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远
什么是隐性成本?信息化建设中的隐性成本包括哪些要素?该如何确定?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该如何控制隐性成本?
在经济学中,隐性成本特指隐藏于经济组织总成本之中、游离于财务审计监督之外的成本。隐性成本的产生是由于经济主体的行为而有意或者无意造成的具有一定隐蔽性的将来成本和转移成本的总和。隐性成本可以分为潜移性的隐性成本、迁延性的隐性成本和结构性失真成本。
信息化建设过程的成本
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成本不仅仅指企业实施信息化所需要购买的软件、硬件、服务等支出,而且泛指企业从接触信息化、实施信息化到信息化产生效益时,所产生的总体成本。
由于信息化的建设周期较长,分阶段进行资源投入和重复迭代进行资源投入的现象比较明显,因此,为便于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成本有一个总体的认识,根据企业信息化建设周期,我们将企业信息化建设成本根据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周期汇总分为以下三种:信息化准备阶段成本、信息化实施过程成本和信息化维护成本。各阶段信息化建设的成本如图1所示。
信息化准备阶段成本
信息化准备阶段的成本主要包括硬件成本、软件成本、咨询服务成本、企业变革成本等四大类。硬件成本包括基础网络建设成本、硬件设备成本,软件成本包括信息化建设所需的系统软件的购置,咨询服务成本包括企业为进行信息化建设而进行的购买信息化规划服务、系统需求分析等所付出的成本,企业变革成本包括企业为进行信息化建设而采取的组织结构、工作流程等变化而给企业带来的成本。值得一提的是,企业的变革成本可能会贯穿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全过程。
信息化实施阶段成本
信息化实施成本包括企业在信息化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主要包括软件二次开发成本、员工培训成本、软件实施成本以及相关的管理变革成本。软件的二次开发费用主要指软件选型以后,企业和软件提供方根据企业的具体需求进行二次定制开发所产生的成本。软件的培训包括使用人员的专业培训和素质培训,因此,培训成本主要指软件的提供方对于软件的购买方进行操作技术转让的过程期间所发生的费用。软件的实施成本也是企业在信息化实施过程中必须要注意的成本,不仅仅指企业支付给软件提供方在软件实施过程中所提供的服务费用,还应包括在软件实施过程中,企业所投入的信息化工作人员,包括信息技术人员、技术管理人员和技术经济人员,他们的成本包括人员的工资、奖金、和各种福利,这些人员的人力成本应该计算在内。
信息化维护阶段成本
后期的维护成本包括硬件、软件的后期维护、维护人员的工资、硬件网络产品的损耗、机器维修等成本。对于企业信息化维护阶段成本而言,具有明显的迭代投入特点。一方面,维护阶段的维护成本与企业信息化的前期准备和实施阶段的投入成本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前期的工作做得比较扎实到位,软件选型、实施、培训等工作都较好地结合了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那么后期的维护成本相对来说会比较小。另一方面,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必须不断地适应市场环境,因此,企业的生产规模或者企业业务以及组织形式都会发生变革,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平台和软件系统都需要适时地更新,这也是维护阶段必须考虑的主要成本。
隐性成本难以确定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周期长,可变因素比较多,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因此,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存在隐性成本。下面根据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三个阶段,分析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隐性成本。为了分辨隐性成本,我们把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正常情况下所需投入的成本称为固定成本。
准备阶段的隐性成本
在企业进行信息化准备阶段,隐性成本主要发生在两个方面。第一,在硬件和软件选择方面,由于信息不对称,企业如果选择了不适合自己实际发展情况的硬件和软件,就会产生隐性成本,如:软件的开发效率低下、延长工期和费用超标;系统质量不稳定,为将来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埋下隐患;设备闲置,软件功能未能全部应用等。第二,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往往伴随着企业管理组织上的变革,存在原有管理体制向新的管理体制转变的过程,因此会涉及到新的管理模式的适宜性、有效性和充分性等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组织效率降低、员工积极性受挫、客户服务能力降低、市场份额萎缩等隐性成本。这些隐性成本是每一个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都必须面对的,对企业造成的损失也最大,因此,可以说,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隐性成本大都发生在这一阶段。
实施阶段的隐性成本
在信息化实施阶段,由于系统实施所需的硬件、软件成本基本已经确定,所以,这一阶段,隐性成本主要发生在企业变革成本中,在信息化系统实施过程中,如果企业没有完成相应的业务流程重组并建立起合理的规章制度,就会出现企业信息化和管理“两层皮”的局面,导致系统使用人员消极或不愿使用,从而出现数据更新不及时和系统无法反映企业日常业务等情况,这样将影响系统的使用效率和使系统无法产生相应的效益,并使企业的投资付诸东流,从而造成隐性成本。
维护阶段的隐性成本
在信息化维护阶段,大部分存在的成本为固定成本,在这一阶段,隐性成本的产生主要是信息化准备阶段和信息化实施阶段产生的隐性成本的延续。
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除去固定成本,其余的所有成本都可以定义为隐性成本。隐性成本有时是非常大的,甚至会超过固定成本。因此,如何对隐性成本加以有效控制,是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如何控制隐性成本
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隐性成本主要发生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硬件、软件的选择,第二个方面是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所发生的变革。因此,在企业内部树立信息化成本观念,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硬件、软件进行合理判断和选择,利用“管理+IT”的思路,使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和企业的变革融为一体,会极大地降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隐性成本。
通过对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隐性成本组成分析,企业的变革成本是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最大的隐性成本,因此,如何避免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和企业的管理脱节,将是每一个准备进行信息化建设的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并往往伴随企业管理和组织机构的变革而发生。因此,在企业准备进行信息化建设时,要根据“管理+IT”的思想,充分将企业管理思想和信息化系统融合起来,根据企业管理提升的需要将企业信息化建设进行总体规划,并分阶段进行,企业管理提升与IT建设相匹配的实施路径如图2所示。
在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做好规划,分清责任,树立信息化建设的成本观念,对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隐性成本加以正确分析和认识,有效控制信息化建设的隐性成本,将有助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