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通信信息报 更新时间:2012-04-15
普遍服务、“村通工程”、农村信息服务……鲜明的主题、清晰的目标,作为我国
电信运营商重抓的头等大事,消除“数字鸿沟”,搞活农村经济,既是
社会责任的所在,又是机遇的又一次降临。
人口广、低覆盖的农村处处显商机 农村占有全国近70%的人口,就是在这样一个人口广的市场上,通信状况普遍落后,电话、电信基础设施覆盖率极低。据悉,到目前为止,全国还有8.8%的行政村没有通电话。
中国工程院邬贺铨副院长在不久前召开的“加强自主创新 发展农村通信”研讨会上透露, 2005年6月与去年同期比,城乡固定电话增速分别为17.24%和8.16%,而2004年6月与2003年6月比,城乡固定电话的增速则分别为30.04%和14.45%,农村电话连续两年增速不及城市电话的一半;
移动电话在城乡的分布差别就更大,80%甚至90%的用户集中在城镇。
而根据CNNIC的《第16次中国互联
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05年6月底,农、林、牧、渔工作人员仅占网民总数的1.2%,城市普及率为农村普及率的740倍。
农业部一项对我国1000个农村固定观察点农户信息使用情况的调查显示,在我国,能够通过
互联网获得市场和技术信息的农村家庭只有0.8%,通过互联网购买生产资料的农户不足0.2%,依据互联网信息出售农产品的农户不足0.5%,广大农民完全处于“数字鸿沟”的另一端。
从另一个角度考虑,当前,随着我国城市电话消费市场趋于饱和,农村是一个潜能还远远没有被挖掘出来的大市场已经确定无疑。电信运营商要做的,就是如何根据自身优势去开拓农村这个处处显商机的大市场,如何开发适合农村和农民的各种信息服务。
求发展、创新生活离不开信息服务 处在大变革中的农村亟需谋求一个质的发展,这就离不开农村通信和农村信息服务。邬贺铨副院长曾表示,农村通信的滞后严重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没有电信接入能力就无从谈起农业信息化、现代化、市场化和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而且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农村通信。同样,我们认为,没有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信息服务的提供,就无从谈起创新农民生活、搞活农村经济。
信息服务是农民创新生活的首选方式。信息服务代表着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代表着先进文化。信息服务在农村的遍地开花,表明农民从此拥有了绚丽多姿、精彩绝伦的优质新生活,比如“农家乐”就广受农民的追捧。可以想象,没有信息服务的提供,农民永远只能重复“男耕女织”的单曲,什么“千里眼”,什么“顺风耳”,只能是神话和传说。
信息服务是农村谋求发展的利刃。在信息服务的大环境下,农民除了可以与远方的或者出外打工的亲人时时沟通,并可以及时预知天气、清楚了解市场信息,还可以通过网络查阅相关资料、学习其它先进的技术和应用,从而实现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尽快转变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轨道上来,增强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
历奋辛、勤耕作农民也有消费能力 农村信息服务平均成本高、回收期长、ARPU值远低于城市,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农村市场经过一定阶段的培育,必将成为运营商新的业务增长点。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农村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农民收入因此得到相应的增加,消费能力也明显的增强,他们对电信和信息服务的需求普遍日益强烈。
从人群看,一是外出打工农民日益增多,2003年就已经达到1.1亿,他们需要与仍在农村的家人联系,而且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也已经具备这种消费能力。二是农村企业和农村生产组织得以不断地发展壮大,他们迫切需要与外界沟通、与市场沟通。这些具备消费能力的人群,无疑是农村信息服务最大的潜在需求。
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小康社会的全面推进,农村对于信息服务的需求日益强烈。
农村,是一块充满商机的市场。在灵活的资费政策背景下,大市场、丰富的信息服务,好像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一道盛宴,就等待着电信运营商呼喝一声,“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