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县减灾规划
来源:重庆大足 更新时间:2012-04-14

 

    大足县是重庆市自然灾害发生较为严重地区之一。自然灾害具有种类多、频率高、分布广、危害大、损失重等特点,是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安全的重要因素。为切实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尽最大努力减轻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奋斗目标的实现,特制定本规划。
    一、大足县自然灾害基本情况
    大足地处川中丘陵与川东盆地东南边缘的山丘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形从东南至西北分为东南部低山区、中部浅丘宽谷区、西北部深丘区三大类型。山地、丘陵占全县总面积90.1%。境内有大小溪河239条,其中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7条。境内山丘广布、岗岭起伏、溪河纵横、地形复杂,自然灾害的成灾因素明显。
    (一)自然灾害灾种多、发生频繁、季节性强
    我县自然灾害种类按地球表面四大圈层内的形成以及年内的发生发展过程分为四大类:
    1、大气圈灾害。主要有干旱、低温寒潮、阴雨低温、绵雨、暴雨、大风、冰雹。干旱按季节分为春旱、夏旱、伏旱和冬干,发生频率最高、时间最长、危害最大的是伏旱,出现频率达56%左右。绵雨分为初夏绵雨和秋绵雨,频率达42%、60%。寒潮在秋、冬、春3季均有发生,以春季最频繁。暴雨主要出现在5—9月份,年平均3次,最多年份为9次。大风主要出现在3—9月份,尤以4、5月最多,年平均4次。冰雹主要发生在4—8月份,近80年共发生60次左右。
    2、水圈灾害。主要有洪涝、泥石流和水土流失等。洪涝主要为本地暴雨型。6—9月为洪涝灾害易发期,我县每年均有发生,有的地方甚至出现多次,频率达33%。泥石流伴随暴雨洪涝灾害发生。全县水土流失严重,面积达600余平方千米,占全县面积的43%,年土壤侵蚀量达360万吨,相当于2.5万亩耕地的五寸表土。
    3、岩石圈灾害。主要有滑坡和崩塌等。汛期暴雨是诱发滑坡、崩塌的主要因素。我县的易发区域主要分布于龙岗、棠香、宝顶、珠溪、中敖、石马、玉龙、宝兴、拾万、铁山、国梁、金山、高升、季家、高坪、古龙等16个街镇乡的全部或部分地区;中易发区主要分布于龙岗、棠香、龙水、邮亭、万古、三驱、智凤、雍溪、回龙、龙石等10个街镇乡的全部或部分地区。
    4、生物圈灾害。主要有生物病虫害和森林火灾。农作物病虫鼠害每年发生面积约5.4千公顷。对农作物危害较大的有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螟虫、稻瘟病、马铃薯晚疫病、小麦蚜虫、赤霉病等。每年发生森林病虫害约2千公顷,主要有马尾松毛虫、蜀柏毒蛾、竹蝗、鞭角华扁叶蜂、松蚧壳虫、松茸毒蛾。森林火灾受灾率控制在万分之一以内,森林病虫灾害控制在千分之五以内。
    (二)自然灾害地区分布广,情况复杂
    我县自然灾害地区分布可以分为以下三区:
    1、西北部深丘区。该区主要位于中敖、高坪、三驱、铁山、季家、高升等镇乡。由于经济欠发达,抗灾能力较弱,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的绝对值相对较低,但人员伤亡较重。主要自然灾害是干旱、滑坡和崩塌。其次是泥石流、水土流失、大风冰雹、阴雨冷湿、浓雾和生物病虫害等,对农业和基础设施影响较大。
    2、中部浅丘宽谷区。由西向东,馒头状丘广布,地表起伏和缓,以浅丘向宽谷为主。包括龙岗、棠香、龙水、邮亭、珠溪、金山、回龙等街镇乡。该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抗灾能力也各异,龙岗、棠香、龙水经济发展较快,人口密度高,单位面积的国民生产总值较大,抗灾能力较强,但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的绝对值最大。其它地区的抗灾能力中等或较弱。自然灾害主要是洪涝和干旱,给工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尤为严重。其次是滑坡、崩塌、泥石流、水土流失、阴雨冷湿、浓雾、酸雨、大风、冰雹、生物病虫害等,自然灾害每年对工业、农业、商业、交通运输业和城镇基础设施造成巨大损失。
    3、东南部低山区。位于巴岳山沿山一线,包括有万古、雍溪、国梁、石马、玉龙、拾万等镇乡。该地区经济发展在我县居中等水平,农业生产发展较快,承灾抗灾能力中等,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的绝对值相对较大,主要灾种是干旱、滑坡、崩塌,其次有泥石流、地裂、水土流失、阴雨冷湿等,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损毁严重。
    (三)自然灾害呈上升趋势,损失加剧
    近年来,地质灾害、洪涝、干旱、风雹等灾害频繁发生。一般年份,大多数街镇乡每年遭受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年均30万人受灾,约占总人口的32%,因灾死亡3人,房屋倒塌0.2万间,需转移安置0.1万人,农作物受灾21千公顷。特别是近几年灾害损失严重,1998年遭受特大洪灾,全县受灾29万人,其中成灾21万人,死亡2人,房屋倒塌0.3万间,直接经济损失0.53亿元。1999年受灾12万人,其中成灾11万人,直接经济损失0.5亿元。2000年受灾31万人,其中成灾26万人,死亡5人,直接经济损失0.6亿元。2001年受灾64万人,其中成灾48万人,直接经济损失0.64亿元。2002年受灾69万人,其中成灾33万人,死亡7人,直接经济损失1.3亿元。2003年受灾74万人,其中成灾41万人,死亡1人,直接经济损失1.48亿元。
    二、减灾工作的指导方针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方针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服务于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宗旨,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前提下,坚持以政府组织指挥为主体,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为行动主体,深入发动群众,依法实施救灾减灾措施,依靠科技减灾,尽力增加投入,力争实现综合防治的最大效益,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我县2010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为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正确处理减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坚持减灾工作与经济建设一起抓,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提供有力保证。
    2、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治相结合,大力开展减灾建设,不断增强减灾综合效益。
    3、坚持政府统一领导,统一规划,分级管理,分工合作。强化组织领导,广泛发动群众,组织社会力量参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群防群治,共同减灾。
    4、坚持统揽全局,突出重点,兼顾一般。集中有限的资源和资金,解决减灾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加强重点减灾工程建设和重点地区的综合减灾工作;坚持减灾工作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相结合,逐步改善生态环境。
    5、坚持科技减灾,充分发挥科技在减灾工作中的作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减灾能力的进程,逐步应用高新技术,全面提高综合减灾能力;将普及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面向社会广泛开展减灾宣传,提高全县人民减灾知识水平,增强减灾风险防范意识。
    6、坚持依法减灾,依法治灾。建立减灾工作的地方法规体系,健全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使减灾工作实现规范化、制度化。
    7、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上级扶助为辅,其他社会力量救助为补,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强县域自防自救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积极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减灾工作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三、减灾工作的主要目标
    (一)总体目标
    建设一批重点防灾减灾工程,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广泛应用现代高新技术,建立全县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和信息传输网络系统;建立健全地方减灾法规体系和管理制度;提高全县人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和知识水平,完善减灾工作的运行机制。到2010年,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率比20世纪末平均损失率下降30%,人员伤亡减少40%。
    (二)主要自然灾害的具体减灾目标
    1、洪涝、干旱。建设一座大型水利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89座,新扩建小型水利工程16座。洪涝灾害的防治硬件设施达到国家规定设防标准;县城、中心镇以抗御20年一遇,其他镇乡以抗御1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设防;全面提高农业装备水平,增强抗旱能力,农田能抗御一般干旱和大旱,50%的农田能抗御大干旱;解决农村9.3万人饮水问题。
    2、滑坡、崩塌。建成全县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和信息传输系统;将不能消除危险区内的居民和单位全部进行搬迁,对危害大的滑坡和崩塌逐步治理;加强城乡建设管理,实现新建居民点和基础设施避开现有灾害危险区;使人员伤亡减少50%,经济损失减少30%。
    3、气象灾害。建立以气象哨、雨量站、多普勒天气雷达和气象卫星接收系统为主的天气监测系统;建立人工防雹增雨和防雷减灾工作体系,减少冰雹次数和降雹强度;雷电人员伤亡损失减少50%,对农业生产不造成较大的危害。
    4、泥石流、水土流失。县域内60%的泥石流得到有效治理。水土流失加剧的趋势得到遏制,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70平方千米以上,泥沙年流失量减少25万吨以上。
    5、森林火灾。建立一套全方位监测系统,加强分工合作,把受灾率控制在万分之一以内。
    6、农业生物灾害。切实控制迁飞性、流行性、爆发性和常发性病虫鼠害的发生;损失率控制在3%以内,疑难病虫害得到有效防治。
    7、森林病虫鼠害。成灾率控制在5‰以内,检疫率达90%,监测率达85%,防治率达到75%以上。
    四、减灾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组建六大减灾体系
    1、防洪抗旱减灾体系
    围绕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总目标,抓住西部大开发和渝西经济走廊建设的历史性机遇,把防洪抗旱、水资源持续利用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根本出发点,加强防洪抗旱减灾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的落实。坚持依法治水、强化管理和创新发展机制,提高科技含量,进一步建设好完善的防洪抗旱减灾安全保障体系。
    加强防洪工程设施体系建设,完成濑溪河综合整治工程,加强县城防洪护岸工程建设,完成中(小)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增强蓄洪抗洪能力。抗旱服务组织要通过加强装备,提高技术水平,努力引进和运用适合我县的抗旱新技术、新设备,增强提水抗旱、机动输水、打井以及临时抗旱设施的能力。
    组建好防洪抗旱的非工程体系,进一步完善防洪抗旱减灾机制,建立健全相关部门的防汛抗旱机构,组织好高效机动的防洪抗旱队伍,重点防洪的街镇乡要组建好防洪减灾机动抢险队,以完成大规模的抗洪抢险任务。加强抗旱服务组织建设,建立各级抗旱服务体系。以县抗旱服务队建设为核心,逐步建立和完善街镇乡及村社抗旱服务组织,科学规范地指导好群众性的抗旱服务工作。
    进一步更新和完善县防汛抗旱指挥调度系统,加快全县防汛抗旱监测、信息传输站的建设,实现防汛抗旱信息的交换和共享,提高防汛抗旱信息收集、处理、传输的速度和质量,确保防汛抗旱调度指挥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建水文站1个、水位站3个和雨量站14个,实现全县水文站、水位站和雨量站的水文、雨量信息的实时传输。建成县防洪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防洪工程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
    2、地质灾害减灾体系
    以滑坡危岩崩塌和病害水利工程为重点,加强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防治。各街镇乡要因地制宜地制定好地质灾害防灾减灾预案,落实各项防灾减灾措施。要采取经济合理的工程措施,治理一批影响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地质灾害。
    加强地质灾害预防预测,落实责任,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同时,加快建立地质灾害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网络化管理,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对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建设的灾害多发地区,要建立健全地质环境监测,开展预测预报工作。对城镇、交通和居民构成严重威胁的地质灾害,实行重点监测。
    按照《大足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要求,结合全县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全县地质灾害进行综合防治。重点对坡度大、农村居住点集中的山前地带、老滑坡和危岩失稳地带、玉龙狮子岩、燕子岩崩塌地带、人类不良工程导致的地质灾害多发地段、渗漏而无法正常蓄水影响村民生产生活用水的库区,加强监测预防和工程整治。2010年前,对重点防治点内的地质灾害,要在勘察和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逐步进行治理。对未进行治理的地质灾害危险区内的居民和单位,由各街镇乡负责组织实施迁安工程。
    结合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对一般地质灾害实施排水工程和生物工程措施进行防治。采用修截排水沟、回填积水洼地(塘堰)、水田改旱地、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改变生态环境,减轻地质灾害,实现标本兼治的目的。
    要通过以上工程性的和非工程性的措施切实增强我县地质灾害减灾体系的质量,达到明显减少地质灾害的目的。
    3、气象灾害减灾体系
    以增强服务功能、提高人工影响天气的能力,减少冰雹、干旱等自然灾害损失为目标,利用现代科技成果,不断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建立与我县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气象灾害减灾体系。
    在现有4门“3?7”高炮的基础上,新增人工防雹增雨火箭发射装置3套,并逐步更新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装备;在县行政区域内选择适当的位置设置固定的作业炮点;组建人工防雹增雨指挥作业人员队伍20人。建成覆盖全县、站点布局合理、作业机动灵活、时机选择科学、组织指挥有力、效果显著的人工影响天气减灾系统,充分发挥人工防雹增雨作业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
    4、森林火灾减灾体系
    要按照“预防为主,积极消灭”和“全社会抓保护,全民搞防火,政府负全责”的总体要求,加快森林防火的科学化进程。努力提高科技含量,大力推进依法治火进程,实现森林防火工程的科学化、法制化、信息化、专业化。按照“四网两化”,即瞭望监测网、预测预报网、通讯指挥网、森林阻隔网和防火队伍专业化、扑火工具现代化的要求,建立森林火灾减灾体系。大力引进和购置先进的防火设备,设立县指挥中心,各街镇乡建立监测点,实现对火源的有效监控。务求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县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建成一个集监测预报、通讯联络、指挥调度、业务培训为一体的现代化的综合性指挥系统。
    为实现森林火灾“打早、打小、打了”的治火目标,林区坚持成片造林和阻隔带同步建设,充分发挥天然屏障的作用。全县要共建阻隔带748千米。加强扑火专业队伍的建设,组建一支具有专业扑火知识、掌握现代技术、以专为主、专群结合的森林防火队伍。建立林火测报机构1个,共20人;林火监测人员250人(其中地面巡护230人,瞭望观测员20人);防火通讯机构1个,共20人;森林消防队38个,共1520人,使我县的森林火灾减灾体系实现先进、高效的目标。
    5、森林病虫鼠害减灾体系
    实现政府与行业双线目标管理,将森林病虫鼠害防治纳入年度绿化的检查考核内容,加强专项指导和检查,层层签定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切实加强减灾工作。
    按照市标准站建设的要求,建成森林病虫防治检疫测报点,主要对松毛虫、柏毛虫、竹蝗等多种病虫害的发展趋势实施监测,定期发布中长期预报,初步形成森林病虫害监测网络,完成全县的森林病虫检疫、预报、防治站的微机联网,实现管理信息资源共享的减灾机制。按营造多树种、多形式混交林的要求,建优良苗圃,培育良种壮苗,实现森林有害物种的有效控制。配备和完善防疫检查设施和设备,做好林木、种苗、花卉、果品等调运的检疫工作。全县设立检疫检查哨卡1个,专职森林植物检疫员2名。
    6、农作物病虫鼠害减灾体系
    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以“三高”农业为目标,快速推进植保产业服务化进程。建成以县级病虫测报站为中心,乡镇测报点为主体,专业测报和群众测报相结合的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结合气象资料,建立病虫害数据库和主要病虫害预报模型。引进先进技术,加强对迁飞性病虫害的监测。通过建立病虫害综合防治体系,使全县综合防治面积达80%以上。
    强化植物检疫,严格控制检疫对象及危险性病虫草鼠害的扩散、蔓延,保护农业生产安全。建立健全农药质量监管制度,组建县检疫中心,承担农药质量检查和管理工作。大力引进生产技术,力争环保型农药、生物制剂使用率达50%。加快农作物实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推行无公害化生产,建成1个市级无公害污染的绿色生产示范基地,促进绿色农产品生产的扩大。进一步加大法制建设,健全地方性的植保法规体系。至2010年,要完成《大足县农药管理办法》、《大足县农作物病虫测报管理办法》等规章的制定,使我县农作物病虫鼠害的减灾体系更加法制化和规范化。
    (二)完成三项减灾工程建设
    加大生态环境的恢复重建速度,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是我县减灾工作的基本途径,也是获取最大减灾效果的基础工作。要重点抓好以下三项基础性减灾工程。
    1、绿化造林工程
    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绿化荒山等活动,提高森林覆盖率,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减少自然灾害发生。到2010年,现有森林资源要得到有效的保护,坡度大于25度的耕地基本实现退耕还林,实现封山育林面积23万亩。新增森林面积24万亩,森林覆盖率增加10.3%,达到36%。
    以国家实施长江上游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工程为依托,加快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和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以治理水土流失和改变生态环境为重点,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旅游业发展,培育区域特色经济,打造新的旅游景区,显著改善人居环境,增加农民收入,采取“退田还林(还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政策,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恢复和种植林草植被为重点,采取封山育林、业主制承包等形式,对森林、灌木和未成林实施有效管护。全县新营造林地2.55万公顷,其中,封山育林0.4万公顷,完成绿色通道建设0.07万公顷。同时,要加强非重点工程营造林和草场的建设,广泛开展封山育林和义务植树活动,完成造林0.22万公顷。
    2、水土保持工程
    按照统筹规划,标本兼治,分步实施的原则,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70万平方千米。编制《大足县水土保持规划》,建立水土保持档案,对水土流失进行有效监测,提供科学防治依据。进一步加大主要溪河沿岸、在建重点工程项目区域和蓄水工程集雨区的水土流失治理力度,营造水保林0.55万公顷,栽植经果林0.93万公顷,其它措施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22万公顷。
    3、防汛抗旱工程
    加快水利工程建设步伐,进一步增强水利工程设施的防汛抗旱能力。根据我县水资源特点和实际,完成上游、化龙、龙水湖等3座中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力争2008年完成玉滩水库工程。新增蓄水能力1.2亿立方米以上。以兴建水利工程为重点,实行大中小并举,全面推行蓄、集、引、提、节相结合的抗旱措施,尽力增加有效蓄水量,扩大农田灌溉面积,增强农业抗旱能力,争取灌溉率达到75%以上。建设1个大型灌区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完成3座中型水库的支渠和田间灌溉设施的配套建设。加强小(微)型水利工程建设,新扩建小型水库16座,新建蓄水池3170口。加快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兴建农村人饮水池83处,新建供水站10处。加快实施电力提灌网的技术改造工程,完成提灌站技改135处、装机功率6000千瓦,新建电灌站12处、540千瓦。组建县镇两级抗旱服务组织,增加农田抗旱灌溉面积0.13万公顷。全面推广和应用地膜覆盖、旱地栽培和旱地龙抗旱剂等新技术,显著提高农业生产的抗旱能力。
    (三)建立两套监测预警系统
    为充分发挥减灾体系和减灾工程效益,针对主要灾种,建立两套监测预警系统。
    1、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建成具有县级一流水平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提高监测水平,进一步增强天气预报能力,形成现代化的气象服务体系。适时对VSAT工作站进行换代升级;在规划期内建设雷达观测站;在近期内,县级观测站除目测项目外,全部实现遥测自动化;全县4个气象哨逐步实现遥测自动化,增设2个雨量自动观测站点,形成立体的、完备的监测体系。建立各种气象要素资料的收集、加工处理、分析系统,提高对天气的预报能力和对重大灾害性天气的预警能力。短期天气和气候以及灾害性、关键性、突变性天气预报准确率提高3%—5%。适时开展短时、短期、中期连续滚动天气预报。加强县级气象减灾信息网络系统建设。建立完善气象防灾减灾决策服务系统和面向社会公众的气象信息服务系统,实现气象服务的网络化、现代化。结合我县农业结构调整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实际,加强农业气象减灾服务工作。建立专业气象减灾服务系统,拓宽气象服务领域。加强防雷设施的安全检测和工程验收工作,逐步建立雷电灾害防御减灾服务体系。
    2、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建立健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开展全方位的监测工作。建立县镇村(组)四级监测系统。建成以县地质环境监测站为管理中心,以各街镇乡和村组三级地质灾害监测点为网络的监测预警系统。加强对滑坡体、危岩变形、地下水位以及建筑物变形的监测。对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建设的灾害多发地区,要建立健全监测场站,开展监测预报和临灾预警工作。重点地质灾害地区要加密设置自动雨量点,各县直部门和街镇乡要尽快做好地质灾害的预测、预报,完成预报业务工作平台的开发,建立地质灾害数据库,实现网络化管理,做到资源共享,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四)组建好县灾害信息管理中心
    为迅速掌握我县地域内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并作出及时的救助和治理,保证我县的社会安定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必须对各种自然灾害信息进行高度的集中管理。在现有的各灾种的监测、预警预报系统和各种灾害信息传输通道的基础上,尽快开展灾害信息自动化管理中心的开发建设和系统集成建设,确保自然灾害信息得到快速收集、分析处理、损失评估,增强救灾应急反应能力。
    五、减灾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自然灾害的巨大危害性,认清减灾工作面临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牢固树立“防大灾,抗大灾”的思想,做到警钟常鸣,居安思危,常抓不懈,有备而战。各级政府要把防灾减灾作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保障措施,确立减灾工作的基础地位,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建立全县减灾安全保障机制,尽最大努力减轻自然灾害损失。全面落实各级政府首长负责制,进一步明确领导职责和部门职责;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各级政府要将防灾减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自然灾害应急指挥、调度、通讯以及物资储备系统。组织和动员全社会力量,建立群众性的自救互救机制,形成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防灾减灾局面。
    (二)强化灾害监测,制定减灾规划
    认真总结减灾工作经验,分析自然灾害发展发生规律,做出科学的、及时的预测预报。建成全县自然灾害监测预报系统,建立各种自然灾害监测站、点,完善信息收集、传输网络和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立科学的灾害评估系统。形成全县减灾快速反应机制,增强减灾工作的主动性。各街镇乡要结合本地灾害实际,制定减灾规划和灾害应急预案。防灾减灾的重点项目要纳入政府发展规划,认真组织实施。减灾工作中存在的重大问题,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协调加以解决,确保减灾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明确减灾重点,完善管理体制
    坚持减灾工作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方针,加强重点工程项目抗灾能力建设。各级各部门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确定减灾工作重点和重要减灾工程项目,制定有效措施,全面加以落实。建立减灾工作管理体制,各街镇乡要进一步完善防灾减灾综合管理机构,提高统筹协调能力,抓好防灾减灾工作的决策、措施和规划的组织实施。县政府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努力形成完善的防灾减灾管理体制,切实做好减灾工作。配合国家扶贫工作方针政策,建立综合减灾示范点,推动多灾贫困镇乡的防灾减灾工作进程,增强抗灾能力,加快脱贫步伐,实现减灾脱贫的目的。
    (四)利用科技成果,提高减灾能力
    加强对自然灾害形成、发生和发展规律,灾害对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以及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加强自然灾害的成因、危害、防治以及对策措施的应用研究;探索自然灾害防、治、救的综合理论体系,走科技减灾之路。加快减灾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动高新技术在减灾领域的广泛应用。减灾重点工程要使用新材料、新设备和新技术,提高减灾工程的科技含量。加快防灾减灾管理的现代化进程,实现防灾减灾工具、手段和设施的现代化,使科技成为推动减灾工作进步的原动力。
    (五)健全法规体系,实施依法减灾
    要坚持依法治县的战略方针,加强减灾工作的法制化建设,全面实现依法行政,依法减灾。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减灾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减灾工作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执法检查和监督。进一步完善减灾法规体系和减灾预案,实现减灾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
    (六)拓宽资金渠道,增加减灾投入
    建立以自救为主,各级政府投资为辅,社会各界出资为补的减灾资金筹措机制,不断拓宽减灾资金渠道。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增加投入,使减灾投入与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各项建设工程中有减灾项目的,建设单位要做好项目规划,落实建设资金,并与建设工程同步实施。积极鼓励社会各界增大投入,参与减灾工程建设。企事业单位要加强自然灾害防范,积极参与减灾建设。建立健全自然灾害的社会保险机制,发挥社会保险的补偿作用。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广泛开展“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开展对口支援和社会捐助活动。积极发展红十字慈善事业,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老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社会特殊群体的抗灾能力,建立社会化的灾害救助救援机制。
    (七)加强宣传教育,增强防灾意识
    采取多种形式,通过现代信息传输手段,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加强灾害知识的普及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识灾和临灾自救能力。开展不同层次的减灾专业教育,提高防灾减灾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加强农村气象灾害和防虫防火科普知识宣传,提高农民的防灾意识,增强抗灾夺丰收的信心。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宣传,减少人类不良活动诱发的自然灾害。树立经济建设与防灾减灾必须协调发展的观念,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形成群防群治的防灾减灾新局面。