。积极学习借鉴山东、江苏等地经验做法,认真研究制定我市规范自由裁量权工作实施方案,按照试点先行、稳妥推进的原则,选择丰泽区、泉港区、安溪县和市工商局、环保局、城市行政执法局开展试点工作。三是深化政务公开。在全市范围内抓好党务公开试点工作,为广大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开辟渠道,提高权力运行透明度,有效地避免“暗箱操作”和权钱交易。制定《关于进一步深入推行办事公开制度的意见》,全面推进村务、校务、厂务、院务、警务等各项事务公开,积极打造“阳光政府”。四是强化行政监察。加强对行政不作为、行政乱作为的监督查处,集中力量查办一批侵害群众合法权益的违法违纪案件,重点治理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医药购销和政府采购等领域的商业贿赂案件,维护党的执政形象。
四、坚持在加强督查、严格奖惩中落实发展责任
开展效能督查、强化责任追究,是加强效能建设的重要手段。只有在严格督查中进一步落实各种责任,和谐发展目标才能顺利实现。一方面,加强效能督查。在督查力量方面,针对效能建设中的重点环节、重点部位,综合运用党内监督、人大执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专门机关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多种监督力量,充分发挥党风廉政监督员和机关效能建设监督员的作用,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监督网络;在督查重点方面,紧紧围绕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加强对40多个重点项目落实“五个一”工作机制、抓进度情况的督查,促进重点项目建设的快速推进;在督查方式方面,运用常规督查、专项督查和重点督查等方式,做到明查与暗访相结合、自查与被查相结合、全面检查与重点抽查相结合,不断提高效能督查实效;在督查平台方面,积极开展“机关效能见行动”活动,在泉州晚报社设立效能投诉点,在泉州人民广播电视台开办“行风热线”栏目,搭建群众与政府对话平台,热情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有效化解大量矛盾纠纷,维护和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另一方面,强化责任追究。建立效能投诉预警机制,利用行政效能投诉中心平台,从投诉个案中发现政府部门在机制、制度以及行政管理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为市委、市政府完善机制提供决策参考。创新投诉工作方式方法,设置超时提醒信号,认真受理、解决好企业和群众投诉。今年1月至6月,市县两级机关效能投诉中心共受理投诉394件,应办结369件,办结358件,办结率97%。为群众和企业解决实际问题210多个,督促有关单位整改存在问题18个。建立效能问责机制,严格执行《泉州市机关效能建设工作制度》、《泉州市关于损害经济发展软环境行为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的暂行规定》等规定,严肃效能纪律,实行责任追究。今年以来,市县两级机关效能投诉中心通过办理投诉,处理48名干部职工,其中给予效能告诫21人,诫勉教育24人,调整工作岗位2人,辞退1人,移送纪检监察机关立案1件。通过责任追究,使全市党员干部有触动、有压力、有动力、有活力、有干劲,进一步树立起一心为民、干事创业的良好形象。
五、坚持在加强学习、提升素质中提高发展能力
坚持以人为本,狠抓队伍建设,提高综合素质,是推进效能建设的关键所在,也是提升和谐发展能力的希望所在。海西战略实施以来,我市坚持抓制度、抓作风、抓绩效,着力推进干部队伍建设,为进一步发挥创业型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作用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保障。一是作风建设增素质。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七次全会和“6·25”中央党校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加强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建设,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牢牢把握四个“坚定不移”的新要求,党的宗旨意识、廉政意识和发展意识不断增强。围绕建设学习型城市要求,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争当学习型干部活动,引导广大干部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加强政治理论、市场经济、现代科技、法律法规、财政金融、对外贸易、社会管理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广大干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二是四项制度优作风。建立和完善对机关工作人员进行“日考勤、季评议、年述职、定期考核”四项制度,进一步加强机关人员管理。“日考勤”规定市直单位处级以及处级以下干部、职工日常上下班考勤一律采用指纹考勤机签到;“季评议”要求对工作人员每季度的德、能、勤、绩、廉等情况进行点评,及时纠正不良现象,促进工作落实;“年述职”要求工作人员通过年度述职形式,回顾总结个人履行岗位职责情况;“定期考核”要求对科级及科级以下工作人员实行两年一度的定期考核,检查了解工作人员在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政治思想素质和工作作风、业务能力和工作实绩、廉洁自律等方面情况。推行“四项制度”以来,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明显转变。三是绩效评估提效率。根据福建省开展政府及其部门绩效评估的工作方案的要求,结合泉州实际,完善绩效评估的内容、指标和方法,加强对全市11个县(市、区)和泉州开发区以及38个市政府组成部门开展绩效评估工作,并把绩效评估结果作为评价政府、部门及其领导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与干部使用、评先评优、物质奖励挂钩,奖优罚劣,有力地促进政府年度工作目标的完成和政府行政能力的提高。在省里组织开展的2006年绩效评估中,我市综合得分位居全省第二位,其中公众评议连续两年位居全省第一,在人民网“市民最满意城市”评选中获第一名。
效能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是一项常态工作,只有更好,没有最好。面临更为有利的发展形势和更加繁重的发展任务,我市将以更加奋发有为的姿态、更加求真务实的作风、更加开拓创新的举措,不断把效能建设引向深入,推动泉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