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都县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来源:于都县人民政府 更新时间:2012-04-14

 

   《于都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是党中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后的第一个中长期规划,也是我县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第二个中长期规划。“十一五”时期,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是打造于都新形象,实现经济社会赶超目标的关键五年。加快发展,是我县“十一五”规划的主题。根据县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一五”规划,对于推动我县经济社会追赶型、跨越式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一)发展基础
     “十五”期间,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好时期。全县上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全面或提前完成了“十五”计划提出的各项任务,为“十一五”时期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体表现在:
     1、综合实力提升。“十五”期末,全县实现生产总值36.8亿元,年均递增12.5%,比“九五”时期提高3.4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九五”期末的38:33:29调整为29:37:34;财政总收入2.29亿元,年均递增12.9%,比“九五”时期提高4.2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1.5亿元,年均递增9.5%。
    2、“三化”进程加快。工业增加值年均递增15.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均提高了1.5个百分点;城镇化率由2000年的17.9%提高到25.4%,新增城区面积6.2平方公里,新增城市人口6.7万人;重点发展了以奶牛、脐橙为主的农业主导产业,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全县农业龙头企业达17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3、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2000年的2.5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12.5亿元,年均递增37.9%,五年新增铁路58公里,完成农村公路改造592公里;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33座;改造各种输电线路840公里;实现省、市、县三级政务信息网联网。
    4、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以招商引资为主的开放型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引进了江铃齿轮、以泰电子、国兴水泥、李子园奶业等一批知名企业,五年利用外资和横联资金年均增幅分别为68%和62%,自2002年起,连续三年被省、市评为实际利用外资、内资先进县。
    5、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十大体系”建设初见成效,经贸、二轻、农林水、商粮供等系统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基本完成;财政、国有资产管理、农村、投融资等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顺利实施。
    6、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有较大提高。“十五”期末,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递增12.1%;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九五”期末增加499元,年均增收近百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1.77亿元,年均递增12.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两个“确保”和城市“低保”得到落实;累计减少贫困人口1.1万人;“三院”建设成效显著。
    7、各项社会事业更加繁荣。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居民受教育水平明显提高;卫生事业发展加快,初步形成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得到加强;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95%;科技、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迅速。
    (二)发展环境
    未来五年我县的发展既充满新机遇,又面临新挑战。从国际看,当前,正处于全球第五次经济周期的上升期,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仍将加快,生产要素重组和产业转移趋势增强。从国内看,中央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将进一步加大对中部地区发展的支持力度,为我县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加快经济振兴,带来了难得的机遇;随着资源、能源约束进一步突出,东部地区向内地的产业转移必将进一步加速。从我们自身来看,通过实施“十大体系”,经济发展的活力进一步增强;通过加大投入,基础设施大为改善;通过扩大开放,外向型经济不断壮大;通过解放思想,干部群众求发展、谋发展的愿望强烈,这些都为我们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在把握机遇的同时,也要认清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经济总量相对偏小,增长速度还不快;经济发展质量不高,二产比重偏小,产业层次低,优势产业竞争力不强;人口压力大,人均占有量少;体制机制还不活,民营经济发展不快;投入不足的矛盾仍然突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依然艰巨;部分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社会保障、教育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加大。这些问题都必须在“十一五”期间着力加以解决。
    二、“十一五”规划的总体要求、发展目标和基本任务
    (一)总体要求
    “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集约发展、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一切为民谋发展不动摇,实施“对接长珠闽、融入经济圈,加速工业化、建设新于都”发展战略,按照扩张总量、提升质量、增加均量的要求展开生产力布局,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培育竞争优势,形成发展优势,在全市率先实现工业化,努力实现经济社会追赶型、跨越式发展,把于都建设成为产业优势明显、城市功能突出、创业氛围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和谐平安诚信的赣州经济强县。
    (二)发展目标
    ⒈“十一五”预期目标
    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力争到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翻番,人均生产总值基本翻番;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1%,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8%,力争到2010年,财政总收入与地方财政收入均翻番;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
    经济结构形成新格局。三次产业结构比达到18:45:37左右;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30%以上;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层次上升;混合型经济对财政的贡献率达80%以上。
    对外开放实现新突破。实际利用外资和内资年均分别增长20%,外贸出口年均增长30%。
    城镇发展发生新变化。中心城区面积达到2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20万人以上;罗坳、梓山、岭背、银坑、禾丰等五个重点乡镇的小城镇建设成效明显;城市畅通工程达到D类城市二等以上管理水平;全县城镇化率达到35%。
    人民生活得到新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 %,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平均控制在103%左右;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95%以上;人民生活水平有明显改善。
    生态环境展现新面貌。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69%;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95%以上;资源循环利用率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明显降低;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60%以上,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基本得到安全处置,辐射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中心城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6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中心城区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以上标准。
    和谐社会取得新成就。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2‰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下;初中、高中毛入学率分别达98%、80%,职业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城乡各类社会保障覆盖率明显提高;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服务设施更加健全;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和谐平安于都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2、2020年远景目标
    进一步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全面完成建设小康社会各项任务。2011—2020年,力争生产总值保持年均递增10%左右的速度,全县人均生产总值比2010年再翻一番,城市规划建成区面积达30平方公里,实际居住人口达30万人,城镇化水平达50%以上,实现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环境优美、城乡协调、体制完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基本任务
    “十一五”期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1、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完善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加速建设现代农业,大力发展脐橙、奶牛等主导产业,把于都建设成为全市脐橙产业集群主力县和全省最大乃至江南有较大影响力的奶业强县;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2、加速新型工业化。着力发展有色冶金、机械电子、新型建材、现代轻纺和食品加工五大支柱产业,力争形成钨、摩托车齿轮、汽车变速器等3大产品的全国重点生产基地和锰铁、铅锌、服装纺织、新型干法水泥等4大产品的全省重要生产基地。
    3、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县城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培育城市支撑产业。统筹城乡发展,逐步化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
    4、创新体制机制。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方向,完善“十大体系”建设,争当全市“十大体系”建设综合示范县的排头兵。加快财政、国有资产管理、人事制度、乡镇机构等体制改革,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5、发展外向型经济。加快与长珠闽地区全方位对接步伐,融入赣州“一小时城市经济圈”,积极参与产业分工和协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利用外资水平,扩大外贸出口,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6、发展现代服务业。立足区位交通优势,大力发展商贸物流、金融、房地产、信息等现代化服务业;做大做强特色旅游业,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新兴支柱产业。
    7、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交通、能源、水利、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快速便捷的交通运输体系、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体系、公共安全预警应急和防洪减灾体系。
    8、统筹发展社会事业。推进科技进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和人才队伍建设,繁荣文化体育事业,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加快发展医疗卫生、广播电视等各项社会事业。
    9、加强生态建设。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区域环境空气质量,促进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推进生态保护与建设,大力发展节约型经济和循环经济,打造绿色生态和环境友好型于都。
    10、建设和谐平安于都。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力度,加强安全生产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处理体系,着力打造和谐平安于都。
    三、主要举措
   (一)立足新型工业化,加快发展工业主导型经济
    1、培植壮大五大支柱产业。依托资源优势,完善产业政策,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聚,培植壮大有色冶金、机械电子、新型建材、现代轻纺和食品加工等五大支柱产业。到2010年,五大支柱产业规模以上企业销售产值达到32亿元。
    有色冶金业。以深加工和应用产品为发展重点,提高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扩大产业规模和增强综合竞争力,把我县建成钨、铅锌、银、锰铁等金属及材料产品的全市乃至全省重要生产基地。到2010年,全县有色金属及新材料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达到8亿元。
    机械电子业。发挥龙头企业优势,提高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围绕主导产品发展配套集群,重点发展摩托车齿轮、汽车变速器等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至2010年,全县机电制造业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销售产值达到7亿元。
    新型建材业。依托骨干企业,大力实施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注重节能降耗,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重点发展新型墙材、新型干法水泥、建筑陶瓷、化学建材。到2010年,新型建材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销售产值超过6亿元。
    现代轻纺业。加快与“长珠闽”的对接与互动,形成现代轻纺产业聚集、专业化分工的产业发展格局,把于都建设成为沿海轻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承接基地。重点发展服装、针织、制鞋、高档纸、高档家具等产品。到2010年,全县现代轻纺业销售产值达到7亿元。
    食品加工业。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大力开发新产品,积极开拓市场,推进名牌战略,实现食品工业集团化、科技化、绿色化。重点发展果品、奶制品、茶叶等特色产品。到2010年,全县规模以上食品工业销售产值达到4亿元。
    2、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形成产业链,建立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信息技术与传统产品的融合,积极开发网络通信产品、特种电子、应用软件等信息产品。
    3、合理利用矿产资源。积极保护、有序开发、有效利用矿产资源,保持矿产资源开采总量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对国家实行保护性开采的钨、稀土等实行限产保值。坚持科学、合理的原则,使矿产开发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推行风险探矿机制,探明煤炭、铁、铅、锌、钒、钼等重点矿产的储量,包装推介一批矿产开发项目,引进和培植一批矿产开发骨干企业。
    4、提高工业园效益。按照城市、产业、财源三题一道解的思路,推进园区土地集约化使用、产业链式化延伸、企业集群式组合、资源循环式利用,提高园区土地产出率和承载能力,把于都工业园建设成为全省有影响力的机械电子加工园区。完善园区功能,规范和创新园区管理体制,拓展园区发展空间,使之成为功能齐全、环境优美、体制先进、管理高效、产业集聚的成长型工业园区。力争到2010年,实现销售产值30亿元以上。
    5、着力创建自有品牌。制定品牌经营制度及长期发展战略规划,规范品牌管理,保护现有品牌。积极探索建立品牌建设管理推广制度与规范体系。“十一五”期间,新增省级以上名牌产品5个。
   (二)立足新农村建设,推进农业现代化
    6、扎实推进“五新一好”。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新农村建设长效机制,坚定不移地推进以“五新一好”为操作内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搞好乡村建设规划为龙头,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更新农民观念为目标,以创建文明村镇为切入点,着重解决好产业难发展、环境卫生难管理、生产生活方式难转变的问题。以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为依托,建立培训基地、培训教材、师资队伍“三位一体”的农民培训体系,每年培育5万人以上,力争使60%以上的适龄农民成为具有较高思想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和较强就业能力的新型农民。稳步推进移民扶贫工作,逐步改善深山区贫困农户的生产、生活条件。积极发展农村科技、教育、卫生、广播电视、文化、体育事业,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7、建设现代农业。加快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着重发展生态农业、效益农业。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大力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建设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加快建立农业生产监测、灾害防范和统计信息数据库,积极建设农业信息网络,开展网上指导、咨询和农产品交易。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外资企业投资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带动外向型农业发展。
    脐橙产业。重点规划建设梅江、贡江沿线10万亩脐橙产业带和黄麟万亩精品脐橙园、利朱线万亩基地。从2006年起,每年新增开发面积1.5万亩以上,到2010年,脐橙种植面积达到13万亩,产量达8万吨,农民人均脐橙收入达320元以上。强化无公害产品基地和出口基地建设,无公害脐橙园达80%以上,加大关联配套产业的培植力度,扶持建设一批脐橙产业龙头企业,逐步把于都建成百亿脐橙集群主力县、有机脐橙示范县和出口脐橙基地县。
    奶牛业。以靖石乡为主产区,以建设规模养殖小区为重点,继续抓好禾丰、梓山、黄麟等9个乡镇生产小区的奶牛养殖。加强疫病防控体系和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提高农户养殖水平和养殖效益。进一步理顺政府、企业、农户之间的关系,延伸产业链,提升产业化水平。到2010年,全县奶牛饲养量达到15000头,鲜奶产量达到5万吨以上。
    水产业。积极推广罗非鱼养殖,扩大产业规模,引进饲料生产和罗非鱼加工企业,形成罗非鱼繁育、养殖、加工、销售一体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加大渔业技术推广,大力开发宜渔低洼地和改造中低产鱼池,抓好大众鱼、特色鱼、创汇鱼和休闲鱼的养殖,发展外向型渔业。到2010年罗非鱼养殖面积达到2万亩,产量达到1.5万吨,全县水产品产量达到2.8万吨。
    高效林业。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扩大活立木蓄积量,继续推进生态公益林保护和建设。加快发展工业原料林、速生丰产林和经济林,建设以杂交竹、毛竹、丛生竹为主的竹业生产基地,到2010年,全县工业原料林基地达50万亩以上。继续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
    其他产业。加快发展无公害蔬菜和蔬菜产品深加工,重点建好贡江、罗坳、利村、铁山垅、桥头等八个蔬菜生产基地,到2010年无公害蔬菜达10万亩。按照“猪—沼—果”、“牛—沼—草”等生态农业模式大力发展生猪、肉牛等规模养殖。不断扩大茶叶、大盒柿、烟叶、花卉、苗木等特色产品的生产规模,提高科技含量,培植品牌产品。
    8、巩固粮食生产。全面贯彻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充分调动和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76万亩左右。推广良种良法,着力提高单产,“十一五”期末,粮食总产量力争达到25万吨以上。
    9、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下栏水库灌区和高陂、梅屋、上蕉水库灌区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继续搞好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和防洪堤建设;实施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和生态修复工程;改造现有集中连片面积2500亩以上中低产田;硬化农村公路1000公里、新修农村公路200公里,基本实现行政村通公路;新建一批变电站,完善农村电网改造后续工程,基本消灭“无电村”;加快能源建设,实施农村改灶工程,普及使用沼气,加大农村改厕力度。
    10、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根据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积极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等改革。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深化户籍、就业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城乡统筹的就业制度、就业市场和管理机制。
    11、推进农业保障体系建设。健全和推进农业种养良种、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动植物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信息和农产品市场、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等七大体系。加大对农业投入与支持保护力度,继续扶持畜禽良种工程、动植物防疫体系、植保工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建设。
   (三)立足新型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
    12、加快县城建设。按照卫星城、山水园林城、中等城市的定位谋划县城发展,高标准规划、高品位建设、高水平管理,提升县城的内涵质量、文化品位和综合竞争实力。以招商引资和吸纳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为重点,继续扩张城市规模,形成“一江两岸”、“一城二区”的新格局。重点精做“三个出入口”(县城东、西、南三个出入口)、突出“四个区域”(滨江区域、火车站区域、老城改造区域、工业园区域)、“完善五项功能”(完善县城“三纵三横”路网功能,完善县城大街小巷排水排污功能,完善县城休闲功能,完善县城停车功能,完善市场功能)。综合整治城市环境,加强生活污水处理,积极创建国家级卫生 城、省级文明城和省级“园林城市”,为县城发展提供环境支撑。
    13、培育城市支撑产业。坚持工业兴城,把工业园建设成为工业新城,辐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坚持三产活城,进一步完善市场功能,繁荣商贸流通业,促进金融、信息、中介等行业发展。坚持人气旺城,扩张县城教育规模,发展旅游业,带动相关行业发展。
    14、抓好重点乡镇建设。进一步明确罗坳、梓山、岭背、银坑、禾丰等五个重点乡镇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加快与县城一体化步伐。加强圩镇道路交通、污水处理、防洪等基础设施和文教卫生等公共服务项目的建设,增强其吸纳能力和发展能力,促进生产要素和人口集聚。加大中心村建设力度,整合资源,统一规划,集中连片,控制无序扩张。
   (四)立足提升质量,培育壮大第三产业
    15、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积极搭建以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主的物流基础设施平台,以互联网技术为主的物流信息平台和以政府引导、协调、扶持为主的物流政策平台。围绕特色产业发展,构建功能齐全、幅射周边的商贸平台和商贸流通体系,培育发展一批特色专业市场,支持发展中小型商贸、连锁便利店和专卖店、农村超市等现代物流业。运用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网上销售等现代服务方式,改造提升商贸流通业的档次和水平。
    16、做大做强特色旅游业。抓住于都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的机遇,按照红色、古色、绿色旅游的战略布局,高起点编制旅游发展规划,着力建设好“于都中央红军长征纪念园(人物园)”,积极挖掘红色旅游内涵,打响于都“长征”旅游品牌。进一步理顺旅游管理体制,强化旅游行政管理职能,提升服务水平。全面整合旅游资源,加强旅游宣传促销力度,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新兴支柱产业。
    17、积极拓展中介和社区服务业。鼓励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发展信用担保、科技、信息、会计、咨询、拍卖、公证、监理、评估等中介服务组织,积极发展各类农村协会、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经纪人等农业中介组织。完善社区服务配套设施,扶持兴办医疗、家政、托幼、维修、文体、物业管理等各类社区服务企业,把社区服务业培育成新兴产业。
    18、重视发展金融服务业。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市商业银行和其他国内股份制金融机构到我县设立分支机构。稳步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进一步提高保险业的服务水平,积极发展地方独立法人保险公司,拓展商业保险、农业保险,大力发展保险代理等中介机构。建立和完善扶贫贴息贷款到户的放贷机制,为贫困户和低收入户提供创业机会。
    19、规范有序发展房地产业。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大力开发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适度发展高档商品房,着力抓好住宅小区物业管理、配套设施和环境建设。加快廉租房建设,重点帮助困难居民解决住房问题。加快老城区旧房改造,改善老城区居住环境。“十一五”期间,力争把房地产业培育成为我县服务业领域的主导产业。
   (五)立足保障有力,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20、构建快速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五年内规划新建和续建战备公路115公里,渡改桥项目7个,城市桥梁1座,建设乡级汽车站10个,三级短途汽车站1个,三级货运站1个。加快农村公路改造步伐,新建乡村水泥路1000公里,新修通村公路200公里。完善城市道路,建设城区快速出口路,新建三条南北向与于银大道相衔接的大道,形成“三纵三横”的城市路网构架。做好火车站场的扩能工作,完善客货两运的配套设施。
    21、建设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体系。抓好贡江流域于都段的电站梯级开发建设,积极发展风电,做好于都屏山风力发电站项目建设和并网发电。建成于都22万伏输变电工程,扩大22万伏主网覆盖面,改造和新建一批11万伏和35万伏变电站,完成城市电网改造。加大对现有煤矿的技术改造,整合小型煤矿,确保煤炭生产平稳增长。完成县城管道天燃气建设。
    22、建立公共安全预警应急和防洪减灾体系。加强县城饮用水源地保护,坚决取缔和搬迁饮用水源保护区的污染源和排污口,建立健全县城供水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完成滨江三期工程、滨江南岸防洪堤建设,完善城市防洪设施。加强水库、堤防等危及公共安全的水利设施建设管理,完成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完善防汛指挥系统和预警系统、洪水预报调度系统、气象防灾减灾系统,切实提高防洪和抗旱减灾能力。
    23、构建统一高效的信息体系。继续推动电信、移动、联通等基础通信网建设,推广广电网络数字化。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加速县政务信息网横向接入和纵向延伸,县政务信息网延伸至23个乡镇。加强政府门户网站和跨部门业务应用系统建设,逐步推行党政部门网上办公、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积极推行电子商务,建立完善物流配送、网络平台等信息基础设施。加速推进农业信息化,建立“三农”服务信息网络平台。积极拓展现代信息技术在旅游、教育、卫生、社区服务以及其他公用事业领域的应用。
   (六)立足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和民营经济
    24、加快与长珠闽对接步伐。实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主动对接长珠闽、融入赣州“一小时城市经济圈”,积极参与分工协作,实行错位发展。统一政策法规,促进体制衔接、信息共享、资产重组和资源整合,使我县成为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资金、技术转移的主平台。
    25、提高利用外资水平。进一步拓宽外商投资领域,鼓励和支持外商投资工业支柱产业、农业主导产业以及基础设施、教育、卫生、旅游等领域,并抓好产业上下游产品配套项目招商。着力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推进产业招商、以商招商、资源招商、定向招商和园区招商。完善和兑现政策,落实各项制度,进一步提升环境的品牌效应。
    26、发展壮大劳务经济。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劳务转移新机制,实现就业指导、就业培训、职业介绍、劳务转移、跟踪管理服务一体化。完善职业培训体系,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基地建设,不断提高劳务人员的整体素质。鼓励、支持和引导劳务人员到本县工业园就业,切实解决园区企业“招工难”问题。建立外出务工和返乡创业双向流动机制,真正实现“输出人员,引回人才;输出劳动力,引回生产力”的双赢目标。建立法律保障体系,切实维护好劳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十一五”期末,力争入工业园就业人数达3万人以上,外出务工人员达到30万人以上。
    27、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制定鼓励投资的优惠政策,鼓励非公有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服务业、社会事业及其他法律法规未禁止的行业和领域。对非公有资本投资项目,按照核准制和备案制有关要求,进一步放宽条件、简化手续。在税收、用地、用工等方面与其他经济成分一视同仁。引导和扶持民营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七)立足增强后劲,创新体制机制
    28、基本完善“十大体系”。强化“十大体系”相关政策文件的执行,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进一步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安全可靠的信息网络体系;激励人才成长,鼓励人才创业,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建立人力资源体系;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培育各类产权市场,建立和完善产权交易体系;强化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满足对外贸易和开拓市场需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金融服务体系、物流服务体系、贸易服务体系、口岸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
    29、健全全民创业机制。完善全民创业的政策机制,落实全民创业在投资项目审批、融资服务、财税政策、土地使用、对外贸易等方面的各项措施,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完善全民创业的主体机制,鼓励社会各阶层自主创业和外出打工人员回乡创业。完善全民创业的服务机制,努力为全民创业提供融资、培训、技术、招工等各项服务,切实保护创业者的合法权益。
    30、着力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推进政企分开,创新管理方式,切实把政府工作重点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上来。加快建设透明政府、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服务型政府、学习型政府和诚信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推进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继续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政府投资项目审批和许可事项的监督管理机制,严格实施市场准入制度。健全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的行政决策机制,对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事项实行公示听证。加强法规建设及行政执法监督,推行政府行为约束和过错责任追究制度。
    31、建立健全要素市场体系。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健全社会监督机制,推行政府投资的“阳光操作”,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培育发展产权交易市场,规范土地、房产、国有资产等交易行为,发展市政公益事业、技术、劳动力等商品市场。完善地方性金融组织体系,加快构建开放性的地方资本市场。实行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相结合,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坚决打击各类侵权行为。
    32、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抓好财源建设,集中资金支持经济发展。加大依法征管力度,营造诚信纳税环境,努力把经济发展的成果体现到财政增收上来。加大财政调控力度,大力推进公共财政建设,着力推进县乡财政体制改革,逐步缓解乡镇财政困难。加大支出管理力度,在会计集中核算的基础上,逐步制定部门与单位支出标准和定额;改革支付方式,实现国库集中支付。加大村级财政转移支付及涉农专项资金的管理力度。加强国有资产的监管,防止流失,确保升值。
    33、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强化政府信用建设,提高政府公信度。加快企业信用和征信系统建设,建立健全企业信用评估制度。加强公民诚信教育,逐步建立个人征信系统。形成以社会信用制度、信用管理系统、监督和惩戒机制为基本架构的社会信用体系,提高全社会诚信水平。
    (八)立足统筹兼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34、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强科普宣传,普及科技知识,提高全民科技素质。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步伐,强化科技培训,加强技术交流合作,努力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与发展。健全农业技术推广网络,大力推广和普及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进一步加大对科技的投入,逐步改善科研条件,促进科技事业健康发展。
    35、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以“两高普九”为重点,大力发展普通高中和职业中专阶段教育,积极发展其它教育。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强化教师队伍管理,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努力把于都建设成为赣州教育强县。构建教育多元投入机制,促进民办教育、公办教育协调发展。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保护弱势群体受教育的权益。加大教育资金投入,建立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的投入保障机制,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十一五”期间,小学生按时入学率达到100%,初中按时入学率达到9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0%以上;基本解决代课教师问题;扩大县城教育总量,使县城学生人数达5万人以上,其中高中阶段在校生达2万人以上。
    36、加快发展文化、体育事业。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文化资源整合和文化产业发展,深入推进社区文化建设和乡村文化建设,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积极挖掘、保护和发展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加大对公益文化的扶持和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强城乡体育设施建设,新建一批体育设施,建成县体育中心、青少年文化宫。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加大体教结合力度,加快优育后备人才培养,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巩固发展广播电视和信息网络事业,全面实现“村村通”广播电视。
    37、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和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向社会公开招聘人才的力度,积极培养和引进高层次、高科技人才和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推进人才劳动力市场建设,提高人才资源的配置效率。健全优秀人才奖励制度,加速人才资源市场配置,初步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分布适当、门类齐全、适应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
    38、强化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加大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加强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和社区卫生工作,加快县、乡两级医院改造,完善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网络。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和卫生监督体系,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突发性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加强重大急性传染病监测和处置工作,努力控制艾滋病、乙型肝炎、结核病等重大慢性传染病,积极防治职业病、地方病等重大非传染性疾病。基本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认真研究并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加强妇幼卫生保健,积极发展中医药事业,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39、切实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围绕“每年有明显进步,三年达到全市中等以上水平”的工作目标,认真落实国家的人口政策,严格控制人口总量,不断提高人口素质。全面加强计生队伍建设,严格计生队伍人员管理,健全基层计生工作网络。完善计生管理机制和利益导向机制。建立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持制度。加快以“三网一库”为框架的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健全计生技术服务网络。强化流动人口管理,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
   (九)立足生态建设,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于都
    40、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控制新污染源和产生,各类开发建设项目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等制度。加强老污染源的治理,突出以水污染防治为重点,出台水功能区保护办法,保证县域主要河流水质达到二级标准,力争新建垃圾处理厂和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加强矿山企业、建筑工地、社会生活噪声的污染控制和治理。加强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000公顷,建立一批高质量的小型拦蓄工程。继续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统筹安排各类建设用地,严格限制毁田烧砖。
    41、发展节约型经济和循环经济。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形成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生产及消费模式和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节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依法推进企业清洁生产,以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为目标,以技术管理为手段,实施污染防治措施,消除和减少工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强化资源综合利用,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模式。重点在有色冶金、建材、纺织等行业开展循环经济试点。
   (十)立足群众利益,建设和谐平安于都
    42、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积极做好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城镇新增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失地农民和残疾人等的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充分发挥市场引导作用,大力发展服务业、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拓宽就业领域,扩大就业容量。强化政府对劳动就业的保障职责,加大政府对就业指导、培训和服务的投入,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的人才劳动力市场和信息网络服务体系。到2010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
    43、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以混合所有制、非公有制经济和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扩大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覆盖面,逐步实行社区化发放。到2010年,非公有制经济人员参保率达60%以上,社区化管理达95%以上。逐步建立和完善村干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农村低保制度,提高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积极开展社会救济、灾民救助和优抚安置,妥善解决困难群体的生活问题,到2010年,全县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确保在80%以上。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扩大参保人员范围,全面推进“五保合一”的社会保险费征缴方式,强化保险基金征缴和安全运营,不断提高统筹层次。
    44、推进收入分配结构调整。注重社会公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统一同级政府部门间公务员的工资和福利待遇,规范职务消费。保障合法收入,抑制灰色收入,打击非法收入。强化个人所得税征管。
    45、维护社会稳定。健全综合治理、安全生产、食品安全、动物防疫等体系建设,提高应对公共危机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有效控制各类安全事故,杜绝重特大事故。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稳定县、乡、村调解组织、维稳信息员和治安巡逻队伍,推进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开展“五五”普法,不断完善法律援助体系,维护司法公正。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努力化解各类社会矛盾。
    四、建立规划实施保障机制,确保“十一五”规划顺利完成
    46、创新规划实施机制。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调控引导社会资源,有效配置公共资源,确保规划任务的顺利完成。正确履行政府职责,为规划实施创造良好的体制、政策、市场环境,强化年度计划与规划纲要目标任务的分解落实。制定部门和行业落实规划纲要的具体措施。积极引导企业参与规划实施。加大规划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自觉参与规划实施的氛围。
    47、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完善政策法规和制度配合,搭建规划实施的制度平台。加强总体规划与行业规划、区域规划,本级规划与上级规划的衔接和协调,保证规划的目标科学、方向一致、内容和措施相互支撑。加强规划与政策之间的协调,强化规划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区域政策、科技政策、教育政策、文化政策、卫生政策、环境政策等公共政策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制定的政策与规划一致。
    48、完善重大项目运作机制。突出项目对规划实施的支撑作用,强化项目库建设。落实项目实施主体,政府重点实施公益性项目,支持企业成为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和竞争性项目的运作主体。强化项目建设调度,切实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49、健全监督评估机制。强化对规划实施的监测、跟踪,特别要加强对经济增长、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目标的监测预警,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特别是人大代表及其常委会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认真听取社会各界、广大人民群众对规划实施的反应和意见。在规划实施期间,遇环境发生重大变化,需调整本规划时,应报请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审议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