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面对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营销方式快速发展和省外同类市场迅猛崛起带来的挑战,浙江省专业市场尽管在成交总量上继续呈现稳步增长之势,但在市场数量上则出现不同程度的递减现象,经营困难的市场有增无减。
加之,大多数专业市场在管理、经营、信用等方面的固有弱点,使得专业市场这一营销方式出现了从未有过的发展“困境”。在浙江省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上,专业市场究竟能否再现重要的助推器作用,业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一、专业市场进一步发展的出路在于体制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由一个农业为主的省份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经济综合实力由1978年时的全国第十二位跃升到第四位,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专业市场的兴起和发展。到2004年底,全省共有商品交易市场4049个,成交总额6384亿元,同比增长14.17%;同比增长14.17%;市场规摸进一步扩大,年成交额超亿元的商品交易市场497个,成交总额5457.8亿元,占全省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的85.5 %。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和绍兴中国轻纺城2004年成交额分别达到266.87亿和258.2亿.同比分别增长7.5 %和5%,继续保持全国同类市场中成交额第一的位置。可以说在浙江前中期工业化进程中,专业市场不但发挥了推进企业产品销售和产业升级的重要载体的作用,而且大大促进了农村工业化、商品化、城镇化进程,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富裕了当地群众。尤其是市场与产业联动发展产生的强大的产业集散能力,更是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
纵观专业市场20余年发展历程,不难发现,专业市场与特色产业之间的联动发展构成了浙江区域经济最重要的特色。无论是永嘉纽扣业、义乌日用品业、余姚塑料业、嘉善木业、乐清低压电器的发展,还是绍兴纺织业、永康五金业、海宁皮革业、嵊州领带业、临海眼镜业的崛起,都可以从中找到“产业与市场互为依托、共同发展”的印记。追本溯源,浙江省专业市场得以迅猛崛起和蓬渤发展的原因,主要在于其适应了中小企业为主体的专业产业区降低营销和协作成本的需要。
然而,浙江省专业市场在经历了20余年的繁荣发展之后,也日益暴露出了深层次的问题:市场定位缺少个性,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多数市场规模小、档次低,素质总体不高;市场功能尚不健全,经营环境仍不理想;先发性的体制优势趋于弱化,区域竞争日趋激烈,市场增长后劲乏力等等。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特别是加入WTO后流通领域的全面开放,更使专业市场的发展面临严峻的考验。市场制度有其自身演化的内在规律,即一种市场制度下不断被另一种交易成本更低的市场制度所代替。现代市场组织理论表明:以专业市场为主导的商品流通体系一般适用于工业化初期具备古典式市场经济特征的经济结构和量大面广的商品结构。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融合了信息技术的连锁、仓储和大买场等新型零售业态和网络交易的出现和普及,进一步加剧了传统专业市场的发展危机。这种危机的突出表现之一,就是市场数量不断趋减,浙江省各类专业市场在1998年跃上4619家顶峰之后,逐年下降。1999年减少到4347家,2000年与上年持平(4348家),2001年减为4278家,2002年减为4193家,2003年进一步下降到4036家,2004年略有回升4049家。不少人据此认为,传统的专业市场模式将无法抗争现代流通业态的竞争,专业市场在不久的将来必将走向衰弱。
面对专业市场发展中的危机,我们认为,传统的专业市场模式逐步向现代流通业的过渡虽然是市场化和工业化发展的一般趋势,但决不能简单套用西方经济学关于市场组织演进的传统理论,简单地认定专业市场已无法适应浙江经济发展的需要,已没有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判断专业市场有否生命力,一方面要深入分析其生发机制和依托的产业背景。目前,浙江大大小小的年产值超亿元的特色工业园区超过500个,依托特色园区和产业链发展的个私 企业多达60万家。浙江省中小企业占主体的产业集聚发展模式决定了专业市场仍然有着很强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又要分析它与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当代高新技术的融合能力,能否互为载体,互动发展。
由此可见,浙江省专业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关键在于如何与时俱进、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来改造提升传统专业市场,把传统专业市场交易模式和现代的电子商务有机地融合起来,顺应浙江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的趋势,实现专业市场经营体制的新一轮创新与转型。
二、专业市场与电子商务互动发展的模式选择
崛起于20世纪70、80年代的信息技术,以其广泛的应用性和超强的实用性,不但引领着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而且极大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其在商品流通领域的应用,同样引起了该领域的革命性变革。从深层次来理解,专业市场的本质并不仅仅是一个固定的交易场所,更重要的是市场所负载的信息,其作为一种市场交易方式,沟通和连结生产者与消费者,最主要是通过信息流的形式得以实现的。因此对于浙江省专业市场发展的实际来说,要回应信息化时代的挑战,弥补专业市场传统功能的缺陷.实现专业市场经营体制的创新,现实路径之一就是加快引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借助信息技术以进一步提升专业市场的信息功能;实现电子商务与传统专业市场的相互融合,把有形市场的发展与无形市场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扬长避短,着力形成一种集产品信息交换中心、产品展示中心和产品交货中心于一体的新型专业市场。
与专业市场的先发优势相适应,浙江省在创建行业网站,实现专业市场与电子商务互动发展上也走在了全国前列。2004年全省共有127个专业市场建立了网站,比2003年翻了一翻,网上交易额达258亿元。2002年全省百家电子商务试点企业中,专业市场占了28个。2004年《互联网周刊》公布的最具商业价值的中国网站100强的12个行业类上榜网站中,浙江占据了其中的7个,且前4位均为浙江的网站。近年来,一大批以产业集聚为背景,专业市场为依托而发展起来的行业网站,以其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日益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瞩目,为浙江省及全国的专业市场与电子商务的互动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发展模式。综合各地专业市场与电子商务互动发展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一)通过专业市场自建网站的方式,市场与网站一体化经营,实现电子商务与专业市场的互动发展。
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由专业市场出面建立网站,主要为市场内的客户和相关企业提供新的信息交易平台。这是目前比较完善的专业市场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模式。嘉兴茧丝绸交易市场是全省率先实现从信息发布、交易、支付到配送全过程的完整电子商务市场。1999年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通过实施“金蚕工程”建立的“金蚕网”,采用会员制形式进行网上交易,很好地实现了电子商务与专业市场的融合。付费会员通过金蚕网站交易平台,在网上订立合同;通过金蚕网站信息平台,了解贸易机会和动态行情。合同订立后,卖方将货交到市场指定的第三方仓库,买方将货款打人市场账户,由市场结算公司进行资金结算和货物凭证交接,完成交易。2004年,该市场进一步完善网上交易体系,为丝绸企业提供更为个性化的服务,网上交易额达162亿元,占市场成交额的90%。又如余姚中国塑料城为实现市场流通业态的提升,于2002年对原来的网站进行改版,建立了“中塑在线”,目前已有注册用户近3万家,长期上网发布信息的企业7000多家,首页日均访问量万余人次,成为国内最大和最具权威的塑料专业网站。绍兴的“全球纺织网”也是这一模式的典型。它依托中国轻纺城发达的现货市场建立网站,为市场经营者在网站上提供网上商铺,通过网上商铺发布信息、展示商品、洽谈商务,实现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的无缝结合。“网上轻纺城”专门开辟“轻纺城虚拟市场”栏目,已为6000多户经营者提供了网上虚拟层位,并且推出“采购专区”、“市场行情”等栏目,为经营户提供更为方便的电子商务服务。
(二)通过市场与网站分开经营,专业市场借用行业(专业)网站的方式,实现电子商务与专业市场的互动发展
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专业市场自己不建网站,而是依托社会上业已建立的行业(专业)网站,用他人之力实现信息交易平台的扩张。前几年,一批信息行业的弄潮人利用浙江省特色产业集聚发展和专业市场众多的优势,捷足先登建立了一批行业网站,通过为专业市场内的客户和生产企业提供服务,取得了较好的效益。以今日五金网站为例,该网站创办于1998年,依托永康市五金产业集聚的产业背景,现有加盟企业36000多家,注册会员45000多名,日平均访问量超过了50000人次,每日提供最新供求信息700多条,是五金行业创办最早、最有活力、最具影响力的商业网站。2003年成为浙江省信息产业厅推荐网站、最具商业价值中国网站100强。每年会员企业的回签率达到了95%,绝大多数的会员企业通过网站的电子商务平台,扩大了自己的销售渠道和知名度,实现了“小企业、大品牌”的效应。在《互联网周刊》主办的“2004中国商业网站百强”评选中,今日五金网位居行业类网站第3位。又如,中国化工网以浙江省化工行业集聚发展为依托,针对目前国内开展电子商务所要求的电子支付、物流配送、安全认证等基础条件都还不够完善的实际情况,摸索出一套网上网下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成为化工行业重要的信息交换平台,2003年网站利润高达2300多万元,一举成为行业网站的领头羊。此外,中国服装网也是该模式的典型。
(三)通过专业市场与企业信息化的结合,提高物流配送水平,实现电子商务与专业市场的互动发展
与前两种模式则重于通过网站推销市场商品的特点相比,这种模式的特点在于进一步拓展专业市场的货源渠道,并通过供应链的整合,以增强专业市场的物流配送功能,使专业市场成为名副其实的物流基地。近年来,一方面由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企业拥有了自己的网站(网页),从而为构建与专业市场之间的便捷管道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随着专业市场的调整升级,尤其是随着个体经营户原始资本积累的完成,公司化的经营户日渐增多;经营户经营规模的扩大,客观上要求进一步加强与更多生产企业的联系。生产企业与经营企业之间的这种共同需求,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情况下,催生了第三方物流。目前,以专业市场为依托的第三方物流已成为浙江省物流业发展的重要方式。如义乌中国小商品城通过建立现代物流联托运公司,把仓储、联托站和通往全国大中城市的160条联托运线拟合在一起,形成了传统物流基础上的现代物流。
总之,浙江省专业市场的出现解决了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原料和市场两大瓶颈问题,促进了全省经济的繁荣。而以专业市场为依托的行业网站的应运而生,有效解决了在信息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单家独户的中小企业无法解决的产销信息畅通的问题。可以说,行业网站与专业市场观要求,它们为浙江企业及时了解信息、开拓销售渠、降低交易成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这也是浙江亿元以上专业市场和行业网站”一枝独秀”的真谛所在。
三、推进专业市场与电子商务互动发展的政策建议
为了应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近年来,浙江省不少专业市场通过改善市场硬环境、创新经营机制、加强管理、应用网络技术等措施,进一步增强了市场的竞争能力,从而连续10多年保持了专业市场总成交额和大型市场数全国第一的位置。特别是在推进专业市场与电子商务互动发展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为国内专业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发展模式。但从总体上看,全省4000余家专业市场中,已经实现互动发展并取得较好业绩的市场只占少数,绝大多数专业市场仍未突破传统经营模式的羁绊,而处于发展的十字路口。与此同时,行业网站的发展尽管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企业认识不足、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网站建设与市场脱节、相关人才缺乏、网站赢利模式单一、网站重复建设现象严重、资源缺乏整合、社会化信用体系尚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有鉴于此,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大力推进专业市场与电子商务互动发展。
(一)明确发展目标,加快制订专业市场与电予商务互动发展的规划
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是实践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根据浙江省国民经济发展和流通现代化的总体要求,按照“统筹规划、各方参与、积极协凋、稳步推进”的工作思路,结合浙扛专业市场发展的实际,应以大力推广现代网络技术的应用、完善配送体系、整合网络资源、完善电子商务运行环境为发展导向,以特色优势产业为依托,专业市场为载体,有计划地扶持发展一批集信息发布、价格指导、网上交易、资源统一配置和其他支撑辅助功能为一体的行业门户网站,遵循市场化的发胰规障.加快推进浙江省电子商务与专业市场的互动发展。
(二)出台优惠政策,加大发展电子商务的扶持力度
相关的政府部门要在相互沟通协凋的基础上,尽快出台电子商务发展的扶持政策,在税收、财政、经营范围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税收上,对符合一定标准的网站经营商给予高科技企业税率的待遇;开设网上特区,确认一批浙江省重点扶持发展的专业市场门户网站;设立专项基金,对网盛科技这样一批发展规范、潜力较大、对本行业电子商务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企业给予财政支持;放松规制,拓宽专业市场电子商务网站的经营领域,提高网站的赢利点和竞争力。
(三)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努力营造市场经营者参与电子商务的良好氛围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交易方式,需要政府有效地引导、企业积极地参与和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当前浙江省专业市场开展电子商务的主要障碍之一是经营者观念的滞后以及对计算机和网络知识的缺乏。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各级政府、社会团体和基层组织应有计划地对市场经营者、企业管理人员、营销人员以及为市场提供产品的生产者进行不同层次的培训,使更多的人认识计算机和网络,促使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为发展电子商务提供广泛的群众基础。与此同时,还要以典型示范的方式,使市场参与者看到电子商务给自身带来的实际利益,靠利益机制和利益吸引将电子商务变成更多营销者的自觉选择。
(四)加强专业市场的诚信建设,营造电子商务发展的信用环境
创造比较成熟和规范的市场信用环境,对推动全省专业市场电子商务的发展尤为重要。当下应重点抓好专业市场经营户和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重塑企业信用,包括:完善企业信用发布查询系统,建立中小企业基本信用制度,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等;建立专业市场经营者城信系统,构建个人信用;培育和发展信用管理类中介机构,定期发布市场经营者信用状况,促进信息沟通;健全现代信用规制,营造守信氛围;专业市场管理部门要加大对假冒伪劣等破坏专业市场经营秩序行为的打击力度,对一批不守信用的经营户坚决地给予曝光和处罚。
(五)进一步整合现有网络资源,规范电子商务运作的市场规则
根据各专业市场电子商务开展状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规范市场运作规则。以市场为手段,整合行业门户网站和网上商城等商务网站资源,提高商务信息集聚度和利用率。鼓励一些有条件的网络企业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建成集信息发布、价格指导、网上交易、资源统一配置等业务的行业公共商务平台,带动全行业电子商务的开展;解决网站冠名无序的问题,淘汰一批信息量少、服务不全的“空壳”商务网站,培育一些设计人性化、操作便捷、商品丰富、发展潜力大的专业市场网站,使一批“国字号”行业门户网站做到名副其实。发挥电子商务行业协会的职能,加强行业自律和管理,制定电子商务运行的相应标准和规范,促进浙江省电子商务规范发展。
(六)完善配套体系建设,加快解决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问题
努力改善专业市场的网络基础设施,提高经营者的互联网普及率,力争建设一个大容量、宽带化、数字化的有线、无线传输骨干网,实现接入网的全面升级;尽快形成安全可靠、符合国家标准和金融业务规范的全省电子商务支付网关,健全和完善网络支付手段,为全省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统一的网上支付平台和资金结算渠道;整合商业、仓储和运输等企业现有的物流资源,组建新型的物流配送中心,加强信息流和物流的融合。以发展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为重点,努力提高物流企业的社会化、组织化、专业化和信息化水平,为浙江省专业市场发展电子商务提供配送服务,促进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的有机结合。
作者:马斌,浙江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博士生,浙江省人民政府研究室工作人员
徐越,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师,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