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七里河区入户探民情 一站解民忧
来源:兰州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作者:记者贾莹   
  
 
街道社区干部到家中看望崔芬老人
    “今天早上我帮崔奶奶打了牛奶,扫了扫地,还倒了垃圾,这会儿再把厨房帮着拾掇一下!”七里河区晏家坪街道南院社区的综治员钱太平一边刷着铁锅,一边向记者说着他今天的安排。七里河区晏家坪街道通过建立“两代表一委员”民情联络站,推行“邻里守望”等活动,为辖区内的孤寡贫困老人送去了温暖和关爱。像钱太平这样连续3年照顾贫困老人的事例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对弱势群体的关怀。今年已经82岁的崔芬老人激动地说:“多亏了社区专门指定人员来照顾我。小钱这个孩子心眼好,为我劈柴、打奶子、干家务,每天都要来二三次,赶上什么活就干什么活,能有这么多人来关心帮助我,我真的感到很幸福!”
    民情联络站搭起连心桥

    七里河区晏家坪街道党工委书记方敏告诉记者,街道通过“两代表一委员”民情联络站反馈来的民情民意,针对辖区内空巢老人、残疾人多的现状,为更好地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困难,使“邻里守望”活动更具有丰富的内涵,推出了以“三个百”工程志愿者为主体的“红飘带”救助行动。对辖区所有孤寡独居、空巢老人、残疾人、困难户建立个人档案,同时制作一条长1.4米、宽0.7米的红色绸丝带,将其发送到需要帮助的住户家中,当这些居民家中有突发紧急事件或需要救助时,只要把红飘带挂在窗台或门口,社区指定的照管人员、邻里守望志愿者、综治员及社区工作人员,就会及时赶来帮助解决困难。

    七里河区通过建立“两代表一委员”民情联络站,探索创新出了一批像“红飘带救助行动”这样的特色党建活动,为群众办了一大批实事好事,受到了群众的拥护和赞扬。记者从七里河区委获悉,七里河区近日正式下发了《“两代表一委员”民情联络站工作制度》,从而使“两代表一委员”民情联络站更加制度化、规范化。

    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落实服务型党建的要求,充分发挥全区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闭会期间的代表委员职能,搭建服务平台,畅通民意渠道,实现为民解难题、办实事目的,七里河区在近年构建“民情流水线”的基础上,按照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宝生在兰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提出的“质量建党”和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在社区建立“两代表一委员”民情联络站的要求,率先在西湖街道西津桥社区、安西路社区挂牌成立了全市第一家“两代表一委员”民情联络站。在民情信箱、民情热线、民情连心卡、民情恳谈会、民情日记、民情信息员队伍等多种了解民情途径的基础上,建立社区“两代表一委员”民情联络站,进一步了解社情民意,形成规范的民意汇集、解决、反馈渠道,使代表、委员通过面对面了解群众的意愿和困难,及时掌握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宣讲政策规定,调处化解社会矛盾,增强代表和委员履行职责的自觉性,树立代表委员为民服务的意识。同时,各街道按照“一个平台、两条网络、三大功能、四套系统”的“电子政务”网络,在网站中专门设立“两代表一委员”民情联络站服务“窗口”,公布代表和委员的电子邮箱,居民可以直接在街道网站“民情联络站”服务窗口上反映,也可以通过网络向代表、委员发送电子邮件。西津桥社区一位居民通过电子邮件向区人大代表陈冬梅反映建工西街道路违章停车、严重影响行人和车辆通行的问题,陈冬梅及时向区上有关部门反映,并督促交通、城管等部门对这一路段的乱停车问题进行了集中整治。去年年底,辖区一位党员在街道网站上提了“政策不知道,党员缺教育”的意见,新年伊始,街道工委便开展了“送党报进家庭”活动,为辖区30位老党员、群众订阅了《兰州日报》,送去了一份特殊的节日礼物。

    服务群众的全新载体

    七里河区西湖街道党工委书记陈冬梅说,通过建立社区“两代表一委员”民情联络站,使代表、委员和街道社区能够更加关注民生,有效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拉近代表、委员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增强居民群众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亲切感,增强居民群众对代表、委员的了解和信任,构建起温暖人心的和谐环境,打牢了党在城市社区的执政基础。自“两代表一委员”社区民情联络站成立以来,已接待辖区群众120余人,受理群众反映的问题117件,其中属于街道和社区职权范围内的101件,办结101件,办结率100%,属于上级有关部门的16件,办结14件。

    “两代表一委员”民情联络站已成为街道服务群众的最新载体,成为街谈巷议的一个新热点。成立社区民情联络站以后,每个社区将“两代表一委员”登记在册,排好次序,要求他们定期到社区居务大厅接待群众,及时了解掌握辖区居民群众的思想动态以及对街道社区工作的意见建议,每人每年至少单独到社区集中接待群众6次。每周二下午定为民情接待日,安排一名代表、委员在社区居务大厅现场了解民意,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呼声,逐条逐件记录在案,及时解答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为群众协调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一些群众向民情联络站反映,小西湖立交桥下人行桥洞及周边地方成了外来民工自发聚集场所,治安和环境卫生状况很差,希望政府彻底治理。区人大代表杨志强受理投诉后,马上与公安、城管部门取得联系,协调安排专门人员对这一地段进行重点整治,疏导交通,维护卫生环境,使该地段环境面貌大为改观。安西路社区居民张陇茹向“民情接待日”现场接待群众的人大代表李自武倾诉对满大街野广告的气愤心情,希望政府能尽快采取措施加以整治。李代表对她关心市政建设的精神表示赞扬,并向她解释市上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出台相关政策,由专门机关进行治理,一定会改变目前的状况。

    走家串户上门听民声

    随着“两代表一委员”民情联络站工作的深入开展,七里河区西湖街道还开展了以“串百家门、知百家情、帮百家困、解百家难”为主要内容的“四个百”主题实践活动,将“两代表一委员”组织起来,以走家串户的方式,定期不定期走访辖区居民家庭,尤其是走访老党员、居民代表、优抚对象、残疾人、下岗失业人员等困难家庭,主动了解群众最需要什么,最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最不满意的是什么,希望街道社区做什么。自“两代表一委员”民情联络站建立以来,先后访问居民家庭9500多户,收集意见建议800余条,并为群众现场办理解决了一些实事。区党代表、骆驼巷社区书记陈莉在一次入户走访时了解到,骆驼巷的老党员俞培芳30年如一日义务清扫巷内卫生,因儿子身体残疾,家庭生活困难,于是将其列为重点帮扶对象,并列入低保范围,解决了这位老党员的现实困难。原区人大代表王立山到居民马海莲家走访,了解到夫妇俩是下岗失业人员,都在领低保,家中两个孩子同时考上了大学但无钱交学费的情况后,立即拿出500元资助孩子上学,真正把真情和关怀送到了位,温暖送到了家。

    西湖街道建工中街社区72岁的退休老人王功才患有严重的高血压病,双目失明,老伴患脑梗塞瘫痪在床10多年,女儿出嫁,儿子正在服刑,家中只有一位收养的14岁孩子照顾两位老人的生活,家境非常困难。街道将其家庭作为重点帮扶对象,定期送慰问金,安排社区工作人员和社区卫生站医务人员义务照顾全家生活、送医送药,为其家庭及时办理了低保。同时,通过区人大代表张江武与管教所联系,帮助教育其正在服刑的儿子积极改造,争取早日减刑出狱,回报社会,其儿子近期将减刑出狱。代表委员为民解忧的真情使老人一家和街坊邻里深受感动,他们结伴专程送来了表达感激之情的锦旗。这些实事好事,让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感受到了代表委员心系民心、为民解难的真情。

    随时随地亮证解民忧

    为了让代表、委员在平时也参与到民情民意的调查了解中来,七里河通过社区公示栏、印发“两代表一委员”民情联系卡等方式,将代表、委员的联系电话进行公开,辖区群众有了困难和问题不仅可以在每周的固定接待日反映,也可以通过电话直接向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反映。代表和委员在平时工作生活中,可以随时随地向群众亮明身份,直接向群众调查了解情况,接受群众的诉求。区人大代表张智功接到军属刘淑珍的电话,反映其生活困难,房租费及水电费无法交齐,他立即向街道反映,经街道调查属实,为其先后三次补助了房租费、暖气费及水电费达1300元。区政协委员郑先喜接到群众电话反映10个困难户无钱买煤未生炉子或交不起暖气费时,立即向街道工委提出建议,从街道“爱心党费”中拿出3000元为他们买煤或送去了取暖补助,当骆驼巷社区杨学刚等群众看到送来的煤炭时,激动地说“你们真是雪中送炭啊!”

    随着“两代表一委员”民情联络站的实施,“民情流水线”的服务主体从普通党员干部向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延伸,服务阵地从政务(居务)大厅向互联网络延伸,服务形式从被动受理向主动了解延伸,服务时间从定点定时向全天候延伸,服务内容从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向宣讲政策凝心聚力延伸,实践证明,“两代表一委员”民情联络站丰富了“民情流水线”的内涵,大大提升了“民情流水线”服务群众的质量,现在,辖区群众对“两代表一委员”民情联络站的认同感不断提高。

    扎根基层服务社会区人大代表和吉力了解到辖区一些中小学生下午四点半放学后无人接、无人管,甚至进网吧玩游戏等问题后,建议街道社区能否利用社区和辖区资源优势,加强社区未成年人教育,纷纷表示自己愿意做一名志愿者。街道工委按照这一建议,经过认真考虑和调研,率先在社区设立了未成年人校外教育“四点半”工程社区辅导站,选派专人在每天下午四点半放学以后,将辖区双职工家庭的孩子接到社区,并由聘请的校外辅导员、社区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和辖区“五老”同志,义务给孩子们辅导作业、讲故事、教绘画、做游戏和开展各类健康有益的活动。“四点半”工程即解决了家长们的后顾之忧,同时又落实了未成年人校外教育和管理,受到了家长们的普遍欢迎。

    七里河区委副书记杨增宽说,设立民情联络站使代表、委员能有更多机会接触广大群众,面对面了解群众的意愿和困难,及时掌握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增强了代表和委员代表民意、反映民声的“代表”意识。另一方面,“两代表一委员”在接待来访群众过程中,能充分利用法律赋予代表和委员的特殊身份,按照程序向上级党组织、区人大和政协提出建议意见、议案和提案,督促有关方面及时办理解决,为他们搭建了一个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以及为民办事的良好平台,从而让“两代表一委员”扎根基层、服务社会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目前,这一服务形式得到了辖区各级代表和委员的响应和拥护,他们积极报名参加民情联络站,广泛参与为民办事的具体实践,拉近了“两代表一委员”与基层群众的距离,产生了良好的政治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