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以需求为导向提供公共文化服务
来源:北京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北京作为全国的文化中心,公共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如何将优势转化为人民群众真正需要并且能够享受到的实实在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是政府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心所在

  未来五年,是本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6000美元向10000美元迈进的关键阶段,处于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和现代化的加速期。在这样的关键时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对于最大限度满足首都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由于长期受到计划经济体制思维的影响,一些政府部门已经习惯了“自上而下”的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而不是首先考虑老百姓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需要打破这种惯性思维模式,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弄清楚公共文化服务的对象是谁,需要什么样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然后有的放矢进行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才能避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盲目性和低效率。当前以需求为导向做好本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应重点从以下方面着手。

  改善服务方式引导群众需求

  在本市部分社区和农村基层仍然存在着公共文化活动群众参与率不高的问题,一边是政府有关部门“大张旗鼓”地利用各种方式送文化到群众中去,另一边,老百姓则“悄无声息”地进行着自己喜欢的文化活动或根本不参与政府组织的活动。究其原因还是我们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脱离群众的实际需求造成的。

  作为衡量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以及群众满意度的重要指标之一,群众参与率直接决定着群众对政府所提供公共文化产品的满意度和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高低。随着市民文化需求越来越多样化的发展,有关部门必须尽快转变传统的服务方式和理念,改变过去那种“自上而下”的填鸭式供给模式,探索“自下而上”的需求型供给模式,多考虑老百姓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才能使得我们的公共文化服务更有效,活动参与率更高。

  自去年以来,北京市文化局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在郊区县相继开展了“文艺演出星火工程”和“周末场演出计划”。“文艺演出星火工程”采取政府补贴政策,引入竞争机制,鼓励国有和民营的各类专业艺术院团进入本市郊区县农村地区演出,并鼓励业余文艺团队开展跨区县的演出交流活动。此形式极大调动了农民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将专业演出与业余演出相结合,将送文化与种文化相结合,将群众需求与政府供给相结合,有效满足了群众对于文化演出的欣赏需求。去年9月,市文化局又利用密云、门头沟等10个郊区县的长年闲置剧场,推出了“周末场演出计划”,采取政府补贴院团、当地剧场低价售票的方式,培育郊区群众的观赏习惯,受到群众欢迎。无论是“文艺演出星火工程”还是“周末场演出计划”,都是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引导群众文化需求,提高群众参与热情的有益探索。

  有效利用丰富的资源总量

  北京作为全国的首都,公共文化资源的绝对总量非常丰富,但真正能够被普通市民所享用的公共文化资源的有效资源总量却往往面临“稀缺”的现象。如何解决绝对总量与有效总量的关系是困扰本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的重要课题。

  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非常重要的博物馆、图书馆为例,两馆的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综合水平,但目前本市两馆发展均面临创新机制、资源整合的问题。例如,全市目前注册博物馆有140座,平均每10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人均占有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但由于本市博物馆隶属关系非常复杂,相当一部分博物馆要么是很少对外开放,要么就是服务水平较低,严重影响到博物馆的整体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与博物馆存在问题相类似,本市26座公共图书馆的总藏书量及人均藏书量已超过国际图联人均2册的标准,但却存在着有效藏书量并不高的问题。

  要想尽快解决上述问题,博物馆、图书馆应努力在创新机制、资源整合方面下功夫,积极探索打破体制障碍、促进资源有效利用的途径和方法,充分发挥行业内部资源整合优势,大力促进和提升整体服务水平。

  此外,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尤其在社区和农村基层,“各自为战”的现象仍比较突出,由于体制的因素和意识不到位的问题,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往往缺乏必要的沟通与协作,客观上造成资源的浪费。近年来,本市有关部门和区县在整合公共文化资源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例如,顺义区以信息化为纽带,整合现有文化资源,从2005年开始相继开展了“电子政务、远程教育、农村有线电视、有线广播、农村图书室、党员教育活动室”等资源整合工程,最大限度整合农村文化资源,实施“多网合一”。顺义区农村文化资源整合工程实施两年来,节约了大量资金投入,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为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提供了高效平台,也为丰富农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打造了文化活动平台,为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扶持多元服务引入竞争机制

  积极引导和扶持社会多元主体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中来是政府弥补自身不足,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效率的重要手段。政府手中掌握的资源有限,而群众的文化需求又存在无限多样性,如何协调二者的矛盾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一大难题。

  从国内外的成功实践经验来看,充分发挥非营利组织的参与作用和市场的资源配置基础调节作用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手段。非营利组织是介于政府和市场主体中间性质的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主体,它既具有政府的公益性质又具有市场主体的灵活性质,同时也避免了政府的滞后性和市场的逐利性,从国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较好的国家实践经验来看,他们无不是充分发挥了文化基金会、行业协会等非营利组织的作用,弥补政府和市场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不足。近年来,为更好地发挥非营利组织在推进本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的作用,市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对各类行业协会、基金会等非营利社会组织的监督和管理,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来。例如,促成建立了演出行业协会、电影发行放映行业协会、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行业协会和音像制品分销行业协会等行业协会;积极扶持北京文化艺术基金会、北京国际音乐节基金会等艺术基金会的发展等。这些措施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此外,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也是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政府和公共财政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并不否认市场的资源配置基础作用,相反,微观经济主体在市场平台的充分竞争能够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整体水平。现阶段,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积极性,还需要从政策准入、税收优惠等方面提供其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利益所在,从根本上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北京作为全国的文化中心,公共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如何将优势转化为人民群众真正需要并且能够享受到的实实在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是政府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