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大学“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理论贡献”课题组专家访谈
记者 马宏伟 张怡恬
国防大学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承担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
建设工程关于重大理论问题的研究课题———“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理论贡献”。为了使广大读者及时了解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日前记者采访了该课题组的几位主要成员。
记者:请谈一谈对这一课题的总体设计和构想。
张伊宁(课题组首席专家,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副主任、教授):这个课题研究主要有两点要求:一是准确,二是创新。课题组经过反复研究并报上级批准,将课题定位为从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上,深入考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现代军事实践与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内在联系和理论启示,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基本规律以及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据此,我们将“中国现代军事思想研究”作为课题的预研项目,并把课题具体细化为5个研究项目,即: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规律;变化中的当代军事与发展着的中国军事理论;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军事思想;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邓小平军事思想;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江泽民军事思想。
记者:为什么要把“中国现代军事思想研究”作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理论贡献”课题的预研项目?
徐焰(课题组成员,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教授):我们曾考虑过直接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军事思想的基本原理切入,但这样做有一个问题,就是不容易从发展的角度反映出这些理论成果之间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关系,静态有余,动态不足。我们研究这一课题的根本目的,是要揭示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的基本规律,为今后的军事理论发展,建设打得赢、不变质的现代化军队提供理论指导。正是这一目的,决定了我们必须把这一课题放在中国现代军事思想发展史的大背景下进行研究。这是因为,只有从中国现代军事思想的历史进程中来考察,才能更好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的进程和脉络,进而在摸清历史线索的基础上,从历史过程的角度分别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军事思想作历史定位分析、实践课题分析、思想进程分析和历史成果研究。
记者:据了解,明确提出“中国现代军事思想”这一概念,并把它作为一个专题来研究,本身就是军事理论研究的一个创新。根据你们在课题报告中的解释,中国现代军事思想就是指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理性认识。那么,中国现代军事思想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根本问题是什么?
蔡仁照(课题组成员,国防大学出版社社长、研究员):中国现代历史从一开始就与中国现代军事,与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在中国的传播、运用和发展有着不解之缘,它们不仅同步共生,而且休戚与共。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首创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战争观,奠定了无产阶级军事科学的理论基石,也培育和主导了中国现代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现代军事思想的理论源泉。
20世纪20年代以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中国现代军事实践中先后形成了以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军事指导理论。这三大理论成果,也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的三次历史性飞跃。虽然三者各有自己的时代特征和理论内涵,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中国化却是它们共同贯穿的深刻主题。
中国现代军事思想虽然不是只有中国共产党人的军事思想,但真正的代表和占主导地位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军事思想;中国现代军事思想虽然不是只有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但作为中国军事指导理论的是这三大理论成果。研究中国现代军事思想,不排斥对战略对手军事思想的研究,但主要是反映我们党领导的中国人民现代军事的思想和实践,主要是研究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军事指导理论,根本的问题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规律。
记者: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请具体介绍一下它们之间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张伊宁:在中国现代军事思想的发展历程中,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国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最杰出、最有代表性的军事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意义在于,建立和缔造了党在战争与革命时代实现民族解放和国家富强的军事指导理论及优良军事传统。它的诞生表明,中国共产党的军事指导理论走出了一条具有独创性的、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道路,标志着党在军事领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这一飞跃,面对的是帝国主义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主要回答了在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建设一支无产阶级新型人民军队和夺取武装斗争胜利,以及在取得全国政权后如何建立现代国防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新时期中国军队和国防建设的根本依据和指导方针。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和平与发展时代初期、中国开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时期最杰出、最有代表性的军事思想。它主要回答了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国家实行改革开放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开创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问题,从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的正确结合,使党的军事指导理论实现了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作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指南。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是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适应和平与发展时代出现的新的历史转型,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最杰出、最有代表性的军事思想。它的意义在于,创立了在重大历史转型时期,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建设国防和军队的基本理论与指导思想,从而把党的军事指导理论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实现了党的军事指导理论新的历史性飞跃。
记者:上述分析,既勾勒出了中国现代军事思想发展史的概貌,也使我们对三大理论成果的历史地位有了一个基本认识。那么,具体来讲,毛泽东军事思想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面对的是什么实践课题,取得了哪些重要理论成果?
徐焰:毛泽东军事思想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面对的实践课题,在战争年代,主要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如何进行革命战争,如何把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武装建设成为无产阶级性质的人民军队,弱小的革命武装如何战胜强大的敌人等问题;在和平时期,则主要是适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需要,建设现代化国防的问题。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理论体系所包含的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人民军队、人民战争、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现代化国防建设等内容,系统地揭示了中国现代军事特别是中国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中国军事的基本规律。比如,关于中国革命和武装斗争道路的规律,把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军队建设成为无产阶级性质的新型人民军队的规律,以人民军队为骨干、动员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人民战争的规律,在敌强我弱的条件下采用灵活的战略战术战胜强大敌人的规律,根据中国的国情与军情进行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开展军事斗争的规律等,都是中国革命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后巩固和建设国防实践的理论结晶,是被长期实践所反复证明了的科学理论。
记者:邓小平同志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也是新时期军队和国防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作为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面对的实践课题是什么,具体有哪些理论贡献?
张文杰(课题组成员,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副教授):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从新时期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出发,为适应军队和国防建设实践的需要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遇到的实践课题主要是如何适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适应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将军队和国防建设的指导思想从准备“早打、大打、打核战争”转到和平时期以现代化为中心的建设轨道上来。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揭示了新时期军队和国防建设及军事斗争准备的特点和规律,形成了具有时代内容和中国特色的科学理论体系。其理论贡献主要包括当代战争与和平思想、新时期军事战略思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新时期国防建设思想等。其中的基本观点是:军队和国防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军队要服从整个国家建设大局;军队要担当起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历史责任;实行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始终不渝地坚持人民军队的性质;中心是解决现代化的问题;提高军队建设的正规化水平;要把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军队和国防建设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事业;等等。
记者: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作为对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在世纪之交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所处的历史条件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的突出特点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孙科佳(课题组成员,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副教授):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突出特点,就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时刻关注国际形势和我国安全环境的变化,关注世界军事发展的新趋势,把国防和军队建设放在国际战略全局和国家发展大局中去运筹。在江泽民同志主持中央军委工作的15年间,国际国内局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曲折中发展的世界多极化趋势使我国安全形势出现了新情况,发展进程不断加快的经济全球化趋势给我国国防带来了新内涵,日新月异的军事信息化对我军建设提出了新挑战,不断深化的改革开放和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防和军队建设提出了新课题。针对这些情况,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在新的起点上,正确回答了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目标任务、指导方针、总体思路、根本途径、战略步骤、发展动力和政治保证等问题,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军事理论体系。
贯穿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根本性指针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历史性课题是确保打得赢、不变质;主导性思想是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其主要内容是:从国际战略全局和国家发展大局的高度谋划国防和军队建设;解决好打得赢、不变质两个历史性课题;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用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统揽军队建设全局;按照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五句话”总要求全面加强军队建设;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军队各项建设的首位;实施科技强军战略,加强军队质量建设;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新型军事人才;加快我军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走出一条投入较少、效益较高的军队现代化建设路子;坚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在改革;依靠人民建设军队、建设国防;等等。
记者: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今天,中国现代军事思想的发展脚步仍在不断前进。请问课题组下一步将重点研究哪些问题?
张伊宁:近年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和主席的党中央、中央军委高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军,用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导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正在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在中国现代军事思想研究的基础上,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规律;从解决当前军队建设的现实问题入手,研究变化中的当代军事与发展着的中国军事理论,将是课题组下一阶段的主要任务。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理论贡献”课题介绍(链接)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理论贡献”,是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协调小组委托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承担的重大理论问题研究课题。承接研究任务后,该中心成立了以校领导为课题负责人,以校战略教研部、马克思主义教研部、军队建设和军队政治工作教研部及军内有关单位的专家学者担任研究员的课题组。
研究工作开展以来,在预研和调研阶段,课题组先后邀请军事科学院和本校专家召开了7次研讨会;结合先期启动的科研课题“中国现代军事思想研究”开展预研工作,完成了40万字的书稿撰写,为中心承担的课题研究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先后4次参加中宣部举办的报告会;在京内调研的同时,派出小组赴外地某战区开展调研。预研和调研结束后,课题组又多次召开全体会议、骨干会议和项目组会议,就主要研究项目的撰写提纲进行了反复研究、修改和征询意见,目前已经初步确定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规律”、“变化中的当代军事与发展着的中国军事理论”两个主要研究项目的总体设计和撰写提纲,并已开始了撰写工作。
《人民日报》 (2005年06月24日 第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