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条路通向学术出版数字化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更新时间:2012-04-15

 
  ■ 周蔚华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总编辑

 
  中国大学出版社过去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但是在学术出版方面则显得不足。大学出版社的生存之根、价值之源,就是它的学术出版。大学出版社存在的价值不在于它的码洋多少,也不在于它的规模多大,而在于它对学术的贡献有多大,这是大学出版社和其他出版社的区别所在。

  数字化冲击学术出版

  当前传统的学术出版模式正面临着困境。第一,学术书的特点决定其困境所在。众所周知,学术书读者面比较窄,市场弹性比较小,销售周期很长,它和畅销书最大的差异就是畅销书可能一阵子就过去了,但是学术书不因为时间的延续失去它的价值。它的成本也比较高,风险大。现在整个销售模式对学术书是非常不利的。中国每年出20多万种图书,但是中国最大的卖场上架品种也就20多万种。很多书店受经济效益的驱使,过分追求上架的周转率或动销率,致使首先受“害”的是学术著作,学术书就成为最早下架的品种。学术出版因之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第二,图书馆订阅经费转向。图书馆订阅经费的增长低于图书品种和价格的增长,导致了图书订阅的下降。它们倾向于把有限的资金转向订阅一些连续性出版物如期刊和报纸等。数据库尤其是期刊数据库以其庞大的信息正在成为图书馆订阅的重点,这也导致对图书的订阅经费的压缩。

  第三,读者查阅资料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现在图书馆的图书查询只是一种补充,更多的是通过网上查阅,不管是期刊还是文献,很多都是通过网上来检索。

  第四,现在国际上流行的所谓开放式出版模式,即OA(Open Access)模式,对传统学术出版产生巨大冲击。学术出版物价格飞涨,特别是大学图书馆已经不堪重负,这直接导致世界范围内的开放式出版模式的兴起。2003年10月,在德国柏林由马克斯·布兰克(Max Planck)社团组织的研讨会上宣布的《柏林宣言――社会和人文领域的知识开放使用》强调,开放出版模式不仅仅涉及期刊文章,而是包括任何涉及研究的事情,如数据和元数据,甚至还包括任何知识和文化遗产的载体,如博物馆藏品和档案存储软件,等等。目前越来越多的公众和私人机构都在使用这种OA模式,其对学术出版的冲击是非常大的。

  六模式促学术出版数字化

  学术出版是最适合数字化赢利的一个出版领域。当前图书馆对学术数据库投入的加大,既是传统学术出版的危机,也是学术出版数字化的商机。内容的产生周期较长但时效性也长、内容的独创和难以模仿性、用户的小众化和稳定性、检索和继承的必要性、对学术出版编辑的较高要求等等,都是数字化模式能够提供的优势所在。

  关于学术出版的数字化,我个人认为,可供选择的模式主要有:

  内容再集成,满足个性化需求。学术的创新性和研究个性,对内容的集成要求非常高,掌握各个主要研究领域的历史、现状和相关文献,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前提。数字化恰恰在内容的集成服务方面大有可为。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心的兴盛和危机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它的优势是集成服务,把国内最有影响的相关论文集成为一个个连续性专题,长期成为每个研究者案头必备的文献。在数字化条件下,这种模式受到中国知网的强大冲击。这对图书出版是一个前车之鉴,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与各种学术组织密切联合,提供在线数据库。美国亚历山大·斯特里特出版社正与一些高校出版社和图书馆进行电子版本的合作。该社认为“这个计划一定会为学者们提供更快捷的服务和更多的资料”,建议出版商要加强合作,而不要互相抗衡,并通过借助谷歌、雅虎和微软等公司提供的技术支持来开发自己的项目,通过“授权许可和链接”来提供增值服务。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与美国人类学协会合作人类学资源合作项目。这项计划的目的在于为人类学家提供“一站式”服务,包括保存的期刊历史资料、音频文件和书目数据等内容。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与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的国际关系文献数据库,已经收录150个捐稿机构的10万页内容,如此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我们学术出版切入数字化的先例。

  按需印刷(POD)。“按需印刷”或者“按需出版”是通过采用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数字印刷和网络系统,将出版信息全部存储在计算机系统中,需要时直接印刷成书,省去制版等中间环节,真正做到一册起印,即需即印。它的主要优势在于:一是降低印刷成本,增加销售利润。二是简便、快捷的印制过程。三是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按需印刷是最适合学术著作的,它根据顾客的需要,及时印刷,装订成书,销售到顾客手中。知识产权出版社在这方面是走在全国出版社前列的。

  通过教学资源和教材打包销售。中国大学出版社和国外大学出版社的最大差异就是教材出版占了很高的比例。因此,把学术出版和教材有机结合,互为补充,是中国大学出版社的优势所在。教学资源库提供了这样一个好的平台。教学资源库很重要的内容就是提供学科和专业背景知识,以及相关知识点的背景。在学术书方面,通过数字化能够为教师提供大量的相关资料文献,提升教师教学和科研水平。另外,教学参考书也可以通过数字化在网上出版。  

  盘活短板、断版的出版资源。数字化使断版学术著作的再出版成为现实,把“死”的资源变成了“活”的资源。数字出版可以使古文献“复活”,对文化传承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运用数字化手段扩大现有图书销售。销售的数字化或者网站的销售对学术著作非常适合,美国大学出版社的图书有将近20%通过亚马逊销售,人大社与当当网、卓越网合作也卓有成效。学术著作的网站销售和学术出版数字化是很符合“长尾理论”的,单本书的销售量看起来不是很大,但总量加起来就非常大。

  数字化可以使学术出版获得重生,以出版学术著作为重要内容的大学出版社应该是大有可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