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舰队织起天网抗击来袭导弹
来源:中国青年报 更新时间:2012-04-15

——亲历北海舰队复杂电磁环境下实弹对抗演练
 
张建 姜祥杰文 
     
    8月24日,黄海某海域,一支舰艇编队按照战斗队形锚泊在港湾。

    突然,铃声大作,“战斗警报!发现敌机动舰艇编队,上级命令我们迅速前往截击!”刺耳的警报声划破宁静的海面,数艘战舰迅速拔锚起航。

    几乎与此同时,胶东某机场一架银白色的战机闻令急速起飞。

    “两进X,航向XX。”舰长王海江下达口令调整航速航向。舰艇编队在高速行驶中时而全面启用侦察通信设备,时而保持无线电静默。

    30分钟后,目标信号通过数据链系统源源不断地从飞机传来。此时,某舰作战指挥室早已一片繁忙:各种侦察数据源源不断地传到编队指挥所,不断闪动的综合显控台前,舰长王海江正全神贯注地盯着显示屏,不时果断地下达着一道道口令,水兵们头戴耳机,轻击键盘发出一道道程序指令……一时间,主炮仰空,导弹待命,紧张的战斗气息弥漫开来。

    目标逐渐进入我导弹射程,1号编队指挥员魏钢根据敌情、海情和我情迅速作出战斗决心和超视距攻击方案。

    2号编队指挥舰上,在不断闪烁的雷达电子屏前,编队指挥员沈金龙告诉笔者:“实弹抗导复杂的不仅是实战前景,更珍贵的是复杂的技术支持和实战经验。”

    虽然没有看到炮声轰鸣、硝烟弥漫的场景,站在电子战平台前的笔者还是紧张地出了一身汗——“无形战场”暗藏杀机,从闪烁的显示屏上可以看出,电磁环境有时相对静默,有时非常密集;频谱上无限宽广,拥挤重叠;能量上密度不均,跌宕起伏;样式上数量繁多,波形复杂。

    就在各舰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作战指挥中心屏幕上突然雪花一片。观通长莱守军急促报告:“‘敌’对我通信网络进行强烈电磁干扰,短波信号模糊,数据传输中断。”

    “改换通信频率,重新组织信号传输!”指挥员果断下达口令,观通部门立即采取更换工作种类、大跨度换频等应急措施,避开“敌”干扰,通信很快得到恢复。

    没来得及喘口气,战斗警报再次响起。“导弹接受目指,目标方位xx,距离xx,航向xx,航速xx,编队导弹3枚准备齐射!”

    就在我导弹进入读秒阶段时,敌方似乎嗅出了危险的信号,突然对我编队实施强烈的电子干扰,不断制造假目标。指挥员临危不乱,迅速命令做好防御准备,并对敌实施压制干扰。训练有素的官兵采取“人工压点”,重新锁定目标。

    与此同时,3号舰再次捕获了“敌”舰攻击雷达的信号,编队迅速编织“天网”抗击来袭导弹。

    “方位XX,距离XX,发现一目标向我高速运动。”听到报告的指挥员心里明白,此时“敌”舰向我发起反击。

    “对空导弹1枚,发射!”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对空导弹扑向来袭目标,“轰……”两枚导弹在空中相遇后坠海。

    就在官兵拍手祝贺的时候,突然4号舰遭到导弹突袭,舰尾破损,编队立即组织舰艇开展自救和互救。这时飞机也发来引导报:发现“敌”方增援的导弹快艇编队。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数据链通信频率再次遭“敌”强烈电子干扰,无法接受目标引导。

    编队迅速启动通信预案,实施强烈的反电磁干扰和压制,并恢复了与飞机的通畅联络。编队各舰遥相呼应,形成大纵深进攻合力,在飞机引导下完成了超视距饱和导弹攻击,“敌”方导弹艇瞬间灰飞烟灭。

    返航途中,海上编队指挥员和舰司军训处王贻礼处长向笔者介绍:此次演练是以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为背景,按照全过程、全系统、全员额的要求,探索复杂电磁环境下驱护编队作战编组、战法运用、组织指挥等重难点问题,探索了信息化条件下战斗力的生成模式,为今后的训练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