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让海西新农村更美
来源:福建东南新闻网 更新时间:2012-04-15

海西新农村"百村示范"信息化工程系列专题之十二 
 

  余中义是泰宁下渠宁道村一位普通的村民。近年来,他利用当地独特的气候与土地资源,通过种植兰花,让自己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但他发现,光凭埋头苦干和相传的老经验,无法继续把这个产业做大。

  自从信息化的春
风吹拂到这个小山村后,余中义的种植观念、销售观念都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他说,网络让自己学到了很多甚至听都没听说过的先进农业生产技术。

  余中义也开始把这些先进的技术运用到兰花的种植上。比如在兰花的灌溉上,以前他总是使用手工一勺一勺地浇灌,不仅会遗漏,而且水量一旦控制得不好,会容易导致兰花的成长和品质都不好。自从在网上学习了滴灌技术后,他自己动手制作了简易的"竹子浇灌"。将毛竹节打穿,按照兰花的种植距离在毛竹一侧打孔,在需要浇灌时将水按需求量灌入毛竹并移至浇灌点,翻转毛竹使流水孔向下对准兰花浇灌,不仅提高了浇灌的效率和质量,兰花的长势也变得比原先好多了。

  原先,余中义的兰花主要是销往县城关的各花店。如今,网络带给他一片更加广阔的市场。现在他的兰花销售,已经不再局限于县城,还通过网络销售到外地,获得了更好的经济效益。

  余中义说,起初他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通过在网上发"帖子"公布自己的兰花销售信息,为了给客户留下更加诚信的印象,他还在网上留下自己的固定电话号码。一段时间后,他接到了来自泉州的一位客户的电话,与他商谈定点购花的事宜,几次沟通后,他的第一笔网上生意就这样做成了,而且价格还比在当地县城出售要高很多。

长柄村:网络视频拉家常

  走进福州市马尾区亭江镇长柄村,展现在你眼前的是一排排风格各异的西式别墅建筑群、干净整齐的街道、规划整齐的厂房,还有那令人耳目一新的绿化……让你感觉不到这里是个农村。近年来,富裕起来的村民不断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信息化缩短了长柄村村民与世界的距离,也让这个侨乡变得更加美丽。

  长柄村党支部书记杨人渠介绍说,长柄村全村旅居海外的侨胞有5000多人,海外侨胞十分关心家乡的发展与变化,家乡亲人的安危更是时刻牵挂着他们的心。为让村民能够更加安居乐业,在马尾区电信局的帮助下,村里安装了6个"全球眼",对全村的道路主干道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现在,村里的治安管理变得更加有效、有序了。

  杨书记说,自从有了"全球眼",一些违法违纪,小偷小摸的行为在长柄村变得难寻踪迹。村民的安全感不仅大大增强,也带动了村民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家乡亲人的安全有了保障,身居海外的华侨也更加安心在异乡打拼了。

  信息化让长柄村与世界紧紧相连,也让海外侨胞时刻能与家人联系,实现"零距离"接触。在长柄村,很多村民早就习惯了利用各种信息化手段和在海外的亲人联系。杨书记说,身居海外的华侨为了能更好与家乡亲人沟通,很早就给家里安装了固定电话,拉了宽带。在长柄村,近200户村民家中都有宽带。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五六岁的娃娃,使用起宽带、电话等现代信息化手段,可是一点都不陌生。
村民张炳飞对笔者说:"网络让我们家与在海外的亲人沟通无间断。" 张炳飞说,他父亲和姐姐都在美国做生意,要三四年才能回一次家,家里只剩下他和母亲两人。虽然中美两国存在时差,但他们还是经常利用宽带,通过网络视频和远在美国的父亲和姐姐聊天、拉家常,"宽带让我们家可以天天团聚,那种感觉好像就近在咫尺",他说。(刘秋兰 陈有江 余世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