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管理与预算绩效管理是密切相关的,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一方面,财政预算是资产形成的主渠道,预算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资产配置的合理性和资产使用效益。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日常维持运转和价值补偿主要依靠预算安排来实现。另一方面,资产存量是核定单位预算的重要基础,资产管理水平和运行绩效又影响着预算资金分配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推进其一体化实现,对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深化公共财政改革的现实需要。要强化管理意识,树立预算绩效管理与资产管理一体化思想
一、明晰产权,分清责任,专门机构负责。
世界各国公共资产的管理都由专门机构负责。必须加强责任管理,用高效的专门机构为公共资产管理提供组织保证,促进公共资产管理水平的提高。目前,各级财政部门已相继成立了资产管理机构,并开展了一系列基础工作,积极推动预算绩效管理与资产管理相结合。
二、立足现实,循序渐进,稳步推进。
总体而言,我国的财政预算管理水平尚处于初级阶段。绩效预算改革是发达国家细化预算编制改革实行几十年之后的事情,也正是当初的细化预算编制改革为后来的绩效预算改革提供了基础。因此,我国财政预算管理改革最迫切的问题还是规范管理,推行部门预算改革。把项目预算细编到位。正确的选择应该是深化部门预算的改革,对具体项目实行绩效考核。总之,推行资产与绩效预算一体化改革,必须从我国所处的历史阶段出发。
要制订工作方案,明确资产管理是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性工作,从建立完善资产管理制度和单位具体资产管理数据库入手,探索资产预算编制和绩效管理模式,不断深化部门预算改革。按照循序渐进原则,先试点、后推开、再总结提高,从办公用房、大型设备等重大资产的预算审核入手,从增量管理的预算审核入手,把增量管理与存量管理有机结合起来,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绩效管理一体化工作。逐步完善资产预算的信息和报表体系,逐步实现资产管理与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财务核算监管、绩效考核的信息共享和平稳对接。
三、注重存量管理,优化整合资源。
在进行部门预算配置资产时,政府及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应首先着眼于充分利用存量资产,通过建立共享共用机制实现资产整合与优化配置;在存量资产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再考虑通过购置资产的办法予以解决。要大力支持同领域、同部门资源整合,积极探索跨领域、跨部门的资源整合方式;积极探索事业发展资金的最佳投入渠道,确保资金方便、快捷、安全到位,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紧密结合行政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目标要求,总体设计、分类推进,大力促进行政事业资产共享共用新机制的建立。还要通过对一些资产支出项目进行绩效评价试点,改变预算资金分配中“重分轻管”的现象,以盘活存量、严控增量,不断加强政府资产管理,要谋求政府资产配置的均等化。
四、制定资产配置标准,完善相关制度。
坚持以部门预算改革为中心,配合政府采购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科学合理分配资源,节约、高效使用资源,分类制定或完善资产配置标准,补充完善房屋建筑物、小汽车等配置标准,制定大型设备、电脑等配置标准。在制定配置标准时,不仅要考虑人员定额,而且还要考虑资产费用定额(初始购建费用定额和日常运营费用定额)。
逐步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制度,初步建立与预算绩效管理相适应的资产管理制度,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为预算管理与改革提供制度基础。加强非经营性国有资产预算管理研究,建立以非经营性国有资产为主的政府公共预算。重新界定政府公共预算范围,强化公共预算的立法监督机制,调整复式预算的划分标准与方法,提高公共预算管理水平。建立“部门绩效预算”,应用绩效预算的原理和方法来优化部门预算。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预算应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各级政府的资产预算编制部门应该是这一级政府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
五、推进“金财工程”,创新管理手段。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一直存在“家底不清”、“前清后乱”等情况,难以为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提供真实、准确的依据。所以“金财工程”即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的进一步推进非常有必要。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为预算编制、国库集中收付等财政核心业务提供技术支持的综合信息系统,是国家电子政务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逐步建立和完善绩效考评工作的技术支撑条件,建立计算机支持系统,把绩效考评有关内容和要求纳入“金财工程”之中,并且对各部门和单位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资产绩效考评相关知识和基本技能业务培训。“金财工程”应当与管理创新相结合,应当明确管理是根本,信息化是支撑。全面的、完整的信息化资产管理才可以做到民主理财、科学理财、高效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