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来源:南京市六合区人民政府 更新时间:2012-04-14

 

    “十一五”期间是我区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我区要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并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编制好这一时期的发展规划,对于把握新世纪头二十年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本规划纲要以国家、省市“十一五”规划为指导,依据区委对“十一五”规划发展的总要求进行编制,是“十一五”期间指导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方件,是各部门制定“十一五”专项规划和重大项目规划的基础,也是安排和实施年度计划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发展基础
   
    “十五”期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十五”计划得到较全面的实施,确定的发展战略、基本方针和政策措施得到了有效的贯彻落实,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任务完成情况良好,主要发展指标提前实现。“十五”时期成为我区综合实力提高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改革创新力度最强、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一个时期。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到“十五”期末,全区生产总值达到140亿元,是2000年的2.82倍,年均增长20%以上;财政收入达到24.5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7.5%,比2000年提高8.7个百分点,总量是2000年的5.6倍,年均增长4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5亿元,是2000年的2.16倍,年均增长16.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达225亿元,是“九五”的4倍;实际利用外资五年累计达4.74亿美元,是“九五”的8.5倍。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的位次不断前移,以跨入全国百强县(市)为标志,全区经济发展迈上了新平台。
   
    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比由2000年的23.5:41.6:34.9调整为的13:51:36,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结构比由2000年的48:24:28调整为30:34:36,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大幅上升,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下降较快,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快速增加。产业内部主导产业突出,竞争力增强。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基地和龙头企业建设成效明显。大力实施工业第一方略,规模工业比重大幅提升,从2000年的40%提高到85%以上,构建了重化工、精细化工、钢铁、纺织、机电五大主导产业,累计工业投入127亿元,比“九五”增长7倍,产业集聚效应十分明显。服务业发展加速。房地产、旅游、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等成为支柱行业。
   
    区划调整、沿江开发、化工园区建设顺利实施。2002年5月26日,六合正式撤县建区,从此六合发展史上掀开新的一页。沿江开发强势推进,区政府行文印发了《六合区沿江开发总体规划》,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或竣工投入使用,长江二桥,雍六公路、江北大道城市化改造、西气东输、宁启铁路等全面建成,宁淮、宁蚌高速开工建设,为六合加快发展创造了条件。规划45平方公里的国家级开发区南京化学工业园区经国家计委批准于2003年全面启动建设,发展势头强劲。“十五”期间,六合的三大历史机遇如约而至,六合发展全面提速。
   
    城乡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城市东进南移战略得到较好实施,以雄州为中心,两大组团共同发展的城市体系基本形成。完成了江北大道、雄州广场、金江公路、雄州东路、白果路、北大街、新华路、园东路、方新路等60多条城市道路建设;建设了百合园、龙海新加坡花园城、河滨花园、秀林水苑、福基国际花园、水秀花苑、华欧国际友好城等16个规模住宅小区;实施了护城河、凤凰山公园、马云广场、棠城广场、范旭东广场、凤南商业街建设等一批市政工程;扩建了远古水厂;共投入5.51亿元为农民办实事,基本完成了农村改水、危房改造、危桥改建、农村水泥化道路、有线电视村村通等实事工程;实施了城乡电网改造和建成投运了500KV三汊湾、220KV槽坊、110KV金牛、贾裴等一批输变电工程建设;长江干堤、通江滁堤整治全面达标,红山窑水利枢纽工程全面完工。城乡面貌显著改变,八百桥、横梁被评为全国重点中心镇。全区城市化率达60%。
   
    各项改革向纵深推进。全区基本完成了工业企业改制,商贸流通企业改制面达90%以上。非公有制经济迅猛发展,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80%,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活力明显增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专家咨询制度基本建立。创建区政务中心,在建设服务型政府方面取得切实进展。投融资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农村改革有效推进,全面取消了农业税,实行粮食直补政策,“三农”问题得到了高度重视。
   
    社会事业快速发展。“科教兴区”战略深入实施,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进一步提高。教育事业发展取得新成绩,布局调整扎实推进,资源整合取得显著进展,创建达标成果丰硕,六合高级中学被授予国家级示范高中并转评为四星级高中,程桥中学晋升为三星级高中,六合职业高级中学被教育部重新认定为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农村教育条件明显改善,18所初中成为省级示范初中,14个镇全部成为南京市实施“农村小学提升工程”合格镇,基础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受到省市充分肯定。卫生事业发展加快,区人民医院病房楼、区中医院老年康复中心建成使用,卫生监督与疾病控制体制改革全面完成,镇、村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卫生体系进一步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行政村覆盖率达100%,农民参保率达85.3%。加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立药品监督管理局,整顿规范药品流通市场,药品质量合格率达90%以上。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成功举办了茉莉花文化旅游节、龙袍蟹黄汤包节、南京市雨花石艺术节等重大活动,六合民歌走进中央电视台唱响全国。体育事业稳步发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广泛开展,竞技体育取得较好成绩。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
   
    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2800元和6300元;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全部社会化发放,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保险的覆盖面分别扩大到89.8%、86.3%和87.9%;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达30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达46平方米;恩格尔系数达42%。五年累计新发展民营企业5709家,个体工商户9874户,新增注册资本57亿元,开发就业岗位44931个,实现就业再就业35288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2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4.5%的计划调控目标。
   
    “十五”的成功实践,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一是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把握区划调整、沿江开发、化工园建设三大机遇,促进全区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二是坚持工业第一方略,突出园区建设、招商引资、结构调整三大重点,促进全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升级;三是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突破农民增收、农村实事建设、社会事业发展三大难点,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四是着眼“两个率先”宏伟目标,着力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努力探索具有六合特色的“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新模式。五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协调统一,努力建立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社会稳定和谐的新机制。
   
    与此同时,“十五”计划力图解决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同时新的问题又开始呈现。主要表现在(1)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改变,资源环境制约明显增强;(2)城乡差距和南北差距扩大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缓解;(3)城市建设与新区发展要求不相适应;(4)富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有待完善。这些已成为“十一五”时期需要着力解决的重大任务,必须在“十一五”总体规划中作出安排部署。“十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积累的经验及暴露出的问题,是谋划“十一五”发展的重要基础。面向未来,我们的发展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第二章发展环境
   
    展望未来,全球经济将在起伏中保持稳定增长。今后五年世界经济将进入新一轮增长期,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复苏,并保持一定增长速度,国际贸易和直接投资继续扩大,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增强,推动全球性的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同时,国际原油、矿石等基础原材料价格逐步走高,对我国发展构成较为严峻的挑战。
   
    我国将处于经济增长的上升期。国内经济充满活力,受居民收入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2008年举办奥运会、2010年举办世博会等利好因素影响,国内消费需求增长较快,消费升级特征明显,进而推动投资需求的较快增长,呈现出消费、投资双轮驱动经济增长的格局。工业化、城市化互动的良好格局将会形成,人口和产业将进一步向城市集聚,其总量份额进一步提高。改革向纵深推进,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强,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力。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将迈出实质性步伐。与此同时,土地、资源、环境等压力将进一步增强,矛盾进一步凸现。
   
    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将处于“五个主导性趋势下的五个关键时期”。一是工业化和城镇化推进趋势下新区综合竞争力快速提升的关键时期;二是市场化趋势下全区民营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三是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趋势下进一步融入南京主城的关键时期;四是建设和谐社会趋势下加强薄弱环节、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关键时期;五是沿江开发、化工园建设、三区融合加快趋势下,进一步融入苏南方阵、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
   
    总体来看,“十一五”及更长一段时期,既是我区迅速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黄金发展期,也是各类矛盾交织、发展面临更多考验的矛盾凸显期,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紧紧抓住黄金发展期的有利条件,切实化解矛盾凸显期的不利因素,认真解决好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突出矛盾,将成为“十一五”及今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需要把握和处理的关键问题。
   
    一是改革与调整攻坚期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加大的矛盾。“十一五”期间,是就业与社会保障压力十分突出的时期。就业工作将面对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企事业单位改制中失业人员安置、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等多重压力。社会保障工作将面对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完善老年人口保障机制、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安置困难群体生活等新的任务。
   
    二是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快速推进期要素资源供应短缺的矛盾。经济发展仍将面对电力、能源、土地、资金、人才等发展要素供需不平衡的矛盾。电力紧张的局面仍将持续一段时期,石油、煤炭等能源价格居高不下将长期保持,建设用地相对趋紧的宏观环境基本不会改变,资金供给相对于繁重的建设任务仍然会存在较大缺口,各类人才与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将长期存在,这些因素都对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创新工作方法、合理有效利用资源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是城乡统筹全面实施期政府可调控资源有限性的矛盾。城乡统筹的重点在农村、关键在投入。解决“三农”问题是整个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面对面广量大的“三农”问题,已不能靠一般的办法来解决,它涉及体制机制、利益格局调整等深层次问题,政府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必须从整体上进行制度设计,靠体制、机制创新来解决问题。
   
    四是经济发展加速期生态环境风险加大的矛盾。“十一五”期间,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处在一个重要关口。人口的快速增长必将对资源供给形成新的需求,对环境带来一定压力;产业发展与环境建设的矛盾冲突仍然明显,需要从产业结构的调整、生产力布局的优化、建设项目的优选、污染企业的治理等多个环节实施有效调控;城市快速扩张也带来潜在的环境风险,需要科学规划各类用地,合理把握建设时序,有效调整城市格局,严格保护生态空间。
   
    五是社会结构转型期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社会关系更为复杂的矛盾。发展中仍将不可避免地面对由于贫富差距扩大、社会人口流动、城市建设征地拆迁、企事业单位改制、社会管理逐步规范等带来的各类矛盾冲突,有效减少并妥善处理各类矛盾,坚持公平正义,保证安定有序,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和谐社会建设大局。
   
    第三章指导思想
   
    “十一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六个必须”的发展原则,紧紧围绕“两个率先”的总体目标和“富民强区”的总要求,以工业化、城市化为突破口,以加快富民步伐、提升经济质量、打造江北新区、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和谐社会为战略重点,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根本动力,以创业、创新、创优为抓手,全面提升六合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全力挺进苏南方阵,努力把六合建设成为南京江北现代化新市区和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特色区域。
   
    第四章发展定位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十一五”期间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定位是:
   
    ——全国重化工基地领先区。打造以南京化工园、红山精细化工区为载体的世界一流、全国领先的重化工基地,构建以“三带六园”为重点的新型工业化布局框架,形成机械电子为先导,纺织、服装、新型建材相配套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南京商贸物流发达区。构筑以物流中心、商贸中心、旅游休闲中心为主体的江北新市区,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加快新区现代化进程,建成南京江北城市物流综合服务中心。
   
    ——全省知名的都市型农业特色区。构筑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基础,重点龙头企业为支撑,特色农业、品牌农业、绿色农业、旅游农业为特征,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和较强地方特色的竞争优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不断提升并相互促进,位居全市前列在全省知名的都市型农业特色区。
   
    ——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友好区。树立循环经济理念,深入实施“绿色六合”战略,全面推进生态新区建设,初步建立以生态环境支撑体系、生态资源保障体系、生态城镇布局体系、生态产业发展体系、生态文化体系、生态人居环境体系为支撑的生态城市建设总体架构。
   
    ——经济社会协调的和谐区。适应城市公共安全的新要求,围绕“社会政治安定、经济建设安全、人民生活安宁”的核心目标,建立和完善现代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努力创建最安全新区;建立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等多个层面的城市防灾减灾与公共危机预防应急体系和保障机制,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放心的工作生活环境,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
   
    第五章发展目标
   
    根据我区发展条件和可能,预期到2010年,在2007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建立起“和谐六合”建设的有效机制,主要发展预期目标为:
   
    ——地区生产总值3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8%以上(在地统计800亿元,其中化工园及驻区大企业500亿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达800亿元,其中工业投资500亿元(在地统计2000亿元,其中化工园及驻区大企业1200亿元);
   
    ——实际利用外资五年累计达15亿美元(在地统计45亿美元,其中化工园及驻区大企业30亿美元);
   
    ——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比调整为7:63:30;
   
    ——财政收入6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
   
    ——城市化率达到70%以上;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下;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0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0000元;
   
    ——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35平方米左右;
   
    ——恩格尔系数达38%;
   
    ——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达20%;
   
    ——城镇劳动保障三大保险各自覆盖面达97%以上;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达95%以上;
   
    ——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达95%以上;
   
    ——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达100%;
   
    ——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0%;
   
    ——全区森林覆盖率达25%;
   
    ——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90分以上;
   
    ——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
       
    第六章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升级,构建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第一节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
   
    按照重点提升优势产业,稳定发展均势产业的思路,走规模提升,高端发展、空间集聚、产业集群的发展道路。一是推进产业规模化,确立重化工产业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到2010年重化工产业销售收入突破2000亿元(其中化工园及驻区大企业1800亿元),成为对全区经济发展具有长期支撑带动力的重要战略产业。二是推进产业新型化,确立机械电子产业在全区的主导地位。到2010年,全区机械电子产业销售收入突破300亿元,成为新型工业化的主导产业。三是推进产业特色化,确立纺织服装产业在全省的领先地位。到2010年,全区纺织服装产业销售收入突破200亿元,成为带动就业、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四是推进新型建材产业发展,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成为南京重要建材、墙材生产基地。到2010年,全区建材产业产业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成为全市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循环经济示范产业。五是推进建筑业发展,培育壮大企业实力,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和资质等级。到2010年全区建筑业产值突破100亿元,成为全区支柱产业之一。六是加快推进空间集聚,打造产业发展空间载体。抓紧筹划六合滨江开发区,重点打造“三带六园”发展平台。石化产业向化学工业园和红山精细化工园集中,机械电子、新型建材等新型工业向六合经济开发区、金牛工业集中区集中,服装玩具等特色产业向程桥服装工业园、横梁工业集中区等街镇重点工业园区集中。七是推进产业集群建设,培育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优势。形成重化工、机械电子、服装玩具、新型建材等在国内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到“十一五”末,区内上市公司达10家左右,创国家、省市级名牌20个以上,年销售额超10亿元以上规模企业10家以上。
   
    第二节构筑现代服务业体系
   
    顺应城市间发展竞争由产业领域向综合服务领域扩大的新趋势,把全面提升新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构建江北新中心地位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围绕建设南京江北商贸中心,物流中心,旅游休闲中心“三大中心”,以加快发展生产型服务业、新兴消费型服务业为主要方向,加快构筑与城市现代化进程相衔接、与江北新中心发展要求相匹配、与发展创业和人民生活相适应的新型城市功能体系。到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突破100亿元,年均增长18%以上。按照功能提升,项目带动的基本思路,加强以下几方面建设:(1)现代商贸功能。重点加快雄州主城金宁广场中心商贸区建设,增强长江路商业一条街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推进商业设施提档升级;建设和完善一批特色商业街区,推进雨花石一条街、地方美食一条街的规划和建设。“十一五”期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实现五年倍增。(2)现代物流功能。重点推进江北化工物流中心、南京沪江五金机电交易中心(沪江商贸城)、六合石料建材交易中心、新集综合物流中心和江北农副产品集散交易中心“五大物流中心”建设,初步确立南京江北物流综合服务中心地位(3)旅游居住休闲功能。重点开发建设金牛湖-石柱林风景区、灵岩禅寺风景区、止马岭-大泉湖风景区、平山省级森林公园、瓜埠山地质公园、长江乌鱼洲观光娱乐区等旅游景区,金牛湖旅游度假区创建4A级景区,建成2-3处3A级景区,建设3-4座四星级酒店,提升旅游接待条件。加快文庙、达浦生纪念馆、清真寺、万寿宫等历史遗迹的规划修缮建设工作。加快商品房开发建设,打造优良环境,建设江北宜居城市。
   
    第三节发展都市型农业
   
    加快推进农业功能性调整,优化农业布局,提高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外向化和生态化水平,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构筑融经济、生态、旅游、科技、示范等功能为一体的都市型农业体系。到2010年,农业增加值力争达到20亿元,年均增长5%。(1)形成南部水产养殖、生态林业经济区,中部蔬菜、优质稻等现代化高效农业经济区,北部林果、畜禽养殖为主的绿色生态经济区三大农业功能区发展布局。(2)重点发展特色蔬菜、富硒产业、草食畜禽、特种水产、花卉苗木、旅游农业六个具有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建设市以上农业科技示范园2家,农业六大主导产品生产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3)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农户12万户以上,重点培育和支持金海苎麻、平山茶叶、亿丰木业、超大蔬菜、金禾果蔬、远望富硒、科凯林药等20家重点龙头企业。(4)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农产品质量体系建设,建设好动物重大疫病防治、粮食和林木植保、森林防火、农业执法和农业信息五大公益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业标准化、农产品质量检测、“三品”(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认定认证四大体系建设。
   
    第七章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框架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一节建立城乡统筹发展的长效机制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全方位打破城乡分割的制度障碍,在建设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社会事业、服务体系、人口就业、社会保障等领域实现城乡对接和统筹安排,促进城乡良性互动,联动发展。
   
    第二节推进农村各项改革
   
    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建立集体土地流转新机制,规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转让、租赁、作价入股、抵押制度,改革集体土地收益分配办法;建立农民土地股份合作制,让农民通过租地和入股方式,长期从租金和分红中得到收益和提取社会保障;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和土地使用收益权;鼓励有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健全农村农用地流转机制,鼓励引导农业规模经营,推进土地向规模种植集中。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维护和保障村集体和农民的合法权益。深化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革,开发适合农村经济特点的金融产品,探索地方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支持。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采取财政直补办法,增加农民收入。改革乡镇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某些环节,促进农村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加强农村法制建设,完善乡村治理结构,健全农村自治机制,通过民主选举、村务公开、民主理财等方式,不断提高农村基层民主管理水平。
   
    第三节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
   
    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巩固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的义务教育保障机制,从2007年起,免收农村义务教育的杂费和信息技术费。加快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增加农村优质教育资源。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改善乡镇卫生院、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软硬件条件,提高农村卫生服务综合水平。加强农村基层文化、体育等设施建设,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第四节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结合重点镇村建设,进一步改善镇村公路网络和道路质量,提高农村地区用水、用电、电信、公交保障水平。深入实施“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工程,着力解决农村安全饮水、清洁能源、卫生公厕、污水和垃圾处理等问题,显著改善农村面貌。加快城镇集中居住区、中心村和农民居住区建设,鼓励零散居住点农户逐步向城镇或中心村搬迁集中。
   
    第五节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采取综合措施,广泛开辟农民增收途径。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加快富余农村劳动力转移,有效增加农民工资性和经营性收入。“十一五”期间,按照促进农民身份变化、从事产业变化、生活方式变化和思想观念变化的要求,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转移转换10万以上农业人口。组织实施“双带”工程,培育各类专业村和特色村,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带动农民收入增长。加快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拓展农业产业功能,延伸农业产业链,扩大农民收益。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
   
    第八章加快新区城市建设步伐,构建组团式紧凑型的城镇发展新格局
   
    第一节完善城镇总体布局
   
    促进城市空间结构的整体性优化,按照“拓展空间,合理布局、强化重点,统筹全局”的基本原则,继续实施“东进南移、组团发展”的城市发展总体战略,有效统筹城市空间布局、生产力空间布局与人口空间分布,实现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的格局。全区形成“一个中心、二个组团、三个重点镇、多个一般镇”构成的新型城镇发展体系框架。
   
    第二节突出城镇发展重点
   
    一个中心:雄州主城。以提升现代化水平为核心,重点抓好南部龙池新城建设与老城改造两大关键点,全面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加快树立新区城市形象。高标准建成金宁广场标志性建筑,着力打造南京江北第一商圈,构筑繁华的商贸区。加速推进南部新城建设,加快东进南移步伐,建成华欧国际友好城。以区政府办公南迁为契机,带动新城加快发展。完善雄州主城生产生活设施,布局建设水、电、气、污水处理等重大公用工程。重点发展新型制造业、教育、卫生、文化、商贸、交通、住宅、金融、信息、管理等现代服务业。二个组团:大厂和化工园。作为六合新区的两大组团,重点发展重化工产业,建成六合最大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发展为生产服务的物流、信息等现代服务业,人口控制在20万左右,生活居住向雄州疏散和转移,形成以雄州主城为中心,大厂、南京化工园两组团为产业支撑的规划面积300平方公里,居住人口达到50万人以上的南京江北城市中心区。三个重点镇:八百桥、横梁、竹镇。各自形成3-5平方公里的建成区规模,建成区人口达到5-7万,成为各具特色的专业型城镇。横梁镇重点发展服装、玩具、雨花石产业,加快主城至镇区的道路城市化改造和基础建设,使之成为六合东部的中心镇,连接扬州、仪征的门户和窗口。八百桥镇重点发展新型建材、服装玩具、机械电子等产品,发展以金牛湖、石柱林为依托的旅游服务业,成为六合北部地区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先行示范区。竹镇镇重点发展牛羊、林果、旱杂粮等农副产品深加工,建设以良好生态体系和林果为特色的止马岭-大泉湖旅游度假区,加强生态保护,彰显民族特色,成为六合西北部辐射安徽的民族特色镇。其他多个一般镇:积极稳妥地推进镇村行政区划调整和发展空间调整。全区形成12个左右街镇,集中加快发展。
   
    第三节优化城镇发展目标
   
    通过有效拓展城市空间,加强城镇体系建设,增强服务功能,吸纳农村及外来人口转移,加速新区工业化、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缩小南北差距和城乡差距,提高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水平,到2010年全区总人口110万人左右,城市化率达70%以上。加强城市社区管理,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加强城镇综合治理,改善城镇环境,形成各具特色的城镇风格,全面提高城镇管理水平。
   
    第九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城市综合配套服务功能新体系
   
    第一节优化交通网络
   
    推进过江通道建设,积极配合省、市加紧建设长江四桥、过江隧道和地铁过江工程,缓解跨江发展的瓶颈制约。抓紧实施沿江高等公路、浦仪高速、宁淮高速、宁蚌高速等骨干路网建设,连接宁通公路、长江二桥和宁扬公路,形成沿江快速通道,紧密江南江北及仪征化工产业带之间的联系。建设西坝头、通江集深水码头,扩大货物吞吐量,适应化工园快速发展的需要。整合现有港口码头,挖掘潜力,充分开发利用。实施部分主要河流航道等级的提升,提高通航能力。建成宁启铁路六合货运站及相关配套服务设施,形成现代物流业新的增长点。配合省市加快江北机场建设,加强机场进出口快速通道与干线公路连网建设,形成全方位、水陆空齐备的立体交通网络。加紧西部干线、东部干线、北部干线等区内干线公路网建设和镇村公路建设,构建以雄州主城为中心的一环七射交通骨架,逐步实现高速公路联网畅通、干线公路加密升级、镇村道路灰黑达标。重点实施区镇公路二级标准、街镇公路三级标准、镇村公路四级标准。
   
    第二节完善城市公用服务设施体系和住宅供应体系
   
    加强和完善供水、供电、供气、公交、水利、人防、气象等城市保供防护体系。到2010年,形成供电网络完善,供水能力显著增强,天然气实现直供。建立与全区现代化进程相适应、更新改造与新建相结合的水利发展目标,稳定提高水利服务保障能力,基本保障防洪、供水安全,逐步改善水环境。提高长江、滁河干堤防洪标准,加快实施滁河流域治理、城市防洪、农村水利、水资源保护及水土保持等一批重点工程。加强电力设施保护,科学合理控制和预留电力线路走廊和变电站用地。落实公交优先政策,实现镇镇通公交。加强交通指挥系统建设,加快停车场规划建设。完善社区人防体系。建立和完善满足不同阶层居民需求的住宅供应体系。每年竣工住宅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以上。完成老城区危旧房片区改造,实施房屋出新工程,改造背街小巷道路,方便居民出行。
   
    第十章加快对内对外开放,构建民资外资比翼齐飞的开放型经济新平台
   
    第一节加快民营经济发展
   
    把握民营资本高速扩张的有利时机,加快发展和壮大民营经济。到“十一五”末,民营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总量达260亿元,比重达85%以上。(1)对民营企业实行与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相同的国民待遇,全面放宽民营资本的市场准入领域,允许进入除法律法规规定不能进入的领域外的所有领域。(2)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切实降低创业门槛,简化项目审批手续,充分释放民间资本的巨大潜力。(3)加大扶持力度,进一步健全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配套政策,加强政策落实力度,鼓励民营企业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增强发展竞争力。(4)积极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鼓励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嫁接,进入跨国公司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促进本土经济和开放型经济互动发展。(5)积极鼓励发展各种行业组织、行业商会,健全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社会中介服务体系,提高民营企业的发展能力。(6)加强舆论宣传,发扬“创业、创新、创优”的三创精神,营造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二节加速外向型经济发展
   
    结合对外开放的新特点和自身发展的新要求,“十一五”期间我区对外经济要重点在五个方面取得新突破。(1)引资规模新突破。利用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期,引进一批基地型、龙头型的外资大项目。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达45亿美元(其中化工园及驻区大企业30亿美元)。(2)引资质量新突破。促进利用外资由偏重数量型向数量和质量并重型转变,着力提高支柱产业外资比重、大项目外资比重和跨国公司外资比重。(3)引资领域新突破。利用外资由偏重制造业向全面、全方位转变,重点突破现代服务业对外开放。同时,进一步提升农业利用外资的规模和水平,加强都市型农业建设。(4)载体建设新突破。发挥开发区的辐射带动和先导作用,把开发区建成利用外资的主阵地、高新技术的密集地、体制创新的示范区和经济发展增长级。重点推进南京化工园、六合经济开发区、红山精细化工区向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升级和街镇工业集中区向特色化、专业化发展的转变。(5)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上新突破。大力实施科技兴贸战略、以质取胜战略和出口品牌战略,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档次和附加值,到2010年外贸出口额实现3亿美元。稳步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拓宽对外经济合作的领域和市场,扩大劳务输出。
   
    第三节加强区域一体化建设
   
    加快六合区全面整合力度,实施一体化规划、一体化建设。紧紧抓住南京沿江开发、跨江发展的机遇,充分发挥六合区位自然条件较好、长江岸线较长、产业发展基础较强、发展潜力较大的优势,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打造自身沿江开发平台,加快融入南京都市核心区。扩大与周边地区的交流与联系,形成优势互补、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一体化区域经济格局,有效提升南京江北新区的吸纳和辐射作用。
   
    第十一章加快富民和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构建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新构架
   
    “十一五”期间,要从建立健全就业优先机制、社会保障机制、调整收入分配、加快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广大居民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努力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努力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第一节建立就业优先机制
   
    进一步完善“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机制,努力实现比较充分就业。“十一五”期间要重点强化五大支撑平台建设。一是促进就业政府责任平台。落实各级政府就业责任制,把扩大就业作为政府优先目标,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进一步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把调整就业结构放在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位置,通过就业结构的优化促进就业规模的扩大,着力减少第一产业就业人员,积极增加第三产就业岗位,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高度重视发展传统服务业,注重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广开就业门路。五年累计新增就业岗位10万个。二是鼓励再就业创业政策平台。抓好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再就业优惠政策的贯彻实施,放大政策效应,努力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自谋职业、自主创业。落实有关扶持政策,把鼓励创业作为扩大就业的最有效途径。增强创业意识,营造创业光荣、创业实现自我价值的氛围,提高创业者的社会地位。在税收和贷款上给予扶持优惠,放宽产业进入领域,降低产业进入门槛,营造良好的发展创业氛围。三是就业技能培训平台。实施职业技能振兴计划,建立健全职业技能培训网络,加强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提高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适应性竞争力,加快中高级技术工人的培养,有效缓解就业结构矛盾。四是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发展社会化、市场化的人才创业和劳动者就业社会服务网络,形成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统一的就业指导网络体系。五是就业综合信息平台。进一步提升就业服务信息化水平,逐步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区、连接社区的全区性综合信息网络,为市民就业提供即时、便捷的信息服务。
   
    第二节完善社会保障机制
   
    “十一五”期间,要把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和提高保障水平作为重点,以建立覆盖城乡和所有人员的社会保障体系为目标,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法律援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重点建立健全四大机制。一是多层次的城乡社会保障机制。在城镇把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覆盖到包括私营个体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在内的所有劳动者,基本实现城镇劳动者全覆盖。城镇最低生活保障要覆盖到全体城镇居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应保尽保”。在农村基本建立由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社会保障组成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并逐步提高保障程度和覆盖面,探索农民以土地换社保的途径。积极推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二是有效的资金保障机制。加强社会保险征缴力度,加大政府和社会保障投入,完善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体系,形成稳定的资金支撑能力。在基本社会保险制度之外,运用税收等政策手段鼓励企业和个人参加补充养老、补充医疗等保险,建立多重保障构架,满足劳动者的不同程度需要。三是政府和社会联动的弱势群体救助机制。政府通过调节国民收入再分配,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和平等享受公共服务的权利,进一步发挥和规范社会救助、法律援助、慈善事业等对困难群众的帮扶作用。四是老龄化社会配套保障机制。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强适应老年人需求的文化娱乐设施和社会养老机构建设,实现“老有所用、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养”。
   
    第三节调整收入分配政策
   
    完善收入分配政策,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1)进一步建立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市场分配的制度,积极增加经营性收入和投资性收入。(2)进一步建立企业职工收入和企业经济效益同步增长的机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工资标准,切实提高务工者收入,完善公务员工资增长与财政收入增长相适应的制度,加快实施“阳光工程”,促使区内政府不同部门的公务员工资福利的统一水平。(3)强化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依法调节过高收入,切实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第四节实施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战略
   
    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成果推广运用。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加快应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强科学普及。“十一五”期间,新培育高科技术企业30家,民营科技企业100家,新培育20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申请专利1000件。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调整优化各类学校尤其是城区教育布局,加快教育设施配套建设,全力推进教育装备现代化。增加重点镇和农村教育投入,改善农村基础相对薄弱中小学校的办学条件。到2010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继续保持100%,高中阶段入学率保持在95%以上,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2年。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争取1-2所职业技术学院新建布点。切实提高师资特别是农村师资水平,加大教育投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设学习型社会。
   
    加快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抓紧培养专业化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到“十一五”末,全区人才总量达7万人以上,其中高层次人才达1万人,人才总量、层次结构、产业分布基本合理,基本满足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第五节完善社会事业配套体系
   
    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加强社会事业的布局调整和社会化、产业化进程,显著提升公益性、基础性社会事业设施服务功能,有效完善社会事业配套网络,集中力量建设一批标志性的现代化、功能型社会事业亮点工程,促进城市文明程度、市民整体素质和人民生活质量的同步提高。(1)完善卫生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城市医疗卫生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居民健康主要指标达到世界中等收入国家和地区的平均水平。重点实施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的综合改造扩建,提升综合服务全区的能力和竞争力。加快街镇卫生院的配套建设,巩固其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中的主导地位。强化社区和村卫生服务建设,逐步形成功能合理、方便群众的卫生服务网络。建立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卫生监督体系,规划建设集卫生监督、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和医学继续教育培训于一体的公共卫生综合楼,提高城市卫生安全应急与保障能力。(2)加强食品药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整顿规范药品生产、流通秩序,强化农村药品“两网”建设,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3)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强文化活动设施建设,建设区文化艺术活动中心,第一文化馆、第一图书馆建成国家一级馆。新建青少年文化宫,修缮文庙,建设六合国家地质公园。繁荣文艺创作和文化市场。大力发展数字电视。围绕人的全面发展,继续弘扬具有六合地方特色的先进文化,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挖掘传统文化,打造精品文化、彰显特色文化。(4)积极发展体育事业,完善区、街镇、社区三级活动中心,大力推进全民健身。提高竞技体育水平,新建一批体育场馆设施,办好业余体校。(5)加快发展气象事业。建设气象防灾减灾系统工程,建立预警信号播发设施;合理选址,新建自动气象站、生态气象观测站;完善气象公共服务平台,提高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实施气象局整体搬迁建设工程,新建气象科普馆。
   
    第六节营造和谐社会发展氛围
   
    以构建全体人民各尽其职、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为目标,进一步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安定有序,打造“平安六合”、“法治六合”和“诚信六合”的新区品牌,建立能够应对突发事件和灾情的应急处理机制和公共安全保障机制,健全和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妥善处理和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全面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倡导和实践“开明开放、诚朴诚信、博爱博雅、创业创新”的市民精神。坚持不懈地开展文明创建、诚信创建活动。
   
    第十二章加快生态环境建设,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新模式
   
    积极实施生态区建设,构筑发展“绿色平台”,增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重点突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发展以循环经济为导向的生态产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培育体现现代文明的生态文化,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一节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实施生态绿化建设。建设和完善雄州主城绿地系统,提高城区绿化水平。“十一五”末,建成区绿化率达40%以上。加快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干线公路两侧绿色走廊建设,宜林路段绿化率达100%。加快长江防护林、大厂防污隔离绿化带、山岗丘地水土保持林和林业产业基地建设,逐年增加森林资源总量,确保每年新增造林面积2万亩以上,稳步提高全区森林覆盖率。构建“遍布全区、分布均衡、结构合理、规模适度”的生态绿化空间框架。到2010年,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25%以上。
   
    加强水环境和水源地保护及水土保持工作。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启动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保障区域水生态安全。加强长江饮用水源地保护,确保水源安全。地表水控制断面好于5类水质标准,95%以上的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基本达标。依法从严控制地下水开采,有效控制水土流失,严禁向滁河、龙池湖、金牛湖等水域排污,保证水环境质量,满足农业生产灌溉需要。重点建设雄州主城生活污水处理厂、化工园长芦、玉带片区污水处理厂、六合经济开发区、红山精细化工区污水处理厂,全面实现达标排放,努力实现水环境质量的全部稳定达标。到2010年,城市污水处理率达70%以上。
   
    进一步加强污染监控和治理。严格控制污染气体排放,有效控制各类扬尘,实施清洁能源普及计划和绿色交通计划。到2010年,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以上标准的天数保持在80%。加强放射源的监管,确保辐射环境安全。扩大处理固体废弃物的能力。健全城市垃圾处理系统,新建和改造现有垃圾填埋场,完善危险废弃物处置体系。到2010年,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建立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加强采矿管理,提高对重点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力度。完善生态安全预警和防治机制,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防治力度,维护公众生态环境安全。
   
    第二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围绕促进经济发展由“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难循环”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向“低投入、低消耗、少排放、高产出、可循环”的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的目标,实现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的生态转型。“十一五”期间,重点从以下方面采取措施:(1)充分发挥高新技术在产业强区中的作用。切实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在制造业中的比重,严格控制新上高消耗、高能耗、重污染项目,坚决淘汰浪费资源、污染严重的落后工艺、设备和产品;(2)全面实施清洁生产。进一步推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用循环经济改造传统产业,实现资源能源的高效利用,加强废弃物的综合处理,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3)全面推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从决策和项目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格把好建设项目的审批关。(4)建立健全循环经济政策法规体系和科技支撑体系。从价格、税收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加快循环经济技术的研究开发,推进科技成果转化。(5)实施主要污染物深度处理和有效监控。引导工业污染源的治理从末端治理向源头全过程控制、从单纯治理向调整结构和合理布局转变,加快实施城区工业企业向重点工业园区的搬迁计划。
   
    第三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着力缓解资源供应瓶颈制约,有效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1)集约利用各类资源。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土地、岸线、水源、矿产等重要资源,综合运用法规、规划、价格等多种手段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2)实施全面节约战略。鼓励节地、节水、节能、节材等行业发展,大力开展再生资源回收和综合利用工作,加快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步伐,推广散装水泥、粉煤灰利用、废品回收工作,减少生产、建设、流通、消费各个环节的资源消耗,把资源综合利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3)积极调整能源结构。引导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加快西气东输天然气的接入利用,努力降低煤炭、石油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第四节培育生态文化
   
    在城市建设中强调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彰显城市特色和文化内涵。培育生态理念,倡导生态文明。在全体市民中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自然观和发展观。确立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价值观。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促进优生优育,提高出生人口的素质。建立完善的人口综合管理与优生优育体系,稳定低生育水平,控制人口总量,提高人口素质。切实加强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农村抓村组,城市抓社区,落实企事业单位计划生育法人责任制,加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建设,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强社会主义新型生育观念和生育文化宣传教育,加强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建设,加强与计划生育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采取多种综合措施,鼓励家庭实行计划生育,加强计划生育人群权益保护;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综合管理。创建生态家园,改善人居环境,把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渗透到城市和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各个层面。积极开展绿色社区、环境优美乡村的创建活动。
   
    第十三章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构建具有竞争优势的市场经济运行新环境
   
    第一节政府管理体制改革
   
    进一步理顺政府与企业、市场、社会的关系,全面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行政管理方式创新,切实增强和完善政府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职能,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责任政府、服务政府、法治政府、阳光政府”。(1)提高政府科学决策水平。加快建立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有效机制,建立决策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合法性评价、重大事项集体合议、决策跟踪评估等制度,建立健全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2)提高政府有效调控资源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理顺政府部门的关系,建立重要资源高效配置和调控综合机制,促进重要公共资源向重大工程、重点项目、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集中。(3)加快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积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有效发挥和对经济发展的合理调控。重点加大政府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投入,提高社会保障、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公共卫生、环境保护、公用事业等方面的支出。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农的力度。(4)加快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贯彻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落实和扩大企业的投资决策自主权,实行登记备案和核准制,积极鼓励社会投资。进一步规范和约束政府投资行为,合理界定政府投资范围,健全政府投资项目决策机制。(5)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依法推行政务公开,建立规范公开、廉洁高效的法治政府。(6)加快政务信息化建设。积极开展电子政务,做好新浪六合网的维护、更新,建成六合区行政中心信息化系统和覆盖全区的高速宽带光纤主干传输网。
   
    第二节现代市场体系建设
   
    现代市场体系是建立和完善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一五”期间,要以建设商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和要素市场为重点,促进我区现代市场体系的完善。(1)加快各类商品市场建设,促进大市场、大流通格局的形成。(2)积极探索建立产权交易市场,构建交易平台,促进企业产权流通、重组整合。(3)建设和发展人才市场,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4)推进土地市场化进程,积极调剂土地供给,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是政府履行宏观调控、经济调节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规划期限内本级政府的行动纲领。规划涉及政府职能的内容具有实施性。
   
    第十四章规划保障
   
    强化规划纲要的龙头地位。明确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总体规划纲要在各类规划中的主导地位,所有规划不得与总体规划相冲突,使之成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以高水平规划、引领高水平发展。
   
    切实做好规划衔接。认真搞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与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之间的相互衔接与融合,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发展战略与思路,充分利用上级有关部门对相关规划调整修编的机遇,主动做好与省市的对口衔接。同步调整修编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重大项目规划确保纳入上级规划内容。
   
    做深做实各类专项规划。使专项规划达到项目化、资金化、政策化的要求,成为“十一五”总体规划的支撑和完成总体规划目标任务的保证,并指导该领域发展,决定该领域重大工程和安排政府投资的依据。
   
    严格规范规划编制程序。各级各类专项规划审批前要报送区发改局协调衔接,未经衔接的规划不得报请批准并公布实施。把规划涉及的重大问题研究好,把规划的内容落实好,把规划之间的关系衔接好。
   
    第十五章政策保障
   
    发展规划是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按照规划的目标和任务,重点在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空间布局优化、城乡统筹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加快富民进程等方面提出鼓励、限制和禁止政策,引导和约束市场主体行为。
   
    建立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同级财政预算相挂钩的制度。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合理界定财政资金的投向,主要用于公益性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统筹城乡发展等领域,合理使用各类政府投资资金,有效防范政府债务风险,建立政府投资责任追究制度。
   
    建立六合区、化工园区、沿江工业开发区、驻区大企业联动机制。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政策,以财源建设为核心,整合资源,转变服务方式,服务区内所有企业,把营造发展环境摆在首位,坚持做到企业优先、市场优先、效率优先、基层优先的四优先原则,建立与区内大企业之间发展战略伙伴关系,实现良性互动、多方共赢,不断提升区域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第十六章项目保障
   
    认真组织重大项目实施。根据政府的职责,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资源环境保护等政府主导型领域,筛选一批重大项目,向社会公布,作为规划实施的重要支撑。重点实施交通设施、公用设施、社会事业、旅游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建设项目。对其中属于公共产品、无法由市场供给的项目要依靠政府财力通过政府行为加以实施。对有一定收益的经营性项目,通过扩大准入范围、减免税费、制定政策等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投入。
   
    加强项目建设的全过程管理。完善项目法人招投标管理,对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全面实行代建制,建立重大项目后评估机制,提高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水平和使用效率。
   
    努力拓宽项目融资渠道。要强化重大项目运作,加快投融资平台建设,吸引各类资本参与建设,保障重大项目实施。
   
    第十七章年度计划管理保障
   
    建立五年发展规划与年度计划相衔接的机制。要在深入分析国内外经济环境、准确把握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上,审时度势,将“十一五”规划中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综合指标、产业发展的重点项目、城乡建设的重点工程、社会发展的重大项目和为民办实事的主要内容分解落实到各个年度,建立五年发展规划与年度计划相衔接的机制。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发展规划确定的方向、目标和任务制定年度计划的目标,并报发展规划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八章考核和评估保障
   
    发展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跟踪规划实施进度,对部门工作绩效进行评估。在规划实施的中期阶段组织开展中期评估,形成评估报告。因中期评估或其他原因需要对规划进行修订的,发展规划部门应当提出修订方案,按照有关程序报批公布和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