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来源:广东省人民政府 更新时间:2012-04-14

 
 
  十一五规划时期,是我市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站在历史的新起点,科学编制、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对于我市紧紧把握重要战略机遇,全面推进“三化一园”发展战略,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面临的形势

  经过建市以来尤其是“十五”时期的发展,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为我市在“十一五”时期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十五”发展回顾

  “十五”时期是不平凡的五年。我们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三年打基础、五年上台阶、十年翻两番、二十年实现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全面实施“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和后花园”的发展战略和各项工作的新思路,成功战胜非典疫情和严重自然灾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提前完成了“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走上了奔宽裕小康的快车道。

  1、经济增长速度不断加快。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315.7亿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4.5%,第一产业年均增长3.7%,第二产业年均增长23.1%,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7.2%。产业结构得到调整优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工业化步伐大大加快,旅游、商贸、物流等服务业加快发展,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域初步形成,非公经济比重提高,经济活力进一步增强,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2000年的39:26:35演变为23∶37∶4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3.2亿元,比2000年增长1.93倍。顺利实现“三年打基础,五年上台阶”的阶段性任务。

  2、城乡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十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达到32.5%,全市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01亿元。交通、能源、通信、水利基础设施和城镇、农村的基础设施不断改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一批重点工业园区迅速发展,先后有一大批重大生产力项目建成投产。市区和各县(市、区)中心镇建设迈出新步伐,建成区面积扩展,城镇人口增加,面貌焕然一新。

  3、改革创新不断取得成效。“十五”时期是我市改革力度最大的时期。行政区域调整阶段性工作顺利完成,撤消飞来峡区和英红区,撤并乡镇63个,并村及村改居工作效果良好;教育、卫生、交通资源优化整合取得成效;国有企业改革工作基本完成,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建立新型粮食流通体制,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和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建立新的公共资产管理模式;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社会保险事业发展迅速;顺利实施政府机构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4、招商引资取得重大突破。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主动承接珠三角等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积极利用外资、民资,“三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已成为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生力军。台泥、海螺、建滔等一些国内外知名的大公司、大企业开始到我市投资落户,初步形成了多类型、多层次的产业群和开放型的经济格局。到2005年,年出口额达到9.3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3.8倍,年均递增30.9%;年实际利用外资达到1.74亿美元。

  5、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大力推进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电子信息、自动化等先进技术和农业良种良法进一步推广运用。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九年制义务教育得到强化和巩固,高中阶段教育进一步加强,社会力量办学进一步扩大。成功抵御了“非典”和禽流感的袭击,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加强。可持续发展受到社会普遍重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有较大进展,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成绩。扶贫开发取得新的进展,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6、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到18288元,年均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618元,年均增长6.1%;人均生产总值达9110元,约合1120美元(按8.1元:1美元折算);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得到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成效显著。随着收入的增加,城乡消费结构明显改善,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文化、娱乐等非食品支出增加,居住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经济社会信息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十项民心工程”建设稳步推进,人民生活正向宽裕小康迈进。

  (二)“十五”基本经验

  回顾总结,主要有十个方面:一是坚持更新观念解决干部的精神状态问题。大力倡导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使山区干部从传统农业观念转变为发展工业观念,从等靠要观念转变为奋发有为观念,从计划经济观念转变为市场经济观念,大胆起用有干劲、有能力、群众公认的年轻干部,逐步提高山区干部的待遇,使老百姓普遍享受发展带来的实惠,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二是坚持用“三化一园”战略解决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探索创新符合清远市情的发展新路。在充分调研、借鉴吸收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三化一园”发展战略,以工业化为核心、市场化为导向、城市化为载体、“后花园”为依托,四个“引擎”一起发动,经济社会发展开始进入快车道。

  三是坚持用“六个坚定不移”方针解决工业化滞后的问题。坚定不移地坚持工业强市指导思想,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定不移地办好工业园区,坚定不移地营造“洼地效应”,坚定不移地抓好招商引资,坚定不移地优化软环境,为清远工业的加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政策基础。

  四是坚持用“三化”思路解决“三农”的问题。积极创新思路,跳出就“三农”问题解决“三农”问题的局限,以市场化的思维、以工业化的理念、以抓工业的力度发展农业,用新的理念开拓农村奔康的新路子,并取得初步成效。

  五是坚持用资源整合办法解决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问题。针对我市资源配置分散、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千方百计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通过优化行政资源配置、优化卫生资源配置、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和优化交通资源配置等,改善了投资环境。

  六是坚持用规模区域体制解决行政成本过高的问题。针对我市区、乡镇区域面积小、财力薄弱、行政运行成本过高的不合理状况,撤消飞来峡区和英红区,大力推进乡镇撤并和村级调整工作,以扩大区域规模,降低行政运作成本,减轻农民负担,改善投资环境,实现以规模区域促进规模经济发展。

  七是坚持用“近期抓工业、长远抓教育”举措解决脱贫奔康的问题。在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以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规模学校的同时,把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职业培训工作摆上重要战略位置,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山区富余劳动力的职业技能,扩大就业门路,加快解决清远脱贫奔康问题。

  八是坚持用品牌效应解决旅游业上规模、上水平的问题。大力培育飞霞、清新、英西、英佛、连阳五条旅游热线,积极打造“温泉、漂流、奇洞、山水、风情”五大品牌,成功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漂流之乡”等品牌,举办全国龙舟大赛、全国漂流大赛、摩托车赛和阳山越野车大赛等生态体育赛事,旅游发展的品牌效应不断增强。

  九是坚持用政治文明和法治的原则解决社会和谐的问题。高度重视政治文明和法制建设,把它作为加速清远发展、构建和谐清远的重要工作来抓。建立健全了书记办公会议扩大制度、市四套班子联席会议制度等。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整治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妥善解决各种社会矛盾。

  十是坚持用先进性教育成果解决发展保障的问题。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先进性教育活动,做到两不误、两促进,为清远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针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做到作风问题立即改、热点问题抓紧改、难点问题坚决改、重点问题绝对改、客观制约问题限时改,切实抓出成效。

  “十一五”时期乃至更长时期都需要继续坚持适于推动我市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的宝贵经验,依据新形势、新任务创造新的经验,努力走出有清远特色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道路。

  (三)“十一五”发展环境

  “十一五”是承前启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市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总体上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利环境。

  首先,从国际看,世界经济正处在第五长波周期的上升期,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持续深化,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新一轮产业国际大循环正在形成并呈现出产业链条、产品工序分解与全球化重新配置的新特点。这为清远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充分利用国际资源、技术和市场,加快自身发展,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带来了新的机遇。

  第二,从国内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社会经济将朝着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前行;但同时,国内资源环境制约的压力与社会矛盾凸显的压力加大。改革发展既处在“黄金发展期”,也处于“矛盾凸显期”。这必将对清远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和现代化道路的选择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第三,大珠三角地区正在进行新一轮产业整合和产业升级,劳动密集、资源密集型产业正加快向周边拥有低成本资源优势的欠发达地区流动。这为毗邻广佛都市圈、具有资源优势和生态环境优势的清远加快融入珠三角经济圈,接受珠三角经济辐射和产业延伸提供了新的机遇。但同时,清远也面临着与珠三角工业化启动时完全不同的发展环境,受到市场需求和可持续发展的双重约束,这就要求清远不能照搬珠三角的工业化模式,而必须选择新型工业化道路。

  第四,广东省进一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大对山区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的支持,并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推进珠三角地区产业向山区等欠发达地区转移;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战略的提出,更是把清远从粤北山区推向泛珠三角合作的前沿,为清远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和资源优势,参与区域经济竞争提供了重要支撑和新的空间。

  第五,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市的产业基础有所加强,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条件得到改善,服务效率和社会管理水平显著提高,投资环境逐步优化,加快发展的承载力不断提高,使我市在新一轮经济上升周期可以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市创造和积累了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特别是吸纳珠三角产业转移的许多经验,为我市进一步融入国际和区域产业循环,培育新的增长极奠定了重要基础。

  同时,我们必须正视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一是工业化水平偏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我市总体上仍然处于工业化初期的中后阶段,工业化率约为34%,比全省平均水平约低16个百分点,工业化进程明显滞后。工业结构是以耗竭性资源开采和初级加工业为主体的结构,经济增长还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和规模扩张的推动,产业乘数效应较弱,高技术生态型产业发展缓慢。工业布局分散,难以形成规模竞争力,中心城区已开始出现低层次产业占用宝贵土地资源的倾向。我市工业发展的滞后直接导致了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的落后,国民经济总量处于全省中下水平。

  二是城市化进程滞后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我市城镇化水平远低于广东省(48%)和全国(40%)的平均水平。多数城镇只具备集聚小规模人口的功能,产业的集聚度和承载能力弱,经济运营成本较高,延缓了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化过程。直接为城镇生产和生活服务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公共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交通、能源、通讯、供水等基础设施仍然不适应经济加速发展的需要;东部地区、连阳地区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未能得到根本改善,与南部地区的发展差距不断拉大。

  三是市场化观念滞后仍然成为阻碍我市加速发展的“瓶颈”因素。我市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首先源于思想观念的落后。计划经济的观念、思维、体制在山区影响仍很深,仍然自觉或不自觉地采用计划经济的思想和方法来发展经济、管理社会事务、处理各种新矛盾和新问题,延缓了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步伐,也影响了企业转制、区域建制调整和政府职能转变。

  四是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凸显。我市拥有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广东的重要生态屏障,素有“珠三角后花园”之称。近年工业项目引入和工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以资源换增长”的高投入、高污染、高排放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使我市在环境和生态保护方面的压力日益增大。工业发展与环境建设、生态保护的矛盾将进一步制约我市的经济发展。

  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必须审时度势,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牢牢把握和切实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妥善应对各种挑战,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开创我市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新局面。

  二、“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创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环境、创新发展模式,创新发展体制,创新发展能力,在更高层次上全面推进“三化一园”发展战略,全面提升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建设和谐清远、绿色清远、活力清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二)发展战略

  “三化一园”发展战略,是立足市情,推动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抉择,是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思路,是强化生态产业聚集区和生态城市功能,全面提升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我们必须适应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断丰富它的内涵,在更高层次上加大实施力度;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促进发展战略、发展体制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跨越式发展。

  ——工业化战略。坚持以工业化为核心,遵循经济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大趋势,以快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主线,以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走产业结构更优,科技含量更高、生态环境更好的具有清远特色的集约型跨越式工业化道路。要培育特色生态产业体系,向工业化更高阶段迈进。充分发挥工业对全市经济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同步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清远向工业强市跨越式发展。合理利用资源,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高科技含量,重点发展高技术的资源性产业,拓展传统产业发展空间。加快发展适应未来市场需求及顺应技术进步趋势的战略产业,促进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尽快培育一批具有重点创新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形成国民经济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走集约式发展道路,发展规模经济,合理布局,把污染源控制在最小范围,用新技术解决环保问题,在发展工业的同时绝不破坏环境,以不断提升持续发展能力为根本。

  ——城市化战略。发挥后发城市化优势,将地理生态条件、历史人文资源与时代风格充分结合越来,按照“超前规划,注重特色,系统布局,协调推进”的总体思路,超前规划,高起点建设宜居、宜业的人文生态城市。坚持城市、生态、产业、文化、社会协同推进,着力创造最适于生活、创业的现代城市体系;坚持城乡统筹、系统规划,突出重点、梯度推进方针,优化城镇布局,完善城镇体系,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及乡村协调发展格局;坚持城市化与产业化同步推进,用产业聚集效应带动人口从农村到城市的战略转移;坚持适度超前建设城乡基础设施,着力培育城市服务功能,完善城市管理体系,营造良好的城乡软硬环境,提升城镇的承载力;坚持构筑与区域发展态势相适应、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应变能力的城市空间格局和产业布局,保留发展空间,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强化城市长效管理机制,积极培育城市特色,提高城市文化品位。要形成城市开放态势,努力融入大珠三角都市圈,成为大珠三角辐射泛珠三角的重要中心城市。

  ——市场化战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全面统筹和深化各项改革,着力消除思想障碍和体制障碍,增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动力。以市场观念引领山区观念更新,以“三化一园”战略统一发展思路。大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企业制度创新,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条件。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健全市场机制,积极发展各类要素市场。规范发展中介服务机构,加强市场监管工作,建立规范的市场秩序,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努力推进经济的市场化、国际化,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培育更具活力的科技创新主体,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后花园战略。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努力造就既有较发达生产力,又保持蓝天碧水、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充分发挥生态、资源、区位和体制优势,做活“山、水、绿、文、人”等文章。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以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为重点,强化对城市自然资源的生态保护。严格保护基本农田,加强水源保护与涵养,建立统一协调的水系建设和水资源管理体制。加强林地森林资源保护,加强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适度开发,打造粤北品牌文化,以北江、笔架山、滨城等自然山水构建清远山水城市。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从源头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坚决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污染的状况。为减轻经济增长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建设好珠三角生态屏障。

  实施“三化一园”发展战略,必须始终坚持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更加注重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更加注重通过创新和完善发展机制强化自主发展能力,更加注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三)发展目标

  从“十一五”到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10年,实现GDP比2001年翻两番,人均GDP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到2020年,实现GDP比2010年再翻两番,人均GDP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把清远建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产业集聚区,宜产宜居的新型生态城市,融入珠三角,成为广佛都市圈北部中心城市,连接泛珠三角的经济走廊。

  “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目标是:——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8%左右, 2010年达到730亿元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外贸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5%,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25%.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15%以上。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取得明显进步,二、三产业比重和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提高,高技术特色生态产业得到大力发展,三次产业结构预期调整为12:48:40.体制创新实现新突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市场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

  ——城市功能逐步完善。城市化水平提高到50%以上(第五次人口普查口径),城市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更趋优化,中心城区功能更趋完善,县城和中心镇和谐发展,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生态城市环境更加优美,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50%以上,环保综合指标达到88分。

  ——科技文化更加繁荣。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事业不断得到加强,基本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0%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0%以上;城乡居民文化素质大幅提高,2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年。

  ——社会发展更加和谐。贯彻落实“五个统筹”取得新成绩,政府运行机制和监督机制日益完善,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法制化程度显著提高,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形象深入人心,城乡稳定,社会秩序良好,人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全社会形成和睦相助、友爱向善的良好氛围,全体市民和谐相处。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年均增长10%左右;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公共卫生体系更加健全,农民基本生活条件和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市人民普遍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普遍得到更多实惠,普遍过上更加富足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三、以工业化为主导优化产业结构,构建可持续发展产业体系

  实施“三化一园”战略,核心在于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围绕发展大产业,建设大基地,培育大园区,加快推进一批重大建设项目,努力构建新的产业发展格局,实现总量有效扩张,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充分发挥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以推进结构优化、技术先进、环境优美、资源节约的新型工业化为核心,依靠自主创新,大力提升产业结构,推进工业向资源性产业与技术密集型产业融合生长的高技术资源性产业和高新技术战略产业转型;推进传统服务业向现代生产型服务业转型;传统农业向现代生态型集约化农业转型。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高技术资源性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生态型农业相协调,三次产业配套互动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产业体系,从整体上全面提升我市产业综合竞争力。

  (一)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打造优势产业群

  1、培育支柱产业群,做大做强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资源性产业。利用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契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采用新技术,合理配置资源,因地制宜发展资源型工业,扩大产业链,带动水泥、陶瓷、有色金属加工、农产品加工、电力工业做大做强。进一步挖掘水电资源开发的潜力,努力争取煤电和核电、抽水蓄能电站等新能源项目,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及技术改造力度,做大电力工业;以陶瓷工业城为重点,做强陶瓷工业;以英德、清新为重点,发展水泥工业,积极支持海螺水泥、台湾水泥、浙江水泥、广英水泥等企业的生产经营与发展,力争建成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重要影响的水泥生产基地,淘汰落后生产技术,延伸产业链,发展各种水泥制品,开发新型建筑材料,形成以水泥为基础的大建材产业。依托农业资源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食品工业,以营养、卫生、方便食品为重点,以双汇、温氏、天农等大型食品加工项目为基础,尽快形成以蔬菜加工、畜禽加工、果品加工和粮油加工为主体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体系,把食品加工业发展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

  2、提升特色产业,改造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广泛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形成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继续主动、积极地承接国内外特别是珠三角产业转移,大力发展有色金属加工、制鞋皮革、电子家电、纺织制衣、五金制品、玩具制造等加工工业。依托重大项目,包括联泰等纺织服装项目,广硕、万国等鞋业项目,毅力、华电等家电电子项目等,发展特色产业集群,拉长产业链条,培育骨干企业。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的规模生产,依托主导产品,大力发展配套企业,增强产业配套能力。

  3、规范发展再生资源行业。按照“入园管理、规范有序、政策扶持、做强做大”的原则,利用清城区龙塘、石角两个镇长期形成的庭院式分散拆解废五金、废电缆和废电子产品的基础,立足国内外原料大流通、大市场和产业化发展的高标准,按照循环经济模式加快龙塘、石角两个再生资源示范园区的建设,抓紧规划建设中国(清远)循环经济产业园,探索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的新路子,打造全国铜、铝、铁深加工基地。

  4、培育战略产业,实现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式发展。适应未来市场需求变化和技术进步要求,培育一批对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战略产业。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与招商引资结合起来,积极支持现有优势企业加快建立健全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和机制,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向高新技术企业转型。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龙头,争取每年引进和建设一批起点高、规模大、效益好、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科技项目,把高新区建设成为全市的高技术工业中心和研发中心。力争在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汽车配件、新材料等领域取得较大进展,形成一批战略产业。实施品牌战略和大集团战略,加速资产重组,促进约克空调、建滔化工电子等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的规模生产和规范经营,做大做强,加大技改步伐,增强发展后劲。

  5、大力发展规模经济。以市场为导向,把重点放在有比较优势、有广阔市场的发展潜力大的产业上面,集中力量扩大生产,树立品牌,形成规模市场。有计划、有步骤地去培育三大支柱产业和一批战略产业,壮大规模,增强实力,提升层次,形成规模支柱。把招商引资的力量和重点放到引进规模企业,特别是引进世界500强企业上来。积极培育内源型企业,做大做强民营经济,增强发展后劲。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工业园区,以容纳更多大企业来落户,吸引更多上下游企业来配套,使之成为吸引规模企业、培育规模产业和发展规模经济的良好载体,形成规模园区。抓住机遇,按照产业发展规律,加强引导,不断优化产业和布局,使产业向某些有条件的镇、村加速集聚,把镇、村的经济规模做大做强。

  (二)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支撑水平

  发展服务业是推动产业升级、扩大就业空间、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要坚持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的方向,加快发展旅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运输、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培育中介服务机构,全面优化服务业结构。

  1.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及新型流通业。利用毗邻中心城市、珠三角、花都新机场,又是广东与外省南北结合部和大通道的特点,加快物流硬件设施建设,整合优化物流资源和要素市场,使清远成为南北物流的集散基地。围绕中心城区和佛冈、英德、连州等次中心城市,完善物流基础设施,优化物流基地布局。采用现代物流技术和装备,构筑与我市区域经济发展及综合运输体系相适应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在107国道、京珠高速、京广铁路和北江沿线布局一批物流园区,在主要车站、码头、市场周边建设一批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重点建好水泥、陶瓷、农产品等物流中心和粮食物流体系,以及清远与珠三角和北部省份物流集散地。积极推进经营业态创新与整合,加快发展新型流通业,推进流通现代化。加快连锁经营发展步伐,提高连锁企业规模化和规范化经营水平。

  2、加速发展旅游业。旅游资源丰富是清远的一大特色,也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要按后花园的战略要求统一规划,进一步整合配套,优化提升清远旅游业,实现集约式发展,打造有特色的旅游线路,培育品牌效应,通过各种渠道,加大软硬环境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提高服务档次和素质;要做好整体规划,准确定位,逐步开发,不断推出新项目,使游客感到常游常新,加强宣传推介工作,提高知名度,以旅游带动相关产业、行业的发展。重点培育清新、飞霞、英西、英佛和连阳5大热线,着力打响清远漂流、温泉、山水、奇洞和风情等五大品牌,逐步解决漂流景区、温泉景区和其他景点景区的全市统一冠名,扩大清远旅游品牌效应。

  3、规范发展房地产业。以节地、节能、环保、绿色为导向,加快住宅建设,建立和完善住房市场供应体系,重点搞好普通商品住房建设,适度开发建设高档住宅、商用楼和经济适用房,逐步形成住宅地产、商业地产、高中低端地产配置合理的,具有清远特色的房地产业。

  4.积极发展金融及社区服务业。努力发展金融业,积极鼓励银行、保险、证券等各类金融机构加快发展,大力扶持和推动农村金融改革与创新,促进农村信用社的快速健康发展。建立新型社区管理机制,进一步整合和提高为社区居民提供信息和实体服务的功能,积极引导和培育各类社区民间服务的发展,营造各类社会服务组织和经济组织面向社区、便民利民的服务氛围。不断开发家政服务、医疗保健、社区文化、社区保洁保绿等服务项目。加强社区服务信息网络建设,营造人性化的生存环境与生活空间。

  5.规范发展中介及其他服务业。加快中介业对外开放与交流,进一步培育和发展有较大潜力的调查论证、形象设计、战略策划、资产评估等专业服务;稳步发展产权、技术、人才、文化、体育、商务等行业经纪人中介服务业。在加快政府部门与各类中介服务机构脱钩的同时,积极发展各类行业(专业)协(公)会,发挥行业协会在政府与企业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大力发展汽车服务业、工程装备配套服务业和技术服务业;着力发展农业生产资料服务、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和农业机械服务,发展农产品市场服务体系和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

  (三)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推进农业产业化、专业化和品牌化发展。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重点是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扶持特色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力促农业走向集约化、规模化、基地化经营,按市场需求发展经济价值高的产品。继续推进“八个五”工程建设,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加大主要农产品品改力度。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农业标准化,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突出抓好粮油、肉奶、清远鸡、乌鬃鹅、阳山鸡、水产、果蔬茶、竹木林纸、烤烟、食用菌、中药材、花卉等产业链基地建设,打造一批农产品品牌,以品牌产品为龙头促进农业专业化规模化生产经营,提高农产品深加工转化的附加值。

  2、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提高农村管理水平。稳定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根据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完善镇村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镇财政管理体制等配套改革。着力化解镇村债务,积极推进农村金融体制、土地征用制度和流通体制改革。鼓励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引导农民建立健全行业协会,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加强农村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

  3.提升脱贫奔康水平,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提升脱贫奔康水平,要采取综合措施,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要强化政策扶贫、体制扶贫、智力扶贫、文化扶贫、教育扶贫、卫生扶贫和劳务扶贫。在交通、项目、就业等方面实行倾科政策。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开辟增收途径。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建立救助制度。遵循突出特色、优质高效的原则,走农业主体组织化、农业经营产业化、农业生产标准化、农业模式生态化、农业耕作精细化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着力提高农民生产经营素质,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扩大养殖、园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绿色食品生产,努力开拓农产品市场。

  4.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为农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加快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重点巩固提高农村九年义务教育,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提高高中的升学率。加快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农村疾病预防和医疗救治条件,完善大病统筹为主的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力争到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面达80%.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加快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重点解决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并对符合最低生活保障的条件的困难农民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乡村道路建设。

  四、构建布局合理的城镇建设体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紧紧把握城市化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构筑“一核三城镇群”的城市总体框架,加快融入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经济圈,扩大城市发展空间,走可持续发展、集约式的城镇化道路,将农村发展和城镇发展进行统筹规划与调控,逐步缩小城乡二元落差。采取措施加快全市特别是东部、北部地区交通、电网、市政等基础设施和产业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城市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优化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城市环境,进一步提升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承载能力。

  (一)建立有序分布的城市空间布局,增强城镇要素集聚能力和综合实力

  科学确定城镇的功能定位和空间布局,构筑新型的城市空间发展框架,有效拓展城市空间,坚持产业带动和功能配套,积极引导人口向城镇流动,强力推进城镇化进程。

  1、建立开放融合型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按照合理布局、重点突破、立足长远、整体规划的思路,逐步构建以清远中心城区为核心区、南部、东部和北部三大城镇群协调发展的“一核三城镇群”的城市空间格局,实施“南拓、东进、北扩”战略,积极融入大珠三角及泛珠三角更大的区域范围内,与周边省市相衔接,拓宽城市发展空间。以南部区域为优先发展重点,以清城、清新、佛冈为主要增长极,构建南部活力较强的大市中心区,形成强大的经济增长带,加快与广佛都市圈的融合,力争与广州、佛山共同构建大珠三角中部新的城市群;东部以英德为中心,利用有利的交通条件加强与韶关等周边地区的经济联系;北部以连州为中心,通过清连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通三连一阳南北贯通的交通要道,与湖南、广西联动发展,成为泛珠三角区域粤湘桂合作的“桥头堡”。着力塑造与山、水、城相依相融、具有粤北文化特色的城市空间形态与形象,不断强化城市发展能力。

  2、明确城市空间发展重点和布局。以清远中心城区(含清城、清新城区)为核心区,并以英德市区、连州市区为次中心分别形成南部、东部和北部城镇群,使主中心、次中心与外围城镇密切联系,逐步形成各级市镇有序分布的地域空间格局。充分发挥清远中心城区核心区的极化作用,增强经济实力和城市引力,更好地发挥南部城镇群的龙头带动作用,同时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加快东部、北部城镇群的发展。

  ——重点提升核心主城区。以清远市区(包括清城区和清新县城)为中心,以现代化基础设施为纽带,构建清远核心主城区。该区位靠近广佛都市圈,应主动接受广州、佛山的经济辐射和工业扩散,并成为广州及珠三角向粤北及内地辐射的枢纽。发挥高新区、工业园区、旅游区的带动辐射作用,进一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形成三大功能区:文化旅游区、商业贸易区、工业经济新区。加强科技、教育和信息功能,以带动整个清远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清远水利枢纽、飞来湖、大燕湖等工程建设,改善城市发展的“水环境”,以北江、滨江、大燕河和笔架河为依托,加快中轴线、环城水系和环城绿带的建设,构建“大运动生态环”,营造富有灵气、充满活力的“湖城”、“水城”,努力把清远市区建设成为华南地区适宜发展居住的山、水、城相依、相亲、相融的山水园林城市。到2010年,中心城区人口达到80万人左右,其中清新县城人口要达到15万人以上。

  ——率先发展南部城镇群。该城镇群包括清城区下辖的龙塘、石角、源潭镇,清新县所辖山塘、太平、三坑等镇,以及佛冈县城及其下辖各镇。总体定位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先行示范区、粤北重要的经济中心区、创业发展与生活居住和谐统一的现代城镇群,按照构建大市区的要求和多中心组团式模式,在完善现有城区的同时拓展城市发展空间,融入珠三角经济圈。利用南部地区优越的地理、区位、交通、信息等优势,以清城、清新和佛冈为核心增长极,以高科技、生态型、环保节能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加大产业、资源和基础设施整合力度,突出产业集群,突出规模经济。大力发展并以高新技术提升有色金属加工、陶瓷、电线电缆、制鞋等传统优势产业群,积极培育电子家电、生物医药、汽车配件、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群,发展商贸物流、金融保险、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努力建成高新技术的研发区、高新产业的成长区、大型企业的集聚区,打造粤北地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高地,增强对全市经济的辐射和带动能力。

  ——加速东部城镇群崛起。该城镇群包括英德市中心城区以及所辖的望埠、连江口等镇。总体定位于南部区域的外围支撑区、工业密集带、集约高效农业区。加大英德县(市)城建设,使之尽快成为接收市区辐射的次区域中心城市,东部地区主要经济中心,2010年,英德县(市)城人口要达到35-40万人。根据资源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确定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增加纵向快速交通干道,进一步完善内部交通体系。利用东部地区土地和矿产资源优势,突出“两水(水泥、水电)一钢(钢铁)”的资源型主导产业,加大技术改造和清洁生产力度。按照产业集群模式,构建多个特色工业园区。大力发展旅游业,并带动相关产品的发展。依托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推动农业产业化,形成区域化连片、专业化特色的基地型集约高效农业模式。

  ——推动北部城镇群发展。该城镇群包括连州市中心城区及下辖镇,连南县城、连山县城和阳山县城及所辖镇。总体定位于能源和资源加工业基地、黄金旅游带、高效生态农业走廊、绿色生态屏障。加大连州县(市)城建设,使之尽快成为清远市的另一个次中心,北部的首要经济中心,2010年,连州县(市)城人口要达到20-25万人,成为中等城市;阳山县城要达到15-20万人,连山、连南县城要达到6-8万人,成为小城市,较好地发挥“极点”作用。以清连一级改高速路工程、二(二连浩特)广(广州)高速公路清远段建设为契机,增加外向通道,密切与周边省市的联系,为促进该区域经济的快速崛起创造条件。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小水电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生物资源,结合民族文化,重点发展生态、民族文化特色旅游业、特色资源加工业、以水电为特色的清洁能源工业、以中药材和绿色食品为特色的食品医药工业等,构建粤北经济走廊和山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高地。

  (二)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1.加快中心镇建设。按照大规划、小建设、先配套、后完善的原则,突出抓好一批中心镇的规划和建设,分片开发,滚动发展,使之成为农村城镇化的主体和承上启下的枢纽;特别要做好各镇工业园区的选址、规划和建设,实行规模建设,集约发展。通过产业的发展,加快带动农村的各种资源向中心城镇集聚,从而加快城市化发展。积极引导和培育一批有一定区位优势、产业依托、地方特色的中心镇,结合农业产业化基地、基础设施和农贸市场建设,增强重点城镇的社会综合服务功能,抓好农民培训教育,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和技能,使“人的城市化”与“土地的城市化”同步推进,带动新农村建设。沿清连一级(高速)公路、京珠高速公路、京广铁路等主要交通干线,形成串珠状城镇链;以英德、连州和佛冈为中心,推动城镇群和城镇带的形成,促进城镇规模结构和功能定位的多样化,逐步形成级次分明、结构合理、点轴相连、互动并进的城镇化发展新格局。2010年,清城区石角镇和源潭镇,人口要分别达到15万人以上,成为小城市;12个重点镇人口规模分别达到2万人以上。

  2.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围绕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增加县乡财政收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以产业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外向型经济、劳务经济和特色经济;以园区为依托,以集聚式发展为途径,以招商引资为重要手段,形成新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各县(市、区)要因地制宜,根据自身的资源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找准优势,突出地方特色,开发特色资源,进一步做大优势产业,做强主导产业,形成具有县域特色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按照“多予、少取、让利、放活”的要求,加大财税、金融、用地、科技和人才支持力度,培育一批经济强县。进一步简政放权,增强县域经济自主发展的能力。推动各县(市、区)承接中心城镇辐射,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强化县域协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3.加速民族地区发展。对连山、连南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和少数民族聚居镇这一特定区域的发展,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思维。在认真落实国家关于发展民族地区的扶持政策基础上,以办特区的理念加快民族地区发展,建立符合民族地区发展的新体制,争取赋予优于16个重点扶持县的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用特事特办的态度,优先解决民族地区的交通、能源、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问题;采用特殊的行政体制,减少层次,合署办公,切实减少机构设置,降低行政成本;大力实施项目倾斜政策,优先安排民族地区的农业及旅游业项目。发挥少数民族地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争取省委省政府赋予民族地区享受西部大开发的相关政策,在财税、项目和社会事业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力争使民族地区跟上或赶超其他地区的发展水平。

  (三)全面提升城市规划和经营管理城市的水平

  1.加强城市规划和经营管理。树立超前理念,按照现代化城市的要求和标准,高起点、高标准搞好全市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科学合理确定城乡空间结构、产业布局、功能区划,统筹做好区域规划、城市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以及土地利用规划等。立足当前,注重长远,合理引导城镇化发展的规模、速度、节奏,特别要控制好土地的使用,为高附加值产业预留发展空间。特别是龙塘以北至北江地段是未来主城区拓展中心,要预留足够的产业升级和城市功能拓展空间,用于培育和集聚现代物流业等高附加值、可持续性强的战略型产业,严格控制加工制造业项目进入。突出特色,把城市地理条件、文化历史资源与现代风格充分结合起来,以精品意识谋划城镇建设,提升城市品味,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以经营城市的理念,以地生财,以地建城,以城养城,带动产业和资源集聚,增强自我投入和自我发展能力。破除城乡分割的体制障碍,不断完善有利于城镇化的政策体系和运行机制。加大城市环境整治力度,积极开展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形成市区联动、部门齐抓共管的城市长效管理机制。

  2.建立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的机制。加大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力度。改革完善户籍管理等相关制度,破除农民和农村人口有序合法流动的障碍。加速建立通过发展山区和农村教育促进人口向城镇转移的新机制。对进城农民家庭在就业、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政策方面逐步实现一视同仁,加快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机制。切实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完善土地征用程序和补偿机制。改革乡镇机构,引导乡镇机构更多更好地在促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方面发挥有效作用。

  (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能力

  按照“完善设施,构建网络,健全体系,发挥能力”的要求,进一步拓宽投资渠道,以超前的理念,把全市特别是东部、北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着力解除基础设施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

  1.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公路、铁路、航道和航运码头的规划、建设,着力构建承南启北、沟通东西和畅通、安全、便捷的交通体系。在公路建设方面,重点建好清连一级升级改造(高速)和市区北江姐妹桥等新“八路一桥”交通重点工程,积极推动北京至珠海高速公路清远段和广清高速扩建六车道、二连浩特至广州高速公路清远段、揭阳至茂名高速公路清远段建设,逐步提高升级改造公路等级,加快行政村硬底化工程实施,完善城乡交通网络,建设汽车客运新站场,加快营运车辆更新改造,提升客货运输水平,建立交管信息管理平台。在铁路建设方面,配合国家、省做好武广客运专线和清远、英德、沙口客运站建设。争取湖南团结到连州星子的地方铁路早日开工。争取龙(川)柳(州)铁路和韶(关)柳(州)铁路尽快列入国家计划。在航道和航运建设方面,突出抓好北江航运枢纽加固整治、北江中游(清远-韶关)航道整治工程建设,提高通航及主要港口吞吐能力。

  2.加强能源建设。坚持市内开发与市外合作相结合,统筹电、气、煤、油等能源建设,构筑经济、安全、清洁的能源保障体系,不断提高能源保障的可靠性。加强电力设施建设,扩大供电能力。在深度开发利用水能资源、争取煤电项目尽快动工建设的同时,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核电、抽水蓄能电站等新能源项目的前期工作,创造条件争取核电和抽水蓄能电站早日在我市动工建设。积极探索境内外合作办电和开发太阳能、生物能、工业余热发电等新的途径,改善能源结构。加强输电、配电网络建设,着力解决我市山区的电力输出和各工业园区及城乡生产、生活用电问题。

  3.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坚持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兴利除害、防洪抗旱、节水和综合利用并重的原则,构建较为完善的防洪减灾、水资源统一管理和水环境保护三大保障体系,逐步建立节水型社会,提高水资源供给和综合利用能力。增强基本农田灌溉和防洪抗旱能力,推进水利建设改革,加大公司化运作力度,多渠道解决水利设施建设资金问题。加快现有灌区配套,逐步建成以堤防加固、河道治理、水库保安全、水土保持及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洪体系。发挥气象在生产和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建设清远水利枢纽工程,发挥其在改善环境、发电、改善航运和防洪灌溉等方面的综合作用。

  4.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规划和适度超前建设各类市政设施,提高城市对人口和经济的承载能力。加强城市“六纵、十横、一环”路网的建设,特别是外围环路的建设和对接。以公共交通作为城市交通的基本方式,加快城市公共交通和公共停车场建设,充实、完善公共汽车交通系统。进一步完善供水、排水和污水处理设施,完善垃圾收运、处理系统,促进形成供排水和垃圾处理建设运营良性机制。完善消防设施,增强消防能力。加快小城市和中心镇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脏、乱、差问题。以社区为载体,加强集社保、党建、文化、体育等综合功能的设施建设。

  5.推动信息化建设。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适度超前地推进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等信息基础网络建设,提高网络功能和覆盖面。积极推进普遍服务,关注弱势群体,改善农民和低收入居民上网用网环境,提高其信息获取和利用能力,以信息公平促进经济社会公平。整体规划,统筹协调,引导和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加快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建设与整合,积极推进社会公共服务领域信息化。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的组织管理,强化信息网络的安全保障体系。

  五、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构建体制创新机制

  (一)坚持深化各项改革,不断增强发展活力。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加大改革力度,着力推进体制创新,力争在一些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1、提高改革创新水平,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促进招商引资为重点,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深化政府机构改革,推进电子政务,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健全政务公开制度,提高行政审批管理和产业政策的透明度。以落实《行政许可法》为纲,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和行政监督机制。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2.以经营城市的理念,培育现代市场体系。加快发展土地、技术、劳动力、金融、信息等要素市场,着力发展金融、土地资本市场,规范发展产权交易。以经营城市的理念培育现代市场体系,通过盘活土地资源、品牌资源和其他公共资源以及对城市商业化改造来提升商业价值,积累建设资金。加快建设政府、企业和个人信用体系,建立信用监督管理和失信惩戒制度,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和市场环境,建设诚信经济、诚信社会。进一步完善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和稀缺资源的价格形成和监督机制。完善行政执法、审计监督、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等违法行为,进一步规范招投标市场,积极发挥行业中介组织的自律作用,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

  3、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健全公共财政体制。明确界定各级政府事权和财政支出责任,合理划分财政收入范围。推行财政激励政策,规范转移支付制度,完善市县财政体制。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改革,完善预算决策和绩效评价机制,集中财力办大事。增强市县财政参与重大项目投资的决策透明度,公开接受公众质询和监督。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完善投资核准和备案制度。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实行以农地使用抵押权来融资贷款的方式,支持规模农业和专业化基地农业的发展,增强金融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能力。

  (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协调发展内外源经济

  1、继续优化投资环境,开创招商引资新局面。加强政策指导和宣传推动,制定优惠招商引资政策措施,组织策划好重大招商活动,形成良好引资氛围。坚持引进国外资金与引进国内资本并重,创新招商引资方式。要以优美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和文明优质的服务来吸引投资,使中外客商能投资进来,安心发展下去。以扩大经济总量、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制定投资导向,加强对先进实用技术、高新技术的引进和消化吸收。根据我市的特定区位和发展现状,立足珠三角经济圈,呼应大珠三角、泛珠三角产业带,接应长三角等发达地区,主动承接外部产业转移,引导投资投向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农业和优势资源开发。建立重点引资项目跟踪服务制度,争取更多国内外知名企业,特别是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我市。

  2、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促进对外贸易出口增长。提高对外贸易竞争力,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在巩固服装、鞋类、塑料制品、玩具等传统商品出口基础上,扩大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自主品牌等商品出口,提高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优化出口市场,在巩固香港、日本、欧盟、美国等传统市场基础上,加大开拓中东、拉美、俄罗斯、澳洲等新市场的力度,形成出口市场多元化的格局;优化外贸结构,实现加工贸易出口和一般贸易出口均衡发展。实行出口代理制,在境外发展出口商社,随时掌握国际市场最新变化动态,以指导和调节企业生产。继续鼓励和支持私营企业、集体企业开展对外贸易业务。巩固“三资”企业出口,推动“三资”企业开展非自产产品出口业务。

  3、积极融入珠三角核心经济圈,推动跨区域经贸合作。加快融入珠三角经济圈,主动参与珠三角的产业分工,利用比较优势,错位发展,做好“配角经济”大文章。加强与珠三角的科技合作与交流,使珠三角成为清远科技、人才依托中心,逐步使我市成为珠三角的产业配套基地、科技成果应用基地、旅游度假胜地和农产品供应基地。加强本土企业与国际知名企业开展多种合作,支持和引导有实力的私营企业、集体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努力融入全球体系。建立健全应对技术壁垒、反倾销和产业损害预警的工作机制,加快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等涉外服务机构建设,为外贸出口创造高效便捷的服务环境。加快高新区新车检场建设,优化口岸通关场所。

  4.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推进民营经济发展上新水平。民营经济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和财政税收的重要来源,要降低民营企业的注册的准入门坎,清除在市场准入方面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歧视性政策,对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一视同仁。支持非公经济进入垄断行业、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新领域。积极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企业进行改革创新、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开展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鼓励、引导民营企业健全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

  六、实现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体系

  加强人口资源环保工作,切实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实现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大力推广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利用价格、投资、财税和技术标准、立法等手段,积极开发和推广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技术,加快企业节能降耗的技术改造,鼓励生产和使用节能节水产品。在水泥、陶瓷、冶金、有色、建材、化工、电力等重点行业以及产业园区和中心城市,开展循环经济试点,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形成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消费模式。2010年率先建成一批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清洁生产企业,生态工业园区、生态农业县、生态农业镇和生态农业村,把我市创建成为资源节约型城市。

  (二)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坚持资源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和自然生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的原则,大力加强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经济体系建设、可持续利用的自然资源保障体系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体系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人居环境体系建设。继续实施江河湖库治理、造林绿化和生态建设工程。以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为重点,强化对水源、土地、森林等自然资源的生态保护。突出植树造林、植被保护、流域治理,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建设,加强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与管理,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自然生态恢复。加快创建林业生态县建设步伐,到2010年,80%的县建成林业生态县。防止外来有害物种对我市生态系统的侵害。大力推广农村沼气工程,改善农村能源结构。把改善人居环境、发展生态经济与生态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以创建绿色社区、生态示范市、县(市、区)、镇等活动为载体,全面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建设生态城市。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三)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从源头上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采取严格有力措施,以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为重点,综合防治工业污染、农业农村环境污染和城市污染。优先保护好饮用水源,2010年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要达到50%以上,北江、滨江、琶江等重点流域的水污染度下降,三江水质显著改善。加快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处理设施建设。强化环境保护执法,提高环境监管能力,实施排放总量控制、排放许可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建立社会化、多元化环保投融资机制,运用经济手段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进程。

  七、完善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体系,构建和谐清远

  围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重视大文化建设,更加重视社会发展和全面进步,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推进民主法制建设,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保障社会安定团结。

  (一)加强大文化建设,提高社会发展水平

  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更加注重教育、宣传、文化、科技、卫生等大文化建设,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打造软实力,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1、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教育模式,优化教育结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推进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坚持调优、调高、调大的方向,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发展规模学校,扩大教育规模。进一步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水平,发展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加强师资建设,改善办学条件。积极开发优质资源,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2010年高中阶段教育(包括高中和职业学校)毛入学率达到80%以上。从我市实际出发,以工业发展的理念来发展规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整合优化职业教育资源。加快清远大学城建设,力争将清远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办成全国一流的职业教育学院,做大做强职业教育品牌。积极吸引国内外著名高校来清远办学,拓展民办教育。坚持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并举,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建立有效的教育资助体系。推动教育资源向山区倾斜,通过教育促进人口结构转换。

  2、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大文化事业投入,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从战略高度确立文化产业的地位,大力发展文化娱乐、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产业,聚合生产要素,整合现有资源,做大做强文化产业规模;用改革的动力和胆识去冲破传统文化体制,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加强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档案馆、文化体育广场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推动基层文化建设,坚持办好广场文化艺术节等惠及百姓的文化活动,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以文化建设支撑大旅游发展,注重挖掘保护历史和民族文化资源,提升城乡文化品味和文化形象。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和文化宣传工作,形成建设先进文化、扶持健康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的社会环境。

  3、加快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整合科技资源,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科技中介服务支撑体系。坚持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建立自主创新激励机制。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围绕农产品深加工、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建材以及矿产资源深加工等重点领域,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启动一批重大专项,力争取得重要突破。

  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切实抓好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三个环节。适应清远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经济快速增长的需要,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人才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队伍建设。深化人事管理体制改革,创新人才评价、选拔任用和分配激励保障机制,调动人才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增强对高技术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坚持市场配置人才资源,促进人才合理流动。拓宽引才引智渠道,鼓励各类人才以多种方式服务清远。

  5、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加大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服务能力。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大力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和社区卫生服务,完善新型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妇幼卫生保健,认真研究和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加强人口和计生管理与服务网络建设,严格实行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重点抓好农村和流动人口计生工作,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促进优生优育,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强城乡、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人民群众身体素质。强化对食品、药品、餐饮卫生市场监管,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6、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塑造新时期清远人精神。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进一步形成团结实干、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争创国家文明城市。

  (二)完善社会管理与服务体系,积极促进社会和谐

  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1、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广开就业门路,拓宽就业渠道,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推进就业前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再就业培训工作。加强对大中专毕业生、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服务,抓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完善对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

  2、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建立由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和优抚安置体系组成的社会保障网络。健全城镇职工的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增加财政的社会保障投入,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基金,逐步做实个人账户。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城乡住房救助制度,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为城乡特困户提供必要的医疗救助。切实保障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加强以老年福利等为重点的社会福利服务网络建设。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制度。认真落实优抚安置政策,积极发展残疾人事业。

  3、合理调节收入分配。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逐步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在经济发展基础上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和最低工资标准。完善国有企事业单位收入分配规则、激励机制和监管机制。

  4、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切实做好民族、宗教和侨务工作。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建立法治政府。完善行政执法和执法监督,从严治政,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执法水平。推进司法改革,加强司法监督,完善司法保障,促进司法公正,维护司法权威。强化法律援助。做好普法工作,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尊重和保障人权。切实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5、努力保持社会稳定。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维护社会稳定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改进信访工作,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排查调处各种社会矛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种黑恶势力和各种刑事犯罪,坚决扫除黄赌毒。严厉打击严重经济犯罪活动,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严格安全执法。切实抓好矿山等高危行业的安全生产,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加强交通安全监督,减少交通事故。不断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深入开展军警民共建和双拥工作。

  6、加强社会应急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公共安全等的应急监测预警和应急决策协调机制。加强应急队伍、信息平台、技术装备、气象监测设施、救灾物质储备等建设。加快建立各级政府应急预案体系,提高处置突发性事件能力。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增强公众的危机意识和自救、互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